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级印刷适性复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3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全国印刷技能大赛学生组理论考核试卷(样题)一、单项选择题1、色是____刺激人的视觉器官后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感觉。
A、光B、颜色C、色料叠加D、色光叠加2、三原色是指呈色、混色时的基本色,它们具有____和还不能被其它色混合出来的特性。
A、可再分性B、不可再分性C、替代性D、可替代性3、彩色是指在视觉中有____的颜色A、明度B、色相C、饱合度D、明度与饱和度4、四色印刷中的原色是指____A、黄、品红、青、黑B、中黄、洋红、天蓝、黑C、中黄、桃红、蓝、黑D、黄、红、蓝、黑5、在印刷厂里,三原色油墨选择了中黄、桃红、天蓝,这是由于它们的____和色料三原色黄、品红、青极其接近的缘故。
A、色相B、明度C、色相和饱和度D、色相与明度6、为了增加黑色油墨的浓度,通常在黑墨中增加一定量的____油墨。
A、射光蓝B、天蓝C、深蓝D、青7、色料的比例混合,使光能量____A、增加B、减少C、不变D、或增或减8、某一物体之所以能呈现色彩,是由于该物体对光的颜色色作____的结果A、反射B、选择性吸收C、吸收D、折射9、____是指颜色的基本相貌,表示颜色质的区别。
A、明度B、饱合度C、色相D、色觉10、四色胶印机安排色序时,就油墨而论,主要考虑____A、油墨的耐光性B、油墨的细度C、油墨的粘度和亮度D、油墨的耐酸、耐碱性11、印刷以文字为主的印刷品,其纸张白度____A、不宜太高B、不宜太低C、要高D、要低12、在印刷过程中,纸张吸收油墨中的____A、颜料B、连结料C、填料D、附加剂13、纸张____对印刷有利A、滞弹性变形B、敏弹性变形C、塑性变形D、紧边14、白度高的纸张光泽度____A、一定高B、不一定高C、低D、较低15、铝箔纸在不善于吸收油墨的同时,也显得不善于吸收润湿液,为此,可在印版不挂脏的情况下____供液量。
A、加大B、尽量减少C、尽量加大D、减少16、印刷厂正在制作《三国演义》,下列____做法是正确的.A、可以带回家B、带回家等看完后还回来C、不能带走D、向领导申明后带走二、多项选择1、印刷过程中形成堆版的主要原因是由于____引起的A、印压B、油墨的比重C、润湿液D、纸张掉粉2、油的表面张力比水的表面张力小,主要是油分子之间没有____A、色散力B、取向力C、诱导力D、粘附力3、____的物质彼此相溶。
印刷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印刷术最早起源于哪个国家?A. 中国B. 印度C. 埃及D. 希腊答案:A2. 活字印刷术是由谁发明的?A. 毕昇B. 蔡伦C. 王祯D. 沈括答案:A3. 现代印刷技术中,哪种印刷方式使用最广泛?A. 凸版印刷B. 平版印刷C. 凹版印刷D. 丝网印刷答案:B4. 下列哪个不是印刷过程中的常见术语?A. 制版B. 调色C. 排版D. 校对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印刷术的发明可以追溯到中国的________时期。
答案:唐代2. 印刷术的发明者毕昇是________时期的人物。
答案:北宋3. 印刷术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________的传播。
答案:文化知识4. 现代印刷技术中,数字印刷技术是利用________进行印刷的。
答案:电子技术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印刷术的发展历程。
答案:印刷术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和现代印刷。
雕版印刷起源于中国唐代,活字印刷则由北宋时期的毕昇发明,现代印刷技术则包括了平版印刷、凹版印刷、丝网印刷等多种形式。
2. 印刷术对社会有哪些影响?答案:印刷术对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知识的普及;其次,它提高了书籍的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使得书籍更加普及;最后,印刷术的发展也推动了语言文字的标准化和统一。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1. 论述现代印刷技术与传统印刷技术的区别。
答案:现代印刷技术与传统印刷技术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现代印刷技术在印刷速度、精度和质量上都有很大的提升;其次,现代印刷技术更加自动化和数字化,减少了人工操作的环节;再次,现代印刷技术在材料的使用上更加环保,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最后,现代印刷技术在设计和制版方面更加灵活,能够满足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
名词解释1印刷运行适性:保证印刷正常进行,纸和纸板应具备的性能。
2印刷适性:获得预期的印刷效果,纸和纸板应具备的性能,是所有影响印刷品质量的纸张性能的总称。
3印刷平滑度:印刷压力作用下纸张的平滑度。
4表观平滑度:纸张自由状态下的纸张的平滑度为表观平滑度5 PPR值: PPS=2μm时的压力称为需用印刷压力,简称PPR值。
