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档案馆信息化建设

档案馆信息化建设

档案馆信息化建设
档案馆信息化建设

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探索

摘要: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是相对于传统档案管理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工作理念和方式。传统

档案管理主要靠人工劳动,工作重心是档案实体的整理和保管,在提供利用上以档案信息供给为导向,实质上是人对物的管理。而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则体现出人对档案管理认识的深化,将注意力从档案实体管理转向了档案内容的开发利用。对档案信息资源加以管理是传统档案管理的必然进步,是档案工作的发展趋势,需要从技术、管理、服务等多种角度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科学规划、整合、控制,确保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效满足社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

关键词:信息资源管理档案信息网格技术

1.档案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档案管理还远不能适应档案信息化和网络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以下列举了部分省市档案馆信息化数据作为参考

1.1浙江省档案馆信息化概况

(1)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

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是一项循序渐进的长期工作,从2006年到2008年,经过两年时间的努力,全省档案信息资源种类和数量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充实,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已初具规模,一个依托信息化载体,存在于实体档案馆内部的数字化档案馆已初步成型,为下一步提供高效便捷的利用服务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存储量的大幅增长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2007年没有开展信息化评估工作,两年完成的数据量积累起来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二是各级档案馆越来越重视档案信息资源库建设,进一步加快了信息资源开发步伐,切实将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2006年与2008年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数据均值对比表

年度馆藏档案目录数量档案全文数字化量照片档案数字化量声像档案数字化量2006年87万条14万页2242幅84小时

2008年93万条48万页5042幅140小时

增加6万条34万页2800幅56小时

增长 6.9% 243% 125% 67%

(2)电子目录和电子文件中心建设

电子目录中心和电子文件中心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和政务信息公开的重要平台。通过电子目录和电子文件两大中心的建设,可以全面整合区域内档案信息资源,拓展档案工作领域,从而有效提高档案信息服务水平,进一步转变档案部门职能,加强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

发生以上变化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各级档案部门基本上已完成目录数据库建设,馆(室)内档案目录数据量庞大,存在大量可接收的目录数据;二是前期开展的档案信息化和数字档案馆建设侧重于馆内,随着相关工作的不断推进,各级档案馆逐渐将眼光转向未接

收进馆的现成档案信息数据,作为馆内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补充。由于接收电子文件的难度明显高于接收电子目录,因此接收的电子文件数量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仍明显低于接收电子目录。

2006年与2008年电子目录、文件中心接收数据均值对比表年度接收电子目录数量接收电子文件数量

2006年4万条16177份

2008年25万条30000份

增加21万条13823份

增长525% 85%

(3)档案信息资源发布利用

档案信息化和数字档案馆建设的目的是提供高效便捷的档案信息资源服务,开展任何形式的信息化建设都要以利用为导向。基于以上宗旨,档案信息资源的发布利用既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察工作成效的关键指标。由于具有影响面广、方便快捷等优势,网站已经成为档案信息资源发布利用的主要途径。

档案网站的特殊地位使各级档案馆逐渐认识到档案信息资源上网提供利用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大了网站建设投入,逐步将档案网站从原有的单一宣传窗口建设成为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平台。经过浙江省档案局的多年扶持,各级档案部门的网站建设已经从起步阶段迈进了自力更生,自主管理的新时期,档案网站建设已经步入全面发展的快车道。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使各级档案馆积累了大量信息资源,这些档案信息资源成为档案网站开展共享和利用服务的基础。以上诸多因素都促成了档案信息资源发布利用进一步得到加强。

2006年与2008年网站发布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均值对比表

年度开放档案

目录数量开放档案全文及

现行文件数量

开放照片

档案数量

声像多媒

体数量

2006年16万条1514份1040幅940分钟2008年12万条2146份895幅1555分钟增加-4万条632份-145幅615分钟增长-25% 42% -14% 65%

1.2市级档案馆信息化概况

南京、沈阳、郑州是三个省会城市,其档案信息化水平也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本省、本市经济发展水平。

(1)网站建设情况

档案馆网站域名开通时间维护方式

沈阳市档案馆https://www.doczj.com/doc/3c13279569.html, 2004年托管,自己维护

南京市档案馆https://www.doczj.com/doc/3c13279569.html, 2001年光纤接入,自己维护

郑州市档案馆https://www.doczj.com/doc/3c13279569.html, 2004年光纤接入,自己维护

沈阳、南京、郑州三个省会城市的档案网站名称分别是沈阳档案信息网、南京档案、郑州市档案信息网,网址分别是https://www.doczj.com/doc/3c13279569.html,、https://www.doczj.com/doc/3c13279569.html,、https://www.doczj.com/doc/3c13279569.html,,其中南京市档案网站采用的是英文档案archives作为档案信息网的网址,开通时间分别是

2004年11月、2001年、2004年,南京市档案网建设最早;维护方式均为自己维护,均能提供远程查询及公开现行文件查询,沈阳市、南京市档案馆能实现内部档案信息查询,占66.7%,郑州市档案馆不能实现内部档案信息查询,占33.3%。

(2)档案馆数据库建设

档案馆案卷级目录条数文件级目录条数沈阳市档案馆93000 1786200

南京市档案馆511946 1700000

郑州市档案馆57334 814003 从上表可以看出,信息资源建设情况不太乐观。沈阳、南京、郑州三个省会城市案卷级目录条数分别有93000条、511946条、57334条,共有662280条;沈阳、南京、郑州三个省会城市文件级目录条数分别有1786200条、1700000条、814003条,共有4300203条。其中郑州市档案馆案卷级目录条数占总数的8.6%,郑州市档案馆文件级目录条数占总数的18.9%。相比较而言,郑州市信息化建设比南京市、沈阳市信息化建设落后。从总体上看,三市的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基础设施相对齐全的基础上都有待改善。

(3)档案信息安全保障

档案馆防火墙杀毒软件

类型性能评价名称版本性能评价沈阳市档案馆硬件防火墙良好趋势网络版良好

南京市档案馆联想网域

UTM 400

金山毒霸

网络版5.0

高级企业版

郑州市档案馆思科

沈阳、南京、郑州三省会城市的档案馆网站的防火墙分别使用硬件防火墙、联想网域UTM400、思科,其中沈阳市档案馆的硬件防火墙性能评价为良好;沈阳、南京档案馆网站所使用的杀毒软件的版本分别是趋势网络版、金山毒霸网络版5.0高级企业版,郑州市档案馆网站所使用杀毒软件未标明。由此可知,各档案网站的信息安全有一定的保障。

(4)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档案馆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单位总人数计算机专业

