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181电缆防火涂料通用技术条件
- 格式:doc
- 大小:144.00 KB
- 文档页数:4
Q/GDW电缆防火封堵标准江苏省电力公司发布Q/GDW-10-J266-2010目次前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电缆防火封堵设计 (2)5电缆防火封堵施工 (6)6电缆防火封堵工程的验收 (8)7电缆防火封堵的维护管理 (10)附录A(规范性附录)各类电缆防火封堵组件形式图例 (11)条文说明 (21)IQ/GDW-10-J266-2010II前言为规范公司生产、办公场所和设施电缆防火封堵的材料、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管理,避免或减少电缆火灾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火灾亦能有效地遏制因电缆延燃而扩大事故范围,做到安全、经济、适用,结合公司特点和技术要求,在《江苏省电力公司电缆防火封堵标准》(2000年版)基础上结合新的消防法律法规、国家技术标准进行修订。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原《江苏省电力公司电缆防火封堵标准》(Q/GDW-10-J266-2000,苏电保〔2000〕822号)同时废止。
本标准的编写格式和规则符合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及DL/T 600-2001《电力行业标准编写基本规定》的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江苏省电力公司安全监察部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江苏省电力公司生产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电力公司安全监察部、南京供电公司、苏州供电公司、徐州供电公司、江苏省电力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严志权、郑金平、郭鹏宇、周法兴、张军宁、周宪斌、施文勇。
Q/GDW-10-J266-2010电缆防火封堵标准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生产、办公场所和设施(变电站、供电隧道、电力调度大楼、办公楼等)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电缆防火封堵的设计、材料选用、安装施工、工程验收和维护管理。
电缆防火封堵除应遵守本标准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公安消防部门及电力行业现行有关标准、规程和规范的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GA /T 265-2000 公安会议电视系统技术规范GA 1.1-1991 八九式警服GA 1.2-1991 八九式警服 长袖衬衣GA 1.3-1991 八九式警服 夏服GA 1.4-1991 八九式警服 冬服GA 1.5-1991 八九式警服 裙子GA 1.6-1991 八九式警服 大檐帽GA 1.7-1991 八九式警服 栽绒帽皮面皮(栽绒)帽GA 1.8-1991 八九式警服 皮帽GA 100-1995 武器弹药边防检查处理代码GA 101-1995 中毒案件检材料中有机磷农药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GA 10-1991 消防员普通防护服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GA 10-2002 消防员灭火防护服GA 103-1995 中毒案件检材中拟除虫菊脂农药的定性定量分析GA 106-1995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专用证件纸,926证件纸GA 107-1995 推车式二氧化碳灭火器GA 108-1995 手抬机动消防泵GA 109-1995 电梯层门耐火试验方法GA 110-1995 建筑构件防火喷涂材料性能方法GA 111-1995 表面材料的实体房间火试验方法GA 11-1991 分水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A 112-1995 建筑防火产品用电磁铁通用技术条件GA 113-1995 消火栓扳手GA 114-1995 消防产品型号编制方法GA 115-1995 道路交通堵塞度及评价方法GA 12-1991 集水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A 13-1991 悬挂式卤代烷灭火装置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A 141-2001 警用防弹衣通用技术条件GA 14-1991 消防用无线电话机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A 15-1992 手提式灭火器生产企业计量检测器具配备规范GA 16.1-1992 道路交通事故等级分类与代码GA 16.2-1992 道路交通事故形态分类与代码GA 16.3-1992 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分类与代码GA 16.4-1992 道路交通事故当事机动车损坏程度代码GA 16.5-1992 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分类与代码GA 16.6-1992 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的伤害人伯伤害程度分类与代码GA 164-2005 专用运钞车防护技术条件GA 17.1-1992 道路类型分类与代码GA 17.2-1992 道路线型分类与代码GA 17.3-1992 路口、路段类型分类与代码GA 17.4-1992 路面情况分类与代码GA 173-1998 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安器GA 173-2002 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安器GA 174-1998 基于DOS的信息安全产品评级准则GA 176-1998 公安移动通信网警用自动级规范GA 179-1998 阻燃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燃烧性能技术条件GA 180-1998 轻便消防水龙GA 181-1998 电缆防火涂料通用技术条件GA 18-1992 道路交通方式分类与代码GA 183-1998 焰火晚会烟花爆竹燃放安全规程GA 183-2005 焰火晚会烟花爆竹燃放安全规程GA 184-1999 故障车 警告标标志牌GA 185-1998 火灾直接财产损失统计方法GA 19-1992 机动车行驶状态分类与代码GA 20-1992 机动车驾驶证证件种类与代码GA 209-1999 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GA 210-1999 氯化钠干粉灭火剂GA 211-1999 消防排烟风机耐高温试验方法GA 21-1992 车行道设置分类与代码GA 214.15-2005 常住人口管理信息规范 第15部分:常住人口管理信息数据交换格式l89 GA 214.16-2005 常住人口管理信息规范 第16部分:常住人口迁移区域范围代码GA 214.17-2005 常住人口管理信息规范 第17部分:常住人口管理、业务类型代码GA 214.18-2005 常住人口管理信息规范 第18部分:常住人口注销标识代码GA 214.19-2005 常住人口管理信息规范 第19部分:常住人口管理信息交换数据异常类型GA 214.20-2005 常住人口管理信息规范 第20部分:常住人口管理信息交换数据包异常类GA 218-1999 角锥回复反射诱导器GA 2-1999 车辆防盗报警系统 小客车GA 22-1992 出行目的分类与代码GA 23.1-1992 机动车驾驶员违章处分原因分类与代码GA 23.2-1992 机动车驾驶员来源分类代码GA 23.3-1992 机动车驾驶员处分类别与代码GA 23.5-1992 驾驶员报表格式GA 238-2000 海上值勤证GA 239-2000 公安边防船艇舷号GA 24.10-2001 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 第10部分:机动车来历凭证代码GA 24.10-2005 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 第10部分:机动车来历凭证代码GA 24.11-2001 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 第11部分:机动车进口凭证代码GA 24.11-2005 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 第11部分:进口凭证代码GA 24.1-2001 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 第1部分:机动车获得方式代码GA 24.1-2005 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 第1部分:获得方式代码GA 24.12-2001 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 第12部分:国产/进口车辆代码GA 24.12-2005 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 第12部分:国产/进口车辆代码GA 24.13-2001 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 第13部分:机动车变更情况代码GA 24.13-2005 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 第13部分:变更情况代码GA 24.14-2001 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 第14部分: 机动车注销原因代码GA 24.14-2005 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 第14部分:注销原因代码GA 24.15-2001 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 第15部分:补/换领牌证原因代码GA 24.15-2005 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 第15部分:补/换领牌证原因代码GA 24.16-2001 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 第16部分:机动车转向形式代码GA 24.16-2005 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 第16部分:转向形式代码GA 24.17-2001 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 第17部分: 机动车辆状态代码GA 24.17-2005 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 第17部分:机动车状态代码GA 24.18-2001 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 第18部分:制证原因代码GA 24.19-2001 