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弗洛伊德对达利艺术创作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4
浅谈达利超现实主义创作的思维方法作者:袁旭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6年第02期摘 ; 要:超现实主义画派代表画家达利是二十世纪最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
达利在绘画中倡导超现实主义的画风,画作有《记忆永恒的钟》、《内战的预感》、《卡拉丽娜》等。
达利的创作超出现实主义的梦幻色彩,以细腻精致的手法描绘荒谬的梦境。
本文从达利的超现实主义思维方法出发,分析了佛洛依德潜意识对达利创作风格的影响及达利的超现实主义绘画风格在具体作品中的体现,进一步挖掘了达利超现实主义绘画风格创作的魅力与思维的方法。
关键词:达利;超现实主义;思维方法中图分类号:J524.3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5-0080-01达利是超现实主义画派的代表画家。
在达利的作品中,大多探索的是潜意识的意象,并通过具体的创作思维方法和创作途径而进行绘画的,成为达利颇具代表性的超现实主义创作风格。
在认识达利的超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到心理学家佛洛依德的潜意识说对达利创作思维方法的重要影响,达利在其毕生的创作中致力于探寻绘画中所能表现出的潜意识元素,探寻一种超现实的创作画境,同时也有对理性思维的涵盖,他以独特的思维方法展现出超现实主义风格。
一、超现实主义绘画思维方法的形成超现实主义一词源于法国作家阿波利奈尔。
从二十世纪末,超现实主义被广泛地运用到各类艺术领域中。
在美术领域,经过新印象派、后印象派、象征主义、原始主义、野兽主义、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等主要的流派,而后达利作为代表,开始了超现实主义浪潮的初起,由此超现实主义思维方法便形成。
在达利所倡导的超现实主义的绘画思维方法,提倡的是否定传统的思维方法,在这样的否定中始终抱有一种虚无主义的思维,否定对象是一切的传统思维。
对于达利所开创的创作思维绘画领域内的超现实主义风格来看,实际上受到了心理学家佛洛依德的潜意识说,在它的影响下,超现实主义的绘画创作思维方法和艺术实践更多是体现出一种梦幻色彩,通过虚无主义来推翻一切传统思维方法,同时又想要着手表现自己内心,进一步呈现出了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思维方法。
关于达利超现实主义艺术作品探寻的论文美术论文[论文关键词]达利超现实主义卡拉战争[论文摘要]达利是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他的创作超出现实主义的梦幻色彩作品,以细腻精致的手法描绘荒谬的梦境,和自然物象巧妙结合起来,画中似乎是熟悉的现实景物,但又不完全是现实存在的景物,是他潜意识的解脱与自我抒发内心情感的创作手法,从而诞生了一幅又一幅的佳作,供后来人在他那梦幻般的艺术氛围里徜徉。
达利是历史上最有争议的艺术家之一,也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
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i是他的全名,在西班牙东北部加泰罗尼亚省的菲格拉斯称,于l989年1月23日逝世。
他是一位长寿而又多产的艺术家,生前已经是誉满世界。
他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惊世骇俗的独特表现力,他将绘画和潜意识相结合,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
他也是一位早慧的艺术家,6岁就能画成熟的风景画,7岁就有了当拿破仑的梦想,10岁以印象派自居,15岁开始写艺术评论,17学习野兽派风格,19岁学习立体派风格而在21岁之前就形成了自己那独一无二的画风一成为超现实主义画派著名代表的艺术家。
一、达利超现实主义作品《记忆永恒的钟》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1924-1969)它是受“达达主义’影响而产生的艺术流派,从最初的文学运动后来逐渐发展至绘画、雕刻、戏剧、电影等方面,到了l920—1930年,它成为了欧洲艺术界的主要流派.除了“达达主义”给超现实主义艺术家的影响外,另外一个人也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他就是近代著名的精神心理学研究家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的“精神分析说”也是对达利和其他艺术家的创作起到举足居轻重的影响,这些艺术家认为精神病患者的一举一动都是对真实世界一种潜意识的反映,这些在日常生活是见不到的.因此,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家所追求的是,要将他们心目中的梦境也就是平时表现不出来的东西,想象,即潜意识的东西,通过他们的作品表现出来.而((记忆永恒的钟是他超现实主义最杰出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幅作品,里面的很多元素成为他以后经常用到的一个艺术符号,比如“软表”和“枯树”。
