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中考化学复习计划苏科物理_5
- 格式:doc
- 大小:666.50 KB
- 文档页数:5
中考化学复习计划第一阶段:知识回顾与整理在第一阶段,你需要对所有的化学知识进行全面回顾和整理。
参考教材或课堂笔记,将重要的概念、定义、公式和实验方法整理出来。
可以把知识点分成不同的主题,比如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酸碱中和等等。
确保你对这些知识点有清晰准确的理解。
第二阶段:重点强化和习题训练在第二阶段,你需要重点强化一些较难的知识点,并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
可以参考课本后面的习题或找一些中考模拟试题来进行练习。
在做题时,要注意审题和理解题意,掌握解题技巧和方法,并及时纠正错误。
第三阶段:实验操作和实践应用在第三阶段,你需要进行一些化学实验操作,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可以从学校的实验室或者一些相关的实验教学视频中选择适合的实验进行操作。
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安全操作和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加深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的理解。
第四阶段:答疑与总结在第四阶段,你需要答疑解惑,并进行知识总结。
可以找老师或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解决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同时,及时总结已经学习的知识点,整理出一份简洁清晰的笔记或思维导图,方便回顾和温故知新。
第五阶段:全面复习和模拟考试在第五阶段,你需要进行全面复习和模拟考试。
可以找一些中考复习资料,进行全面整体的回顾。
同时,参加模拟考试,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复习效果,找出不足之处,进一步调整复习计划。
在模拟考试中,要注意时间管理和答题技巧,力争取得一个良好的成绩。
总之,化学复习计划需要有系统性和有针对性。
合理分配时间和任务,确保每个阶段都得到充分的准备和复习。
在复习过程中,要勤思考、积极动手,不断巩固和拓展自己的化学知识。
最后祝你顺利通过中考化学考试!。
中考化学复习计划中考化学复习计划(通用9篇)复习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学生需要好好把握做好复习计划,要全面把握知识,内化完整的知识体系,总复习必须要全面系统,要作出全面反馈。
那要怎么写好复习计划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考化学复习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考化学复习计划篇1一、复习规划复习规划一般是三段式复习法。
即:第一阶段是章节复习。
按照教材编写的章节顺序,根据各章节内容划分不同的小单元进行复习。
这一阶段要于4月20日左右结束,时间约8—9个周。
第二阶段是专题复习。
按照教材编写的知识体系,设计不同的知识专题,根据不同的知识专题进行复习。
这一阶段要于5月20日左右结束,时间约5—6个周。
第三阶段是模拟测试。
按照中考试题格式及标准,设计中考模拟试题,进行中考模拟训练。
这一分阶段要于6月5日前结束,时间约2周。
二、复习策略⑴章节复习,依据教材进行纵向复习。
这是基础复习阶段,是中考复习的基础环节,决定着能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章节复习要按照有利于基础知识的理解,有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原则,降低教学重心,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复习基础知识,通过章节复习要达到记忆准确、理解透彻、应用灵活的作用。
其指导思想是:基础、全面、系统、扎实。
①基础。
即立足基础。
一是立足教材,要依据教材章节从前到后的顺序进行复习,展现知识由易到难的递进过程,让学生在重温知识的认知历程中,进一步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进一步理解知识的内涵及外延,使学生的认识在新的循环中进一步提高辩析和应用能力。
二是立足大纲,要依据大纲的基本要求,以80%以上学生能够掌握为标准,针对各知识点设计对应的复习或训练内容,不要盲目拨高或设计较难的试题,以免影响学生复习积极性。
②全面。
即全面覆盖。
一是广度上,不仅要把教材中每个知识点找准找全,不遗漏任何知识点,而且还要关注知识点的前后的联系,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呈现方式和考查角度,进行全面细致的变式训练;二是深度上,要认真分析大纲和考试说明,明确各知识点考查的基本要求,另外,还要对照中考试题,分析各知识点的实际考查水平,适应挖掘或拓展知识内涵,依据基本要求和中考实际设计相应的复习深度。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化学课程标准》为纲领,以《中考说明》为模式,以教材为载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作为我们复习的指导思想。
重视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的培养。
确定基本知识点,对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作专题讲授,反复运用,以加深理解。
二、学情分析我们学校九年级有4个教学班。
通过本学年度前期教学实践,结合平时考试学生成绩,我们发现,化学教学出现如下特点:1、通过一轮复习后学生对教材内容不很熟悉,基础知识不很扎实。
2、学生对化学概念、原理理解不深透,灵活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3、学生成绩差别大,两极分化严重。
