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2EE与中间件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1.52 MB
- 文档页数:65
J2EE学习心得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我对J2EE有一定的了解。
比较庆幸的是以前学过一些JA V A开发程序,所以听老师讲课不是很吃力。
以下是我这学期对J2EE的学习心得。
对您第一堂课的内容记忆犹新您给我们了J2EE是Java2平台企业版(Java 2 Platform,Enterprise Edition),Java2平台包括标准版(J2SE)、企业版(J2EE)和微缩版(J2ME)三个版本。
J2EE是企业版本,J2EE的优势在于为搭建具有可伸缩性、灵活性、易维护性的商务系统提供了良好的机制,保留现存的IT资产,高效的开发,支持异构环境,可伸缩性,稳定的可用性。
J2EE是一套全然不同于传统应用开发的技术架构,包含许多组件,主要可简化且规范应用系统的开发与部署,进而提高可移植性、安全与再用价值。
J2EE核心是一组技术规范与指南,其中所包含的各类组件、服务架构及技术层次,均有共同的标准及规格,让各种依循J2EE架构的不同平台之间,存在良好的兼容性,解决过去企业后端使用的信息产品彼此之间无法兼容,企业内部或外部难以互通的窘境。
例如"编写一次、随处运行"的特性、方便存取数据库的JDBC API、CORBA技术以及能够在Internet应用中保护数据的安全模式等等,同时还提供了对 EJB (Enterprise JavaBeans)、Java Servlets API、JSP(Java Server Pages)以及XML技术的全面支持。
下面是J2EE体系结构图:J2EE 所需要的一些主要技术:1.EJB 技术Enterprise JavaBeans(EJB)是一个软件组件模型。
如今开发电于商务平台已大量使用组件技术.这是因为组件技术提供了服务器上的自治、企业级和分布式功能,并帮助开发者在不同颗粒度级别上定义和封装系统功能。
通过采纳组件技术、已建立旧系统的企业在与从一开始就围绕前沿组件体系结构设计的新公司竞争起来更容易。
J2EE 的13种核心技术(转载)Java 最初是在浏览器和 端的开发。
现在,随着对Ja 发企业级服 务器端解决方案客户端机器中粉墨登场的。
当时 va2平台企业版(J2EE )第三方 的 首选平台之一。
,很多人质疑它是否适合做服务器 支持的增多,Java 被广泛接纳为开J2EE 平台由一整套服务 Web 的多层应用提供了功能(Servi c es )、应用程序接口(支持。
APIs )和协议构成,它对开发基于在本文中我将解释支撑 servl e ts, XML, JMS, Java需要使用这些技术。
当然, J2EE 的13种核心技术:JDBC, JNIDL, JTS, JTA, JavaM a il 和我还要介绍这些不同的技术之间 DI, EJBs, RMI, JSP, Java JAF ,同时还 将描述在何时、何处是如何交互的。
此外,为了让您更好地感受J 2EE 的真Syste m s 公司的一种 广为应用的产品―环和J2EE 的新手,还是那些想了解J2E E能带定很有参考价值。
实应用,我将在We b Logi c 应用服务器―来自BEA 境下来介绍 这些技术。
不论对于W e bLog i c 应用服务器来什么好处的项目管理者和系统分析员,相信本文一宏观印象: 分布式结构和J2EE 过去,二层化应用 -- 通常被称为c l了典型的二层化结构。
在 很多情况下,服案中,客户端程序负责数据访问、实现业面、接受用户输入等。
clien t /serve r 结改进,而且经常基于某种 专有的协议―通辑非常困难。
更重要的是,在Web 时代,适应Int e rnet 的要求。
ient/serve r 应用 -- 是大家谈论的最多的。
图1刻画务 器提供的唯一服务就是数据库服务。
J2EE的层次和组成J2EE的层次和组成J2EE组件和“标准的” Java类的不同点在于:它被装配在一个J2EE应用中,具有固定的格式并遵守J2EE规范,由J2EE服务器对其进行管理。
以下是关于J2EE的层次和组成,欢迎大家参考!目前,Java 2平台有3个版本,它们是适用于小型设备和智能卡的Java 2平台Micro版(Java 2 Platform Micro Edition,J2ME)、适用于桌面系统的Java 2平台标准版(Java 2 Platform Standard Edition,J2SE)、适用于创建服务器应用程序和服务的Java 2平台企业版(Java 2 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J2EE)。
J2EE是一种利用Java 2平台来简化企业解决方案的开发、部署和管理相关的复杂问题的体系结构。
