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泡成型模具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2.46 MB
- 文档页数:14
发泡模具设计详解发泡成型的模具就是塑料发泡模具。
将发泡性树脂直接填入模具内,使其受热熔融,形成气液饱和溶液,通过成核作用,形成大量微小泡核,泡核增长,制成泡沫塑件。
常用的发泡方法有三种:物理发泡法,化学发泡法和机械发泡法。
下面一起来看看发泡的模具设计原理,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一、发泡模成型机的原理1、发泡原材料的种类:EPS,EPP,EPE,EPO等。
2、成型原理:合模,加料,利用蒸汽加热成型,再冷却,脱模。
二、 EPS模具总体结构根据客户机型的种类来设计模具,与客户机台配套。
1、水箱(汽室):三片式模具,客户有标准水箱。
台湾机、方圆机、等机台没有标准水箱,必须根据产品的排模来定水箱,又叫一体模。
2、三片式模具,都具有三片板,分别叫凸模板、凹模板、枪板,凸模板来固定连接凸模型腔,凹模板用来固定连接凹模型腔,枪板也叫做后封板、背板、主要装顶杆套和料枪。
3、压料:为凸模与凹模配合,方便预开加料成型而设计的一种结构,起到预开加料时不跑料。
根据水箱的合模台阶、模板来计算,压料有离空和没有离空两种,没有离空的,凹凸模的压料相同,有离空的,凹模压料加离空等于凸模压料,凹模压料不少于10 mm。
4、法兰边:也就是凹模与凹模板连接处的空间,方便安装螺丝钉,根据水箱合模台阶和模板来定,一般做到15 mm左右为宜,不能少于10mm,还有一种,从模板下面往上面套,叫反托,反托高度根据模板的厚度来定,如库尔特机型,一般采用反托式,日本机型一般采用正面安装,有法兰边。
5、壁厚:EPP模具的壁厚一般在15 mm左右,EPS模具、EPO 模具的壁厚在8~10 mm之间,EPE模具的壁厚一般在15 mm,除客户特别说明要求。
6、缩水:一般的发泡模具EPS材料的缩水为0.3%(国内)国外0.4%,倍率低的客户要求提供0.25%、0.2%等,EPO材料一般在0.9%~1.0%之间;EPP、EPE材料根据倍率的不同,缩水也不同;EPP、EPE材料又分JSP原料、卡内卡原料等,缩水又不同,所以EPP、EPE 等材料的缩水是客户提供,也可以叫生产原材料厂家提供,如国内两家原料公司,JSP、卡内卡;7、气芯:气芯∮4、∮6、∮8、∮10、∮12等规格,有条型和针孔两种类型,还有一种叫无孔气芯,闷气芯;根据要求分一般气芯,特殊气芯,如条型的,条型直缝为0.25mm~0.4mm的为特殊气芯,一般用线切割加工制作;普通的条型直缝为0.8 mm ~0.7mm;EPS原材料模具,采用针孔气芯比较多,EPP、EPE等原材料模具采用条型气芯比较多,指平面、侧面一般用针孔;气芯按材质分,有铝气芯,铜气芯、不锈钢气芯,常用的是铝气芯,其它根据客户要求来定。
发泡模模具结构
发泡模具结构一般包括以下部分:
1.模具底座:用于支撑整个发泡模具结构,并保持其稳定。
2.模具芯:通常为中空圆柱结构,用于形成发泡材料内部的空洞。
3.模具孔:与模具芯对应,用于形成发泡材料的外形。
4.模具壳:位于模具芯和模具孔之间,起到保持发泡材料形状和压缩的作用。
5.模具导向针:用于保持模具芯和模具壳在组装时的位置和固定。
6.模具冷却系统:通过冷却水或其他介质将模具芯和模具壳降温,以便加快发泡材料的固化和降低生产时间。
7.模具排气系统:确保模具中的气体能够顺畅地排出,以避免发泡材料产生气泡或缺陷。
8.模具加热系统:用于加热模具以促进发泡材料的固化和加速生产速度。
发泡聚苯乙烯成型模具发泡聚苯乙烯成型模具江西吉安电讯器材厂{肘祯德发泡聚苯乙烯产品适用于仪器、仪表、家电、工艺制品,陶瓷玻璃器皿及各种贵重l是机结构件,l是标准附件 .其它各项={ I )是要设计的模具。
二、模具结构‘易碎易损物品的防震装和冷库的保温等用。
产品的制作是采用经过预发的聚苯乙烯由于1件在蒸气,水和空气中成 .料球为原料,聚苯乙烯在模具内经蒸汽加热发泡成型,用水冷却 .而后由f缩空气睨模、矗件如嚏大于毫米以的还有机械顶料杆顶出工件。
年来,我厂为各种彩电等家电产品产了数十万套防震包装产品.取得了一定经验一具材卡选用是易府蚀的铝合金ZL 0 .顶:} 12杆采用不锈钢或黄铜棒。
图2是L件 .开状较简单. r在S Z≥安装P 1收饥L.该f的名义尺寸为7。
× l j 1一【l毫米,效L作碰积为5 l .l}l lI有5} 3一×7 l米.因此在-内能排列一个 .件。