尖子生不多,差生不少。
鉴于上述情形,我们将采用"三阶段"的复习模式,抓实抓好复习备考工作,全面提升学生应试水平和综合能力。
三、复习方法及复习重点1.复习前的诊断,以历年中考试卷为住找出考点及学生存在的问题。
综合分析近三年的中考试题,挖掘考点确立复习重点;用上年的中考试题,在复习之前检测,进行诊断,发现问题,明确复习难点,向学生下发复习意见,征求意见,收集学生对复习的建议和要求。
2.复习方法(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三月初到4月上旬第二阶段:5月初到5月底第三阶段:6月上旬~中考前第一阶段:1、以单元为重,系统的复习知识点,结合考试说明和教材,将重点知识强化,并适当的穿插相应的中考专题。
2、以基础知识为主,将易错的考点归纳、整理,例如污染物质的区分,物质颜色的鉴别,易混淆的知识点强化,并弄清记忆内容,理解的内容,综合运用的内容。
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体,全面夯实基础。
3、运用发现探究,抓紧考点。
例如28、29题常考的基础考点进行随堂考试,并且进行批改,将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分类,例如环境污染专项、化学营养专项、化肥专项等,并将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现象进行归纳整理,为一模考试做好准备。
第二阶段:专题训练为主,根据考试说明的要求,训练相应的专项试题,微观粒子集中训练,来解决选择题中的微观考点,训练填空题中的微观模拟,化学方程式和现象集中归纳,来解决选择题现象和化学方程式的专项,进行题型训练,掌握解题方法;从而为推断题等填空题进行基础强化工作,并配以中考复习训练题,进行综合训练。
中考化学复习计划中考化学复习计划一、确定主题在准备中考化学复习计划时,首先要明确主题。
我们将以中考化学复习为主题,为考生提供有效、系统的复习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备战中考。
二、列出重点1、基础知识回顾: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式、化学反应方程式等。
2、重要化学实验:实验室安全知识、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及解释等。
3、元素和化合物:元素周期表、化学元素性质、化学反应及化学性质等。
4、化学计算:化学式的计算、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溶液的计算等。
5、化学应用:化学在生活、农业、工业、医疗等方面的应用。
三、制定计划1、时间安排:将复习时间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基础知识复习(1周)、重点知识复习(2周)和模拟测试(1周)。
2、学习方法:采用课堂笔记复习、教材复习和习题练习相结合的方法。
3、复习难度:逐步提高难度,从基础知识的回顾到复杂应用的解析。
四、详细规划1、基础知识回顾阶段:整理课堂笔记,回顾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化学式和化学反应方程式等。
2、重要化学实验阶段:熟悉实验操作步骤,了解实验现象及解释,掌握实验室安全知识。
3、元素和化合物阶段:掌握元素周期表、化学元素性质、化学反应及化学性质等知识,熟悉元素和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4、化学计算阶段:掌握化学式的计算、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和溶液的计算等方法,练习解题技巧。
5、化学应用阶段:了解化学在生活、农业、工业、医疗等方面的应用,提高对化学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总结回顾在完成中考化学复习计划后,要进行全面、系统的回顾与总结。
考生应能够清晰地回忆起各个知识点,掌握解题方法,提高应试能力。
对于易错点和难点,要进行针对性的巩固和强化,确保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在复习过程中,考生还要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实验技能,提高对化学实验的理解和掌握。
此外,要关注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加深对化学学科的理解和认识。
总之,中考化学复习计划应该科学、系统地安排复习时间和内容,注重基础知识、实验技能和实际应用的培养。
2006年中考物理模拟题(一)(非课改区)(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1.下列关于原子、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核由电子和质子组成B. 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C. 电子带正电,质子带负电D. 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爆炸时,浓烟滚滚B. 做饭时,满屋飘香C. 打铁时,火星四溅 D. 刮风时,尘土飞扬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有下列一些经历或体验。
其中,与物理学中所说的惯性有关的是( )A. 明知自己的某个习惯动作不好,可是很难在短期内彻底改正B. 公交车往往是开开停停,因而给乘客们带来后仰前俯的烦恼C. 提着较重的物体走路,时间长了会感到手臂肌肉酸痛D. 长时间看书,突然抬头看远处的景物会感到模糊4. 下列哪个措施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小噪声的( )A. 在内燃机排气管上加消声器B. 在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C. 机动车在市区禁鸣D. 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5.全班同学在齐声合唱同一首歌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同学们的声带都在振动B. 歌声宏亮,说明声音的响度大C. 能分辨男、女同学的歌声,主要是音调不同D. 这个班的歌声对于隔壁教室里正在考试的同学来说是美妙的乐音6.2003年1月5日,“神州四号” 飞船在历时6天18小时,环绕地球飞行108圈后,向着地球表面返回。
