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30000吨聚乙烯醇精馏四塔系统的设计毕业设计答辩
- 格式:pptx
- 大小:590.41 KB
- 文档页数:12
精馏课程设计答辩问题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精馏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能够运用精馏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精馏的定义、原理和基本流程;掌握精馏操作的参数控制和条件优化;了解精馏在化工、医药、食品等领域的应用。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精馏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够独立完成精馏操作实验;能够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和调整精馏参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学生对化工行业的认识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精馏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首先,介绍精馏的定义和原理,让学生了解精馏是通过升华和凝固实现混合物分离的过程。
其次,讲解精馏的操作步骤,包括物料准备、设备调试、加热蒸馏、冷凝收集等。
然后,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精馏在化工、医药、食品等领域的应用。
最后,进行精馏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采用讲授法,系统地讲解精馏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其次,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精馏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再次,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分析实际应用案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采用实验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本节课准备了一系列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选用《化工原理》等权威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参考书方面,推荐《精馏工艺学》等书籍,为学生提供深入的研究资料。
多媒体资料方面,制作了精馏原理和操作步骤的PPT课件,以及精馏实验的操作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实验设备方面,准备了精馏实验装置,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采用多元化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平时表现方面,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1.简述逐板法计算理论板数目的步骤。
2.简述图解法计算理论板数目的步骤。
3.写出精馏段和提馏段操作线表达式。
4.说明进料线与精馏段和提馏段操作线的关系。
5.简述五种进料状况的q值范围。
6.什么是最小回流比?7.简述全回流的特点。
8.回流比的最大极限和最小极限分别是什么?9.什么是雾沫夹带?生产中如何避免?10.什么是漏液?生产中通过哪些措施加以避免?11.简述液泛及引起液泛的原因。
12.设计中为何要控制停留时间?13.负荷性能图由哪几条线组成?14.何为操作点和操作弹性?15.板式塔有哪些主要类型?各有何特点?16.什么是适宜回流比?一般如何取值?17.最小回流比如何计算?18.什么是相对挥发度?其数值大小反映什么问题?19.精馏计算时,在y—x图上绘制的五条线分别是什么线?20.分别说明泡点进料和露点进料的q值和q线位置。
21.精馏连续稳定操作的必要条件是什么?22.精馏的本质是什么?精馏与简单蒸馏有何不同?23.简单蒸馏与平衡蒸馏有何异同点?24.回流比对理论板数目有何影响?25.进料热状况对理论板数目有何影响?26.平衡线与对角线之间的距离反映什么问题?27.写出双组份理想溶液的汽液相平衡方程,说明相对挥发度的意义。
