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
- 格式:ppt
- 大小:956.50 KB
- 文档页数:50
文章来自于博粹堂中医馆月经不调也称月经失调,是妇科常见病之一。
其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或是月经前、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
病因可能是功能失常或者器质性病变。
许多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高血压病、肝病、内分泌病、流产、宫外孕、葡萄胎、生殖道感染、卵巢肿瘤、子宫肌瘤等均可引起月经失调。
哪些症状属于月经不调痛经:指的是在月经前后或月经期间出现小腹或腰部疼痛。
发作剧烈时患者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脚发凉、恶心呕吐,甚至会导致虚脱和昏厥。
月经量过多:可由妇科内分泌失调、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等,都可引起月经过多。
经期延长:是指月经周期正常,经期超过7天以上,甚至2周方净者。
多因黄体萎缩不全、子宫内膜修复延长或盆腔炎、子宫内膜炎或安放宫内节育器引起,亦称“月经不断”或“经事延长”。
月经过少:是指月经周期正常,但每次行经的天数少于2~3天,月经量少于20毫升,仅需少量甚至可以不用卫生巾,经血呈暗紫色或粉色。
不正常的出血:女性在生理期间来临时所流出的经血或是在分娩阶段的出血,都算是正常的出血,除了这两种情形以外的出血都属于不正常的阴道出血。
白带异常:主要指白带分泌物骤然增加,同时发生了气味、色泽和性质的改变,还伴有腰酸腿痛、外因瘙痒等症状。
中医认为女性月经不调与饮食起居有很大的关系,日常生活饮食不规律、不良饮食习惯都会影响月经,造成月经不调,这方面因素可通过食疗来达到改善的目的。
调理月经食谱两个:1)益母草鸡蛋汤:鸡蛋2个、益母草30克,将鸡蛋洗净,同益母草加水共炖,蛋熟后去壳再煮20分钟,吃蛋饮汤。
适宜于瘀血阻滞所致的月经过少,月经后延症。
2)羊肉生姜当归汤:当归、生姜各10克,羊肉片100克,加水同煮,熟后加盐,饮汤食肉。
适宜于月经后延、量少、腹冷痛等月经不调症状。
除了用药和食疗调理外,月经不调患者还要从精神方面调理,心态要平衡,适当运动,乐观面对生活,这样才能更快的摆脱疾病,达到女人完美状态。
女性须知:四大症状表明您已经月经不调摘要:月经不调是许多女性常见的问题,它可以给女性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月经不调的定义、分类、症状和常见原因,并提供相关的预防和治疗建议,帮助女性更好地了解和应对月经不调问题,以维持身体的健康。
1. 什么是月经不调?月经不调是指女性月经周期的改变、月经过多或过少、出血时间延长或缩短等异常情况。
正常女性的月经周期通常在21到35天之间,持续2到7天,每次出血量大约为20到60毫升。
月经不调可能会导致无法正常怀孕、贫血、骨质疏松等健康问题。
2. 月经不调的分类根据月经周期的改变和月经出血量的变化,月经不调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月经周期失调:常见的月经周期失调包括月经提前或推迟、间隔时间缩短或延长等情况。
•闭经或稀发:闭经是指女性连续3个月以上无月经,稀发是指月经周期超过35天。
•月经过多:表现为月经时间延长、流量增多,可能伴有血块。
•月经过少:表现为月经时间缩短、流量减少。
3. 月经不调的常见症状女性若出现以下一种或多种症状,可能表明她已经遭遇月经不调问题:•不规律的月经周期:经常出现提前或推迟的月经周期,持续时间和间隔都不规律。
•异常的月经出血:月经时间延长或缩短,流量增多或减少,出血期间可能有血块。
•疼痛和不适:月经期间出现腹痛、胸痛、头痛、腰酸等不适症状。
•情绪和心理变化:情绪波动、烦躁、焦虑、抑郁等情绪变化。
4. 月经不调的常见原因月经不调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涉及生理、心理和环境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生理因素:妊娠、哺乳期、更年期等生理变化可以导致月经不调。
•内分泌失调:卵巢功能异常、垂体和甲状腺功能障碍等内分泌问题可能引发月经不调。
•心理因素:长期精神紧张、压力过大、情绪波动等心理压力可能干扰月经周期。
•环境因素:长期不规律的作息时间、夜班工作、长时间的超负荷体力劳动等环境因素可能对月经产生影响。
5. 如何预防月经不调?虽然有些月经不调是难以避免的,但我们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来降低月经不调的风险:•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饮食均衡、规律作息、适当运动,保持正常体重和身体健康。
