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说课稿李海涛(省说课大赛一等奖)
- 格式:doc
- 大小:81.50 KB
- 文档页数:3
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文艺复兴时期但丁、达·芬奇等代表人物的作品和思想内涵,进而理解文艺复兴的本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文艺复兴时期名画赏析,从图片中获取有效的信息,感受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倡导乐观进取的人生观,是历史的进步.【教学重点】:文艺复兴代表人物及作品【教学难点】:文艺复兴的背景和影响【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合作探究法、谈话法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都知道这幅世界名画吧,《蒙娜丽莎》。
这幅名画与很多政要人士结下不解之缘,世人都难以抵挡她的神秘微笑:拿破仑将《蒙》挂在卧室内,每日独自欣赏多次;法国总统戴高乐心绪不宁时,便前往卢浮宫赏画;《蒙》每半年体检一次,启程时,30辆警车押队,200余名荷枪实弹的彪形大汉前呼后拥.目前全世界已有假的《蒙》200余幅,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就收藏了四幅。
《蒙》曾四次出国,荣耀无比.1951年,他在西班牙受到国家元首级别的隆重礼遇,1954年英国首相丘吉尔派出六架专机和300多名礼仪小姐,将它从巴黎接到伦敦,法国破例允许丘吉尔用手指摸画,但规定手指必须反复洗刷和严格消毒.《蒙》的作者是谁?(达芬奇)这幅画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魅力?!因为它不仅仅是一幅艺术作品,更寄托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向往.大家知道这幅画诞生于什么时代吗?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向往什么?今天我们学习了13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相信大家就知道了。
师:那什么是文艺复兴呢?文艺复兴和蒙娜丽莎有什么关系呀?不急,我们一起先欣赏几组艺术作品,看一看,不同历史时期,艺术家笔下的人和神都是什么样子的?一般我们把欧洲的历史划分为这么几个时期,一是古希腊罗马时期大约在公元4世纪以前,第二段时期为中世纪,长达一千多年,这一时期是基督教会统治欧洲,政教合一。
第三阶段为文艺复兴时期约14—16世纪.第一组: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作品:(出示《面包房夫妻像》、《掷铁饼者》)这幅画描绘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一对夫妻。
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课标标准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认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文艺复兴时期薄伽丘、达·芬奇、莎士比亚等代表人物的主要作品。
②对文艺复兴作品的鉴赏以及材料的运用,提高论从史出的能力水平。
(2)过程与方法:①运用文字、图片等资料分析文艺复兴兴起的原因,使学生经历依据材料研究历史问题的学习过程,体验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②引导学生站在人文主义的视角上去品读文艺复兴巨匠的著作,通过赏析文艺作品,理解人文主义的含义,体会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理解人文主义的含义,认识人的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②通过对优秀文艺作品的解读,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情趣和态度,更加注重人的价值、热爱生活、积极进取。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人文主义的各种表达方式。
(2)难点:理解文艺复兴时期典型作品的人文主义内涵。
教学方法:本课的教学主要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本课的教学主要采用史料分析法,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解题能力等到同步提高。
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1板书设计:请问:针尖上能站几个天使、耶稣是不是雌雄同体的?天堂里会不会有排泄物?耶稣复活的时候指甲和头发有没有长?耶稣复活这件事会不会发生在晚上?天使能否辨别白天和夜晚?天使吃不吃饭?要不要睡觉?一个针尖上能站多少天使?天堂的玫瑰花长不长刺?学生不能回答:然后解释,这说明人的自然个性受到压抑。
压抑人个性发展的是什么?人性该到复苏的时候了。
今天我们一起去了解14世纪前后发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
(二)讲授新课一、追寻文艺复兴之源材料一课本48页第一、二自然段内容材料二在基督教时代,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传统更多地保留在意大利。
一些意大利学者开始研究本土上的古代罗马的建筑遗址和文化手稿,……而且意大利各城市同拜占庭、阿拉伯一直有着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
【岳麓版】必修三第12课文艺中兴巨匠的人文风范【教案】第12课文艺中兴巨匠的人文风范编制李文涛审查高二备课组时间2018/2/21[课标要求] 1.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
2.认识文艺中兴期间人文主义的含义。
课前案——梳理知识?加强双基一、文艺中兴运动的盛行【骨干知识】1.背景:(1)思想:中世纪____________长远垄断西欧的文化教育。
(2)经济:14世纪以来,意大利工商业城市盛行,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
3)政治:财产阶级追求财产与人生享福,没有成熟的思想系统。
4)天灾:14世纪中叶,黑死病在_________延伸,促进人们反思。
盛行世纪,意大利成为文艺中兴运动的摇篮。
【要点精讲】文艺中兴为何借助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反封建思想?(1)当时封建神学占绝对统治地位,教会权力强盛,压制其余思想。
(2)封建神学的理论系统大多以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成就为依照。
(3)新兴财产阶级力量微小,没有成熟的思想系统,无力与神学正面矛盾。
【要点精讲】文艺中兴最早出现于意大利的原由(1)社会本源: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阶级本源:新兴财产阶级为了保护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利益,急迫要求摧毁教会的神学世界观,铲除保护封建制度的各样传统观点。
