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脑油、煤、天然气路线制烯烃的经济性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328.42 KB
- 文档页数:5
关于煤制烯烃项目的煤气化技术对比分析摘要:本文重点针对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当中,煤制烯烃项目的开展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国内外先进的煤气化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深度的分析和探索,以我国已建成的煤制烯烃项目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了不同煤气化技术对整个生产装置的规模、生产技术路线以及生产过程当中的经济性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通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针对本地区三高煤种(高硫、高灰、高灰熔点),煤炭资源在具有良好的成浆性能的状态下,使用水煤浆气化的生产方案相对比较合理。
关键词:煤制烯烃;煤气化技术;对比分析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推动着我国化工产业朝着更高层次上前进,因此这也对我国产业结构,尤其是化工产业来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资源的国家,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能源的特点。
整体上看,我国的能源需求量大,但供给不足,尤其是石油对外依赖程度逐年加深,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中国要立足国内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适宜发展现代煤化工高新技术产业,以煤化工产品替代石油化工产品,提高煤炭附加值,有助于优化能源结构,保障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煤制烯烃的气化技术简绍以煤炭资源作为反应原材料来生产各种不同牌号的聚烯烃产品。
该工艺流程中的核心技术包括煤气化、合成气净化、甲醇合成及甲醇制烯烃,甲醇制烯烃的产品气通过烯烃分离工艺将乙烯、丙烯分离后,分别送至聚乙烯和聚丙烯装置,同时还包含了空分、硫磺回收、锅炉、污水处理等辅助工艺过程。
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在所有装置单元中,煤气化是龙头和基础。
在生产过程当中选择不同的煤气化技术,直接关系到下游工艺技术的选择、工艺装置的生产规模以及项目的整体技术路线。
由于各种不同类型的煤气化生产方式对煤炭资源的类型有着不同要求,需要根据当地煤炭资源的煤质情况选择相应的煤气化技术和气化炉设备。
因此,在探究项目煤气化技术方案的选择上,要根据项目当地的煤炭资源情况和下游工艺路线,选择适宜煤质情况、满足装置规模的煤气化技术和气化炉规模。
煤(甲醇)制烯烃成本与盈利分析随着MTO/MTP技术走向成熟和中国五大示范装置成功商业化运行,国内处于运行、建设和计划中的煤(甲醇)制烯烃项目超过60个,主要分布于煤炭产地和沿海地区。
作为煤基能源化工行业的领先咨询机构,亚化咨询在本文将以甲醇制烯烃(MTO)技术为研究对象,分析煤(甲醇)制烯烃的成本结构与不同情境下的利润空间。
1、成本结构一个典型的180万吨甲醇煤制烯烃一体化装置投资约200亿元,在煤价400元/吨情境下,聚烯烃税前完全成本为7465元/吨(未扣除副产品收益),其成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为了使用低价值的原料(煤炭)生产高价值的产品(烯烃),必需付出的代价就是高昂的投资,带来的财务和折旧费用占到烯烃成本的40%,其次为气化原料煤和提供电力和蒸汽的燃料煤,总计占成本的43%。
亚化咨询认为,控制投资额和煤价,是降低煤制烯烃一体化项目成本的关键。
但也应重视采用可靠的技术和设备,提高工程质量,尽早实现满负荷生产,否则吨产品的财务和折旧费用将增加。
对于外购甲醇制烯烃项目,2012年1月-2013年8月中国进口甲醇均价为373美元/吨,折人民币约为2300元/吨。
一个典型的外购180万吨/年甲醇MTO 装置投资约85亿元,在2300元/吨的甲醇价格下,聚烯烃税前完全成本为9501元/吨(未扣除副产品收益),其成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由于不需要投资巨大的煤制甲醇装置,外购甲醇制烯烃项目财务和折旧费用占成本比例仅为13%,能量费用也下降为6%,但原料费用从25%大幅上升为73%,意味着原料甲醇的价格对项目成本占据主要地位。
亚化咨询认为,对于外购甲醇制烯烃项目来说,如何获得价格合理并且稳定的甲醇供应是最重要的课题。
2、盈利分析(1)项目所在区域对煤制烯烃盈利能力的影响下面以中国煤制烯烃的三个典型区域——新疆、内蒙古和安徽为对象,分析其盈利空间。
三地的主要区别在于煤价和产品运输成本,此外,项目投资额、水资源和人力成本方面也略有不同。
煤制烯烃的技术进展及经济分析摘要:随着我国化工技术的不断发展,以煤为主要生产力的煤制烯烃的技术可以极大程度的缓解我国石油资源短缺的现状。
