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死亡报告卡(2014新)
- 格式:docx
- 大小:18.79 KB
- 文档页数:1
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报告制度
1、了解辖区内5岁以下儿童生存状况,掌握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为儿童保健工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监测对象为辖区内(在本地居住满3月以上的),妊娠满28周(或出生体重达1000克及以上),娩出后有心跳、呼吸、脐带搏动、随意肌缩动四项生命指征之一,而后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
3、5岁以下儿童死亡是以实足年龄计算,计算方法是用儿童死亡时间减去出生时间即为其实足年龄。
5岁以下儿童死亡是指刚出生至5岁差1天的死亡儿童,其中不足28天为新生儿死亡,不足1岁为婴儿死亡,满1岁到差1天满5周岁的为1—4岁儿童死亡。
4、建立完善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制度,落实专人负责管理.对辖区内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进行入户调查核实,在家死亡或途中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由所在村卫生室保健医生负责填写《儿童死亡报告卡》.每月30号前报送乡镇卫生院。
5、乡镇卫生院将5岁以下儿童死亡补漏、活产儿补漏和质控工作贯穿于日常工作中,做到有记录可查。
质控重点是常住人口中活产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漏报,同时对监测的表、卡、册进行质量检查。
6、以上年10月1日—当年9月30日为一个统计年度。
7、每季度5日前及时、准确的报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相关报表。
双桥镇卫生院。
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制度
一、了解辖区内5岁以下儿童生存状况,掌握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为儿童保健工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检测对象为辖区内(不管其户口所在地),妊娠满28周(或出生体重达1000克及以上),娩出后有心跳、呼吸、脐带博动、随意肌缩动四项生命体征之一,而后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
三、5岁以下儿童死亡是以实足年龄计算,计算方法是用儿童死亡时间减去出生时间即为其实足年龄。
5岁以下儿童死亡是刚出生至5岁差的死亡儿童,其中不足28天为新生儿死亡,不足1岁为婴儿死亡,满一岁到差1天满5周岁的为1—4岁儿童死亡。
四、建立完善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制度,落实专人负责管理,对辖区内发生在家死亡或途中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进行入户调查核实后填写死亡报告(表)卡,每季度末月30号前报送至区妇幼保健所。
五、将5岁以下儿童死亡补漏、活产儿补漏和质控工作贯穿于日常工作中,做到有记录可查。
质控重点是常住人口中活产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漏报,同时对监测的表、卡、册进行质量检查。
六、以上年10月1日—当年9月30日为一个统计年度。
七、每季度5日前及时、准确的报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相关报表。
重庆市梁平县医院死亡病例报告卡*死者姓名:(死亡儿童家长姓名):住院号:身份证号:□□□□□□□□□□□□□□□□□*性别:□男□女*民族:*职业:(请填写职业代码职业代码见附3 正确填写格式举例:B 11)*户籍:□本县区□.本地市其他县区□本省其他地市□外省□港澳台□外籍户籍地址: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门牌号*死者生前常驻地址:□本县区□.本地市其他县区□本省其他地市□外省□港澳台□外籍死者生前详细地址: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门牌号*婚姻状况:□未婚、□已婚、□葬偶、□离婚、□不详*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中学、□小学、□文盲或半文盲、□不详*出生日期:年月日年龄单位:□年、□月、□日出生日期不详年龄:*死亡日期:年月日*死亡地点:□医院病房、□急诊室、□家中、□赴医院途中、□外地或其他、□不详死者家属姓名:家属电话:家属地址:I.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情况*(a). ICD10:发病至死亡时间间隔□小时□天□月□年(b). ICD10:发病至死亡时间间隔□小时□天□月□年(c). ICD10:发病至死亡时间间隔□小时□天□月□年(d). ICD10:发病至死亡时间间隔□小时□天□月□年II.其它疾病诊断*根本死亡原因ICD10:*最高诊断单位:□省级医院、□地市级医院、□县区级医院、□卫生院、□村卫生院、□未就诊、□其他及不详*最高诊断依据:□尸检、□病理、□手术、□临床+理化、□临床、□死后推断、□不详*填卡医生姓名:科室联系电话*填卡日期:年月日备注:附:1. 带“*”符号的内容为必填内容。
2. 直接导致死亡疾病或情况,请填写与主要、次要死亡原因相应的ICD-10分类代码;其他疾病诊断中请填写与根本死亡原因相应ICD-10分类代码。