6油墨接受性; 纸张表面在印刷过程中,在印刷机上压印瞬间接受转移油墨的能力。
7纸张吸墨性:指纸张对油墨的吸收能力,或者说是油墨对纸张的渗透能力。
8印刷堆墨:指油墨堆积在橡皮布、印版和墨辊上,油墨传递和转移性能不良,使印刷品墨色模糊、发虚等。
9平衡水分:所谓平衡水分,就是当存放的纸张其吸湿速率与脱湿速率相等、并保持动态平衡时,该纸张所含有的水分便叫做平衡水分。
10相对湿度:是指lm3空气中实际所含水蒸气的质量与同温度下饱和状态时所含水蒸气质量的百分比11饱和湿度::是指空气中能够含有最大限度的水蒸气的数量。
12绝对湿度:是指lm3空气中实际所含有的水蒸气的质量。
13露点温度:空气在含湿量不变的情况下,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叫做露点温度,也就是空气开始出露水(结露)的临界温度。
14自然调湿:把纸张放在与车间相同相对湿度下,使纸张达到平衡,但印刷时每印一次纸张吸湿一次,变形一次。
15强制调湿:先把纸张放在高于车间8%相对湿度下达到平衡,再放在车间里平衡,这样纸张经过吸湿和解湿后再吸水的敏感性降低,使纸张相对稳定,变形较小。
16白纸光泽度:它是用纸张在一定角度下的镜面反射率与标准黑玻璃在同样角度下的镜面反射率之比来表示的。
即把标准黑玻璃的镜面反射率规定为100%,记为100度,纸张镜面反射率为标准黑玻璃镜面反射率的百分比,记为多少度。
17反差光泽度:又称对比光泽,是物体镜面反射量(S)与总反射光量(D)之比。
18镜面光泽度:物体表面镜面反射光量(S)与入射光量(I)之比。
19应力松弛:如果纸张的变形保持一定,应力将随时间而减少,这种现象称之为应力松弛。
印刷专业考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平版印刷的特点?A. 利用水油不相溶原理B. 印版上的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几乎处于同一平面C. 适用于大批量生产D. 印刷压力大,对纸张要求高答案:D2. 印刷机的“三平”指的是什么?A. 滚筒平、墨辊平、橡皮布平B. 滚筒平、纸张平、橡皮布平C. 滚筒平、墨辊平、纸张平D. 滚筒平、墨辊平、印版平答案:D3. 在印刷过程中,网点增大超过预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纸张质量问题B. 印刷压力过大C. 油墨粘度过高D. 印刷速度过快答案:B4. 下列哪项不是印刷前的准备工作?A. 校对B. 制版C. 印刷机调试D. 装订答案:D5. CMYK颜色模式中的“K”代表什么颜色?A. 黑色B. 青色C. 品红色D. 黄色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6. 印刷品的质量受哪些因素影响?(BCD)A. 印刷机的品牌B. 印刷油墨的质量C. 印刷纸张的质量D. 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7. 下列哪些是印刷过程中常见的问题?(ACD)A. 网点增大B. 印刷速度C. 墨迹不均D. 纸张起皱三、判断题8. 印刷过程中,增加印刷压力可以提高印刷品的清晰度。
(错误)9. 使用UV油墨进行印刷时,不需要进行喷粉处理。
(正确)10. 印刷机的橡皮布越厚,印刷压力就越大。
(错误)四、简答题11. 简述印刷过程中套印不准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答:套印不准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印刷机的套印装置调整不当、橡皮布的张力不均匀、印版和橡皮布之间的压力不均等、纸张的伸缩性等。
解决方法包括:重新调整套印装置、检查并调整橡皮布张力、确保印刷压力均匀、选择合适的纸张并控制好印刷环境的温湿度。
12. 什么是印刷中的“鬼影”现象,如何避免?答:“鬼影”是指在印刷品上出现的与图文无关的、模糊的、类似幽灵的图案。
这种现象通常是由于油墨干燥不充分、纸张吸收性不均或印刷压力过大造成的。
避免“鬼影”现象的方法包括:使用合适的油墨并确保其充分干燥、选择质量好的纸张、调整印刷压力、保持印刷机的清洁和维护。
名词解释1印刷运行适性:保证印刷正常进行,纸和纸板应具备的性能。
2印刷适性:获得预期的印刷效果,纸和纸板应具备的性能,是所有影响印刷品质量的纸张性能的总称。
3印刷平滑度:印刷压力作用下纸张的平滑度。
4表观平滑度:纸张自由状态下的纸张的平滑度为表观平滑度5 PPR值: PPS=2μm时的压力称为需用印刷压力,简称PPR值。
6油墨接受性; 纸张表面在印刷过程中,在印刷机上压印瞬间接受转移油墨的能力。
7纸张吸墨性:指纸张对油墨的吸收能力,或者说是油墨对纸张的渗透能力。
8印刷堆墨:指油墨堆积在橡皮布、印版和墨辊上,油墨传递和转移性能不良,使印刷品墨色模糊、发虚等。
9平衡水分:所谓平衡水分,就是当存放的纸张其吸湿速率与脱湿速率相等、并保持动态平衡时,该纸张所含有的水分便叫做平衡水分。
10相对湿度:是指lm3空气中实际所含水蒸气的质量与同温度下饱和状态时所含水蒸气质量的百分比11饱和湿度::是指空气中能够含有最大限度的水蒸气的数量。
12绝对湿度:是指lm3空气中实际所含有的水蒸气的质量。
13露点温度:空气在含湿量不变的情况下,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叫做露点温度,也就是空气开始出露水(结露)的临界温度。
14自然调湿:把纸张放在与车间相同相对湿度下,使纸张达到平衡,但印刷时每印一次纸张吸湿一次,变形一次。
15强制调湿:先把纸张放在高于车间8%相对湿度下达到平衡,再放在车间里平衡,这样纸张经过吸湿和解湿后再吸水的敏感性降低,使纸张相对稳定,变形较小。
