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护理质量评价及持续改进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5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已撤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15.03.12•【文号】国卫办医发〔2015〕15号•【施行日期】2015.03.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安全与血液正文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5〕1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深入持续推进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是“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护理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强化护理服务意识,提高护理服务水平,惠及更多患者,现就有关工作要求如下:一、继续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惠及更多患者扩增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县级医院,已经开展的医院要扩大覆盖病房数量。
到2015年底,全国三级医院的各个病房都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二级医院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占60%病房的地市级医院的比例不低于80%,县级医院不低于40%。
同时,有条件的医院要积极在门(急)诊、手术室等非住院部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二、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改善医院护理服务(一)明确门(急)诊护理服务职责,创新服务形式。
医院要建立门(急)诊护理岗位责任制,明确并落实护理服务职责。
优先安排临床护理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的护士承担分诊工作,做好分诊、咨询、解释和答疑。
对急、危重症患者要实行优先诊治及护送入院。
对候诊、就诊患者要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给予及时、有效处置。
要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候诊、输液、换药、留观等期间的患者健康教育。
(二)规范病房患者入、出院护理流程,改善服务面貌。
医院要健全并严格落实患者入、出院护理服务工作制度和服务流程。
责任护士应当按照要求为患者提供入、出院护理服务,不得交由进修护士和实习护生代替完成。
护理质量检查与持续改进摘要护理质量检查与持续改进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它可以帮助保证患者得到安全、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
本文将介绍护理质量检查与持续改进的意义和目标,并提供一些实施护理质量检查与持续改进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1. 引言护理是医疗机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患者的康复和治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护理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问题,如护理错误、患者满意度低等。
因此,护理质量检查与持续改进成为了医疗机构中必不可少的工作。
2. 护理质量检查的意义和目标护理质量检查的意义在于通过评估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善,从而提高护理的安全性和质量。
护理质量检查的目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提高护理质量和效果•加强护理团队的协作和沟通•优化护理流程和服务体验3. 护理质量检查的方法和策略3.1 护理质量指标的确定护理质量指标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准,它可以帮助评估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常见的护理质量指标包括医院感染率、预防跌倒发生率、药物错误率等。
确定护理质量指标需要考虑到护理的具体情况和相关法规,确保指标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2 护理质量检查的流程和方法护理质量检查的流程和方法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数据收集:收集相关的护理数据,如患者病历、护理记录等。
2.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发现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3.问题识别: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识别出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4.制定改进计划:针对问题和风险,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和计划。
5.实施改进措施:根据改进计划,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
6.结果评估:评估改进措施的效果,对改进结果进行总结和反馈。
3.3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策略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策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科学合理的护理流程和标准操作规范,规范护理行为和流程。
•开展护理质量培训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意识。
如何进行对护理质量的评估和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患者的康复和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和持续改进是医疗机构和护理团队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对护理质量的评估和持续改进的方法和策略。
