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树
- 格式:docx
- 大小:17.57 KB
- 文档页数:4
《合欢树》优秀教学设计《合欢树》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合欢树》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合欢树》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体会无私的母爱以及作者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和沉重的内疚交织的感情。
2、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寓意。
教学重点:品味词句意蕴教学难点:“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方法:颂读法,归纳法,探讨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语但丁说“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
”古往今来,关于母亲的故事、文章很多,大家熟悉的故事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文章有《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母亲绵绵的爱化作了密密的针脚。
冰心在《繁星》中写道“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进它的巢里,我心中的风雨来了,我躲进母亲的怀里”可见,母亲还是儿女心灵的港湾,这一类的文章还有很多。
每个人笔下的母亲都不尽相同,因为发生的事情不一样,个人的体验不同。
今天,我们学习史铁生的《合欢树》,再一次感受伟大的母爱。
二、课文分析(一)通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1、老师朗读第一段,指定一排学生依次朗读课文,熟悉文本,看作者写了人生中哪几个年龄段的哪些事情,以理清课文思路(出示课件) 明确:年龄“我”母亲十岁作文获奖做裙子二十岁双腿残废做各种事情三十岁小说发表不在人世三十多岁聊起合欢树已死多年(看幻灯提问题)由这张幻灯片我们可以看到本文是以时间为线索。
文章题目叫《合欢树》但在文章后半部分才写到合欢树,有什么好处?明确:(1)条理清楚(2)与邻居闲聊时提起,真实可信,亲切自然。
(二)分析把握母子间的亲情母亲对儿子1、在这篇描写母亲的文章中,你认为最能体现母爱的是哪些段落?明确:第2、3两段,也就是作者二十岁的时候。
史铁生:合欢树
《合欢树》是中国作家史铁生创作的一部小说,该小说于1980年发表。
《合欢树》以家庭为背景,描写了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生活,展现了一个常年围绕着合欢树的家庭故事。
小说主要围绕着主人公叶云生和他的家人展开,通过叶云生对合欢树的疯狂崇拜和依恋,以及叶云生和他的女儿之间的复杂关系,揭示了家庭中的权力斗争、欲望、嫉妒和冷漠。
在小说中,合欢树是叶云生的精神支撑和情感寄托。
他将合欢树视为自己的朋友和家人,与之建立了一种特殊的情感关系。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叶云生发现自己对合欢树的依赖越来越深,逐渐失去了对真正的人际关系和家庭的关注。
他的妻子、女儿和儿子在他的心中逐渐被合欢树取代,最终导致了家庭的破裂和悲剧的发生。
该小说以其深刻的家庭描写、细腻的情感叙述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而广受赞誉。
它通过对合欢树的象征意义的探索,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与物之间的诸多问题。
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独特的想象力,展示了史铁生作品中常见的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丰富的内涵。
史铁生《合欢树》课件一、教学内容《合欢树》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本课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史铁生所著的《合欢树》展开,通过对合欢树的描述,反映出作者对生命、亲情和自然的感悟。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和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合欢树的特点及作者的感悟。
2. 领悟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对亲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通过合欢树所表达的生命哲理。
2. 教学重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原文、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合欢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合欢树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朗读课文:让学生齐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文字魅力。