人员数量

具有专业技术

资格人员

正规院校

毕业生

自学成才人员

沈阳市档案馆70 12 14 55 15

南京市档案馆

郑州市档案馆79 6 2 4 2 沈阳市档案馆单位总人数70人,计算机专业人员12人,占单位总人数的17.1%;具有专业技术资格人员14人,占单位总人数的20%;正规院校毕业生55人,占单位总人数的78.6%;自学成才人员15人,占单位总人数的22.4%。

郑州市档案馆单位总人数79人,计算机专业人员6人,占单位总人数的7.6%;具有专业技术资格人员2人,占计算机专业总人数的33.3%,占总人数的2.5%;正规院校毕业生4

人,占计算机专业总人数的66.7%;自学成才人员2人,占计算机专业总人数的33.3%。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机专业人员及具有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数量较少,占单位总人数的比例较低,尤其是郑州市档案馆。这也说明档案馆信息化建设存在地域的差异性。所以我们要在全国范围内加强网络信息专业人才的培养,树立典型,争取满足档案馆内部工作的需要,以便更好的建立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档案信息服务方式。

2.档案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

档案馆信息化网络建设滞后,致使档案工作没有与时代同步,与数字化同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信息现代化管理前进的步伐。同时,各个档案部门虽然大都已建成了规模大小不等的档案数据库,但所建的数据库仍存在一些问题。而且, 高校档案部门缺少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无法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档案队伍整体素质仍普遍较低,馆内严重缺乏既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又精通档案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不适应档案网络化建设和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严重阻碍了档案事业的发展。

2.1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方式主要仍为静态方式

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平台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从客观上改变了档案信息资

源的存在方式, 即从静态趋向动态。运动不仅凸现了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 更重要的是动态信息改变了社会的运行方式和生存质量, 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对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和依赖, 从而进一步彰显了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和信息部门的社会地位。而现实档案管理工作中, 档案信息资源主体上仍以传统的静态方式存在着, 客观上背离了信息化社会档案信息存在方式的内在要求, 这正是档案信息资源管理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2 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体系不协调

不协调现象主要表现在:

(1)在没有切实可行的信息化规划的情况下, 盲目建设现象较普遍。

(2)一味强调开发利用或信息化建设, 忽视信息化基础工作, 急于求成心理较重。

(3)数字档案馆建设一哄而起, 大有遍地开花之势。

(4)追求信息化建设中, 忽视库藏资源结构的调整, 对经济、社会方面的档案信息资源建设重视不够等。

我国地域辽阔, 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各地档案工作水平差别很大, 但各地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普遍存在较为盲目和无效劳动的特点。

2.3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技术手段和管理方式落后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社会活动和科技生产活动的记录将产生于电子工作环境。电子文件的出现是一场记录革命,它对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的原则、理论、模式及技术等是一个挑战,其产生与新技术息息相关,有关纸质档案的管理方式已不完全适用于它,需要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建立独特的管理模式。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

的不足正逐步凸现出来。档案信息资源管理需要严格的技术保证,它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所需解决的所有问题,技术密集,发展变化迅速而难以把握。保证电子文件信息安全的技术措施还有待于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支持,信息安全技术对于维护电子文件的原始性、真实性至关重要。目前,我国电子文件的法律地位还未正式确立,主要是电子文件的原始性、真实性认定遇到了技术上的麻烦。同时,电子文件的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在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中,有些技术难点有待解决,如网络安全问题,网上的档案信息如何保证安全?又办公自动化系统、机关信息化系统,涉及大量国家机密,如何与互联网等公共信息网实行物理隔离,确保机关办公局域网和机关档案信息的安全?这些都是技术障碍。由于我国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和电子化的普及率仍然较低, 严重地影响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传播。

2.4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

卓越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必须以高性能的软硬件基础设施来保证。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基础设施还不能满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要求。我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还未全面完成,现有的数据通信宽带远远满足不了日益膨胀的网上流量,使得网上信息的传输速度慢,访问“网上政府”往往需要等待很长时间。同时,我国各地政府的计算机、电信设备、网络设施的普及率还不高。办公自动化与局域网的建设有待完善。对档案网站而言,虽有200多个,但与其他行业较为成熟的网站比较,还未形成行业体系,还有很大差距。如与相关网站链接较少,专业性太强,搜索引擎少,网址查寻困难,质量不高等。目前上网的档案机构主要立足于宣传档案法律法规,扩大档案业务信息交流,网上档案业务还没有真正开展起来,网站存在许多技术上的缺陷和不足。数字档案馆的建设正在深圳、青岛等地试点进行。

3.数字档案建设对策

3.1 提高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档案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必须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采取统一的数据格式、统一的软件程序、统一的技术标准,制订出既符合档案信息化规律,又适用于我国实际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这样,才能解决信息的交流问题,才能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才能稳步推进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

3.2加强档案数据库建设

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核心是建设档案信息数据库,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信息传递和信息交流,也是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最终目标。数据库的建设要以数据的准确性、数据项目和内容的完整性、数据的规范性、数据的稳定性为依据, 集中力量建成若干个标准化, 适用性、实用性强的全文数据库、目录数据库。同时, 档案馆发挥自身的优势, 建立有自己特色的数据库, 面向应用, 建立“活库”, 以利用频率和使用效率考核数据库的“活性”;突出重点, 由单一库向系统库发展。

3.3有效实施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档案信息化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使信息资源得到共享。因而,只有为广大用户提供便捷、灵活的档案信息服务, 才能达到档案信息化的目的。档案信息的共享是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核心功能之一, 要有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它不是孤立存在的, 与档案信息的管理、利用以及安全都是息息相关的, 并贯穿于档案信息化的整个过程。

3.4加快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引进

档案馆( 室) 资源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 与新知识、新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密不可分。所以,人才队伍是关系到档案信息化建设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为此,要加快培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高层次信息人员, 加大对在职档案人员的培训力度, 更新其知识结构, 提高其业务水平, 使他们尽快掌握计算机网络及相关技术,以适应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4.结论与展望

总之,作为重要信息资源之一的档案,正面临着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巨大冲击。面对这种机遇和挑战,提高数字化档案管理水平,为国家的各项事业发展服务,是时代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胡冉, 武继山. 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 J] .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5, ( 3) : 40- 41.

[2]卢泰宏. 信息资源管理. 兰州: 兰州大学出版社, 1998

[3]吴春燕.网络环境下档案利用模式的思考[J].湖北档案,2004( 11)

[4]康冬梅.档案信息服务的网络化趋势[J].兰台世界,2005( 10)

[5]马费成. 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 M] .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

[6]张守秀.对实行技术档案微机化管理有关问题的探讨[J].建筑设计管理, 1996(4).43- 44.