尤其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石油价格一直呈现上涨的趋势下,煤基烯烃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缓解了经济难题。
在现阶段,对煤制烯烃技术而言正是一个良好发展的契机,但同时需要不断加大对它的技术研究,分析煤制烯烃为经济发展带来的动力等。
关键词:煤制烯烃;技术;经济;生产我国在能源方面一直呈现一种比较紧缺的状态,包括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短缺。
而石油资源作为重要的生产能源,由于它的稀缺,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烯烃工业的有效发展。
为了适应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化工企业需要有效应用我国较为丰富的资源来发展化工产业。
而煤制烯烃技术成功实现用煤炭资源来取缔石油资源,从而成功的生产出甲醇。
在国际石油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下,煤制烯烃技术更是受到了极大的重视。
1.煤制烯烃的技术进展传统的煤制烯烃技术一般由煤气化制合成气,然后利用合成气来进行甲醇的制取、最后再由甲醇制烯烃这三部分操作工艺组成。
煤经过一系列气化的过程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然后利用这两种气体生成甲醇,再通过流化床反应形式,期间可以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最终生产出低碳烯烃。
在这一系列操作过程中,为了增大甲醇烯烃的高产量,一般需要利用大体积的甲醇制烯烃装置和大型煤气化技术等。
现阶段,这些技术都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和完善。
1.1气化技术煤炭的气化技术就是将煤转换成可燃气体的一项操作技术。
它被我国认定为是一种新型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也是政府积极倡导的的清洁煤技术。
它的气化过程就是对煤炭进行化学加热的过程,一般会以煤碳资源作为原材料,然后进行催化,利用高温的方式下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最终实现把煤碳可以燃烧的部分催化为可以燃烧的气体。
在进行气化时得到的可以燃烧的气体会逐渐演变成煤气。
煤气化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历史非常久远,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之处。
一般我国煤气化都会实行传统的技术,这种技术比较落后,且无法起到环保的作用。
2024年石脑油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石脑油是一种重要的石化产品,广泛用于化工、制药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石脑油市场也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本文将对石脑油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
2. 石脑油市场概述石脑油是一种用于提炼石油产品的原料,主要由石油中的轻质烃类组成。
石脑油市场的规模逐年增长,受到许多行业的广泛应用。
目前,全球石脑油市场主要由中东地区、亚洲和北美地区等主要产油国家和地区主导。
3. 石脑油市场发展趋势3.1 市场规模的扩大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石脑油市场的规模呈现出持续扩大的趋势。
这主要受益于快速发展的工业化进程和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预计未来几年,石脑油市场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3.2 供需关系的变化石脑油市场的供需关系是影响市场价格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随着新型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提高,石脑油市场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石化行业仍然是石脑油的主要消费领域,但新兴领域如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对石脑油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3.3 创新技术的推动创新技术在石脑油市场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新型石脑油提炼技术的引入,使得石脑油的提纯率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同时,高效利用石脑油的技术也在不断涌现,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