J2EE技术的基础就是核心Java平台或Java 2平台的标准版,J2EE不仅巩固了标准版中的许多优点,例如"编写一次、随处运行"的特性、方便存取数据库的JDBC API、CORBA技术以及能够在Internet应用中保护数据的安全模式等等,同时还提供了对EJB(Enterprise JavaBeans)、Java Servlets API、JSP(Java Server Pages)以及XML 技术的全面支持。
其最终目的就是成为一个能够使企业开发者大幅缩短投放市场时间的体系结构。
J2EE使用多层的分布式应用模型,应用逻辑按功能划分为组件,各个应用组件根据他们所在的层分布在不同的机器上。
事实上,sun 设计J2EE的初衷正是为了解决两层模式(client/server)的弊端,在传统模式中,客户端担当了过多的角色而显得臃肿,在这种模式中,第一次部署的时候比较容易,但难于升级或改进,可伸展性也不理想,而且经常基于某种专有的协议??通常是某种数据库协议。
云南大学软件工程硕士《信息系统集成》课程考试试卷一、名词解释题(本类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信息系统2. 体系结构3. B/S模式4. DNS5. 信息系统集成6. 数据集成7. 数据共享8. 接口集成9. 数据仓库技术10. J2EE1、信息系统是用信息化手段将业务逻辑固化的,是人、设备、应用软件、操作环境、业务流程的集合体。
信息系统是管理理念、整合实施水平的体现。
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网络和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
2、体系结构,指信息系统的每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层次、拓朴结构、布局、接口、边界等;组成部分包括:硬件、软件、数据、操作规程、文档、参与的人员等。
3、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又称B/S结构。
它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模式应用的扩展。
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IE浏览器来实现的。
B/S 模式最大的好处是运行维护比较简便,能实现不同的人员,从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接入方式(比如LAN, W AN, Internet/Intranet等)访问和操作共同的数据;最大的缺点是对企业外网环境依赖性太强,由于各种原因引起企业外网中断都会造成系统瘫痪。
4、DNS 是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 的缩写,它是由解析器和域名服务器组成的。
域名服务器是指保存有该网络中所有主机的域名和对应IP地址,并具有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功能的服务器。
将域名映射为IP地址的过程就称为“域名解析”。
域名解析需要由专门的域名解析服务器来完成,DNS就是进行域名解析的服务器。
DNS 命名用于Internet 等TCP/IP 网络中,通过用户友好的名称查找计算机和服务。
当用户在应用程序中输入DNS 名称时,DNS 服务可以将此名称解析为与之相关的其他信息,如IP 地址。
一、摘要中间件(Middleware)是处于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之间的软件,也有人认为它应该属于操作系统中的一部分。
人们在使用中间件时,往往是一组中间件集成在一起,构成一个平台(包括开发平台和运行平台),但在这组中间件中必需要有一个通信中间件,即中间件=平台+通信,这个定义也限定了只有用于分布式系统中才能称为中间件,同时还可以把它与支撑软和实用软件区分开来。
它隐藏了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编程语言和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异构性,将复杂的协议处理、分割的内存空间、数据复本、网络故障、并行操作等问题与应用程序隔离开来,为上层应用软件提供运行与开发的环境,帮助用户灵活、高效地开发和集成复杂的应用软件。
中间件已成为构建现代分布式应用、集成系统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成分,数据访问、企业资源规划、多媒体、无线/移动计算、电子商务、网格等都是它的典型应用领域。