3. 讲解课文:分析课文内容,讲解合欢树的特点及作者的情感表达。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进行例题讲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课文中的其他修辞手法。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所表达的生命哲理,分享各自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合欢树》2. 板书内容:a. 合欢树特点:生命力顽强、充满情感b. 作者感悟:尊重生命、珍视亲情、热爱自然c.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以“我的母亲”为题,写一篇短文。
b.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生命的感悟。
2. 答案:a. 略b. 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课文,让学生了解了合欢树的特点以及作者的情感表达,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身边的植物,学会用心感悟生命,提高对生活的热爱。
同时,推荐学生阅读史铁生的其他作品,深入了解其创作风格。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通过合欢树所表达的生命哲理。
《合欢树》文章结构
《合欢树》是一首古诗歌,文章分为开头、中间和结尾三个部分。
开头:首句是“合欢树前集小酌”,通过这句话,读者可以知道
诗歌的背景是在合欢树下,主人公在品尝酒水。
接下来的两句话“留
连赏心乐未央,蜂蝶纷纷过墙来”,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场景,让人产
生心旷神怡的感觉。
中间:中间是描写合欢树的部分,通过对合欢树的描写,传达出
一种美好、和谐的情感。
首句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接着描述荷叶、蜻蜓、燕子等一系列自然景观,最后重点描写了合欢树的形态与美丽:“梨花一枝春带雨,桃李十树月通天;”
结尾:结尾部分再次回到人的角度上,首句是“歌管楼前梧叶下”,通过描述人们欢声笑语的场景,结束了整篇诗歌。
最后一句
“数声清啸泪纵横”,表达了主人公离别的伤感,给整首诗歌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
《合欢树》全新课件一、引言合欢树,又名绒花树、马缨花,为豆科合欢属落叶乔木,原产于我国中南部地区,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合欢树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药用价值和生态价值,是我国重要的树种之一。
本课件旨在通过对合欢树的介绍,使大家对其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
二、合欢树的生物学特征1.形态特征合欢树为落叶乔木,树高可达20-30米,胸径40-60厘米。
树皮灰褐色,纵裂。
小枝细长,黄褐色,具明显皮孔。
二回羽状复叶,互生,羽片4-12对,每羽片具小叶10-30对;小叶镰状长圆形,长6-12毫米,宽1.5-4毫米。
头状花序生于枝端,直径约1厘米,花丝粉红色,长2-3厘米,花期6-7月。
2.生态习性合欢树喜光、耐旱、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强。
生长适温为20-30℃,冬季能耐-15℃低温。
根系发达,抗风能力强。
三、合欢树的价值1.观赏价值合欢树树形优美,枝叶繁茂,花色艳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夏秋季节,满树粉红色花朵,如梦似幻,美不胜收。
合欢树常用于园林绿化、行道树、庭院观赏等。
2.药用价值合欢树皮、花、种子均可入药,具有镇静、安神、解热、抗炎、抗菌等功效。
合欢花还具有抗过敏作用,对治疗皮肤病有一定的疗效。
3.生态价值合欢树具有较强的吸附尘埃和有害气体的能力,对改善环境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同时,合欢树根系发达,能防止水土流失,维护生态平衡。
四、合欢树的繁殖与栽培1.繁殖方法合欢树繁殖方法主要有播种繁殖和扦插繁殖两种。
播种繁殖在秋季进行,将成熟种子去翅后沙藏越冬,翌年春季播种。
扦插繁殖在夏季进行,选择生长健壮的枝条,剪成长15-20厘米的插穗,插入沙床中,保持湿润,约30天后生根。
2.栽培管理合欢树栽培管理较简单,关键在于水肥管理。
定植后,每年春季进行施肥,以复合肥为主。
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润,干旱季节适当浇水。
合欢树病虫害较少,常见病害有叶斑病、煤污病等,可喷洒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药物防治。