4. 石脑油市场存在的问题虽然石脑油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4.1 环境污染问题石脑油的提炼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废水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政府和企业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今后,石脑油行业需要加强环境管理和技术创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2 能源替代的竞争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应用,石脑油作为传统能源面临着来自其他替代品的竞争压力。
石脑油行业需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5. 结论综上所述,石脑油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供需关系发生变化,创新技术推动市场发展。
煤制烯烃过程技术经济分析与生命周期评价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煤制烯烃过程的技术经济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
煤制烯烃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过程,其经济性和环境影响对于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概述了煤制烯烃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随后从技术经济角度分析了该过程的成本效益,包括原料成本、能源消耗、设备投资以及运营维护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进行了生命周期评价,全面评估了煤制烯烃过程从原料开采到产品废弃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环境影响,包括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水资源消耗以及废弃物产生等。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煤制烯烃过程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煤制烯烃技术概述煤制烯烃(CTL,Coal to Olefins)是一种将煤炭转化为烯烃的化学过程,主要目标是从非石油资源生产重要的化工原料,如乙烯和丙烯。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关注,以及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CTL技术已成为化学工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煤制烯烃的过程主要包括煤气化、合成气制备、甲醇合成和甲醇制烯烃(MTO)或甲醇制丙烯(MTP)等步骤。
煤炭通过气化反应生成合成气(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物)。
然后,合成气经过催化转化生成甲醇。
甲醇再进一步转化为烯烃。
煤制烯烃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实现化工原料的多元化和本地化生产,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
煤炭的价格相对稳定,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并增强产业竞争力。
然而,该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如煤炭气化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以及煤制烯烃过程中较高的能耗和水耗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研究者们正在开发更加高效、环保的煤制烯烃技术。
例如,通过改进气化工艺、提高催化剂活性、优化反应条件等手段,以降低能耗和减少排放。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煤制烯烃技术有望实现更高效、更环保的生产过程。
煤制烯烃技术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化工生产方法,它不仅可以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生产重要的化工原料,还有助于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和降低生产成本。
石脑油制烯烃成本公式石脑油是一种重要的石化原料,其中包含了多种烃类化合物。
制烯烃是石脑油加工的重要环节之一,烯烃是合成橡胶、合成树脂等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
了解石脑油制烯烃的成本公式对于石化行业的经营者和研究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石脑油制烯烃的成本公式及其相关因素。