16白纸光泽度:它是用纸张在一定角度下的镜面反射率与标准黑玻璃在同样角度下的镜面反射率之比来表示的。
即把标准黑玻璃的镜面反射率规定为100%,记为100度,纸张镜面反射率为标准黑玻璃镜面反射率的百分比,记为多少度。
17反差光泽度:又称对比光泽,是物体镜面反射量(S)与总反射光量(D)之比。
18镜面光泽度:物体表面镜面反射光量(S)与入射光量(I)之比。
19应力松弛:如果纸张的变形保持一定,应力将随时间而减少,这种现象称之为应力松弛。
印刷概论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印刷术的发明可以追溯到中国的______时期。
2. 印刷机的分类主要有凸版印刷机、平版印刷机、凹版印刷机和______印刷机。
3. 印刷材料主要包括纸张、油墨、______等。
4. 印刷过程中,油墨的传递方式分为直接传递和______传递两种。
5. 印刷品的质量评价标准包括清晰度、色彩饱和度、______等。
答案:1. 唐朝2. 丝网3. 版材4. 间接5. 套印精度二、选择题1. 印刷术最早出现于哪个国家?A. 埃及B. 中国C. 印度D. 希腊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印刷机的主要组成部分?A. 印刷版B. 印刷滚筒C. 印刷墨水D. 印刷纸张答案:D3. 印刷过程中,纸张的类型会影响印刷品的哪种特性?A. 色彩饱和度B. 清晰度C. 套印精度D. 以上都是答案:D4. 印刷油墨的主要组成成分是什么?A. 颜料B. 树脂C. 溶剂D. 以上都是答案:D5. 印刷品的套印精度主要取决于什么?A. 印刷机的精度B. 操作人员的技能C. 印刷材料的质量D. 以上都是答案:D三、简答题1. 简述印刷术的历史发展。
2. 描述印刷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3. 说明印刷材料对印刷品质量的影响。
4. 讨论印刷品质量评价的主要标准。
5. 阐述现代印刷技术与传统印刷技术的主要区别。
答案:1. 印刷术的历史发展经历了从木版印刷、活字印刷到现代的数字印刷等多个阶段,其中中国的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对世界印刷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印刷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印刷滚筒将油墨均匀地传递到印刷版上,再通过压力将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图像或文字。
3. 印刷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印刷品的清晰度、色彩饱和度和套印精度等,高质量的材料可以提高印刷品的整体质量。
4. 印刷品质量评价的主要标准包括清晰度、色彩饱和度、套印精度、墨色均匀性等,这些标准共同决定了印刷品的视觉效果和使用功能。
5. 现代印刷技术与传统印刷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自动化程度、印刷速度、印刷质量和成本控制等方面,现代技术更加高效、环保,且成本更低。
印刷试题基础常识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印刷术最早起源于哪个国家?A. 印度B. 中国C. 埃及D. 希腊答案:B2. 活字印刷术是由哪位中国发明家发明的?A. 毕昇B. 蔡伦C. 张衡D. 祖冲之答案:A3. 现代印刷技术中,哪种印刷方式使用最广泛?A. 凸版印刷B. 平版印刷C. 凹版印刷D. 丝网印刷答案:B4. 下列哪种纸张不适合用于印刷?A. 铜版纸B. 胶版纸C. 牛皮纸D. 餐巾纸答案:D5. 印刷品的色彩还原度主要取决于哪种设备?A. 打印机B. 扫描仪C. 显示器D. 照相机答案:A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印刷过程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印刷质量?A. 油墨的粘度B. 纸张的厚度C. 印刷机的压力D. 印刷环境的温度答案:ABCD2. 印刷中常见的色彩模式有哪些?A. CMYKB. RGBC. LABD. HSB答案:ABC3. 下列哪些属于印刷前的准备工作?A. 设计稿件B. 选择纸张C. 校对文字D. 印刷机调试答案:ABCD4. 印刷品的后加工包括哪些工艺?A. 装订B. 覆膜C. 烫金D. 压痕答案:ABCD5. 印刷品的分类有哪些?A. 书籍B. 杂志C. 海报D. 包装盒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印刷品的分辨率越高,印刷效果越好。
(对)2. 印刷过程中,油墨的干燥速度越快越好。
(错)3. 印刷机的压印力越大,印刷品的质量越好。
(错)4. 印刷品的色彩管理主要依赖于色彩管理系统。
(对)5. 印刷品的装订方式不会影响其阅读体验。
(错)6. 印刷品的纸张克重越高,印刷效果越好。
(错)7. 印刷品的后加工可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对)8. 印刷品的存储环境对印刷品的质量没有影响。
(错)9. 印刷品的色彩还原度只与印刷机有关。
(错)10. 印刷品的纸张类型对印刷效果没有影响。
(错)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印刷术的发展历史。
