手工教案- 彩泥制作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2
彩泥手工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彩泥手工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和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致性。
二.教学准备:
1.彩泥:红、黄、蓝、绿四种颜色。
2.饰品:小珠子、彩绳、小眼睛(可选)。
3.工具:剪刀、牙签、模具等。
三.教学过程:
1.介绍彩泥手工的制作方法和材料。
2.请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选择一种小动物进行制作。
3.学生动手制作,老师巡视指导。
4.完成后,学生可以在彩泥上加上饰品,如小珠子做眼睛、彩
绳做项链等。
5.学生彼此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欣赏和评价。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手工课的教学,学生充分动用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了彩泥手工制作。
学生们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到了独特的手工乐趣,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细致性。
同时,通过展示作品,学生之间的互相欣赏和评价,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美的感受。
通过这样的手工制作活动,不仅让学生在动手中获得了快乐,也为他们提供了发现美、创造美的机会。
超轻粘土手工课程教案(五篇)超轻粘土手工课程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体验泥工活动的乐趣。
2、通过尝试,学会用团、插等简单的泥工技能,制作棒棒糖。
教学准备:俘一个,橡皮泥、小棒、糖纸假设干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看我们班来了许多的客人老师,我们和客人老师问好呀”(客人老师好!)我们小朋友都是有礼貌的孩子,那今天我们拿什么礼物来招待客人呢?我们先来想方法吧!出示棒棒糖,提问:这是什么呀?(棒棒糖)不如我们都来做棒棒糖招待客人吧!我们先来观察一下棒棒糖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说出它是由圆形的糖块,长长的小棒棒,还有糖纸组成的。
)2、幼儿尝试制作,老师指导观察。
我们知道了棒棒糖是由3个步骤完成的,那谁愿意先来试一试做棒棒糖。
请2位才能强的幼儿示范制作。
x x小朋友的棒棒糖做好了,那你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做的吗?(你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做什么?)幼儿讲述后,及时表扬并奖励一颗聪明豆。
3、老师示范做棒棒糖。
咱们再动一动脑筋想一想,xx小朋友是怎么做棒棒糖的,先取一块橡皮泥放在手心里反复团聚,再插上小棒棒(注意插小棒时不要用力太大),再包上糖纸,糖纸的开口处要用力扭一下,这样棒棒糖就做好了。
4、幼儿制作,老师指导。
棒棒糖真好吃!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吧,让客人老师看一看谁的小手最能干,又最巧。
分发泥、棒、纸,老师巡回指导,帮助才能差的幼儿。
5、游戏:给客人送棒棒糖把自己做好的棒棒糖送给客人老师,并提醒幼儿和客人老师交流,告诉客人老师你是怎么制作棒棒糖的。
通过今天的活动,让我明白上好一节课是需要许多方面的因素的,所以作为老师的我要不断充实自己,才能不断地进步自己的教学程度。
超轻粘土手工课程教案篇二活动目的:1、学习运用橡皮泥团聚的技能。
2、初步尝试分橡皮泥,知道橡皮泥越多,搓的球越大。
3、结合说说“我的皮球象××”的游戏,体念泥工活动带来的成功和喜悦。
活动准备:1、实物皮球一个。
中班彩泥手工教案优秀8篇活动目标:1.学习用卷的技能做蜗牛,并能为小蜗牛创编一个小故事。
2.感受泥工活动的乐趣。
3.激发孩子喜欢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人手一团彩泥。
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春天到了,许多小动物都醒来了,你知道那些小动物们到我们幼儿园来找朋友呢?二、示范讲解:请幼儿说说小蜗牛长得什么样子的?小蜗牛应该怎样做呢?(幼儿发言)注意点:把彩泥搓长,从一头开始卷,要卷得紧一点。
在头上可以自己用小泥做小蜗牛的`眼睛和犄角。
三、幼儿操作提醒小朋友不和别人争抢彩泥。
鼓励做好的小朋友给小蜗牛编一个好听的故事,并告诉旁边的小朋友。
四、欣赏请个别幼儿将自己编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一)活动目标:1、学习将实物与颜色匹配进行涂色,增进幼儿对色彩的兴趣。
2、大胆作画,发展幼儿丰富的想象力。
(二)活动准备:蔬菜实物若干:番茄、黄瓜、土豆花小猪手饰、音乐磁带、彩色油画棒小猫、小狗的画纸人手一张将地毯在室内铺成一条弯曲的小路,放上蔬菜实物,实物旁边放些彩色油画棒(小石子)(三)活动过程:1、导入情景,激发兴趣。
师:猪宝宝一家快快乐乐地生活在山上,有一天,猪妈妈对小猪说:“孩子们,你们长大了,要自己去找东西吃。
”(师手上套猪的手饰)小猪说:“我去,我去!”小猪就高高兴兴地上了路,到山下去找东西吃。
(师幼随音乐走上小路)2、教师边讲述故事边示范(1)观察实物,理解实物与颜色的'匹配。
师:小猪走呀走呀,呀!小猪看见了什么?(实物番茄)它高兴极了,可是它又担心起来了:哎呀,我可是坏记性,老是记不住事情,怎么办呢?它看到地上有许多无颜六色的小石子,马上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用小石子来做个记号吧!它就用红色的小石子在身上做了一个记号。
(师示范用油画棒涂色)(2)继续感受实物与颜色的关系。
师:小猪继续往前走,它又看见了什么呢?(实物黄瓜)幼:黄瓜。
师:小猪这次选了什么颜色的小石子来做记号呢?为什么?幼A:绿颜色。
幼B:因为黄瓜是绿颜色的,所以选了绿颜色的小石子。