《记忆的永恒》——达利作品赏析说到喜欢的艺术家,个人还是最喜欢达利,高中的美术课上老师第一次介绍他的时候就被他个性的小胡子深深吸引。
随着不断深入的了解,越发觉得这个艺术家十分有个性,当然也就开始喜欢上他和他的艺术了。
而第一次认识达利就是从他的那幅《记忆的永恒》开始的。
《记忆的永恒》典型地体现了达利早期的超现实主义画风。
画面展现的是一片空旷的海滩,海滩上躺着一只似马非马的怪物,它的前部又像是一个只有眼睫毛、鼻子和舌头荒诞地组合在一起的人头残部;怪物的一旁有一个平台,平台上长着一棵枯死的树;而最令人惊奇的是出现在这幅画中的好几只钟表都变成了柔软的有延展性的东西,它们显得软塌塌的,或挂在树枝上,或搭在平台上,或披在怪物的背上,好像这些用金属、玻璃等坚硬物质制成的钟表在太久的时间中已经疲惫不堪了,于是都松垮下来。
达利承认自己在《记忆的永恒》这幅画中表现了一种由弗洛伊德所揭示的个人梦境与幻觉,是自己不加选择,并且尽可能精密地记下自己的下意识,自己的梦的每一个意念的结果。
而为了寻找这种超现实的幻觉,他曾去精神病院了解患病人的意识,认为他们的言论和行动往往是一种潜意识世界的最真诚的反映。
达利运用他那熟练的技巧精心刻画那些离奇的形象和细节,创造了一种引起幻觉的真实感,令观众看到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根本看不到的离奇而有趣的景象,体验一下精神病人式的对现实世界秩序的解脱,这也许是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真正的魅力所在。
而达利的这种将幻觉的意象与魔幻的现实主义作对比的手法,更使得他的画在所有超现实主义作品中最广为人知。
“除了毕加索,萨尔瓦多·达利也许是最为知名的二十世纪画家。
”这是道恩·艾兹(英)在他所著的《达利》一书中的开场白。
确实,在超现实主义画派中,达利(Sal vador Dali,1904—1989)比其他画家更加声名显赫,或者可以说“臭名昭著”——这不仅仅因为他的那些想象力丰富得令人震惊的画面,更因为他那古怪得让人侧目的形象和行为。
梦幻与现实——浅谈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的艺术特色摘要:在超现实主义画派中最为轰动的人物是西班牙画家萨尔瓦多·达利。
他的绘画是一种伪装的梦境与幻觉,充满着性、死亡、变态和非理性等主题,而他的行为本身也构成了超现实主义的景观。
人们可以对他的自我推销和吹嘘的本领抱怀疑态度,但无法否认他那种超乎常人的想象力,以及由这种想象力所创造的画面。
本文着重从达利的作品的象征性、潜意识、宗教色彩、古典主义进行分析。
关键词:超现实主义;达利;潜意识;记忆的永恒一、艺术生平萨尔瓦多·达利1904年5月11日生于西班牙菲格拉斯,1989年1月23日逝世,是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和版画家,达利是一位具有非凡才能和想像力的艺术家,以探索潜意识的意象著称。
达利在幼年是个被宠坏的孩子,他经常做一些疯狂的行为以此来吸引人们对他注意,表现他的性格矛盾与多变的一面。
在有关记载达利的童年的著作中,都记载着达利的极端敏感和高度兴奋的矛盾组合。
达利很早就表现出对绘画的热爱,父母也采取适当的方式去关注。
幼年时达利就开始在野外画油画风景,并且已经受到很多美术家的重视。
后来,他进入马德里美术学校,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来研究先进画派的风格。
后来由于领导学潮被迫停学一年,又因他宣称教授没有资格评判他的作品,最终被学校开除。
不过那时,达利已经举办过个人的画展在巴塞罗,成为一名公认的艺术家。
达利不仅如此,他还是20世纪最富色彩、狂放不羁的人物之一。
也是现代艺术伟大的奠基者的代表。
他多动好动、充满自信和幽默、喜欢我行我素、喜欢张扬、崇尚自由、敢于挑战教条与权威的性格在念大学时得到更大的延续。
达利在生活中本身就是一个十足的超现实主义者,达利喜欢发展他那天然的表现,显而不喜欢去迎合权威和教条去获取高分数。
青年时他以纨绔子弟加艺术家的表征来增进想象力。
服饰奇特、连鬓胡子、还曾经用胶水来固定须发、手上拿着一支带头的手杖,他的自我炒作和自我推销可谓是与生俱来的,达到了登峰造极、标新立异的程度。
《西方美术鉴赏结课论文》赏析弗洛伊德理论对西方美术的影响西方美术鉴赏课马上就要结束了,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我收获了许多东西。
通过学习这门课,我了解到西方美术和我们中国美术一样也有悠久的历史,也有辉煌的成就,也有令人叹为观止的优秀在作品。
西方文化是一种外向型文化,始终在努力地表现着人性。
虽经历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但因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兴起,人之本欲又得到张扬,一直到近现代西方美术仍然以表现人性为主。