印刷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印刷术最早起源于哪个国家?A. 埃及B. 中国C. 印度D. 希腊答案:B2. 印刷机的主要组成部分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压印装置B. 墨水系统C. 纸张输送装置D. 扫描仪答案:D3. 以下哪种纸张类型不适合用于印刷?A. 胶版纸B. 铜版纸C. 牛皮纸D. 餐巾纸答案:D4. 印刷中,CMYK代表什么?A. 一种颜色模式B. 四种基本颜色C. 印刷机的四个滚筒D. 四种特殊油墨答案:B5. 下列哪个不是印刷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A. 墨迹不均B. 纸张起皱C. 色彩失真D. 印刷速度过快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印刷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印刷质量?A. 纸张质量B. 油墨质量C. 印刷机状态D. 操作人员技能答案:ABCD2. 以下哪些属于印刷前的准备工作?A. 设计稿件B. 选择纸张C. 校对内容D. 印刷机维护答案:ABC3. 印刷中常用的色彩模式有哪些?A. RGBB. CMYKC. 灰度D. 专色答案:BCD4. 印刷过程中,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墨迹不均?A. 墨水过浓B. 滚筒压力不均C. 纸张吸收性不均D. 印刷速度过快答案:ABC5. 印刷品的后加工包括哪些步骤?A. 裁切B. 装订C. 上光D. 包装答案:ABCD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印刷术的发明者是中国古代的________。
答案:毕昇2. 印刷机的压印装置主要负责将油墨从印版转移到________上。
答案:纸张3. 在印刷中,CMYK模式中的K代表________色。
答案:黑色4. 印刷品的色彩校正通常使用________软件进行。
答案:专业色彩校正5. 印刷品的后加工中,上光可以增加印刷品的________和耐磨性。
答案:光泽度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印刷术的历史发展。
答案:印刷术最早起源于中国,由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印刷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正确的答案。
A. 选项一B. 选项二C. 选项三D. 选项四答案:B2. 下列哪个不是中国的传统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答案:D二、填空题1. 请填写下列句子中缺失的单词。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______。
”答案:指南针2. 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技术是______。
答案:木版印刷三、简答题1. 请简述印刷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答案:印刷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普及,加速了文化和科学的交流,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请列举至少三种常见的印刷技术。
答案:常见的印刷技术包括平版印刷、凸版印刷和凹版印刷。
四、论述题1. 论述中国印刷术的历史及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答案:中国印刷术起源于公元8世纪的木版印刷,后发展为活字印刷。
印刷术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加速了文化的交流,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的印刷术后来传到欧洲,为欧洲的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五、计算题1. 如果一本书的印刷成本是每页0.05元,那么印刷1000页的成本是多少?答案:1000页 * 0.05元/页 = 50元2. 某印刷厂一天可以印刷10000页,如果每页的印刷成本是0.05元,那么该印刷厂一天的印刷成本是多少?答案:10000页 * 0.05元/页 = 500元六、判断题1. 印刷术的发明使得书籍的复制变得更加快捷和方便。
答案:正确2. 印刷术的发明没有对世界文化产生任何影响。
答案:错误七、案例分析题1. 阅读以下案例,并分析印刷技术在其中的作用。
案例:某出版社计划出版一本新书,预计印刷量为10000册。
出版社需要考虑印刷成本、纸张选择、印刷质量等因素。
答案:印刷技术在本案例中的作用包括:确保书籍的质量和可读性,控制印刷成本以保证利润,选择合适的纸张以满足读者的阅读体验。
出版社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印刷专业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印刷技术中,四色印刷指的是哪四种颜色?A. 红、黄、蓝、黑B. 青、品红、黄、黑C. 红、绿、蓝、黑D. 橙、品红、黄、黑答案:B2. 印刷过程中,用于调整印刷机墨量大小的部件是?A. 墨辊B. 水辊C. 橡皮布D. 压印滚筒答案:A3. 以下哪种纸张适合用于印刷书籍?A. 铜版纸B. 瓦楞纸C. 牛皮纸D. 报纸答案:A二、判断题1. 印刷品的分辨率越高,印刷质量越好。