月经不调的中医常见症状及调理方法有哪些对于女性来说,月经是身体健康的“晴雨表”,而月经不调则是一种常见的妇科问题,给不少女性带来了困扰。
中医在调理月经不调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月经不调的中医常见症状以及相应的调理方法。
一、月经不调的中医常见症状1、月经周期异常月经先期:月经周期提前 7 天以上,甚至 10 余天一行,连续两个周期以上。
这种情况多由气虚、血热等因素导致。
月经后期:月经周期延后 7 天以上,甚至 3 到 5 个月一行。
其原因可能是血虚、虚寒、气滞等。
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周期时而提前,时而延后 7 天以上,连续 3 个周期以上。
这通常与肝郁、肾虚有关。
2、月经量异常月经过多:月经量明显增多,超过正常范围。
多因血热、气虚、血瘀等所致。
月经过少:月经量明显减少,甚至点滴即净。
可能是血虚、肾虚、血瘀、痰湿等原因引起。
3、月经颜色和质地异常月经色淡:经血颜色较淡,质地稀薄。
往往是由于气血不足。
月经色紫暗:经血颜色发紫发暗,有血块。
多为血瘀、寒凝所致。
月经质稠:经血质地黏稠,多与血热有关。
4、经期异常经期延长:月经持续时间超过 7 天以上,甚至淋漓半月方净。
常见于气虚、血瘀、湿热等情况。
经期缩短:月经持续时间不足 2 天,量亦甚少。
可能是血虚、肾虚等导致。
5、痛经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疼痛程度轻重不一。
中医认为,痛经可分为气滞血瘀型、寒凝血瘀型、湿热瘀阻型、气血虚弱型、肾气亏损型等。
6、闭经女子年逾18 周岁,月经尚未来潮,或已行经而又中断3 个月以上。
闭经的原因较为复杂,可能是肝肾不足、气血亏虚、气滞血瘀、痰湿阻滞等。
二、月经不调的中医调理方法1、中药调理辨证论治:中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舌象、脉象等进行辨证,然后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
比如,对于气血不足导致的月经不调,常用的方剂有归脾汤;对于肝郁气滞型,常用逍遥散等。
中成药:市面上也有一些针对月经不调的中成药,如乌鸡白凤丸、益母草颗粒等,但使用时也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
月经不调【辨证论治】月经不调是妇科最常见的一种病证。
凡外感六淫、伤七情,以及房室不节,饮食劳倦,或受其他疾病的影响,均可引起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经色和经质等方面的异常改变而出现病态者。
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以及月经过多和月经过少等。
月经先期月经周期提前七天以上,甚至一月来两次,并连续3个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先期〞。
如仅提前三、五天,并无其他不适的,或偶尔提前一次者,都不属月经先期围。
【病因病机】引起月经先期的主要原因是血热妄行或气虚不固两种。
1.血热妄行嗜食辛辣或外感邪热致阳盛血热;或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热迫冲任,致经血先期而下。
2.气虚不固素体虚弱,或劳倦过度,或饮食失调,或忧思伤脾,使脾气虚弱,统摄无权,冲任不固,以致月经先期而下;也可因产育过多或房室过劳,肾气不固,冲任失约而为月经先期。
【辨证论治】1.血分实热【临床表现】月经先期,量多质稠,色鲜红或紫红,兼有面红唇赤,烦热口干,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凉血。
【方药】清经散加减。
药如生地、丹皮、白芍、玄参、地骨皮、青蒿、旱莲草、黄柏。
经行有块加泽兰、丹参活血化瘀;乳房、小腹胀痛加川楝子、橘叶行气止痛;经量较多者酌加地榆、槐花、仙鹤草收敛止血。
2.肝郁化热【临床表现】月经先期,经量或多或少,色鲜红或紫,常夹瘀块,经前乳房、胸胁或小腹胀痛,烦躁易怒,苔微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清热。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
药如柴胡、当归、白芍、白术、丹皮、栀子、香附、炙甘草。
经量少而有块者,加泽兰、益母草活血化瘀;有寒热往来者,去白术、白芍、加半夏、黄芩和解少阳;有潮热者,去柴胡,加青蒿、鳖甲清虚热。