中间件技术屏蔽了底层分布式环境的复杂性和异构性,简化了分布式应用程序的开发,使分布式应用程序的健壮性、可扩展性、可用性更好。
本文介绍了中间件的定义、分类、主流中间件技术平台,分析了中间件技术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中间件技术研究的几个发展趋势,即网格技术、面向移动计算、面向服务质量等。
二、关键词:中间件分类技术平台发展趋势计算机系统最初阶段多是单机系统,多个用户是通过联机终端来访问。
随着网络的出现,产生了客户/服务器的计算服务模式,多个客户端可以共享数据库服务器和打印服务器等。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软件需要在不同厂家的硬件平台、网络协议异构环境下运行,应用的规模从局域网发展到广域网,应用范围面向三层和多层体系结构的分布式环境,在分布式环境中,无论是硬件平台还是软件平台都不可能做到统一,而大规模的应用软件通常要求在软硬件各不相同的分布式网络上运行。
中间件产生以前,应用软件直接使用操作系统、网络协议和数据库等开发,开发者不得不直接面对许多复杂棘手的问题,如操作系统的多样性、繁杂的网络程序设计和管理、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数据分散处理带来的不一致性问题等等,这些与用户的业务没有直接关系,但又必须解决,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开发者迫切需要一种基于标准的、独立于计算机硬件以及操作系统的开发和运行环境,于是,中间件技术应运而生。
北京友联慧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文档全网电子商务平台技术架构说明书2010年3月18日北京友联慧通科技有限公司目录技术性需求分析 (4)一致的逻辑数据 (4)优秀的网络环境适应性 (4)系统的兼容性 (4)优异的系统性能 (4)开放的界面和接口 (4)完备的操作日志管理策略 (4)高度的安全性 (4)技术性设计思想和原则 (5)最小成本原则 (5)安全性、可靠性、先进性原则 (5)安全性与可靠性原则 (5)先进性原则: (5)实用性、易用性、可扩展性原则 (5)实用性原则 (5)统一及一致性原则 (6)业务引导及易用性原则 (6)友好及方便性原则 (6)扩展性和适应性原则 (6)数据共享原则 (7)系统技术架构的设计 (7)技术架构的特点 (7)系统的架构图 (7)技术架构图 (7)系统请求数据处理流程图 (9)体系结构图 (10)系统核心功能分布图 (11)架构层次的说明 (11)数据库层 (11)中间件层 (12)基础服务层 (16)应用层 (20)业务表现层和系统接口层 (21)系统部署环境 (22)商城平台部署环境 (22)运行平台 (22)操作系统 (22)应用服务器 (23)Web服务器 (23)数据库服务器 (23)缓存服务器 (23)图片文件服务器 (23)系统部署拓扑图 (23)系统部署结构图 (24)技术性需求分析一致的逻辑数据一般来说,平台所有的服务接点都是这个数据库的客户端访问;因此从逻辑上,任意服务网络接入点的数据应该是一致的。
优秀的网络环境适应性从系统的实现角度考虑,要满足各种复杂的网络环境。
系统的兼容性由于服务结点的数量巨大,其使用的平台和语言各不相同,需要能够容纳所有类型的服务结点;优异的系统性能从系统架构设计上需要考虑巨大量数据的处理引擎,从系统本身进行性能上的优化,而不是仅仅凭借于硬件服务器的性能。
开放的界面和接口不仅个人用户能够方便地通过Web应用查询信息,同时也需要能够预留非GUI的交互界面的接口,以便使其它应用系统也能使用数据管理系统提供的信息服务,同时还需要为第三方软件预留标准的集成接口,使系统具有高度的可扩展性;完备的操作日志管理策略需要有完备的操作日志管理引擎,记录系统交互过程中的日志数据。
j2ee相关名词解释j2ee相关名词解释J2EE是一套全然不同于传统应用开发的技术架构,包含许多组件,主要可简化且规范应用系统的开发与部署,进而提高可移植性、安全与再用价值。
WEB容器:给处于其中的应用程序组件(JSP,SERVLET)提供一个环境,使JSP,SERVLET直接与容器中的环境变量接口交互,不必关注其它系统问题。
主要由WEB服务器来实现。
例如:TOMCAT,WEBLOGIC,WEBSPHERE等。
该容器提供的接口严格遵守J2EE规范中的WEB APPLICATION 标准。
我们把遵守以上标准的WEB服务器就叫做J2EE中的WEB容器。
容器:Enterprise java bean 容器。
更具有行业领域特色。
他提供给运行在其中的'组件EJB各种管理功能。
只要满足J2EE规范的EJB放入该容器,马上就会被容器进行高效率的管理。
并且可以通过现成的接口来获得系统级别的服务。
例如邮件服务、事务管理。
