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物理动量守恒
- 格式:ppt
- 大小:2.34 MB
- 文档页数:84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动量守恒定律是高中物理中的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封闭系统内物体的总动量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不变的现象。
掌握动量守恒定律对于解决物理问题和理解自然现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高中物理中关于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1. 动量的定义动量是物体运动的属性,它定义为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
记作p,公式为p=mv,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动量的单位是千克·米/秒(kg·m/s)。
2. 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没有外力作用的封闭系统中,系统内各物体的动量之和保持不变。
如果系统内没有外力作用,那么系统的总动量在时间上将保持不变。
3. 弹性碰撞弹性碰撞是指碰撞过程中物体之间能量完全转化,并且碰撞前后物体的相对速度方向不变。
在弹性碰撞中,动量守恒定律成立。
示例1:两个质量相同的弹性小球碰撞后,它们的速度互换。
4. 非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是指碰撞过程中物体之间的能量不完全转化,部分能量会被损耗或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在非弹性碰撞中,动量守恒定律同样成立。
示例2:一个移动的球与静止的球碰撞,碰撞后它们合并成为一个共同运动的球。
5. 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广泛应用于解决实际物理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的解决思路:- 交通事故中定性分析:根据车辆碰撞前后的速度和质量来判断碰撞事故的严重程度和责任。
- 火箭发射问题:通过控制燃料的喷射速度和质量来实现火箭的推进。
- 乒乓球运动问题:分析球拍和球的质量、速度等因素,解释球拍对球的击打效果。
6.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范围和条件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封闭系统,即系统内没有外力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可以将系统限定为感兴趣的部分,将其他物体视为环境,以简化问题分析。
7. 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的关系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都是描述自然规律的重要定律。
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但又不完全等同。
2010届广东容山中学高三理科综合训练物理计算题(1)1如图所示,水平光滑地面上停放着一辆小车,左侧靠在竖直墙壁上,小车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AB是光滑的,在最低点B与水平轨道BC相切,BC的长度是圆弧半径的10倍,整个轨道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从A点正上方某处无初速度下落,恰好落入小车圆弧轨道滑动,然后沿水平轨道BC至轨道末端C处恰好没有滑出。
已知物块到达圆弧轨道最低点B时对轨道的压力是物块重力的9倍,小车的质量是物块的3倍,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物块落入圆弧轨道时的能量损失。
求(1)物块开始下落的位置距水平轨道BC的竖直高度是圆弧半径的几倍;(2)物块与水平轨道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如图所示,O为一水平轴。
细绳上端固定于O轴,下端系一质量m=1.0kg的小球,原来处于静止状态,摆球与平台的B点接触,但对平台无压力,摆长为l=0.6m。
平台高BD=0.80m。
一个质量为M=2.0kg的小球沿平台自左向右运动到B处与摆球发生正碰,碰后摆球在绳的约束下做圆周运动,经最高点A时,绳上的拉力T恰好等于摆球的重力,而M落在水平地面的C 点,DC=1.2m。
求:质量为M的小球与摆球碰撞前的速度大小(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
3.如图所示,矩形盒B的质量为M,底部长度为L,放在水平地面上,盒内有一质量为5M 可视为质点的物体A,A与B、B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开始时二者均静止,A在B的左端。
现瞬间使物体A获得一向右的水平初速度v,以后物体A与盒B的左右壁碰撞时,B始终向右运动。
当A与B的左壁最后一次碰撞后,B立刻停止运动,A继续向右滑行s(s L<)后也停止运动。