3.阴虚血热【临床表现】月经提前,量少色鲜,经期偏长,兼见颧红面赤,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
【方药】两地汤加减:药如生地、地骨皮、玄参、白芍、麦冬、阿胶。
虚热甚者,可加银柴胡、胡黄连;午后潮热者,加青蒿、鳖甲养阴清热。
月经不调会引发哪些症状对于女性来说,月经是身体的一个重要“晴雨表”,而月经不调则可能预示着身体存在某些问题。
月经不调的表现形式多样,比如月经周期的长短变化、经血量的多少不同、月经持续时间的异常等等。
那么,月经不调究竟会引发哪些症状呢?首先,月经周期紊乱是月经不调常见的表现之一。
正常的月经周期一般在 21 到 35 天之间,如果周期短于 21 天或者超过 35 天,都可能属于月经不调。
周期过短,可能会让女性频繁地经历月经,给生活带来不便,同时也可能意味着身体内分泌系统失衡,比如黄体功能不全,这会影响受孕和胚胎的着床。
而周期过长,则可能是由于卵巢功能减退、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原因导致的。
长期的月经周期过长,可能会使得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
其次,经血量的异常也是月经不调的一个重要方面。
经血量过多,可能会导致贫血。
女性在月经期间会流失一定量的血液,如果血量过多,身体无法及时补充,就会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贫血症状。
而且,长期大量的出血还可能是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等妇科疾病的信号。
相反,经血量过少,可能反映出子宫内膜变薄、激素水平异常等问题。
这不仅可能影响受孕,还可能是卵巢早衰的早期表现。
再者,月经持续时间的异常同样不容忽视。
正常的月经持续时间一般为 3 到 7 天。
如果月经持续时间过短,可能提示子宫内膜脱落不完全,或者是激素分泌不足。
而月经持续时间过长,超过7 天甚至更长,往往会导致感染的风险增加。
因为长时间的出血会使阴道的酸性环境被破坏,细菌更容易侵入,从而引发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妇科炎症。
除了上述直接与月经相关的症状,月经不调还可能引发一些全身性的症状。
比如,由于内分泌失调,女性可能会出现痤疮、多毛等问题。
痤疮不仅影响外貌美观,还可能给女性带来心理压力。
多毛则可能出现在面部、胸部、腹部等部位,影响女性的自信。
另外,情绪方面也可能受到影响。
月经不调可能导致激素水平波动较大,从而使女性出现烦躁、易怒、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有些女性的月经周期基本上正常,但行经时间超过7天以上,甚至有延续半个月才干净的现象,中医称为经期延长。
经期延长的发病机理有虚有实,实证多因为瘀血阻滞冲任,新血不得归经;虚证多因为阴虚内热、扰动血海以致经期延长。
1、气滞血瘀:如果女性平时心情郁闷,时间久了就会造成气滞血瘀。
或者女性在行经期,生产后感受到寒邪,寒邪阻碍气血运行而形成瘀血。
因瘀血阻滞胞脉,新血不能归经,以致经血延期不绝。
2、阴虚内热:如果女性属阴虚体质,或者因久病耗伤阴液、生产过多,房事过度,使体内阴血亏耗。
阴虚内热而血海不宁,经血不能正常运行,从而导致经期延长。
所以,中医认为,女性经期延长的原因有虚实之分,所以调理月经也要分清虚实以后再着手。
另外,中医的治疗注重整体的察言观色,从女性的气色也可观察出是否有月经不调的现象。
这不是因为中医师会看面相,而是中医师认为脏腑、气血发生变化时,都会在人的脸部表现出来。
月经失调往往是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或者气血不足所引起的。
所以月经失调的女性往往有唇色或面色的改变。
根据经验,月经失调女性的面色一般有以下的变化:1、面色隐隐发青,双颊及鼻间有青筋隐现,唇色暗,眼圈色暗:多见于情绪抑郁,易怒的女性。
2、面色灰暗,唇色发紫:多见于有体内有瘀血的女性。
3、面色暗黄或者苍白浮肿,唇色淡:多见于脾虚、气虚的女性。
4、颜面爱出油,喜欢长小痘痘:多见于体内有湿热的女性。
5、面色苍白,宛如擦粉一般,双颧红如涂了腮红,唇色红,身体瘦弱:多见于气阴两虚的女性。
可根据脸部的气血变化,找出月经失调的原因,并且对症治疗,这是中医师治疗月经失调的高深之处了。
当你出现“月经量少、月经推迟、月经迟迟不来、月经不正常”这些症状时,那么你被告上月经不调了,月经不调除了引起不孕外,还是其它妇科病的早期信号。
例如月经越来越少,可能是患了多囊卵巢综合征;痛经,有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症、附件炎、卵巢肿瘤等。
大多数女性月经不调多在于后天的某些病理变化,而种种病理变化的酿成,少女时候因缺乏卫生知识,对饮食冷暖也不注意。
