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端午节》优秀作文6篇
- 格式:docx
- 大小:14.99 KB
- 文档页数:5
《端午粽》说课稿《端午粽》说课稿(通用9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粽》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粽》说课稿篇1我执教的是第10课《端午粽》的第一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设计理念、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端午粽》是部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关于传统节日习俗的散文,生动地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花样和端午节吃粽子习俗的由来,使学生在体会浓浓亲情的同时,感受端午节的传统文化。
课文条理清晰,语言形象生动,易于学生理解内容,丰富语言积累。
二、说设计理念本课教学设计,以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为基础,以课程标准中学段目标和教学实施建议为指导,重在教给学生识字、写字方法,培养学生良好语感,丰富学生语言积累,逐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三、说教学目标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而本单元教学同时又要落实“读好长句子”和“积累语言”两个教学重点。
为此,依据新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单元教学要点,我将本课时教学目标设定为:1、认识“端、粽、节”等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两个偏旁;会写“午、节、叶、米”四个生字。
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箬竹叶、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粘又甜”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
其中,识字写字,即认识13个生字、两个新偏旁,会写4个生字和积累文中的叠词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
由于学生现有的朗读水平不高,朗读方法欠缺,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进而体会端午粽色、香、味的特点,便成为了教学的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新课标提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里特点,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同步习作《介绍一种事物》范文20篇目录怎样介绍一种事物 (1)1.我爱小鸡 (4)2.校园里的栾树 (4)3.猫 (5)4.狗 (6)5.电脑 (7)6.手机 (7)7.玫瑰花 (8)8.绿萝 (8)9.大象 (9)10.熊猫 (10)11.长颈鹿 (10)12.鲨鱼 (11)13.蝴蝶 (11)14.银杏树 (12)15.向日葵 (13)16.自行车 (13)17.微波炉 (14)18.冰箱 (15)19.空调 (15)20.洗衣机 (16)怎样介绍一种事物写一篇介绍一种事物的作文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选择具体的事物首先要确定你要介绍的事物,可以是动物、植物、物品、美食或者其他你感兴趣的内容。
选择一个你熟悉且有特点的事物,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介绍。
二、观察事物的外形1. 整体形状描述事物的整体轮廓,是圆形、方形、长条状还是其他独特的形状。
比如介绍苹果,可以说它是近似球形的。
提及事物的大小尺寸,可以用具体的数字来描述,也可以与常见的物品进行比较,让读者有更直观的感受。
例如,一个西瓜大概有篮球那么大。
2. 颜色特征详细描写事物的颜色,是单一颜色还是多种颜色的组合。
比如彩虹有七种颜色,孔雀的羽毛色彩斑斓。
可以说明颜色的变化情况,如某些水果在成熟过程中颜色会发生变化,从绿色变为红色。
3. 局部细节观察事物的各个部分,如动物的眼睛、尾巴、爪子;植物的叶子、花朵、果实;物品的按钮、显示屏、接口等。
描述这些局部的特点,如老虎的眼睛炯炯有神,百合花的花瓣洁白无瑕。
三、了解事物的特点和功能1. 独特之处找出事物的独特之处,这是吸引读者的关键。
例如,袋鼠的尾巴可以用来保持平衡,变色龙可以根据环境改变颜色。
强调事物与其他类似事物的不同点,比如榴莲的味道独特,有人喜欢有人讨厌,与其他水果有很大区别。