(3)历史本源:意大利更直接、更系统地保存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4)直接原由:教会和神学监禁了人们的思想。
(5)引火线:黑死病在乎大利延伸促进人们反思:不仅瘟疫造成死亡,长远以来在宗教约束中麻痹生活,活着也形同死亡。
二、文艺中兴的主要成就【骨干知识】1.薄伽丘(1)历史地位:意大利文艺中兴的前驱之一,与但丁及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的_____并称为文艺中兴前三杰。
(2)代表作品:《________》。
以人文主义为旌旗,揭穿教会的腐化与贪心,抨击教士的伪善与丑行,颂扬现实生活,一定人的价值与尊严,倡议生而同等,反对封建等级观点。
2.达·芬奇(1)重申艺术要表现和颂扬人的美及人的丰富的思想感情,他善于将解剖学、透视法和明暗转移法运用于绘画之中。
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课标要求】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认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1.重点:薄伽丘、艺坛三杰和莎士比亚作品及其渗透的人文主义2.难点: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影响【教学设计】导入设计:展示世界名画《蒙娜丽莎》(教师先让学生谈谈对这幅名画的了解)导语:这幅画以蒙娜丽莎“迷人的微笑”、“神秘的微笑”征服了世人。
拿破仑将《蒙娜丽莎》挂在卧室内,每日独自欣赏多次;法国总统戴高乐心绪不宁时,便前往卢浮宫赏画;目前全世界已有假的《蒙娜丽莎》200余幅,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就收藏了四幅。
《蒙娜丽莎》曾四次出国,荣耀无比。
1954年英国首相丘吉尔派出六架专机和300多名礼仪小姐,将它从巴黎接到伦敦,法国破例允许丘吉尔用手指摸画,但规定必须手指必须反复洗刷和严格消毒。
《蒙娜丽莎》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美丽?!它不仅仅是一幅艺术作品,更寄托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向往。
(设计思路:通过学生熟悉的名画,渲染气氛,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强烈愿望。
)(多媒体课件展示课题)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讲授新课一、文艺复兴概述1.含义:14至17世纪新兴(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名,以“人文主义”为旗帜(核心),形成的人文主义社会思潮。
探究学习:结合以下两则材料,谈谈什么是人文主义?材料一:上帝赋予了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自身的能力,他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
——人文主义者皮柯材料二:在教父们的著作中有不少表面上的矛盾甚至难解之处。
我们崇拜他们的权威,不应该使自己追求真理的努力停滞不前。
……读这类著作都要有充分的自由进行批判,而没有不加怀疑接受的义务。
——人文主义者阿贝教师总结:人文主义就是提倡人性,重视人的价值,要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追求现世的幸福。
2.实质: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思维拓展:为什么要“复兴古典”?①天主教会势力强大,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②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
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好!我说课的课题是《》,我将从说教材、说目标、说教法、说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首先,说教材:从教材的空间角度讲,本课是第三单元第二课,重点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巨匠j作品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
人文主义贯穿本课始终,它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文艺复兴反封建的基本体现。
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文艺复兴运动不仅产生许多人文主义思想文化巨匠,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欧洲宗教改革,使欧洲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所以本课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高考的时间角度讲,本课在高考中占有较为重要位置。
自2007年新课改高考以来,全国共考过11道选择题,1道简答题。
山东1道选择题,0道简答题。
具体题目是2.(2008·山东文综·12)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
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A.求知是人类的本性B.心灵美比形体美更珍贵C.人的出类拔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可以超过神D.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解析】本题考查古希腊先哲的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的滥觞。
综上,高考题万变不离其宗,掌握基础知识才是硬道理。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
2认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析文艺复兴的背景,培养根据史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了解文艺复兴的主要代表性人物及作品,培养通过感知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3通过感悟文艺复兴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分析价值判断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文艺复兴在人类文明发展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意义。
2 感悟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时代价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文艺复兴的背景、成果、意义。
