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存在问题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6
住宅小区环境绿化景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摘要:分析了作者在上海地区实际工作生活中发现的居住区绿化景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植物配置、季相变化、水体等方面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住宅小区;环境绿化;问题;对策住宅小区绿化景观建设是环境质量一个重要指标。
在房地产经济红火的今天,开发商与购房者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最能体现环境水准的绿化建设上。
住宅小区绿化景观也是城市园林绿化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
在城镇建设和旧城改造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居住区环境绿化景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1植物种类单一,植物配植不讲究科学性1.1.1 植物品种单一上海市园林绿化树种总数在500种左右,常见树种81种,距上海市园林部门提出的在近几年内将上海园林绿化树种资源增至800种的主旨有较大差距。
展现频率超出30%的树种有香樟、广玉兰、瓜子黄杨。
且常绿阔叶树品种较少,只有香樟、广玉兰等几种。
一般小区基本上常绿以香樟为主色调、占了小区乔木30%甚至50%以上。
特别是动迁房,就香樟、女贞、栾树等几个品种乔木,如何提高低造价小区绿化环境品质是目前一个行业内共同关注的大问题。
像本人曾参与的棕榈泉花园,一期是开放性坡地独立别墅,基本上以香樟为主要树种,占80%以上乔木量,灌木几乎没有,草坪草花为主。
二期三期为珊瑚篱围合保留独立庭院别墅。
项目环境设计也基本围绕开发商的意思设计,二期三期的的常绿落叶乔木各增加了5-6品种,整体楼盘品质还是无法达到一定高度。
1.1.2常绿落叶配置比例不适宜主要表现在常绿落叶配置比率不当,像上海地区常绿植物占有太高的比例,而落叶植物则为“星星点点”,常绿植物往往占“65% ~75%”,有个别居住区,常绿植物占有“80%~90%”份额。
像宝山宝月花园设计图纸房前行道树基本上就是香樟,乔木刚种植完毕,由于修剪量比较大或者种植规格较小,暂时不影响低楼层采光,但是二三年后就会出现居民和树木争抢阳光等矛盾。
居住区园林景观绿化施工中存在问题及措施黄子凌(广州市绿化公司,广东广州510000)摘要: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因此本文以居住区园林景观绿化为切入点,逐项细化园林绿化施工内容,客观总结居住区园林景观绿化施工中存在问题,最后重点探究居住区园林景观绿化施工问题的解决措施,旨在为园林绿化施工人员提供借鉴,为居民创设良好居住环境,取得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居住区;园林景观;绿化施工;问题;措施中图分类号:TU98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1)04-0036-020前言近年来,人们在园林绿化方面提出较高要求,为增强园林景观绿化效果,务必适时创新绿化施工措施,及时处理绿化施工问题。
当前,居住区园林景观绿化工作备受关注,结合实际情况,探索绿化施工的可行性措施,一定程度上丰富园林景观绿化施工经验,使居住区园林绿化效率和质量大幅提高。
可见,这一论题具有探究的现实性意义,希望园林绿化施工实践得到可靠的理论指导。
1居住区园林景观绿化施工内容1.1土方工程园林景观绿化的基础工程即土方工程,地形因素是园林绿化方案制定环节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因为地形信息对苗木采购、绿化施工、工程管理有关键性影响[1]。
土方地形平整度、排水顺畅度,均与土方工程质量有直接联系。
土方施工期间,根据相关规范及要求准备栽植土,并及时处理园林内杂质。
绿化栽植期间,机械设备利用率影响土方工程质量,关乎绿化施工整体效率,1.2景观设计居住区园林景观营造时,应创新设计思路,确保园林项目独具特色,成为所在居住区靓丽的风景线。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园林景观绿化施工应达到科学化要求,并且景观设计效果美观化、多样化,在不影响园林景观功用性的前提下,避免出现绿化工程雷同设计现象。
1.3工程质量绿化施工的核心是保证工程质量,从园林苗木质量、苗木种植质量等方面入手。
考虑到苗木生长阶段发生病虫害的可能,为确保苗木健康成长,尽可能采购本地苗木,在苗木培育、运输等环节做好保护工作,大大提高苗木存活率,确保景观绿化施工活动有序进行。
当前居住区景观人性化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浅析1. 问题介绍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居住区成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在保证居住质量的同时,也应该考虑人性化因素。
然而,目前居住区在景观人性化设计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1.1 设计理念单一当前居住区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之一是设计理念单一。
大多数居住区的景观设计都偏向于树木和草坪的布置,缺乏独特的设计元素和激发人们活力的创意点。
1.2 缺乏情感联结另一个问题是缺乏情感联结。
大多数居住区的景观设计都缺少能够与居民产生情感联系的设计元素。