()答案:正确2. 印刷过程中,使用UV油墨可以提高印刷品的耐磨性。
()答案:正确3. 印刷机的印刷速度越快,印刷质量越差。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简述胶印和柔印的区别。
答案:胶印是一种平版印刷技术,使用水和油墨分离的原理,适合精细图像的印刷。
柔印则是一种凸版印刷技术,使用柔性版材,适合大批量、大面积的印刷。
2. 印刷过程中,如何保证色彩的准确性?答案:保证色彩准确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使用色彩管理系统进行色彩校正;确保印刷机的墨量和水量均匀;使用标准光源进行色彩比较;定期校准印刷机。
四、计算题1. 如果一个印刷厂的印刷机速度为每小时10000张,每张纸的印刷成本为0.05元,求该印刷厂一天工作8小时的总印刷成本。
答案:总印刷成本 = 10000张/小时× 8小时× 0.05元/张 = 4000元五、论述题1. 论述数字印刷技术与传统印刷技术相比的优势和局限性。
答案:数字印刷技术具有快速、灵活、成本较低的优势,可以实现按需印刷,适合小批量和个性化印刷。
但与传统印刷相比,数字印刷的印刷速度较慢,且在大批量印刷时成本较高,色彩还原度和印刷质量可能不如传统印刷。
以上是印刷专业试题及答案的示例,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或考试需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1轴承拆卸的注意事项:轴承在拆卸前,应在前后端盖与机座的合缝处打上记号。
以便修理后按原样装配,才不致造成装配误差而引发故障;在拆卸轴套等部件时,应注意,千万不能硬打硬冲,可用热涨原理,边加热边轻打或用“拉马”等工具取下。
另外还要确保润滑。
2用厚薄规测滚筒间隙(1)把印版和橡皮取下(2)把滚筒表面清洗干净(3)把厚薄规清洗干净(4)合压,把机器运转一周以后用厚薄规测量,采用先用较薄的一片塞尺插入被测间隙内,若仍有空隙再用比较厚的插,直到合适为止。
(5)取出厚薄规观察它的厚度,就是滚筒间隙。
3造成墨色不匀的原因(1)压印滚筒的径向跳动太大(2)压印滚筒表面有脏(3)橡皮滚筒的径向跳动太大(4)橡皮布下面的衬垫不平(5)印版滚筒径向跳动太大(6)印版和其下面的衬垫不平。
4油墨乳化的原因(1)版面水分大(2)油墨粘度小,抗水性差(3)纸张表面含有一些活性物质,含水量大。
(4)润版液的酸性大(5)油墨里添加的乳化剂多(6)车间环境温度高,机器压力大,速度快。
5简述纸张掉粉、掉毛原因。
第一是印刷操作工艺不当造成掉毛、掉粉故障,由于油墨粘度太大、印刷压力太大、印刷速度太快、润湿液调节使用不当等。
第二是纸张原因,由于纸张本身表面强度差含水量大,运输储存过程中保管不当,切纸刀不快,表面强度差、带静电等。
6怎样实现滚筒间的最佳压力?答:为了实现最佳压力,必须在矫正滚筒压力的过程中,做到以下几点:(1)准确测量和矫正滚筒中心距离和校平滚筒间隙。
(2)正确计算滚筒衬垫的数值,并准确度量沉淀物的后度,使滚筒半径保持一致。
(3)滚筒在合压时,认真检查印版和橡皮布的不平度。
(4)有效地填补橡皮布的不平处,使之平整均一。
(5)增加极限内最小的衬垫厚度,使接触情况达到理想。
(6)选择理想的衬垫物,减少橡皮布的挤压变形值和滚筒合压时压印带的宽度。
7墨杠的原因(1)着墨辊对印版的压力过大(2)印版滚筒与橡皮滚筒之间的压力过大(3)着墨辊与串墨辊之间的压力过大(4)滚筒齿轮磨损严重,齿轮间无法精确啮合(5)滚筒轴承磨损严重(6)印版滚筒和橡皮滚筒的包衬配置不当(7)滚筒在匀速转动的某一瞬间产生振动。
1.印刷适性:1)纸、油墨、版材、印刷过程适合于印刷的性能。
2)对获得优质印品发生作用的原稿、原材料及设备等提出的性能要求。
2.纸的组成成分有:植物纤维、填料、胶料、色料(涂料)。
3.纸的性质主要由其组成中植物纤维的种类以及造纸工艺决定。
4.植物纤维细胞的强度取决于纤维细胞长宽比,壁腔比(细胞壁厚度)。
5.植物纤维细胞横向剥离面由哪五层组成?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外层、次生壁中层、次生壁层6.植物纤维的主要化学成分: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7.什么是制浆,制浆有哪些方法?制浆:利用化学方法、或机械方法、或化学与机械相结合的方法,使植物纤维原料中的纤维离解,成为本色纸浆(未漂浆)或漂白纸浆的生产过程。
制浆方法:机械法制浆、化学法制浆、化学机械法制浆。
9.机械法制浆得到的纸浆有什么特点,主要用途?特点:(1)在各类制浆方法中得率最高,达到90~95%,生产成本最低,污染最小;(2)浆料具有优良的不透明度和吸墨性;(3)强度和白度稳定性较低。
用途:主要用于生产新闻纸、印刷纸,配抄其它文化用纸及纸板。
10.什么是打浆?打浆的作用是什么?1)打浆:利用机械方法处理水中的纸浆纤维,使其满足造纸的生产要求和质量指标。
2)作用:①细胞壁的位移和变形;②初生壁和次生壁外层的破除;③横向切断或变形;④吸水润胀;⑤细纤维化。
11.什么是施胶?作用和方法?1)施胶:用自由能较低的物质附着于纸纤维表面或纸表面以增加纸抗流体渗透的性能。
2)作用:增加纸抗流体渗透性能。
3)方法:部施胶:是将胶料加入纸浆中,再抄成具有憎液性的纸和纸板,这是主要施胶方法。