28.板式塔和填料塔气液相接触的有效场所在哪里?29.精馏塔内沿塔高温度和轻组分浓度如何变化?30.进料状况对提馏段操作线位置有何影响?31.说明温度——组成图的结构,并解释为什么只有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才能起分离作用。
32.精馏计算时,在y—x图上绘制的五条线和对角线的交点分别是什么?。
PV A分子量对静电纺丝纤维的影响A.科斯基,K.严,美国shivkumar*机械工程系,伍斯特理工学院,学院路100,伍斯特郡,MA 01609,美国摘要研究了静电纺PVA纤维结构(PVA)对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MW)的影响。
PVA与一定程度的98–99%水解或分子量范围是从9000到186000克/摩尔的溶解水在浓度(C)的溶液中的聚合物是取决于分子量的变化。
在溶液电纺30 kV和收集得到的样品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查。
它是观察到的每个分子重量的纤维结构,稳定了上述的最小浓度,一般对应于[克] C > 5。
纤维平均直径250 nm和2点之间。
分子量和浓度的增加,纤维直径。
在低分子量和/或浓度([克] C<9),其纤维具有圆形横截面。
扁平纤维在高MW和观察到的浓度([克] C>9)。
2003 Elsevier B.V.保留所有权利。
关键词:静电纺PVA;聚合物;1.简介聚(乙烯醇)(PVA)是一种半结晶性,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亲水聚合物。
[ 1 ]聚乙烯醇是无毒的,并且具有高度的生物相容性。
它加工容易,具有较高的水渗透性[ 2 ]。
很容易与不同的水溶性聚合物交联剂形成凝胶[ 3 ]。
PVA溶液可以作为不同类型的溶剂的物理凝胶。
这些特性导致的PVA在广泛使用应用在医疗,化妆品,食品,制药和包装行业。
PVA溶液已通过包括溶胶凝胶处理–众多技术处理,相分离和冻融循环–处理生产出各种结构。
最近,Ding等人[ 4 ]用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状聚集体作为生产加工技术。
静电纺丝技术是在亚微米级聚合物粒子的过程中,纤维或多孔纤维网格可以使用的聚合物溶液的静电驱动喷墨[ 5 ]。
该技术在最近几年已经受到了很多的关注,由于相对简单,多孔结构可以宽范围内产生[ 6 ] .在这方面的贡献:分子量对产生的静电纺丝结构类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该聚合物的分子量有可能对流变性能[ 7 ]有显著影响[ 8 ],电导率,介电强度[ 9 ]和[ 10 ]在表面张力的解决方案。
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一个精馏塔回收乙醇含量为35%(质量分率,下同)的乙醇水溶液中的乙醇,原料液温度为30℃,年处理量为40000吨。
要求塔顶产品乙醇含量不小于90%,塔底产品乙醇含量不大于0.5%。
设计要求:1.设计方案的确定:包括塔型选择及操作条件的确定等2.画出带控制点的生产工艺流程图3.有关工艺计算:(1)最小回流比及操作回流比的确定(2)计算产品量、釜残液量及其组成(3)计算冷凝介质和加热介质的消耗量(4)计算所需理论板层数及实际板层数4.塔主体尺寸的计算(塔高、塔径)5.塔板结构尺寸的设计6.流体力学验算7.画出操作性能负荷图8.确定各接管的尺寸大小9.辅助构件的选型10.画出塔的装配图(A1号图)目录目录 (2)概述 (6)1设计方案的选定 (6)1.1进料方式 (6)1.2板式塔的类型与选择 (6)1.3平均压强P m (7)1.4平均温度t m (7)1.5操作压力 (7)1.6加热方式 (7)1.7冷却方式 (8)2设计内容 (8)2.1工艺流程的说明 (8)2.2全塔的物料衡算 (9)2.2.1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摩尔分率 (9)2.2.2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平均摩尔质量 (9)2.2.3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摩尔流量 (9)2.3塔板数的确定 (9)2.3.1相对挥发度的求取 (9)2.3.2操作回流比的确定 (10)2.3.3理论塔板数的确定 (10)2.4塔板效率 (12)2.5实际塔板数的计算 (12)2.6塔的精馏段操作工艺条件及计算 (13)2.6.1平均分子量M m (13)2.6.2液体的平均粘度 (13)2.6.3液体的平均密度 (14)2.7精馏塔的塔体工艺尺寸计算 (14)2.7.1塔径的计算 (14)2.8塔板工艺结构尺寸的设计与计算 (15)2.8.1溢流装置的计算 (15)2.8.2塔板的布置 (16)2.9筛板的流体力学验算 (17)2.9.1气体通过筛板压强降的液柱高度h p (17)2.9.2雾沫夹带量e v的验算 (18)2.9.3漏液的验算 (18)2.9.4液泛的验算 (18)2.10塔板负荷性能 (19)2.10.1雾沫夹带线 (19)2.10.2液泛线 (19)2.10.3液相负荷上限线 (19)2.10.4漏液线 (20)2.10.5液相负荷下限线 (20)3附属设备的选型及计算 (21)3.1塔体总高度 (21)3.2塔顶空间 (21)3.3人孔数目 (21)3.4塔底空间 (22)3.5裙座的选型 (22)3.6接管尺寸与与结构 (22)3.6.1进料管道 (22)3.6.2塔顶回流液管道 (22)3.6.3塔底料液排出管道 (23)3.6.4塔顶蒸气出口管道 (23)3.6.5塔底蒸气进口管道 (23)3.7再沸器 (24)3.8冷凝器 (24)4塔设备的机械计算 (24)4.2塔设备重量 (25)4.2.1筒体圆筒、封头、裙座质量m01 (25)4.2.2塔内构件质量m02 (25)4.2.3保温层质量m03 (25)4.2.4平台、扶梯质量m04 (25)4.2.5操作时物料质量m05 (26)4.2.6附件质量m a (26)4.2.7充水质量m w (26)4.3风载荷与风弯矩的计算 (26)4.3.1基本自振周期 (26)4.3.2风力载荷 (27)4.3.3风弯矩 (28)4.4地震载荷计算 (28)4.5偏心弯矩 (29)4.6各种载荷引起的轴向应力 (29)4.6.1计算压力引起的轴向应力 (29)4.6.2操作质量引起的轴向应力 (29)4.6.3最大弯矩引起的轴向应力 (29)4.7塔设备在压力试验时的应力校核 (30)4.7.1水压实验 (30)4.7.2最大组合轴向拉应力校核 (30)4.8基础环的设计 (30)4.8.1基础环的尺寸 (30)4.8.2基础环的应力校核 (31)4.8.3基础环的厚度 (31)4.9地脚螺栓的计算 (31)4.9.1地脚螺栓承受的最大拉应力 (31)4.9.2地脚螺纹的螺纹小径 (32)4.10开孔与孔补强计算 (32)4.10.1填料上下塔段连接部位的补强计算 (32)4.10.2 有效补强范围 (32)5 设计过程的评述和讨论 (33)5.1回流比的选择 (33)5.2塔高和塔径 (33)5.3进料状况的影响 (34)5.4热量衡算和节能 (34)5.5精馏塔的操作的调节 (34)总结 (35)参考文献: (35)概述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化工原理》课程和有关先修课程(《物理化学》,《化工制图》等)所学知识,完成一个单元设备设计为主的一次性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在整个教学中起着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作用。
化工进展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2023 年第 42 卷第 S1 期聚乙烯醇生产中回收工段第三、第四精馏塔的模拟与优化李梦圆1,郭凡2,李群生1(1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北京 100029;2 浙江华亿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绍兴 312300)摘要:聚乙烯醇(PVA )是一种性能优良的聚合物材料,其回收工段的主要目的是对上游产生的富含醋酸甲酯(MeOAC )、甲醇(MeOH )等化工原料的醇解废液进行回收处理。
其中回收工段第三精馏塔和第四精馏塔(以下简称TQ-603和TQ-604)主要分离任务是同时处理来自回收二塔TQ-602的塔釜液、来自回收一塔TQ-601的塔釜液及聚合工段第三精馏塔TQ-302的塔釜液,其物料的主要组成均为甲醇与水的混合物。
本文采用Aspen Plus 化工流程模拟软件对10万吨/年 PVA 回收工段中回收三塔和四塔进行模拟优化,针对所分离的主要体系MeOH-H 2O 体系进行了热力学方法的选择及参数回归,最终选用NRTL 模型进行了模拟与优化。
优化后得到单塔的最佳操作参数。
在此基础上将双效精馏技术用于原工艺流程的节能改造并开展模拟优化,构建多塔供热流程,实现深度节能。
关键词:聚乙烯醇;回收塔;双效精馏;模拟;优化中图分类号:TH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2023)S1-0113-11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third and fourth distillation columnsin the recovery section of polyvinyl alcohol productionLI Mengyuan 1,GUO Fan 2,LI Qunsheng 1(1 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Beijing 100029, China; 2 Zhejiang Huayi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Shaoxing 312300, Zhejiang, China)Abstract: Polyvinyl alcohol (PVA) is a polymer material with excellent performance.