[7]夏和平.技术档案信息反馈[J].档案管理,2000, (2).11- 12.

[8]丁华东、谢阳群:《试论档案管理领域的IRM体制建设》,载《档案学通讯》2003 年第4 期

[9]李明贤:《论档案管理发展阶段》,载《上海档案》2002 年第6 期

[10]王伟军、黄杰、李必强:《信息管理集成的研究与应用探讨》,载《情报学报》第22 卷第5 期

[11]冯惠玲:《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王毓慧:《论档案的社会情报化过程》,载《山西档案》1996 年第6 期

智慧档案馆建设规划

智慧档案馆建设规划

目录 1项目概述 (36) 1.1项目名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项目建设单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项目背景 (36) 1.4建设目标 (36) 1.5建设规模 (37) 1.6建设内容 (37) 1.7建设周期 (39) 1.8建设地点 (39) 2项目单位概况 (40) 2.1机构职能 (40) 2.2组织结构 (41) 3机房配套工程 (41) 3.1现状 (41) 3.2建设目标 (42) 3.3建设内容 (43) 3.3机房电气 (46) 3.4防雷接地 (50) 3.5后备电源 (52) 3.6机房空调 (53) 3.7气体消防 (56) 3.8机房机柜 (59) 3.9综合布线 (61) 3.10安全监控 (62) 3.11机房配套工程的招标工程量清单 (68) 3.12实施及售后服务要求 (76) 4.网络系统与运维系统 (77) 4.1信息化建设现状 (77)

4.2建设目标及建设内容 (84) 4.3软硬件设备采购清单 (93) 4.4项目实施要求 (100) 4.5项目管理要求 (102) 4.6 服务与培训要求 (103) 5.主机系统 (104) 5.1建设目标及建设内容 (104) 5.2硬件设备清单 (107) 5.3基础软件产品清单 (113) 5.4实施及售后服务要求 (118) 6.存储备份系统 (118) 6.1建设目标及建设内容 (118) 6.2存储备份设备清单 (123) 6.3存储备份管理软件产品清单 (127) 6.4实施及售后服务要求 (128) 7.安全系统 (129) 7.1建设目标及内容 (129) 7.2需要的设备和软件清单 (171) 7.3实施及售后服务要求 (182) 7.4人员配置计划及培训方案 (201) 7.5售后服务 (202) 8.系统集成工作任务和技术要求 (202) 8.1总体工作任务 (202) 8.2总体技术要求 (203) 8.3基本建设要求 (206) 8.4集成实施要求 (212) 8.4.10工期进度管理 (215) 8.4.11质量管理 (216) 8.4.12技术培训 (216)

档案信息化建设 论文 版权所有 请勿抄袭

档案信息化的任务与问题研究 摘要:档案信息化是当前档案专业的热门话题,随着档案规模的扩大,档案信息量剧增,传统的手工管理和单纯的实体管理模式己不能适应和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建立档案信息网,将档案的实体管理上升为更高层次的档案信息网络化管理,使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真正的做到方便、准确、快捷。全面提供各种档案信息,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满足需求。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原则任务问题 2010年的今天,信息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与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档案基础业务建设的重心也开始向信息化、现代化转移,档案现代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如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的“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中国已经将信息化建设列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内容。档案工作必须尽快跟上社会发展的要求。为了研究档案信息化,必须首先了解什么是档案信息化,才能了解其现在面临的问题,进而找到解决的对策和方法。 档案信息化建设就是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和为社会提供服务,加速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换句话说,档案信息化是指档案管理模式从以档案实体为重心向以档案信息为重心转变的过程。这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地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档案部门,从而极大地提高档案管理和利用的现代化水平。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它是指利用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高速扫描技术等技术手段,将纸质文件、声像文件等传统介质文件和已归档保存的电子档案,系统组织成具有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原则:规范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效益性原则。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内容有两个不同层次:一是档案目录信息的数字化,二是档案全文信息的数字化。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困难是:技术还不成熟且不经济;数字化的对象问题;合作问题。 第二、档案网站建设,它是指档案网站是档案机构在公共信息服务网站上建立的站点,它一般是以主页方式提供相关档案服务和开展档案宣传。档案网站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

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

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 “十五”期间,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和档案事业发展的要求,把档案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总格局,以档案网络建设为基础,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扩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目标,加快推进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管理标准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的进程,促进档案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十五”期间,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本着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级建设、安全保密的原则,加快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推动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和数据库建设,在部分中心城市建设示范性数字档案馆,开展公众网上查询档案信息服务,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到“十五”末,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部门要努力建设并投入使用一批内部局域网,基本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和办公自动化;依托当地电子政务建设工程,建立为各级党政机关服务的档案目录信息中心,为逐步构建中国档案文献数据库创造条件;依托公众信息网,建立面向社会、服务公众的档案网站,逐步构建全国档案工作信息网。

一、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1、继续推进运用计算机管理档案,提高各级各类档案馆、档案室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程度,逐步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到“十五”末,全国应用计算机管理档案的普及率,力争东部地区省级机关档案部门达到90%,县以上各级国家档案馆达到70%;中西部地区省级机关档案部门达到80%,县以上各级国家档案馆达到50%。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局馆都要建设和完善局域网,并且与当地政务网联通。到“十五”末,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主要中心城市档案局馆力争全部建立局域网;省以下档案局馆的局域网建设以北京市、天津市、江苏省为试点,80%的区县市档案局馆建立局域网并与当地政务网联通。 3、西部地区要把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范畴,充分发挥后发优势,逐步推进西部地区档案部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努力探索一条适合当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路子。 二、档案信息资源建设

档案数字化的基本流程

档案数字化的基本流程 一、档案分类整理 按照档案情况:年度、类别、长短期等进行分类整理,将部门编制不统一的进行统一分类,以便数字化后方便查找与管理。 二、档案交接 分类整理后的档案按年度、类别提出,提卷时数字化加工方的提卷人员按照要求,编写档案的页号和需要扫描录入的文件页号后及抽取不需扫描的页面,并按实际页数填写详细的档案交接清单,并由双方主管人员签字。 三、索引著录 标引著录为了方便查阅与管理,打印制作档案目录及档案封面,对文字录入的准确性要求较高,但要录的文本域并不是完全统一的在某一页面上,一些文本域要在多个文件中选择,标引著录时需按照国家档案局有关标准结合的实际情况录入。 文本域录入按照统一的标准对所需录入的文本进行标引、按照录入特征制作相应的《文字录入工作说明书》,供录入员和校对人员参考。 注:案卷目录和卷内目录按照档案进馆标准录入。案卷目录和卷内目录的样式可根据档案的实际情况做相应调整。 四、档案拆分 档案拆分前要对档案进行统一的编号,编制总页号后,要从中选中需要扫描的页面。再一次编制所需扫描的页号,两个页号需要用铅笔的颜色或位置区分,以确保档案还原时能够

