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 格式:pdf
- 大小:494.27 KB
- 文档页数:1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作者:彭训厚来源:《前线》2015年第08期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发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典型的、规模空前的联盟性现代化战争。
它是一场中、苏、美、英等反法西斯同盟国与德、意、日等法西斯轴心国两大对立集团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展开的关乎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反动的殊死搏斗和关乎世界人类命运和前途的最激烈的总较量。
在这场较量中,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
中国人民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在世界东方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的反法西斯战场,始终是世界东方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其独占中国、建立大东亚帝国的“大陆政策”,1931年9月18日制造九一八事变,在亚洲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处于国破家亡境地的东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与影响之下,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揭开了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为消灭其“大陆政策”的背后威胁,并取得北侵苏联和南下南洋诸岛的战争基地,于1937年7月7日在亚洲发动了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
与德意在欧洲发动局部侵略战争相呼应,日本很快又在中国的上海、热河等地挑起战端,继续扩大其在中国的侵略战争,把法西斯国家发动的局部战争推向了新的高潮,在走向世界大战的道路上迈出了危险的一步。
面对日本法西斯的野蛮侵略,中国政府和人民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克服困难,奋勇抗战,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的反法西斯战场,把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从1931年到1941年的十个春秋,中华民族基本上是独立抗击日本法西斯的全力进攻。
尤其是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日本将陆军总兵力的90%以及海空军的很大一部分兵力投入中国战场。
从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角度来看,在1939年9月欧战爆发以前,中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另一个是1936-1939年西班牙人民反对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的战争);而从亚太地区来说,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前,中国的抗战是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唯一战场。
近现代史辨析题辨析题1、西方殖民主义势力来到东方,是为了使东方国家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答:错误。
殖民主义是适应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而产生的,它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演进而发展,是西方强国对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人民的剥削、掠夺和压迫、奴役。
它是为资产阶级剥削国内外人民、建立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服务的。
西方殖民主义势力来到东方,并不是为了使东方国家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为了把他们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自己在经济上、政治上的附庸。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答:这种表述不准确。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
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但这对矛盾是和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交织在一起的。
帝国主义勾结、扶植封建势力作为它们统治中国的支柱。
除了帝国主义割占的地区和直接管理的租界、租借地以外,它们主要是通过中国政府当局和各地的官僚、军阀来统治中国人民。
3、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这缘于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
答:错误。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是列强并没能实现瓜分中国图谋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4、经济技术落后的中国不可能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答:错误。
经济技术落后是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经济技术落后并不意味着在战争中一定打败仗。
因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
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中国的反侵略战争一再失败,不仅仅因为武器装备的落后,更由于统治阶级实行错误的方针、政策,压制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战争,即社会制度腐败。
第二章1、洋务派主张改变封建科举制度,以培养洋务人才。
答:错误。
洋务派主张培养洋务人才,但不愿改变封建科举制度。
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贡献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是一场改变世界的正义的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世界历史的转折点。
中国是反法西斯四大国之一,中国抗日战场是世界上开辟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反法西斯战场,是世界四大反法西斯战场之一,不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为战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这场战争也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为中国取得独立与解放、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基石,成为中国走上世界政治舞台和战后新中国崛起的起点与开端。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概括起来有“六个第一”、“五个最”。
“六个第一”是:中国人民在世界举起反对日本法西斯的第一面旗帜,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
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第一个战场。
日本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的帷幕是在中国拉开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是在三个战场进行的,即欧洲和大西洋战场,亚洲和太平洋战场,非洲和美洲战场。
中国是主战场。
中国人民是打败日本法西斯的第一主力。
世界反法西斯战斗中,活跃着三支主力,即美英联军、苏联红军和中国人民抗日力量。
中国人民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力军。
中国人民打响了对日本法西斯的第一枪。
1931年12月21日,东北爱国将领马占山在黑龙江嫩江桥打响了抵抗日本侵略者进攻的第一枪,歼灭了大量侵略军。
中国人民抗战取得了第一个大胜利——平型关大捷,消灭了日本板垣师团1100多人,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中国人民第一个拖住了日本法西斯,使它的“北进”侵略苏联,“南进”对美英作战,进而从南北两个方向与纳粹德国相呼应,与德国共同瓜分世界的美梦破灭。
“北进”不成,“南进”败兵。
“五个最”是:中国人民对日作战时间持续最长,长达14年之久。
前六年是局部抗战,后八年全面抗战。
从“七七”全面抗战开始也有八年。
相比之下,英法是在1939年9月3日德国法西斯入侵波兰才开始抵抗德国法西斯,开辟欧洲战场,到1945年5月,不满六年。
高考作文材料之抗战纪念篇(一)铭记历史,汲取抗战精神中的磅礴力量历史是面镜子,总是在重要的时间节点照鉴岁月、传递精神力量。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82年前,“七七事变”第2天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电全国。
自那时起,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同仇敌忾,救亡图存、抵御外侵的抗日战争全面打响。
时至今日,在北京宛平城外卢沟桥青石路两侧的石狮上依然刻着岁月的痕迹,仿佛在诉说战争之殇。
1937年夏,日本侵略者从蓄意“演习”挑衅到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炮轰宛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
对中国人民来说,这是近代以来必须铭记的历史。
彼时的中国,从沉沦到觉醒,无数仁人志士奋起反抗,展开了一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抵御外敌入侵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为惨烈的全面抗战。
壮士将死少年怒,问剑几时诛东獠。
面对日本军国主义者肆意妄为的侵华行径,一股股爱国力量,聚集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旗下;千千万万爱国将士顶着枪林弹雨,视死如归,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气壮山河的凯歌。
他们血战到底的枪炮声既是振聋发聩的警钟,又是保家卫国的冲锋号!他们展现出的是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自尊,是奋进中挺起的民族脊梁,是抵御外辱、救亡图存凝聚起的共同意志,是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
勿忘“七七”,才能更加珍视和平来之不易。
经过艰苦卓绝的持久抗战,中国军民最终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夺取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这段峥嵘岁月深深镌刻着一个民族的抗争足迹,是一笔永不过时的精神财富,后辈也应铭记战争胜利背后的巨大牺牲。