馍一上、模具工艺要求聚苯乙烯发泡成型机.不象注塑成型机那样技工件重量尺寸大小选用适当的设备.而发泡聚苯乙烯模是按设备给定的组合尺、l设计j‘米的奠l I. I u刘l l2、架3.芯模框l组成一个封闭的宅问。
料3枪口l把料l满后、卡枪口天闭 .由蒸I}进:}气管9进汽加热熔接成型。
腔模6、芯板u和模芯l, I上有气隙 .使蒸气能通过进入2 J1内。
图1中项l、2, ', 5、H、I 5 l 、为l便于加工,省时和不受设备大小的『制.我J采用钉体拼装式模具。
图3中模芯L左右各二件 .模芯1四件,分型板 1 2 l二件均?f芯板l I I l I芯f。
生产时与戊 c !芯艇1连接。
r Iq模芯1,顶出杆7和 .{纠I l .复位蚪簧装在腔模上 .这二个腔模装在:I【为卡、{ 成( !接. .f I II均' j :时腔连l1排污Ⅱ 2腔模框3框架1顶板5进 . . . . .气管6腔模7顶料杆和弹簧8冷却水管 . . .9进气管 . 1 .枪口l .板 1 .芯O料1芯2模訇:{43 U1. 3志稹稚1. 4模芯1. 5原料粒1. 6分型板(具工业1 9‘模9 0. N O.2总1 8 0维普资讯3◇ O一0望、8――:圈圈目囹0 t . 。
发泡模具设计详解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一、发泡模成型机的原理1、发泡原材料的种类:EPS,EPP,EPE,EPO等。
2、成型原理:合模,加料,利用蒸汽加热成型,再冷却,脱模。
二、EPS模具总体结构根据机型的种类来设计模具,与机台配套。
1、一体模:台湾机、方圆机、等机台没有标准水箱,必须根据产品排模来定水箱(蒸汽室),又叫一体模。
2、三片式模具:都具有三片板:凸模板、凹模板、枪板凸模板来固定连接凸模型腔;凹模板用来固定连接凹模型腔;枪板也叫做后封板、背板、主要装顶杆套和料枪。
3、压料:为凸模与凹模配合,方便预开加料成型而设计的一种结构,起到预开加料时不漏料。
根据水箱的合模台阶、模板来计算;压料有离空和没有离空两种。
没有离空的,凹凸模的压料相同;有离空的,凹模压料加离空等于凸模压料,凹模压料不少于10 mm。
4、法兰边:也就是凹模与凹模板连接处的空间,方便安装螺丝钉。
根据水箱合模台阶和模板来定,一般做到15 mm左右为宜,不能少于10mm;还有一种,从模板下面往上面套,叫反托,反托高度根据模板的厚度来定,如库尔特机型,一般采用反托式,日本机型一般采用正面安装,有法兰边。
5、壁厚:EPP模具的壁厚一般在15 mm左右;EPS模具、EPO模具的壁厚在8~10 mm之间;EPE模具的壁厚一般在15 mm,除客户特别说明要求。
6、缩水:一般EPS模具材料的缩水为0.3%,倍率低的客户要求提供0.25%、0.2%等;EPO材料一般在0.9%~1.0%之间;EPP、EPE材料根据倍率的不同,缩水也不同;EPP、EPE材料又分JSP/KANEKA原料等,缩水又不同7、气眼:∮4、∮6、∮8、∮10、∮12等规格,有条型式和针式两种类型。
EPS原材料模具,采用针式气眼比较多,EPP、EPE等原材料模具采用条型式(平面)比较多、侧面一般用针式;气芯按材质分,有铝气芯,铜气芯、不锈钢气芯,常用的是铝气芯。
发泡模具原理
发泡模具原理是一种生产发泡制品的工艺。
发泡模具最常用于聚苯乙烯(PS)、聚丙烯(PP)、聚乙烯(PE)等塑料制品的生产过
程中。
发泡模具通过采用特殊的结构,使得模具内部能够容纳发泡剂和塑料原料,并在加热条件下使其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气体。
这些气体在模具内部被密封起来,无法逸出。
随着气体的产生,塑料原料在模具内膨胀,形成发泡结构。
一般来说,发泡模具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上模和下模。
上模和下模分别具有模具的形状和尺寸,当上下模合并时,其内部形成模具的空腔。
在模具封闭的状态下,加热源被用来提供热能,以使发泡剂和塑料原料发生反应,产生气体。
这些气体填充了整个模具空腔,并使塑料原料膨胀形成发泡结构。
发泡过程的温度、时间和压力等参数都会影响最终发泡制品的质量和性能。
发泡模具原理的关键在于模具的结构和尺寸设计,以及加热条件的控制。
合理的模具设计能够确保发泡过程中气体的均匀分布和塑料原料的膨胀均衡,从而产生高质量的发泡制品。
同时,适当的加热条件能够控制发泡的速度和程度,避免制品表面出现气泡或塌陷等缺陷。
总之,发泡模具原理是利用特殊的模具结构和加热条件,使发泡剂和塑料原料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体,从而形成发泡结构的工艺。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控制,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发泡制品。