月经不调的隐形杀手!4款食疗妙方助你摆脱困扰
月经不调不仅影响女性的生理健康,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心理和社交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月经不调的危害,并为大家推荐4款食疗妙方。
一、月经不调的危害不容忽视
月经不调可能导致女性出现贫血、皮肤暗沉、情绪波动等问题,严重时还可能影响生育能力。
因此,女性朋友们一定要重视月经不调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理。
二、4款食疗妙方助你摆脱困扰
红枣枸杞汤:红枣和枸杞都是补血养气的佳品,将两者搭配煮汤,不仅口感香甜,还能有效改善月经不调的症状。
黑豆糯米粥:黑豆具有补肾益气的功效,糯米则能补中益气。
将黑豆和糯米一同煮粥食用,对调理月经有良好效果。
红糖姜茶:红糖能暖宫活血,姜则能驱寒暖胃。
将红糖和姜片一起煮成茶饮用,对缓解痛经、调理月经有很大帮助。
当归羊肉汤:当归是中医常用的补血药材,羊肉则能温补身体。
将当归和羊肉一同炖汤食用,对改善月经不调、补血养颜有显著效果。
除了食疗调理外,我们还可以借助一些优质的保养品来辅助改善月经不调。
思妍金巢安,它采用天然草本成分,通过科学配比,能够调节女性内分泌,改善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
同时,它还能帮助女性补充必要的营养素,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月经不调是女性常见的健康问题,但只要我们重视并采取正确的调理方法,就能有效改善这一状况。
月经不调什么是月经不调?月经不调,妇科常见病。
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或是月经前、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
病因可能是器质性病变或是功能失常。
许多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高血压病、肝病、内分泌病、流产、宫外孕、葡萄胎、生殖道感染、肿瘤(如卵巢肿瘤、子宫肌瘤)等均可引起月经失调。
月经不调的基本症状有哪些1、经期提前。
月经提前指月经周期缩短,短于21天,而且连续出现2个周期以上,属于排卵型功血基础体月经失调温双相。
卵泡期短,仅7~8天,或黄体期短于10天,或体温上升不足0.5℃。
2、经期延迟。
月经错后7天以上,甚至40~50天一行,并连续出现两个月经周期以上。
有排卵者,基础体温双相,但卵泡期长,高温相偏低;无排卵者,基础体温单相。
3、经期延长。
月经周期正常,经期延长,经期超过7天以上,甚至2周方净。
有炎症者平时小腹疼痛,经期加重,平时白带量多,色黄或黄白、质稠、有味。
黄体萎缩不全者同时伴有月经量多;子宫内膜修复延长者在正常月经期后,仍有少量持续性阴道出血。
4、月经失调,还有月经先后不定期。
月经提前或延迟,周期或短于21天,或长于35天。
怎样衡量月经是否正常?1、周期:每个女人的周期都不尽相同,从21天到35天不等都算正常,关键是是否准时。
定期的性生活(如:每周一次)可以帮助你梳理荷尔蒙,对月经的规律有很大的帮助。
2、血量:女性在月经期间失去的血量应该在85克之内,持续3~7天。
出血量最多的时候集中在前3天内(占总失血量的90%)。
3、血块:月经期排出的血块是什么?医生的解释是:如果经血被阻塞在同一个区域而没有及时排出,囤积5~10分钟就会形成血块。
血块通常在早晨刚起床或者久坐之后。
4、月经不再来:不来月经首先要排除怀孕的可能。
如果不是怀孕,就要检讨你的生活方式:旅行、压力、剧烈运动、减肥过度以及气候变化等都会影响月经周期。
荷尔蒙和甲状腺的失衡也会导致月经周期的延长。
另外,患有多囊性卵巢囊肿或者长期服用黄体酮类口服避孕药也会使月经周期变长。
月经不调的原因及中医治疗方法发布时间:2021-01-19T14:20:46.257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8月15期作者:许凯[导读] 月经不调的原因及中医治疗方法许凯雅安市石棉县中医医院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变得越来越大,加班熬夜成为了工作常态,不仅饮食习惯遭到了破坏,就连原本健康的作息也被打破。
这样的生活状态对于女性的身体健康是非常不利的,造成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对于女性的影响是非常大,同时也是现阶段较为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其实造成月经不调的原因非常多,或因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或因全身性疾病等都。