幼儿园手工彩泥教案1. 引言手工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能够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彩泥手工是一种简单而有趣的手工活动,适合幼儿园的教学环境。
本教案旨在通过彩泥手工活动,帮助幼儿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2. 教学目标通过幼儿园彩泥手工教学,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促进幼儿的艺术创造力和观察力的发展。
3. 教学准备•彩泥: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等•手工工具:模具、小刀、理线器等•工作台和工作垫•幼儿园专用的防护措施,如围栏或手套4. 教学过程第一课:认识彩泥1.让幼儿观察不同颜色的彩泥,引导幼儿感受彩泥的质地和颜色。
2.让幼儿尝试揉搓彩泥,并告诉他们如何保持彩泥柔软和湿润。
3.引导幼儿发现彩泥可以用来创造各种形状和图案。
第二课:制作简单的彩泥形状1.教授幼儿制作简单的彩泥形状,如球、饼、长条等。
2.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制作自己喜欢的形状。
3.引导幼儿用不同颜色的彩泥组合成更复杂的图案,如条纹、斑点等。
第三课:使用模具制作彩泥图案1.给幼儿提供不同形状的模具,如动物、植物、水果等。
2.引导幼儿观察模具上的图案,并尝试用彩泥填充模具。
3.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配色,并观察彩泥图案变化。
第四课:彩泥手工创作1.让幼儿自由发挥创造力,设计和制作自己的彩泥手工作品。
2.鼓励幼儿描述自己作品的特点,并与其他幼儿分享。
3.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并鼓励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尝试新的想法和方法。
5. 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和制作的彩泥作品,评估他们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观察力的发展情况。
同时,通过与幼儿的互动交流,了解他们对彩泥手工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
6. 教学延伸1.在手工活动中加入其他材料,如纸张、线等,让幼儿进一步发挥创造力。
2.组织幼儿参观手工作品展览,促进幼儿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感的发展。
3.鼓励幼儿与家长一起参与彩泥手工活动,加强家庭教育的互动和合作。
彩泥手工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彩泥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方法;2.学习彩泥的基本造型技巧;3.能够制作出简单的彩泥手工作品。
二、教学内容1. 彩泥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方法彩泥的基本知识彩泥是一种由面粉、食用色素和水混合而成的手工材料,可以用来制作各种手工作品。
彩泥的颜色丰富,可以根据需要调配出各种颜色。
彩泥的制作方法制作彩泥的材料有面粉、食用色素和水。
具体制作方法如下:1.取一定量的面粉放入容器中;2.加入适量的食用色素;3.慢慢加入水,边加边搅拌,直到面团变得柔软而有弹性;4.将面团揉成球状,放入密封袋中保存。
2. 彩泥的基本造型技巧彩泥的基本造型技巧1.揉捏法:将彩泥揉成球状,然后用手指或手掌轻轻按压,制作出各种形状;2.滚圆法:将彩泥揉成球状,然后用手掌滚动,制作出各种大小的球状物;3.拉长法:将彩泥揉成条状,然后用手指或手掌轻轻拉长,制作出各种形状;4.切割法:用刀具将彩泥切割成各种形状。
3. 制作彩泥手工作品制作彩泥手工作品的步骤1.准备好彩泥和制作工具;2.根据需要,将彩泥揉成所需的形状;3.将彩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拼接、组合等操作;4.制作完成后,放置在通风处晾干。
三、教学过程1. 彩泥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方法彩泥的基本知识教师通过图片、实物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彩泥的基本知识,包括彩泥的材料、颜色、用途等。
彩泥的制作方法教师向学生演示彩泥的制作方法,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
2. 彩泥的基本造型技巧彩泥的基本造型技巧教师向学生演示彩泥的基本造型技巧,并让学生自己动手练习。
3. 制作彩泥手工作品制作彩泥手工作品的步骤教师向学生介绍制作彩泥手工作品的步骤,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制作过程和作品,以及听取学生的反馈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价。
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彩泥手工制作技巧。
彩泥教案小班8篇教案:彩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幼儿园小班教材《快乐手工》的第8篇,主题是“彩泥”。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使用彩泥进行手工制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具体内容包括:1. 认识不同的颜色和形状。
2. 学习如何将彩泥揉、搓、压、擀等基本操作。
3. 创作自己的彩泥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学生对美术和手工制作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分享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彩泥的基本操作,如揉、搓、压、擀等。