石脑油制烯烃的成本公式可以表示为:成本 = 原料成本 + 能源成本 + 设备维护成本 + 运营成本 + 环保成本 + 人力成本 + 其他成本1. 原料成本:石脑油是石化工业的副产品,其价格受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
石脑油的价格波动会直接影响烯烃的成本。
原料成本包括石脑油的采购成本以及相关的前处理成本。
2. 能源成本:石脑油制烯烃的过程需要大量的能源,如热能和电能。
能源成本取决于能源价格以及烯烃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3. 设备维护成本:石脑油制烯烃需要使用各种设备和设施,包括反应器、分离器、冷却器等。
设备的购置、维护和修理都需要成本投入。
4. 运营成本:石脑油制烯烃过程中还需要投入一些辅助剂和催化剂,这些化学品的价格也是成本的一部分。
此外,生产过程中还需要进行监测、控制和管理,这些运营成本也需要考虑在内。
5. 环保成本:石脑油制烯烃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渣需要进行处理和处理,以保护环境和遵守法规。
环保成本包括废物处理设备和处理过程的成本。
6. 人力成本:石脑油制烯烃生产需要一定数量的操作人员和技术人员。
人力成本包括工资、培训和福利等。
7. 其他成本:除了上述成本外,石脑油制烯烃生产过程中还可能有其他成本,如税费、保险费用等。
需要注意的是,石脑油制烯烃成本公式中的各个成本项之间相互关联,变动一个成本项可能会影响其他成本项。
因此,成本的计算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变化。
除了成本,还有一些因素会影响石脑油制烯烃的生产效率和成本效益。
这些因素包括石脑油的质量、烯烃的产率、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等。
优化这些因素可以降低制烯烃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石油、煤、天然气都可以用来生产双烯,长期以来,由于天然气资源稀缺和煤质烯烃环保不过关、经济性差等原因,我国双烯生产一直以石油路线为主。
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费结果面临极大的挑战,中东扩能、美国页岩气及国内煤化工崛起等,均对未来我国石脑油制烯烃产业带来巨大冲击。
目前煤制烯烃(CTO)、甲醇制烯烃(MTO)、丙烷脱氢(PDH)正在和传统的石脑油制烯烃一起,成为中国烯烃生产的主流工艺路线。
石脑油是炼油的主要产品之一,石脑油的价格与原油密切相关,石脑油制烯烃的成本决定于油价;丙烷主要来自于天然气副产,也有部分产于炼油。
作为重要的能源产品,丙烷(LPG)的价格和油价也会联动;而甲醇在中国之外主要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煤和天然气一样,对运输条件要求很高,不同区域价格差别很大,因此煤和甲醇的价格与国际油价关联性较弱。
煤、甲醇、丙烷和原油,这四大原料制烯烃的竞争力,不仅仅跟原料息息相关,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其烯烃生产的完全成本(含财务费用和折旧)。
目前中国市场上,按原料区分,石脑油制烯烃与煤制烯烃仍然是市场主要的构成,而甲醇制烯烃(MTO)、丙烷脱氢(PDH)的发展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典型煤制烯烃和石脑油制烯烃项目的成本如表1所示。
表1、油/煤制烯烃成本对比分析表原油价格(美元/桶)405060708090100烯烃出厂成本(元/吨)3900470055006300720080008800煤炭竞争价格(标煤)(元/吨)50200360510660810980煤炭竞争价格(5000K)(元/吨)35150255360470580690表1显示,原油价格与烯烃成本、煤炭竞争价格的联动关系,如原油40美元/桶,对应成本的石脑油裂解至烯烃成本在3900元/吨,对应的煤炭平衡竞争价格分别为50元(标煤)以及35元(5000K)/吨,如高出平衡价格,则不再具有成本优势,反之优势会随之扩大。
可以看出,在中低油价下,煤制烯烃仍然具有和石脑油裂解制烯烃相当的成本竞争力。
2024年煤制烯烃工艺市场分析现状1. 概述煤制烯烃是一种通过煤直接转化而得到的烃类产品。
煤制烯烃工艺以煤为原料,经过气化、合成等步骤,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将煤气转化为乙烯、丙烯等烯烃产品。
煤制烯烃工艺具有煤炭资源丰富、技术成熟、环境友好等优势,因此在能源利用和化工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2. 市场规模煤制烯烃工艺市场在近年来呈现出稳定的增长趋势。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煤制烯烃产能已经超过3000万吨/年,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5000万吨/年。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制烯烃生产国家,占据了全球市场的60%以上份额,其次是美国、印度等国家。