WEB容器和EJB容器在原理上是大体相同的,更多的区别是被隔离的外界环境。
WEB容器更多的是跟基于HTTP的请求打交道。
而EJB容器不是。
它是更多的跟数据库、其它服务打交道。
但他们都是把与外界的交互实现从而减轻应用程序的负担。
例如SERVLET不用关心HTTP的细节,直接引用环境变量session,request,response就行、EJB不用关心数据库连接速度、各种事务控制,直接由容器来完成。
RMI/IIOP:远程方法调用internet对象请求中介协议,他们主要用于通过远程调用服务。
例如,远程有一台计算机上运行一个程序,它提供股票分析服务,我们可以在本地计算机上实现对其直接调用。
当然这是要通过一定的规范才能在异构的系统之间进行通信。
RMI是JAVA特有的。
JNDI:JAVA命名目录服务。
主要提供的功能是:提供一个目录系统,让其它各地的应用程序在其上面留下自己的索引,从而满足快速查找和定位分布式应用程序的功能。
云南大学软件工程硕士《信息系统集成》课程考试试卷一、名词解释题(本类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信息系统2. 体系结构3. B/S模式4. DNS5. 信息系统集成6. 数据集成7. 数据共享8. 接口集成9. 数据仓库技术10. J2EE1、信息系统是用信息化手段将业务逻辑固化的,是人、设备、应用软件、操作环境、业务流程的集合体。
信息系统是管理理念、整合实施水平的体现。
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网络和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
2、体系结构,指信息系统的每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层次、拓朴结构、布局、接口、边界等;组成部分包括:硬件、软件、数据、操作规程、文档、参与的人员等。
3、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又称B/S结构。
它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模式应用的扩展。
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IE浏览器来实现的。
B/S 模式最大的好处是运行维护比较简便,能实现不同的人员,从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接入方式(比如LAN, W AN, Internet/Intranet等)访问和操作共同的数据;最大的缺点是对企业外网环境依赖性太强,由于各种原因引起企业外网中断都会造成系统瘫痪。
4、DNS 是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 的缩写,它是由解析器和域名服务器组成的。
域名服务器是指保存有该网络中所有主机的域名和对应IP地址,并具有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功能的服务器。
将域名映射为IP地址的过程就称为“域名解析”。
域名解析需要由专门的域名解析服务器来完成,DNS就是进行域名解析的服务器。
DNS 命名用于Internet 等TCP/IP 网络中,通过用户友好的名称查找计算机和服务。
当用户在应用程序中输入DNS 名称时,DNS 服务可以将此名称解析为与之相关的其他信息,如IP 地址。
J2EE应用服务器技术概述J2EE应用服务器技术概述J2EE 应用服务器技术概述Internet 应用发展到今天,应用技术日新月异,新技术不断创造着互联网络新能力。
以下是关于J2EE应用服务器技术概述,希望大家认真阅读!Internet 应用发展到今天,应用技术日新月异,新技术不断创造着互联网络新能力。
仔细研究现代互联网络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数据驱动与处理能力的扩展,新一轮互联网应用的战略转变已经拉开帷幕。
而应用程序服务器则是构架这种崭新应用的关键平台。
让我们回头看看应用计算技术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便可以了解应用服务器产生的必然性:最先出现的是主机模式,它是一种单一的体系结构,最大的缺点就是在应用和用户之间无法实现数据共享及协作。
其后便出现了C/S(Client/Server)模式,它解决了数据共享的问题,但分布式协作亦未能实现。
随之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基于C/S的这种胖客户机模式使系统的维护和升级成本直线上升。
因此便出现了Web 技术,它不仅解决了数据共享,而且瘦客户端模式使系统的维护和升级成本大大减小。