表面施胶:是将纸或纸板浸人成膜性胶料溶液中,在纸面形成部分连续的憎液性膜,从而使纸具有憎液性能。
12.什么是加填?加填有什么作用?为什么?加填:在纸浆中加入一定量的不溶于水的固体微细颗粒。
作用:(1)增加纸的不透明度和白度:填料颗粒细小,折射率高,增大光线在纸的散射,使纸的不透明度明显提高。
淄博建筑工程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印刷概论》试题(适用于2010级印刷技术班)第I卷一、单项选择题(30分,每题2分)1.印刷产生的物质基础是______。
(A)文字(B)笔、纸、墨 (C)盖印 (D)拓石2.雕版印刷术的两个重大发展是:。
(A)套版、饾版 (B)孔版、饾版(C)平版、凹版 (D)凸版、凹版3.近代印刷术的创始人是。
(A)毕昇 (B)王祯 (C)华隧 (D)谷登堡4.下列不属于印刷的特点的是。
(A)政治性 (B)艺术性 (C)趣味性 (D)工业性5.按照印刷品的色彩分类,印刷可分为。
(A)模拟印刷、数字印刷 (B)单色印刷、多色印刷 (C)孔版印刷、凸版印刷 (D)书刊印刷、报纸印刷 6.原稿是印刷过程中被复制的实物、画稿等的总称,它可以分为。
(A)反射原稿、透射原稿、电子原稿 (B)反光原稿、透明原稿、电子原稿(C)实物原稿、透明原稿、反射原稿 (D)线条原稿、连续调原稿、透明原稿7.是使用印刷技术生产的各种产品的总称。
(A)印刷机械 (B)原稿 (C)印版 (D)印刷品8.纸张的重量可以用来表示。
(A)质量、密度 (B)质量、定量 (C)定量、令重(D)密度、定量9.按纸张的丝缕方向我们可以把纸张分为。
(A)长丝缕纸张、短丝缕纸张 (B)横丝缕纸张、纵丝缕纸张 (C)粗丝缕纸张、细丝缕纸张 (D)密丝缕纸张、疏丝缕纸张 10.网点覆盖面积与总面积之比,叫做 _。
(A)网点面积 (B)网点覆盖率 (C)网点线数 (D)网点角度 11. 色料的三原色是______。
(A)黄、品红、青 (B)红、绿、蓝 (C)黑、白、灰 (D)红、橙、黄 12.利用墨层厚度的变化来实现连续调图像原稿明暗层次在印刷品上再现的印刷方法是____________ (A)平版印刷 (B)凹版印刷 (C)凸版印刷(D)孔版印刷13.下列不是色光三原色的颜色是 。
(A)红色 (B)绿色 (C)蓝色(D)黄色 14.雕版印刷术起源于 。
《印刷材料及适性(第⼆版)》每章⼩结及复习题解答(修订版)《印刷材料及适性(第⼆版)》每章⼩结及复习题解答第⼀篇承印材料第⼀章印刷纸的组成承印材料:是可以承载油墨或粘附性⾊料,呈现图⽂的所有物质的总称。
纸张的组成:基本组成——植物纤维辅助材料——填料、胶料、⾊料等纸张的定义:纸张是纤维间通过氢键互相缔和的随机取向的层次⽹络。
形成⽹络的条件:①纤维间不加任何粘和剂能相互粘接②纤维能形成随机取向的层次⽹络注:在⾃然界中,能满⾜这⼀条件的只有纤维素纤维(cellulose fiber),⽽纤维素纤维⼴泛存在于各种植物中。
⼀、造纸植物纤维原料的种类⽊材纤维原料针叶⽊(软⽊)和阔叶⽊(硬⽊)⾮⽊材纤维原料籽⽑纤维——如棉纤维韧⽪纤维——亚⿇、黄⿇、⼤⿇、檀⽪等草类纤维——稻草、芦苇、⽟⽶秆等废纸--再⽣纤维⼆、植物纤维原料的化学组成第⼀类:碳⽔化合物——主要组份是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占原料化学组份的50%以上。
第⼆类:苯酚类物质——主要组分是⽊素,占原料化学组分的10%-35%。
第三类:萜稀类——主要组分是松节油,松⾹酸。
其它组分——脂肪酸、醇类、蛋⽩质、⽆机物等植物纤维中的主要组份在纤维原料的化学组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素为主要组分,也是成品纸张的主要组分。
1. 纤维素(cellulose)线性⾼分⼦&每个基本单元上都有三个醇羟基。
(这些醇羟基对纸张的性质有决定性的作⽤)2. 半纤维素(semi cellulose)单位重量中含有的羟基个数⽐纤维素更多,吸⽔、润涨能⼒更强。
有利于⽔化、细纤维化,能提⾼纸张的柔软性和强度。
半纤维素含量⾼的纸张,形稳性较差。
3. ⽊素(lignin)空间⽹状结构的⼤分⼦。
化学结构极不稳定,易发⽣氧化。
不吸⽔,不润涨,对纸张的强度没有贡献。
含量⾼反⽽会阻碍纤维素分⼦间交织。
使纸张耐久性差,易变黄,变脆。
所以制浆过程中要⼀定程度上除去⽊素。
辅助材料为改善纸张性能⽽加⼊的各种助剂包括填料、胶料、⾊料。
印刷概论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印刷术的发明者是:A. 毕昇B. 蔡伦C. 王羲之D. 李时中答案:A2. 下列哪一项不是印刷的四大要素?A. 印版B. 油墨C. 印刷机D. 纸张答案:C3. 现代印刷技术中,哪种技术是使用光敏材料来制作印版?A. 凸版印刷B. 胶版印刷C. 丝网印刷D. 光敏印刷答案:D4. 以下哪种印刷方式适合于小批量生产?A. 胶印B. 柔印C. 丝网印刷D. 凹版印刷答案:C5. 印刷品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A. 印版质量B. 油墨质量C. 印刷机精度D. 所有上述因素答案:D二、填空题1. 印刷术起源于中国,最早的印刷形式是________。
答案:木版印刷2. 印刷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输纸装置、印刷装置、收纸装置3. 印刷过程中,油墨的传递是通过________来实现的。
答案:印版4. 数码印刷技术采用________方式进行图像的传递。
答案:喷墨5. 印刷品的后加工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答案:裁切、装订、覆膜三、简答题1. 简述印刷的发展历程。