3. 职业类别:A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1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地方各级党组织负责人2国家机关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3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4事业单位负责人5企业单位负责人。
儿童死亡报告卡模板背景儿童死亡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虽然国家和地区之间对于儿童死亡的标准和定义存在差异,但是无论如何,儿童死亡都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件,具有很强的社会公益性。
为了更好地了解儿童死亡的情况,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儿童死亡报告系统,其中,儿童死亡报告卡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儿童死亡报告卡模板的概述儿童死亡报告卡是一种规范化的记录儿童死亡信息的表格,目的是收集、整理和分析儿童死亡的信息,为制定儿童健康政策和开展儿童保健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儿童死亡报告卡通常包括以下部分:1.儿童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死亡日期、年龄等基本信息。
2.死亡原因:根据 WHO 给出的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对死亡原因进行分类,以便后续分析。
3.家庭背景:包括家庭人口、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等信息。
4.医疗信息:记录病情、入院时间、治疗措施、转院信息等医疗方面的信息。
5.后续处理:包括死亡证明的颁发情况、殡葬事宜、家庭心理状况等信息。
儿童死亡报告卡模板的重要性儿童死亡报告卡作为儿童死亡报告系统的基础,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儿童死亡是一项非常敏感和复杂的问题,需要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儿童死亡报告卡可以为此提供基础数据。
2.提供合理的决策依据:分析儿童死亡的原因、趋势和规律,可以为政府、卫生机构制定儿童健康政策提供合理的决策依据。
3.帮助诊断和治疗:通过对死亡原因的分类和记录,可以帮助医生对疾病进行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4.增强公众意识:通过儿童死亡报告卡的发布,可以提高公众对于儿童健康和生命的重视,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开展。
结论儿童死亡报告卡是儿童死亡报告系统的基础,对于收集、整理和分析儿童死亡的信息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立完善的儿童死亡报告系统和标准化的儿童死亡报告卡模板,可以更好地了解儿童死亡的情况,促进儿童健康事业的发展。
儿童死亡报告卡填卡单位填卡人日期填报说明:1.本表由监测县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填写上报。
统计范围为户籍和非户籍人口中死亡的0~4岁儿童。
2.本表为季报。
每年2月28日上报上年第4季度报表,5月28日上报本年第1季度报表,8月28日上报本年第2季度报表,11月15日前上报第3季度报表。
报送方式为网络报告。
3.死因分类填写“儿童死因分类编号”。
死因分类编号0l痢疾02败血症03麻疹04结核05其他传染病和寄生虫病06白血病07其他肿瘤08脑膜炎09其他神经系统疾病10肺炎11其他呼吸系统疾病12腹泻13其他消化系统疾病14先天性心脏病15神经管畸形16先天愚型17其他先天异常18早产或低出生体重19出生窒息20新生儿破伤风2l新生儿硬肿症22颅内出血23其他新生儿病24溺水25交通意外26意外窒息27意外中毒28意外跌落29其他意外30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31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32循环系统疾病33泌尿系统疾病34其他35诊断不明《儿童死亡报告卡》填写说明一、制表目的:了解监测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及医疗保健情况。
二、统计范围:以区县为单位,全国336个监测地区。
三、统计对象:监测地区本地户籍和非户籍人口中的死亡的0~4岁儿童。
四、上报机构:由监测地区的乡镇(街道)卫生院填写上报。
五、统计起止时间:本统计年度前一年的10月1日起至本统计年度9月30日止。
六、报送时间:各监测区县妇幼保健机构每年逐级上报市级、省级妇幼保健机构,经卫生厅(局)审核后,按中国妇幼卫生监测方案规定的时间上报卫生部妇社司。
七、填表说明:1、监测地区0~4岁儿童每1例死亡均需报卡。
2、儿童编号要与“0~4岁儿童花名册”中该儿童的编号相一致,每个儿童只能有1个编号。
儿童编号为8位数字,左起1、2位为儿童所在区县代码,第3位为乡(街道)的代码,第4、5位为村(地段)的代码,第6、7、8位为儿童个人代码。
3、报告卡中出生日期、死亡日期均用阳历。
