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肥胖情况调查与科学减肥方法研究
- 格式:ppt
- 大小:6.00 MB
- 文档页数:5
高中生对青少年肥胖状况的调查高中生对青少年肥胖状况的调查班级:高二(15)班指导老师:王柯山组长:袁昱组员:王雅倩,郑高峰,郑詠之,蒋莹。
课题研究涉及的主导科目:生物课题研究涉及的非主导科目:政治研究内容:中学生肥胖成因以及导致肥胖的学习与生活因素,并给大家提出健康合理的建议,宣传一些科学减肥方式。
研究时间:2007年9月-2008年1月研究方法:资料查询法,问卷调查法。
研究假设:学生对青少年肥胖状况并非很了解,也没有意识到这一情况带给我们学习生活的重大影响。
但是通过这次研究活动,我们会尽量使身边同学都了解到预防肥胖的重要性。
研究目标:一.使广大中学生朋友对青少年肥胖成因及预防措施等有一些初步了解认识。
二.通过本次调查研究会使中学生能更深层地了解‘远离肥胖,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并由此选择更有益于自身健康的学习生活方式。
三.在此次活动中,我们小组每个成员也要多注意自己的学习生活是否达到健康标准,若没有也要努力达到这一目标。
人员安排:1.由袁昱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2.由蒋莹撰写调查问卷,方便进行调查3.王雅倩与郑詠之负责修改并分发问卷4.由郑高峰统计调查问卷结果并初步得出结论5.袁昱对数据进行分析并负责撰写调查研究报告。
研究步骤:研究目的:随着北京申奥的成功,国人掀起了一股体育锻炼的热潮,然而中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现象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而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便是我们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
可行性分析:1 人员条件:我们对这个课题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这将会使我们更加热情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尽自己的力量完成好这门学科2 物质条件:同学们都有机会上网查询资料3 时间条件:每个星期都有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同时回家后我们都有时间探讨课题预期成果:1 完成调查问卷,尽可能多地发出去,让更多高中生参与,并达到预期目标2.通过这次实践活动,让更多高中生看到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并努力达到这一要求研究意义:肥胖现象使学生身体笨重,动作不方便灵活,还可能造成一定心理压力,同时又。
在校大学生和在校中学生的肥胖问题调查近年来,社会对肥胖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
肥胖已成为影响全球各年龄段人群的健康问题之一,对于在校大学生和在校中学生来说,肥胖问题也日益突出。
本文将围绕在校大学生和在校中学生的肥胖问题展开调查,探讨其原因和解决方案。
一、调查方法为了获取准确的信息,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在校大学生和在校中学生进行了调查。
我们随机选择了不同学校的学生进行调查,确保样本的多样性和代表性。
问卷中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个人基本信息、饮食习惯、运动情况、心理健康等。
二、调查结果1. 在校大学生肥胖问题调查结果在校大学生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肥胖问题。
男生的肥胖率略高于女生。
调查发现,大学生肥胖的主要原因包括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运动和长时间坐姿学习等。
心理因素也是导致大学生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肥胖问题的原因分析1. 饮食结构不合理调查结果显示,不合理的饮食结构是导致在校大学生和在校中学生肥胖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许多学生在外就餐选择高热量、高油脂的食物,长期下来会导致能量摄入过多而造成肥胖。
而一些中学生习惯性食用垃圾食品和零食,增加了肥胖的风险。
2. 缺乏运动调查发现,不少在校大学生和在校中学生缺乏定期参加运动锻炼的习惯。
在学习生活中,他们长时间坐姿,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
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产品的多样化,中学生更容易沉迷于电子产品而忽略了体育锻炼。
3. 心理健康问题调查还发现,一些在校学生在面对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时,容易出现情绪波动,从而形成过度进食的习惯,长期下来也会导致肥胖。
四、解决方案1. 促进饮食健康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饮食健康的宣传教育,推动学生形成合理的饮食结构。
学校餐厅应提供更多健康、均衡的饮食选择,减少高热量、高油脂的食物。