难点:学生能够创作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彩泥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彩泥、彩泥工具、示范作品等。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份彩泥和彩泥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彩泥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内容。
2. 讲解:教师向学生讲解彩泥的基本操作,如揉、搓、压、擀等,并示范操作过程。
3. 实践: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自己动手进行彩泥制作。
教师在旁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 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彩泥颜色形状基本操作:揉、搓、压、擀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学生用自己的彩泥创作一个作品,可以是动物、植物或者其他自己喜欢的形象。
答案:学生的作品应该具有自己的特色,能够展示出对彩泥基本操作的掌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在哪些方面有困难,哪些方面需要加强。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彩泥创作,比如制作彩泥故事人物、场景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1. 认识颜色和形状:教学中,教师应确保学生能够识别并命名基本颜色(如红、黄、蓝、绿等)和基本形状(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这可以通过游戏和互动讨论的方式来进行,例如,教师可以拿出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彩泥,让学生来说出它们的名字。
中班彩泥简单制作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彩泥的材质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的手工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学生能够掌握彩泥的基本使用方法。
2. 学生能够制作简单的彩泥作品。
三、教学难点。
1. 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制作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四、教学准备。
1. 彩泥。
2. 制作彩泥作品的工具。
3. 相关的教学资料。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老师向学生展示彩泥,并让学生观察彩泥的特点和材质,引导学生对彩泥产生兴趣。
2. 讲解彩泥的基本使用方法。
老师向学生介绍彩泥的基本使用方法,包括揉捏、搓圆、搓条、压平等。
并示范给学生看,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操作。
3. 制作彩泥作品。
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用彩泥制作简单的作品,比如动物、植物、小玩偶等。
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参考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制作彩泥作品。
4. 欣赏和分享。
让学生欣赏彩泥作品,并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
5. 清理工作。
教师指导学生将使用过的彩泥和工具进行清理,保持教室的整洁。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彩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彩泥的基本使用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同时,学生也通过制作彩泥作品,增强了对艺术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不同的主题和形式,让学生制作更丰富多彩的彩泥作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彩泥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手工制作与创意》教材第四章“彩泥制作”,详细内容为“彩泥的基本技法与应用”。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将掌握彩泥的基本制作技巧,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彩泥作品。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彩泥的基本特性,掌握彩泥的揉、搓、捏、压等基本技法,并能运用这些技法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彩泥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观察、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彩泥制作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彩泥的基本制作技法和创作思路。
难点:如何运用彩泥技法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彩泥、教学课件、示范作品。
学具:彩泥、刮刀、牙签、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优秀彩泥作品,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与示范:(1)介绍彩泥的基本特性。
(2)讲解彩泥的基本制作技法:揉、搓、捏、压等。
(3)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彩泥作品,展示创作思路。
3. 学生实践:(1)学生分组,明确分工。
