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管理_图文.
- 格式:pdf
- 大小:8.59 MB
- 文档页数:56
14.1税务管理业务流程一、业务目标1财务目标1.1 纳税申报手续完备,税金缴纳及时、准确。
不要出现税务罚款、滞纳金等程序上的错误。
按时申报税款,注意申报时间,象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车船税、房产税的申报期都是在每月10日之前,个人所得税的申报期就是每月7日之前申报,超过申报期,税务局的申报系统会自动计算滞纳金;印花税的申报期不固定,只要在税务检查之前在相关的凭证、帐簿、合同、契约上贴花并划销就可以,一旦税务局查到印花税的问题,处罚是相当重的。
1.2各项涉税的会计核算真实、准确、完整。
2 合规目标2.1 符合国家各项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业务风险1 财务风险1.1 应纳税额计算差错导致纳税多缴税款或少缴税款。
现在税务控管的力度非常大,少缴税款的情况比较少,主要出现在平常涉及不到的税种上,比如盐资源税、印花税、契税等。
现在税务工作已经延伸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各项经营行为。
我们目前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流转税类。
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
我们的收入的实现和流转税是密切相关的。
增值税还和成本费用、固定资产投资有关系。
税务局和会计师事务所可以通过核对收入和销项税额、营业税的关系,成本费用、固定资产投资和进项税额的关系来考察企业的纳税情况和经营状况。
税务局还可以通过单X进项税发票的稽查来查实一些涉税案件,94年以来全国的每个涉及发票虚开的案件,中原油田都会牵扯其中。
可以通过运费发票检查企业的进货量和出货量,等等。
2、所得税类。
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石油特别收益金。
企业的每一笔经营活动最终都会反映为利润或亏损。
但企业的利润和税务局确认利润的X围是不一致,这就需要对应纳税所得额进行调整。
比如没有经过税局批准的财产损失是不允许税前列支的,需调增应纳税所得额;通过褔利费列支的基本医疗保险可以在税前列支,需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还可以根据税收优惠政策了解国家的调控政策,为了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制定技术开发费加计50%扣除的优惠政策;为了抑制石油生产企业的高额利润,开征了石油特别收益金。
企业政策性搬迁所得税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企业政策性搬迁的所得税征收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执行范围仅限于企业政策性搬迁过程中涉及的所得税征收管理事项,不包括企业自行搬迁或商业性搬迁等非政策性搬迁的税务处理事项。
第三条企业政策性搬迁,是指由于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在政府主导下企业进行整体搬迁或部分搬迁。
企业由于下列需要之一,提供相关文件证明资料的,属于政策性搬迁:(一)国防和外交的需要;(二)由政府组织实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需要;(三)由政府组织实施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和资源保护、防灾减灾、文物保护、社会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业的需要;(四)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需要;(五)由政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组织实施的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旧城区改建的需要;(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第四条企业应按本办法的要求,就政策性搬迁过程中涉及的搬迁收入、搬迁支出、搬迁资产税务处理、搬迁所得等所得税征收管理事项,单独进行税务管理和核算。
不能单独进行税务管理和核算的,应视为企业自行搬迁或商业性搬迁等非政策性搬迁进行所得税处理,不得执行本办法规定。
第二章搬迁收入第五条企业的搬迁收入,包括搬迁过程中从本企业以外(包括政府或其他单位)取得的搬迁补偿收入,以及本企业搬迁资产处置收入等。
第六条企业取得的搬迁补偿收入,是指企业由于搬迁取得的货币性和非货币性补偿收入。
具体包括:(一)对被征用资产价值的补偿;(二)因搬迁、安置而给予的补偿;(三)对停产停业形成的损失而给予的补偿;(四)资产搬迁过程中遭到毁损而取得的保险赔款;(五)其他补偿收入。
第七条企业搬迁资产处置收入,是指企业由于搬迁而处置企业各类资产所取得的收入。
企业由于搬迁处置存货而取得的收入,应按正常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进行所得税处理,不作为企业搬迁收入。
国家税务总局浙江省电子税务局操作说明(2018年12月1日)国家税务总局浙江省电子税务局于2018年11月1日正式上线使用,新版电子税务局是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规范电子税务局建设工作的通知》(税总发〔2018〕72号)中具体规范建设的功能统一、界面统一的网上办税平台,实现了在整合原有业务事项的基础上确保功能界面的人性化、个性化及友好美观,为纳税人带来更加便捷的办税体验。
现仅就页面及功能项的新变化作以下说明。
一、登录前主页浙江省电子税务局主页页头由标识、帮助、登录等组成。
点击【环境监测】可对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进行检测,判断当前环境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点击【下载】可直接跳转至下载中心,查询下载表证单书、操作指引及一些辅助软件。
点击【帮助】链接至常见使用问题。
点击【登录】将弹出登录框。
主页内容区由我的信息、我要办税、我要查询、互动中心、公众服务、我的待办、我要预约、个性服务、通知公告组成。
其中公众服务与通知公告无需登录,可直接点击进入,其他菜单需登录后进入。
登录前主界面如下图所示:二、注册及登录(一)用户注册点击主界面右上方的【登录】按钮,弹出登录框,点击【注册】按钮,进入账号注册界面,提供自然人、个税代扣代缴、社保缴费用户、房产中介用户的注册。
除以上业务外无需注册,新办纳税人通过统一社会信用与随机密码(开户后发送至法人手机)直接登录。
注册界面如下图所示:(二)用户登录用户输入账号、密码及验证码,点击【登录】。
原国地税账号密码均可使用,登录后界面一致。
登录后弹出地方税费选择框,请按照实际业务需要选择对应的主管税务机关。
登录界面如下图所示:为保证账户安全,请纳税人操作完成后及时退出并定期修改密码。
若长时间无操作,当次登录将失效。
(三)忘记密码点击登录框中的【忘记密码】,进入找回密码界面,录入相应信息进行验证完成密码重置。
实名认证需通过支付宝APP扫码实现。
重置密码界面如下图所示:三、登录后主页登录后的主界面页头由标识、搜索栏、用户信息及退出组成。
{财务管理税务规划}七危害税收征管罪1、2002年11月4日最高法院《关于审理偷税抗税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注意本节211(单位犯罪)、212条(执行前先追缴税款)的提示性规定。
3、本节犯罪只有抗税罪没有单位犯罪主体。
4、注意修正案七对原“偷税罪”的修改。
一、逃税罪——两高确定罪名(四)201(一)逃税罪的概念与特征逃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或者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注意:较大的行为。
逃税、避税、欠税、漏税行为的区别是什么?1、客观方面表现为纳税人实施下列行为之一,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逃避缴纳税额占应纳税额的10%以上(修七已取消具体数额)。
逃税的5种行为方式,详见《解释》:(1)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2)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3)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纳税;(4)进行虚假纳税申报;(5)缴纳税款后,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是指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在5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成犯罪的数额标准,且未受行政处罚的情形。
偷税数额,是指在确定的纳税期间,不缴或者少缴各税种税款的总额。
注意修正案七:逃避纳税在经税务机关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税款和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追究刑事责任。
但是5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构成本罪。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生产、买卖武装部队车辆号牌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使用伪造、变造、盗窃的武装部队车辆号牌,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的车辆购置税、车辆使用税等税款,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10%以上,且偷税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依照刑法第201条第1款的规定定罪处罚。
2、主体是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
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