清楚区别和核实页数,档案拆分时要严格按照要求对不需扫描的页面进行标注。 五、档案的扫描 原件的扫描与存储格式完全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统一标准要求扫描。扫描人员按照《扫描与处理工作说明书》的要求,填写移交清单(此移交清单是档案拆分人员和扫描人员共同填写)并签字领取后进行纸介扫描。扫描图像使用先进的图像扫描处理软件,扫描人员可根据原稿质量,对系统进行定义,如自动倾斜校正、自动去污、自动分文件等批处理功能。在由系统自动处理功能的同时,扫描人员根据原件的实际情况做相应的调整,如超大页面的处理、纸张颜色深浅及薄厚的处理、扫描时可根据不同原件的情况,调整图像的分辨率、阀值、明亮度以及扫描方式和扫描速度,确保在扫描图像质量清晰的情况下,使原件完好无损。六、图像处理 采用自动化处理和人工处理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图像质量的完美。通过校对系统对图像进行校对,确保图像顺序正确、去斑点、污渍、黑边、偏斜处理、校验。在校对时发现不合格图像及时返回前一工序进行改正。 七、质量检验 对扫描处理完成后的图像页面进行检验,对档案拆分、扫描、修正、去污、文本流程图的处理、插图、照片的处理以及文本和图像页的匹配进行检验等质量进行全面检验。 对文本域录入与文本录入域的标引、文件的页号及页数进行对比,对扫描前的图像页的标引与扫描后的图像页的编号与页数进行对比,发现不合格的登记清单并退回上一流程重新处理。 八、图像与索引挂接 文本域录入和扫描处理检验后的图像成品,按年度进行文字图像与系统的挂接,不需手工挂接即可实现文本与图像页与系统的挂接。挂接到档案管理系统中后,进行再次的成品验收,对各种使用习惯逐页进行检验,验收合格后移交验收小组验收。 九、案卷整理 档案整理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档案局规定的相关标准进行有序的整理,公司安排专人负责案卷整理与还原。

数字化档案馆建设指南

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 (国家档案局发布2010年6月) 1.总体要求 1.1概述 数字档案馆是指各级各类档案馆为适应信息社会日益增长的对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利用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字档案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管理,并通过各种网络平台提供公共档案信息服务和共享利用的档案信息集成管理系统。 建没数字档案馆,有利于提高档案馆工作效率和现代化水平,有利于确保数字档案永久存储与安全保管,有利于促进公共档案服务能力拓展和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 建没数字档案馆.有利于促进国家信息资源总量增加、质量提高和结构优化,有利于提高各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现代信息服务的现实需求。 数字档案馆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过调研、立项、论证、软件开发、平台构建、资源准备、系统试运行、项目验收、运行维护等诸多环节,需要各业务部门、档案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相关单位的共同参与,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 1.2建设原则与要求 数字档案馆建设应当遵照“统筹规划、循序渐进,项目带动、重点突破,需求导向、保证安全,合理适用、稳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推进,务求实效。 统筹规划、循序渐进。应当根据各级政府电子政务建设整体框架和基本要求,及时将数字档案馆建设与区域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相衔接,综合考虑自身信息化发展水平、技术力量、资源规模、基础工作水平、资金投入等因素,确定总体布局和实施步骤。 项目带动、重点突破。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支撑和带动数字档案馆整体建设和发展将数字档案馆建设分成若干子项目,以项目带

动数字档案馆建设及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有利于获得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投入,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有针对性地重点解决数字档案馆建设中的核心问题。 需求导向、保证安全。数字档案馆建设应以需求为导向,着眼于党政机关、社会公众在线利用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推动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应当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采取相应的安全保障技术方法,配备必要的软硬件没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灾难恢复服务机制,确保数字档案馆建设和运行的安全。 合理适用、稳步实施。要重视前期调研,进行可行性研究,结合本部门业务工作实际,提出创新性高、应用性强的功能需求,以确保系统开发和项目建设的合理性、适用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档案部门的业务人员应全程参与,及时研究和发现问题,纠正偏差。重大项目应当按照信息系统建设规范要求,引入监理机制,对项目质量、进度、投资、安全等方面进行全程监理。 1.3 建设目标 数字档案馆建设的目标是:紧紧依靠国家和当地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充分利用各种政务网平台、公众网平台以及各类网络资源,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手段,集成建设适应本部门本单位一定时期内数字档案管理需要的网络平台,开发应用符合功能要求的管理系统,推动馆藏档案资源数字化、增量档案电子化,逐步实现对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网络化管理以及分层次多渠道提供档案信息资源利用和社会共享服务。 其中,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提供档案信息利用和社会共享服务,是一项长期任务,应分阶段推进,有步骤实现。 1.4建设内容 数字档案馆总体建设内容主要包括: ( l )按照数字档案馆基础网络架构、主要技术路线与软硬件配置基本要求,集成建设适应馆藏档案基础数据和今后一定时期内数

智慧档案馆

智慧档案馆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智慧档案馆 简要概述 大连恒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18-01 前言 人类的发展开启了“智慧城市”时代,在这个新的时代里,政府、企业与公众之间传统的交互方式也会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设施的出现而产生变革,走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轨道。而肩负维护历史真实面貌职责的档案馆,更应该积极参与并推动这场“智慧”变革。在如今全媒体时代到来的背景下,档案馆的业务行为面临着一系列变革,变革技术、馆藏、档案服务等已迫在眉睫,与时代发展同步,现代化档案馆建设也给未来档案馆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那就是要向更高级的绿色、智能、智慧档案馆建设迈进 智慧档案馆系统定义 智慧档案馆是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智能感知、获取、传输、处理、服务的新型档案馆模式。 数字档案馆管的是档案资源,而智慧档案馆能够在数字档案馆的基础上,通过各类采集终端和多种网络技术,实现物联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网络的互通,随时采集环境信息和实体档案的动态信息,增强智慧档案信息的获取和反馈,能够实现档案馆中物与物、人与人、人与物的全面互联互通。 数字档案馆与智慧档案馆的关系 智慧档案馆与数字档案馆的相同之处

