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手册第3部分-内控矩阵(C)——11,4应用系统IT一般性控制内部控制矩阵
- 格式:doc
- 大小:156.50 KB
- 文档页数:3
内部控制手册第3部分-内控矩阵C-122成品油调运业务控制矩阵-12.2成品油调运业务内部控制矩阵业务目标风险描述控制点1.11、制订运输计划经营风险:运输计划上报不合1.1省(市)分公司(区外销售公司)、特殊用户根据成品油经营计理、不及时,影响正常经营。
划和季度供应计划,结合自身需求,提前20-25日向供货的炼化分(子)公司所在地销售大区分公司提报下月度一次调运铁路预安排计划(包括品种、数量、到站、收货人等)。
经营风险:预安排运输计划不合1.2销售大区分公司根据省(市)分公司(区外销售公司)和特殊用理、不及时,影响正常经营。
户提报的一次调运铁路预安排计划,经综合平衡后,编制分发站、品种、数量、到站、收货人的一次物流预安排计划,于当月前20-25天提供给相关炼化分(子)公司予以确认,由炼化分(子)公司运销部门和销售大区分公司驻厂办事处联合盖章后报相关铁路局,并于月前5天将批准结果通报销售大区分公司。
1.11.1经营风险:预安排运输计划不合1.3进成都、昆明铁路局预安排运输计划上报油品销售事业部运行处,理、不及时,影响正常经营。
经油品销售事业部分管副主任签字并加盖中国石化储运专用章后,由运行处统一提报铁道部。
经营风险:配置计划编制不及时,1.4月末省(市)分公司(区外销售公司)、特殊用户根据油品销售影响正常经营。
事业部下达的月度供应计划,提报分油库要货计划,经油品销售事业部编制一次物流运输计划,并汇总生成配置计划。
经营风险:未及时调整运输计划,1.5油品销售事业部一次物流运输计划下达后,销售大区分公司结合影响正常经营。
一次物流预安排计划及上月计划执行超欠数据,对各省(市)分公司(区外销售公司)、特殊用户一次物流运输计划进行修订,并上报油品销售事业部,同时反馈给相关省(市)分公司(区外销售公司)、特殊用户。
经营风险:未按规定制定二次物1.6省(市)分公司物流部门在收集油库实物库存量、加油站付油量流运输计划,影响正常经营。
某单位内部控制手册(初稿)2017年2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一节单位内部控制组织架构图 (1)第二节内部控制手册概述 (1)第二章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方法 (4)第一节风险评估 (4)第二节内部控制方法 (6)第三章单位层面内部控制 (8)第一节内控组织架构管理 (9)第二节议事决策机制建设 (12)第三节内控关键岗位设置 (13)第四节不相容职责分离管理 (18)第五节信息系统管理 (19)第六节内部信息传递管理 (20)第七节内部控制报告管理 (20)第四章业务层面内部控制 (22)第一节预算管理内部控制 (22)第二节收支管理内部控制 (24)第三节采购管理内部控制 (26)第四节资产管理内部控制 (28)第五节其他业务领域内部控制 (30)第五章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与监督 (30)第六章附则 (36)第一章总则第一节单位内部控制组织架构图第二节内部控制手册概述目的、意义及原则按照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基本要求,汲取国内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先进经验,根据我单位内部管理实际编制和实施《内部控制手册》(以下简称《手册》),为了进一步完善单位制度和治理结构,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运行,为我单位建设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内容的统一、规范、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增强风险防范能力,提高经济活动管理水平,为单位目标的实现,和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提供合理保障。
《手册》所称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我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手册》旨在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内部控制体系方法和规范,为我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运行和维护提供指引。
并作为建立、运行及评价内部控制体系的依据。
从而确保我单位上下从思想上、认识上对内部控制体系保持高度统一,以进一步实现行动上的统一。
内部控制手册第部分-内控矩阵(C)——,一般合同管理业务控制矩阵15.1一般合同管理业务内部控制矩阵业务目标业务风险控制点适用单位不相容岗位控制点分值相关控制点资料相关制度索引会计报表认定会计报表项目1存在和发生/真实性;2完整性;3权利与义务;4估价或分摊;5表达和披露;6准确性1234561.合同依据1.1经营风险:擅自订立合同,造成损失。
1.1合同主办部门应在本部门职责范围和权限内根据公司生产经营计划订立合同。
生产经营计划包括但不限于物资采购计划、产品销售计划、大中小修计划等。
总部相关部门分(子)公司4订立合同的相关依据2.资信调查1.1经营风险:对方当事人不具备相应的签约和/或履约能力,引发合同纠纷。
2.1合同主办部门应当审查(或者配合内部资信管理部门审查)拟签约对象的主体资格、资信情况及履约能力等,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合理选择签约对象,必要时可提请相关部门予以协助。
总部相关部门分(子)公司5营业执照、资质文件、履约能力证明等资信调查分析记录1.12.13.文本选择1.1经营风险:使用对我方加重义务减轻权利的合同文本,造成损失。
3.1签订合同时,应首选使用法律事务部颁布的合同示范文本;其次,使用对方在法律事务部颁布的合同示范文本基础上修改形成的合同文本;再次,使用双方共同拟订的文本;第四,使用对方合同文本。
总部相关部门分(子)公司合同2.12.52.12.62.12.72.12.82.12.92.12.34.合同会签及审批1.1经营风险:未经不同专业部门负责把关,造成合同无法执行和/或内容不完整。
4.1合同主办部门根据合同的性质、种类、关联程度等确定合同会签部门,会签部门一般包括业务关联部门、计划部门、财务部门、法律事务部门等。
总部相关部门分(子)公司3《合同会签审批表》1.1经营风险:未经不同专业部门负责把关,造成合同无法执行和/或内容不完整。
4.2合同会签的表现形式为《合同会签审批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