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管理统计学
- 格式:pptx
- 大小:1.52 MB
- 文档页数:63
统计学第十二章 多元线性回归一. 选择题1. 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t 检验是用来检验( ) A 总体线性关系的显著性 B.各回归系数的显著性 C.样本线性关系的显著性 D .H 0:β1=β2=…βk =02.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若自变量x i 对因变量y 的影响不显著,那么它的回归系数 βi 的取值( )A.可能为0B.可能为1C.可能小于0 D 可能大于13.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y i ˆ=βˆ0+x 11ˆβ+x 22ˆβ+…+xkkβˆ中,回归系数βˆi表示( ) A.自变量x i 变动1个单位时,因变量y 的平均变动额为βˆiB.其他变量不变的条件下,自变量x i 变动1个单位时,因变量y的平均变动额为βˆiC.其他变量不变的条件下,自变量x i 变动1个单位时,因变量y的变动总额为βˆiD.因变量y 变动1个单位时,因变量x i 的变动总额为βˆi4.设自变量的个数为5个,样本容量为20。
在多元回归分析中,估计标准误差的自由度为( )A.20B.15C.14D.18 5.在多元回归分析中,通常需要计算调整的多重判定系数R a2,这样可以避免的值()A. 由于模型中自变量个数的增加而越来越接近1B. 由于模型中自变量个数的增加而越来越接近0C. 由于模型中样本容量的增加而越来越接近0D. 由于模型中样本容量的增加而越来越接近16.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如果F检验表明线性关系显著,则意味着()A.在多个变量中至少有一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显著B.所有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都显著C.在多个变量中至少有一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显著D.所有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都不显著7.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如果t检验表明回归系数βi不显著,则意味着()A.整个回归方程的线性关系不显著B.整个回归方程的线性关系显著C.自变量x i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显著D.自变量x i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显著8.设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ˆ=βˆ0+x11ˆβ+x22ˆβ+…+xkkβˆ,若自变量x i的回归系数βˆi的取值接近0,这表明()A.因变量y对自变量ix的影响不显著B.因变量y对自变量ix的影响显著C.自变量ix对因变量y的影响不显著D.自变量x对因变量y的影响显著i9.一家出租汽车公司为确定合理的管理费用,需要研究出租车司机每天的收入(元)与他的行驶时间(小时)、行驶的里程(公里)之间的关系,为此随机调查了20位出租车司机,根据每天的收入(y)、行驶时间(x1)和行驶的里程(x2)的有关数据进行回归,得到下面的有关结果(a=0.05)根据上表计算的判定系数为()A. 0.9229B. 1.1483C. 0.3852D. 0.851610. 一家出租汽车公司为确定合理的管理费用,需要研究出租车四级每天的收入(元)与他的行驶时间(小时)、行驶的里程(公里)之间的关系,为此随机调查了20位出租车司机,根据每天的收入(y)、行驶时间(x1)和行驶的里程(x2)的有关数据进行回归,得到下面的有关结果(α=0.05)根据上表计算的估计标准误差为()A. 306.18B. 17.50C. 16.13D. 41.9311. 一家出租汽车公司为确定合理的管理费用,需要研究出租车司机每天的收入(元)与他的行驶时间(小时)、行驶的里程(公里)之间的关系,为此随机调查了20位出租车司机,根据每天的收入(y)、行驶时间(x1)和行驶的里程(x2)的有关数据进行回归,得到下面的有关结果(α=0.05)根据上表计算的用于检验线性关系的统计量F=()A. 306.18B. 48.80C. 5.74D. 41.9312.一家产品销售公司在30个地区设有销售分公司。
管理统计学题库1. 什么是描述性统计?答:描述性统计是一种通过图表、表格和数学指标来总结和描述数据特征的方法。
它提供了数据的概括性信息,包括中心趋势、离散程度和分布形态等。
2. 请解释以下术语: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方差。
答:均值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表示数据的平均水平。
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标准差是一组数据各个数值与均值之差的平方和的平均值的平方根,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
方差是一组数据各个数值与均值之差的平方的平均值,也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
3. 请解释以下术语: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
答: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通常是无法直接观测或测量的。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观测值,用于对总体进行推断和估计。
参数是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数值,如总体均值、总体方差等。
统计量是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数值,如样本均值、样本标准差等。
4. 请解释以下术语:假设检验、置信区间、显著性水平。
答:假设检验是用来判断一个或多个统计假设是否成立的方法。
置信区间是用来估计一个未知参数所在的范围。
显著性水平是用来衡量统计结果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一种标准。
5. 请解释以下术语:相关性、回归分析、多元回归分析。
答:相关性是指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
回归分析是一种用来研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多元回归分析是一种用来研究多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6. 请解释以下术语:偏度、峰度、异常值。
答:偏度是描述数据分布形态的统计量,正偏表示数据右偏,负偏表示数据左偏。
峰度是描述数据分布形态的统计量,正峰表示数据分布比正态分布更陡峭,负峰表示数据分布比正态分布更平坦。
异常值是指与其他观测值相比明显不同的数值。