2. 加强体育锻炼学校应加强对学生体育锻炼的组织和引导,推动学生多参与体育运动。
学校体育设施的建设也是重要的保障,为学生提供更多运动的场地和设备。
关于高中生减肥问题的分析摘要:为了了解高中生减肥是否存在误区,以及探究中学生减肥的必要性和正确的减肥心态及方法,我们对五乡中学在校学生进行抽样调查。
研究表明,许多同学的减肥观念存在误区,而导致不合理、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关键词:健康减肥高中生前言近年来,以瘦为美日益影响着我国公众对苗条身形的偏好,引发了整个社会过于关注减肥的问题。
很多学生,特别女生,盲目追求苗条体形,采取“极端”的手段,如长时间地节食或者在无医生指导下吃减肥药的方法减肥,结果却适得其反——导致很多人身体虚弱,影响了正常学习,严重损害了身体健康。
他们减肥的目的,已不再是为了满足因肥胖带来疾病而减肥的生理需求,更多的是精神层面上的东西,是为了满足心理的审美需求。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决定对高中生的减肥心态进行一次调查,了解高中生的减肥态度以及减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使他们了解减肥存在的误区,选择适合自己的减肥方法,从而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希望能对那些因深陷减肥导致身心亚健康状态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研究方法1、设计调查问卷,对本校各个年级段的学生的减肥态度与看法进行随即抽查,记录并统计结果。
2、结合互联网上的资料,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指出减肥中存在的误区并推荐几种健康的减肥方法。
4、对以上材料进行总结,完成调查报告。
二、研究结果正在进行减肥的人数性别男女人数17 41很明显,女生减肥人数明显高于男生,说明现在校园减肥的人群中女生占大部分。
这也符合目前整个社会减肥现象的总体趋势,即女性减肥比例多于男性。
我们特意调查了这些减肥者的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
在这79个调查者中,体重指数属于正常范围(18-25)的有52人,约占66%;超重但不属于肥胖的有8人,约占10%;肥胖的有3人,仅占4%;另外,有18人偏瘦,约占23%。
但是,有减肥意向的有42人,约占53%。
此数据说明,大部分的学生,并不存在肥胖现象,他们减肥,并不只是出于健康的需要。
关于我校中学生肥胖问题的调查报告许昌市二中八年级11班李培、王梦凡1.调查背景:当今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儿童们享受着过于丰富的食物。
快餐、饮料的过多摄入,加上运动的缺乏,造成肥胖人群不断扩大。
在我们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情况发生。
经常可以在校园里看到一些身形臃肿的胖子在运动场上气喘吁吁,甚至爬个楼梯也很费劲。
在与这些肥胖者的接触中也可以感觉得到,他们的心理受此影响很大,很多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会交往。
那么到底有多少中学生处于肥胖状态呢?他们肥胖的原因是什么呢?肥胖到底对人有什么害处呢?我们又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来预防和减少肥胖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进行了本项调查。
2.调查目的:1、统计我校肥胖学生人数,并计算他们占学生总数的比例。
2、找出肥胖形成的原因。
3、了解肥胖对青少年健康的不良影响。
4、提出预防和治疗肥胖的方法3.调查方法:1、查找肥胖的涵义,确定肥胖的标准。
2、进行任务分工。
3、通过互联网查找资料。
4、校园采访。
5、通过老师取得学校体检资料,并将有关数据输入电脑,使用MS Excel 软件进行计算。
6、整理资料。
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综合在一起,在分工合作,整理出一份完整的调查资料。
7、分析结果。
8、撰写调查报告。
4.调查结果:4.1 肥胖的标准:现在通常采用三种方法来确定一个人是否肥胖:第一种:BMI指数法,为世界卫生组织所采用。
计算方法为:体重指数(BMI)= 体重(公斤)/ 身高(米)的平方(kg/m2)国内以BMI>25为肥胖标准,国外多采用BMI25-30为超重,BMI>30为肥胖,BMI>40为重度肥胖。
第二种:标准体重法。
其计算公式是:男: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女: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0。
一般体重超过10%属正常,超过20%为轻度肥胖,超过30%-50%为中度肥胖,超过50%则为重度肥胖。
这种方法也为我国经常使用。
青少年体重健康调研报告青少年体重健康调研报告导言:青少年体重健康是一个日益重要的社会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加上现代科技的进步,导致青少年普遍面临着体重过重或肥胖的问题。
为了更好的了解和关注青少年的体重健康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研。
一、调研背景:本次调研主要针对中学生群体,以某市的几所中学为样本进行了抽样调研。
共计调查了500名中学生。