这种情感联系有助于强化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同时增加社区的凝聚力。
1.3 难以相互协调另一个问题是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各个方面的设计难以相互协调。
通常情况下,居住区的景观设计是由不同的设计师或公司负责的,这些设计的风格和理念没有完全统一,导致整个景观设计缺乏统一性。
2.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开发一些有创意的、独特的、能够产生情感联系的新设计理念。
2.1 强化设计多样性为了解决设计理念的单一性问题,我们可以试试强化设计多样性。
应该选用各种物品作为设计元素,例如雕塑、壁画、雨水花园、滑板场等。
不仅能吸引更多的目光,而且能刺激居民的活力。
2.2 增加情感联结为了解决缺乏情感联系的问题,我们应该增加情感联结的元素。
例如通往社区的入口设计、共享空间设计、多样化的户外座位和其他社区活动和服务。
这些设计将在构建共同体价值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居民之间社会联系的发展。
2.3 设计各个方面相互协调为了解决设计难以协调的问题,我们可以建议在整个社区的景观设计中,使用统一的颜色、解决方案和必需的基础设施来保持内在一致性。
此外,我们也推荐建立专门的居民委员会或委员会,其成员包括社区设计师、居民和其他官员。
他们将可以为景观设计提出中肯和专业化的建议,进而形成更加完美的景观设计。
3. 结论因此,人性化设计是居住区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论析居住区规划设计要点摘要:本文分析了居住区规划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居住区规划设计策略,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居住区;规划设计;要点;1、居住区规划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1居住区规划应注重人文环境居住区是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因此其规划也应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环境和居民的生活方式,使整个社区能够有机地融入所在城市的整体环境中。
通过体现所在城市的文化传统,提供现代化的生活环境,满足人们对社区文化氛围和社区功能的要求。
1.2居住区规划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是影响居住区生活条件的关键因素,在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地形、地形和特征的特点。
住宅小区选址首先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远离污染源和强噪声源。
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施工现场河流、斜坡、树木和绿地等原始地理条件的破坏的同时,应利用它们创造一个和谐、相互依存的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活环境。
提供健康、舒适、可持续的生活环境。
1.3居住区规划应注重功能区的组合从宏观角度来看,建筑、街区或整个住宅区的规划设计应被视为一种空间环境规划设计,也就是说,住宅区应视为室内外各种空间环境的综合结合,并将居住区的多种环境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全面而有意义的居住环境。
1.4居住区规划应注意建立安全防线居住环境的安全是居民非常关心的问题。
要保证居住社会环境和居民社会生活的协调稳定,保证居住区各项功能系统的正常运行,帮助居民分忧解忧,消除后顾之忧,使人们安居乐业。
1.5配套设施应经济实用住宅小区规划应当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项配套设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总之,有必要从经济和实用的角度规划和设计各种配套设施,以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方便居民的生活。
1.6可持续住区可持续住宅区的目的是创造更可持续和更有活力的城市区域。
在结合区位环境考虑住宅总体布局的基础上,在进行个体设计时,必须注意住宅平面功能和形状的组织,以实现舒适使用、节约土地和节能的目标;另一方面,结合环境景观元素,达到室内外景观相互渗透的视觉效果;此外,结合该地区的地理特征,或根据山脉和地形,或通过适应现有的树木、河流、道路,减少环境破坏,可以采用合理的建筑形状来控制形状参数,达到节能的目的。
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施工管控要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园林景观设计作为美化居住区环境、提升居住品质的重要手段,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施工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设计、施工、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为了保证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施工的顺利进行,下面我们将就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施工管控要点做一些介绍。