区县□□口□□口儿童死亡报告卡□补卡编号□□口□□口□口住址乡(区)街道(村)父亲女—母亲姓名_________儿童姓名联系电话___________ 二户籍:⑴本地户籍⑵非本地户籍居住1年以下⑶非本地户籍居住1年及以上口性别:1.男2.女3.性别不明口(b)引起(a)的疾病或情况(c)引起(b)的疾病或情况(d)引起(c)的疾病或情况根本死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类编号□口ICD-10 编码□□口□口岀生地点:⑴省(市)医院⑵区县医院⑶街道(乡镇)卫生院死亡地点:⑴医院⑵途中家中□⑶死前治疗:⑴住院⑵门诊⑶未治疗□诊断级别:⑴省(市)⑵区县⑶街道(乡镇)⑷村(诊所)⑸未就医□⑷村(诊所)卫生室⑸途中⑹家中口死亡日期年月日死亡年龄岁月天小时死亡诊断:(a)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情况________________⑴经济困难⑵交通不便⑶来不及送医院⑷家长认为病情不严重⑸风俗习惯⑹其他(请注明)□死因诊断依据:⑴病理尸检⑵临床⑶推断□未治疗或未就医主要原因:(单选)填报单位填报人填报日期死因分类编号01痢疾13其他消化系统疾病25交通意外02败血症14先天性心脏病26意外窒息03麻疹15神经管畸形27意外中毒04结核16先天愚型28意外跌落05其他传染病和寄生虫病17其他先天异常29其他意外06白血病18早产或低岀生体重30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07其他肿瘤19岀生窒息31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08脑膜炎20新生儿破伤风32循环系统疾病09其他神经系统疾病21新生儿硬肿症33泌尿系统疾病10肺炎22颅内岀血34其他11其他呼吸系统疾病23其他新生儿病35诊断不明12腹泻24溺水遇到失意伤心事,多想有一个懂你的人来指点迷津,因他懂你,会以我心,换你心,站在你的位置上思虑,为你排优解难。
一个人,来这世间,必须懂得一些人情事理,才能不断成长。
就像躬耕于陇亩的农人,必须懂得土地与种子的情怀,才能有所收获。
附件2儿童死亡报告卡(同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儿童死亡报告卡)省地(市)区/县乡(镇)填卡单位填卡人日期死因分类编号01 痢疾13 其他消化系统疾病25 交通意外02 败血症14 先天性心脏病26 意外窒息03 麻疹15 神经管畸形27 意外中毒04 结核16 先天愚型28 意外跌落05 其他传染病和寄生虫病17 其他先天异常29 其他意外06 白血病18 早产或低出生体重30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07 其他肿瘤19 出生窒息31 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08 脑膜炎20 新生儿破伤风32 循环系统疾病09 其他神经系统疾病21 新生儿硬肿症33 泌尿系统疾病10 肺炎22 颅内出血34 其他11 其他呼吸系统疾病23 其他新生儿病35 诊断不明12 腹泻24溺水儿童死因分类说明一、儿童死因分类原则1.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原发病与并发症,以原发病为主,如麻疹合并肺炎,死因是麻疹;白喉合并心肌炎,死因是白喉。
2.重病与轻病,以重病为主。
如恶性肿瘤与结肠炎,按恶性肿瘤填写。
3.意外死亡与其他病,以意外死亡为主。
如溺水与肺结核,按溺水填写;交通事故与恶性肿瘤,按交通事故填写。
4.传染病与非传染病,一般以传染病为主。
5.先天性畸形与其他病,一般以先天性畸形为主。
如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以先天性心脏病为主。
但是,如传染病或先天性畸形不重,其他疾病在儿童死亡中起主要致死作用,且死亡与传染病、先天性畸形无明确关系时,应归类于其他主要致死原因。
二、儿童死因分类1.传染病和寄生虫病(1)细菌性痢疾(菌痢):一般多死于中毒型菌痢所致的感染性休克和呼吸衰竭。
患儿多表现高热、惊厥、昏迷、休克,而脓血便可较迟出现。
(2)败血症:为严重的细菌感染,多由皮肤、脐部感染引起。
患儿表现为高热、皮疹、腹胀、肝脾大,新生儿可有体温不升、拒奶、面色苍白或发灰、全身黄疸及惊厥。
患儿多死于感染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心肺功能衰竭。
(3)麻疹:有接触麻疹史,以费一珂氏斑及特征性的皮疹为特点。
中国政府于1992年批准了《儿童权利公约》,并与各人民团体、国际组织、新闻媒体以及个人共同努力,把本公约规定的义务从单纯意向角度上的宣言转变成为改善所有中国儿童的生活的具体行动方案。
《儿童权利公约》于1992年4月1日开始在中国正式生效。
国际《儿童权利公约》界定的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儿童权利公约》由联合国1989年11月20日大会通过。
是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认可的国际公约。
下面是整理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供大家参考!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一深圳市卫生局下发了《深圳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评审制度》,今后凡是在深圳发生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个案,接诊的医疗机构都必须上报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将组织专家进行死亡评审。
这是我市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保障儿童健康的一项重要举措。
市卫生局要求,5岁以下儿童凡是在医疗保健机构内死亡的,该医疗保健机构为上报的责任单位;凡是不在医疗保健机构死亡的,所在地承担地段防保任务的医疗保健机构为报告责任单位。
责任单位要及时填写《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录入深圳市妇幼信息系统,并于每季度第一周将《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报区妇幼保健院。