(一)智慧档案馆与数字档案馆一样同样需要借助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库等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网络化、信息社会化。因此,可以肯定,智慧档案馆与数字档案馆一样,他们的本质都是一样的。智慧档案馆与数字档案馆是并行存在的关系,但有相互支持与配合的交集,即智慧档案馆与数字档案馆相互独立、各司其职,智慧档案馆为数字档案馆提供智慧化和感知等技术服务,数字档案馆为智慧档案馆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智慧档案馆与数字档案馆并行存在、略有交叉。 (二)数字档案馆是智慧档案馆的基础。智慧档案馆不管怎样发展,都需建立在数字档案馆的基础上,只是更加智能化、系统化、自动化、人性化。数字档案馆是智慧档案馆发展的基础,智慧档案馆是数字档案馆发展的必然结果。智慧档案馆=数字档案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慧档案馆的内涵和外延性要比数字档案馆更广。数字档案馆就是智慧档案馆的重要基础部分。数字档案馆建设为智慧档案馆建设打下数据资源和智慧信息的发展基础,可为智慧档案馆提供数据支持。数字档案馆通过提供档案数字资源保存信息和虚拟档案库房记录的档案实体存放信息,帮助智慧档案馆综合运用各种智能化技术,更加智慧地服务于档案馆实体管理和数字档案馆运行。 (三)智慧档案馆是数字档案馆升级。智慧档案馆是数字档案馆的升级,即通过在现有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中加入馆房智能化和感知、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使之变为智慧档案馆。智慧档案馆是适应大数据背景下的第四代档案馆,是继数字档案馆之后档案信息化发展的高级形态。智慧档案馆是数字档案馆的进一步发展。智慧档案馆的创新之处在于具有信息感知、智能处置、整体协同。之前数字档案馆主要是档案的数字化,而智慧档案馆将在完善数字化的基础上,致力于档案信息服务,将重心从基础功能转移到社会功能,这将改变其职能部门与管理方式。智慧档案馆可为

档案信息化建设情况调查问卷-档案馆

广东省高校档案馆信息化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问卷填写日期:________________ 问卷填写人: 档案馆(室)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部分档案信息化建设 1 ?档案信息化是否得到校领导重视 □非常重视并解决了实际问题。 □重视,了解了实际问题。 □完全不重视。 2.是否制定了信息化工作计划 □制定了信息化工作计划并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本单位年度计划。 □仅仅初步制定了信息化发展规划。 □没有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 3.是否获得了档案信息化专项资金,数量: □是,20万及以上。□是,10万到20万之间(含10万)。 □是,5万到10万之间(含5万)。□是,5万以下。 □否,没有获得任何资金。 4?档案信息化规章制度、标准体系及安全规范 □制定了全面完整的适合本档案馆(室)的信息化规章制度、标准体系及安全规范。 □初步制定了信息化相关的规章和标准,但并不全面。 □没有任何与信息化相关的规章和标准。 第二部分基础设施与信息网络建设 5.档案馆(室)是否配备了充足计算机 □配备了与人员数量相当或超出人员数量的计算机,且性能佳,满足档案信息化工作。 □配备了计算机但数量少于人员数或者性能较差,不足以满足档案信息化工作。 □没有配备计算机或计算机性能非常差。 6?请您列出您单位的管理设备(可多选,并请填写具体数量。) □打印机,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 □复印机,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 □扫描仪,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 □数码照相机,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_ □移动硬盘,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 □刻录机,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 □投影仪,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

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修订)

大连恒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TEL:0411-******** Dalian Hengzhi Sci & Tech Development Co., Ltd. 大连恒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

目 录 第一章:前言 (1)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意义 (2) 第三章:数字档案馆馆内建设目标、内容 (3) (一)“数字档案馆”馆内总体建设目标 (3) (二)“数字档案馆”馆内总体建设内容 (3) 第四章:数字档案室建设 (11)

第一章:前言 根据国家档案局颁布的档办〔2010〕116号《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中指出: 数字档案馆是指各级各类档案馆为适应信息社会日益增长的对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利用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字档案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管理,并通过各种网络平台提供公共档案信息服务和共享利用的档案信息集成管理系统。 建设数字档案馆,有利于提高档案馆工作效率和现代化水平,有利于确保数字档案永久存储与安全保管,有利于促进公共档案服务能力拓展和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 建设数字档案馆,有利于促进国家信息资源总量增加、质量提高和结构优化,有利于提高各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现代信息服务的现实需求。 数字档案馆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过调研、立项、论证、软件开发、平台构建、资源准备、系统试运行、项目验收、运行维护等诸多环节,需要各业务部门、档案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相关单位的共同参与,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 数字档案馆建设的目标是:紧紧依靠国家和当地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充分利用各种政务网平台、公众网平台以及各类网络资源,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手段,集成建设适应本部门本单位一定时期内数字档案管理需要的网络平台,开发应用符合功能要求的管理系统,推动馆藏档案资源数字化、增量档案电子化,逐步实现对数字档案信息

国土资源局档案数字化项目解决方案

档案数字化解决方案

1立项背景 在市县级政府各部门中,国土资源局是设立较晚的一个部门,然而国土资源部门目前承担的管理职能,使其产生了大量的各类档案需要管理。传统县级国土资源档案管理采取手工方式,档案的接收、整理、鉴定、保管、利用、编研等工作都主要以手工为主,这中间包括建立全引目录本、索引卡等。这种方式工作效率较低,国土资源档案得不到充分利用。 部分国土资源部门的档案管理信息化采用了一般的条目管理方式的方案,这种方式对于纯粹的档案管理来说促进了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但对于国土资源部门来说,大量的档案是通过办事流程产生的,与以档案馆档案管理模式开发的档案管理系统在模式上存在显著的不同。 另外现有的地籍系统、土地利用系统和土地交易系统的数据分散三个独立的系统中,数据格式多样,给土地归档工作带来了不便,急需把各个部门各个系统的相关数据进行同一归档管理。 所以建立优质、高效、具有国土资源特点的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国土资源局数字档案室,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手工作业方式所带来的诸多问题,而且能更好的促进国土资源局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保障土地档案信息的有效管理利用,还为今后逐步建立国土电子政务系统打下良好的基础。 2核心任务和根本目的 国土资源局数字档案室建设的核心任务是档案信息的数字化。一方面将现有档案,包括各种纸质档案、照片档案、声像档案等进行数字化处理;另一方面收集整理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大量的电子文件档案,这种收集可以是文本、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各种形式。并将档案信息与国土资源局的办公业务相关联,同时实现档案库房温湿度的自动监测。 数字档案室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利用虚拟化的网络优势、智能化的检索手段和先进的GIS技术,将档案信息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实现档案和图形的相互查询,