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 第19部分:机动车补/换领牌证业务代码GA 24.19-2005 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 第19部分:补/换领牌证业务代码GA 24.20-2001 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 第20部分:身份证明名称代码GA 24.20-2005 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 第20部分:身份证明名称代码GA 24.21-20001 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 第21部分:相关资料代码GA 24.21-2001 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 第21部分:相关资料代码GA 24.21-2005 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 第21部分:相关资料代码GA 24.2-2001 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 第2部分:机动车定期检验情况代码GA 24.2-2005 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 第2部分:定期检验情况代码GA 24.3-2001 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 第3部分:机动车使用性质代码GA 24.3-2005 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 第3部分:使用性质代码GA 24.4-2001 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 第4部分:机动车辆类型代码GA 24.4-2005 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 第4部分:车辆类型代码GA 24.5-2001 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 第5部分: 机动车所有权代码GA 24.5-2005 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 第5部分:所有权代码GA 24.6-2001 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 第6部分: 机动车登记种类代码GA 24.6-2005 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 第6部分:业务登记代码GA 24.7-2001 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 第7部分:机动车号牌种类代码GA 24.7-2005 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 第7部分:号牌种类代码GA 24.8-2001 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 第8部分:机动车车身颜色基本色调代码GA 24.8-2005 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 第8部分:车身颜色基本色调代码GA 24.9-2001 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 第9部分:机动车燃料(能源)种类代码GA 24.9-2005 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 第9部分:燃料(能源)种类代码GA 240.10-2000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10部分 涉案物品分类和代码 GNN 36.16-1988 GA 240.11-2000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11部分 主要货币代码 GNN 36.17-1988GA 240.1-2000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1部分 案件类别代码 GNN 36.1-1988GA 240.12-2000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12部分 管理方法代码 GNN 36.23-1988GA 240.13-2000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13部分 人身伤害程度代码GA 240.14-2000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14部分 在逃人员类型代码GA 240.15-2000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15部分 人员关系代码GA 240.16-2000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16部分 违法犯罪经历代码GA 240.17-2000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17部分 涉案单位类型代码GA 240.18-2000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19部分 破案方式分类和代码GA 240.19-2000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19部分 作案原因代码GA 240.20-2000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20部分 处理方式分类和代码GA 240.21-2003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21部分:危害程度代码GA 240.2-2000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2部分 专长代码 GNN 36.5-1988GA 240.22-2003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22部分:可疑依据代码GA 240.23-2003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23部分:不在业代码GA 240.24-2003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24部分:体貌特征分类和代码GA 240.25-2003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25部分:牙齿位置代码GA 240.26-2003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26部分:票券代码GA 240.27-2003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27部分:枪支弹药分类和代码GA 240.28-2003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28部分:暂留缘由代码GA 240.29-2003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29部分发案地域类型代码GA 240.30-2003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30部分:户籍地类型代码GA 240.31-2003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31部分:人身受害形式代码GA 240.3-2000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3部分 体表特殊标记代码 GNN 36.8-1988GA 240.32-2003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32部分:刑嫌类别代码GA 240.33-2003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33部分:刑嫌调控对象来源代码GA 240.34-2003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34部分:居住状况代码GA 240.35-2003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35部分:撤控理由代码GA 240.36-2003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36部分:指印分类和代码GA 240.37-2003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37部分:指节印分类和代码GA 240.38-2003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38部分:手掌印分类和代码GA 240.39-2003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39部分:手套印代码GA 240.40-2003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40部分:鞋印分类和代码GA 240.41-2003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41部分:脚印分类和代码GA 240.4-2000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4部分 选择时机分类和代码 GNN 36.10-1988 GA 240.42-2003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42部分:工具痕迹分类和代码GA 240.43-2003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43部分:车辆轮胎痕迹分类和代码GA 240.44-2003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44部分:整体分离痕迹代码GA 240.45-2003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45部分:纺织品痕迹代码GA 240.46-2003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46部分:牙齿痕迹代码GA 240.47-2003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47部分:笔迹分类和代码GA 240.48-2003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48部分:步辐特征分类和代码GA 240.49-2003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49部分:射击弹壳痕迹分类和代码GA 240.50-2003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50部分:射击弹头痕迹分类和代码GA 