二、调研结果:1.体重状况:调研结果显示,有40%的中学生体重过重或肥胖,占总人数的一半以上。
其中,男生占60%,女生占40%。
这一数据比较高,说明我国青少年肥胖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2.饮食习惯:调研显示,超过80%的中学生每天吃快餐,薯片和糖果等高热量、高油脂的食物也成为他们的主要食品。
而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相对较低,只有不到30%的中学生每天吃足够的蔬菜和水果。
这种不良的饮食习惯直接导致了他们的体重问题。
3.运动情况:大多数中学生每天只进行很少量的运动,只有10%的中学生每天运动时间超过1小时。
其他的中学生很少参加体育锻炼或户外活动,即使有也是极少量的时间。
这种缺乏锻炼的生活方式使他们更容易出现体重问题。
4.心理压力:调研还发现,青少年肥胖问题与心理压力有一定的关联。
许多中学生由于体重过重或肥胖而感到自卑,甚至担心他人的评价。
这种负面情绪可以加剧青少年的不良饮食习惯和缺乏运动意愿,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三、调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青少年体重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需要引起广泛的重视。
2.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缺乏运动是青少年体重问题的主要原因。
3.青少年肥胖问题与心理压力有较大的关联。
四、建议:为了解决青少年体重健康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提出建议:1.学校应该加强体育锻炼的推广,增加学生的运动时间。
课间操、体育课、社团活动等都可作为有效的运动方式。
2.学校要向学生普及科学的饮食常识,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提倡蔬菜和水果等健康食品的摄入。
中小学生单纯性肥胖现状分析与干预措施一、中小学生肥胖原因分析(一)营养过剩营养过剩是形成儿童期肥胖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城市中的独生子女,家庭生活水平比较高,家长几代人对孩子过分溺爱而育儿知识又比较缺乏,不能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主食摄入过多,吃饭速度太快,致使孩子大量摄取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而无节制。
这样,摄入的热量大大超过身体所需的热量,剩余的热量便会转化为脂肪,并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人体里面,从而形成肥胖。
(二)运动不足当前,我国中学生的学习压力非常大,中学生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坐在教室学习或者完成课后作业,大多数学生选择把这难得的休息时间拿来看电视或玩游戏,导致他们缺乏体育锻炼。
据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儿童青少年的肥胖率会随着看电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平均看电视每增加一小时,肥胖率就会约增加1.5%。
(三)家庭和遗传因素据调查研究显示,若父母都是肥胖病患者,那么他们子女的肥胖率为70%,父母一方是肥胖病患者,其子女的肥胖率为40%[1]。
说明肥胖与遗传因素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四)缺少睡眠由于现在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太大,绝大部分孩子都没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导致某种控制食欲的荷尔蒙分泌失调,从而引起饥饿感并多余补充一些食物,这些食物又转化为脂肪,而充足的睡眠则使得该种荷尔蒙分泌较少[2]。
二、干预措施(一)合理饮食合理的营养是预防和治疗肥胖和基本要素,应避免高糖、高脂肪、高胆固醇及高热量的饮食习惯。
1.1能量摄入:限制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取量。
可生食的食物应尽量生食,注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以满足儿童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
2.少吃多餐:1日可吃5-6餐,避免营养过剩而使脂肪积蓄。
3.晚餐少食:夜晚活动少,代谢慢,控制能量的摄入可以有效的避免脂肪的堆积。
控制早中晚三餐的比例,使其尽量接近3∶4∶3。
4.不吃零食:零食含有的营养成分少,而热量相当高,应尽量减少孩子吃零食的次数。
中学生肥胖的调查报告篇一:青少年肥胖现象调查研究报告青少年肥胖现象调查研究报告研究结论:1、营养素过剩,导致脂肪过多,造成肥胖。
2、存在挑食的不良习惯,导致肥胖。
3、吃“营养食品"、“保健食品",形成肥胖。
4、运动时间短、运动量小,使脂肪堆积,引起肥胖。
5、肥胖基因的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作用,最终肥胖。
调研项目:1、营养素过剩与肥胖的关系营养素指食物中被人消化、吸收和利用的有机和无机物质。