当返回舱进人大气层时,由于和空气发生摩擦,看上去就像一个“大火球”。
此时它的能量变化是()A. 机械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内能增加B. 机械能减少,动能增加,内能不变C. 重力势能增加,动能不变,内能增加D. 动能、重力势能、内能都减少7.人的眼球前面的部分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体在人眼视网膜上成的像是( )A. 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C. 正立、缩小的实像D. 倒立、缩小的虚像8.小宇在做:“探究电磁铁”实验中,使用两个相同的大铁钉绕制成电磁铁进行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磁铁能吸引的大头针越多,表明它的磁性越强B. 要使电磁铁磁性增强,应将变阻器的滑动片向右滑动C. 电磁铁B线圈匝数较多,所以通过B的电流较小第8题图D. 若将两电磁铁上部靠近,会相互吸引9.小华同学骑着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以正常速度匀速行驶时的功率约为70W,则他骑车时所受的阻力约为()A. 2000NB. 200NC. 20ND. 2N10.在(1)录像机用的录像带(2)计算机用的存储软盘(3)VCD播放用的光盘(4)录音机用的录音带中,利用磁性材料记录信息的是()A.(1)(2)(3)B.(2)(3)(4)C.(1)(3)(4)D.(1)(2)(4)11.物理研究中常常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模型法”、“类比法”等方法,下面是初中物理中的几个研究实例:①根据电流所产生的效应认识电流②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③研究电流时把它与水流相比④利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上述几个实例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A. ②③B. ①④C. ①③D. ②④12.如图所示的试管中装有水,当试管从图示位置到竖直放置的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第12题图A. 变大B. 不变C. 变小D. 无法确定13.2003年“神舟”五号成功发射,“神舟”五号在离地球上350 km的高空运行时,飞船内处于失重状态,下列器材中在“神舟”五号飞船中不能正常使用的是()①天平②弹簧测力计③刻度尺④水银气压计⑤电流表⑥电压表A. ①②B. ①②④C. ①④D. ③⑤⑥14.关于光纤通信,小明同学曾思考这样的问题:在漫长的线路上,光纤免不了要拐弯、缠绕,而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激光通信信号怎能从一端传到另一端呢?后来在“研究光纤怎样传输光信号”的活动中,终于明白了:激光信号在光纤中()A. 就像水流沿弯曲水管流动那样B. 就像电流沿弯曲导线传播那样C. 不断地经光纤壁反射而向前传播D. 不断地在光纤中折射而向前传播1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两只电压表的指针均在刻度盘正中央,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通过R1的电流小于通过R2的电流B. R1两端的电压与R2两端的电压相等C. R1电阻值大于R2电阻值D. R1消耗的功率小于R2消耗的功率第15题图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16.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在制糖工业中常用沸腾的方法较快地除去糖汁中的水分。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计划化学作为初中学科之一,是学生们在中考中需要重点复习的科目之一。
为了帮助同学们高效备战中考化学,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整体复习安排。
1. 安排时间,中考前的一个月是复习的黄金时间,建议同学们在这一个月内安排好自己的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保证每天有足够的时间复习化学知识。
2. 分阶段复习,可以将化学知识分为基础知识、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三个阶段进行复习。
首先集中时间复习基础知识,然后再逐步深入重点和难点知识,确保全面复习。
二、复习重点。
1. 化学元素周期表,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规律、族规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2. 化学方程式,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理解化学方程式所表达的化学反应过程。
3. 化学反应类型,了解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如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掌握它们的特点和实际应用。
4. 化学实验,熟悉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试剂和实验操作步骤,理解实验原理和实验结果。