五、结论合欢树作为一种具有多重价值的树种,在我国园林绿化、生态建设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年级作文】合欢树
合欢树是一种叶子很茂密的树,它的形状像一个大伞,所以又叫做“伞树”。
合欢树的树冠很高大,可以提供凉爽的遮荫,是夏天最好的树木之一。
合欢树的树皮呈灰白色,很光滑。
树叶是扇形的,叶子很小,但密密麻麻地生长在枝条上,煞是好看。
在阳光照射下,合欢树的叶子会散发出一种清香,仿佛能够让人心情愉悦,也让人觉得非常舒服。
小鸟们也喜欢在合欢树上筑巢,它们在树上欢声笑语,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合欢树的花是淡绿色的小球状,聚集在一起,非常美丽。
每当合欢树开花的时候,它的花香会飘满空气,周围的人们都会赞美它的美丽。
而在合欢树的花开放后,就会结出一种像豆荚一样的果实,里面有很多扁平的种子。
这些种子很小,但长大后可以变成新的合欢树。
合欢树喜欢生长在阳光充足、空气湿润的地方,它对土地的要求不高,所以可以在很多地方看到它。
合欢树除了美丽,还有很多其他的好处。
它的根可以防止土壤流失,保护土地。
它的树枝可以提供栖息和繁殖的环境给小鸟。
它的树叶可以净化空气,让人们呼吸到更加清新的空气。
我家的后院就种植了一棵合欢树,每当夏天来临的时候,我都会找一个椅子坐在合欢树下,享受凉爽的空气和花香。
有时候,我还会听到小鸟们在合欢树上欢快地歌唱,好像在给我带来欢乐。
合欢树是我喜欢的树木之一,它不仅美丽,还有很多实用价值。
我希望将来能够保护好合欢树,让它永远生长在我们的身边,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美好和快乐。
1、夫妻和睦:合欢树能象征着夫妻和睦,恩爱美好,能寓意着永远恩爱、两两相对、代表着夫妻好合。
2、伟大母爱:合欢树也能象征着母亲的爱意,能够代表着母亲伟大的爱,寄托着母亲的希望。
3、合欢树还能象征着死而复生,能象征着好兆头,希望能够恢复健康的身体。
4、消除误会:合欢树还能象征着消除误会,重归于好。
一、夫妻和睦
合欢树能象征着夫妻和睦,恩爱美好,能寓意着永远恩爱、两两相对、代表着夫妻好合。
合欢树之所以有这样的含义,是因为合欢树到了晚上,叶子会自己合起来,就像是夫妻团聚恩爱一样。
在古代的时候,当夫妻出现争吵时,重新言归于好后,会一起喝一下合欢花沏的茶,也会将合欢花赠送给发生争吵的夫妻,放置在他们的枕头下面,祝愿夫妻和睦幸福,生活能够圆满美好。
二、伟大母爱
合欢树也能象征着母亲的爱意,合欢树一般都是母亲栽种,能够代表着母亲伟大的爱,代表着对自己的情感,也能寄托着母亲的希望。
可以在母亲居住的地方,给母亲栽种一株合欢树,能够回馈母亲的爱意。
三、死而复生
合欢树还能象征着死而复生,一般在当自己的儿女出现意外的时候,很多母亲会在家中栽种合欢树,能象征着好兆头,希望能够使儿女死而复生,恢复健康的身体,在意外中快点好起来。
四、消除误会
合欢树还能象征着消除误会,如果朋友之前发生了误会,也可以互相赠送合欢树的花朵,能够代表着消除误会,重归于好。
合欢树基本特点合欢树,学名雪莲木,是一种常见的落叶乔木,属于豆科植物。
合欢树的主要特点包括树形美观、树皮光滑、花朵艳丽、可观赏价值高、生长迅速等。
合欢树的树形美观是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合欢树的树冠呈圆锥形或卵形,枝条伸展开来,形态优雅。
树干笔直,树皮光滑,呈灰褐色,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合欢树的整体形状给人一种庄重、大气的感觉,在园林景观中常常被用作绿化树种。
合欢树的花朵艳丽且香气扑鼻,是其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合欢树花期较长,一般为4-6月,花朵为淡黄色或金黄色,形状为球状或圆锥状花序,花朵密集,花朵间隔不大。
合欢树的花朵具有浓郁的香气,给人一种清新宜人的感觉。
因此,合欢树常常被用于庭院、公园等场所的景观植物。
合欢树的观赏价值较高,是其受人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
合欢树的花朵艳丽且香气扑鼻,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增添了景观的美感。
合欢树的树形美观,可以为园林景观增加绿色元素,使整个场所更加生机勃勃。
同时,合欢树的生长迅速,可以快速形成绿色屏障,起到了遮风挡雨、调节气温等作用。
因此,合欢树广泛应用于公园、庭院、街道绿化等场所,成为了人们喜爱的观赏植物。
合欢树的生长环境适应性较强,适合在各种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生长。
合欢树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可以适应酸性、中性和碱性土壤,但对土壤湿度要求较高。
合欢树对光照条件要求较高,喜欢充足的阳光照射,但也可以在半阴半阳的环境中生长。
合欢树对气候适应性强,可以耐受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温度。
因此,合欢树在我国广泛分布,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树种。
合欢树是一种树形美观、树皮光滑、花朵艳丽、可观赏价值高、生长迅速的植物。
它的花朵香气扑鼻,观赏价值较高,适应性强,因此深受人们喜爱。
无论是在公园、庭院还是街道绿化中,合欢树都是常见的绿化树种之一,给人们带来了美丽的景观效果。
同时,合欢树也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其木材可用于制作家具、木雕等工艺品,具有一定的经济潜力。