240.51-2003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51部分:微量物证分类和代码GA 240.5-2000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5部分 选择处所分类和代码 GNN 36.11-1988 GA 240.52-2003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52部分:鞋底花纹分类和代码GA 240.53-2003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53部分:印刷字迹分类和代码GA 240.54-2003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54部分:通缉级别代码GA 240.55-2003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55部分:督捕级别代码GA 240.56-2003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56部分:在逃人员信息编号规则GA 240.57-2003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57部分:汉语口音编码规则GA 240.6-2000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6部分 选择对象分类和代码 GNN 36.12-1988 GA 240.7-2000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7部分 作案手段分类和代码 GNN 36.13-1988 GA 240.8-2000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8部分 作案特点和代码 GNN 36.14-1988GA 240.9-2000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 第9部分 销脏方式分类和代码 GNN 36.15-1988 GA 241.9-2000 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统第9部分:印章质量规范与检测方法GA 243-2000 计算机病毒防治产品评级准则GA 244-2000 人民警察警徽技术标准GA 245-2000 自行车隐形防盗锁GA 247-2000 监所周界高压电网装置GA 26-1992 军工产品储存库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别的规定GA 264-2000 沿海船舶船民信息数据结构GA 267-2000 计算机信息系统雷电电磁脉冲安全防护规范GA 27-1992 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GA 27-2002 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GA 28-1992 货币印制企业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GA 297-2001 机动车测速仪通用技术条件GA 30.1-2002 固定消防给水设备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1部分:消防气压给水设备GA 30.2-2002 固定消防给水设备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2部分:消防自动恒压给水设. GA 30.3-2002 固定消防给水设备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第3部分:消防增压稳压给水设备GA 300.10-2001 看守所在押人员信息管理代码 第1O部分:诉讼阶段代码GA 300.11-2001 看守所在押人员信息管理代码 第11部分:人员管理类别代码GA 300.1-2001 看守所在押人员信息管理代码 第1部分:看守所编码GA 300.12-2001 看守所在押人员信息管理代码 第12部分:临时出所原因代码GA 300.13-2001 看守所在押人员信息管理代码 第13部分:出所原因代码GA 300.14-2001 看守所在押人员信息管理代码 第14部分:留所原因代码GA 300.15-2001 看守所在押人员信息管理代码 第15部分:办案单位类型代码GA 300.16-2001 看守所在押人员信息管理代码 第16部分:奖惩形式代码GA 300.17-2001 看守所在押人员信息管理代码 第17部分:事故类别代码GA 300.18-2001 看守所在押人员信息管理代码 第18部分:使用戒具原因代码GA 300.19-2001 看守所在押人员信息管理代码 第19部分:调整监室原因代码GA 300.20-2001 看守所在押人员信息管理代码 第20部分:看守所等级代码GA 300.21-2001 看守所在押人员信息管理代码 第21部分:看守所规模代码GA 300.2-2001 看守所在押人员信息管理代码 第2部分:监管业务指导部门编码GA 300.22-2001 看守所在押人员信息管理代码 第22部分:监管单位归口类别代码GA 300.23-2001 看守所在押人员信息管理代码 第23部分:监管单位类别代码GA 300.3-2001 看守所在押人员信息管理代码 第3部分:在押人员编码GA 300.4-2001 看守所在押人员信息管理代码 第4部分:监室编码GA 300.5-2001 看守所在押人员信息管理代码 第5部分:身份代码GA 300.6-2001 看守所在押人员信息管理代码 第6部分:特殊身份代码GA 300.7-2001 看守所在押人员信息管理代码 第7部分:入所原因代码GA 300.8-2001 看守所在押人员信息管理代码 第8部分:收押凭证代码GA 300.9-2001 看守所在押人员信息管理代码 第9部分:成员类型代码GA 301.1-2001 看守所在押人员信息管理数据交换格式 第1部分;在押人员信息数据交GA 301.2-2001 看守所在押人员信息管理数据交换格式 第2部分:看守所信息数据交换GA 301.3-2001 看守所在押人员信息管理数据交换格式 第3部分:监管业务指导部门信GA 302-2001 看守所在押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功能GA 303-2001 软质阻燃聚氨酯泡沫塑料GA 304-2001 硬聚氯乙烯建筑排水管道阻火圈GA 305-2001 电气安装用阻燃PVC塑料平导管通用技术条件GA 307-2001 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探测器GA 308-2001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划GA 309-2001 警鞋 男皮鞋GA 310-2001 警鞋 女皮鞋GA 311-2001 警鞋 男棉皮鞋GA 31-1992 高倍数泡沫灭火剂GA 312-2001 警鞋 女棉皮鞋GA 313-2001 警鞋 男毛皮鞋GA 314-2001 警鞋 女毛皮鞋GA 315-2001 警鞋 胶靴GA 316-2001 警鞋 胶鞋GA 317-2001 警帽 大檐帽GA 318-2001 警帽 栽绒帽GA 319-2001 警帽 女布帽GA 320-2001 警帽 女呢帽GA 321-2001 警帽 大檐凉帽GA 321-2005 警帽 大檐凉帽GA 32-199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流指示器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A 322-2001 警帽 便帽GA 323-2001 警帽 大檐帽罩GA 324.1-2001 人口信息管理代码 第1部分:户口类别代码GA 324.2-2001 人口信息管理代码 第2部分:户口迁移变动分类代码GA 324.3-2001 人口信息管理代码 第3部分:申领居民身份证原因代码GA 324.4-2001 人口信息管理代码 第4部分:缴销居民身份证情况代码GA 324.5-2001 人口信息管理代码 第5部分:兵役状况代码GA 324.6-2001 人口信息管理代码 第6部分:血型代码GA 324.7-2001 人口信息管理代码 第7部分:常住人口信息级别代码GA 329.1-2005 险国道路交通管理信息数据库规范 第1部分:机动车驾驶证管理信息数据GA 329.2-2001 全国道路交通管理信息数据库规范 第2部分:机动车登记信息数据库规范GA 329.2-2005 全国道路交通锊理信息数据库规范 第2部分:机动车登记信息数据结构GA 329.3-2003 全国道路交通管理信息数据库规范 第3部分:交通违章管理信息数据库规GA 330-2001 351兆报警传输技术规范GA 33-199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雾喷头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A 332.10-2001 禁毒信息管理代码 第10部分:藏毒方式代码GA 332.11-2001 禁毒信息管理代码 第11部分: 种植毒品原植物目的代码GA 332.1-2001 禁毒信息管理代码 第1部分:毒品种类代码GA 332.12-2001 禁毒信息管理代码 第12部分:查获毒品处理情况代码GA 332.13-2001 禁毒信息管理代码 第13部分;贩运方式代码GA 332.2-2001 禁毒信息管理代码 第2部分:吸毒原因代码GA 332.3-2001 禁毒信息管理代码 第3部分:毒品来源代码GA 332.4-2001 禁毒信息管理代码 第4部分: 吸毒后果代码GA 332.5-2001 禁毒信息管理代码 第5部分:毒资来源代码GA 332.6-2001 禁毒信息管理代码 第6部分:戒毒类别代码GA 332.7-2001 禁毒信息管理代码 第7部分:吸毒人员变更原因代码GA 332.8-2001 禁毒信息管理代码 第8部分:情报线索来源代码GA 332.9-2001 禁毒信息管理代码 第9部分:线索提供方式代码GA 335-2001 出海船民证GA 336-2001 合资船船员登轮证GA 337-2001 合资船船员登陆证GA 338-2001 出海船舶户口簿GA 339-2001 出海船舶边防登记簿GA 340-2001 警服材料 裙带钎子GA 341-2001 警服材料 帽顶圈GA 34-1992 消防湿水带技术条件GA 342-2001 警服材料 帽檐GA 343-2001 警服材料 帽墙衬GA 344-2001 警服材料 帽前瓦衬托GA 345-2001 警服材料 腰围调节扣GA 346-2001 警服材料 帽墙带GA 347-2001 警服材料 凉帽帽墙衬GA 348-2001 警服材料 垫肩GA 349-2001 警服材料 领底呢GA 350-2001 警服材料 热封胶带GA 351-2001 警服材料 帽饰带GA 352-2001 警服材料 胸绒GA 353-2001 警服材料 涤纶仿丝棉GA 354-2001 警服材料 毛涤絮片GA 355-2001 警服材料 平剪绒GA 356-2001 警服材料 长毛绒GA 357-2001 警服材料 聚氨酯涂层雨衣布GA 358-2001 警服材料 口袋布GA 359-2001 警服材料 涤纶长丝绸GA 360-2001 警服材料 精梳毛涤混纺织品GA 360-2005 警服材料 精梳毛涤混纺织品GA 361-2001 警服材料 锦棉包芯绳、锦纶空芯绳GA 36-199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号牌GA 362-2001 警服材料 聚氨酯湿法防水透湿涂层布GA 363-2001 警服材料 防滑腰里GA 364-2001 警服材料 精梳棉涤、涤棉麻混纺染色府绸GA 365-2001 警服材料 军港呢、军港绸GA 366-2001 车辆防盗报警器材安装规范GA 369-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登记证书GA 