答案:印刷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手工印刷、机械印刷、电子印刷和数码印刷四个阶段。
手工印刷以木版印刷为代表,机械印刷包括凸版、平版、凹版和丝网印刷等,电子印刷主要指的是胶印技术,数码印刷则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直接控制印刷机进行印刷。
2. 什么是CTP技术,它在印刷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CTP(Computer-to-Plate)技术指的是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它可以直接将计算机上的设计稿转换成印刷版,省去了传统的照相、制版等步骤,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和质量。
3. 描述一下胶印的基本原理。
答案:胶印是一种平版印刷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水油不相溶的原理,通过润湿系统将水涂布在印版上,然后通过油墨辊将油墨转移到印版上,最后通过印刷机的压印装置将印版上的图文转印到纸张或其他承印物上。
印刷专业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印刷的四大要素?A. 原稿B. 印版C. 油墨D. 纸张答案:D2. 印刷机的类型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平版印刷机B. 凸版印刷机C. 凹版印刷机D. 丝网印刷机答案:D3. 印刷过程中,纸张的克重是指:A. 纸张的厚度B. 纸张的重量C. 纸张的面积D. 纸张的密度答案:B4. 印刷色彩学中,三原色是指:A. 红、黄、蓝B. 红、绿、蓝C. 黄、青、品红D. 黑、白、灰答案:C5. 下列哪项不是印刷过程中常见的故障?A. 墨迹不均B. 纸张起皱C. 印版磨损D. 墨水过多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印刷工艺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印刷质量?A. 油墨的粘度B. 印刷速度C. 印刷机的精度D. 操作人员的技术答案:ABCD2. 印刷过程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色彩偏差?A. 光源的变化B. 油墨的纯度C. 纸张的白度D. 印刷机的稳定性答案:ABCD3. 印刷材料中,以下哪些属于印刷油墨的主要成分?A. 颜料B. 树脂C. 溶剂D. 增稠剂答案:ABCD4. 印刷过程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纸张的印刷适性?A. 纸张的克重B. 纸张的表面处理C. 纸张的纤维结构D. 纸张的湿度答案:ABCD5. 印刷质量控制中,以下哪些是常用的检测方法?A. 色彩密度仪B. 印刷质量评分C. 印刷样张对比D. 视觉检查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印刷过程中,墨迹不均可能是由于油墨粘度过高造成的。
(对)2. 印刷机的精度越高,印刷质量越好。
(对)3. 印刷色彩学中,三原色是红、黄、蓝。
(错)4. 印刷过程中,纸张的克重越大,印刷效果越好。
(错)5. 印刷材料中,油墨的主要成分是颜料和树脂。
(对)6. 印刷过程中,纸张的湿度不会影响印刷质量。
(错)7. 印刷质量控制中,色彩密度仪是检测色彩偏差的常用工具。
一.名词解释
1 干燥性:干燥性:指油墨由流体状态变为固体状态的能力。
单位:小时
2 吸油量:等于将颜料制成浆状体所需加入的油脂质量与颜料重量之比,以g(油脂)/100g
(颜料)表示。
3 断裂长:是抗张力与定量的比率,表示一定宽度的纸张被本身的质量所拉断时所需的长度。
4 屈服值:指使流体(油墨)产生流动所需要最小剪切应力,用τ表示。
τ<=τ0时,D=0 油墨不产生变形
τ>τ0时,油墨才发生变形而流动
5 施胶:在造纸工业中施加胶料的工艺过程
6 含水量:指纸张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该纸张总重量的百分比。
7 表面强度:指纸张表面纤维、胶料、填料间或纸张表面涂料粒子间及涂层与纸基之间的结
合强度。
8 吸墨性:指纸张对油墨的吸收能力,或者说油墨对纸张的渗透能力。
9 粘度:对连结料分子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阻碍分子间相对运动能力的量度。
二填空题:
1、纸张的植物纤维化学组成:碳水化合物,苯酚类物质,萜烯类物质,其他少量组份(如脂肪酸,醇类,蛋白质及无机物)
2、纸张的包装形式:
3、合成纸的主要特点:印刷质量方面(合成纸表面平滑、洁净、厚薄一致,而且能够再现印版的鲜明效果,网点清晰,色调柔和);环保;比普通纸有更优越的性能;比普通纸有更广泛用途;优越的加工性能;
4、加填的作用:印刷用纸加入填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进纸张的印刷适性,如增加白度、平滑度和不透明度,从而有助于印刷品质量的提高。
5、施胶的作用:胶料的作用就是给予纸张抗液体渗透和扩散的性能。
6、油墨干燥种类:物理干燥,化学干燥,光化学干燥;
7、连结料常用类型:(按油墨干燥形式分)挥发干燥型连结料、渗透干燥型连结料、氧化结膜干燥型连结料;(按构成连结料的介质材料不同)干性油型连结料、矿物油型连结料和溶剂型连结料。