假设最大静摩擦力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
(1)A与B第一次碰撞前,B是否运动?(2)若A第一次与B碰后瞬间向左运动的速率为1v,此时矩形盒B的速度多大?(3)当B停止运动时,A的速度是多大?4.如图中有一个竖直固定在地面的透气圆筒,筒中有一劲度为k的轻弹簧,其下端固定,上端连接一质量为m的薄滑块,圆筒内壁涂有一层新型智能材料——ER流体,它对滑块的阻力可调.起初,滑块静止,ER流体对其阻力为0,弹簧的长度为L,现有一质量也为m的物体从距地面2L处自由落下,与滑块瞬间碰撞后粘在一起向下运动。
咐呼州鸣咏市呢岸学校高三物理动量守恒律及其用一. 本周教学内容:动量守恒律及其用〔一〕动量守恒律研究对象:系统动量守恒条件:系统不受外力,或合外力为零;一般研究问题,如果相互作用的内力比外力大很多,那么可认为系统动量守恒;根据力的作用原理,如果在某方向上合外力为零,那么在该方向上动量守恒。
动量守恒律:相互作用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或它们所受的外力之和为零,它们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数学公式表达为p=p’ 系统相互作用前的总动量于相互作用后的总动量,或Δp1=-Δp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两物体动量的增量大小相方向相反.或Δp=0,系统总动量的变化为零注意:“守恒〞律的研究对象为一个系统,上式均为矢量运算,一维情况可用正负表示方向。
注意:把握变与不变的关系,相互作用过程中,每一个参与作用的成员的动量均可能在变化着,但只要合外力为零,各物体动量的矢量和总保持不变。
注意:各状态的动量均为对同一个参照系的动量.而相互作用的系统可以是两个或多个物体组成。
〔二〕怎样判断系统动量是否守衡?把握守恒条件守恒条件对内力的性质没有任何限制,可以是电场力、磁场力、核力。
对系统状态没有任何限制,可以是微观、高速系统,也可以是宏观、低速系统。
而力的作用过程可以是连续的作用,可以是间断的作用,如二人在光滑平面上的抛接球过程。
问题1:一个小孩在一个纸盒里玩耍,突然想去取旁边桌上的水果,但是他不容许离开纸盒,那么他能不能既不离开纸盒又由能到达目的呢?问题2:一个飞行员跳伞后,落在一个湖的光滑水平冰面上,他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能否得救?分析解答:1. 小孩不能自己推纸盒运动,但他可以想方设法将内力转化为外力,他竖直向上跳起来,在空中用脚踢纸盒,纸盒在力作用下向前滑动〔这时人不在纸盒内〕,人落在纸盒的后部,人如法操作,直到纸盒运动到目的地,就像在冰面上两个运发动在把戏表演时互相推动,彼此获得速度而别离一样,如图1所示。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中,动量守恒定律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如果没有
外力作用,系统的总动量将保持不变。
以下是关于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点总结:
1. 动量的定义:动量是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用符号p表示,p = mv。
其中m是物体的质量,v是物体的速度。
2. 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如果没有外力作用,系统的总动量将保
持不变。
即Σpi = Σpf,其中Σpi表示系统的初始总动量,Σpf表示系统的最终总动量。
3. 弹性碰撞:在碰撞过程中,物体的总动能和总动量都守恒。
即碰撞前后物体的总动
量和总动能的和是相等的。
4. 完全非弹性碰撞:在碰撞过程中,物体之间会发生黏合或形变,使得总动能不守恒,但总动量仍然守恒。
5. 不同物体间的碰撞:当两个物体碰撞时,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以推导出碰撞前后物
体的速度关系。
6. 动量的方向:动量是一个矢量量,具有大小和方向,通常使用向右为正,向左为负
的坐标系来表示。
7. 动量的变化:外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动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 ma),可以推导出物体的动量变化率等于物体所受外力的大小和方向。
8.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可用于解决各种碰撞问题,如弹性碰撞、完全
非弹性碰撞、两个物体间的碰撞等。
以上是关于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2010年陕西高考物理卷初步分析考试时间:150分钟2010年高考是陕西实行新课改的第一届高考,但从考试模式来看,变化不太大,可能也因为是陕西新课改的第一届考试,相比近几年的高考,题型难度整体上有所降低。
下面就具体分析下陕西2010年高考卷物理部分。
从总体上看:总分为110分,比前几年降低10分,题型依旧是不定项选择,实验填空,计算题,只不过有一道“三选一”的计算题。
我想这种模式几年内不会有太大变化,变化的应该是题型难度。
首先是选择题部分:选择题共有8小题,分值为48分,选择题里出现较多的图像问题,比如第16题的运动图像,第17题的轨迹图像,第20题的天体运动的轨道半径和周期的关系图像,第19题的电源的外特性曲线图像。