难点:通过感知形成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认识与价值判断。
教具:多媒体、AUTHORWARE课件、学案。
教学设计:必修三第12 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一.教材分析《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是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模块3《文化发展历程》第三单元第十二课内容。
这一课主要是通过对文化巨匠及其作品的了解和学习,让学生从中领会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认识到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文艺作品的鉴赏能力,以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问题和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培养善于发现美、鉴赏美的情趣和态度,更加注重人的价值,热爱生活,积极进取。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2)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2. 学习目标(1)熟悉文艺复兴时期文化巨匠的主要成就及艺术风格,记忆人文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名称,理解人文主义思潮的内涵和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
(2)认识人文主义思潮与社会历史背景之间的联系。
3. 能力目标(1)提高透过文学美术作品这类特殊的历史视角分析归纳历史发展特征的能力。
(2)通过理解欧洲社会转型时期文艺复兴所带来的思想内容和思维方式的变化,认识思想解放运动是新社会产生的号角,渗透“人类的进步就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互动与升华”的历史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人文主义的各种表达方式(2)教学难点:理解文艺复兴时期典型作品的人文主义内涵四.学情分析作为高二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一些分析历史线索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对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有比较强烈的兴趣。
但由于文艺复兴在时空方面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又是学理科的,对历史不够重视,因此教学有一定的难度。
为此,在处理知识方面,必须紧扣教材,创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情景。
五.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法(讲述法,讨论法、问题设计法)2.学案教学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平台六.课前准备1.预习课本和学案2.达芬奇资料收集七.课时安排:1 课时八.教学过程(一)名画导入:学生欣赏《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问题导入新课,用名画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一、教学内容分析《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该课是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该单元围绕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这一主线展开。
该课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14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要求冲破中世纪的精神黑暗,文艺复兴兴起。
文艺复兴发展了古希腊人文精神,要求解放人性,倡导个性解放。
为接下来的欧洲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复兴了人文主义。
该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早期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代表人物薄伽丘,文艺复兴全盛时期意大利的艺坛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英国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莎士比亚的戏剧。
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简单的讲述教材的内容,更要帮助学生透过这些人物的作品分析文艺复兴爆发的背景及其带来的影响。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生对文艺复兴的相关内容在初中时已经有初步的了解,对于文艺复兴中出现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都不陌生,所以对于教材上的内容理解起来很轻松。
但是学生对文艺复兴产生的背景,特别是中世纪的相关内容非常的陌生,教师应该对其加以补充和指导。
三、设计思路根据本校教学资源的条件和该课的特点,对于本课的教学,我将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学案教学、材料分析法、引导学生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的方法来学习该课的内容。
四、教学目标课标要求: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一)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2.了解文艺复兴产生的背景。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十日谈》等作品的赏析,了解其人文主义的内涵;通过对布克哈特对文艺复兴的解读评价,从多个角度来分析文艺复兴所造成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认识到他们在封建社会发出的最强音。
五、教学重难点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作品、文艺复兴的背景和影响六、教学过程设计课前预习完成以下内容1. 中期,在兴起一股思想解放潮流,史学界称之为。