8、纸张孔隙率:纸张孔隙体积与纸张的总体积之比。
9、调湿处理:由于纸张具有吸湿性,在印刷之前都应对纸张进行调湿处理,使之与印刷车间的温湿度条件相适应,以适于印刷。
10、粘度:是指流体分子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阻碍其分子间相对运动的能力的量度,实质上是油墨内聚力强弱的表现。
11、粘性:指油墨被断裂分离时所产生的抵抗阻力的量度,又称粘性。
12、色料的种类及区别:按化合物特征,非彩色颜料:,彩色颜料,按色彩特性:彩色颜料,非彩色颜料
13、填充料的作用:调节油墨的性质,改善油墨性能,充填作用,降低成本。
常用的种类:碳酸钙,硫酸钡,氢氧化铝,铝钡白,高岭土
14、纸张的水分存在形式:吸附水分,毛细管水分,润涨水
15、油墨耐光性的表示:8级最不易褪色,耐光性最好,1级最差。
16、颜料在连结料的分散状况:聚集,分散,絮凝,定向
17、油墨的品质决定因素:原材料的选择(原材料是油墨的基本结构单元);原材料的结合(最佳的原材料配置);油墨结构(最佳的油墨结构)
18、油墨干燥剂作用的机理:P167左右,(油墨渗透干燥,油墨的挥发干燥,油墨的氧化结
膜干燥三个都去看一下)
19、油墨、纸张印刷适性:纸张的印刷适性:一是保证印刷生产的正常进行(运行适性);二是要获得预期的印刷效果(质量适性)。
油墨的印刷适性:运行适性(要求油墨具有适应印刷机的要求,使印刷得以顺利完成)和质量适性(如何使油墨获得最佳的印刷效果)。
20、印刷平滑度:印刷压力作用下纸张的平滑度称为印刷平滑度。
21、印刷三大工序:印前处理、印刷、印后加工
22、油墨的比重:1.8—2.25g/cm^3
23、耐光性的表示:8级最不易褪色,耐光性最好,1级最差。
24、植物油的种类:干性油,半干性油,不干性油
25、聚合油:干性植物油经加热炼制后所得到的连结料称为聚合油。
26、纸张表面强度的表示方法:VVP值(P66)
27、干燥性:分为三类为物理干燥、化学干燥、光化学干燥。
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固着”阶段,用“初干性”表示;第二阶段,用“彻干性”表示
28、印刷油墨的分类:按印刷版式——平版、凸版、凹版、孔版油墨;按干燥形式——渗透干燥型、氧化结膜型、光固化干燥型油墨。
29. 气垫橡皮布的结构:气垫型橡皮布由表面胶层、气垫层、弹性胶层和纤维织布层组成。
30.纸张测定的标准环境条件:温度20℃,相对湿度65%
31.含水量不均匀:紧边,纸纸张四周的含水量低于中间部分时;荷叶边,纸张四周的含水量高于中间部分时。
两部分之间的含水量相差3%,有明显的不正常的纸相出现,在印刷过程中会影响纸张的输送和印刷的准确程度,易产生皱折现象。
32.影响纸张吸墨性的因素:它不仅与纸张的疏松程度、纸张纤维的表面性质、填料、胶料含量、油墨组成成分及其特性有关,而且与印刷方式、印刷速度、印刷压力等因素有关。
三问答题
1.简述树脂型油墨的优点。
1)抗水性强、抗乳化能力强
2)凝聚快、固着快、干燥性强
3)颜色鲜艳、光泽度高。
4)印刷过程中油墨转移性良好
5)干燥后墨膜坚固,与承印物表面结合的比较牢固。
2.油墨拉丝性与印刷的关系。
印刷方式不同对油墨拉丝性的强弱要求不同,凹印和高速卷筒纸印刷要求油墨拉丝性较弱,丝头短;平版胶印和四色网线版印刷要求拉丝强,并有良好的回弹性;拉丝性影响在印刷过程中墨层的分离及转移性,并关系到油墨的流平性。
拉丝性差,丝头短,印刷后墨层较厚,但丝头过短,流平性差,从储墨机构向外输出困难,可能出现不出墨的现象;拉丝性强,流平性好,回弹能力强,印刷字迹、网点清晰,但油墨传递、分布较困难,易产生飞墨现象。
3.什么是纸张印刷平滑度,对平滑度低的纸张如何进行工艺处理。
纸张印刷平滑度:印刷压力作用下纸张的平滑度是印刷平滑度。
平滑度低的纸张,通过以下工艺处理:
1)适当的增加印刷压力,提高印刷平滑度
2)调整油墨的粘度,增加流动性,使油墨的润湿能力增强
3)提高印刷过程中的供墨量,利用油墨来填补纸面的低洼处
4.什么是油墨氧化结膜干燥?简述其过程。
氧化结膜干燥:利用氧化聚合反应使油墨从液态转变为固态,形成有光泽\耐摩擦\牢固的油墨皮膜的过程。
干性植物油氧化结膜干燥分为五阶段:
1)诱导期
2)过氧化物生成期
3)过氧化物分解期
4)聚合期
5)结束期
5.简述印刷对纸张平滑度的要求。
铜版纸:800秒,凹版纸:250秒,胶版纸:80秒,凸版纸:30秒,新闻纸:20秒
一般而言,无论是何种印刷方法,平滑度高的纸张有利于印刷工艺。
低于80秒为低平滑度纸,80秒以为中平滑度纸,平滑度在300-600秒为高平滑度纸。
不同的印刷品或印刷形式对平滑度要求不同:文字、线条印刷品和一般胶印产品对平滑度要求略低,粗网线印刷品和彩色印刷品对平滑度要求略高,高级精细产品和高网线印刷品必须使用平滑度高的纸张。
6.印刷透印值的组成,解释各组成的含义。
PT=PTst + PTpp + PTvs
其中:PTst:因纸张透背所致透印组分;
PTpp:因油墨中填料渗透所致透印组分
PTvs:因油墨中粘结料从油墨整体分离
7.简述树脂型连结料的组成,各组分在油墨连结料中的作用?
树脂型连结料是由树脂、植物油、矿物油(油墨油)混制而成的产物,又称为树脂油。
各组分在油墨连结料中的功能:植物油:1)起树脂与油墨油的连结作用
2)纯树脂的膜性脆,植物油的存在使膜层柔软,有韧性。
树脂:油墨主要成膜物质,保证了油墨膜层的质量
油墨油:树脂的溶剂,它的渗透决定了油墨的固着
8.纸张表面强度与印刷的关系。
P>=F1+F2+F3
调节:1)油墨的粘度降低或减小印刷墨层的厚度
2)降低印刷速度
3)对于F3的值,正常情况下不考虑
4 ) 注意纸张含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