2. 功能用途介绍事物的主要功能和用途。
如果是物品,可以说明它的使用方法和能为人们带来的便利。
部编版⼀年级下册语⽂看图写话《端午节包粽⼦》范⽂端午节包粽⼦端午节,⼩红搬过板凳,坐在奶奶的⾝边,看奶奶包粽⼦。
奶奶准备了⽩⽩的糯⽶、红红的⼤枣、青青的粽叶,丰富极了。
只见奶奶先把粽叶折出个⾓,再在折好的⾓⾥放进糯⽶,然后把粽叶盖过糯⽶,最后⽤准备好的线缠上⼏圈,打个漂亮的蝴蝶结。
⼀个漂亮的粽⼦就包好了!⼩红也迫不及待地拿了⼀⽚粽叶,把粽叶卷成圆柱形,然后照着奶奶说的⽅法包起了粽⼦。
但是⼩红包的粽⼦有些松松散散,于是有些⽓馁。
奶奶⿎励⼩红要多练习,熟能⽣巧。
听了奶奶的话,⼩红耐⼼地包起了粽⼦,这次她⼀个⽐⼀个包的更漂亮!⼩黄也在旁边汪汪的叫,仿佛在夸奖⼩红是个好孩⼦。
传统的“端午节”每年的农历五⽉初五是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
今年的端午节也不例外,最重要地是,今年我要趁这个机会,跟奶奶学习包粽⼦。
⾸先我们要准备的东西有:⽶、精⾁、花⽣、细绳、粽叶和调羹等,东西准备好了,我们就开始包了。
只见奶奶先拿起⼀张粽叶,熟练地将粽叶卷成漏⽃形。
我认真地观察着,简直太简单了嘛,还没等奶奶教我,我就急不可待地包起来了。
可是等我⾃⼰卷的时候,看似简单的事情,⽆论我怎么卷,就是不成样⼦,我有点不耐烦了。
奶奶似乎看出了我的⼼思,语重⼼长地对我说:“做⼀件事情,要认真地去做,刚开始做不好,这是正常的,只要你坚持下去,就⼀定有好结果。
”听到奶奶的话,我⾮常羞愧,脸红得像苹果。
我重新坐到餐桌边,奶奶⼜耐着性⼦对我说:“天豪,别着急,左⼿拿住粽叶,⽤⾷指和中指夹住粽叶,再⽤右⼿把它卷成⼀个漏⽃形。
”奶奶⼀边讲解⼀边⽰范。
在她的再三指导下,我终于把粽叶折成漏⽃形了。
接着,开始放糯⽶、精⾁,最后,奶奶教我把粽叶层层包裹、穿过粽⼦,⽤细绳打成⼀个结,这样,⼀个不太像样的粽⼦终于在我⼿中“诞⽣”了,我兴奋不已。
奶奶还告诉我其他粽⼦的形状和品种,在奶奶的⿎励下,我⼜接⼆连三地包了好⼏个。
接着,奶奶把粽⼦放进锅⾥开始煮,等到屋⼦⾥飘满了粽⼦的清⾹时,我知道我们包的粽⼦新鲜出炉啦。
【导语】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
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
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临近端午,准备了10篇关于端午节的四年级作文10篇,供大家阅读,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篇一】关于端午节的四年级作文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是我们这里的一个传统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都会吃粽子,吃咸蛋黄,喝雄黄酒,吃蛇肉……有一些地方还会进行划龙舟比赛。
今天早晨,我起床以后,妈妈就问我:“今天又是端午节了,你还要不要吃蛇肉啊?”“当然要吃!”我响亮地回答。
“那我们现在就去菜市场买蛇肉去。
”“好呀!快走吧!”于是,我就跟着妈妈去菜市场了。
来到菜市场,我们没有看到蛇肉。
于是,妈妈就带我在里面走了一圈。
好不容易我们才找到了一处卖蛇肉的地方。
摊主问:“你们是不是买蛇肉啊?”我抢在妈妈前说:“是的!”那个人就让我们自己挑选。
我看到那几条蛇在笼子里面游来游去。
它们还不时把头抬起。
我不禁有些心惊肉跳了。
妈妈却不怕,指着一条中等大小的蛇说:“就要这一条!”“好!” 说着卖蛇的人捉起那条蛇。
他用手捏住蛇的头,用脚踩住蛇的尾,再用空着的手拿了一把刀,灵活地把蛇头给宰了下来,然后立刻把蛇皮剥去。
接着,他拿刀把雪白略带粉红色的蛇身切成一段一段的放在一只塑料袋里。
妈妈付了钱,接过装着蛇肉的袋子就和我一起回家去了。
吃饭的时候,妈妈把香气四溢的红烧蛇肉端上了桌子。
我看到这盆蛇肉不禁胃口大开,还没有等妈妈把盆子放到桌子上,就拿起筷子夹了一块蛇肉放进嘴里就吃了起来。
爸爸看到我这样迫不及待地吃蛇肉,也跟着夹起蛇肉吃了起来。
妈妈说:“看你们父子俩的馋样……”我和父亲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接着,妈妈也跟着我们一起品尝起来。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作文:习作范文我学会了种花第六单元我学会了范文我学会了种花今天,奶奶从外面回来,带来了花的种子,吩咐我把它给种起来,可我从来也没有种过花,不会种啊!“你可以学呀!”奶奶从口袋里拿出花种,把它埋到土里,然后从家里用水舀取出水,把水浇到土里。
我看着奶奶的演示,她一次又一次教我种花要领,我把那些知识记在一个小本子里,等我种的时候,再把小本子拿出来看。
一天一天过去了,我把奶奶说的浇花知识都记住了,奶奶说:“现在,你种种试试看。
”我照着奶奶的浇花知识,先拿出花的种子,在土里放上肥,再从家里拿出水来浇种了。
一天,小种子发芽了,出了一片嫩绿的叶,我再给它放上肥料,浇点水给它。
现在,我不应该叫它小种子了,而叫它小芽了。
我又给它放上肥料,放上水。
星期五,我放学回家,看到小芽开出了紫色的小花,那朵小花真的是太漂亮了。