由于电子商务系统的部署,及基于Web的应用逐渐从2层架构向3层架构演进,处于3层结构中间层上的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 Server)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它担负着提供应用开发环境以及承载应用服务程序运行的功能,通常也被叫做应用服务中间件。
就像操作系统有Unix、WindowsNT、Linux一样,应用服务器也有不同的标准, 其中Com、Corba 和J2EE是3个最主要的,Com局限于Windows NT,由Microsoft所倡导;Corba标准能够跨平台,但由于各Unix厂商对Corba执行不够彻底,互联比较困难;而由Sun公司发起的J2EE是现在市场上的主流产品。
J2EE标准是过去几年中开发的许多重要应用最终促成的一个与厂家无关的公共标准。
它将许多分散的Java技术整合到一起,组合成一个完整的企业标准。
跟我学中间件相关技术及应用——基于J2EE架构的应用服务器Weblogic 的管理和维护1.1.1Weblgic应用服务器概述1、Weblogic应用服务器介绍(1)WebLobic应用服务器是美国BEA公司(现已属于Oracle公司)开发的一个业界领先的应用服务器WebLogic应用服务器遵守J2EE规范并采用面向服务的系统架构,提供有丰富的工具集支持,便于实现业务逻辑、数据和表达的分离,提供开发和部署各种业务驱动应用所必需的底层核心功能。
其综合性功能支持集成化基础结构,既能连接各种遗留系统,也能连接最新的Web 服务。
下图为BEA公司被Oracle公司收购后在Oracle公司的网站上发布的信息截图。
BEA公司被Oracle公司收购的信息截图(2)WebLogic应用服务器提供所有基本核心应用服务器的功能和服务这主要包括负载均衡、故障容错、Web 服务、网络透明、遗留集成、事务管理、安全性、消息、多线程,持久性、数据库连接、资源合并、开发、测试和封装功能等。
这种内置功能不但可以加速应用系统的开发实现,而且还可以减轻开发人员的负担,降低他们自主开发关键性服务的费用。
(3)WebLogic应用服务器的RMI实现支持三种通信格式:T3、T3/THHP和IIOP。
1)T3是一种经过WebLogic优化过的协议,用于在网络线路上传输远程方法调用,在访问EJB时将采用该T3协议。
2)T3/HTTP协议使RMI调用能够穿越只允许HTTP流通的防火墙(WebLogic中RMI调用使用的协议。
3)IIOP是一种CORBA通信协议,WebLogic 应用服务器支持的RMI/IIOP协议,允许Java程序与传统的CORBA系统进行通信。
上述三种协议都可以采用SSL加密方式,保证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安全。
2、Weblogic应用服务器中的域(1)多层结构的WebLogic 应用服务器配置` WebLogic应用服务器层通常是一个由互相协调工作的多个WebLogic Server组成的群集。
1.体系架构的比较作为彼此竞争的应用平台,J2EE和.NET开发平台在目标和体系结构上极其相似,但在实现上又完全不同。
(1)类似的平台基础构造J2EE和.NET两个平台在底层的执行引擎都源于托管的虚拟机概念,但.NET的CLR沿着Java虚拟机(JVM)走得更远,CLR在借鉴了JVM的自动垃圾收集、异常处理等机制的同时,又为.NET平台添加了多语言支持、组件自描述等新的特性。
在.NET和J2EE平台上,程序的编译都经过两个类似的过程。
首先,特定高级语言编译器将C#(及其他.NET语言)和Java源代码分别翻译成中间语言(IL)和字节代码(ByteCode)。
.NET在中间语言设计时通盘考虑了多个主流高级语言,在这一层面实现了.NET 平台的跨语言承诺;J2EE的基石是Java语言,它最典型的特征是:一次编写,多次运行。
跨平台是J2EE一直引以为豪的关键,这是通过JVM来实现的。
其次,在执行时,中间语言被即时编译器(JIT)编译成特定平台的二进制代码,字节代码则通过JVM解释执行,完成各自语言的指令功能。
鉴于微软在“Wintel平台”上的代码优化功底,.NET代码的执行速度较之于Java有明显的优势是不争的事实。
但在Unix/Linux平台上,由于.NET迟迟未能实现其跨平台的承诺,J2EE几乎成了惟一的选择,执行效率的比较也就无所谓。
在代码执行的同时,通用语言运行时和Java虚拟机也都提出了异常捕捉、类型安全、内存分配和垃圾收集等自动化内存管理工作,大大减轻少了现代软件的内存泄漏问题,减轻了程序员的繁重负担。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在J2EE和.NET平台中都获得了直接的支持,单根继承加多接口实现是它们共有的特征。
但在面向对象之外,.NET对现代组件编程提供了直接支持。