(2)学生按照示范步骤,运用彩泥技法进行创作。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课堂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彩泥制作技法和创作思路。
(2)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彩泥创作。
六、板书设计1. 彩泥基本特性2. 彩泥基本制作技法:揉、搓、捏、压3. 创作思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所学彩泥技法,创作一个具有创意的作品。
2. 答案:学生根据个人喜好和创作能力,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彩泥制作比赛,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和自信心。
同时,组织学生参观彩泥艺术展,拓宽他们的视野。
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自制彩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彩泥的制作过程,掌握彩泥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彩泥的制作原理及技巧。
2. 彩泥作品的创作方法。
3. 彩泥作品欣赏与评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彩泥的制作过程及技巧。
难点:彩泥作品的创作与创新。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彩泥制作教程、彩泥作品范例、彩泥制作工具。
2. 学生准备:彩泥、彩泥制作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彩泥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作品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作品都是用彩泥制作而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制作彩泥作品。
”2. 学习彩泥制作原理及技巧教师讲解彩泥的制作原理及技巧,如揉、捏、擀、切等,并示范制作过程。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掌握彩泥制作的基本技巧。
3. 彩泥作品创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彩泥作品创作,可以参考范例,也可以自由发挥。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作品展示。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评选出优秀作品。
最后,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性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彩泥制作的技巧和创作方法。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创作感受。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彩泥制作,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创作出丰富多彩的作品。
同时,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在互帮互助中共同完成任务。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美术课堂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安全,提醒学生正确使用彩泥制作工具。
幼儿园《彩泥》教案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和掌握使用彩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通过手工活动促进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和分享意识,培养其积极向上的民族情感。
教学内容彩泥的材料和工具•彩色软质泥•叉子•小刀•塑料板彩泥手工的方法•揉泥球:将彩泥揉成均匀的泥球,可以通过两手不停地用力搓揉来实现。
•搓绳子:将彩泥反复拉长、收紧,在手心搓成细细的绳子。
•捏卡通人物:用彩泥捏出人物的基本形状,然后再逐渐加上身体、头部、装饰等细节。
•塑形:使用叉子、小刀等工具,将彩泥表面雕刻成各种形状。
教学步骤导入活动1.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喜欢的手工活动,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喜欢的颜色、形状等等。
2.让幼儿互相介绍,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体验。
主活动1.教师现场演示如何捏出卡通人物,幼儿跟着教师学习。
2.让幼儿自由发挥创作,用彩泥塑造自己喜欢的动物、植物等形象。
3.分组比赛:教师将幼儿分成2-3个小组进行比赛,比赛的内容是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塑造出各种形式的彩泥物品,比赛结束后由教师和幼儿共同评比,获胜小组可以获得奖励。
结束活动1.教师鼓励幼儿基于彩泥制作出来的作品分享给全班。
2.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和成果,鼓励幼儿在后续的生活中,多多利用彩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评价本次活动主要通过幼儿自己的实践和动手操作,让幼儿深入了解彩泥的基本材料和工具,掌握了基本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在过程中,教师也适时引导幼儿互相合作,帮助大家克服各种困难,促进了团队合作和分享意识的形成。
此外,通过通过这次活动,幼儿也培养了自己的创造力,提高了自己的审美水平,同时也增强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