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recycling section is to recycle the alcoholysis waste liquor rich in methyl acetate (MeOAC), methanol (MeOH) and other chemical materials generated upstream. The main separation task of the third and fourth distillation columns of the recycling section (TQ-603 and TQ-604) is to simultaneously process the column kettle liquor from the second column (TQ-602), the column kettle liquor from the first column (TQ-601) and the column kettle liquor from the third column of the polymerization section TQ-302. Their main composition is a mixture of methanol and water. In this article, Aspen Plus chemical process simulation software was used to simulate and optimize the 100kt/a PVA recovery section in the third and fourth towers. The thermodynamic method was selected, and the parameter regression wasconducted for the main MeOH-H 2O system. The optimal operating parameters of the single tower were obtained after optimization. On this basis, the double-effect distillation technology was implemented for研究开发DOI :10.16085/j.issn.1000-6613.2023-0926收稿日期:2023-06-05;修改稿日期:2023-06-17。
毕业设计答辩题目参考答案2. 在吹炼过程中如何推断造粗铜期的终点?如已过吹在生产中实行(什么)措施补救?3. 生产操作中如何提高转炉炉子寿命?4. 第一周期可处理哪些冷料?5. 为了保持良好的劳动条件,你是如何设计转炉烟罩?6. 如何确定起重机的规格?几台?7. 在生产过程中,为什么炉口简单产生炉结?炉结成分是什么?8. 在计算过程中,两周期产生的热量分别为多少?说明什么问题?9. 在计算过程中,两周期产生的SO2浓度分别为多少?说明什么问题?10. 出铜时,为什么往炉子中再加一些石英,如何出铜?11. 在设计中,如何考虑起重机轨面标高?12. 设计中,你是如何考虑厂房的宽度?13. 转炉吹炼中炉渣含铜是多少?是如何处置的?14. 在转炉吹炼过程中,两周期的炉温分别为多少?如何掌握炉温?15. 是如何选择转炉的技术经济指标?16. 试述转炉吹炼的目的和原理?17. 其次周期可参加哪些冷料?18. 转炉吹炼的`制度有几种?为什么采纳期交换吹炼?毕业设计辩论题目参考答案 [篇2](1)参考相应的模板计算,但是不明白所计算的内容的意义,概念不清晰。
(2)“高层”的定义不清晰。
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 的住宅建筑和房屋高度大于24m的(其他)高层民用建筑。
因此有可能一个多层建筑也是高层建筑。
让学生明白,“高层建筑混凝土技术规程“是效劳于高层建筑;“混凝土构造设计标准”是效劳于多层混凝土构造的。
(3)(关于)“房屋高度”这里指是的“构造上房屋高度”的定义,在“高规”里的“术语”里这样定义:自室外地面至房屋主要屋面的高度,不包括突出屋面的电梯机访、水箱、构架等高度;“建筑上关于房屋高度的定义”:指室外地面到女儿墙的高度。
(4)关于“延性框架”不清晰,即对“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等相关概念不清晰。
(5)抗震等级怎么确定的不清晰?另外新标准对“抗震等级为三级”的构造也需要“节点设计”。