而且要注意其中仅有2道双选题,力学(第16题)和电磁学(第14题)各一题。
因此做选择题一定先当成单选题,有把握时才考虑多选。
选择题部分基本依然沿用以前模式,多选一般为2-3个。
1、第14题:考察的是物理史料,属电磁学部分,那么我们就要注意电磁学的一些重要的人物历史及其发明和发现,包括力学和其它部分的历史知识。
这里不再具体举例,《金榜一号》最后有专题总结。
2、第15题:考察的是胡克定律F=kx的应用,属静力学部分。
3、第16题:考察的是运动图像的速度图像问题,属动力学部分,包括做功问题。
4、第17题:看起来考察的是静电除尘知识,实际上主要考察的是曲线运动的知识。
此题题目的文字内容多,加上又有好几个图像,看似很复杂,容易受到迷惑,实际用的是曲线运动中的基本的原理——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一定指向曲线内侧。
5、第18题:考察的是滑动摩擦力和正交分解法,属动力学中的平衡问题(匀速运动)。
6、第19题:考察的是电源的外特性图像问题,涉及到电源的各种功率和效率问题。
(这个内容实际上在讲电学的时候给大家总结和多次强调的。
比如,电源提供的总功率,电源的输出功率,电源内阻消耗的功率,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电源的效率等等。
高中物理必备知识点: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总结第二课时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第一关:基本关与高考前景基础知识一、动量守恒定律知识解释(1)内容: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2)数学表达式①p=p′.也就是说,系统相互作用前的总动量P等于相互作用后的总动量P',如果有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通常写为:m1v1+m2v2=m1v1'+m2v2'② δp=p′-p=0。
即系统总动量的增量为零.③δp1=-δp2.也就是说,相互作用系统中的物体被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动量的增量等于另一部分动量的增量,且方向相反(3)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内力不会改变系统的总动量,而外力可以改变系统的总动量。
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动量守恒定律:①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② 系统上的外力远小于系统的内力。
例如,在碰撞或爆炸的瞬间,外力可以忽略③系统某一方向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或外力远小于内力,则该方向动量守恒(分动量守恒).灵活的学习和应用1.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ma>mb,中间用一段细绳相连并在一被压缩的弹簧,放在平板小车c上后,a、b、c均处于静止状态.若地面光滑,则在细绳被剪断后,a、b从c上未滑离之前,a、b在c上向相反方向滑动过程中()a、如果a、B和C之间的摩擦力相同,由a和B组成的系统的动量守恒,由a、B和C组成的系统的动量也守恒b.若a、b与c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不相同,则a、b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a、b、c组成的系统动量也不守恒c、如果a、B和c之间的摩擦力不同,由a和B组成的系统的动量不守恒,但由a、B和c组成的系统的动量守恒d.以上说法均不对分析:当两个物体a和B形成一个系统时,弹簧力是内力,a、B和C之间的摩擦力是外力。
当a、B和C之间的摩擦力相反时,由a和B组成的系统的合力为零,动量守恒;当a、B和C之间的摩擦力不相等时,由a和B组成的系统上的组合外力不为零,对于由a、B和C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因为弹簧的弹性力以及a和B和C之间的摩擦力都是内力,无论a和B之间的摩擦力,B和C是否相等,由a、B和C组成的系统的合力为零,动量守恒,因此选项a和C是正确的,选项B和D是错误的答案:ac注:(1)动量守恒的条件是系统不受外力或组合外力为零。
高考物理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1)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①系统不受外力或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②系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虽不为零,但系统外力比内力小得多,如碰撞问题中的摩擦力,爆炸过程中的重力等外力比起相互作用的内力来小得多,可以忽略不计。
③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虽不为零,但在某个方向上的分量为零,则在该方向上系统的总动量的分量保持不变。
(2)动量守恒的速度具有”四性①矢量性;②瞬时性;③相对性;④普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