这其中诞生了像拉斐尔、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毕加索等伟大的画家,也产生了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凡高的《自画像》、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戈雅的《五月三日枪杀》等优秀作品。
西方美术之博大精深与中国美术一样,无法用三言两语就能说的清楚的。
因此本文仅从弗洛伊德理论对西方美术影响进行分析。
1.弗洛伊德及其理论1.1弗洛伊德简介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5.6-1939.9.23),犹太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弗洛伊德出生在一个犹太大家庭中,他上面还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下面有两个同胞弟弟和五个妹妹。
弗洛伊德自小天资聪颖,学习成绩优异,且胸怀大志,坚信自己会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年5月6日出生于摩拉维亚,4岁时举家迁居维也纳。
他在中学时代就显示出非凡的智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7岁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1876年到1881年在著名生理学家艾内斯特·布吕克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
并在1881年开始私人开业,担任临床神经专科医生。
1881年开始私人开业,担任临床神经专科医生。
1886年与马莎·伯莱斯结婚,育有三男三女,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后来也成为著名的心理学家。
1938年因遭纳粹迫害迁居伦敦,于1939年9月23日因口腔癌在伦敦逝世。
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的兴趣是在1884年与J·布洛伊尔合作期间产生的,他们合作治疗一名叫安娜·欧的21岁癔症患者,他先从布洛伊尔那里学了宣泄疗法,后又师从J·沙可学习催眠术,继而他提出了自由联想疗法,1897年创立了自我分析法。
达利的艺术特点之我认识作者:吕战理来源:《智富时代》2015年第07期【摘要】对于20世纪现代艺术来说达利是特有的,他不能代表这个时代的艺术但时代需要他来印证自己。
本文将通过达利与超现实主义之间的共鸣(达利艺术特点的成因),达利的艺术个性特点及表现方式(达利艺术特点的表现)和达利对超现实主义的贡献(达利艺术特点的意义)三个方面加以论述,从而对理解现代艺术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
【关键词】个性特点;达利;超现实主义今天达利是我们所公认的超现实主义大师,即便是他在第一次与弗洛伊德见面时弗洛伊德认为他画中的无意识表达还不如达·芬奇和安格尔;即便是在1934年他被布雷东从超现实主义团体中无情开除。
这一切都没有能阻止他对超现实主义艺术的狂热追求。
是什么使他走到了这一步,当然这与他独特的艺术个性特点有非常大的关联。
本文将系统全面的分析达利的绘画艺术个性特点。
以便使大家对达利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一、达利与超现实主义思想的共鸣(达利艺术特点的成因)超现实主义运动是20世纪世界艺术史上的一场重要的艺术变革。
“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出版了他的心理学名著《梦的解析》这本书对人的梦境做了认真而科学的分析,从而提出了无意识与潜意识理论。
他认为无意识能够控制人们的行动,而“性爱”和“性欲冲动”则在无意识中起着无形的作用,至于艺术则要表现幻想的世界,而这种幻想往往也同人们的“性爱”得不到满足的表现有关,同时他还把精神病患者或梦境的表现也看做是一种无意识的自然流露。
”受弗洛伊德的影响超现实主义孕育而生。
“作为伊比利亚人达利具有天才的非理性思想。
”达利拥有与生俱来的“反常”性格,他貌似“反常”其实聪慧而有个性,他经常在自己独特的思维支配下,做出常人无法理解的举动。
他的那些行为与思想都与超现实主义的思想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可以说达利就是超现实主义思想的一个活的典范。
“达利借助弗洛伊德的体系来完成他一生的完美演绎,与其说他是对弗洛伊德的皈依,不如说它是对自己欲望的忠实再现,即所谓的美梦成真。
画家达利深受弗洛伊德的影响,画中充满梦境。
萨尔瓦多·达利是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和版画家,以探索潜意识的意象著称。
达利的画常搜集梦幻中的表现题材,有些画题直接点明为“梦”。