首先,评估护理质量的关键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
评估体系应该包括多个方面,如护理操作的规范性、护理记录的完整性、患者满意度等。
评估体系的建立需要考虑到护理工作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可以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经验,也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评估体系的建立需要医疗机构和护理团队的共同努力,可以通过专家讨论、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
其次,评估护理质量需要收集和分析相关的数据。
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护理记录、患者满意度调查、护理操作的观察等方式进行。
数据的分析可以通过统计学方法和数据挖掘技术进行,以了解护理质量的整体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同时,还可以通过与其他医疗机构和护理团队的对比,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
评估护理质量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可以通过多次评估和多个评估者的参与来保证,以减少个别因素的影响。
评估结果的有效性则需要确保评估指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评估方法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只有评估结果可靠和有效,才能为护理质量的改进提供有力的依据。
持续改进是评估护理质量的重要目标。
评估结果的反馈和分析是持续改进的基础。
通过评估结果的反馈,护理团队可以了解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改进措施的制定需要考虑到实际情况和资源限制,可以通过制定改进计划、培训护理人员、优化工作流程等方式进行。
改进措施的执行需要全员参与,需要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和协作机制,以确保改进的顺利进行。
此外,持续改进还需要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反馈机制。
护理团队应该定期对改进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同时,还可以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等方式,了解患者对改进措施的反馈和意见,以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
护理质量检查与持续改进首先,护理质量检查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至关重要。
护理质量是指护士在执行诊疗护理过程中追求的各项指标,包括患者安全、患者满意度、医疗纪录完整性等方面。
通过定期的护理质量检查,可以发现护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
护理质量检查的内容包括护理流程的标准化、护士的技能培训和知识更新、医疗设备的安全和有效使用等。
首先,护理流程的标准化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
护理流程的标准化可以避免由于个体差异导致的护理服务差异,提高护理质量的一致性。
其次,护士的技能培训和知识更新是保障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
护士需要经常参加培训,了解最新的护理知识和技术,提高护理能力和水平。
最后,医疗设备的安全和有效使用也是护理质量的重要保障。
护士需要熟悉并正确使用各类医疗设备,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避免设备故障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对于护理质量检查的方式,可以采取定期的内部检查和外部评估相结合的方法。
内部检查可以由医院的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组织,通过制定内部检查计划和标准,对护理质量进行全面检查。
外部评估可以由相关的第三方机构负责组织,对护理质量进行独立评估,以提供客观的评价和改进建议。
这两种方式相结合,可以全面了解护理质量的情况,发现并解决问题,推动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
持续改进是护理质量工作的核心。
通过持续改进,可以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满足患者的需求。
持续改进可以采用质量管理循环(PDCA)的方法。
PDCA循环包括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行动(Action)四个阶段。
首先,通过制定改进计划,确定改进的目标和措施。
然后,执行改进计划,采取相应的措施。
接下来,通过检查改进结果,评估改进的效果。
最后,根据结果采取相应的行动,进行后续改进。
此外,还可以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持续改进。
例如,可以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护理质量进行量化评估,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护理质量检查持续改进措施及效果评价一、概述护理质量检查是评估医疗机构护理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可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
本文将重点探讨护理质量检查的持续改进措施及其效果评价。
二、护理质量检查的持续改进措施1.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质量管理制度,明确护理工作的各项规范和标准,以确保护理工作的质量。
2.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持续为护理人员提供专业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和责任心,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3.建立巡回检查机制定期进行巡回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避免不良情况的发生。