369-2005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登记证书GA 37-199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行驶证GA 37-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行驶证GA 374-2001 电子防盗锁GA 375-2001 警戒带GA 378-2002 警用电海图图式规范GA 380-2002 全国公安机关构代码编制规则GA 381.1-2002 公共数据交换格式第1部分:应用层接口格式GA 381.2-2002 公共数据交换格式第2部分交换层接口格式GA 38-1992 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规定GA 38-2004 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规定GA 384.1-2002 火灾受理设备 第1部分:火警受理台GA 384.2-2002 火灾受理设备 第2部分:火警终端台GA 385-2002 火灾受声和/或光警报器GA 386-2002 防火卷帘控制器GA 39.1-1992 干粉消防车通用技术条件GA 39.2-1992 泵浦消防车通用技术条件GA 39.3-1992 泡沫-干粉联用消防车通用技术条件GA 39.4-1992 水罐消防车通用技术条件GA 39.5-1992 泡沫消防车通用技术条件GA 39.6-1994 供液消防车通用技术条件GA 39.7-1994 供水消防车通用技术条件GA 393.1-2002 全国公安人事管理信息结构体系第1部分:指标体系分类与代码GA 393.2-2002 全国公安人事管理信息结构体系第2部分:数据结构GA 395-2002 边防值勤证GA 397.1-2002 经济犯罪案件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第1部分:基本功能GA 397.2-2002 经济犯罪案件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第2部分:角色分类及权限GA 397.3-2002 经济犯罪案件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第3部分:案件名称组成方法GA 398.10-2002 经济犯罪案件信息管理代码 第10部分:作案手段代码GA 398.11-2002 经济犯罪案件信息管理代码 第11部分:经侦民警编号GA 398.1-2002 经济犯罪案件信息管理代码 第1部分:案件编号GA 398.12-2002 经济犯罪案件信息管理代码 第12部分:嫌疑人编号GA 398.13-2002 经济犯罪案件信息管理代码 第13部分:逃犯抓获方式代码GA 398.14-2002 经济犯罪案件信息管理代码 第14部分:强制措施代码GA 398.15-2002 经济犯罪案件信息管理代码 第15部分:犯罪嫌疑人现实状况代码GA 398.16-2002 经济犯罪案件信息管理代码 第16部分:犯罪嫌疑单位编号GA 398.17-2002 经济犯罪案件信息管理代码 第17部分:报案、发案、受害单位行业分类GA 398.18-2002 经济犯罪案件信息管理代码 第18部分:移送案件机关、部门代码GA 398.19-2002 经济犯罪案件信息管理代码 第19部分:犯罪集团类型代号GA 398.20-2002 经济犯罪案件信息管理代码 第20部分:书证物证种类代码GA 398.21-2002 经济犯罪案件信息管理代码 第21部分:证据类别代码GA 398.2-2002 经济犯罪案件信息管理代码 第2部分:案件来源代码GA 398.22-2002 经济犯罪案件信息管理代码 第22部分:缴获物品处理情况代码GA 398.3-2002 经济犯罪案件信息管理代码 第3部分:案件督办级别代码GA 398.4-2002 经济犯罪案件信息管理代码 第4部分:初查审核结果代码GA 398.5-2002 经济犯罪案件信息管理代码 第5部分:侦查工作阶段代码GA 398.6-2002 经济犯罪案件信息管理代码 第6部分:补立案件原因代码GA 398.7-2002 经济犯罪案件信息管理代码 第7部分:撤销案件原因代码GA 398.8-2002 经济犯罪案件信息管理代码 第8部分:统计立(破)案时间段代码GA 398.9-2002 经济犯罪案件信息管理代码 第9部分:犯罪主体类型代码GA 399.1-2002 经济犯罪案件基本信息数据结构 第1部分:案件信息数据结构GA 399.2-2002 经济犯罪案件基本信息数据结构 第2部分:报案人数据结构GA 399.3-2002 经济犯罪案件基本信息数据结构 第3部分:受害人数据结构GA 399.4-2002 经济犯罪案件基本信息数据结构 第4部分:嫌疑人数据结构GA 399.5-2002 经济犯罪案件基本信息数据结构 第5部分:受害、发案、报案单位数据结GA 399.6-2002 经济犯罪案件基本信息数据结构 第6部分:嫌疑单位数据结构GA 399.7-2002 经济犯罪案件基本信息数据结构 第7部分:犯罪集团数据结构GA 399.8-2002 经济犯罪案件基本信息数据结构 第8部分:涉案物品数据结构GA 400-2002 气体灭火系统及零部件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A 401-2002 消防员呼救器GA 40-1992 道路交通事故案卷文书GA 40-2004 交通事故案卷文书GA 402-2002 1211灭火器报废规定GA 406-2002 车身反光标识GA 407.1-2003 进口机动车制造厂品牌名称代码 第1部分:制造厂名称代码GA 407.2-2003 进口机动车制造厂品牌名称代码 第2部分:车辆品牌名称代码GA 408.10-2003 道路交通违章管理信息代码 第10部分:交通违章缴款方式代码GA 408.11-2003 道路交通违章管理信息代码 驾驶证撤销原因代码GA 408.1-2003 道路交通违章管理信息代码 第1部分:交通违章行为代码GA 408.12-2003 道路交通违章管理信息代码 第12部分:机动车牌证撤销原因代码GA 408.13-2003 道路交通违章管理信息代码 第13部分:文书类别代码GA 408.14-2003 道路交通违章管理信息代码 第14部分:扣证类型代码GA 408.2-2003 道路交通违章管理信息代码 第2部分:交通违章编号GA 408.3-2003 道路交通违章管理信息代码 第3部分:交通违章地点编码规则GA 408.4-2003 道路交通违章管理信息代码 第4部分:交通违章处理结果代码GA 408.5-2003 道路交通违章管理信息代码 第5部分:暂扣项目代码GA 408.6-2003 道路交通违章管理信息代码 第6部分:滞留项目代码GA 408.7-2003 道路交通违章管理信息代码 第7部分:收缴项目代码GA 408.8-2003 道路交通违章管理信息代码 第8部分:传唤方式代码GA 408.9-2003 道路交通违章管理信息代码 第9部分:拖锁项目代码GA 409.3-2003 全国道路交通管理数据交换各式 第3部分:交通违章数据交换格式GA 410.1-2003 进口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 第1部分:证明书类型代码GA 410.2-2003 进口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 第2部分:核对错误信息代码GA 410.3-2003 进口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 第3部分:证明书状态代码GA 411-2003 化学氧消防自救呼吸器GA 41-2005 交通事故痕迹物证勘验GA 412-2003 后援消防车GA 413-2003 救生缓降器GA 417.1-2003 公安综合信息系统规范 第1部分:共享数据项集GA 417.2-2003 公安综合信息系统规范 第2部分:web页面设计规范GA 417.3-2003 公安综合信息系统规范 第3部分:跨地区查询接口规范GA 419-2003 502指印熏显柜GA 4-1991 经济特区居民身份证用模压全息加密标志GA 420-2003 防暴服GA 42-1992 阻燃木材燃烧性能试验方法GA 422-2003 防暴盾牌GA 423-2003 防弹盾牌GA 425.10-2003 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基础技术规范 第10部分:指纹图像数据的压缩和恢GA 425.1-2003 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基础技术规范 第1部分: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术语GA 425.2-2003 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基础技术规范 第2部分:指纹指位代码GA 425.3-2003 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基础技术规范 第3部分:指纹纹型分类及代码GA 425.4-2003 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基础技术规范 第4部分:指纹自动识别系统产品代码恢GA 425.5-2003 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基础技术规范 第5部分:十指指纹信息卡式样和填写恢GA 425.6-2003 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基础技术规范 第6部分:十指指纹文字数据项及格式GA 425.7-2003 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基础技术规范 第7部分:现场指纹信息卡式样和填写恢GA 425.8-2003 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基础技术规范 第8部分:现场指纹文字数据项及格式GA 425.9-2003 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基础技术规范 第9部分:指纹图像数据转换的技术条恢GA 43-1992 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剂质量分等GA 44-1993 消防头盔GA 44-2004 消防头盔GA 47-2002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GA 482-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GA 49-1993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绘制GA 494-2004 消防用防坠落装置GA 495-2004 阻燃铺地材料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A 498-2004 厨房设备灭火装置GA 499.1-2004 气溶胶灭火麋货系统 第1部分:热气溶胶灭火装置GA 500-2004 气溶胶灭火剂GA 501-2004 银行用保管箱通用技术条件GA 50-1993 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办法GA 50-2005 交通事故勘验照相GA 502-2004 消防监督技术装备配备GA 503-2004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
技术规范(电缆防火封堵材料)2012年03.材料技术要求3.1 阻火膨胀模块1)连续耐水浸泡>28天。
2)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GB 23864-2009防火封堵材料(阻火模块)的要求。