但他的“梦”与其他超现实主义画家画上所展现的“梦”的区别在于,达利创造了一种真实感,还寄寓某些他所特别偏爱的内涵。
在他所描绘的梦境中,以一种稀奇古怪、不合情理的方式,将普通物象扭曲或者变形。
达利对这些物象的描绘精细入微,几乎达到毫发不差的逼真裎度,通常将它们放在十分荒凉但阳光明媚的风景里。
记忆的永恒 1931年,布上油画,24x33厘米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藏《永恒的记忆》非常典型地体现了达利早期的超现实主义画风。
画面展现的是一片空旷的海滩,海滩上面有个莫名其妙的怪物,它似乎有些像人的头部,敏感的人甚至觉得从中可发现达利的影子;而更令人惊奇的是出现在这幅画中的好几只钟表都变成了柔软的有延展性的东西,它们显得软塌塌的,,或挂在树枝上,或搭在平台上,或披在怪物的背上。
最后,那块扣放的、爬满蚂蚁的、见不到时间的硬表,被解释为害怕了解真相。
达利创作《永恒的记忆》时采用了“偏执狂临界状态”的方法,即在自己的身上诱发幻觉境界,从潜意识心灵中产生意象。
达利承认自己在《永恒的记忆》这幅画中表现了一种“由弗洛伊德所揭示的个人梦境与幻觉”,是自己己不加选择的,并且尽可能精确地记下自己的潜意识以及的梦中每一个意念的结果。
而且达利为了寻找这种超现实的幻觉,还曾去精神病院了解患病人的意识,认为他们的言论和行动往往是一种潜意识世界的最真诚的反映。
达利运用他那熟练的技巧精心刻画那些离奇的形象和细节,创造了一种引起幻觉的真实惑,令观者看到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根本看不到的离奇而有趣的景象,体验到精神病人式的对现实世界秩序的解脱。
从此以后达利的画风开始异常迅速地成熟起来,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超现实主义画家。
从视觉角度用弗洛伊德的的精神理论分析达利作品关键词:超现实主义;达利;潜意识符号;精神分析理论一.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是著名的精神病理学家,也是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
他一生著述颇丰,在全世界产生深远影响,对临床心理学、心理科学、人文科学和艺术的发展都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1910年,他在《达·芬奇和他童年的一个记忆》中,首次明确指出艺术思维与精神领域的特殊联系,艺术家已被他纳入精神分析学研究的对象。
弗洛伊德强调,意识活动直接体现人的精神和心理活动,因而他的精神层次分析的重点是意识。
他认为,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精神活动分别发生在不同的精神层面,他效仿地壳的不同层次,将这些精神层面分为前意识、意识和潜意识。
人自己总会察觉到一些心理活动,比如观念、意象或情感,这种能够被自己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就是意识。
这种潜在着的无法被觉察的思想、观念、欲望等心理活动,弗洛伊德称为潜意识。
他指出,意识与潜意识的界限不是固定不变的,当意识寻找潜意识时,潜意识就转化成为意识。
二.弗洛伊德对达利艺术的影响从视觉角度理解超现实主义的精髓,我们就必然要提到达利。
4月去看了天津美术馆展览--达利的派对。
本次展览共展出200件达利的艺术作品,其中包括《卡拉的晚宴》、《巨人传》、《神曲》等经典系列画作,作品形式囊括了雕塑、硬纸版画、彩色版画等多种类型。
展览十分震撼,并且通过学习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让我对达利的作品产生了更加深层的理解与领悟。
达利是超现实主义美术的代表人物,他在艺术创作中所运用的许多观念和理论均来源于精神分析理论。
他的艺术作品将怪异梦境般的艺术形象与深受文艺复兴大师影响的卓越画技相结合,持续挑战传統意义上人们对“真实”的认知和感受。
他在作品中总是用象征符号和简化的形象,用一种近似于抽象的语言来表现心灵感应。
他认为艺术家要将潜意识的形象精确地纪录下来,所以他采用“具象”,精确地反映非正常逻辑思维产生的幻象,把毫无联系的事物全部组合在一起,使画面中充满戏剧效果,带给人视觉与心灵的震撼感觉。
达利是哪个画派的达利作品的风格是怎样的萨尔瓦多达利萨尔瓦多·达利是西班牙的一位画家,出生于1904年,卒于1989年。
他所创作的作品以现实主义而成名。
他的绘画技巧十分娴熟,除此之外他的想象能力还十分丰富,他自己在创作前可以把整个画面编织在自己脑海中,进行一系列的修正后实施创作,这对他作画的帮助是十分大的。
他可以把脑海中复杂或简单的画面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都是很形象的。
所以萨尔瓦多·达利对艺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种作画风格是一般人不具备的。
达利除了擅长作画以外,他的口才也很好,写文章也是一流的。
因为达利从小就表现出来了画画方面的天赋,于是便在年轻时期就去其他城市学习具体的作画技巧,在这个过程中达利除了自身的学习以外还借鉴其他画家的一些作画技巧。