4.开展护理质量考核设定护理考核指标,定期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对表现优秀的护理人员给予奖励,激励其提高服务质量。
5.建立患者反馈机制设立患者意见箱、电话热线等渠道,收集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做出改进。
三、护理质量检查持续改进效果评价1.指标数据统计通过收集护理质量检查数据,分析各项指标在改进措施实施前后的变化,评估改进效果。
2.患者满意度调查定期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他们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评价改进措施的成效。
3.护理工作评估对护理工作中的操作规范、服务态度等进行评估,检查改进措施在实际工作中的执行情况,及时调整、完善。
4.质量检查结果反馈将质量检查结果及改进措施的效果向护理人员进行反馈,引导他们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意识,促进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
四、结论护理质量检查的持续改进措施对于提升护理服务质量至关重要,通过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培训、建立巡回检查机制等措施,可以不断改进服务质量,满足患者需求。
评估改进效果的方法多样化,包括数据统计、患者满意度调查等,这些评价手段可以帮助机构更好地了解护理质量改进的实际效果,为持续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以上是护理质量检查持续改进措施及效果评价的探讨,希望能为护理质量改进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提高护理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xxx镇卫生院2015年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为了全面加强临床护理工作,深化专业内涵,拓展服务领域,促进优质护理服务可持续发展,以期达到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
制订我院护理质量评价和检查标准,并组织实施。
一、护理管理目标1、基础护理合格率100%.2、急救物品完好率100%3、基础护理理论知识及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成绩达标。
4、重病人护理合格率100%5、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0%。
6、控制成本,提高收益。
7、护理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达100%。
8、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5%。
9、严格无菌操作,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用。
10、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11、全年护理事故发生率为零。
12、静脉穿刺成功率>95%。
,13、院内压疮发生次数为零(除不可避免压疮)。
二、实施措施㈠修订护理质量标准,并组织实施。
1、根据卫生院实际情况,修订完善护理质量评价和检查标准,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并组织实施。
2、加强护理人员质量意识教育,强化护理人员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加强自我质量监控,自觉把好质量关。
3、充分发挥各级护理质控组织作用,加强护理质控,各级护理质控组织定期进行质控,平时随机抽查,严格把好质量关。
4、结合实施细则及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作活动,继续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优化护理服务流程,落实临床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及工作流程,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保障护理安全。
5、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各级护理人员考评标准,制定护理质量控制方案。
㈡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加大护理质量检查力度1、继续实行护理组、科室二级质量管理网络监控,确保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2、充分发挥各级护理质控组织作用,做好环节质量和终未质量监控,规范各环节的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确保护理质量。
3、采取正常检查,随机检查,定期检查,交叉检查等各种检查方式,进行护理质控,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复查整改效果,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医院护理质量与持续改进措施1、加强病房经管工作,为病患提供清洁、整齐、安静、安全及舒适的就医环境。
(1)病房环境整洁、安全、秩序良好。
(2)护理人员行为规范,仪表整洁,监护室护理人员职责分明,分床到位。
(3)护士长经管到位,工作有计划及总结,资料记录规范。
(4)物品放置规范,标识、标牌醒目。
(5)病房设施、设备性能良好,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
2、护理工作制度、护士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规范、各类疾病的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患者转入、转出监护病房有记录。
(1)护理部下发的护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范按要求组织学习,科室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建立护理常规及时,护理常规有补充、有修改,体现护理业务水平的提高和工作的持续改进。
(2)护士知晓相关护理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操作规程。
(3)护士落实护理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操作规程。
(4)护士有效落实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与经管制度、护理会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等核心制度,监护室有危重病人抢救工作流程。