关于档案馆的信息化调研报告

关于档案馆的信息化调研报告 市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利用工作的调研报告档案事业能够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的需要,党和国家之所以重视档案工作,是因为档案工作对各项事业有重要的价值与作用。党和国家各个部门、各项工作对档案的利用,是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属,整个档案工作八个环节中,利用环节便是这一根本目的体现。档案利用工作对整个档案工作的发展有决定性影响,档案利用工作最好的一种宣传形式。为了解与掌握全市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的利用工作,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中办发〔**〕15号)、《**省国家档案馆民生档案异地查档跨馆服务办法》、《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档案局关于取消利用档案收费的规定》、《**省国家档案馆管理办法》和全国档案系统开展的简化优化档案公共服务流程、清理各种证明专项工作,我们通过现场查看、听取汇报、总结交流等形式,对**市国家综合档案馆和六县(市、区)国家综合档案馆的利用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基本情况与现状 1.目前,整个**市共有市级国家综合档案馆1家--**市国家综合档案馆; 各县(市、区)级国家综合档案馆6家--**、**、国家综合档案馆,**区国家综合档案馆,**国家综合档案馆。**年全年接收以民生为主的各类档案163636卷(件),群众查阅急

需的档案数字化扫描500余万页。 2.为社会各界和群众提供服务情况:**年主动为群众服务,采取各项便民措施与手段满足社会利用档案需求,全市共7565人次、15829卷(件)次,(其中**市档案馆523人次、4237卷(件)次; **市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918人次)。今年上半年全市档案馆接待利用达11912人次、档案资料17783卷(件),(其中**市档案馆213人次、2451卷(件))。利用热点主要集中在一些涉及民生的档案中,主要有婚姻档案、职称档案、知青档案、招工档案等。 3.采取的服务措施与手段 **市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主动为群众服务,采取各项便民措施与手段满足社会利用档案需求:一是开展档案数字化加工,建立了微机和人工两套检索工具,编制了档案馆全宗指南、文件分类目录等,提高了档案的查全率、查准率以更加快捷、准确的服务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档案利用的需求; 二是实行利用档案零收费(包括复印费),认真贯彻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档案局关于取消利用档案收费的规定,取消了所有查档收费利用项目,更好地体现出了档案部门“馆为民所开,档为民所用”的服务理念; 三是开展来信函查、电话查阅档案服务,解决群众查档路途来回奔波的问题;

数字档案馆数字化加工中心建设方案(共享版)

档案 数字化加工中心建设方案

目录 一、前言 (2) 二、单位数字化建设现状 (2) 三、系统建设目标 (3) 四、系统总体构架 0 五、系统建设方案 0 六、数字档案系统关键技术解决方案 (5) 七、项目实施步骤 (7) 八、档案数字化加工系统简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项目合作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前言 长久以来,我们一直在采用柜架式的资料存放目录本式的查询检索方法管理我们的文档资料。这无疑会占用大量的库房空间,而在查阅档案时又费时费力。即使现在有不少单位使用了计算机管理也多数目录级电脑管理调档,仍然要去库房所以依然存在库房压力大、调卷不便、响应速度慢、原件易损等问题。 很显然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无纸化办公、电子商务等应用技术的不断普及,社会发展和各级政府对档案的数字化建设提出了迫切的需求。上述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企事业单位内各层次人员对文档资料的查询调阅再利用等方面的要求。 二、单位数字化建设现状 为推动我省档案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使档案工作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海峡西岸经济区服务,福建省特制定“十一五”(2006-2010年)全省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根据规划要求,各级档案馆、事业单位要根据各自档案应用情况,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完善档案基础网络建设、完成档案信息应用平台建设、加快存量档案数字化、努力实现增量档案电子化、建立和健全档案信息保障体系。 目前,各省市档案馆已根据规化完成对应的数字档案馆建设。区市(县)数字档案馆建设,目前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福建省、福州市、泉州市等档案馆在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其他各市区档案馆正在积极筹措,有的已经取得了不少的进展。

档案馆信息化建设

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探索 摘要: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是相对于传统档案管理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工作理念和方式。传统 档案管理主要靠人工劳动,工作重心是档案实体的整理和保管,在提供利用上以档案信息供给为导向,实质上是人对物的管理。而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则体现出人对档案管理认识的深化,将注意力从档案实体管理转向了档案内容的开发利用。对档案信息资源加以管理是传统档案管理的必然进步,是档案工作的发展趋势,需要从技术、管理、服务等多种角度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科学规划、整合、控制,确保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效满足社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 关键词:信息资源管理档案信息网格技术 1.档案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档案管理还远不能适应档案信息化和网络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以下列举了部分省市档案馆信息化数据作为参考 1.1浙江省档案馆信息化概况 (1)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 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是一项循序渐进的长期工作,从2006年到2008年,经过两年时间的努力,全省档案信息资源种类和数量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充实,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已初具规模,一个依托信息化载体,存在于实体档案馆内部的数字化档案馆已初步成型,为下一步提供高效便捷的利用服务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存储量的大幅增长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2007年没有开展信息化评估工作,两年完成的数据量积累起来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二是各级档案馆越来越重视档案信息资源库建设,进一步加快了信息资源开发步伐,切实将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2006年与2008年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数据均值对比表 年度馆藏档案目录数量档案全文数字化量照片档案数字化量声像档案数字化量2006年87万条14万页2242幅84小时 2008年93万条48万页5042幅140小时 增加6万条34万页2800幅56小时 增长 6.9% 243% 125% 67% (2)电子目录和电子文件中心建设 电子目录中心和电子文件中心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和政务信息公开的重要平台。通过电子目录和电子文件两大中心的建设,可以全面整合区域内档案信息资源,拓展档案工作领域,从而有效提高档案信息服务水平,进一步转变档案部门职能,加强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 发生以上变化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各级档案部门基本上已完成目录数据库建设,馆(室)内档案目录数据量庞大,存在大量可接收的目录数据;二是前期开展的档案信息化和数字档案馆建设侧重于馆内,随着相关工作的不断推进,各级档案馆逐渐将眼光转向未接

档案管理信息化

档案管理信息化 第一、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它是指利用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高速扫描技术等技术手段,将纸质文件声像文件等传统介质文件和已归档保存的电子档案,系统组织成具有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原则:规范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效益性原则。 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内容有两个不同层次: 一是档案目录信息的数字化, 二是档案全文信息的数字化。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困难是:技术还不成熟且不经济;数字化的对象问题;合作问题。 第二、档案网站建设,它是指档案网站是档案机构在公共信息服务网站上建立的站点,它一般是以主页方式提供相关档案服务和开展档案宣传。档案网站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 重要步骤,是档案部门联系社会的重要窗口。档案网站的功能有:服务功能、宣传功能、交流功能。档案网站的主要内容:档案工作信息、档案机构信息、档案资源信息、档案利用服务信息。 第三、 数字档案馆建设,它是指利用电子网络远程获取档案文件信息的一种方式,它强调的是在数字化档案馆环境下用户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便利。数字档案馆的主要特点:A存在方式上的特点,是一种无形的信息组织与利用环境;B运行方式上的特点,存取档案信息的网络化;C功能定位上的特点,以存取为中心。数字档案馆与现行实体档案馆的关系:A现行实体档案馆的馆藏档案是数字档案馆形成的基础;