这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
萨尔瓦多·达利在少年时期就表现出来了对绘画的热爱,从小的生活环境就深深的印在了他的脑海中,对他的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达利作为一位现实主义派的画家,社会环境即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连世界大战发生都对他没有任何影响,也因为这种漠然的态度使得萨尔瓦多受到了责罚。
无奈之下他离开了自己的股评家,在美国待了将近十年左右,这个时期他作画的主题又转向了科学以及宗教题材。
达利的一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最后因为疾病离开人世。
达利是哪个画派的达利从小就表现出来在绘画方面的天赋,在经过一系列专业的训练以后,他对绘画技巧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达利在作画方面想象力十分丰富而且也有一番潜力。
那么达利是哪个画派的呢?关于达利是哪个画派的这个问题,其实达利所属于的画派是超现实主义画派。
超现实主义画派通俗易懂的讲就是将现实主义转换到一种内心所向往的那种理想主义社会。
也就是由现实转化为一种理想的境界。
虽然说这个画派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点不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步伐,可这个画派也是人们对这种理想社会的向往,虽然不能一时实现,但它可以给人们提供动力,不至于在当时那种比较混乱的社会中迷失了自己。
精神分析学说对达利艺术创作的影响-艺术形式论文-艺术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概述弗洛伊德通过病人的自由联想,即所谓的潜意识望,探索深藏在患者心灵深处的潜意识动机或未被发掘的望。
人类心理过程被他分为三层: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一)精神层次理论前意识被弗洛伊德定义为潜在的潜意识,潜意识被解释为压抑动力学的潜意识,人的心理被他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个相对的部分。
他将精神生活中产生的日常观念在变为有意识之前所存在的状态,称为压抑,并认为压抑促使了潜意识的产生。
弗洛伊德认为精神分析结构是基于被压抑的本能望,压抑与无意识有着深厚的渊源和紧密的联系,无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压抑的呈现与释放。
在《弗洛伊德的美学——艺术研究中的精神分析法》中,弗洛伊德指明他并不同意压抑潜意识,而是主张寻求合理的渠道来发泄潜意识。
特别是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要将潜意识中的“本我”升华为超越现实的外在表现形式,即潜意识中的形象通过现实传达。
(二)人格结构理论人类一切精神力量和无意识的源泉都来源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中的“本我”,“本我”是存在于人类潜意识中最本真的自己;“自我”是自己能够实现思想、感受、记忆和判断的部分。
“自我”为“本我”服务;而“自我”还有一个内在分化部分,即“超我”,“超我”也代表了对这些选择的能量逆反效应。
“超我”类似于父亲的严厉性格,“超我”会随着俄狄浦斯情结变强烈,迅速释放被压抑的潜意识和性,“自我”被越来越严厉地对待,也就是说,通过良心或者以潜意识罪疚感等形式来表现。
“超我”以追求完美为特征来呈现。
(三)释梦理论弗洛伊德在他的经典名著《梦的解析》中写道:“梦是可以解释的”。
他认为梦不是平白无故发生的,而是一定具有某种意义,或许是一种隐秘的、晦涩的深意,不被人所察觉到。
他简明扼要地指出了艺术家、艺术品的创作原理,其指导思路仍然是他的精神分析法。
梦与艺术创造的原理非常相似,它们都呈现出被压抑的潜意识。
达利艺术创作心源分析作者:李曌来源:《大东方》2017年第03期【摘要】萨尔瓦多·达利是西班牙著名画家,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艺术作品往往以写实的技巧表现怪诞的场景,强调对弗洛伊德的梦境和潜意识学说的表现。
本文以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的作品为研究对象,采用特征分析方法,从心理学角度寻译作品中潜藏的心理内容,进一步解析达利运用潜意识进行艺术构建的机理。
以作品透析作家心理,进一步探究其进行艺术创作的心理本源。
【关键词】达利;超现实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学说一、生平1.萨尔瓦多·达利的简介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i),1904年5月11日出生于西班牙东北部加泰罗尼亚省的菲格拉斯城,1989年1月23日逝世。