因此,合欢树是一种多功能的植物,既可用于观赏又可用于经济利用。
《合欢树》ppt课件完美版•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文本解读与赏析•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语言艺术与修辞手法探讨目录•情感教育与人文关怀传递•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建议01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史铁生简介•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
1951年出生于北京市。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
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
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合欢树》创作背景•《合欢树》是史铁生怀念母爱的一篇散文。
文章用平淡的语调,按时间顺序分别叙述了作者十岁那年由自己作文获奖引发的一件事情、二十岁母亲为他治病和鼓励他写小说的事情以及三十岁以后对母亲的那种压抑在心里、让自己又悲痛又愧疚的思念。
文学地位与影响•《合欢树》是一篇怀人散文,也是一首颂扬母爱的抒情乐章。
这篇以作者的亲身经历而写就的散文,在向人们袒露这一秘密的同时,深情地抒发了作者对于亡母的悼念与愧疚之情。
歌颂母亲的伟大与母爱的无私,历来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感人的母题之一。
02文本解读与赏析文章结构与写作特点简洁明快的叙述风格文章以简练的文字叙述了合欢树的成长过程,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
清晰的层次结构文章从合欢树的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层层递进地展示了合欢树的生命历程。
生动的描绘手法通过细腻的描绘,将合欢树的形态、色彩、气息等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运用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比喻,如“翠绿的叶片”、“金黄色的花朵”等,让读者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合欢树形象。
视觉描绘通过描述合欢树的花香,如“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花香四溢的环境中。
嗅觉描绘借助风声、鸟鸣等自然声音,营造出静谧而和谐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韵律和节奏。
8.本文一开头就写了“我”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作用?
【解析】提问点在第1段,相关点涉及全篇。
除了第1段本身的特点之外,更重要的是这一段是为后文服务的,局部必须与整体相联系,才能分析出它的作用。
因此,把握作品思路、体会作者情感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答案】①突出母亲年轻时争强好胜、不免孩子气的性格,使母亲的形象一开始就显得率真可爱,这与后文中母亲因操劳而早逝的可敬形象构成对比。
②展现母子俩曾经有过一段轻松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这种快乐的生活气氛和轻松笔调,与后来的生活困境及后文压抑的气氛形成对照。
③这样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如此开头,非常别致,增强了文章的生活情趣和艺术吸引力。
9.“母亲”对“我”的爱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尽一切力量医治“我”的腿,精神上给“我”鼓励,为儿子写作到处奔忙。
10.本文描写母亲的文字并不多,作者反而花了很多笔墨写合欢树,这是为什么?
【答案】合欢树是母亲亲手栽种的,想到树就想到母亲;合欢树也是母亲过去艰难生活的见证,是唤起他们母子希望的所在,作者把对母亲的思念之情都熔铸在对合欢树的叙述中,语气平淡,而情寓于中。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儿子作文比赛得了第一,母亲却说她小时候作文写得还要好。
她这样说
是为了激励孩子成为作家。
B.母亲本来喜欢花木,“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
这“别处”指的是为儿子治
病和找工作。
C.母亲以为合欢树第三年的复生。
“是个好兆头”。
作者写这一点是暗示,
母亲因为操心儿子的病以致有点迷信了。
D.在质朴的老街坊眼中,生活、健康与工作显然比文章,比获奖更重要。
E.“悲伤也成享受”,是说人在独自静静地怀念逝去的亲人时,即使悲伤,
也会有某种温馨的感觉。
2.本文一开头就写了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
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作用?
