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复制移动文字课件小学信息技术北京版第二册课件14142
- 格式:ppt
- 大小:425.00 KB
- 文档页数:15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教材信息技术(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信息技术教案 / 小学信息技术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第9课键盘伙伴全接触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本知识能够调动学生的激情与兴趣,对相关教师和学生创造力的开发有促进作用,对教学效果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信息技术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第9课键盘伙伴全接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编辑键区和小键盘区的基本作用。
2、过程与方法比较←backspace和delete以及编辑键区home、end、page up、page down;←、↑、→、↓以及小键盘区光标控制键的区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自主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与同学的合作意识。
[课时安排]建议安排1课时。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编辑键区和小键盘区的基本作用。
2、难点:比较←backspace和delete以及编辑键区home、end、page up、pagedown;←、↑、→、↓以及小键盘区光标控制键的区别。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以探究法、谈话法、任务贯穿和问题导入法为主线。
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对比。
讨论总结小键盘区各个功能健的用法。
教师适时地评价指导,帮助学生完整的理解知识。
[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在前两课中具体讲解的是主键盘区,从本课开始,教学内容集中介绍编辑键区以及小键盘区。
本课的重点在于介绍编辑键区和小键盘区的作用,同时突出对比的几组功能键:←backspace和delete、编辑键区home、end、page up、page down;←、↑、→、↓以及小键盘区光标控制键的异同。
在教材的编排上力求系统、整体的向学生介绍功能键的作用。
1、方便、快速输入数字这一环节是对小键盘区的练习,因为除主键盘区外,小键盘区的数字键输入也是人们在进行大量数字输入时经常要用到的。
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上第九课想要传啥就传啥1教案泰山版1、知识目标:理解“附件”概念;了解电子邮件病毒的预防。
2、技能目标:熟练电子邮件的收发操作;熟练“附件”的查看、下载操作;尝试邮件的删除操作。
3、情感目标:体验信息交流的丰富多彩;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附件”的使用。
教学准备:网络机房,Internet。
教学过程:一、导入过程元旦快到了,先给好友发张贺年片吧。
二、学习新课师:元旦快到了,先给好友发张贺年片吧!1、为电子邮件添加附件步骤:A、单击“添加附件”超链接B、单击“浏览”按钮“选择要用附件发送的文件C、已添加的附件提示:要在电子邮件中插入多个附件,单击“继续添加附件“后,继续添加即可。
但附件越大传送速度越慢,超过容量限制便无法发送。
2、附件的查看与保存师:我收到的“生日祝福”邮件带附件,快看看里面是什么!步骤:A、标志说明邮件含有附件B、单击“打开”,弹出文件下载对话框C、选择“在文件的当前位置打开”后,单击“确定”按钮师:你们看到贺年片了吗?3、删除电子邮件师:在电子邮件的交流过程中,邮箱中的邮件会越来越多。
因此,我们要定时清理邮箱,删除没有保存价值的邮件,释放被占用的存储资源。
怎样删除呢?A、选定要删除的邮件B、单击“删除”按钮一步通:单击“删除”按钮删除的邮件暂时存放在“已删除”文件夹中,只有单击“彻底删除”按钮才能彻底删除邮件。
三、大显身手:1、用电子邮件将照片发给远在他乡的亲人或好友。
2、将电子邮件与传统的信件、邮件做个全面比较,将结果整理成文字。
小学信息与技术电子工业版第2册第9课《虫儿慢慢向前爬》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选定工具的使用方法。
2.理解并学会应用复制和粘贴命令。
3.会使用铅笔工具,了解前景色和背景色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1.理解使用选定工具时选择透明和不透明两种模式的不同效果。
2.掌握选定、复制、粘贴移动的顺序,并学会合理有序地摆放基本图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绘画的过程中学会有序的操作,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2.通过绘制卡通毛毛虫,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热情。