当然,当下很多企业中间件都是基于J2EE平台,只是.NET从设计、编码、配置到运行都给予了组件编程更多、更直接的支持。
在基础的和企业级的服务上两个平台很难一决高低。
J2EE全面介绍J2EE 全面简介本文从五个方面对J2EE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
从J2EE的概念说起,到它的优势,到J2EE典型的四层模型,和它的框架结构,最后是J2EE十三种核心技术的一个简介。
本文分门别类的对J2EE中的服务,组件,层次,容器,API都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相信看完此文,读者会对J2EE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一. J2EE的概念目前,Java 2平台有3个版本,它们是适用于小型设备和智能卡的Java 2平台Micro版(Java 2 Platform Micro Edition,J2ME)、适用于桌面系统的Java 2平台标准版(Java 2 Platform Standard Edition,J2SE)、适用于创建服务器应用程序和服务的Java 2平台企业版(Java 2 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J2EE)。
J2EE是一种利用Java 2平台来简化企业解决方案的开发、部署和管理相关的复杂问题的体系结构。
J2EE技术的基础就是核心Java平台或Java 2平台的标准版,J2EE不仅巩固了标准版中的许多优点,例如"编写一次、随处运行"的特性、方便存取数据库的JDBC API、CORBA技术以及能够在Internet应用中保护数据的安全模式等等,同时还提供了对EJB (Enterprise JavaBeans)、Java Servlets API、JSP(Java Server Pages)以及XML 技术的全面支持。
其最终目的就是成为一个能够使企业开发者大幅缩短投放市场时间的体系结构。
J2EE体系结构提供中间层集成框架用来满足无需太多费用而又需要高可用性、高可靠性以及可扩展性的应用的需求。
通过提供统一的开发平台,J2EE降低了开发多层应用的费用和复杂性,同时提供对现有应用程序集成强有力支持,完全支持Enterprise JavaBeans,有良好的向导支持打包和部署应用,添加目录支持,增强了安全机制,提高了性能。
1.什么是中间件,中间件有哪些类型中间件是基础软件的一大类,属于可复用软件的范畴。
中间件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分布式应用软件借助这种软件在不同的技术之间共享资源,中间件位于客户机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之上,管理计算资源和网络通信。
中间件是位于平台(硬件和操作系统)和应用之间的通用服务。
中间件分为六类:终端仿真/屏幕转换数据访问中间件(UDA)远程过程调用(RPC)中间件消息中间件(MOM)交易中间件(TPM)对象中间件2.中间件的特点是哪些特点:满足大量应用的需要;运行于多种硬件和操作系统(OS)平台;支持分布式计算,提供跨网络、硬件和操作系统(OS)平台的透明性的应用或服务的交互功能;支持标准的协议;支持标准的接口。
3.常见的中间件应用服务器有哪些传统的应用体系结构:C/S结构,即客户机和服务器结构;B/S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
多层应用体系结构J2EE应用体系结构应用服务器4.J2EE架构中包含哪些技术,并简单描述J2EE中的13种技术规范进行简单的描述1. JDBC(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JDBC API为访问不同的数据库提供了一种统一的途径,像ODBC一样,JDBC对开发者屏蔽了一些细节问题,另外,JDCB对数据库的访问也具有平台无关性。
2. JNDI(Java Name and Directory Interface):JNDI API被用于执行名字和目录服务。
它提供了一致的模型来存取和操作企业级的资源如DNS和LDAP,本地文件系统,或应用服务器中的对象。
3. EJB(Enterprise JavaBean):J2EE技术之所以赢得媒体广泛重视的原因之一就是EJB。
它们提供了一个框架来开发和实施分布式商务逻辑,由此很显著地简化了具有可伸缩性和高度复杂的企业级应用的开发。
EJB规范定义了EJB组件在何时如何与它们的容器进行交互作用。
容器负责提供公用的服务,例如目录服务、事务管理、安全性、资源缓冲池以及容错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