3. 市场需求煤制烯烃产品在化工、能源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乙烯是最主要的产品,广泛用于塑料制品、纤维材料、合成橡胶等行业。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调整和环保意识的提高,煤制烯烃产品作为替代石油化工产品的重要选择,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4. 技术发展煤制烯烃工艺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
目前主要的煤制烯烃工艺包括间接液化、直接煤制烯烃等方法。
其中,直接煤制烯烃工艺具有工艺简单、能耗低等优势,在工业应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
5. 市场竞争目前,全球煤制烯烃工艺市场上存在着一定的竞争。
主要的竞争企业包括中国石化、山西焦煤集团、美国Exxon Mobil等。
这些企业在煤制烯烃工艺技术和产能方面具有较高的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和扩大生产规模来提高市场份额。
6. 市场前景未来,煤制烯烃工艺市场仍然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首先,煤炭资源丰富,提供了坚实的原料基础;其次,煤制烯烃工艺成本较低,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此外,煤制烯烃产品可以替代石油化工产品,符合环保要求,将受到政策支持和市场认可。
7. 结论煤制烯烃工艺市场具有较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在国家资源战略和环保意识的推动下,煤制烯烃工艺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能源转型和化工产业升级。
然而,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能扩大,提高市场竞争力。
煤制烯燃产业链一、煤制烯燃产业发展现状煤制烯垃是我国煤基能源化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煤基甲醇衍生物的范畴。
与石脑油裂解制烯燃的联合装置一样,煤制烯燃的产品可以是聚烯燃(聚乙烯或聚丙烯),也可以是烯燃衍生物如乙二醇、环氧丙烷等。
由于煤为源头经过煤气化、合成气净化、甲醇合成、甲醇制烯煌以及最终生产聚烯嫌或烯燃衍生物经历的工艺环节较多,煤制烯燃项目表现出高奖金投入、高产品附加值和高回报的特点。
我国乙烯和丙烯产量缺口一直较大,每年要进口大量的聚乙烯和聚丙烯。
由于乙烯和丙烯单体需要低温和高压储存,运输不便,我国还以烯燃衍生物产品的形式进口大量的低碳烯燃。
烯煌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料,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预计,“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国内乙烯产能的增速将分别达到 4.9%和5.6%;国内乙烯无法满足下游市场的需求,2015年和2020年的自给率分别为56.4%和62.1%o现阶段,国内煤制烯燃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为:①煤制烯煌投资大,融资难度大,导致烯煌项目投资规模低于市场预测需求规模。
②原材料及能耗大、水耗高、污染重,三废综合利用和环境治理要求严,存在新兴行业的扶持与政府的环境保护制约的双重矛盾。
③我国土地资源紧张,煤制烯燃项目要求依矿而建,远离市场,交通运输成本较高。
④煤制烯嫌属新型产业,几乎无现成经验可借鉴,稳定运转需经较高的技术检验,目前国际国内缺乏成熟稳定的生产工艺,引入工艺投资成本较大,严重制约行业发展。
二、煤制烯燃产业发展趋势煤制烯燃项目存在投资强度和资源需求较大、能耗和水耗较高、二氧化碳和“三废”排放集中等特点。
未来煤制烯燃产业发展应侧重于加强煤炭清洁高效转化、三废处理、节能节水等单元技术和集成技术优化,重点解决装置大型化、工艺技术和能源系统的优化组合与配置、提高能源效率、促进节能减排、降低对环境影响等关键问题,走高效率、低排放、清洁加工转化利用之路。
我国煤制烯煌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为:①发展具备区域特色的烯燃下游产品煤制烯煌下游加工产品方案应体现区域市场特色,应以满足区域市场为主要目标,鼓励地区结合资源优势,发展有资源、有市场、有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特色产业。
中国石脑油市场现状及其前景分析(附产销、进出口、价格、规模分析)一、石脑油产品分类与产业链概况石脑油(naphtha)又叫化工轻油,是原油过程中的一种中间产品,是一种典型的混合品,成分复杂,也具有广泛的用途。
根据加工过程工艺的不同,石脑油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品种:而根据用途的不同,石脑油也可以按照馏程的不同分为轻石脑油与重石脑油。
目前中国的规定馏程为初馏点至220℃左右。
作为生产芳烃的重整原料时,采用70℃-145℃馏分,称轻石脑油;用作溶剂时,则称溶剂石脑油;以生产高辛烷值汽油为目的时,采用70℃-180℃馏分,称重石脑油;来自煤焦油的芳香族溶剂也称重石脑油或溶剂石脑油。
石脑油成分复杂,用途极为广泛,目前主要用于重整和裂化用于生产烯烃、芳烃、溶剂油、甲苯等等产品。