达利同很多著名的艺术家一样,出生在那个美丽并总是伴随着奇特情节的地方——地中海。
地中海是欧洲文明的摇篮,产生了无数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拥有众多享有辉煌荣誉的名人,许多伟大的艺术家也都出自这里。
2.达利与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法国诗人兼评论家纪晓姆·阿波利奈尔1917 年的剧本《蒂蕾霞丝的乳房》中。
1924年,超现实主义的发起人安德烈·布列东与活跃在巴黎的达达派艺术家阿尔普、恩斯特等人以及一些诗人联合发表了他的“第一号超现实主义宣言”。
超现实主义的理论主张是对传统文学的一种反叛。
它力图发掘人的内心活动,将肉体与精神、真实与想象这两对矛盾结合在一起。
它从潜意识发展到探索人的“黑夜之面”,为达到此目的,它试图找到一种表现人的内心活动的语言。
当超现实主义已在巴黎开展的热火朝天的时候,达利在他的故乡费格拉斯整日坐在画架前面,双眼凝视着什么,指望像巫师一样看到从想象中跳出的影像和画面。
1927年,达利改变的时机终于来临了。
1928年,达利在巴黎接触到了超现实主义运动。
达利天生的想象力,似乎就注定了他就是一名超现实主义者。
1929年,超现实主义的发言人正式宣布了达利成为他们艺术流派的一份子。
撰文/赵从戎达利超现实主义绘画中的情感表现在1920年和1930年,法国的达达主义运动兴起,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萨尔瓦多·达利,他的绘画意识受到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影响,达利的作品充满了抽象和怪诞的感觉。
整个画面就像一个梦,使人们对真理和幻想产生错觉,这也是达利独特的绘画语言和精神思想。
他的代表作品是《永恒的记忆》。
超现实主义起源于1920年代和1930年代的法国文化运动,直接起源于达达主义。
布雷顿(Breton(1896-1966)在超现实主义的第一份宣言中提到:这要归功于弗洛伊德的发现。
趋势形成:借助这种意识形态趋势,人类探索者可以在不受当前现实约束的情况下发展,而想象力可以恢复其力量。
当时,许多艺术家都深受其影响,分为两组。
有的变得愤世嫉俗,而另一些则开始摆脱混乱;达利属于关于生活的笑话流派。
他的作品抽象而富有遐想。
超现实主义绘画风格将潜意识,虚幻的梦想和欲望的本能视为创作的来源,尽管达利的作品具有梦幻般的色彩,但它们是真实的。
他画的是他的感受和他能记住的东西,达利通过他的作品表达了他所有的思想,运用绚丽的色彩,感性的笔触创造了一个如画般的梦。
达利的写作风格与他的个人文学喜好密不可分。
他一直很乐意打破纪律,但他只是个“鬼”,而不是怪人或疯子,他的创作是有意识的,严格按照自己的计划和步骤进行。
他最初爱读尼采、伏尔泰、康德和其他哲学思想,后来他形成了自己的哲学,然后被纳入绘画。
除了绘画,达利还涉足摄影,电影甚至时装和珠宝行业,在当时的公众眼中,达利只是一个令人着迷的人物,但他的深远影响直到万世才为人所知。
达利带来了淡淡的公众审美观,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使人们重新思考生活和艺术,甚至鼓励流行艺术的发展。
弗洛伊德“潜意识”影响达利的艺术达利深受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的影响,超现实主义的出现也与当时独特的历史和社会状况有关,战后的创伤无法治愈,因此艺术家们试图用自己的艺术品为人们带来心理和精神上的安慰,但是,由于当时相机的出现,传统的现实主义艺术受到了影响,所以达利开始思考绘画的更深层次的本质。
论弗洛伊德对达利艺术创作的影响摘要:西班牙艺术家达利深受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这充分表现在他的创作实践中,并在艺术创作上形成了独特的以“迷乱系统化”为要点的艺术理论,其作品中最重要、最经典的部分,就是以反映潜意识产生的幻象为主题。
也就是说达利侧重于表现主观世界的意象。
这个过程中,弗洛伊德的理论为达利建立和完善自身艺术风格起了关键作用。
关键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潜意识催眠达利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他的艺术风格是以古典主义描绘现代题材为典型形式,而其中最重要,也是最经典的部分,是以反映潜意识产生的幻象为主题。
也就是说达利侧重表现主观世界的意象。
他的艺术实践对现代派绘画意义非凡,而且终其一生地探索超现实主义绘画对主观世界的把握。
其特异独行的艺术,为本世纪的画坛增添了许多灿烂的光辉。
本文旨在就达利深受弗洛伊德思想影响这一点做出粗浅分析,就教于方家。
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 [1] (P19)创立于1896年,至今仍是心理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该理论从不同层面触动了传统伦理和道德,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在这里我们先探索弗洛伊德在艺术上的主要贡献,大体上有以下几点:一是弗洛伊德认为,艺术的本质是作者的幻想与梦,幻想和梦往往反映着潜意识,因此,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表现潜意识的产物。