(5)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明确,按工作质量规范落实到位。
3、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加强“三基三严”培训,“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合格率达100%。
(1)科室有护理人员。
三基三严。
培训及考核计划,措施有落实,有记录。
(2)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合格率大于100%。
4、临床护理工作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护理专业技术服务。
根据病人的病情级别有效落实分级护理制度,确保病员的安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1)临床护士实行分床护理,责任护士工作体现以病人为中心。
(2)临床护理工作体现人性化服务,体现患者知情同意与隐私保护的责任,执行操作前实行告知义务。
(3)入院教育、住院教育、出院教育落实,记录规范。
(4)床单元整洁、平整、无渣屑,物品放置规范,不杂乱。
(5)病人衣着整洁,三短六洁。
落实到位。
(6)各种径管清洁、通畅,固定妥善,管道有标识。
如何进行对护理质量的评估和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评估和持续改进是保证患者安全和提供优质护理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以帮助护士和医疗机构实施护理质量的评估和持续改进。
一、护理质量的评估方法1. 统计指标评估统计指标评估是常用的评估护理质量的方法之一。
通过收集患者的相关数据、护理操作的指标及护理中心的相关信息,可以对护理质量进行量化评价。
例如,可以通过统计手术室感染率、坠床发生率、静脉输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指标,来评估护理质量的好坏。
2. 用户满意度评估用户满意度评估是直接从患者和家属的角度评估护理质量的方法。
通过定期进行满意度调查、床边询问或电话追踪,了解患者对护理过程、护士态度和技术水平的评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3. 专家评估专家评估是指由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专家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估。
专家可以通过检查护理文档、观察护理过程、与护士进行访谈等方式,来评估护理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二、持续改进策略1. 提供持续培训和教育持续培训和教育对于提升护士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非常重要。
护理机构应制定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培训课程,包括新的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沟通技巧等。
同时,推行病例讨论、病例反思等形式,帮助护士共同学习、成长和改进。
2. 加强团队协作团队协作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机制,明确各岗位职责,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提升护理团队的协同能力。
通过定期召开团队会议、组织培训交流等活动,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为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支持。
3. 引进最新技术和设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护理质量的评估和改进也需要与时俱进。
医疗机构应及时引进最新的护理技术和设备,提高护理过程的安全性和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体验。
同时,医疗机构还应定期评估和更新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4.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是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基础。
医疗机构应制定相关质量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要求。
2015年4月心脏血管外科、胸外科护理质量评价及持续改进对一、二、三级护理质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针对高风险、高频次及重点问题进行分析。
一、高风险问题:1、坠床、跌倒病人未悬挂评估表输血病历项目不符合要求2、输血病历项目不符合要求2、静脉炎护理措施不到位(一)坠床、跌倒病人未悬挂评估表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原因分析:1、护士责任心不强,工作不到位,比较混乱。
2、个别护士存在懒惰心理,入院评估时有坠床、跌倒高危风险时未及时悬挂评估表。
3、收治病人班次为夜班,护士数量少,治疗比较多,为节省时间将评估表与其他治疗同时进行导致忘记悬挂评估表。
整改措施:1、护士加强工作责任心,工作及时完成,保持连贯性和一致性。
2、根据护理措施同时对病人及家属做好健康教育,避免忘记悬挂。
3、质检员加强督导及检查力度。
4、对新人病人及特殊病人要加强重视,交接班时严格查对。
整改落实情况:4月9号追踪查看,已整改。
(二)输血病历项目不符合要求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原因分析:1、护士对输血重视度不够,临时医嘱执行时间未与实际联系,主观意识强。
2、责任心不强,输血前未认真核对,输血记录单漏记血量。
3、护士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RH血型未标识。
整改措施:1、开会强调,全科护士培训,加深印象。
2、开展输血专项检查,质检员加大检查力度,核心制度落实到位。
3、加强交接班,对本班未输完的血液严格交接班,保证工作的连贯性和一致性,本班的工作认真核对落实,项目填写齐全。
整改落实情况:4月5号追踪查看,已整改。
二、高频次问题:1、床头牌饮食及护理级别标识与医嘱不符2、护理日夜班交接报告书写不全面(一)床头牌饮食及护理级别标识与医嘱不符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原因分析:1、责任护士工作不到位,每班处理医嘱后未及时与医嘱核对。
2、护士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存在侥幸心理。