5. 化学计算,掌握化学计算中的常用公式和方法,如质量守恒定律、摩尔概念、溶液的配制等。
三、复习方法。
1. 多做题,通过做大量的化学习题,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解题能力。
2. 制作复习笔记,将重点知识点整理成笔记,方便日常复习和查阅。
3. 参加模拟考试,参加模拟考试可以检验复习效果,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复习计划。
四、注意事项。
1. 合理安排时间,不要过分消耗在某一个知识点上,要合理安排每个知识点的复习时间。
2. 注意健康,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3. 不懈努力,中考复习是一个持久战,需要同学们坚持不懈,保持耐心和毅力。
希望以上初中化学中考复习计划对同学们有所帮助,祝大家取得优异的成绩!。
中考化学备考计划中考是学生九年寒窗苦读后所面临的首次选拔性考试,对于一个即将初中毕业的学生而言有着极其要紧的意义。
那样化学该怎么样备考呢?紧接着我们为你整理了中考化学备考计划,一起来看看吧。
中考化学备考计划一、提前备考,拟定计划古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意思是要做好一件事,筹备工作非常重要。
所以,规划好总复习的教学便是备考流程中的第一步。
为了能使总复习顺利有效的进行,需要要拟定一份详实的复习计划。
所谓详就是要列出复习的各个阶段,复习的具体时间和具体内容,尽可能具体到每一天,并将计划张贴到班上,让学生随时知道复习的进度以便有所筹备。
同时,对各个阶段中所涉及的主要常识点、常识类型、重难题与易错点进行剖析,把复习流程中要采取的教学办法,教学方案以及教学辅助方法作出规划。
而实就是复习计划要符合学生的实质状况,针对不一样层次的学生,计划可以适时、灵活的作出调整,并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实效。
中考化学备考计划二、扎实备考,夯实基础1. 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在整个系列的复习当中,大家需要学生需要回归课本,重温课本中基础常识点以及例题的求解流程。
由于,课本是常识与办法的要紧载体,也是中考题目产生的主要出处。
纵观这些年的中考试题,相当部分来自于课本的原始基础题目,经过改造加工,稍稍变换条件,便成了中考试题。
如柳州市化学中考试题: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 面粉B. 植物油C. 黄泥土D. 食盐该中考题就出处于下册化学课本P33第1题,除了C选项不一样外,其信他息及选项一模一样。
当然,回归课本不是对课本基础常识的死记硬背和炒旧饭似的容易重复,而是以课本为复习流程的支撑点。
依据《考试说明》的需要,引导学生将需要识记和理解学会的常识点进行系统化和结构化,形成完整的常识结构互联网。
例如常见物质类的常识,包含氧气、二氧化碳、金属、酸、碱、盐等常见物质的主要性质与用途,溶液的基本常识;工具类的常识如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以及它们的俗名等;规律类的常识如原子得失电子的规律、水平守恒定律、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一般规律,复分解反应的初步规律等;技术类的常识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的书写、数字意义、符号意义、依据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液的溶质水平分数的计算等。
中考物理备考复习计划和方法考试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对于考试科目的备考也是不可或缺的。
中考物理作为学科之一,需要学生在备考阶段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和采用合适的复习方法。
本文将为同学们提供一份中考物理备考复习计划和方法的指导,帮助同学们高效备考,取得好成绩。
一、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1. 分解知识点:将物理知识点进行分类,分解成小的知识模块。
了解各个模块的内容,确定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2. 定时定量:合理安排复习时间,每天配备适当的学习时间,避免堆积复习任务。
通过设置复习目标,例如每天复习两个知识模块,确保任务的完成。
3. 加强习题训练:在复习过程中,及时做一些相关的习题。
习题可以帮助同学们检验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发现知识的薄弱环节,并及时进行强化巩固。
二、采用有效的复习方法1. 查缺补漏:每个知识点进行系统学习时,要注意从基础开始,查找自己的不足。
将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复习,帮助自己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2. 总结归纳:在学习中,通过总结归纳可以帮助记忆和理解。
将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制作思维导图或笔记,方便自己回顾复习,也有助于加深记忆。
3. 制定错题集:在做习题过程中,遇到不会或者做错的题目,可以整理成错题集。
定期复习这些错题,分析错误的原因,并进行解答,避免同类错误再次发生。
4. 合理利用参考书和资料:对于中考物理备考,选择一本好的参考书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教材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同时可以找一些辅助资料进行参考,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5. 自我测试与模拟考试:经常进行自我测试,可以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