3)不含卤素、石棉、苯酚等成分。
4)不含挥发性有机溶剂,不会对电缆产生腐蚀现象。
5)在固化时或遇火时不收缩,不脱落,不会释放有毒气体。
6)具有良好的烟密性、气密性、水密性。
7)高抗爆性能,抗压强度不小于5.8Mp。
8)可重复使用,具备30年的使用年限。
9)可防小动物咬。
10)环保无污染。
3.2 防火涂料1)具有显著的耐潮湿、耐腐蚀、耐冻融、抗老化等理化性能和优良的防火性能。
2)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GA181-1998《电缆防火涂料通用技术条件》的要求。
3)材料不含挥发性有机溶剂,无刺激性气味,不含卤素成分,对电缆无腐蚀。
4)适用温度-40℃~100℃。
5)即用型,快速固化水溶性,无异味。
3.3 有机防火堵料1)膨胀性防火密封胶材料性能需满足国内技术标准GA161-1997或国际标准UL/BS/DIN/FM。
2)在火的作用下体积膨胀3~5倍。
3)不含有卤素、石棉、游离硅等成分,对电缆无腐蚀。
4)不含挥发性有机溶剂。
5)具有良好的烟密性、水密性、气密性。
6)适用温度-40℃~100℃。
7)抗爆承压100kPa。
8)具有良好的绝缘性。
3.4 防火涂层板1)需满足国内技术标准GA161-1997或国际标准UL/BS/DIN/FM。
2)不含卤素和挥发性有机溶剂。
3)具有良好的烟密性、气密性。
4)适用温度-40℃~100℃。
5)抗爆承压100kPa。
6)具有良好的隔音性能。
消防电缆技术要求一、技术要求:1.1 防火涂料一定要达到防火的有关要求,由于是室内电缆层,要保证无毒、无污染,使用环保产品。
1.2 防火涂料不能破坏电缆的绝缘性能。
1.3 防火涂料施工前应将电缆表面的浮尘、油污、杂物等清理干净,待表面干燥后方可进行防火涂料的施工,喷涂要均匀。
技术规范(电缆防火封堵材料)2012年03.材料技术要求3.1 阻火膨胀模块1)连续耐水浸泡>28天。
2)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GB 23864-2009防火封堵材料(阻火模块)的要求。
3)不含卤素、石棉、苯酚等成分。
4)不含挥发性有机溶剂,不会对电缆产生腐蚀现象。
5)在固化时或遇火时不收缩,不脱落,不会释放有毒气体。
6)具有良好的烟密性、气密性、水密性。
7)高抗爆性能,抗压强度不小于5.8Mp。
8)可重复使用,具备30年的使用年限。
9)可防小动物咬。
10)环保无污染。
3.2 防火涂料1)具有显著的耐潮湿、耐腐蚀、耐冻融、抗老化等理化性能和优良的防火性能。
2)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GA181-1998《电缆防火涂料通用技术条件》的要求。
3)材料不含挥发性有机溶剂,无刺激性气味,不含卤素成分,对电缆无腐蚀。
4)适用温度-40℃~100℃。
5)即用型,快速固化水溶性,无异味。
3.3 有机防火堵料1)膨胀性防火密封胶材料性能需满足国内技术标准GA161-1997或国际标准UL/BS/DIN/FM。
2)在火的作用下体积膨胀3~5倍。
3)不含有卤素、石棉、游离硅等成分,对电缆无腐蚀。
4)不含挥发性有机溶剂。
5)具有良好的烟密性、水密性、气密性。
6)适用温度-40℃~100℃。
7)抗爆承压100kPa。
8)具有良好的绝缘性。
3.4 防火涂层板1)需满足国内技术标准GA161-1997或国际标准UL/BS/DIN/FM。
2)不含卤素和挥发性有机溶剂。
3)具有良好的烟密性、气密性。
4)适用温度-40℃~100℃。
5)抗爆承压100kPa。
6)具有良好的隔音性能。
消防电缆技术要求一、技术要求:1.1 防火涂料一定要达到防火的有关要求,由于是室内电缆层,要保证无毒、无污染,使用环保产品。
1.2 防火涂料不能破坏电缆的绝缘性能。
1.3 防火涂料施工前应将电缆表面的浮尘、油污、杂物等清理干净,待表面干燥后方可进行防火涂料的施工,喷涂要均匀。
一、前言电缆火灾在世界各地时有发生,而且往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世界各国消防部门均在分析研究,试图攻克“电缆火灾”这一科技难题。
封、堵、涂、隔是目前防患电缆火灾的最有效措施。
SFT-1型电缆防火涂料,是以成膜助剂、防火剂、耐火材料等研磨、混合均匀而成。
该产品对电线电缆防火保护效果较好。
它不仅具有所需的耐火极限,而且还具备较高的抗弯强度,在涂刷时,电线电缆表皮需做处理,以便保证SFT-1型电缆防火涂料涂刷的效果,更好地满足了建筑设计规范及电力工程电缆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
二、燃烧机理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化学现象,它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质、助燃剂(如空气、氧气、氧化剂等)和火源(如火焰或高温作用)。
此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并且互相接触方能燃烧,如缺少其中一个条件或者它们之间不能直接接触,燃烧便不能发生或者燃烧立即熄灭。
木材、纸张、织物、有机聚合物等固体有机可燃物的燃烧过程,先是有机可燃物在高温或火焰的作用下,受热发生分解,放出可燃气体并同时放出热量。
当可燃性气体和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的浓度和达到燃点温度时,遇到明火则立即燃烧,当温度达到自燃点后,即使没有明火点燃也能发生燃烧,这种可燃性气体的燃烧是有焰燃烧,其燃烧反应是游离基连锁反应,热分解残留物被加热到600℃后,就发出无焰燃烧。
由于物质燃烧时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引起其周边的可燃物质发生热分解和燃烧,从而使燃烧不能蔓延扩大。
热量的传播是燃烧蔓延的重要途径,可燃物质的燃烧作用机理概括如下:1、形成泡沫炭化层以阻挡外部热源的作用有些难燃剂,如聚磷酸铵、有机磷酸酯等它们在成炭剂、发泡剂的配合作用下,使涂层受高温作用时,发生膨胀和炭化,形成导热性很小的海绵状的炭化层,从而阻挡了外部火源的作用,达到抑制燃烧蔓延的目的。
2、形成熔融覆盖层以隔绝和空气的接触有些难燃剂,如聚磷酸铵、硼酸盐、硼酸、钨酸盐等,在火焰或高温作用下,可形成不燃性的粘稠熔融体。
该熔融体将物质表面覆盖起来,防止燃烧发生。
电缆沟防火施工方案范本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保定___KV变电站电缆防火工程。
由于电缆使用多年,常年积水比较严重,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电缆沟内电缆排放搅乱、电缆交叉、电缆层层叠压,散热不良,人行道不畅。
防火装置功能不健全。
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整治措施。
二、编制依据1、《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CB50217-942、《电气装置___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3、《火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CB50229-964、《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5027-935、《发电厂、变电站电缆选择与敷设设计规程》SDJ26-896、《电缆防火涂料通用技术条件》GA181-___7、《电缆防火堵料通用技术条件》GA161-___8、《电力安全手册》9、《电气装置___施工及验收规范》10、《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1、《中国消防工程手册(设计、施工、管理)》三、施工准备1、准备好施工所需工程材料,并提供经销厂家有关产品的质量检验指标,择优选用。
采购时严格检查原材料规格是否符合施工要求。
2、准备好调料容器及劳动保护用品。
3、对职工进行施工前的安全施工技术教育。
四、施工工艺1、电缆刷防火涂料采用W60-B膨胀型电缆防火涂料,该涂料的特点是遇火生成均匀致密的海绵状泡沫层,有显著的防火隔燃效果,并且具有较好的防水抗潮,防油耐候性能。
该涂料对火灾和减缓火灾有重要作用。
施工工艺如下:1)、电缆清理,清除电缆表面灰尘污垢,并整理电缆。
2)、涂料搅拌,使用前应充分搅拌,将桶内涂料及沉淀物搅拌均匀3)、涂料稀释,根据需要,用规定量的稀释剂来调整涂料粘度,以便施工。
4)、刷涂涂料,水平敷设的电缆宜沿着电缆的走向均匀涂刷,垂直敷设的电缆宜自上而下进行均匀涂刷,涂刷两层,涂刷间隔不得少于规定时间。
2、电缆支架刷防火涂料采用W60-A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这种涂料能起到防火、隔热、耐酸碱、涂层薄、用料少、装饰效果好,减轻钢结构的重量等优点。
4.2.2常用防火涂料的施工要求防火涂料按涂覆基材不同,可分为钢结构防火涂料,混凝土结构防火涂料、木结构防火涂料、电缆防火涂料等。
4.2.2.1钢结构防火涂料作为一种重要的防火手段,其涂层性能的优劣(如防火性能和使用效果)不仅与涂料产品的质量有关,还与涂装施工的技术和操作密切相关。
只有好的涂料产品而无相应的施工技术丁配套,最终也会使钢结构防火保护涂层出现发花、粉化、开裂和脱落乖质量问题。
因此,应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操作,确保涂层的性能。
一、施工规定钢结构防火涂料一般都是采用喷涂施工,对于工程中的局部修补或个别小面积的施工,也可采用手工涂。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应在涂料研制者指导下进行施工,或由经研制者培训合格的专业施工队伍施工。
施工技术规定包括以下内容。
(1)防火涂料施工前,钢构件表面应做除锈、防锈处理。
对大多数钢结构而言,必须涂防锈底漆,并保证它与选用的防火涂料不发生化学反应。
此外,还需将钢结构表面的尘土、油污、杂物等清除于净。
(2)防火保护施工应在钢结构施工工程验收合格,与钢结构相连的管件安装完毕,屋面防水工程完工之后,内装修之前进行。
(3)钢结构防火涂料施工(如系对室内钢结构进行保护,需在室内装修之前进行)应保证不被后续的工程所损坏,并注意对现场其他设施的遮挡保护。
对大多数涂料来讲,施工过程中和涂层干燥固化之前,环境温度宜保持在5~40℃,相对湿度不宜大于90%,现场的通风状况应良好。
当风速较大、阴雨天和构件表面有结露时,不宜作业。
(4)防火涂料喷涂一般都是采用适宜的喷涂机具进行分遍喷涂,最少不低于两遍。
在前一遍施涂的涂层基本干燥固化后,再喷涂后一遍。
其间隔时间随涂料品种各气候条件不同而不同。
喷涂最后一遍的工程中,随时用涂层测厚针检测涂层厚度,确保达到防火设计规定的技术要求。
为确保追求涂层薄、用量少是不可取的。
(5)刚施工后的涂层,应防雨淋、暴晒、污染和机械破坏,如有损坏需进行补涂。
厚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施工要求如下。
根据国家标准GB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有关对电缆桥架的要求: 6.2电缆支架和桥架6. 2. 1电缆支架和桥架,应符合下列规定:1表面应光滑无毛刺。
2应适应使用环境的耐久稳固。
3应满足所需的承载能力。
4应符合工程防火要求°6. 2. 2电缆支架除支持工作电流大于1500A的交流系统单芯电缆外,宜选用钢制。
在强腐蚀环境,选用其他材料电缆支架、桥架,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缆沟中普通支架(臂式支架),可选用耐腐蚀的刚性材料制。
2电缆桥架组成的梯架、托盘,可选用满足工程条件阻燃性的玻璃钢制。
3技术经济综合较优时,可选用铝合金制电缆桥架。
6. 2. 5电缆桥架的组成结构,应满足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要求,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桥架的承载能力,不得超过使桥架最初产生永久变形时的最大荷载除以安全系数为1.5的数值。
