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20160302
- 格式:ppt
- 大小:835.50 KB
- 文档页数:11
4.3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学习目标】1、熟悉自然资源的概念、属性和分类。
2、以煤炭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发展的意义。
3、总结不同历史阶段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预习知识】一、自然资源概述1、概念:存在于____________,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____________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
2、属性:具有____________、整体性、____________、多用性和____________等特点。
按自然属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3、分类按自我再生的性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二、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1、影响因素:人们认识和利用煤炭资源的过程,是随着____________的发展和____________的进步而逐步扩大的。
2、利用过程(1)前煤炭时期:18世纪中期以前,煤炭的开发利用程度很低,而________在能源消费中占据首位,被称为能源的“____________”。
(2)煤炭时期:____________促进了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使用,煤炭工业的建立和以煤为主的能源体系的形成,对当时世界工业布局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20世纪初世界能源进入“____________”。
(3)后煤炭时期:随着_______ ___的问世,自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煤炭在世界能源中的优势地位逐渐被________和天然气所取代,世界能源进入“____________”。
三、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影响因素:自然资源________、质量、________及开发利用条件等,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
2、阶段特征(1)农业社会阶段: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自然环境和____________的依赖程度很大矿产资源对__________和_________有着决定性的影响(2)工业社会阶段矿业城市:_______________城市、钢铁工业城市、有色金属工业城市。
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讲义)从单一到综合;③不同的历史阶段,各种资源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有所不同。
如能源在当今社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自然资源的种类及其对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可用下图表示:【核心归纳】(1)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程度各不相同。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日益扩大,利用深度逐步扩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2)人类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一些不合理的利用方式使得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自然资源浪费严重,面临枯竭。
如果人类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将会持续为人类社会提供物质、能量;反之,如果人类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将会出现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现象。
途径要求适度开发对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不能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利益兼顾人类要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子孙后代的利益环境保护要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科学利用与保护的统一,力争达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享有更好的生存环境的目标公众参与应充分调动公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公众参与是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随堂练习】下列有关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后工业化阶段矿产资源的影响迅速上升B. 工业化的初期和中期,矿产资源对资源型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C.农业社会时期,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小D.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影响日益强化答案:B思路分析:工业化的后期,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而各种后天性资源的地位则迅速上升;而后天性资源的运输成本较低,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小,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也日趋弱化。
农业社会时期,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主要是受气候、水、土地、生物资源的影响。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分类2.了解人类能源资源的利用历史,理解不同生产力水平,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状况3.了解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掌握动态曲线图表的阅读方法4.说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种类、数量、质量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阶段的关系,理解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过程与方法1.运用比较的方法概括自然资源的特征及其分类2.通过动态曲线图分析、说明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及其变化情况3.从时间线索梳理出自然资源利用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相互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正确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树立正确资源观和环境观,懂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科学道理2.