同时,可以参加一些模拟考试,了解自己在真实考场上的发挥情况,为中考做好心理准备。
6. 合理安排休息和放松:复习是需要合理安排休息和放松的,过度的复习可能适得其反。
在紧张的备考中,要充分利用好休息时间,保持良好的身体和心态。
三、备考期间的注意事项1.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定期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睡眠不足对复习效果的影响。
理化中考复习计划
一、回顾课堂学习内容
1. 复习基础知识点:例如物质的性质、质量、体积、密度等。
2. 温习实验操作步骤:例如如何使用量筒、电子秤、分液漏斗等实验器材。
3. 复习物质的状态变化:例如物质的凝固、熔化、融化、沸腾等状态变化。
二、整理复习重点
1. 根据课本内容,整理出重要知识点和难点,形成复习提纲。
2. 根据平时听课和笔记,将重点难点整理出来。
三、系统复习知识点
1. 阅读课本相关章节,重点留意例题和解析。
2. 使用不同的学习资源,如课外参考书、网络视频等,查漏补缺。
3. 制作知识卡片、思维导图等辅助工具,帮助记忆和理解。
四、实践演练
1. 完成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充分理解并掌握解题方法。
2. 搜索相关的真题和模拟题进行练习,熟悉考点和常见题型。
3. 参加老师布置的实验操作,熟悉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五、查漏补缺
1. 注意检查自己的答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并找出解决方法。
2. 找同学或老师进行答疑,解决自己遇到的疑惑和困难。
3. 多次重复练习掌握不熟悉的知识点,直到能够熟练应用。
六、复习总结
1. 汇总知识点,形成复习总结,便于回顾。
2. 针对知识漏洞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练习和补充学习。
七、模拟考试
1. 找一些与中考真题相似的试卷进行模拟考试。
2. 通过模拟考试,检查自己的学习成果和考试技能。
八、调整复习计划
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和时间安排,合理调整复习计划,确保全面复习所有知识点。
化学中考复习计划我校初三有四个班,此中我教的是初三一班,依据一个学期的教课,我对学生有了较全面的认识。
做好全面的复习,是保证升学的要点。
自从昨年开始,我们复习的时间比过去少了大概半个月,时间紧,任务重,那么,我的原则是复习抓课本基础,着重效率,但不可以走的太快。
中考在即,依据我教的初三一班学生的实质状况,制定了下边的复习计划:一、第一轮复习:单元复习,夯实基础(复习时间:大概 3 周左右)新课结束后,有的学生对从前所学知识或多或罕有些忘记,有的内容可能掌握不够牢靠。
所以,本轮复习依据教材章节编排次序进行复习,使学生更好掌握各章节内容。
复习时着重对学生基础知识梳理和对知识进行整合,目的是夯实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
九年级化学总合有九章内容,在复习时注意将各单元知识进行联系。
整理出各个单元的要点、难点、考试的热门问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每个章节的内容。
同时依据学生各章节掌握状况调整复习进度,掌握状况不好的章节花的时间多点。
如:物质组成的神秘、酸和碱、盐和化肥等。
习题解说和部署充足利用课本和基础训练的题目,能够适合进行拓展,难度不需太大。
特别是关于课本的课后习题,我们采纳每个礼拜观察学生对课后习题掌握状况。
使其达到掌握,因为中考很多试题是将课本习题进行演变或升华的,用于观察学生对课本知识可否敏捷理解和运用。
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应回归课本,脚扎实地。
章节复习的结果怎样则经过章节练习题检测进行检查。
每复习完一个章节检测一次,仔细考试,仔细批阅,仔细剖析,从中发现问题,实时填补,使第一轮复习达到预期成效。
二、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能力提升(复习时间:大概 3 周左右)依据我从前的化学知识复习的目标分类,化学专题复习主要包含:( 1)化学基本观点和原理;(2)化学用语专项复习,包含元素符号、化合价、化学式、原子构造表示图、离子符号、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化学方程式等。
(3)化学计算专题。
(4)身旁的化学物质专题。
2006年中考物理模拟题(一)(非课改区)(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1.下列关于原子、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核由电子和质子组成B. 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C. 电子带正电,质子带负电D. 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爆炸时,浓烟滚滚B. 做饭时,满屋飘香C. 打铁时,火星四溅D. 刮风时,尘土飞扬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有下列一些经历或体验。
其中,与物理学中所说的惯性有关的是()A. 明知自己的某个习惯动作不好,可是很难在短期内彻底改正B. 公交车往往是开开停停,因而给乘客们带来后仰前俯的烦恼C. 提着较重的物体走路,时间长了会感到手臂肌肉酸痛D. 长时间看书,突然抬头看远处的景物会感到模糊4. 下列哪个措施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小噪声的()A. 在内燃机排气管上加消声器B. 在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C. 机动车在市区禁鸣D. 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5.全班同学在齐声合唱同一首歌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同学们的声带都在振动B. 歌声宏亮,说明声音的响度大C.能分辨男、女同学的歌声,主要是音调不同D. 这个班的歌声对于隔壁教室里正在考试的同学来说是美妙的乐音6.2003年1月5日,“神州四号”飞船在历时6天18小时,环绕地球飞行108圈后,向着地球表面返回。