上游主要是原油加工行业。
二、石脑油的供给分析石脑油的生产与原油加工量紧密相关,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油需求国之一,随着经济的稳定增长,汽车保有量的上升,有机化工行业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原油加工量与进口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石脑油产量也持续上升。
原油加工的量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石脑油产量的持续上升,同时石脑油生产与原油供给结构也有较为明显的关系,一般而言,同等重量的重质原油生产石脑油也越多。
总的来看,除了2015年中国石脑油产量出现较为明显的下滑之外,其他年份均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2019年我国石脑油产量达到了3896.5万吨,同比增长8.76%,增速提升。
从生产格局来看,最早由于原油炼化市场的垄断,中国石脑油基本都由中石化、中国石油与中海油生产,民营企业占比极小,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原油炼化市场的放开,地炼产能高速增长,原油加工格局明显改善,中石化与中石油的占比总体下行。
2019年中石油原油加工量达到16625万吨,中石化原油加工量达到了24852万吨,占国内总体的比例分别达到了25.50%和38.12%。
石脑油生产分布与原油加工分布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2016年第35卷第6期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1733·化工进展天然气制乙烯技术进展及经济性分析胡徐腾(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北京 100080)摘要:介绍了当前几种主要的天然气制乙烯技术新进展,包括天然气经甲醇制乙烯、费-托合成制乙烯、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技术进展及应用情况,并对这几种工艺进行了技术经济评价,结论认为:天然气制乙烯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主要取决于天然气原料供应的有效保障及其价格是否合理,在天然气供应充足、价格合理的条件下,天然气经甲醇制乙烯工艺将会得到较快发展,而费-托合成制乙烯、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技术目前尚未达到成熟应用阶段,需要持续加大研发力度,争取早日实现工业化应用。
关键词:天然气;乙烯;甲醇;费-托合成;甲烷氧化偶联;技术进展;经济评价中图分类号:TQ 22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2016)06–1733–06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16.06.013Technology progress and economy analysis on natural gas to ethyleneHU Xuteng(China National Chemical Corporation,Beijng 100080,China)Abstract:The current main technology progress of natural gas to ethylene were introduced,including natural gas to ethylene through methanol,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route,and oxidative coupling of methane. Technical and economic evaluation of these processes were performed,and the conclusions are:the large-scale application of natural gas to ethylene technology mainly depends on the natural gas supply and it’s price.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sufficient gas supply and reasonable price,the technology of natural gas to ethylene through methanol will get a rapid development,while the applications of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and oxidative coupling of methane technology at present has not yet been mature and it is necessary to continue to intensify thei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ir industrial application.Key words: natural gas;ethylene;methanol;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oxidative coupling of methane;technical progress;economic evaluation近年来,全球乙烯市场需求强劲,2014年全球乙烯产能达到1.53亿吨/年,需求量1.43亿吨,产量1.3亿吨,由于供应增速低于需求增速,市场供应相对偏紧[1]。