一、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第一步是设计方案的确定。
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直接决定了后续的施工工作和景观效果。
在制定设计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居住区的实际情况、居民的需求、地理环境等因素,确保设计方案能够在实际施工中得到有效的落实。
二、施工单位的选择施工单位的选择是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关键环节。
优质的施工单位不仅能够保证施工质量,还能够使整个施工过程更加顺利。
在选择施工单位时,需要对其资质、施工经验、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施工单位能够胜任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施工任务。
三、施工过程的管控在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管控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并严格执行,确保施工进度能够按时完成。
需要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还需要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发生安全事故。
四、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施工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环境保护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保护好施工现场周围的植被、地貌等自然环境,防止施工过程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五、与居民的沟通与协调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与居民进行充分的沟通与协调。
需要对居民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听取,并在施工过程中尽量满足居民的需求。
需要加强与居民的沟通,及时告知他们施工进展情况,避免因为施工而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
以上就是关于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施工管控要点的一些介绍。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会涉及到更多的细节问题。
“以人为本”住宅区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摘要:在倡导如何构建人性化生态化居住环境的今天,居住区环境绿化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住宅小区绿化设计现状及绿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供参考。
关键词:住宅小区;设计现状;生态化;问题;思考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现代住宅小区绿化环境及设计的现状尽管现代住宅小区发展迅猛,但在住宅小区的绿化建设上,尚有不少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1:“为绿化而绿化”的设计规划观念表现普遍。
主要表现在一些住宅小区方案设计阶段粗糙的设计方案,这类方案仅仅满足了符合规范或绿化法规条例的要求,但缺乏情趣、有人情味的可持久的绿化空间设计,有些住宅区的绿化甚至有拒人于园外的感觉,草坪、花坛、绿地景观被铁栅栏、围栏包围,这样的绿化虽然绝对化覆盖面积达标,但其绿化的实用功能却远远不能发挥它的作用。
更与有主题的均好性绿化(即一方面,有中央庭院作为社区共享部分;另一方面,将绿色延伸到每一户的窗户外,或使住户能走入绿色,使之成为可享有的绿色。
)相违背。
还有些城市规划中在市政广场、中心公园上很下工夫,对与城市居民关系最为密切,利用频率最高的住宅小区绿地空间却潦草马虎,应付了事。
1.2:住宅小区绿化设计千篇一律,千园一图,无个性可言。
大多数城市居民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住宅小区没有特色,识别性不强,以至来访客人很难快速准确地找到他们所处的位置。
不少小区往往是一样的植被,一样的空间布局形式,以至缺乏个性,这显然没有充分考虑居民的心理需要。
1.3:绿化过分重视单一草坪,而忽略植物群落。
在住宅小区绿化上,目前有一种过分追求大面积草坪的倾向,单一大规模进行草坪建植,其实并不科学,草坪相对植物群落而言,观赏性强但实用性差,而且大面积草坪养护及建植费用都很高,会增加住宅内小区居民的经济负担。
如果利用一公顷土地进行绿化,若规划设计成草坪,大约需要购草种200公斤,施工费用加上养护费用等其它费用是建设相同面积的非单一草坪景观(即乔木、灌木、地被植物、草本花卉组合景观)的1.5~2倍。
居住区绿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居住区绿地不仅承担着绿化美化的功能,更为居民直接提供了户外休息活动的场所。