当返回舱进人大气层时,由于和空气发生摩擦,看上去就像一个“大火球”。
此时它的能量变化是()A. 机械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内能增加B. 机械能减少,动能增加,内能不变C. 重力势能增加,动能不变,内能增加D. 动能、重力势能、内能都减少7.人的眼球前面的部分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体在人眼视网膜上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C. 正立、缩小的实像D. 倒立、缩小的虚像8.小宇在做:“探究电磁铁”实验中,使用两个相同的大铁钉绕制成电磁铁进行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磁铁能吸引的大头针越多,表明它的磁性越强B. 要使电磁铁磁性增强,应将变阻器的滑动片向右滑动C. 电磁铁B线圈匝数较多,所以通过B的电流较小第8题图D. 若将两电磁铁上部靠近,会相互吸引9.小华同学骑着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以正常速度匀速行驶时的功率约为70W,则他骑车时所受的阻力约为()A. 2000NB. 200NC. 20ND. 2N10.在(1)录像机用的录像带(2)计算机用的存储软盘(3)VCD播放用的光盘(4)录音机用的录音带中,利用磁性材料记录信息的是()A.(1)(2)(3)B.(2)(3)(4)C.(1)(3)(4)D.(1)(2)(4)11.物理研究中常常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模型法”、“类比法”等方法,下面是初中物理中的几个研究实例:①根据电流所产生的效应认识电流②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③研究电流时把它与水流相比④利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上述几个实例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A. ②③B. ①④C. ①③D. ②④12.如图所示的试管中装有水,当试管从图示位置到竖直放置的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第12题图A. 变大B. 不变C. 变小D. 无法确定13.2003年“神舟”五号成功发射,“神舟”五号在离地球上350 km的高空运行时,飞船内处于失重状态,下列器材中在“神舟”五号飞船中不能正常使用的是()①天平②弹簧测力计③刻度尺④水银气压计⑤电流表⑥电压表A. ①②B. ①②④C. ①④D. ③⑤⑥14.关于光纤通信,小明同学曾思考这样的问题:在漫长的线路上,光纤免不了要拐弯、缠绕,而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激光通信信号怎能从一端传到另一端呢?后来在“研究光纤怎样传输光信号”的活动中,终于明白了:激光信号在光纤中()A. 就像水流沿弯曲水管流动那样B. 就像电流沿弯曲导线传播那样C. 不断地经光纤壁反射而向前传播D. 不断地在光纤中折射而向前传播1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两只电压表的指针均在刻度盘正中央,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通过R1的电流小于通过R2的电流B. R1两端的电压与R2两端的电压相等C. R1电阻值大于R2电阻值D. R1消耗的功率小于R2消耗的功率第15题图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16.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在制糖工业中常用沸腾的方法较快地除去糖汁中的水分。
为了使糖汁不致因温度过高而变质,要求沸腾时的温度低于100℃,可行的做法是。
17.小华在物理实验室做实验时将阻值为12Ω的小灯泡串接在某电路上,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为0.5A,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_____V,额定功率为_____W.当电流做功360J,通过灯丝的电量是_____C.18.把密度计放入水中,密度计浸入18.4 cm;再放入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中时,则浸入10 cm;又放在第二种液体中时,则浸入的长度是14.6cm.那么,第一种液体的密度是______ kg/m3,第二种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_ kg/m3.19.在北京某科技馆内,有一个风洞实验室,一架模型飞机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示数单位为“N”)。
无风时,托盘测力计示数为13 N;当迎面吹着飞机的风速达到15m/s时,托盘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可以判定飞机又受到了一个力的作用.根据你的分析,飞机受到的该力大小为________N,方向________。
第19题图20.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根据____________的特征可以判断这种物质是一种晶体。
在熔化过程中它的内能______。
第20题图21.小宇是九年级学生,邻居李大爷对这个月的电费有怀疑,让他帮助核对。