煤基、石油基石脑油裂解性能及经济性分析曹家天;徐文浩;王积欣【摘要】间接液化煤制油过程中,副产大量煤基石脑油.从馏程、芳烃指数、族组成等方面,对煤基石脑油和石油基石脑油的物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可知煤基石脑油是优良的乙烯裂解原料.通过蒸汽裂解模拟计算及对比分析可知,煤基石脑油裂解的乙烯、丙烯、双烯(乙烯+丙烯)、三烯(乙烯+丙烯+丁二烯)收率均高于石油基石脑油.通过技术经济测算可知,用煤基石脑油替代石油基石脑油进行蒸汽裂解,具有较好的经济性.【期刊名称】《煤化工》【年(卷),期】2014(042)006【总页数】4页(P14-17)【关键词】煤间接液化;煤基石脑油;物性;蒸汽裂解;模拟;经济性【作者】曹家天;徐文浩;王积欣【作者单位】中国寰球工程公司,北京100012;中国寰球工程公司,北京100012;中国寰球工程公司,北京10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529.2“十二五”期间,随着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的建设及运行,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产业化、工程化、技术水平、能源转换效率、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以煤制油为例,截止到2013年,已经投产进入工业示范阶段或工业试验阶段的煤制油项目有伊泰16万t/a、潞安18万t/a煤炭间接液化项目、神华18万t/a煤炭间接液化项目,以及处于实施阶段的神华宁煤400万t/a煤炭间接液化项目。
在煤间接液化实施大型工程化的过程中,其中副产的石脑油如何利用是一个新课题,以神华宁煤400万t/a煤炭间接液化项目为例,该项目副产的石脑油由于其产量大(接近100万t/a),品质又与以原油为原料生产的石脑油不同,有业主担心煤制油副产的石脑油不被市场所接受,而造成销售困难。
一旦副产的石脑油销售不畅或价格偏低,会对煤制油项目的整体效益产生较大影响。
为加以区别,把煤制油副产的石脑油称为“煤基石脑油”,把以原油为原料生产的石脑油称为“石油基石脑油”。
笔者就煤基石脑油的物性进行了多方面对比分析,对其利用进行了研究,在现有乙烯装置中,用煤基石脑油替代石油基石脑油进行蒸汽裂解的方案可供相关企业参考。
浅谈我国煤制烯烃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摘要:煤制烯烃是指以煤为原料,经过气化、净化、合成、分离和产品精制等工序生产出一系列的低碳烯烃产品,如乙烯、丙烯等。
煤制烯烃技术是我国重要的煤化工技术之一,目前已有多套成熟的技术产业化运行,其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近年来,随着石油资源的紧缺,我国加大了对煤制烯烃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力度,推动了煤制烯烃产业的发展。
本篇文章主要对煤制烯烃技术进行了介绍,分析我国煤制烯烃技术发展现状,探究我国煤制烯烃技术发展趋势,以供相关人员学习参考。
关键词:煤制烯烃技术;发展现状;趋势;探究一、煤制烯烃技术概述煤制烯烃的生产原料有石油和天然气,但目前国内生产甲醇和乙烯的主要原料是煤炭,故以煤炭为原料生产烯烃是煤制烯烃的主要途径,煤制烯烃技术可以分为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两大类。
传统技术主要包括:以石油焦为原料的直接法和间接法,以煤炭为原料的直接法,以煤为原料的间接法,以煤及生物质为原料的直接法等。
现代技术主要包括:煤气化和甲醇合成的新工艺、石油裂解和乙烯合成的新工艺、合成气直接制烯烃新工艺、甲醇制烯烃新工艺等。
煤炭制烯烃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煤液化;第二阶段是煤制油;第三阶段是煤制甲醇。
其中,第三个阶段又包括两种方法:一种是以煤炭为原料的煤制油和煤制天然气,一种是以石油焦为原料的煤制油和煤制天然气。
煤制油、煤制气都是以煤炭为原料,所以属于煤化工范畴,但二者又有本质区别。
煤化工可以分为两个主要发展方向:一是煤化工与石油化工相结合,形成化工产业集群;二是煤化工与新能源相结合,形成新能源产业集群。
煤制油、煤制气等传统技术发展相对成熟,而合成气制烯烃等新兴技术则有了较快发展。
从长远看,合成气制烯烃、甲醇制烯烃等新兴技术将成为未来煤化工发展的重要方向[1]。
二、我国煤制烯烃技术发展现状我国煤制烯烃技术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在工艺技术、工程建设、催化剂及助剂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目前,我国煤制烯烃技术主要有4种工艺路线,分别是以煤为原料直接合成甲醇制烯烃、甲醇和二甲醚合成的直接法和二甲醚合成的间接法以及以煤制油为原料合成甲醇制烯烃。