对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居民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阐述了居住区绿地的内涵,分析了居住区绿化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解决居住区绿化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居住区绿化内涵问题解决对策居住区绿地不仅承担着绿化美化的功能,更为居民直接提供了户外休息活动的场所。
对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居民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品味及生态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城市园林绿地中的居住区绿地也越来越受到居民的广泛关注,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致使许多居住区的开发建设者不惜高价包装、美化居住区,以提高经济效益。
但是,就目前的建设状况来看,居住区绿化存在诸多问题。
一、居住区绿地的内涵城市绿地系统是一个由城市各类绿地互相联系,共同组成的一个稳定持久的城市绿地环境体系。
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城市居民使用最多的室外活动空间,是衡量居住环境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生活居住用地占城市用地的50 %~60 % ,而居住区绿地占居住用地的30 %~60 %。
如此大面积的居住区绿地,是整个城市绿地点、线、面相结合中“面”上的重要一环。
居住区绿地是居民日常生活最乐于使用的公共场所,使用频率较高。
居住区绿地的基本任务就是为居民创造一个安静、卫生、舒适的生活环境,促进居民的身心健康,其基本组成要素有山水、地形、植物、道路、建筑、设施以及社会风土人情等。
其规划要以人为本,从使用功能出发,在空间层次划分、住宅组团组合、景观序列布置、小区识别性等方面体现地方特色,创造良好的功能环境和景观环境,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
居住区绿化存在的问题1、规划与建设脱节房产开发商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在绿地的规划设计上弄虚作假,未按规定要求进行建设。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特色定位及问题分析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文化素质修养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的景观设计要求越来越高,本文从分析当今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原则入手,着重探讨了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特色定位和相关问题探讨。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设计;特色定位;问题中图分类号: 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引言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伴随着城市的出现,人类居住形式的发展经历了数千年的漫长岁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步伐日益加快,居住区建设、居住环境也在不断提高,居住也正从“量”上升到”质”的追求。
在“以人为本”和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国居住区建设逐步向以满足人的需求,突出“以人为核心”的多元化方向发展。
居住区环境的营造、居住区景观设计已成为众多设计、科研人员研究的重点。
但是,目前居住区景观设计蓬勃发展的同时,还出现了许多弊端。
本文阐述了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特色定位和由此产生的相关问题。
1、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原则居住区景观设计是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与利用,创造出一个符合场地文脉和特征的居住空间。
其中包括种植配置、路网分布以及建筑小品和公共设施的布置等方方面面,既要突出功能意义,又要体现居民的视觉和心理感受。
具体原则是:1.1整体协调性原则从整体上确立居住区景观的特色是比较重要的,它是一个宏观的掌控,也是设计的前提条件。
首先,作为现代化的居住区,只有从整体上把握居住区的特色,才能与周围的环境和外部空间相协调。
居住区的特色来自于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对当地历史文化的现代表达,进而提炼出一种与居住活动紧密交融的景观特征。
其次,居住区的设计风格要整体统一,不同的居住区设计风格将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现代风格的住宅应采用现代景观造园手法,而古典风格的住宅适宜采用具有地方和传统的语言的思路来进行塑造。
1.2人文和生态性原则居住区是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居住区的景观融合了城市生活的许多要素,诸如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心理、审美情趣和宗教信仰等。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论文3篇第一篇一、目前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一)过于强调形式,忽视景观功能性在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一些设计过于强调景观的外在形式,忽视其使用功能和生态功能,忽视人的需要和感受。