李大爷家有25W的电灯一盏,每天平均使用4h,一个月按30天计算,李大爷这个月用电应为____度。
李大爷家月初的电表示数为,那么月末的示数应该为。
22.有一种水笔,在笔杆的手握部分套着一圈比较粗糙而且上面有许多小凹坑的塑料,这样做可以__________摩擦(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第十七届世界杯足球赛中,比赛用球被称为“飞火流星”,时速能达到数千米,踢出的球能飞行是由于具有_____________。
23.太阳能热水器具有安全、节能、经济和环保等优点.它在工作时,把太阳能转化为水的_____能。
某学校兴趣小组对投射到地面上的太阳辐射功率进行了一次估测(太阳的辐射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投射到地面上的太阳辐射能)。
他们测得小明家太阳能热水器的吸热板面积为2.5m2,水箱里的水质量是200kg,并测得太阳光正对吸热板照射875s,水箱里的水温升高1℃.若太阳辐射能转化效率为60%,则投射到每平方米的吸热板上的太阳辐射功率为_______W/m2.[c水=4.2×103J/(kg·℃)] 三、作图与实验题(共5小题,第24、25小题各3分,第26、27、28小题各8分,共计30分)24.如图所示,使用羊角锤拔钉子,动力作用在锤柄上A点. 请作出拔钉子时所用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 (注意:请在图上保留为确保作图准确所画的辅助线)第24题图25.如图所示,水中的鱼吐出一串气泡,气泡上升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 其中较大的气泡上已画出了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请再画出该气泡所受浮力的示意图。
第25题图26.小明与小芳为了研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⑴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前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水的初温相同,环境因素相同和相同。
⑶分析上表数据可知:他们实验时的室内温度是℃,经过40min后,泡沫塑料包的烧瓶水温度降低了℃;而棉絮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除了用相同时间内观察水降低的温度来比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外,根据上表数据你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比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
27.按如图甲所示电路进行“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
实验中某小组多测了几组小灯泡两端电压较低时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甲乙第27题图(1)按图甲所示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2)灯泡发光越亮时,灯丝的温度是越高的,那么灯丝电阻大小变化的情况是___;你认为导致灯丝电阻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3)为验证你的看法,你可选择一段钨丝重新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探究的课题内容是_______;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可保持钨丝两端电压不变,改变,观察通过钨丝的电流是否发生变化。
28.如图,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第28题图(l)斜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金属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表是重复三次实验获得的数据,请根据这些数据把表格填完整四、计算题(共3小题,第29、30小题各7分,第31小题10分,共计24分) 29.如图所示,小明用105 N 的拉力将一袋20 kg 的大米提升高3 m ,求: (1)动滑轮的质量; (2)此时的机械效率;(3)若小明仍用此装置提起一袋4Okg 的大米,则机械效率是多少? (g 取1ON /kg ,不计摩擦与绳重)30.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U=6V 不变,已知R l =6Ω,R 2=4Ω,当S 1和S 2都闭合时,电流表A 1的示数为1A ,电流表A 的示数为2.5A ,求:(1)电阻R 3的阻值和电压表的示数.(2)当S 1和S 2都断开时,电流表A l 、A 和电压表V 的示数.第30题图31.有一款太阳能热水器,铭牌上的部分参数如右表所示.(1)若它的底部支架与水平台面的接触面积为0.3m 2,求它对台面的压力和压强. (取g =10N/kg ) (2)某地区(晴天)平均每平方米的面积上,每小时接收的太阳能约为2.8×106J 。
若该热水器接受太阳能的有效面积为1.5m 2,每天日照时间按8h 计算,则它一天中接收的太阳能(E )约为多少?若这些太阳能有60%被热水器中的水吸收,则可使水温升高多少?[c 水=4.2×103J/(kg ·℃)] (3)若该热水器一天中接收的太阳能,由燃烧煤气(热值q =4.2×107J/kg)来获得,则需要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煤气?(4)请你:①从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说出提倡开发利用太阳能的两点主要理由;②说出当前在利用太阳能方面所面临的某一主要困难(可从自然因素或技术因素等方面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