毕业论文开题答辩演讲稿(精选5篇)演讲稿以发表意见,表达观点为主,是为演讲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需要使用演讲稿的场合越来越多,你所见过的演讲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毕业论文开题答辩演讲稿(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毕业论文开题答辩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我叫杨x,来自造价084班。
现在我开始简单的介绍一下我做的毕业设计及对大学生活的感想。
我的毕业设计题目是:赣州市滨江四期改造工程——8楼综合预算设计。
建筑面积3169.84平方米,建筑层数6层,建筑高度21.1米,土建造价3240796.14元,单方造价1030.35元。
建筑工程等级:二级。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
设计使用年限:50年。
耐火等级为二级。
屋面二级防水,不上人保温屋面采用卷材防水,上人保温屋面采用挤塑聚苯板防水。
结构类型是:砖混结构。
消防设计,建筑防火分类为二类。
墙体材料采用多孔页岩砖。
基础、承台、基础梁采用C30混凝土,楼面屋面梁、板采用C25混凝土,框架柱采用C25混凝土。
钢筋采用HPB235二级钢和HPB335三级钢。
给排水工程,总造价x元,单方造价x元。
室内生活冷水给水管及进户管管材选用:PPR给水管,连接方式采用熔接;室外埋地给水管管材用钢筋网骨架塑料(聚乙烯)复合管,连接方式采用电热熔接。
室内排水管及出出户管采用PVCU芯层发泡复合消音排水管,采用承插连接或密圈连接。
电气工程,总造价x元,单方造价x元。
防雷等级为三级。
套管采用难熔塑料管PVC,导线采BV用塑铜线。
大学四年的造价学习、熏陶,给了我一个用造价的思想来思考问题,用组价的方式来汇总问题,用分部分项工程的方式解剖问题。
用定额的标准解决问题。
经管学院的经济管理,让我开启了用经济学的眼光评价问题,用经济学的视野看待世界政治变化,观察每一方在不同角度做出相应的决策的原因。
经济学的价值观,机会成本,价值工程,技术经济学,工程经济学等等这些经济思想,四年的大学生活给了我一个造价,经济的思维模式思考问题。
精馏塔设计答辩问题:1、最小回流比应该如何确定精馏操作中,由精馏塔塔顶返回塔内的回流液流量L 与塔顶产品流量D 的比值,即R =L/D 。
回流比的大小,对精馏过程的分离效果和经济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精馏设计时,回流比是一个需认真选定的参数。
最小回流比Rmin=P D DD x -y y -x2、如何求取塔顶或塔底处的相对挥发度如何求全塔的平均相对挥发度 相对挥发度:习惯上将溶液中易挥发组分的挥发度对难挥发组分的挥发度之比,称为相对挥发度。
以α表示。
α=(yA/yB)/(xA/xB),式中,yA ——气相中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数;yB ——气相中难挥发组分的摩尔分数;xA ——液相中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数;xB ——液相中难挥发组分的摩尔分数。
塔顶处相对挥发度:xD=,yD=,αD=0874.297.0-19854.0-1/97.09854.0=进料处相对挥发度:xF=,yF=,αF=9570.1.340-1.67070-1/34.06707.0=塔釜处相对挥发度:xW=,yW=,αW=3355.01356.0-1.050-1/1356.005.0=精馏段平均相对挥发度αm(精)= 2FD αα+=提留段平均相对挥发度αm(提)= 2Fαα+W =3、分析回流比对精馏过程的影响,如何确定适宜的回流比精馏操作中,由精馏塔塔顶返回塔内的回流液流量L 与塔顶产品流量D 的比值,即R =L/D 。
回流比有两个极限,一个是全回流比,另一个是最小回流比,操作回流比介于二者之间。
设备费与操作费之和最低是最适回流比。
回流比小塔板数就多,设备费就大;回流比大,塔板数小,但是塔内蒸汽量就大,塔径蒸馏釜冷凝器的尺寸就大,设备费高。
4、实际的进料板位置应该如何确定参看文档14页, x6= < xf ,xf 为进料处的液相组成,选择第六板进料。
5、如何确定实际塔板效率和实际塔板数目全塔效率ET (已给出):ET=,实际塔板数N :精馏段:N 精=5/ET=5/=10层;提馏段:N 提=5/ET=5/=10层6、塔盘可以分为几个区各区的作用分别是什么7、在塔板上,溢流堰的作用是什么底隙高度怎么确定溢流堰为塔板上液体溢出的结构,具有维持板上液层及使液体均匀溢出的作用,又可分为出口堰及入口堰。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100331班石晓斐,我的设计题目是轻苯馏体系精馏塔设计。
首先,该设计的研究背景。
第一,Aspen plus的日益成熟。
正是现阶段它在应用化工过程的研究开发、装置的设计、生产过程的控制、工艺的优化及技术的改造等领域广泛的应用促使我选择它作为本次设计的模拟系统。
第二,热二聚反应原理得到研究。
由于环戊二烯含有活性亚甲基,故在常温下就容易聚合成二聚环戊二烯。