星期日,我给它浇水,不过几天,又长出了一束小花,我把那些花放在花盆里,放满水,把这一束我种的花放在有阳光的阳台上,准备等妈妈回来时,送给妈妈。
2.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作文:习作范文我学会了坚持第六单元我学会了范文我学会了坚持什么是坚持?坚持就是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放弃。
不久前的一次经历,使我更深地领悟到了什么是坚持。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生物学家做了一个试验,他抓了两只蚂蚁,放在一个透明的玻璃杯里,两只蚂蚁不停地寻找逃生的方法,但玻璃杯太光滑了,一切都是徒劳。
一只蚂蚁很快就放弃了这无谓的挣扎,另一只蚂蚁似乎认为只有向上爬才能出去,不停地爬,可它每爬一段就会滑下一段,但是它没有放弃,一直坚持地爬。
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失败后它终于爬出了玻璃杯,而那只放弃的蚂蚁却还在玻璃杯里。
在一次活动中,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是坚持。
五一的时候,小记者组织了一次徒步行动,我也参加了,在走到一半的时候,我感到双腿像灌了铅似得,沉重极了,每走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力气。
我很想一屁股坐在地下就不起来了,但想到当初是我自己要求要参加的,现在怎么能打退堂鼓呢?于是我又充满了信心,脚步也变得轻快起来,终于,我登上了山顶,望着山顶美丽的风景,我觉得刚才的选择是对的。
部编版小学语文《端午粽》课文原文及赏析
《端午粽》课文原文:
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
那些粽子啊,有红枣的,有豆沙的,有咸肉的,真是各种各样,美味极了。
粽子是用碧绿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枣子,或者是香甜的豆沙,或者是咸香的咸肉。
剥开粽叶,一股清香扑鼻而来,让人忍不住直流口水。
我和弟弟最爱吃的就是外婆包的红枣粽。
那红枣又大又甜,糯米也软糯可口。
每次吃完粽子,我们都会把粽叶留下,做成小船或者小帽子,玩得不亦乐乎。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赛龙舟的习俗。
我们在电视上看到那些强壮的选手们奋力划动龙舟,场面非常壮观。
外婆说,这是为了纪念古代的伟大诗人屈原。
赏析:
《端午粽》这篇课文以端午节为背景,通过描绘外婆煮粽子的情景,展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课文首先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粽子的种类和口感,让读者仿佛能闻到粽子的香气,感受到粽子的美味。
接着,作者详细描述了粽子的制作过程和材料,使读者对粽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描写吃粽子的过程中,作者巧妙地引入了儿童的游戏活动,使得文章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趣味性。
同时,通过外婆的话语,介绍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和其背后的历史文化意义,进一步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整篇文章语言朴实生动,情感真挚感人,既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也传达了家庭亲情的温暖和深厚。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小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到端午节的习俗和文化,还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四年级端午节优秀作文300字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端午节优秀作文3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四年级端午节优秀作文300字篇1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汨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家家包粽子、煮鸡蛋,用这种方式来纪念这位爱国诗人。
早上妈妈买了粽子,有大枣馅的、水果馅的,又煮了好多鸡蛋,吃过饭,妈妈带我去井方超市,看,卖五彩线的小商贩一个挨着一个,五彩线的样式可真多啊!看得我眼花缭乱,有香包、小笤帚、葫芦、还有带小珠子的手链,我精挑细选,选了个带小水晶的小手链。
妈妈给我系在了手腕上。
听老人说,下雨天时把五彩线扔到水沟里,灾难和疾病都会随着雨水溜走。