大部分患者出现这一病症后更加倾向于选择中医进行治疗,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相较于西医而言更具优势,因为中医治疗产生的副作用很小,并且对于女性的健康来说好处更多一些。
因此,中医成为了人们治疗月经不调的首选。
女性月经的来临是因为卵巢中的激素发生了周期性变化,从而致使子宫内膜发生规律性的周期出血,通常情况下月经不调也被称为异常性的子宫出血。
月经的周期规律、周期频率以及月经时间和出血量等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异常都被称为异常性子宫出血也就是月经不调。
痛经其实并不完全属于月经不调病症,而是在月经来临时所伴随着的一种正常症状,并且每一个人对于疼痛的承受力都不尽相同。
月经不调症状的存在给女性患者带来了很多烦恼,而造成月经不调的原因非常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活作息不规律不规律的生活作息是造成女性月经不调的主要原因。
因为时代的快速发展使很多人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不断增加,熬夜成为了家常便饭,使原本稳定的生活作息被打破,长期这样生活就会导致身体的内分泌发生失调的现象,从而引发月经不调。
(2)过度减肥由于当前是一个以瘦为美的时代,所以很多女性朋友为了能够有一个完美的身材,则会通过减肥的方式来实现。
虽然说适当的减肥是一件好事,但是毫无节制的减肥就会对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尤其是女性。
女性月经不调有些什么症状
月经是女性进入青春期后特有的生理特征,又称月经周期,是生理上的循环周期。
如果女性出现月经不调的现象,可引发诸多内分泌疾病,还可造成女性不孕。
那么,月经不调有些什么症状呢?
专家指出,女性月经不调主要有以下几种症状:
1、经期提前。
月经提前是指月经周期短于21天,并且连续出现2个周期以上,属于排卵型功血基础体温双相,此时卵泡期短,只有短短的7-8天,或者是黄体期短于10天,体温上升不足0.5℃。
2、经期延迟。
经期延迟是指月经周期推迟7天以上,有时候甚至是40-50天,并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
此时患者如果有排卵,则表现为双相基础体温,但卵泡期长,高温相偏低,如果没有排卵,其基础体温则为单相。
3、经期延长。
月经周期正常,经期延长,经期超过7天以上,甚至2周才干净。
如果女性患有某些炎症,则可能会有小腹疼痛,经期加重,白带量多,色黄或黄白、质稠、有味等症状。
4、其他症状。
月经不调的其它症状有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无规律等。
专家提醒:如果女性出现月经不调,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地到正规的专业的医院进行妇科常规、B超、性激素等相关检查,以便找出月经不调的根本原因,从而对症进行治疗,以避免月经不调的危害。
原文:/yjbt/525.html。
月经不调有什么表现
月经不调是一种常见妇科病,原因有很多,平时阴部清洁不够或夫妻生活不洁都是它的致病原因。
遇到这种病应趁早应对。
否则有可能会引起其他更加严重的疾病。
月经不调的表现有:
1、月经失调,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提前或延迟,周期或短于21天,或长于35天。
2、月经中期出血(又称经间期出血、排卵出血)指两次规律正常的月经周期中间出现的出血,是由于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使子宫内膜失去激素的支持而导致的子宫内膜脱落引起的出血。
3、经期延迟平时月经规律,月经错后7天以上,甚至40~50天一行,并连续出现两个月经周期以上,但月经量正常。
有排卵者,基础体温双相,但卵泡期长,高温相偏低;无排卵者,基础体温单相。
4、经期提前。
月经提前指平时月经周期正常,突然出现月经周期缩短,短于21天,而且连续出现2个周期以上,但月经量正常。
属于排卵型功血基础体温双相,卵泡期短,仅7~8天,或黄体期短于10天,或体温上升不足0。
5℃。
从中医学角度来看,月经不调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体阴阳失衡,肾虚、肝郁和脾虚。
因此,采用中医药物治疗法是一个比较稳妥
和适当的选择。
由武汉李小平中医门诊研制开发的纯中药育宫培麟丸就是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