2梯架、托盘在允许均布承载作用下的相对挠度值,钢制不宜大于1/200;铝合金制不宜大于1∕300o3钢制托臂在允许承载下的偏斜与臂长比值,不宜大于1∕100o6. 2. 10振动场所的桥架系统,包括接地部位的螺栓连接处,应装置弹簧垫圈。
6. 2. 11要求防火的金属桥架,除应符合本规范第7章的规定外,尚应对金属构件外表面施加防火涂层,其防火涂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缆防火涂料通用技术条件》GA181的有关规定。
以下同样适合电缆桥架的敷设要求:5.1.2 电缆在任何敷设方式及其全部路径条件的上下左右改变部位,均应满足电缆允许弯曲半径要求。
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电缆绝缘及其构造特性要求。
对自容式铅包充油电缆,其允许弯曲半径可按电缆外径的20倍计算。
5.1.3 同一通道内电缆数量较多时,若在同一侧的多层支架上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按电压等级由高至低的电力电缆、强电至弱电的控制和信号电缆、通讯电缆“由上而下”的顺序排列。
当水平通道中含有35kV以上高压电缆,或为满足引入柜盘的电缆符合允许弯曲半径要求时,宜按“由下而上”的顺序排列。
电缆防火施工方案编制:初审:审核:•、施工技术措施根据现场勘测实际情况和《电缆防火设计和施工验收标准》DLGJ154-2000,《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 GB50229-2006《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DL5027-1993《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CECS154-2003〈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规程》GA181-1998《电缆防火涂料通用技术条件》DL5009.1-200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2002-01-21《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电力建设施工、验收及质量验评标准汇编》的相关规定并遵守国家,地方和消防行业现行的有关规定和标准,结合本工程的设计要求对各种电缆穿墙、楼板、电缆竖井、电缆桥架、和各箱柜等进行严密圭寸堵分割,防止火灾的蔓延和进一步扩大同时也可以防止小动物进入而发生意外事故制定以下施工技术措施:相关标准的规定1.1电缆遂道(沟)中采用阻火墙和阻火隔层相结合的防火措施。
阻火墙用于遂道(沟)分支及建筑物出口处;及直线距离小于50米的距离内,阻火墙两侧不小于1.5m的电缆刷防火涂料,阻火墙采用防火堵料,耐火隔板等便于增添或更换电缆时不致损伤其他电缆的方式。
阻火隔板用于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之间。
1.2架空电缆通道和夹层:在架空电缆通道中分段设置阻火段,为方便施工,阻火段采用电缆阻火包防火隔板加工而成。
在电缆夹层和一些电缆通道中采用阻火隔板,在动力和控制电缆之间加以分隔。
1.3电缆构筑物中电缆引至电气柜盘或控制屏,台的开孔部位,电缆贯穿隔墙、楼板的孔洞处待电缆敷设完毕后应用防火堵料封堵。
1.4在电缆接头两侧2-3m长的区段,以及沿该电缆并行的其他电缆同一长度范围内,应用防火涂料或缠绕自粘性防火包带做阻燃措施。
2电缆用防火阻燃材料产品的选用: 所选用的材料生产厂应为国家正规的制造厂,材料鉴定满足有关的实验标准。
2.1难燃性材料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材料难燃性实验方法》的规定。
Q/GDW电缆防火封堵标准江苏省电力公司发布Q/GDW-10-J266-2010目次前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电缆防火封堵设计 (2)5电缆防火封堵施工 (6)6电缆防火封堵工程的验收 (8)7电缆防火封堵的维护管理 (10)附录A(规范性附录)各类电缆防火封堵组件形式图例 (11)条文说明 (21)IQ/GDW-10-J266-2010II前言为规范公司生产、办公场所和设施电缆防火封堵的材料、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管理,避免或减少电缆火灾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火灾亦能有效地遏制因电缆延燃而扩大事故范围,做到安全、经济、适用,结合公司特点和技术要求,在《江苏省电力公司电缆防火封堵标准》(2000年版)基础上结合新的消防法律法规、国家技术标准进行修订。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原《江苏省电力公司电缆防火封堵标准》(Q/GDW-10-J266-2000,苏电保〔2000〕822号)同时废止。
本标准的编写格式和规则符合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及DL/T 600-2001《电力行业标准编写基本规定》的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江苏省电力公司安全监察部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江苏省电力公司生产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电力公司安全监察部、南京供电公司、苏州供电公司、徐州供电公司、江苏省电力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严志权、郑金平、郭鹏宇、周法兴、张军宁、周宪斌、施文勇。
Q/GDW-10-J266-2010电缆防火封堵标准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生产、办公场所和设施(变电站、供电隧道、电力调度大楼、办公楼等)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电缆防火封堵的设计、材料选用、安装施工、工程验收和维护管理。
电缆防火封堵除应遵守本标准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公安消防部门及电力行业现行有关标准、规程和规范的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防火涂料其他用技术参数表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I 物资技术参数表上表所列为可用于集中采购的全部防火建材类物资的技术参数,使用时请选择并限于本文件规定的物资之一。
II 技术规范书1 范围1.1本技术规范所列的防火建材包括防火涂料、防火堵料、防火包等,适用于江苏省电力公司系统。
1.2本技术规范中凡标明参数数值的,是对必须满足技术要求的重点强调。
其它未标明的均应遵从相关IEC、GB、DL、GA、国家电网公司、省电力公司规程、规定等标准。
1.3参与本公司投标的产品必须由被授权的国家固定灭火系统和耐火构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验合格的产品。
防火涂料、防火堵料、阻火包、防火门应根据国家规定获得型式认可证书。
1.4本技术规范提出的技术要求是满足本项目的最低要求,投标方应保证提供满足本规范条件要求的产品。
1.5本招标技术规范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1)GB23864-2009 防火封堵材料2)GB12441-2005 饰面型防火涂料通用技术条件3)GB14907-2002 钢结构防火涂料4)GA181-1998 电缆防火涂料通用技术条件5)GA160-2004 不燃无机复合板6)GA478-2004 电缆用阻燃包带7)GA504-2004 阻燃装饰织物3 技术要求3.1防火建材要选用具有高强度、比重轻的特点的金属材料和其它有机、无机材料。
3.2用于制造防火涂料、堵料的原材料应不含石棉和甲醛,不宜采用苯类溶剂。
3.3有机防火堵料要求为塑性固体,具有一定柔韧性;7d后无腐蚀、无锈蚀;耐水性d >3无溶胀和开裂,耐油性d>3无溶胀和开裂;耐火极限>180min。
GA 181-1998前言本标准理化性能根据GB/T 1723,GB1728,GB6573.1等现有的涂料理化性能标准;阻燃性能依据GB12666.5 《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第五部分:成束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并根据我国目前电缆防火涂料的实际发展水平制定的。
GB12666.5等效采用IEC332-3第2号修正(1987) 《电缆在火焰条件下试验第三部分:成束电线电缆燃烧试验》。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使电缆防火涂料产品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产品标准以指导该类产品的研制,开发和生产,并为该类防火安全产品的质量监督提供可靠的检验依据。
本标准关于防火安全产品的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七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公安部四川消防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道彬、曹伯寅、陈亘宝、刘凡敏、龚斌。
本标准于1998年6月首次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 181-1998电缆防火涂料通用技术条件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fire resistive coating of cable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缆防火涂料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储存及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膨胀型电缆防火涂料。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723—93 涂料黏度测定法GB1728—79漆膜,腻子末干燥时间测定法GB/T3181—1995漆膜颜色标准GB3186—89涂料产品的取样GB6753.1—86漆料研磨细度的测定GB9750—88涂料产品的包装标志GB9969.1—88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12666.5—90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第五部分:成束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涂漆通用技术条件SDZ 014-85本标准适用于水利电力系统金属结构及机电产品钢铁表面的涂漆。
1 涂漆颜色的规定1.1 颜色的选择应符合GB3181-82《漆膜颜色标准样本》的规定。
1.2 警觉部位:警觉部位宜采用黄色和黑色相间的斜道。
黄道和黑道的宽度相等,一般为100mm。
根据机械的大小和安全标志位置的不同,可以采用适当的宽度。
在较小的面上,每种颜色应不少于两道。
斜道一般与水平面成45°角。
黄黑道倾斜的方向以机械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形。