家家门上都挂上了葫芦,说是可以驱走鬼神,保佑平安。
家乡的端午节,真有趣!四年级端午节优秀作文300字篇2今天一大清早,我的邻居大奶奶,给我送来非常好吃的粽子。
粽子是五角形状,用竹叶包成的。
我吃着吃着里面漏出了圆溜溜的红枣,又香又甜,好吃极了。
我问妈妈为什么大家都吃粽子呢?妈妈说:“是为了纪念楚国大诗人屈原。
”屈原当时看自己的国家要灭亡了,自己捆上石头,于“五月初五”投江身亡了。
人们害怕鱼、虾等海洋动物吃掉他的尸体。
就往江中投放江米。
投放的米怕别人偷,于是就抱好粽子用“五色线”扎好。
往江中投放。
为了纪念屈原每年“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吃粽子。
各地区舞龙船,拴“五色线”。
挂“葫芦”插“柳枝”听大奶奶讲:“这些是用来驱邪防身的。
”好看极了。
四年级端午节优秀作文300字篇3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如:春节、重阳节、元宵节……我最喜欢端午节。
说起端午节,大家都很熟悉,端午节有很多传统习俗,其中我最喜欢包粽子,那我就来说说包粽子吧!我妈妈包粽子的技术可好了。
【篇一】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快到了,奶奶准备好白白的糯米、红红的大枣、青青的粽叶,在院子里包粽子.小红看见奶奶在那包粽子,连忙搬来小板凳,双手托着下巴,坐在奶奶旁边,认真地看奶奶包粽子.奶奶把准备好的粽叶、糯米、棉线挨个放整齐,开始包起来.小红好奇地问:“奶奶,怎么把米放进粽叶里呢?”奶奶笑眯眯地说:“你看,先把粽叶折出个角,再在折好的角里放进糯米,然后把粽叶盖过糯米,最后用准备好的线缠上几圈,打个漂亮的蝴蝶结.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小红高兴地对奶奶说:“我也要跟您学包粽子!”“好啊!乖孩子,那你可要耐心学了!”奶奶听后摸摸小红的头,慈爱地说道.小红听后一边点头,一边迫不及待地拿了一片粽叶,把粽叶卷成圆柱形,然后照着奶奶说的方法,放糯米,系绳子,可是,一连包了好几个,都是歪歪扭扭,松松散散的.小红有点泄气了,心想:原来粽子好吃,却这么难包啊!奶奶仿佛看出了小红的心思,语重心长地对她说:“做什么事都不容易,慢慢来.你看折角,放米,盖住,使劲系上,包好了!”听了奶奶的话,小红耐心地包起了粽子,这次她一个比一个包的更漂亮!【篇二】端午节,小红和奶奶包粽子.奶奶准备了一桶糯米,一些红枣.小红搬过板凳,坐在奶奶的身边,看奶奶包粽子.奶奶一边包粽子,一边给小红讲着关于端午节的故事,小红听得津津有味.奶奶热了,小红就用蒲扇给奶奶扇扇风.奶奶包了一个又一个,把一大桶糯米变成了一大堆粽子.【篇三】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传说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当年,他投汨罗江后,人们划着船去寻找屈原,并在江里投入了很多米,防止其他鱼吃屈原,后来,又把米用粽叶裹起来,慢慢的就演变发展成为现在的粽子,也正因为是这样,因此,现在端午节就有了吃粽子和划龙舟的习俗.端午节这天,我们全家人聚集在餐桌前,这天的菜肴与以往的有所不一样,因为这一天,我们要吃五黄三白和一红,这五黄分别是黄鳝,黄瓜,雄黄酒,黄鱼和蛋黄,三白指的是茭白,白切肉,蛋白,一红就是汗菜,煮熟后会变红色的.吃这些东西是为了辟邪,求吉祥.我们一家人一边吃着,一边谈论着端午节的习俗赛龙舟.不一会儿,桌上的菜肴被我们吃得一干二净了.吃完后,我们还吃了粽子,这天吃粽子有着特殊的意义,我门是要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他的满腔爱国情怀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就这样,我们按照端午节的习俗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端午节.【篇四】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龙舟节.粽子节.诗人节.........端午节最重要的习俗就是吃粽子和赛龙舟了.我记得以前听妈妈讲过说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古代的伟大诗人屈原的.两千多年前也就是五月初五的这一天屈原抱石投入罗泊江,以身殉国,人们沿江到捞屈原的尸体,把米团扔到江里,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身体,后来这一天就成了吃粽子的节日,也就是端午节.【篇五】今天是五月初五,也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每年的端午节来个姑姑都会来我们家一起过节日,今年当然也不例外了.十点多的时候大姑姑和二姑姑一起过来了,还买了好多好吃的,当然有我们最爱吃的粽子.午饭的时候奶奶做了两桌菜,大人一桌,我们小孩一桌.开饭了家长们一边吃饭一边喝酒聊天,我们小孩一边吃饭一边喝饮料,屋里可热闹了.午饭后大人们坐在一起看电视谈笑风生,我们小孩子就在外面玩游戏,我们每个人玩的都是满头大汗的,可是我们一点也不觉得热,因为我们今天非常的开心,希望以后的每一年我们一家人还在一起过端午节.。