2学情分析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工具的用法。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并学会应用复制和粘贴命令。
2.理解并会设置前景色与背景色。
教学难点:
1.理解使用选定工具选择透明和不透明两种模式的不同效果。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
第9课多变的文字【教材分析】本课是浙江教育出版社《中学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图像处理》中的第9课。
通过在背景图像上进行文字创作,熟悉PS中基本的知识点(文字蒙版工具、图层样式等)。
前三课的内容包括初步了解PHOTOSHOP软件的基本功能,了解其图层的含义与操作要领,学会选框工具、移动工具、自由变换功能、填色工具(渐变填充与油漆桶填充)、普通文字工具的使用方法。
本课则是在此基础上,学习“变形文字”、“文字蒙版工具”与“图层样式”的使用方法。
七年级学生对于美化图片和文字修改有着强烈的兴趣,主要源于学生们喜欢在一张有趣的图片上加一句经典幽默的文字,大家常常能看着这些图片大笑不已。
站在学生的角度备课,不仅灌输给学生知识点,更应该让学生用学会的知识,去创造生活中一幅幅唯美的图像,发掘生活中的亮点。
学生的创作要源于模仿而高于模仿,对老师提供的图像展开丰富的想像,呈现出有创造力的文字描述,同时挖掘出生活中美的语言文字。
【教学目标】1.在制作特殊效果变形文字过程中,掌握文字工具的横排蒙版工具及变形文字选项设置。
2.在添加文字立体效果的操作中,掌握图层样式中的投影和内阴影设置,体验多种功能配合处理手法,制作出精美的文字标题。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横排蒙版文字工具、变形文字选项、图层样式。
教学难点:蒙版的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自学微课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动手实践能力,给学生尝试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创作能力2、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
【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启发、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样例作品,加强学生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2、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迁移能力,鼓励学生自由创作,渗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准备】图片素材,文字素材,教学网站。
我们看一下这个教学网站,网站中主要包括范例、步骤、微课、帮助4个内容,学生可以清晰的了解到本堂课的学习目标、任务和学习方法。
小学信息技术二年级下册《复制与移动》课堂练习附课文知识点人教版(一、二年级起点)一、填空题1.在计尊机中,我们可以使用命令来快速女制文件或文件夹.2.当我匐想要将一个文件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时,可以使用操作.3.在Windows系统中.选中文件或文件夹后,按下键和_____________ 键可以完成复制操作.二、选择题1.以下哪个操作可以复制文件?()A.剪切B.复制C.C命名D.删除2.在WindOWS的资源管理曙中.要移动文件或文件夹到另-■个位置,通常需要先执行什么操作?()A,复制B.粘贴C.剪切D.曳命名3.如果你想保留原位置的文件,同时在其他位附.也拥有这个文件,你应该选择什么操作?()A.移动B.复制CeM除D,重命名三、判断飕1.复制文件或文件夹后,原位置的文件或文件夹会消失.()2.使用“粘贴”命令可以将之前复制或剪切的内容放到新的位黄。
<)3.在WindoWS系统中,发制和移动文件或文件夹的操作只能通过双标完成,不能使用快捷球<>四、简答应1.清筒述亚制文件和移动文件的主要区别。
2.请列举至少两种在Windows系统中处制或移动文件的方法.参考答案填空题答案1.复制2.移动(或剪切)3.CE,C选择题答案1.B2. C3. B判断他答案1.×(电制后原位置的文件或文件夹不会消失)2.√3.×(WindO W S系统中也可以使用快捷键完成我制和移动操作)简答题答案1.红制文件是在取位跣保留文件的同时,在另一个位置也创建一份相同的文件:而移动文件则是将文件从原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1.原位置的文件会消失.2.在Wind。