煤制烯烃成本分析煤制烯烃和石脑油裂解制烯烃技术路线相比较,在经济上的竞争力的先决条件是:项目须在煤炭基地坑口建设,以自产廉价煤炭为原料,通过经济型的大规模装置生产低成本的甲醇,再由该甲醇制烯烃。
前几年专家测算,原油价格在35~40美元/桶时,煤制烯烃即有市场竞争力(中国煤没有涨价前)。
现在原油已经回落到50美/桶左右,相对于高油价时期煤制烯烃的竞争力缩小。
UOP公司公开发表的文献介绍,当原料甲醇价格控制在90~100美元/吨时,采用MTO工艺制取的乙烯和丙烯成本与20~22美元/桶原油价格条件下石脑油裂解制烯烃的成本相比具备经济竞争力,在目前油价背景下,煤制烯烃工艺路线的经济性不言而喻。
1.成本分析MTO(或DHTO)及MTP工艺均属催化反应合成工艺。
一般的裂解工艺每产1吨当量烯烃约需3吨石脑油,目前国内石脑油价格为4500元/吨左右,而MTP(或DMTO)及MTP对甲醇的消耗量也大约为3吨,煤基甲醇的完成成本(坑口媒价)一般在1500~2000元/吨左右,如以60万吨/年大型装置测算,价格更低。
说明煤基低碳烯烃在我国的发展已具备了十分重要的战略优势。
2.神华集团煤制油有限公司经济性测算根据神华集团煤制油有限公司所作的研究表明(2007年):神华集团原料煤价格在100元/吨左右,煤制甲醇的规模达到100万吨/年以上时,可以将甲醇的完全生产成本控制在100美元/吨以下。
对以煤为原料(采用美国环球油品公司的MTO工艺)与以石脑油为原料制取的聚乙烯、聚丙烯成本进行测算和比较表明,煤路线(煤价100元/吨)制取的聚烯烃成本比石脑油路线(石脑油价格22美元/桶)低400元/吨左右。
此外,煤路线制烯烃的成本中原料煤所占的比例小于20%,煤价的波动对经济性影响较小。
3.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经济性分析中国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甲醇制烯烃DMTO技术工业化试验结果是,甲醇转化率接近100%;2.95吨甲醇产1吨烯烃,其中50%乙烯、50%丙烯。
2024年煤制烯烃工艺市场前景分析引言煤制烯烃是一种从煤炭资源中提取出的重要化工原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煤制烯烃工艺市场的前景进行详细分析。
煤制烯烃工艺概述煤制烯烃工艺是通过加热煤炭,在高温下进行热解和催化转化,提取出烯烃产品。
目前,常见的煤制烯烃工艺包括煤炭间接液化、直接液化和气化等。
煤制烯烃市场现状目前,煤制烯烃工艺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煤炭资源在中国非常丰富,煤制烯烃工艺的发展也为煤炭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此外,煤制烯烃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和广泛的应用领域,逐渐成为能源化工领域的重要一环。
2024年煤制烯烃工艺市场前景分析1.技术进步带来市场机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煤制烯烃工艺的煤转油率和产物选择性得到了显著提高,使得煤制烯烃工艺更加经济和环保。
这将进一步推动煤制烯烃工艺市场的发展,并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
2.煤炭产业升级带来市场需求:随着煤炭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对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
煤制烯烃作为一种高附加值化工原料,将在新能源、高级合成材料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从而推动煤制烯烃工艺市场的发展。
3.能源结构调整带来市场机遇:中国政府提出了能源结构调整的目标,鼓励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领域。
煤制烯烃作为能源化工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替代传统石油化工产品的潜力。
政策的支持将为煤制烯烃工艺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4.市场竞争加剧对工艺改进的推动:随着煤制烯烃工艺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之间竞争优势的提升将成为关键。
因此,各企业将加大技术研发和工艺改进的力度,优化工艺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5.国际市场需求扩大带来市场机遇:煤制烯烃不仅受到国内市场的关注,国际市场对煤制烯烃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尤其是在新能源和高级材料领域,国际市场对煤制烯烃工艺的需求将持续扩大,为我国工艺市场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结论综上所述,煤制烯烃工艺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技术进步、煤炭产业升级、能源结构调整、市场竞争以及国际市场需求的扩大,将推动煤制烯烃工艺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