5岁以下儿童死亡评审结果分为三类可以避免死亡、创造条件可以避免的死亡和不可避免死亡。
评审结束后,市、区评审小组会将每一例死亡评审儿童的死亡诊断、死亡原因、治疗中存在的问题、评审意见、建议等向有关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反馈,并形成评审总结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卫生行政部门将每年汇总研究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中主要死因的分布及主要社会、医学问题,向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二儿童死因分类编号0l痢疾02败血症03麻疹04结核05其他传染病和寄生虫病06白血病07其他肿瘤08脑膜炎09其他神经系统疾病10肺炎11其他呼吸系统疾病12腹泻13其他消化系统疾病14先天性心脏病15神经管畸形16先天愚型17其他先天异常18早产或低出生体重19出生窒息20新生儿破伤风2l新生儿硬肿症22颅内出血23其他新生儿病24溺水25交通意外26意外窒息27意外中毒28意外跌落29其他意外30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31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32循环系统疾病33泌尿系统疾病34其他35诊断不明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三《儿童死亡报告卡》填写说明儿童编号要与“5岁以下儿童花名册”中该儿童的编号相一致,每1个儿童只能有1个编号。
死亡儿童核查报告模板
摘要
死亡儿童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正确核查死亡儿童的信息对于维护社会
稳定和保障儿童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死亡儿童核查报告模板,能够更加规范和统一死亡儿童核查工作,提升死亡儿童核查工作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份死亡儿童核查报告模板,该模板涵盖了死亡儿童信息、死亡原
因分类、相关人员调查等方面内容,可供相关部门和机构参考和使用。
死亡儿童信息
信息类别信息内容
姓名
出生日期
年龄
性别
籍贯
死亡日期
死亡地点
死亡原因
死亡原因分类
死亡原因分类标准
突发疾病
交通事故
溺水
火灾
意外伤害
窒息
中毒
其他
相关人员调查
死亡儿童家庭信息
信息类别信息内容
父亲姓名
母亲姓名
家庭住址
家庭联系电话
家庭成员人数
医疗机构信息
信息类别信息内容
医疗机构名称
就诊医生姓名
医疗机构联系电话
诊疗记录
相关证明文件
证明文件日期
出生证
疫苗接种证
死亡证明
其他
综合调查与分析
调查结论
•对死亡儿童的死亡原因进行结论,包括死亡分类和原因诊断。
分析和建议
•对死亡儿童的死亡原因进行分析,分析成因和影响。
•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建议和措施,减少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一份死亡儿童核查报告模板,通过该模板能够规范和统一死亡儿童核查工作,提升死亡儿童核查工作质量。
希望有关部门和机构能够参考和使用该模板,为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儿童权益做出更大贡献。
死亡病例报告卡
死者姓名:(死亡儿童家长姓名:)
身价证号:性别:1、男2、女
出生日期:年月日(如出生日期不详,实足年龄:)
死者生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
户籍:1、本县区2、本地市其他县区3、本省其它地区
4、外省
5、港澳台
6、外籍
死者生前住址(详填):省市县(区)
乡(镇、街道)村(门牌号)
死者生前职业:1、幼托儿童2、散居儿童3、学生(大中小学)4、教师5、保育员及保姆6、饮炊食品业、7、商业服务上8、医务人员9、工
人、10、民工、11、农民、12、牧民、13、渔(船)民、14、干
部职员、15、离退人员、16、家务及待业、17、其他()、18、
不详
发病日期:年月日诊断日期:年月日
死亡日期:年月日
根本死亡原因(必填,手工录入):
(ICD-10分类代码):
其它死亡原因(必填,手工录入):
(ICD-10分类代码):
报告单位:填卡医生:
医生填卡日期:年月日
不明死因的主要症状体征:。
儿童死亡报告卡
填报单位填报人填报日期______________
死因分类编号
01 痢疾 13 其他消化系统疾病 25 交通意外
02 败血症 14 先天性心脏病 26 意外窒息
03 麻疹 15 神经管畸形 27 意外中毒
04 结核 16 先天愚型 28 意外跌落
05 其他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17 其他先天异常 29 其他意外
06 白血病 18 早产或低出生体重 30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
07 其他肿瘤 19 出生窒息 31 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
08 脑膜炎 20 新生儿破伤风 32 循环系统疾病
09 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21 新生儿硬肿症 33 泌尿系统疾病
10 肺炎 22 颅内出血 34 其他
11 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23 其他新生儿病 35 诊断不明
12 腹泻 24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