用发展的观念,辨证的思想方法,深刻理解中国坚持走资源节约型道路,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自然资源概述2.自然资源及其利用3.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难点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具准备景观图片、投影片、幻灯片、数据、图表教学方法讲解法、合作讨论法、材料分析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前两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的是一些重要自然环境要素:地形和气候对人类活动,聚落、交通、生产活动的影响;本节我们将学习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本节的学习任务是:师: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一天中,我们使用了哪些自然资源?(由一两位学生代表回答)师:在初中我们接触过自然资源的概念,让我们回忆一下,看看下列物质形态,判断他们是不是自然资源?为什么?板书:闪电:天然气、食盐、水稻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解答下列问题:① 哪些是自然资源,说明判断理由;② 哪些是物质,哪些是能量,说明道理③ 总结自然资源的两个本质属性在完成上述任务后,教师继续补充下列自然资源:太阳能、煤、水力、熊猫、沼泽等 师:资源可以按存在形式分类,也可以按性质分类,将上述资源按形态、性质分类 学生讨论,并要求用连线方式完成分类作业。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1.下列关于自然资源、水资源、能源三者之间关系的图解表述,正确的是()据世界自然基金会和联合国环境计划组织联合发表的《2000年地球生态报告》显示,人类若依照目前的速度继续消耗地球资源,那么所有资源将会在2075年前耗光。
该报告还根据每个国家人口数量和各个国家自给自足能力平衡关系,计算各国“生态脚印”大小,即各国消耗资源时对自然资源造成的冲击程度。
据此回答2~4题。
2.这段材料表明,地球上资源具有的特点是()A.数量的有限性B.潜力的无限性C.分布的不均衡性的规律性D.资源的紧密联系性3.“生态脚印”说明()A.发展经济不可避免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B.人们对环境规律的认识具有一定局限性C.人们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在不断扩大D.环境容量(承载量)是有限的4.阿联酋等一些波斯湾国家“生态脚印”大,主要是因为()A.发展速度快B.资源消费量大C.环境承载量小D.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不协调读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变化图,回答5~6题。
5.关于图中曲线表示能源种类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曲线表示木柴B.②曲线表示煤炭C.③曲线表示石油D.④曲线表示天然气6.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现阶段最有发展前途的能源是天然气B.20世纪世界主要能源是石油C.目前世界主要能源是石油和煤炭D.石油所占比重将呈上升趋势下图示意世界四个国家21世纪初期能源消费情况。
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表明上述国家中()A.①国以石油为主,且石油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B.②国矿物能源消费构成较均衡,且石油消费量最大C.③国以煤炭为主,且核电消费量最大D.④国以天然气为主,且天然气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8.四个国家中,能源利用率最低和最高的国家分别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矿产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现代社会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矿产资源。
据此,回答9~10题。
9.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有()①露天采矿造成水土流失②地下采矿造成地面沉降、水循环被破坏③废矿石堆积占用土地④矿区排放粉尘、废气、废水污染环境A.①③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0.为解决矿产资源短缺问题,我国应()A.以立足国内为主,以在国际市场买矿、开矿或找矿为辅,加强对中国矿产资源的基础研究B.进口矿产资源C.合资或者独资找矿D.立足国内,充分挖掘本土资源的潜力,我国就能解决矿产资源短缺问题读下图,分析回答11~12题。
…………要…………答 班级: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旅游地理 考点一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命题探源]1.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及开发利用要求2.水资源紧张的问题 (1)水资源紧张的原因①降水总量少,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是干旱地区和季风地区缺水的原因。
②蒸发量大,下渗多是内流河流经的沙漠气候区缺水的原因。
③地形陡峭,河流短促,地表水难以储存是降水量较多的岛屿地区缺水的原因。
④下漏严重是喀斯特地貌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
⑤人口众多,工农业用水量大,污染严重是人口众多的地区缺水的原因。
⑥植被破坏严重,陆地蓄水能力减弱,主要发生在生态破坏严重的地区。
(2)应对淡水资源短缺的对策3.我国土地资源特点、问题及对策(1)特点: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耕地比重小且分布不均,难以开发利用的土地所占比重较大,土地资源后备储量不足,土地资源的破坏严重。
(2)存在问题:非农业用地占用耕地;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土壤污染现象严重,导致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3)对策: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科学管理、加强建设和保护。
4.主要能源资源的分布○…………密…………封………题…………○5.我国的能源问题(1)我国的能源问题的现状①浪费严重,能源短缺;②采煤引起的地面塌陷、农业减产和地面植被破坏;③煤、石油燃烧利用率不高,造成大气污染(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产生酸雨,汽车尾气产生光化学烟雾);④农村使用植物燃料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秸秆不能还田,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减产等;⑤能源勘探开发速度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⑥受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影响大。
(2)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措施①建立石油储备体系;②适度加大能源勘探与开采力度;③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建设;④稳定发展核电;⑤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⑥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⑦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能耗大的工业的发展;⑧加强国际合作,拓宽能源进口渠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