我们的身体是由约30-40%的固形成份,60-70%左右的水份所构成的。
固形成份中有一半是体脂肪,约占人体体重的15-20%。
人体所需能量的大半都由脂肪供给,积蓄脂肪是人体本能的功能,但如果摄入食物不当,脂肪就会在体内过剩,便会沉淀下来。
对中学生而言,正值花季的他们是爱美的一代,岂能让别人说肥胖呢?肥胖的原因在于: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含脂肪的食物也是数不胜数,孩子们在不经意的食物之中给自己摄入了大量高能量物质。
加上学习负担繁重,得不到及时的运动,使脂肪堆积起来,自己在不知不觉中胖了起来。
我们课题全体成员对500名学生进行《青少年肥胖现象》问卷调查,第一款中发现体重肥胖的学生占比率%。
从这些学生中各挑20名体重肥胖的学生和体重正常的学生调查,发现调查问卷第二款中体重肥胖和体重正常的学生平时的膳食结构有所不同,结果如图所示:体重肥胖从图中可知,在体重肥胖学生人数中爱吃肉类和淀粉类的学生占33%,接近三分之一人数,而体重正常学生人数食中爱吃肉类和淀粉类的学生占28%。
造成肥胖原因之一是肥胖体重的学生平时膳食了高糖份,高热量的食品后,不采取消耗措施,致使脂肪保存在体内当中,引起肥胖。
第三款发现体重肥胖和体重正常的学生每天摄入各种食物的量是不同。
结果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知,体重肥胖学生人数中吃肉类和淀粉类的量比体重正常学生人数中吃肉类和淀粉类的量多了9%,而体重正常学生人数吃豆制品类和水果类的量比体肥胖学生人数吃豆制品类和水果类的量多了8%。
关于青少年肥胖的调查报告一、问题的提出:我们班有一个同学,他很胖,我们班同学常常叫他“童胖墩”。
于是,我就想调查青少年肥胖的原因。
二、调查方向:1、肥胖的种类2、肥胖的原因3、怎样控制与预防三、调查方法:1、纸质问卷调查2、网络问卷调查及网络资料3、询问调查四、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1、通过网络了解BMI指数:BMI指数(即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又称体重,英文为Body Mass Index,简称BMI),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
主要用于统计用途,当我们需要比较及分析一个人的体重对于不同高度的人所带来的健康影响时,BMI值是一个中立而可靠的指标。
2、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下的标准,亚洲人的BMI(体重指标BodyMassIndex)若高于22.9便属于过重。
亚洲人和欧美人属于不同人种,WHO的标准不是非常适合中国人的情况,为此制定了中国参考标准:3、通过网络问卷调查145人,纸质问卷调查35人,共计180人,收到40人的根据上表制作条形统计图如下:五、结论1、根据BMI指数人体胖瘦可以分为极重度肥胖、重度肥胖、肥胖、偏胖、超重、正常、偏瘦七大类。
2、从调查的数据可见大多数人偏瘦,其次是正常,有一人极重度肥胖。
说明有一部分人的肥胖意识很强,其他的人不是胖就是瘦。
3、胖的人的饮食主要是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脂肪、糖,转化为能量之后不及时利用就变成了大量的脂肪,应该多多运动,减少摄入量。
4、瘦的人则有可能是食入量比较少,应增加营养的摄入。
平衡的饮食,就能带来健康的生活。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青少年的营养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然而,随之而来的是青少年肥胖问题的日益严重。
肥胖已成为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本报告通过对青少年肥胖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旨在揭示青少年肥胖的现状、原因及对策,为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数据来源与方法1. 数据来源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统计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官方机构发布的青少年健康监测报告,以及相关学术研究论文。
2. 研究方法(1)描述性统计分析:对青少年肥胖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包括肥胖发生率、肥胖类型、地区分布等。
(2)相关性分析:分析肥胖与年龄、性别、家庭经济状况、饮食习惯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3)回归分析:探讨影响青少年肥胖的关键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三、青少年肥胖现状1. 肥胖发生率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报告》,2015年我国7-17岁青少年肥胖发生率为12.2%,其中男性为13.7%,女性为10.5%。
与2010年相比,肥胖发生率有所上升。
2. 肥胖类型青少年肥胖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
单纯性肥胖是最常见的类型,占肥胖总数的95%以上。