例如,目前水景已成为小区环境景观的重点,有的开发商要求建设大面积的水景。
水景虽会带来活力,但其运用应恰到好处,不能求大、求多,否则会产生不良的负作用。
水面过大,占用居民活动面积。
而且由于蒸发、渗漏、卫生清洁,需要经常补水、换水,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增加物业管理的难度和费用。
在材料的运用上,一些设计者为追求形式上的构图、近期效果,大量使用自然树木,导致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而且由于树木在短期不易恢复,生态效果和观赏效果都达不到要求。
此外,过多运用镜面花岗石、火烧板等,镜面花岗石不防滑,雨天会给居民造成伤害,而且不透水,对地面排水、周围植物的生长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还会增加建设费用。
(二)强调硬质景观,忽视软质景观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不仅要注重特色和效果,更要注重环境的生态性。
现在很多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为了达到新颖、突出、快速见效的目的,过多强调硬质景观的建设,如设置大面积铺装,过多的喷泉水池、雕塑小品、亭台建筑等,大大缩小了绿地面积,忽视了绿色植物的生态功能特点和景观特色,无法营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缺少富有季相变化、色彩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同时,也会造成建设经费上的不合理现象。
(三)简单模仿,忽视景观的本土特色目前,许多居住区景观设计忽视了住区所在地的地域特征,包括住区外的自然环境特征,体现地方特色的乡土植物,长期形成和积淀的传统民风、民俗特征,历史文化遗迹等人文景观特征。
比如在居住区建设中,常出现大动土方的现象,不论现状条件如何,先挖山填水,再在平地上创造人工地形,没有因地制宜地利用原有地形地貌。
一些设计师对基地的传统文化涵没有很好地挖掘和利用,只是简单照搬国外的设计。
在植物选择上,未考虑其生长习性,只顾引进一些新奇的植物,对适应当地生长环境的乡土树种运用较少,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且使居住区环境景观缺乏地域特征和本土特色。
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居住品质要求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并期望能够尽可能的贴近自然,因此,在越来越多的房地产项目中,加大了景观设计的重视。
本文通过对大量居住区景观设计情况的实地调研,指出了目前居住区景观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将来的居住区的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前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环境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居住质量有了新的追求。
除了对住宅的区位、朝向、面积、楼层、户型、价格等因素的比较和权衡外,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也颇受关注,而居住区景观环境的水平也成为房地产开发商进行产品宣传,提高经济效益的必要手段。
尽管许多居住区在景观环境的建设中投入了很高的费用,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
因此,解决居住区景观设计中业已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景观设计水平,在当今社会也显得尤为迫切。
一、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
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应具有地方本土性特征,不同的气候、地形特征会有不同的生态系统,有的居住区在规划中提出“生态”的口号却流于空泛,实际中却没有很好地落实。
在一些居住区景观设计中,一些景观设计师盲目追求新、奇、特,忽略绿色生态与人的舒适性,不
能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如在北方的居住区中大搞热带风格设计,种植了很多热带植物,棕榈树、椰子树等等,由于违背了自然规律,后期必将为之承担巨额的养护费。
而有的时候开发商为了效果,不想冒险,或者设计师为了提高效率,直接照搬其他楼盘。
这样的千城一面、一哄而上,使得不同的城市出现了许多雷同的居住小区。
一些建设者只是照搬外地建设成功的居住区中景观设计的表面形式,而没有结合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对地方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挖掘明显不够,居住区建设缺乏文化理念、设计素材和根据,缺乏理性地去追求一些图案化的表面,从而使得景观设计失去了地方特色。
2.各项设计元素的搭配存在问题
(1)软、硬质景观设计比例失调
开发商为吸引消费者,制造销售亮点,显示其气派、豪华,在居住区中建起高大的城门,把小区中本应相对封闭的户外场所设计得犹如城市广场一般,缺乏实用性,同样不利于邻里交往。