第一单元:我的植物朋友我的植物朋友春天到了,春姑娘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它唤醒了大地上各种植物和动物。
其中我最喜欢的桂花开放了,小小的,黄黄的,多可爱呀。
桂花不是只有黄色的,还有橙色的。
桂花挨挨挤挤的。
有的像是在说着悄悄话,有的在向太阳招手……桂花有的全部张开了,有的花骨朵看着饱胀的马上要破裂似的。
我看着,看着,仿佛我自己就是一朵桂花,穿着黄黄的衣裳。
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
不光是我一朵,一片桂花林都在跳舞,风停了,我不再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小鸟飞过来告诉我天空有多大。
小狗跑过来告诉我奔跑的快乐。
过了好一会儿,我才想起来,我不是桂花,我是在看桂花呢。
桃花我喜欢桃花,因为它是那么粉红,美丽。
桃花的枝是又长又粗的,是灰褐色的。
它的叶子是嫩绿的,不仔细看,根本看不见它的叶,因为桃花的叶子就跟米粒一般大。
看,那一朵朵桃花,粉的似霞,红的似火,白的似雪。
桃花不仅有多彩的颜色,而且它们的姿态也各不相同呢!有的桃花头碰着头,像在说悄悄话,有的躲在叶子底下,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有的抬着头,像在跟人们打招呼,有的低着头,像是在沉思,还有的面向太阳,像是在跟太阳挥手。
桃花有一些展开了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
露出了深红色的花蕾,有的含苞欲放。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桃花,穿着粉红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一阵微风吹过,我闻到一阵淡淡的清香。
蜜蜂飞过来告诉我采蜜的快乐。
蝴蝶也飞过来,告诉我清早花儿的芳香。
过了好一会儿我才醒过来,原来我不是桃花,我是在看桃花。
我喜欢桃花,因为它是那么的美丽!我喜欢桃花,因为它让我闻到了初春的芬芳。
我的迎春花星期天我和姐姐去公园玩,一进门,我就闻到一阵淡淡的清香。
远远地望去,一朵朵,金黄金黄的迎春花像那一个个小喇叭,好像在叫醒那生机勃勃的小草,也在叫醒着春姑娘。
春姑娘吹来一阵清风,淡淡的清香吹过来,真舒服啊。
近近地看,迎春花像一个个星星一样,闪闪的。
那金黄金黄的迎春花的花瓣大多为六片。
难忘的端午节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名端阳节,诗人节,女儿节,……这天,因为天降小雨,所以我便在自家过节了。
早上,我早早地起床,趁妈妈还在睡觉的当儿,我蹑手蹑脚地走进书房,拿出卡纸,做了一张节日贺卡,贺卡上有我画的妈妈的笑脸,还有我用纸做的小百合花,我还在卡上面写下了对妈妈的祝福,贺卡做好后,我悄悄地走进妈妈的床边,把贺卡放到妈妈的枕边,可是不小心把剪刀弄掉了“咚”的一声,妈妈被惊醒了,我像受惊的小鹿一样,慌忙跑到厨房躲了起来,等了一会儿,见妈妈没出来,我又再次走到妈妈身边,发现妈妈已经安心地在睡觉了,我也小心翼翼地爬到床上,实然间,妈妈便坐了起来,高兴地说到:“宝贝,我们去包粽子吧,今天是端午节哦。
”
我疑惑不解地问妈妈:“为什么要包粽子啊,我们不是买有绿豆糕,咸蛋吗?况且咱家也没包粽子的料啊?”妈妈神秘的笑着说:呵呵,我昨天买了回来,叮叮,这不是吗?于是我就在妈妈的指导下开始包粽子,妈妈还给我讲,宝贝,你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每个节气都会有来历的哦,你知道屈原吗,他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他提出联齐抗秦,遭到贵族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等地。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悲愤地抱石投汨罗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难忘的端午节
“哦,原来端午节还隐含有这样一个凄美的故事啊”!我不禁惊叹到,恩,我们大功告成,现在该上笼蒸了,过了十分钟,我们就会闻到一股清香味,话还没说完,这时我家的门铃响了,我赶急去开门,原来是小姨和表弟两人,她们手上拿了一捆艾叶,妈妈还说到:“昨天本想买的,居然卖完了,没想到你们送来了,正好插在窗上”。
妈妈拿出了刚煮好的蛋来招待,小姨还让我和表弟碰鸭
蛋,谁先破谁就先来诗歌朗诵,这个提议好,我们几个人高兴的欢呼,在艾叶香和粽子香味的熏陶下,我们每个人都大声地带着感情的读了起来,仿佛在进行诗朗诵比赛似的,真好玩,粽子熟了,真香啊,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感觉就是不一样,“妈妈,明年我们还要自己包粽子,”我说道:“只有自己努力取得成果才是最开心的。
”“这就对头,我的宝贝今天又开窍啦!”妈妈满脸笑容的说道。
“宝贝,记得等会给你爸爸电话哦,让他在外面也要吃好哦!”