发泡模具设计详解发泡模具是一种用于制造发泡产品的模具,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通过设计合理的发泡模具,可以大大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发泡模具的设计要点和设计流程。
发泡模具的设计要点如下:1.产品尺寸:首先需要根据产品的尺寸要求确定发泡模具的尺寸,包括长度、宽度和高度等。
同时需要考虑产品的形状和结构,以及模具的分型线和倒角等。
2.模具材料:选择合理的模具材料非常重要。
常见的模具材料有铝合金、钢材和塑料等。
根据产品的要求和生产数量,选择不同的模具材料,以实现最佳的生产效果和成本控制。
3.模具结构:合理的模具结构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常,发泡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两部分。
下模用来容纳产品的发泡,上模用来形成产品的外形和结构。
模具还需要考虑产品的脱模方式和气路设计,以确保产品质量。
4.模具制造: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模具的制造工艺。
制造过程包括数控加工、车削、铣削和电火花等。
十分严格的制造工艺可以保证模具的精度和质量。
5.模具上手操作:在使用模具之前,需要对模具进行调试和上手操作。
这包括安装模具、调整模具的开合间隙和压力等。
只有合理的上手操作,才能保证模具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1.产品要求分析:了解产品的尺寸要求、用途和特殊要求等。
根据产品要求,确定合理的模具尺寸和材料。
2.模具结构设计:设计模具的基本结构,包括上模和下模的形状和尺寸。
需要考虑产品的形状、结构和脱模要求等。
同时,要注意模具之间的分型线和倒角等。
3.模具零件设计:根据模具结构设计,细化各个模具零件的形状和尺寸。
这包括上模和下模的芯轴、拉杆、动模板和定模板等。
4.模具图纸设计:根据模具结构和零件设计,绘制详细的模具图纸。
图纸需要包括模具的三视图、分解图和装配图等。
5.模具制造: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模具的制造。
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数控加工、车削、铣削和电火花等制造工艺。
6.模具调试:在模具制造完成后,需要对模具进行调试和上手操作。
调试包括安装模具、调整模具的开合间隙和压力等。
一、发泡模成型机的原理1、发泡原材料的种类:EPS,EPP,EPE,EPO等。
2、成型原理:合模,加料,利用蒸汽加热成型,再冷却,脱模。
二、EPS模具总体结构根据机型的种类来设计模具,与机台配套。
1、一体模:台湾机、方圆机、等机台没有标准水箱,必须根据产品排模来定水箱(蒸汽室),又叫一体模。
2、三片式模具:都具有三片板:凸模板、凹模板、枪板凸模板来固定连接凸模型腔;凹模板用来固定连接凹模型腔;枪板也叫做后封板、背板、主要装顶杆套和料枪。
3、压料:为凸模与凹模配合,方便预开加料成型而设计的一种结构,起到预开加料时不漏料。
根据水箱的合模台阶、模板来计算;压料有离空和没有离空两种。
没有离空的,凹凸模的压料相同;有离空的,凹模压料加离空等于凸模压料,凹模压料不少于10 mm。
4、法兰边:也就是凹模与凹模板连接处的空间,方便安装螺丝钉。
根据水箱合模台阶和模板来定,一般做到15 mm左右为宜,不能少于10mm;还有一种,从模板下面往上面套,叫反托,反托高度根据模板的厚度来定,如库尔特机型,一般采用反托式,日本机型一般采用正面安装,有法兰边。
5、壁厚:EPP模具的壁厚一般在15 mm左右;EPS模具、EPO模具的壁厚在8~10 mm之间;EPE模具的壁厚一般在15 mm,除客户特别说明要求。
6、缩水:一般EPS模具材料的缩水为0.3%,倍率低的客户要求提供0.25%、0.2%等;EPO材料一般在0.9%~1.0%之间;EPP、EPE材料根据倍率的不同,缩水也不同;EPP、EPE材料又分JSP/KANEKA原料等,缩水又不同7、气眼:∮4、∮6、∮8、∮10、∮12等规格,有条型式和针式两种类型。
EPS原材料模具,采用针式气眼比较多,EPP、EPE等原材料模具采用条型式(平面)比较多、侧面一般用针式;气芯按材质分,有铝气芯,铜气芯、不锈钢气芯,常用的是铝气芯。
