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管理学第一章组织与管理第二章早期管理思想
- 格式:pdf
- 大小:235.04 KB
- 文档页数:8
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第一节管理活动一、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二、管理的职能:决策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关系:①决策时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②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③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
三、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一)管理者的角色:(1)人际角色:①代表人角色;②领导角色;③联络角色。
(2)信息角色:④监督者角色;⑤传播者角色;⑥发言人角色。
(3)决策角色:⑦企业家角色;⑧冲突管理者;⑨资源分配者;⑩谈判者角色。
(二)管理者的技能:(1)技术技能(与层次成反比);(2)人际技能;(3)概念技能(与层次成正比)。
第二节中外早期管理思想一、中国早期管理思想:如《孙子兵法》、《周礼》等。
二、国外早期管理思想:1.亚当·斯密:劳动与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2.小瓦特和博尔顿:科学管理制度;3.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可持续经济);4.欧文:人事管理;5.巴贝奇:作业研究和报酬制度;6.亨利·汤:收益分享制度;7.哈尔西:奖金方案。
第三节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一、古典管理理论:(一)科学管理理论;(二)组织管理理论;二、行为管理理论;三、数量管理理论:(一)运筹学;(二)系统分析;(三)决策科学化。
四、系统管理理论;五、权变管理理论;六、全面质量管理;七、20世纪90年代的管理理论新发展:(一)学习型组织;(二)精益思想;(三)业务流程再造;(四)核心能力理论。
第二章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第一节管理与伦理道德一、伦理道德的真谛:“本性上普遍的东西”,即伦理的共同体。
二、伦理道德的管理学意义:(1)经济与经营活动的意义,尤其是对终极意义的追求;(2)企业组织:①共同目的;②协作的愿望;③信息的沟通;(3)人文力与企业精神;(4)企业及其产品的价值观。
第二节几种相关的道德观一、功利主义道德观:利益最大化,不公平,两极分化,不道德。
管理学第一章组织与管理第二章早期管理思想第一篇导论第一章组织与管理第一节组织要素及其整合一、组织及其要素思考题1.何谓组织?组织要素包括哪些内容?组织是指,一群人为了某个共同目标而结合起来协调行动的集体。
五要素是:组织成员 (认同组织目标,愿意为组织作贡献)组织目标 (组织成员共同接受的目标,一般由组织主要负责人提出)组织活动 (组织存在的标志,开展活动的目的是实现大家认同的目标)组织资源 (资金、人、物质条件、信息;资源需要筹措)组织环境 (组织生存在一定环境中,首先要适应环境;不是被动适应,可对环境施加影响)二、组织要素的整合(一)要素内部的整合(1)组织成员的整合(2)组织目标的整合(3)组织活动的整合(4)组织资源的整合(二)要素之间的整合(1)活动与环境的整合(2)目标与活动的整合(3)活动与人的整合管理就是整合组织的各种要素,这种整合的内涵:1. 制定有吸引力的目标以聚集组织成员。
2. 选择能最有效实现共同目标的活动方案。
3. 协调不同成员在目标活动中的努力。
4. 根据活动的要求和特点组织筹措物质条件。
5. 选择最有效的方式加工和利用这些物质条件。
6. 根据环境的特点和变化决定或调整组织的目标性质与活动内容。
三、企业: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组织(一)作为经济活动基本单位的企业(二)企业的任务1.满足社会需要2.获取利润3.满足社会需要与获取利润的关系思考题4.为什么说满足社会需要与获取利润都是现代企业的基本任务?满足社会需要是由企业的社会组织属性所决定的,实现利润是由企业的商品生产者性质所决定的。
这两者是互为条件、互相补充的。
首先,利润是企业满足社会需要程度的标志。
其次,利润也是企业满足或继续满足、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的一个前提。
因此,只有满足社会需要,企业才能取得利润;同时,只有取得利润,企业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
(三)企业的活动1.资源筹措 2.资源转换 3.产品销售第二节管理的内容、特征和原则一、管理的概念及其特征思考题2.何谓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所谓管理,就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利用专门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对组织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的过程。
大一管理学前五章知识点回顾管理学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组织、人力资源、领导力、决策等方方面面。
作为大一学生,我们有幸接触到管理学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为我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回顾大一管理学前五章的知识点,帮助我们更好地巩固所学内容。
第一章:管理学的起源与发展第一章介绍了管理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管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如孔子的管理思想、耶稣的领导方式等。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管理学开始逐渐形成体系,并逐步发展为独立的学科。
这一章的重点是了解管理学发展的背景与历程,以及一些重要的管理学家和他们的思想,如泰勒的科学管理、马克斯·韦伯的理性管理等。
第二章:管理思维与决策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管理思维与决策的重要性。
管理思维是管理者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良好的管理思维能够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分析问题,制定决策,并推动组织的发展。
本章还介绍了决策的过程和决策模型,如理性决策模型、随机决策模型等。
了解这些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己的决策能力。
第三章:组织与管理第三章主要介绍了组织与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组织是由一群人协同合作来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
本章介绍了组织的特点、组织的种类、组织设计等内容。
管理是组织中实现目标的过程,本章还介绍了管理的基本职能和管理者的角色。
理解这些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组织的运作机制,为未来的管理实践做好准备。
第四章:领导与管理第四章介绍了领导与管理的关系及其重要性。
领导是管理的核心,领导者通过自己的能力和行为来影响他人,推动组织实现目标。
本章介绍了领导的特点、领导风格、领导力发展等内容。
同时,本章还介绍了一些著名的领导理论,如特质理论、行为理论等。
深入理解这些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成为优秀的管理者。
第五章:沟通与协调第五章主要介绍了沟通与协调的重要性。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理解的过程,在组织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章介绍了沟通的基本原理、沟通的障碍及其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