啊!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不仅吃到自己包的粽子,还和小表弟进行诗朗诵比拼,虽然没有比个胜负来,但是心情也是开心,还有下半场留着明年再来拼吧,朋友们,你们还知道端午节的故事吗,那么也给我讲讲吧!
难忘的端午节
端午节又叫午日节,是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在这一天,就会有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
屈原,名平,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历正月初七,或谓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于楚襄王九年。
端午节的第二个意义是伍子胥的忌辰。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
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
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
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
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
"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第三个意义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
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
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端午节第四个意义是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
秋瑾是六月五日殉国,后人为敬仰其诗,复哀其忠勇事迹,乃与诗人节合并举行纪念,而诗人节亦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为端午节。
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且喜骑马击剑,有花木兰、秦良玉在世之称。
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预谋起义,开会时为清兵所捕,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
昨天是端午节,我的姑妈叔叔们都来送节礼来了,拿来许许多多的好吃的,让我肚子里的馋虫挠得我直发痒,我的表哥表姐表妹....也都来了,我加一下子变得很热闹。
难忘的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呢?为什么每家每户都要在这一天包粽子呢?这两个问题我可以来回答: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之所以每家每户都要包粽子,是因为纪念屈原。
今天,我们家也一起包粽子。
妈妈早上很早起床,到市场买配料。
到了中午,各方面准备完成。
开始,我把两片竹叶叠在一起,在三分之一处折一个角,形成三角体。
然后,我把一块绿豆沙塞了进去,再放一点糯米。
最后,我想用竹绳把粽子包起来,但是香肠和糯米总是从下面的小孔露出脸来,我用夹子把那个小孔夹住,可是妈妈说:“不能这样,待会儿怎么煮啊。
”我把夹子取了下来,学着妈妈的样子把孔缩小。
最后,我顺利的做好了第一个粽子,我越做越有劲,一共做了18个。
我把我的几个优秀作品拿去煮。
一会儿后,我把我最得意的作品拆开竹叶往嘴里送,顿时,一阵芳香在嘴里飘来飘去。
吃完粽子,我感到非常自豪。
我们一家人吃完了粽子,便举行了一个小游戏:把三个不同的人包的粽子放在桌子上。
自己尝出那一个是自己做的。
我一开始,总是品尝不出我做的粽子。
最后,我发现最后一个粽子的底部,有一块绿豆沙露出了来我高兴的指着它,爸爸开翻下面的答案,结果被我猜中。
这个端午节真令我难忘!
难忘的端午节
今天,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要吃粽子,扔进河里,因为希望河里的鱼能不吃屈原的尸体。
赛龙舟是因为赶走水中的鱼儿。
今天,我来到市场,看到市场人山人海,像是在绍兴市场。
又是买肉,又是买蔬菜,当然粽子是少不了的。
走在街上,闻到芳香原来是辟邪草发出的,我走了半天,看见每家每户都有辟邪草。
每家每户,都吃着粽子,一家团聚,多么美好。
端午节很好,一定要想起屈原。
难忘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屈原是战国时期的大臣,他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
屈原被撤职赶出都城流放到别处。
在流放中,屈原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自己有无能为力,他心如刀割。
于是,在五月初五那天,屈原写下了绝笔《怀沙》,然后便跳进汨罗江自杀。
屈原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吃粽子、喝雄黄酒。
以前我以为吃粽子是一种美食,现在我才知道原来人们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
我们小学生也要向屈原学习爱祖国、爱人民,作为班集体的一员,我们应该热爱班集体、爱护班集体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