在居住区搞过大面积的硬质铺装广场,剩下可供植物绿化的空间较少,但仅存的小面积空间仍就不是以植物造景为主,硬是塞了好多建筑小品,假山置石等无生命的景观,使小区中本已严重失衡的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的比例更加失衡。
(2)植物配置存在华而不实的现象
植物具有调节温、光、水,改善气候,美化环境,消除身心疲惫,有益居者身心健康的功能。
但是在在景观设计中对植物的选取存在片面追求“四季常绿”,致使植物季相景观不明显,重平面轻立体,缺
少生态化设计等问题。
如一些居住区为追求“四季常绿”大量使用常绿物种及外来物种,造成一些适应性强、色彩和季相丰富的落叶植物被冷落的现象,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无法感受到具有地域、时间特色的自然景观。
同时,外来物种因不适应当地的生态条件、景观环境而生长不良,既增加了绿化成本、加大了养护难度又不利于发挥本地植物资源优势、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3.过分偏重领导的喜好
无论是在工地第一线的施工管理人员,还是直接从事设计的技术人员在工作中经常不可避免的容易受到领导的喜好影响。
例如今天这个领导看到了自认为不错东西,就叫设计师把这个东西他认为好的东西加上去,明天那个领导又看到了另外一个自认为不错的东西,又把这个加上去,而不考虑自身财力及景观效果,最后设计出来的作品完全没有考虑整体的效果,弄得不伦不类,贻笑大方。
二、对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一些建议
1.要因地制宜延续地域的文化性
居住区景观设计一定要研究当地的地理气候特征、民族传统和历史文脉,并要符合自然法则,遵循生态学原则,尊重和保护原有的地形地貌、人文景观,追求建筑、园艺、建筑小品和设施等的和谐一致,把握现在,着眼未来,体现具有其特色的地域性、文化性和艺术性。
在追求自然、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的同时,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
2. 景观设计师应把握设计思想重视实际施工
景观设计师应该把握景观设计的灵魂思想,将居住区的实际情况和设计中的平面图纸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一开始就能从空间的角度考虑其设计,并亲临施工现场,把握设计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把设计的意图在现实中表达出来。
景观环境的塑造不同于建筑或市政工程,施工中应用的许多材料都不是标准化的工业产品,施工中所遇到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
因而景观设计的现场施工实际上是一种更需要随机应变能力的再创作过程,只有这样的景观设计才能散发出勃勃生机。
3. 硬质景观的设计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在景观设计中,软、硬质景观设计比例要适中,要考虑到景观的实用性和居民的需求,特别是要采取无障碍设计,使各个年龄段的居民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场所,方便邻里交往。
同时也要考虑硬质景观的安全性,如北方多雪的城市要进行防滑设计、硬质压顶不要有尖角要有倒角保护设计等,通过设计给居民提供舒适、安全的休闲、娱乐场所。
4.在植物的选择上应重视各种植物的配置组合
在植物的选择上倡导以乡土植物为主,还可适当选取用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植物。
尽量选用叶面积系数大、释放有益离子强的植物,构成人工生态植物群落。
如:有益身心健康的保健植物群落松柏林等;有益消除疲劳的香花植物群落丁香树丛、合欢丛林等;有益招引鸟类的面积大些的植物群落海棠林、松柏林等。
同时由于不同的季节呈现出明显不同的景观特色,在居住区设计应结合不同季节的特色做相应的植物配置及景观处理。
在南方城市的居住区设
计,绿化上可以疏密有致、高低错落地种植一些常绿植物及一些不同花季的花卉,使该居住区一年四季均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生机盎然的景象。
在北方城市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使得冬季植被比较单一,绿色植物只有松树。
可以多设计一些色彩和季相丰富的落叶植物,如观干的白桦,观果的山楂、金银木,观叶的红枫、蒙古栎等等,丰富了整个居住区的景观。
5.应重视水的作用
设计中应遵循南北方各城市气候与水文特点,如缺水城市的水景不宜过大,北方可考虑冬天在水池中设置滑冰场、放置冰雕等。
充分利用绿地的作用将雨水等水资源设计成生态化、可持续的亲水空间,同时在水体中布置荷花、鱼虾等动植物来丰富景观的层次,不但增加景观与人的交流,而且还能净化水质。
同时设计中也要注意,大面积静水设计切忌空而无物,松散无神韵,应注重曲折婉转,方显灵气。
结束语
居住区是城市的延伸,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居住环境承担了人们的许多日常活动,是人们日常生活、休闲和交流的场地,因此居住区中的景观设计应能及时把握人们居住心理的变化,灵活运用各种景观设计的构成因素,因地制宜,创造出安全、舒适、宜人的居住区景观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向北,范昭平.《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不足、整改思路与发展趋势》.社会科学家.2007,06.
[2] 陈金顺,陶勇,马冬梅.《居住区景观设计探索》.山西建筑.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