3. 地区分布我国青少年肥胖问题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城市青少年肥胖发生率高于农村,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
四、青少年肥胖原因分析1. 遗传因素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青少年肥胖中起着重要作用。
父母双方或一方肥胖的青少年,肥胖发生率较高。
2. 生活方式(1)饮食习惯:青少年时期正值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需求较高。
然而,部分青少年存在暴饮暴食、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导致营养过剩。
(2)运动不足: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青少年户外活动时间减少,运动量不足,导致能量消耗降低。
3. 家庭因素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教育水平、家庭氛围等都会影响青少年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进而影响肥胖发生率。
中学生减肥现状调查报告摘要:目前,减肥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有苗条的身材。
我们中学生自然也不例外,爱美的我们特别关注于自己的身材,同时也非常关心减肥的方法。
课余时间里,我们也会就“减肥”问题而谈论个没完没了的。
据我所知,我身边有许多同学明明看上去并不胖,但是故意的控制着自己的饮食,怕这个怕那个的,有好多好多的理论经呢!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不由自主的慨叹,“减肥热”在中学校园同样火热。
难道大家都对自己的身材不满意吗?大家对于“减肥”的看法又都是怎样的呢?带着好多的疑问,我准备开展“中学生减肥状况的研究”活动。
在研究活动中,我们主要运用了学生的问卷调查法、减肥方法的医生咨询法、减肥案例的网上收集法等。
研究中,我们重点关注四方面内容:第一方面,是中学生对减肥现象的态度;第二方面,是中学生的减肥现状;第三方面,中学生对于减肥活动的理性认知状况;第四方面,学生的审美观。
经过对各方面资料的统计、汇总、综合分析等,我们得到了两个重要的结论:1、中学生的减肥行动在校园中不是很普遍。
2、中学生的减肥认识盲目性特点较强。
为此,在活动后,我们特别希望有减肥想法的同学,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咨询相关医生或者健身教练的情况下,设计减肥计划,实施减肥行动;没有减肥计划的同学,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不能一切事情都从众,注意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
关键词:减肥理性健康前言:(一)问题提出:力求通过活动,了解大家的减肥心理,了解大家的减肥观念等问题。
(二)问题假设1、中学生普遍对自己的身材关注度是很高的,普遍存在着苗条即是美丽的看法。
2、中学生在控制体重方面,普遍采取控制饮食的方法,方法单一。
3、中学生对于减肥的知道的各种减肥方法来源于渠道较为广泛。
一、研究目的:1、通过研究活动,了解“减肥”对学生的影响,主要是心理方面的影响。
2、通过研究活动,明确“减肥”现象在我校学生存在的状况是否具有普遍性的特点。
3、通过研究活动,了解学生面对减肥问题的基本态度。
初中学生肥胖成因及调控对策研究——以珊瑚中学为例1.课题研究的内容1.排查筛选确定超重与肥胖学生前期调查统计,在珊瑚中学39个班中就有124人肥胖,平均每个班就有3个肥胖学生,这种现象引起了我们学校领导与老师的关注与高度重视!由于肥胖学生量大,牵涉的班级多,经过学校领导与参研人员的集体研究,一致决定把七年级肥胖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因此,课题组将按照标准定义的七年级肥胖学生进行了普查,确定了分析对象和调控人员。
1.中学生肥胖的成因调查及分析中学生肥胖成因:一般是指学生摄入多余的东西(主要是碳原和脂肪,即主食和油类;其次是蛋白质,即瘦肉类)转化成为高度浓缩的能量形式——脂肪,贮藏在脂肪细胞中,脂肪细胞就会从瘦瘪的样子变成浑圆的形式,大量脂肪细胞堆积起来就成为肥胖的赘肉。
科学家发现,父母都肥胖的子女肥胖的可能性为70%左右,父母一方肥胖者子女长胖的可能性达40%-50%;父母都不肥胖子女长胖的可能性只有10%左右。
从生物学角度寻找产生肥胖的原因:(1)遗传与环境因素2)物质代谢与内分泌功能的改变(3)能量的摄入过多,消耗减少(4)脂肪细胞数目的增多与肥大(5)神经精神因素(6)生活及饮食习惯等。
这些都与家庭,个人生活习惯及其社会经济发展、文化背景、不良的饮食习惯、运动不足有着密切的关系。
1.学生控肥的有氧运动调控研究有氧运动(也叫减轻体重)---是指在有氧代谢状态下做运动,长时间进行运动(耐力运动),使得心(血液循环系统)、肺(呼吸系统)得到充分的有效刺激,从而提高心、肺功能。
可以让全身各组织、器官得到良好的氧气和营养供应,维持最佳的功能状况,是一种以提高人体耐力素质,增强心肺功能为目的体育运动。
是指长时间的(大于15分钟,最好是30-60分钟)慢跑、疾走、下蹲、俯卧撑、仰卧起坐、爬楼梯、跳舞、游泳、骑自行车、步行、原地跑、有氧健身操等为一体的高技能训练。
(四)学生控肥的饮食营养调控研究。
青少年肥胖很多饮食不当造成的:暴饮暴食、饮食油腻,碳酸饮料,高热量、高脂肪摄入过多,作息时间不规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