7. 请解释以下术语: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因子分析。
答:方差分析是一种用来比较两个或多个组之间差异的统计方法。
协方差分析是一种用来研究两个或多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的方法。
管理统计学第一章绪论一、填空1、统计学发展经历了( )、( )和( )三个阶段。
2、依据“恩格尔法则”,家庭收入(),则饮食支出占家庭收入的百分比()。
3、统计学方法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和()。
4、描述统计是指()。
5、推断统计是指()。
6、()用于衡量生活水平。
二、名词解释1、管理统计学2、统计学3、随机现象总体4、总体三、简答题1、统计学方法可以解决的主要问题有哪些?2、统计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说明每个阶段的特点。
第二章数据收集方法一、填空1、数据来源分为()和()两种。
2、依据调查对象的不同,统计调查方式分为()和()。
3、全面调查主要有()和()。
4、非全面调查包括()、()、()、()、()及()等。
5、统计调查方法归纳起来可分为()和()两大类。
6、随机抽样类型包括()、()及()等。
7、非随机抽样类型包括()、()及()等。
8、误差分为()和()两大类。
9、非抽样误差包括()、()、()、()及()等。
二、名词解释1、抽样调查2、单纯随即抽样3、抽样误差三、简答题1、数据计量尺度分为哪几种?不同计量尺度各有什么特点?2、统计变量分类有哪些?统计数据有哪几种?3、抽样调查分为哪两类?各有什么特点?4、简述企业数据收集过程第三章描述数据的图表方法一、填空1、单变量定量数据的图形描述分为()和()两大类。
2、单变量定量数据的图形表示方法有()、()、()及()、()等。
3、多定量数据的的图形表示方法有()、()、()及()等4、比较具有相同分类且问题可比的定性数据的各样本或总体时,应用()。
5、描述同时产生的两个定性变量关系的最常用的两种方式为()和()。
6、()和()通过反映频数分布表的内容,来描述定性数据。
7、累积频数分布图通过反映累积频数分布表的内容来描述()。
二、简答题及绘图1、简述频数分布表的编制过程。
2、什么是茎叶图?有什么特点?习题3-1、3-3第四章描述统计中测度一、填空1、集中趋势的度量有()和()。
第12章群落参数统计分析群落生态学家在解释和测度动植物群落特征特性时面对的是一类特殊的统计问题。
有些群落研究,例如能量分析,只需要使用一般的统计学方法、原理,就可以对群落内物种的丰富度进行估计。
但是,有些群落研究,需要使用一些新的参数,在群落水平来度量各个群落之间的相似性(similarity)。
DPS系统提供了常用的群落相似性参数估计,包括二项分布系数和距离系数。
前者可根据定性或定量调查资料通过计算各个生物群落间的相似系数和不相似(距离)系数来描述各个样本间的相似性测度;后者则根据定量资料,对群落的相似性进行测度。
植物生态学家为分析群落格局与环境关系,使用了大量的多变量统计分析技术。
如聚类分析、非线性映射分析、对应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及典型相关分析等。
这些分析技术将在后面章节中介绍。
本章仅介绍极点排序分析技术和对排序效果进行检验的方法。
群落物种多样性(diversity)是群落最直观的特征。
目前描述群落特征,比较群落之间差异时,一般都是使用多样性指数。
因此多样性指数在当今群落生态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为检验群落的异质性所设计的多样性指数,多年来沿着两个不同途径发展,一是应用统计抽样理论方法观察分析群落结构如何发生发展变化的, 如对数序列模型(Fisher et al.,1943)和对数正态分布模型(Preston, 1948)。
二是应用信息理论来评价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如Simpson 指数、Shannon指数。
两种方法的可应用性一直在争论之中,但都由于理论依据不够充分而谁也说服不了谁。
因此两大类方法目前都在应用着。
我们在此也都进行介绍。
生态位理论,自从MacArthur(1967)开拓性的工作以来,目前已是分析群落结构最有力的方法之一。
群落结构的分析,以及群落内竞争物种之间动态的互作的描述都离不开物种生态位参数的度量。
在DPS 数据处理平台上,我们提供了生态位宽度(niche breadth)和生态位重叠(niche overlap)指标的估计技术。
本文档下载自文库下载网,内容可能不完整,您可以点击以下网址继续阅读或下载:/doc/27b110e9e009581b6bd9ebff.html《管理统计学》习题及答案《管理统计学》作业集习题集及答案第一章导论*1-1 对5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单选)( 3 )(1)50名职工(2)5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3)每一名职工(4)每一名职工的工资 *1-2 一个统计总体(单选)( 4 )(1)只能有一个标志(2)只能有一个指标(3)可以有多个标志(4)可以有多个指标*1-3 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单选) ( 4 ) (1)指标(2)标志(3)变量(4)标志值第二章统计数据的调查与收集*2-1 非全面调查包括(多项选择题) ( 12 4 )(1)重点调查(2)抽样调查(3)快速普查(4)典型调查(5)统计年报*2-2 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多项选择题) ( 12 3 ) (1)采访法(2)抽样调查法(3)直接观察法(4)典型调查法(5)报告法*2-3 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状况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5日全部调查完毕。
则规定的这一时间是(单项选择题)(2)(1) 调查时间 (2) 调查期限 (3) 标准时间 (4) 登记期限*2-4 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五分之四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单项选择题)(4)(1) 普查 (2) 典型调查 (3) 抽样调查 (4) 重点调查 *2-5 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有(多项选择题)(23 4 )(1)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既可用于经常性调查,也可用于一次性调查;(2)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中最科学的方法,因此它适用于完成任何调查任务;(3)在非全面调查中,抽样调查最重要,重点调查次之,典型调查最不重要;(4)如果典型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近似地估计总体的数值,则可以选择若干中等的典型单位进行调查;(5)普查是取得全面统计资料的主要调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