也可采用红白道。
1.3 转动件:对于裸露且未加防护的转动部件,如飞轮、皮带轮、齿轮、行星轮等的轮辐及外露转动轴的端部均涂红色。
1.4 润滑件:润滑系统的油咀、油杯、油塞、注油孔、注油器、压力润滑器等外表面而或安装部位均涂红色。
1.5 防险装置:防险装置的按钮、紧急信号指示器、安全标志等表面涂红色。
1.6 各种管器涂层的颜色1.6.1 压力管路:红色1.6.2 回油管路:黄色1.6.3 空气管路:浅兰色1.6.4 蒸气管路:棕红色1.6.5 离压水管:红色1.6.6 一般水管:绿色1.6.7 氧气管路:红色1.6.8 电线管路:灰色1.7 已涂漆的外来配套件,如漆膜未被破坏,且不影响产品美观,可不再涂漆。
2 涂层的选择2.1 选择油漆品种的依据选择油漆品种必须由以下四个方面综合考虑而确定:a.产品工作和贮存时的环境条件;b.产品的基体材料;c.油漆品种的型号、组成、性能和用途;d.油漆品种的配套要求。
2.2 对底漆的要求无论是用于水上还是不下的钢结构件,均要求底漆有优良的防锈能力和附着力,漆膜坚韧耐久,涂底漆应根据金属电位差的不同,在钢铁件、镀锌件和铜合金零件上涂铁红类底漆。
对于内装件和不直接浸水、盐雾、风、阳光等侵蚀的产品可采用铁红醇酸底漆。
对防锈要求高的产品可采用红丹醇酸底漆。
对处于油介质中的工件涂耐油漆。
2.3 对面漆的要求2.3.1 水上使用的产品经常受阳光、风、雨、霜、盐雾的侵蚀,要求面漆有良好的耐盐雾、耐候、结合力强、机械强度高等性能,故采用各种醇酸磁漆。
铁路建筑物防火封堵技术要求1、概述1.1 适用范围本技术文件规定了铁路建筑物〔含站房、变电站、信号楼、调度楼等各类建筑〕防火封堵材料的技术要求。
本工程应用到的防火封堵材料包括膨胀性防火密封胶、耐水型防火灰泥、电缆防火涂料、弹性防火密封胶、防火涂层板系统、高膨胀率阻火圈、高膨胀率阻火扎带等。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铁路建筑物电缆及电缆桥架穿越楼板孔洞、穿墙孔;上下压配电柜及控制柜底部电缆开孔;电缆穿管孔;电缆竖井、电缆沟阻火墙、电缆隧道阻火墙等部位电缆敷设后的防火封堵。
以及通风管道穿墙孔、穿楼板孔;水管穿墙孔、楼板孔;PVC排水管穿楼板孔等建筑贯穿孔洞的防火封堵。
1.2防火封堵工程的设计、施工应按国家有关标准及国际通用的实际工况BS或UL检测标准、标准进行,并满足现场条件的要求。
1.3防火封堵材料必须经国家授权的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并取得消防产品型式认可证书。
2、引用标准主要技术规程、标准如下:(1)TB10063-2007?铁路工程设计防火标准?(2)GB 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标准?(3)CECS 154:2003 ?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规程?(4)GB50217-94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5)DL5027-1993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6)DLGJ154-2000 ?电缆防火措施设计和施工验收标准?(7)GB9978-88 ?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8)GA161-1997 ?防火封堵材料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9)GA181-1998 ?电缆防火涂料通用技术条件?(10)GB/T2951.23-1994 ?电线电缆机械物理性能试验方法弯曲试验?(11)ISO834-1-1999 ‘Fire-resistance test-Elements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Part 1:general requirements’(12)BS 476 Part 20‘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the Fire Resistance of Elements of Construction’(13)ASTM E 814 或UL 1479 ‘Fire Tests of Through-Penetration Firestops’(14)UL 2079 ‘Tests for Fire Resistance of Building Joint Systems’(15)IEC 322 E Part 3 ‘Standard for reduced spread of flame’3、防火封堵材料技术要求3.1 防火封堵材料应满足的根本性能要求1〕耐火性能:满足GA161型式检测认可,同时满足实际工况下标准要求的防火时效,不低于被贯穿物耐火极限,并应提供国内或国际相应的防火测试报告。
电缆防火设计、施工和验收标准范围总则电缆防火设计与施工电缆防火材料施工要求其他规定电缆防火措施施工验收引用标准本标准中术语附:各种类型防火封堵施工图及其施工工艺说明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缆敷设工程的防火措施和对设计、制造、施工安装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应与工程建设中,防止因电缆着火延燃造成火灾事故扩大,而采取的各种类别的防护措施。
二.总则1.为使电缆防火措施的设计、施工作到安全可靠、经济适应、符合国情、便于施工和运行维护,特制订标准。
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老厂改造工程的电缆敷设中防止电缆着火延燃的设计、施工验收。
3.电缆防火设计与施工验收,除应遵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级电力行业有关标准、规程、规范。
4.本标准所指电缆防火封堵指封、堵、隔、涂、包。
电缆防火设计与施工(一)一般规定在电缆敷设设计时,防止因电缆短路或外界火源造成电缆引燃,沿电缆延燃而使火灾事故扩大,应对电缆、电缆构筑物采取有效的防火封堵分隔措施。
常见的须防火封堵的部位如下:1.对电缆易着火的部接头部位、电缆通过高温、易爆、易燃、危险品仓库、油箱、油管道、热管道。
2.发电厂与变电控制中心、重要车间、电缆通道进出口。
3.电缆在架空桥架内敷设、架空桥架通过高温、易燃、易爆有害气体的地段。
4.火电厂主厂房及辅助厂房通向外部的所有接口。
5.火电厂锅炉房及气轮发电机房。
6.火电厂发电机室内外接口处。
7.火电厂高低压厂用配电室、单元集控室、直流室、电子计算机室、电子设备室的通道及电缆进入盘、柜、屏、台、箱等的孔洞。
8.火电厂锅炉房磨煤机附近、煤仓间的皮带层、制粉系统的泄压阀。
9.电缆竖井在零米层与隧道的借口、及穿过各层楼板的竖井口。
10.电缆隧道与沟道的接口处。
11.电缆隧道公用主沟道的分支处。
12.电缆隧道多段配电装置对应的沟道适当分段处。
13.电缆穿墙处14.电缆沟及电缆沟的接口处。
15.主控室、网孔室、继电器室、通讯楼电缆出入口。
16.屋内配电装置的电缆出入口、进入设备的洞、口。
电缆防火涂料通用技术条件1 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电缆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不仅包括民用领域,而且还涉及到重要的工业领域。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电缆经常会产生大量热量和火焰,因此电缆防火技术显得非常重要。
而电缆防火涂料,作为一种防火材料,正因为其使用范围广泛、性能优越而被广泛应用。
2 通用技术条件针对电缆防火涂料的使用要求,我国制订了《电缆防火涂料通用技术条件》(GB/T 36195-2018)标准,规定了以下内容:2.1 适用范围该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电缆及其附件(如支吊架、接头、终端等),要求使用电缆防火涂料具有较好的防火性能,以减少火灾对人身财产的损害。
2.2 技术要求电缆防火涂料的主要技术要求包括:防火性能、机械性能、粘结强度、耐热性、耐酸碱性、耐老化性等。
具体来说,电缆防火涂料必须符合以下要求:1.防火性能:在燃烧过程中,涂料不得燃烧和滴落,燃烧时间不得超过60秒,燃烧宽度不得超过300mm。
2.机械性能:涂层的硬度、抗弯曲性能等需要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
3.粘结强度:要求涂层与电缆的粘结牢固,不得出现剥离、脱落等现象。
4.耐热性:涂料需具备一定的耐高温性能,在燃烧前后的温度变化不得超过40℃。
5.耐酸碱性:涂层需具备较好的耐化学性能,可以抗击一定浓度、一定种类的酸碱液体的侵蚀。
6.耐老化:涂料需经过长期暴露、氧气氧化等测试,保证使用寿命正常。
2.3 检验方法为了保证电缆防火涂料的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
其检验方法主要包括:外观检查、硬度检测、抗弯曲性能检测、拉伸强度检测、耐温性测试、化学耐性测试、耐老化测试等。
3 结论电缆防火涂料的制定,旨在提高电缆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保护电缆免受火灾的侵害。
当然,也需要厂家和使用者全力配合,从原材料采购、生产、使用各个环节中加强监管和质量控制,以达到真正有效的防火目的。
电缆防火封堵施工标准1。
总则1.1为确保公司系统生产场所和设施的安全,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防止火灾事故发生,保障人生和财产安全,制订本标准.1。
2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生产场所和设施,所使用的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防火封堵设计、施工和验收。
1。
3本标准所指的电缆防火封堵指封、堵、隔、涂、包。
电缆防火封堵施工是按照“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原则制定的电缆防火封堵施工方案。
总的要求有利于变电站的运行、维护。
施工后能避免或减少火灾事故发生,一旦发生火灾亦能有效的遏制事故范围扩大,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损失,同时改善运行环境,有利于安全文明生产。
1.4本标准参照《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9-2006《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电缆防火措施和施工验收规范》DLGJ154—2000《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 5027-93《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SDJ 278-90《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国家电网安监[2005]83号《电力系统电缆防火指南》2。
一般规定2。
1从事电缆防火封堵设计、施工单位,必须有相应的设计、施工资质。
2。
2现场施工必须符合电力系统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
3.电缆封堵部位3。
1电缆构筑物中电缆引至电气柜、盘或控制屏、台的开孔部位,电缆贯穿隔墙、楼板的孔洞处,工作井中电缆管孔等.3。
2电缆竖井与其它电缆构筑物连通处,穿楼板处以及较长电缆竖井每隔7米处。
3。
3室外端子箱、电源箱、控制箱等电缆保护管端部.3.4至控制室或配电装置的沟道入口处。
3.5公用主沟道的分支处,多段配电装置对应的沟道适当分段处。
3.6长距离每隔约20m处或通风区段处.4。
材料选择4。