同理,双环戊二烯也具有共轭双键及活性亚甲基上活泼的氢原子,化学性质活泼,使得环戊二烯热二聚反应可逆。
第三,热二聚反应馏分被广泛使用。
C4、C5、C6等馏分不仅仅作为一些重要反应的有机化工原料,它们的使用日渐广泛,市场的需求也随着工艺的提升与进步而稳步增加。
其中,C4馏分主要包含丁烯、丁二烯,以及丁烷与二烯烃和炔烃等。
C4馏分既可作为燃料,还可直接或分离出其中的单一组分运用为化工原料,也可以在烷基化汽油和叠合汽油生产中使用。
化学性能活泼并且含量较大的二烯烃通常是C5馏分中应用的重点,我国主要以液态烃为乙烯裂解原料,C5的产量大,因此更应该加强对C5的综合利用。
正是当今对热二聚反应的研究已逐渐走向成熟,对C4C5馏分的应用需求又更加迫切,促使我选择这一轻苯馏分体系精馏塔设计课题,对热二聚产物予以分离,以促进馏分的循环使用,提高利用率,增大产量。
其次,对我的论文结构进行叙述。
本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对选题依据和意义进行详实的描述。
第二部分对设计工艺条件及要求做以介绍。
第三部分表达了设计思想。
而第四部分则是对工艺计算过程进行展示。
最后,第五部分,将精馏工艺结果以表格形式进行呈现。
接下来,进入正文。
在这里首先关于Aspen plus进行说明。
Aspen Plus 是生产装置设计、稳态模拟和优化的大型通用流程模拟系统。
它源于美国能源部七十年代后期在麻省理工学院(MIT)组织的为开发新型第三代流程模拟软件的一次会战。
全球各大化工业、石化业、炼油业等过程工业制造企业与著名的工程公司等都使用Aspen Plus,这是由于Aspen plus它自身单元操作模型的强大、设计能力的优化以及物性数据库与热力学方法的齐全。
化工课程设计答辩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化工课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化工流程的构建和优化。
2. 使学生掌握化工设备的设计与选型原则,并能运用到实际案例分析中。
3. 帮助学生了解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环保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知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化工课程设计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学会在课程设计中与他人合作、交流。
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如CAD、Aspen Plus等)进行化工流程设计和计算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工行业的热爱,激发学生为我国化工事业做出贡献的意愿。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在课程设计中充分考虑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3.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面对挑战的勇气和信心。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意识。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工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实际工程应用尚缺乏了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采用案例教学、分组讨论、实践操作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使他们在课程设计中充分考虑实际工程需求和社会责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化工行业工作的基本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化工流程设计与优化:依据教材相关章节,教授化工流程的基本原理,流程图的绘制方法,流程优化策略。
具体内容包括:- 化工过程的基本单元操作及设备选型;- 流程图的符号及绘制规范;- 流程模拟与优化方法。
2. 化工设备设计与选型:结合教材内容,讲解设备设计的基本原则,设备选型的依据和步骤。
具体内容包括:- 常见化工设备的设计计算方法;- 设备材料的选择及影响;- 设备的布局与管路设计。
3. 安全、环保与经济效益分析:依据教材相关章节,分析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环保问题,并探讨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