WS系统中,复制或移动文件的方法有:-使用Iu标拖拽文件到目标位置•同时按住Ctrl犍可以复制,不按Ctrl圾期为移动.-在文件或文件夹上右键点击,选择“狂制”或“剪切”命令.然后到目标位置右次点击井选择“粘贴工-使用快徒键CtrkC〃制,CtrkX好切,然后到目标位置使用Ctrl+V粘贴,课文知识点归纳1.双制与移动的基本概念:女制是在保刷原文件的基础上,在另一位置创建文件的副本:移动则是将文件从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原位置的文件将不再存在■2.Windows系统中的复制与移动操作:Windo W S提供了多种方法来进行文件的狂制与移动,包括使用副标拖拽、方潴菜单命令以及快捷键等。
第9课复制与变换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选择的重要性,理解“复制”、“粘贴”,对“复制”、“粘贴”有感性的认识。
(2)掌握“复制”、“粘贴”的使用。
(3)掌握选定区域翻转与旋转的操作方法。
(4)掌握清除选定区域的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画图”程序“复制”、“粘贴”、“旋转/翻转”和“清除”的操作,提高自主学习软件使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体验计算机绘画的神奇。
(2)提高环保意识。
2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此前他们以前掌握了“画图”程序的一些基本工具的使用,有一定的软件操作能力和自学能力。
但是对接触计算机不久的学生来说,理解“复制”、“粘贴”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复制”。
按学生的思维,“复制”后就能出现一个一模一样的内容。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复制”、“粘贴”的使用方法。
、“粘贴”。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激发兴趣,导入新知师:同学们,在一个池塘里,曾经生活着一群自由自在的小鱼,它们在这里快乐地生活着。
师:可是有一天,人们往这个池塘里倒了很多垃圾,池塘的水被污染了,不久,池塘里的小鱼都病死了,留下的是一大堆垃圾。
同学们,看到这个景象,你们有什么感受师:看来大家都不希望看到这个景象,那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来把这个池塘恢复成以前的样子。
活动2【活动】任务驱动,构建新知1.任务一:清除垃圾要把池塘里的垃圾清理掉,那我们可以什么方法进行清理呢师:有人说可以用“橡皮”工具,我们可以试一试。
用“橡皮”工具进行演示。
师:通过尝试,我们发现垃圾很多,而“橡皮”工具很小,清理起来很麻烦,你们有什么更好地方法吗大家不妨用“画图”程序打开图画自己尝试一下。
把垃圾清除掉学生上来演示一下。
”工具选中垃圾,然后按Delete键。
(板书:清除:选中→按Delete键) 2.任务二:添加小鱼师:经过同学们的努力,终于把垃圾清除掉了,池塘又变得干净了。
可是,池塘里的小鱼已经没有了,池塘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充满生气了。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第9课复制与变换_浙江摄影版1教学目标1.通过对图像的复制、移动等操作,知道选择的重要性,理解“复制”“粘贴”功能。
2.通过对图形的变换(旋旋),掌握“画图”中图形的翻转、删除等操作方法,体验计算机绘图的神奇。
2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生性活泼,对一切生动的、好玩的事物充满好奇和向往。
动画片和游戏对他们具有很大的诱惑。
选择动画片《西游记》中的主人公孙悟空变变变作为明线来完成整堂课的教学内容。
完成综合练习后以教你一招的方式把练习变成“拼图游戏”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重点难点[来源:ZXXK][来源:ZXXK]重点:“复制”“粘贴”的使用方法。
难点:理解“复制”“粘贴”功能。
作品的创意。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建议同学们设计一些花来美化我们的校园。
活动2【讲授】一、构思设计素材1.构思设计花展示场景,构思要画什么? 提示要快速画出很多花,可以先设计一朵花,再变出许多花。
想一想,画一画。
2.用电脑画花学生在电脑中画刚才设计的花,展示学生设计好的花,请小老师演示。
活动3【活动】二、布置美化校园[来源:学*科*网Z*X*X*K]设计思考:如何用这些花来布置美化校园呢?种在草地上、花盆里、编成花环、扎成花束……怎样才能快速地变出许多花?如果能象孙悟空一样具有分身术,一下子变出许多花该多好呀!引出“复制粘贴”1.“复制”“粘贴”利用画图中的“复制粘贴”按扭就能快速地变出许多花。
怎么复制粘贴呢?学生尝试探究,并引导学生看书P23百花盛开。
单击功能区中的图像“选择”按钮,选中花作为种子,单击剪切板中的“复制”再单击“粘贴”,哇!真的变出了一朵花。
可是这复制粘贴变出来的花怎么会有这么难看的白背景呢?可以选择——透明选择选项。
背景就没了。
单击“粘贴”又变出一朵,再单击又一朵……,复制一次可以粘贴多次。
这个过程相当于复印机。
复印机工作时,首先需要选择一页复印的内容(选择),然后复印机对复印的文件内容进行扫描(复制),复印机复制出一页相同的文件(粘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