1封堵材料包括有机堵料、无机堵料、耐火隔板、防火涂料、防火包带、阻火包、难燃型电缆桥架及防火水泥等。
4.2电缆防火封堵材料,属于强制性检验的必须经过国家防火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检测,并提供合格检测文件,材料质量符合质保书要求.4.3 防火封堵材料的使用须符合下列要求:4.3.1防火封堵材料的使用,对电缆不得有腐蚀及损害。
GA 181电缆防火涂料通用技术条件4 技术要求4.1一般要求4.1.1 用于制造电缆防火涂料的原料应预先检验,不宜使用苯类溶剂。
4.1.2 电缆防火涂料的颜色可根据GB/T3181 的规定,也可按用户要求协商确定。
4.1.3 电缆防火涂料可采用刷涂或喷涂方法施工,并能在自然环境下干燥,固化,成膜后表面无明显凹凸。
4.1.4 电缆防火涂料在施工实干后,涂膜应无刺激性气味。
4.2技术性能要求技术性能应符合表1 的规定。
表1 技术性能要求5 试验方法5.1试件制备5.1.1 基材的选择试验用基材为全塑铝芯电缆,护套的氧指数值应为25.0±0.5,电缆外径为30mm±2mm ,导体为四芯,其截面积为50mm2×3+25mm2×1,电缆表面应平整光滑。
5.1.2 试件数量及长度试件数量及长度应符合表2 要求。
表2 试件数量及长度5.1.3 试件的涂覆试件应按产品说明书的规定进行刷涂或喷涂,两次涂刷的间隔时间不小于24h,每次涂刷应均匀。
阻燃性试件其一端500mm 的长度不应涂覆电缆防火涂料。
5.1.4 干涂层厚度电缆防火涂料的干涂层厚度应为1mm±0.1mm。
5.1.5 状态调节试件经涂刷达到规定的涂层厚度后,应在温度23℃±2℃、相对湿度(50± 5)%的环境条件下调节到质量恒定(相隔24h 两次称量其质量变化不大于0.5%)5.1.6 干涂层厚度的测定距电缆涂刷100mm 处,按400mm 处的间距确定8 个测点,在测点上测量涂刷涂料前电缆的周长和经涂刷涂料养护干燥后该测点的周长,测量数据应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以式(1)计算每个测点的干涂层厚度。
式中:i――测点号(1~8);δi――测点出干涂层厚度,mm;Li――空白电缆实测周长,mm;L′i――涂刷电缆涂料后实测周长。
干涂层厚度为8 个测点干涂层厚度的平均值。
5.2 试验环境条件涂料的耐油性,耐盐腐蚀性,抗弯性三项试验应在温度23℃±2℃,相对湿度(50±5)%的环境条件下进行。
电缆防火涂料一,产品性能特点:廊坊君隆防火材料有限公司联系电话:159****1718安先生DL-JL型电缆防火涂料是我公司根据GA181-1997国家标准研制成功的新型防火涂料,该产品由叔丙乳液水性材料添加各种防火阻燃剂、增塑剂等组成,是目前国内较先进的电线电缆专用水性防火涂料。
本品涂层受火时能生成均匀致密的海绵状泡沫隔热层,能有效地抑制、阻隔火焰的传播与蔓延,对电线、电缆起到保护作用。
电缆防火涂料主要优点是:环保、无污染、无毒无味、对施涂人员的健康不造成威胁电缆防火涂料还具有涂层薄、附着力强、柔韧性好等特点,并具有良好的绝缘、防腐功能,本产品广泛用于电厂、工矿、电信和民用建筑的电线电缆的阻燃处理,也可用于木结构、金属结构建筑物及地下工程的可燃烧性基材等物体的防火保护。
二,主要技术参数:在容器中的状态经搅拌后呈均匀状态。
细度≤80um粘度≥98s干燥时间表干≤4h;实干≤8h耐油性电缆防火涂料浸泡7d涂层无起皱、剥落、起泡在标准环境条件下24h基本恢复,允许轻微变色。
耐盐腐蚀性浸泡7d涂层无起皱、剥落、起泡在标准环境条件下24h基本恢复,允许轻微失光。
耐热湿性经过7d试验,涂层无起泡、无脱落,允许轻微失光。
耐冻融循环性经过15次循环,涂层无起泡无脱落,允许出现2条以下的裂纹。
抗弯性涂层不起层、不脱落,允许出现8条以下的裂纹。
耐火性 1.0m三,施工方法:1.防火涂料施工前应将电缆表面的浮尘、油污、杂物等清洗、打磨干净,待表面干燥后方可进行防火涂料的施工。
2.本品施工采用喷涂、刷涂等方法,使用时应充分搅拌均匀,涂料稍稠时,可用适量自来水进行稀释电缆防火涂料,以方便喷涂为宜。
3.施工过程中及涂层未干时之前,应防水、防暴晒、防污染、防移动、防弯曲,如有损坏及时修补。
4.对于塑料、橡胶外皮的电线电缆,一般是直接涂刷5次以上,涂层厚度为0.5-1mm,大约用量1.5kg/m2,对于包装有油纸的绝缘电缆,应先包一层玻璃丝布,再进行涂刷电缆防火涂料,如果在室外或者潮湿的环境下施工,应加配套罩面清漆。
GA 181电缆防火涂料通用技术条件
4 技术要求
4.1一般要求
4.1.1 用于制造电缆防火涂料的原料应预先检验,不宜使用苯类溶剂。
4.1.2 电缆防火涂料的颜色可根据GB/T3181 的规定,也可按用户要求协商确定。
4.1.3 电缆防火涂料可采用刷涂或喷涂方法施工,并能在自然环境下干燥,固化,成膜后表面无明显凹凸。
4.1.4 电缆防火涂料在施工实干后,涂膜应无刺激性气味。
4.2技术性能要求
技术性能应符合表1 的规定。
表1 技术性能要求
5 试验方法
5.1试件制备
5.1.1 基材的选择
试验用基材为全塑铝芯电缆,护套的氧指数值应为25.0±0.5,电缆外径为30mm±2mm ,导体为四芯,其截面积为50mm2×3+25mm2×1,电缆表面应平整光滑。
5.1.2 试件数量及长度
试件数量及长度应符合表2 要求。
表2 试件数量及长度
5.1.3 试件的涂覆
试件应按产品说明书的规定进行刷涂或喷涂,两次涂刷的间隔时间不小于24h,每次涂刷应均匀。
阻燃性试件其一端500mm 的长度不应涂覆电缆防火涂料。
5.1.4 干涂层厚度
电缆防火涂料的干涂层厚度应为1mm±0.1mm。
5.1.5 状态调节
试件经涂刷达到规定的涂层厚度后,应在温度23℃±2℃、相对湿度(50± 5)%的环境条件下调节到质量恒定(相隔24h 两次称量其质量变化不大于0.5%)
5.1.6 干涂层厚度的测定
距电缆涂刷100mm 处,按400mm 处的间距确定8 个测点,在测点上测量涂刷涂料前电缆的周长和经涂刷涂料养护干燥后该测点的周长,测量数据应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以式(1)计算每个测点的干涂层厚度。
式中:i――测点号(1~8);
δi――测点出干涂层厚度,mm;
Li――空白电缆实测周长,mm;
L′i――涂刷电缆涂料后实测周长。
干涂层厚度为8 个测点干涂层厚度的平均值。
5.2 试验环境条件
涂料的耐油性,耐盐腐蚀性,抗弯性三项试验应在温度23℃±2℃,相对湿度(50±5)%的环境条件下进行。
5.3 在容器中的状态
启开储存涂料的容器,搅拌试样,观察涂料有无结块,是否均匀。
5.4 细度
GB/T 6753.1 的规定进行试验。
5.5 黏度
按GB/T 1723 的规定进行试验。
5.6 干燥时间
按GB 1728(甲法)的规定进行试验。
5.7 耐油性
5.7.1 经状态调节后的试件,试验前应用1:1 的石蜡和松香的混合物对其浸泡的端头进行封端,封端高度为3~4mm。
5.7.2 将三个试件封端的一头分别放入三只盛有机油的玻璃容器中,浸泡深度为试件的 2/3 的长度。
5.7.3 浸泡期间,每隔24h 应观察一次并记录。
浸泡期满,将试件取出,用滤纸吸干试件表面浸液,目视检查试件,是否有起皱,剥落等现象并予以记录。
起泡试件应在标准环境条件下24h 内涂层能基本恢复。
三个试件中至少有两个试件应满足表1 第5项的规定要求。
5.8 耐盐腐蚀性
5.8.1 试件的封端按第5.7.1 条的规定进行。
5.8.2 将三个试件封端的一头分别放入三只盛有浓度为3%的氯化钠溶液的玻璃容器中,浸泡深度为试件2/3 的长度。
5.8.3 浸泡期间,每隔24h 应观察一次并记录。
浸泡期满,将试件取出,用滤纸吸干试件表面浸液,目视检查试件,是否有起皱、剥落等现象并予以记录。
起泡试件应在标准环境条件下24h 内涂层能基本恢复。
三个试件中至少有两个试件应满足表1第六项的规定要求。
5.9耐湿热性
5.9.1 试件置于温度47℃±2℃,相对湿度(95±3)%的调温调湿箱中持续试验7d。
5.9.2 每隔24h 应观察一次并记录。
浸泡期满,将试件取出,目视检查试件,有无起泡,脱落等现象并予以记录。
三个试件中至少有两个试件应满足表1 第7 项的规定要求。
5.10耐冻融循环性
5.10.1 将试件悬挂于试验架上,试件间距不小于10mm。
然后将挂有试件的试验架置于-20℃±2℃的低温箱中,持续低温试验3h。
5.10.2 经低温试验后的试件,立即放入50℃±2℃的烘箱中,持续恒温3h。
5.10.3 经恒温试验后的试件置于温度23℃±2℃,相对湿度(50±5)%的条件环境下放置18h。
5.10.4 以上第5.10.1 条,第5.10.2 条,第5.10.3 条的试验程序定为一个循环周期。
5.10.5 每进行一次循环后用目视检查涂层是否有起皱、剥落等现象并予以记录。
在规定的循环次数结束后,三个试件中至少有两个试件应满足表1 第8 项的规定要求。
5.11 抗弯性
将试件沿着直径570mm±5mm 的圆柱体匀速地绕一圈,该操作在10~20s 内完成。
将试件恢复原状后反方向按上述方法进行操作,再将试件恢复原状。
用目视检查试件有无起层、脱落、开裂等现象并予以记录。
三个试件中至少有二个试件应满足表1 第9 项的规定要求。
5.12耐火性
5.12.1 按GB1266
6.5—90 的A 类进行试验,试件安装应符合GB12666.5—90 中第3.3 条的规定,试件未涂刷电缆防火涂料的一端置于梯子下方。
5.12.2 供火时间按A 类电缆试验的规定为40min 。
5.12.3 在燃烧完全停止后(如果在停止供火1h 后试件仍燃烧不止可以将其强行熄灭),除去防火涂料膨胀层,用尖锐物体按压试件表面,如从弹性变为脆性(粉化)则表明试件基材开始炭化。
然后用钢卷尺或直尺测量喷灯喷口的底边至试样基材表面开始炭化处的最大距离,即为试件炭化高度(m)。
6 检测规则
6.1 抽样
样品按GB3186 抽取,被抽取样品批量不少于1t,储存电缆防火涂料样品的容器应符合8.1 条的规定要求。
样品应分装两份,一份密封存放备查,另一份作检查用。
6.2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为在容器中的状态,细度黏度,干燥时间,抗弯性,耐油性和耐盐性七项。
6.3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所规定的全部项目。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产品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投产或老产品转厂生产时;
b)产品的配方、工艺及原料有较大改变时;
c)产品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的差异时;
e)正常生产2 年或累计生产量200t 时;
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或消防监督部门提出要求时。
6.4 判定原则
6.4.1 出厂检验结果均应符合表1 的技术要求,不合格的检验项目允许在同皮样品中抽样进行复验,经复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6.4.2 型式检验的缺陷分类见表1,产品质量合格判定原则为:A=0、B≤1、B +C≤2。
7 标志、使用说明书
7.1 产品的包装标志应符合GB 9750 的规定,应包括以下内容:
a)产品名称、执行产品标准号、商标;
b)生产企业名称、详细地址;
c)产品的种类、规格、型号;
d)产品生产日期、贮存有效期。
7.2 使用说明书
产品的使用说明书应按GB 9969.1 的要求编写。
溶剂性电缆防火涂料应特别注明防火安全要求及人员的健康防护措施。
8 包装、贮存、运输
8.1 包装
产品包装桶应贴上产品使用说明书、标志、合格证书,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a)水溶性电缆防火涂料应采用清洁、密封的塑料桶或有塑料内衬制品的容器;
b)溶剂性电缆防火涂料应采用清洁、密封的铁桶,加盖后应用锡封口。
8.2 运输
运输过程中,应防止雨淋、曝晒,不得重压和倒置,并应有明显的标志。
8.3 贮存
产品应存放在通风、干燥、防止日光直射的地方,贮存温度在5~40℃,贮存有效期不低于半年。
产品超过有效期使用前应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