文学上的意识流,美术上的超现实主义等现代艺术思潮都是受此影响;二是弗洛伊德强调里比多(性驱力)的作用,其实是认为性本能是推动艺术创作的原动力,它的升华,是创造、繁荣人类社会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源泉,这使一直被社会道德压制的性意识浮出了水面,成了西方“性解放”的理论基础;三是弗洛伊德认为艺术活动是被压抑的潜意识的宣泄方式。
他认为人类的各种本能,以及这种本能所产生的欲望,被风俗习惯和道德压抑到意识阈限以下,成为了潜意识。
他在《达·芬奇》一书中,极力论证达·芬奇的天才表现和艺术活动都是来源于“恋母情结”,以论证人类一切为了让文明与文化更加丰富的努力,诸如科学和艺术创造活动,都是潜意识为了摆脱压抑,使本能欲望得到升华的手段。
论弗洛伊德的精神理论在达利艺术中的建构与解构【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弗洛伊德的精神理论在达利艺术中的建构与解构。
引言部分介绍了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正文分别从弗洛伊德精神理论概述、达利艺术风格分析、弗洛伊德理论在达利艺术建构和解构中的应用以及达利艺术作品中的心理元素进行讨论。
结论部分总结了弗洛伊德精神理论对达利艺术的影响,并对未来的研究做了展望。
通过深入探讨达利艺术作品中蕴含的精神层面,本文旨在揭示弗洛伊德精神理论对达利艺术创作的重要影响,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关键词:弗洛伊德、达利、精神理论、艺术、建构、解构、心理元素、影响、未来研究、达利艺术风格1. 引言1.1 背景介绍弗洛伊德的精神理论在达利艺术中的建构与解构】的研究是一项探讨两位重要思想家之间关系的研究。
弗洛伊德作为精神分析学的奠基人,提出了许多关于人类心理和潜意识的理论,对后世的艺术、文学等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而达利则是20世纪著名的艺术家,其作品常常充满了梦幻、超现实主义的元素,与弗洛伊德的精神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通过对弗洛伊德的理论与达利的艺术风格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深入探讨二者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揭示达利作品中隐藏的心理元素和潜在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弗洛伊德精神理论在达利艺术中的应用与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两位伟大思想家之间的奇妙关系,为当代艺术和心理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弗洛伊德的精神理论在达利艺术中的建构与解构。
通过对弗洛伊德精神理论的概述,结合对达利艺术风格的分析,探讨弗洛伊德理论在达利艺术作品中的应用和影响。
具体来说,本研究旨在揭示弗洛伊德理论在达利艺术建构中起到的作用,探讨其在艺术作品中所体现的心理元素,并分析弗洛伊德理论在达利艺术解构中的影响。
通过对这一主题的系统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达利艺术作品背后的意义和内涵,同时也可以探讨弗洛伊德的精神理论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和启示。
达利表现欲念之作:《加拉丽娜》
达利油画:《加拉丽娜》
如果说,达利和弗洛伊德有什么关联,那就是他们对潜意识的关注。
1938年,达利曾经和弗洛伊德见面,弗洛伊德问达利:"你的艺术当中有什么东西使我感兴趣?不是无意识而是有意识。
"这话对达利产生了启迪,他决定把这体会用在绘画中。
这件达利的作品叫《加拉丽娜》,现藏于西班牙的萨尔瓦多·达利美术馆。
这幅画体现了达利对弗洛伊德潜意识的兴趣,他试图在肖像中表现出人物的精神世界。
在达利的一些画上,经常出现他妻子加拉的肖像,但画面的景象都十分奇特,这幅名为《加拉丽娜》的加拉肖像,则表达了他对弗洛伊德性心理意识的揣测。
一个木然前视的中年女性,露出自己的一只乳房,左肩上衣被撕破,她瞪大了满足的眼睛。
这是达利作于1944~1945年的作品。
论达利与弗洛伊德之关系
邹颖
【期刊名称】《艺术百家》
【年(卷),期】2008(024)0z1
【摘要】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直接影响了20世纪初西方艺坛的超现实主义运动,特别是对达利的创作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解析了达利与弗洛伊德学说的多方面关连,指出其在表面现象下的深刻关系.