课题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教材分析课标要求:①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②认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学情分析高二文科班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历史基础,但是历史素养还有待提高,所以讲课期间可以适当的穿插一些小故事之类的元素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并且探讨的问题不宜过于深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②认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③能够较好地根据史料分析历史问题;④能够结合作者经历或作品背景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探析文艺复兴的背景,进一步掌握根据史料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②通过探究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作品的内涵,初步理解结合作者经历、作品背景理解艺术作品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文艺复兴产生的背景的了解与对文艺复兴作品的感受,认同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历史价值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文艺复兴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难点:西方文艺复兴产生的历史背景、性质、思想理论基础教学方法通过运用图片,案例,小故事等一些元素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与学生实时互动,调动课堂气氛;在课堂上要及时分析总结知识点,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总结;课堂最后的小结要简练升华.教学手段在夯实知识点的基础上,在其间穿插一些小故事和案例,吸引学生注意力,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使之与板书起到相辅相成的效果;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预设多媒体展示《蒙娜丽莎》,简述几位伟人与这幅画的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思考学生在听简介的同时思考为什么这幅画会有这么大的魔力我们可以看到,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需要巨人而诞生了巨人的时代。
这一时期,人才辈出,群星灿烂——薄伽丘、拉斐尔、米开朗琪罗、达芬奇、莎士比亚,正是他们天才般的创造力,卓越的文学艺术成就,引领人们打破了中世纪的宗教神学束缚,走向了尊重人性,崇尚自由的近代社会。
下面,就让我们通过他们的作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感受这场伟大的文艺复兴运动(板书)首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大屏幕上面的两段小材料和课本第一自然段,思考一下文艺复兴兴起的背景。
第 12 课《文艺中兴巨匠的人文风范》教课方案(一)教材剖析1、教材的地位本节课的内容在近代欧洲人文精神的发展中拥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地位十分重要。
2、课标标准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认识文艺中兴期间人文主义的含义。
3、教课目的(1)知识与能力:①认识文艺中兴期间薄伽丘、达·芬奇、莎士比亚等代表人物的主要作品。
② 对文艺中兴作品的鉴赏以及资料的运用,提升论从史出的能力水平。
(2)过程与方法:①运用文字、图片等资料剖析文艺中兴盛行的原由,使学生经历依照资料研究历史问题的学习过程,体验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②指引学生站在人文主义的视角上去品读文艺中兴巨匠的著作,经过赏析文艺作品,理解人文主义的含义,领会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理解人文主义的含义,认识人的价值,培育学生热爱生活、踊跃进步的人生态度。
②经过对优异文艺作品的解读,培育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情味和态度,更为着重人的价值、热爱生活、踊跃进步。
4、教课要点和难点(1)要点:人文主义的各样表达方式。
(2)难点:理解文艺中兴期间典型作品的人文主义内涵。
(二)学情剖析1、本课面向高二文科班学生,该阶段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和必修二经济发展历程的内容,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历史知识系统,有必定的合作研究和自我学习能力 .2、高二学生有必定的自学和表达能力,但在思想的独立性、批评性、灵巧性等方面还不够成熟。
(三)、教法学法1、教课方法:本课的教课主要在教师的指引之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本课的教课主要采纳史料剖析法,问题教课法,情境教课法,多媒体协助教课法等多种教课手段,让学生的思想能力与解题能力等到同步提升。
确立依照:本课内容较抽象且学生知识贮备较少;创建优异的讲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2、学习方法:课前指引学生经过上网查找资料和分组合作;讲堂上经过学生讲述、研读资料、合作研究等,真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合作探究贯串本课的一直。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教学设计(7页)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教学设计长安十二中李红【设计思想】高中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理解力,对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风采也有所了解,无论从文学角度还是从艺术的角度都有所涉及,有的已经达到了耳熟能详的程度,如艺术巨匠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学生能够从美术专业的角度来进行赏析,却不能从历史的视角进行审视,对作品的理解缺乏时代文化底蕴的深剖。
鉴于此本课教学以对文艺复兴的探究为导线,通过对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作品的赏析,渗透人文主义的表现和内涵,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体会人文主义的价值,体会文艺复兴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重大意义。