B数字档案馆的出现对现行实体档案馆的馆藏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C数字档案馆为现行实体档案馆提供了新的管理和服务机制。两者不是替代关系,而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 目前档案信息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1、规划和设计滞后 主要原因是,档案信息的生成和管理是按时间和空间分割的,受权限、资金、规范的制约,全国统一制定规划很难,以地方为主做起,较为可行。另外的原因还有,与档案信息化连接的前期对象处于变化之中,使档案信息化本身也不得不跟着变化。如产生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正在进行,本身处在变化中,造成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不确定性。或者由于档案部门的参与指导不到位,使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采集与归档方法带有缺陷,难以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和完整。中国的电子政务信息化的变化与体制改革相关联。目前多数行政职能部门正处于从管理向服务的转变之中。由此造成信息系统运转中较强调权利的分割、流程控制和手续的严密,办理一件事的过程中,多数部门处于等待状态,效率较低。各个职能部门只掌握自己的数据,部门之间存在较严重的数据共享壁垒。由于体制限制,不少单位为解决此问题多次下文,企图实现信息共享,但很难奏效。如北京某科技园区管理中遇到工商、税务、公安部、财政等多个职能部门的信息壁垒问题,使对用户办事期限的时间承诺难以兑现。 2、档案信息化的服务观念和方式滞后档案信息化的服务对象扩展

数字化档案馆建设指南

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 (档案局发布2010年6月) 1.总体要求 1.1概述 数字档案馆是指各级各类档案馆为适应信息社会日益增长的对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利用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字档案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管理,并通过各种网络平台提供公共档案信息服务和共享利用的档案信息集成管理系统。 建没数字档案馆,有利于提高档案馆工作效率和现代化水平,有利于确保数字档案永久存储与安全保管,有利于促进公共档案服务能力拓展和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 建没数字档案馆.有利于促进信息资源总量增加、质量提高和结构优化,有利于提高各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现代信息服务的现实需求。 数字档案馆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过调研、立项、论证、软件开发、平台构建、资源准备、系统试运行、项目验收、运行维护等诸多环节,需要各业务部门、档案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相关单位的共同参与,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 1.2建设原则与要求 数字档案馆建设应当遵照“统筹规划、循序渐进,项目带动、重点突破,需求导向、保证安全,合理适用、稳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推进,务效。 统筹规划、循序渐进。应当根据各级政府电子政务建设整体框架和基本要求,及时将数字档案馆建设与区域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相衔接,综合考虑自身信息化发展水平、技术力量、资源规模、基础工作水平、资金投入等因素,确定总体布局和实施步骤。 项目带动、重点突破。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支撑和带动数字档案馆整体建设和发展将数字档案馆建设分成若干子项目,以项目带

动数字档案馆建设及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有利于获得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投入,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有针对性地重点解决数字档案馆建设中的核心问题。 需求导向、保证安全。数字档案馆建设应以需求为导向,着眼于党政机关、社会公众在线利用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推动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应当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采取相应的安全保障技术方法,配备必要的软硬件没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灾难恢复服务机制,确保数字档案馆建设和运行的安全。 合理适用、稳步实施。要重视前期调研,进行可行性研究,结合本部门业务工作实际,提出创新性高、应用性强的功能需求,以确保系统开发和项目建设的合理性、适用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档案部门的业务人员应全程参与,及时研究和发现问题,纠正偏差。重大项目应当按照信息系统建设规要求,引入监理机制,对项目质量、进度、投资、安全等方面进行全程监理。 1.3 建设目标 数字档案馆建设的目标是:紧紧依靠和当地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充分利用各种政务网平台、公众网平台以及各类网络资源,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手段,集成建设适应本部门本单位一定时期数字档案管理需要的网络平台,开发应用符合功能要求的管理系统,推动馆藏档案资源数字化、增量档案电子化,逐步实现对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网络化管理以及分层次多渠道提供档案信息资源利用和社会共享服务。 其中,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提供档案信息利用和社会共享服务,是一项长期任务,应分阶段推进,有步骤实现。 1.4建设容 数字档案馆总体建设容主要包括: ( l )按照数字档案馆基础网络架构、主要技术路线与软硬件配置基本要求,集成建设适应馆藏档案基础数据和今后一定时期数字

档案馆数字化管理解决方案

中晶档案馆电子化管理解决方案 档案馆是收集、保管档案的机构,负责接收、征集、管理档案和开展档案利用等。档案馆的资料可分为纸质档案、照片档案、录音档案、录像档案、实物等。由于档案馆是存放重要信息和有历史或存储价值信息的机构,且其保管的资料量十分庞大,故将其保管的档案资料安全电子化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档案电子化的基本原则是使档案信息资源准确方便快捷地提供利用,使可以公开的档案信息资源得到共享,以满足社会对档案利用的需求。 传统人工管理流程存在的弊端: 档案馆档案扫描除了对高品质、高效率的需求外,信息管理也非常重要。由于资料扫描量巨大,传统方案在扫描后需要人工进行管理,所以经常会出现信息错乱的现象,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整个档案库中寻找遗漏的信息,费时费力。 档案馆日常业务需求: ●纸质档案录入: √高速扫描,将各种纸质档案等转换成电子档案 √高精度的彩色图片档案扫描 √可承受批量性连续扫描 √操作便捷,稳定耐用 √重张检测,不能漏扫 ●电子档案预处理: √影像清晰,便于识别 √识别条码对文件进行自动分类 √纸质档案和电子录像档案关联,比对审阅 √不同资料按需分类,归整管理 ●档案管理: √资料在线审核 √分权限进行档案管理 √多平台档案查阅 √档案安全管理

