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分析(2)精品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1.31 MB
- 文档页数:48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分析
校企合作是指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产教融合是指将产业和教育相融合,使得教育体系更加贴近产业需求,实现教育与产业的双赢。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分析如下:
一、项目合作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双方共同合作开展研究项目、科研项目或者技术开发项目,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结合。
通过该模式,企业可以得到高校的科研支持和人才培养,从而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而高校则可以利用企业的实践平台,加强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和解决能力,同时还可以向企业输送人才。
二、实习就业模式
三、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四、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企业参与高校的教学过程,共同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通过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可以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培养出对企业有需求的人才,减少用人成本;而高校可以加强与企业的对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技能需求,同时可以向企业输送人才,提高就业率。
总结起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促进教育与产业的良性互动,提高高校教育的实效性和企业的创新能力,实现教育与产业的双赢。
不同的模式适用于不同的情况,企业和高校在选择合作模式时需要根据自身需求和资源状况进行判断,并进行有效的合作规划和实施。
产训融合暨企校合作案例合作模式一、“订单式”培养模式。
1. 怎么个事儿呢?企业就像下订单一样,跟学校说我需要啥样的人才。
比如说,一家互联网公司需要会某种编程语言,还得懂网络安全的程序员。
学校呢,就根据企业的这个“订单”来设计课程。
像针对刚才说的互联网公司的需求,学校就专门开设那种编程语言的高级课程,再加上网络安全的实战课程。
学生入学就相当于被企业预订了,他们心里也踏实,知道自己学的东西将来肯定有用。
然后在学习过程中,企业还会派专家到学校讲课,讲讲行业里的实际操作和最新动态。
等到学生快毕业的时候,就直接到这个企业去实习,实习完表现好就直接转正,就像定制的产品直接上线一样顺溜。
二、“共建实训基地”模式。
1. 这可挺有意思的。
企业和学校一起掏钱,在学校里或者企业附近建个实训基地。
这个基地就像一个小职场,里面的设备都是按照企业的生产标准来配备的。
就拿机械制造专业来说,实训基地里就有各种各样的机床、模具啥的。
学校的老师和企业的师傅一起在这个基地里教学生。
企业把一些简单的生产任务放到这个实训基地来做,让学生参与。
比如说生产一些小的机械零件,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既能学到理论知识怎么运用,又能挣点小钱,还能提前感受企业的工作氛围。
企业呢,一方面解决了部分生产任务,另一方面也能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有潜力的学生,就像在自己的小苗圃里挑选好苗子一样。
三、“师资共享”模式。
1. 互相帮忙呗。
企业的技术骨干到学校去当兼职教师。
这些师傅可都是在行业里摸爬滚打多年的,他们给学生讲的那都是实实在在的干货。
比如说建筑企业的老师傅,能给建筑专业的学生讲在工地上怎么避免安全事故,怎么处理那些奇奇怪怪的建筑结构问题。
反过来,学校的老师也到企业去挂职锻炼。
学校的老师理论知识丰富,但可能实际操作差点意思。
到企业里去待一段时间,跟着企业的项目做,回来再给学生讲课时,那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了。
就像一个厨师,以前只会看菜谱,现在自己下厨房做了几道菜,再讲菜谱就更有底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