据统计,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87.9万余人,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痛定思痛,历史给我们带来深刻的教训,不论过去多少年,身处什么年代,都要牢记落后就要挨打,都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警惕忘战必危,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抗战英雄奋勇杀敌、无畏牺牲换来的,在和平年代,这段历史如“教科书”“清醒剂”般,使我们更清醒认识到自立自强何等重要,唯有拥有保卫家园的能力,才能守护持久和平。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学校党建论文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和消灭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对彻底战胜日本法西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中国首先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日、德、意法西斯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通过发动一系列局部战争逐步演变而成的。
1931 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美列强确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在世界东方形成第一个战争策源地。
当西方主要国家对日本的侵略实行妥协纵容政策时,中国人民高举反法西斯侵略的旗帜,奋起抵抗,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至1939 年9 月战争在欧洲爆发时,中国已独立进行了8 年的抗战;至1941年12 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中国独立抗战已持续了10 年。
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1937 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开始了以灭亡全中国为目标的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人民展开全国性抗日战争,在世界东方首先开辟了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
在日本战略进攻、中国战略防御期间,中日双方投入总兵力达400 余万人,战线长达1800多公里,战火遍及中国10 多个省区,战区面积约160 万平方公里,被卷入战争的中国人口达4 亿之多。
中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是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矛盾开始上升为世界主要矛盾的表现,它对世界产生了牵动全局乃至改变格局的影响,实际上已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
中国人民持续进行了8 年全国抗战,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结束。
中国始终抗击和牵制着日本陆军主力,制约着日本的“北进”和“南进”,保障了同盟国” 先欧后亚”大战略的实施。
在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战场抗击和牵制了日本2/3 以上的陆军兵力和部分海空军事力量,牢牢地捆住日本法西斯的手脚,使其陷入长期战争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中国的持久抗战,遏止了日本侵犯西伯利亚的“北进”计划,使苏联得以避免两线作战;牵制和推迟了日本进攻南洋的“南进”步伐,致使日军被迫背着中国战场的沉重包袱“南进”,从而粉碎了日本与德、意法西斯东西对进、称霸全球的战略图谋。
(一)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1.九一八事变(1)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第二天,日军占领沈阳。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2)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
(3)接着,日军扩大侵略,相继占领了东北三省。
短短4个多月,东北100多万平方千米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敌手。
(4)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
东北各族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
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开始改编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军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
2.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1)华北危机:日本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
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
国民党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2)一二·九运动3.西安事变(二)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1.七七事变(1)爆发:1937年7月7日,驻屯北平南郊的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索,遭到中国守军的严词拒绝。
早有准备的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
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反击。
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2)影响: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3)发展:1937年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
保卫北平的战斗中,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
2.第二次国共合作(1)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分别发表声明,抗议日本侵略,表明抗战立场,并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
(2)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世
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贡献
何雷
【期刊名称】《国防》
【年(卷),期】2015(0)9
【摘要】中国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军民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有力支援了盟国大战略,成为东方反法西斯力量的中心和旗帜,作为缔造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力量,对战胜日本法西斯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争取世界和平、人类进步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彪炳史册的历史贡献.
【总页数】5页(P4-8)
【作者】何雷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296.93
【相关文献】
1.东方战场——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卓越贡献
2.历史与记忆——全球视野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论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记忆:冲突、呈现及其意义
3.二战前后川丝产业的兴衰与发展及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贡献
4.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纪念世界反法西期战争胜利五十周年5.战争与和平的历史辩证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重要讲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毛泽东的清廉名言1、“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
”出处:毛泽东《论持久战》习总原文: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争取独立自由史册上可歌可泣的一页,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饱经沧桑的一章。
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
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
纵观世界历史,依靠武力对外侵略扩张最终都是要失败的。
这是历史规律。
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并且希望世界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让和平的阳光永远普照人类生活的星球。
——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2014年7月7日)2、“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
”出处:《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习总原文: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
从实际情况看,这一光荣传统发扬得很不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比较难,在有些地方和单位与其说是批评还不如说是表扬甚至评功摆好。
主要原因,首先是温情脉脉,好人主义,“不说好不说坏,谁也不见怪”;其次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非面前不开口,遇到矛盾绕开走”;再次就是“怕”字当头,批评同事怕得罪人,批评下级怕丢选票,批评上级怕穿“小鞋”,批评自己怕损形象。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
”这一名言指明了开展批评的出发点是为民、为公,而非为己、为私。
只要我们为了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了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个人又有什么“面子”不能抛开呢?——习近平在嘉善县调研时的讲话(2005年4月10日)3、“不要陷于狭隘的经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