3.作者在文章中三次提到自己的年龄。
你认为他在二十岁以后和三十岁以后对母爱各有怎样的体会?(4分)
4.文章在对那个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
作者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这种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什么?(6分)
参考答案:
1.(4分)A、C
2.(4分)
①突出母亲年轻时争强好胜、不免孩子气的性格,使母亲的形象一开始就显得很率真可爱,这与后文中母亲因操劳而早逝的可敬形象构成对比。
②展现母子俩曾经有过一段轻松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这种快乐的生活气氛和轻松笔调,与后来的生活困境及后文压抑的气氛形成对照。
③这样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如此开头,非常别致,增强了文章的生活情趣和艺术吸引力。
3.(4分)
①二十岁以后,作者双腿残废,母亲为了给他治病和帮助他学习写作而努力不懈,直至因过度操劳而早逝,这使他体会到母亲的执着与无私。
②三十岁以后,作者在创作上接连获得成功,他感念没有母亲就没有自己的现在,痛定思痛,更体会到母亲的深厚与恒久。
4.(6分)
要点:
想表现的是:①母爱是普遍的②母爱又是独特的
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①以一种间接的、含蓄的方式抒情②含而不露,韵味悠长
《合欢树》练习题
1.说说下列粗体的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①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
还:
②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
尽力:
2.作者在文中叙述了母亲生前的哪些事情?从中寄托了自己怎样的感情?
3.史铁生有着不同一般人的生活经历,你对这位作家了解多少呢?请说说你知道的史铁生。
[来源:学|科|网Z|X|X|K]
4.文章中提到"那个孩子",请你说说这个人物在文中的作用。
5."合欢树"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
6.文章语言朴素但情感厚重,请你找出两个这样的句子,并说说其表达效果。
[来源:中.考.资.源.网]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
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去。
小院儿在一个大院儿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个小院儿,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
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都把我当儿刊、看,尤其想到我又没了母亲,但都不说,光扯些闲话,怪我不常去。
我坐在院子当中,喝东家的茶,吃西家的瓜。
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
大伙就不再说,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②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
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竟是一棵合欢树。
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兰旦些尽丝迪边世l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
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
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
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
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
7.选文的第一段中两个加着重号的词语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①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
终于:
②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
还是:
8.从选文中邻居对我的态度,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9.第②段开始就说"我没料到"合欢树还活着,为什么会"没料到"呢?
10.第②段中加着重号的"竟"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11.第②段中的"叹息"、"高兴"表达了母亲对合欢树一种怎样的寄托?
12.文中画线句子中的"别处"是指什么而言?
参考答案
1.①表现母亲一直不放弃给"我"治病,对"我"的病情好转充满了希望。
②"我"的病是自己的痛,更是母亲的痛,我们都努力不让对方感到难过,表现了母子情深。
2."我"作文获奖,母亲的反应;为"我"治病,支持我写作等。
寄托了"我"对努秦的思念、感激以及深深的眷恋之情。
3.略。
4.表现作者对未来的一种寄托。
5.寄托了对母亲的追思,是连接现在和未来的纽带,凸现主题,深化感情。
6.略。
7.①"终于"是邻居们担心"我"伤感,表现了对"我"的关心和爱护。
②"还是"表现了我对母亲那巨大的思念之情一直在心里抑制着,克制了几次的冲动,也是为了不让大家陪着自己伤感。
8.对母亲的怀念,对"我"的关心爱护。
9.母亲去世后,合欢树无人照料,没想到它生命力那么顽强。
10.出乎意料,同时也表现了欣喜之情。
11.母亲把合欢树看作是儿子病情好转的一种预兆,树枯母叹,树荣母乐,它寄托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感情和对未来的希望。
12.指"我"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