针孔:一些死角地方,加针孔在∮0.6~0.8mm之间。
发泡模模具结构
发泡模模具结构是由上模板、下模板、热板、隔板、顶压板、顶压板杆、顶压气缸、顶底板、顶底板杆、顶底板气缸、挤出头、挤出头底板、挤出头底板杆、挤出头气缸等组成的。
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加装有热板和隔板,隔板用于将上下模板隔开,使发泡材料在加热膨胀时只向上膨胀,在下模板受到顶压时,又能保持稳定的模具高度。
顶压板、顶压板杆和顶压气缸用于控制模具高度和压力,保证发泡材料能够充满整个模具。
顶底板、顶底板杆和顶底板气缸则是用于控制模具的开合和固定模具位置的。
挤出头、挤出头底板、挤出头底板杆和挤出头气缸则是用于将发泡材料挤出到模具中,并控制挤出量和速度的。
发泡模模具结构的设计和制造有着相当高的技术和工艺要求,需要考虑到发泡材料的物理性质、操作的方便性和安全性等多方面因素,以确保模具的稳定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 1 -。
发泡模具设计详解发泡模具是一种用于生产发泡制品的模具,通常由金属、塑料或硅胶等材料制成。
它可以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进行定制设计,用于生产各种各样的发泡制品,如泡沫箱、泡沫板、泡沫管等。
发泡模具的设计关乎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下面将详细介绍发泡模具的设计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发泡模具设计原理发泡模具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产品图纸分析:首先需要根据产品的图纸确定产品的形状、尺寸和结构,包括产品的厚度、曲线、孔洞等要素。
2.发泡材料选择:根据产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发泡材料,一般有聚苯乙烯、聚氨酯、聚丙烯等,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如密度、硬度、耐磨性等。
3.模具结构设计: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设计模具的结构,包括模具的上模、下模、芯块、导向柱等部分的设计。
4.冷却系统设计:考虑到发泡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需要设计合理的冷却系统,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5.模具开模方式:根据产品的要求确定模具的开模方式,包括手工开模、气动开模、液压开模等。
以上是发泡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接下来将介绍发泡模具设计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发泡模具设计步骤1.产品分析:根据产品的图纸确定产品的形状、尺寸和结构,分析产品的特点和要求,确定发泡模具的设计方向。
2.模具结构设计: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设计模具的结构,包括模具的上模、下模、芯块、导向柱等部分的设计,确保模具的稳定性和精度。
3.模具零部件设计:根据模具结构设计细化设计各个零部件,包括上模板、下模板、芯块、导向柱等部件的设计。
4.冷却系统设计:设计模具的冷却系统,以保证模具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热变形,同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5.模具装配:将各个零部件按照设计图纸进行装配,保证模具的结构完整和稳定。
6.试模调试:进行试模调试,检查模具的精度和稳定性,对模具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确保模具可以正常生产。
以上是发泡模具设计的基本步骤,设计师在进行发泡模具设计时需要认真执行每个步骤,确保设计的质量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