√档案备份 中晶档案馆电子化管理解决方案 ●档案馆电子化管理系统,对于已有的各种载体形式的档案采用数字化处理技术进行加工处理,以实现不同载体形式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和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共享。 ●由于实施了电子化管理,电子档案存放占用的空间比纸质档案存放占用的空间大幅地减少,并能有效避免资料重复提交。同时,在网络环境下,档案馆电子化管理系统将纸质档案和电子录像档案紧密关联起来。通过扫描方式生成电子档案,经过分级授权,不同部门的档案馆人员可在线查阅相关等级的档案信息,缩短档案信息传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利用档案编号对每份档案进行唯一标识,让每个档案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文档,实现快速编辑、管理、索引的功能。通过扫描端进行自动识别分类,自动完成同个档案编号下全部档案资料分类的绑定,减少了人工干预。并强化其他上传通道,保证档案资源的电子数据与录音档案、录像档案等的结合,有效地确保档案原件和数字化档案信息的一致性。 ●采用软件自动校对的方式,对目录数据库的建库质量进行检查。核对著录项目是否完整、著录内容是否规范、准确,发现不合格的数据应要求进行修改或重录。 ●同时,档案馆电子化管理系统也同步加强了纸质档案数字化各环节的安全保密管理机制,有效地确保档案原件和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安全性。本系统针对纸质档案数字化的各个环节均进行详细的登记,并及时整理、汇总,装订成册,在数字化工作完成的同时建立起完整、规范的记录索引。

档案馆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

××市档案馆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 (“十二五”规划)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的战略资源。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使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上了日程,给档案工作的科学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为了全面加强我馆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力度,丰富馆藏档案保管利用的方式,提高珍贵档案的公众利用率,按照全省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发展要求,结合我馆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档案信息化建设目标。 在开展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时,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扩大档案开发利用为目标,提高为群众服务的宗旨意识,坚持解放思想,不断加强档案数据库管理及计算机网络建设,努力适应全省信息化建设和档案事业发展的要求,逐步实现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管理标准化、信息服务网络化,为全市经济建设提供优质、快捷的档案信息资源服务。 坚持统一标准、安全保密的原则,加快我市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

理,推动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建设,建设数字档案馆,开展公众网上查询现行文件和档案信息服务,加快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争取在“十二五”规划内完成以下目标:一是,继续加强馆藏档案条目数据库建设,全面实现查档计算机检索;二是,加大馆藏档案数字化力度,力争2015年前建立全文数据库系统,逐步实现馆藏档案全文数字化。三是,启动“电子文件数据中心”二期项目,将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建设为“文档数字化管理系统”。四是,全面扩展档案信息网的各项功能,与电子文件数据中心有机融合,构建功能完备、便民利民的档案信息网站。 二、稳步推进,着实加快档案数字化建设进程。 电子文件是未来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基础工作,必须在“十二五”规划中,将“电子文件数据中心”二期项目建设提上日程,将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建设为“文档数字化管理系统”。主要解决对市档案馆馆藏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扩大数据容量,建立多媒体档案数据库,开展开放馆藏档案的网上服务工作,引入存用分离技术,提供图片文件OCR识别,增强全文检索功能,增加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利用的权限控制机制,建立完善的备份机制和数据保障机制,增加客户端数据移交单位数量,方便系统扩展,实现大数据量的高效检索和安全存储等需求。 为了全面提升我馆馆藏档案数字化水平,结合国家档案局在新时期提出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性要求,现计划通过“电

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为适应国家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要求,提高我县档案事业现代化水平,根据《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及省档案局档案信息化建设要求,结合我县电子政务的实际,对我县档案信息化建设提出以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XX县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应档案信息化建设和社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创新档案开发利用方式为重点,积极推进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管理规范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的进程,带动档案事业的快速发展,不断提高档案资政育人和为社会各项事业服务的能力,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全县档案信息化建设应坚持“纳入规划,有序推进;统一标准,统筹建设;突出重点,分级实施;安全保密,注重实效;引导示范,逐步展开”的基本原则。 二、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总体目标 各部门、乡镇,企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要纳入同级电子政务体系和本单位办公自动化统一部署,统一规划,同步建设,逐步实现电子公文处理和电子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与一

体化;加大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力度,建立长效发展机制,全面整合档案信息资源,促进档案信息资源总量增加,质量提高和结构优化;利用馆内局域网、电子政务网、公众信息网,推进服务机制创新,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公开、共享和再利用;本着“利用优先,由近及远,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有序推进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进程。制定统一标准,推进档案数字化与网络化建设。按照共通共享,互联互通的要求,建立与完善全市档案信息目录数据库,实现档案信息资源优势互补和共享。利用电子政务网络平台进行政府公开信息的网上数据传输,信息集聚和档案发布,条件具备的区县档案馆要逐步建设电子文件中心和数字档案馆。 (二)主要任务 1、加快档案馆局域网建设,各部门、乡镇,企事业单位要建立和完善档案数字化处理、电子政务网和社会公众网,以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2、各部门、乡镇,企事业单位建成同级政府电子政务平台下的电子文件接收管理和电子政务备份中心,负责电子政务系统电子文件的收集和管理、利用。 3、在县级机关进行文档一体化管理,实现纸质档案、机读目录和电子档案同时移交进馆。建立电子公文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的标准规范体系;在我县电子政务平台上构建文档一体化管理系统,建立各种载体档案和相关电子档案同步的

档案馆的数字化管理

档案馆的数字化管理 摘要:档案馆的数字化管理,主要加强三个方面的工作:档案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现有馆藏档案的数字化;电子文件的收集与归档。 关键词:档案;数字化;数据库;纸质档案;电子文件 中图分类号:TU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信息经济已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新增长点,信息化成为各企业竞争的制高点。作为企业各个领域、各种生产和社会活动历史记录的档案,其信息载体也正在快速地向数字化发展,数字档案将成为未来5-10年内新产生档案的主体。面对这样的形势,如果缺乏完善的档案馆数字化解决方案,企业各领域的信息化发展必然也会受到制约。目前,要实现档案馆的数字化管理,我认为要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档案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档案数据库是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档案数据库设计是档案计算机处理系统设计的核心和基础,其效能往往

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功能和效益。档案数据库的设计要经历由现实世界经过概念世界向机器世界转换的过程。它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一个档案工作应用领域,设计优化的数据库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使之满足用户的信息管理要求和数据操作要求,有效地支持各种应用系统的开发和运行。数据库设计的目标是为用户和各种应用系统提供一个高效率的运行环境。数据库的设计过程应考虑的约束条件有:计算机软硬件环境、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能力、用户的需求及系统对完整性、安全性的要求。 计算机管理档案的实质是用数据处理的方式管理档案信息。档案计算机管理要适应资源共享的需要建立综合性网络数据库,应遵循多个原则,侧重于档案管理与生产、经营、管理、科技活动的衔接,实现数据管理、整理编目、利用查询、安全保密等多重功能。 其次是现有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实现从档案机读目录的管理到档案原文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在对馆藏档案资源进行分级鉴定、有序整理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分期分批把纸质档案、照片档案以及录音、录像档案等进行数字化加工,使这些信息与现有档案资源数据库并网。 在此笔者着重提及的是纸质档案和照片档案的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