3、责任护士健康教育不到位,病情掌握不全面,工作盲目。
4、质检小组督导不到位。
整改措施:1、加强护士责任心,每天处理完医嘱后及时核对饮食与级别护理与医嘱是否相符。
2015 年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为保证科室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监管落实到位,特制订本方案。
一、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目的通过对护理工作的监控,使护理人员在业务行为、思想职业道德等方面都符合客观要求和患者需要,使护理工作能够以最短的时间、最好的技术、最低的成本,产生最优化的治疗护理效果,保证患者安全,最终实现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目的。
二、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1、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5%2、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合格率≥90%3、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5%4、新生儿室质量考核合格率95%5、消毒隔离质量考核合格率95%6、急救药品、物品质量考核合格率100%7、防跌倒/坠床、压疮质量标准合格率95%8、护理工作满意度≥95%9、产房质量考核合格率95%三、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医院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实行二级管理模式,即医院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和科室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组。
科室为保证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和持续改进,现将科室护士7人各分为一组,以免责任互推,具体如下:组长:组员:分工:( )负责2015年度优质护理服务、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检查负责2015年度急救药品、物品质量检查负责2015年度消毒隔离质量检查负责2015年度产房质量检查负责2015年度护理技术操作质量检查负责2015年度跌倒、坠床、压疮护理质量检查四、工作职责1、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管理组职责(1)根据医院工作任务,不断完善护理表格书写管理制度,对护理表格书写管理进行督查质控。
(2)熟悉护理表格书写管理质量标准,严格按护理部制定护理表格书写质量管理考核标准进行检查。
(3)督查中发现的问题或隐患及时向科室进行反馈并提出改进措施。
(4)掌握物价收费原则,对多收、漏收现象及时整改并进行反馈。
2、优质护理考核组职责(1)根据医院工作任务,对优质护理服务活动进行监督质控。
(2)熟悉优质护理服务管理质量标准,严格按护理部制定优质护理服务考核标准进行检查。
2015年3月心脏血管外、胸外科护理质量评价及持续改进
对一、二、三级护理质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针对高风险、高频次及重点问题进行分析。
一、高风险问题:1、袖带使用不规范(有压痕)2、吸痰盘无铺盘时间
(一)袖带使用不规范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原因分析:
1、护士责任心不强,重症病人测完血压后,未将血压袖带取下。
2、个别护士存在懒惰心理,为便于记录下次血压,未将袖带及
时取下。
3、病人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药物做用影响血压,个别护士存在
想当然心理,将血压袖带长时间置于病人肢体。
整改措施:
1、科务会重点强调,杜绝此类事情再次发生,并与绩效挂钩,
避免出现不良事件。
2、加强护士责任心,加强重症病人的基础护理和管道护理,杜绝各种原因导致袖带长时间置于病人肢体上。
3、特殊用药病人可采取一定措施如有创动脉压监测,经常更换测量肢体,并观察病人肢体情况,以免意外情况发生。
整改落实情况:3月6号追踪查看,已整改。
(二)吸痰盘无铺盘时间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原因分析:
1、护士责任心不强,工作疏忽、不细致,未及时检查工作完成情况。
2、工作忙碌,铺盘时有意外情况发生导致工作不完善。
3、个别护士存在侥幸心理,无菌观念差,意识不到位。
整改措施:
1、加强护士的责任心,规范工作态度,并与绩效挂钩,再次验证效果。
2、经常检查工作完成情况,避免工作忙碌时或遇有意外情况时
工作不完善。
3、加强无菌操作观念,规范操作,业余时间加强培训。
整改落实情况:3月6号追踪查看,已整改。
二、高频次问题:1、护理级别巡视PDA漏扫描2、体温单记录不全
(一)护理级别巡视PDA漏扫描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原因分析:
1、个别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未严格按时巡视。
2、工作忙乱,治疗时间长未能及时按时巡视。
3、个别房间、个别时间段PDA信号不好,未能按时巡视。
整改措施:
1、加强护士责任心,漏扫描者与绩效挂钩,并验证效果。
2、合理安排好治疗时间,责任护士根据分管病人的具体情况统
筹安排治疗时间。
3、PDA信号不好时,及时通知护士长,更换PDA重新扫描。
整改落实情况:3月18号追踪查看,已整改。
(二)体温单记录不全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原因分析:
1、护士责任心不强,工作不严谨,粗枝大叶,整体观念不到位。
2、体温单录入数据后忘记保存。
3、数据录入体温单后未再次审核校对,导致体温单数据不完善。
整改措施:
1、护士加强工作责任心,工作禁忌三心二意,加强自律。
2、低温单录入数据后要再次审核一次,验证效果,每次下班前再次核对,仔细查对。
3、主班每日下午查看体温单,再次把关,提高护理质量。
4、质检小组加强检查力度及督导。
整改落实情况:3月25号追踪查看,已整改。
重点问题:出院时治疗室过敏标识未撤除
出院时治疗室过敏标识为撤除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原因分析:
1、护士责任心不强,工作不到位,对出院病人终末环节处理不
到位,未引起重视。
2、治疗班未再次核对,查对不严格。
整改措施:
1、开会强调,加强工作责任心,责任护士加强对出院病人终末
环节的处理。
2、核心制度落实到位,加强各班次的查对情况及工作完善情况,
及时检查。
整改落实情况:3月20号追踪查看,已整改。
通过本月的质检,2月份存在的问题,本月基本整改,体温单不完善仍作为四月分质检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