首先指导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积极搜集关于文艺复兴时期的资料,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整理历史资料,发现历史问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印发本课导学案,方便学生课前预习。
课堂上充分借助多媒体的设备,围绕文艺复兴的核心人文主义这条主线展开探究,将视频、文字、图片资料等信息有机整合,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得地位,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和通过感知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做到教学直观性、科学性与实效性的统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的第二课,是继《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即强调人的价值这一思想之后,如何唤起人们对人的价值的重新思考和定位,毫无疑问,《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以人文主义为旗帜,能更有力的引导人们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而朝着理性科学的方向迈进。
《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人文主义贯穿始终并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人文主义的内涵是本课的重点,文艺复兴时期典型作品所渗透的人文主义内涵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必须通过对作品直观展示和深入分析,让学生切实体会人文精神。
【学情分析】【设计思路】引导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新课标下教学模式的有效形式,通过课堂互动,及时反馈学生的学情,通过合作探究分享学生的智慧。
岳麓高二上学期历史必修III第12课《文艺中兴巨匠的人文风范》教课设计第12课文艺中兴巨匠的人文风范【课程标准】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认识文艺中兴期间人文主义的含义。
【教课目的】一、知识与能力:熟习文艺中兴期间文化巨匠的主要成就及艺术风格,记忆人文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名称,理解人文主义思潮的内涵和文艺中兴运动的本质。
认识人文主义思潮与社会历史背景之间的联系。
提升透过文学美术作品这种特别的历史视角剖析概括历史发展特点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指引学生站在人文主义的视角上去品读文艺中兴巨匠的著作,经过赏析文艺作品,理解人文主义的含义,领会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2.运用文字、图片等资料剖析文艺中兴的作品,让学生体验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人文主义的含义,认识人的价值,培育学生热爱生活、踊跃进步的人生态度。
经过对优异文艺作品的解读,培育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情味和态度,更为着重人的价值、热爱生活、踊跃进步。
3.经过理解欧洲社会转型期间文艺中兴所带来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方式的变化,认识思想解放运动是新社会产生的军号,浸透“人类的进步就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互动与升华”的历史观。
【教课要点与难点】要点:人文主义的各样表达方式难点:理解文艺中兴期间典型作品的人文主义内涵【教课器具】采纳制作PowerPoin课件的方式协助教课【思路设计】1/4岳麓高二上学期历史必修 III第12课《文艺中兴巨匠的人文风范》教课设计本课要点为经过剖析文艺中兴期间文艺巨匠的作品,认识人文主义的含义,因此将讲课要点放在对作品的剖析上。
经过教师指引、诱思、学生合作研究、自主显现的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形,导入新课世界最有名的英国苏富比拍卖行,将在英国伦敦拍卖这部画作,预估价为1500万英镑。
而这幅作品就是意大利文艺中兴期间绘画大师拉斐尔创作的。
为什么这幅画有这么高的艺术价值?除了艺术自己以外,还有深刻的历史价值。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是高中历史必修三文化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一课。
文艺复兴是欧洲近代史上一次思想文化的重大变革,对欧洲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节课通过介绍文艺复兴时期几位巨匠的作品和思想,展现了这一时期人文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有助于学生理解人文主义的内涵,认识到思想文化的变革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背景和主要代表人物,如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
(2)理解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能够分析文艺复兴巨匠作品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
(3)培养学生欣赏艺术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和综合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展示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和相关文献资料,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交流中深化对人文主义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感受文艺复兴时期巨匠们的创新精神和对人性的赞美,激发学生对优秀文化的热爱和追求。
(2)引导学生认识到人文主义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2)人文主义的内涵。
2、教学难点(1)理解文艺复兴巨匠作品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
(2)认识文艺复兴运动在思想文化领域的重要影响。
二、说教法(一)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文艺复兴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问题引导法设置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