【总页数】2页(P270-271)
【作者】邹颖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03
【相关文献】
1.从达利绘画中看达利首饰的奥秘——以弗洛伊德的意识分域理论解读达利的首饰作品 [J], 李思元
2.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的视觉反映——解析达利作品中的潜意识符号 [J], 金晓丹
3.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超现实主义及达利美术创作的影响 [J], 杨晓庆
4.论达利与弗洛伊德之关系 [J], 邹颖
5.超越现实的两种可能——马格利特与达利对弗洛伊德精神的不同理解 [J], 孙汪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弗洛伊德对达利艺术创作的影响摘要:西班牙艺术家达利深受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这充分表现在他的创作实践中,并在艺术创作上形成了独特的以“迷乱系统化”为要点的艺术理论,其作品中最重要、最经典的部分,就是以反映潜意识产生的幻象为主题。
也就是说达利侧重于表现主观世界的意象。
这个过程中,弗洛伊德的理论为达利建立和完善自身艺术风格起了关键作用。
关键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潜意识催眠达利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他的艺术风格是以古典主义描绘现代题材为典型形式,而其中最重要,也是最经典的部分,是以反映潜意识产生的幻象为主题。
也就是说达利侧重表现主观世界的意象。
他的艺术实践对现代派绘画意义非凡,而且终其一生地探索超现实主义绘画对主观世界的把握。
其特异独行的艺术,为本世纪的画坛增添了许多灿烂的光辉。
本文旨在就达利深受弗洛伊德思想影响这一点做出粗浅分析,就教于方家。
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 [1] (P19)创立于1896年,至今仍是心理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该理论从不同层面触动了传统伦理和道德,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在这里我们先探索弗洛伊德在艺术上的主要贡献,大体上有以下几点:一是弗洛伊德认为,艺术的本质是作者的幻想与梦,幻想和梦往往反映着潜意识,因此,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表现潜意识的产物。
文学上的意识流,美术上的超现实主义等现代艺术思潮都是受此影响;二是弗洛伊德强调里比多(性驱力)的作用,其实是认为性本能是推动艺术创作的原动力,它的升华,是创造、繁荣人类社会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源泉,这使一直被社会道德压制的性意识浮出了水面,成了西方“性解放”的理论基础;三是弗洛伊德认为艺术活动是被压抑的潜意识的宣泄方式。
他认为人类的各种本能,以及这种本能所产生的欲望,被风俗习惯和道德压抑到意识阈限以下,成为了潜意识。
他在《达·芬奇》一书中,极力论证达·芬奇的天才表现和艺术活动都是来源于“恋母情结”,以论证人类一切为了让文明与文化更加丰富的努力,诸如科学和艺术创造活动,都是潜意识为了摆脱压抑,使本能欲望得到升华的手段。
弗洛伊德学说注重对人内心世界的解析,正契合了当时欧洲艺术的趋势,也就是在达利形成这种艺术风格的时期,当时的欧洲艺术正走到了一个转折点,艺术的客观写实规律如透视、光学原理、解剖学等等已被艺术家们基本掌握了,写实艺术在技术方面已经没有多少突破的可能,照相机的出现更是冲击了艺术的这种功能。
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寻求继续突破,19世纪末,欧洲的艺术界出现了对主观世界开始探索和内省的趋势,企图通过表现人类的精神世界找到前进的道路。
因此出现了所谓的现代派美术,艺术被看成“自我”灵感的表现,客观事物是偶然的、虚伪的、荒诞的,只有“自我”内心的东西才是真实的。
因此在美术、音乐、文学、电影等各个艺术领域,弗洛伊德理论都大行其道,直接影响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方向。
艺术家的关注点,从客观现实转向了人类的内心世界,达利独特的艺术风格正是在这种趋势下形成的。
但是,真正要表现人类内心世界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韩非子曾经讲了个“犬马最难”,“鬼魅最易”的寓言,生动地说明了主观想象具有很大随意性。
体验和表现疯狂以及反映潜意识产生的幻象是达利表现他对主观世界的关注。
而这些关注并不是无本之木,是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的。
20世纪20年代末期,有两件事情促使达利的画风日臻成熟。
一是他接触了弗洛伊德的关于性爱和潜意识意象的重要著作,二是他结交了一群才华横溢的巴黎超现实主义者。
这群艺术家努力证明人的潜意识,是超乎理性之上的“更为重大的现实”。
其实这两件事说的是同一个问题,就是达利开始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运用在对主观世界的探索和艺术表现上。
达利并不是一个把随便什么理论都奉为圭臬的人,他读了大量哲学书籍,包括伏尔泰、康德、笛卡儿、斯宾诺莎、柏拉图、尼采等人的作品,对这些大师的思想,达利用审视的、批判性的眼光分析和判断,譬如他对尼采的“上帝死了”的说法就深感气恼,他说“我还没来得及习惯上帝根本不存在的思想,却有人请我去参加上帝的葬礼”。
[2](P89)而弗洛伊德学说却在一开始就征服了达利,在描述自己刚刚读完《梦的解析》时的感受时,他写道:“这是我一生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从此,我不知疲倦的解析自我,不仅是梦,还有我所发生的一切,其中包括纯粹的偶然事件。
”[2](P112)从此以后,在达利的艺术创作上,解析梦和生活偶然事件这类精神分析的方法,使他发现了一个艺术可以表现的新的领域——人类的精神世界,彻底改变了他的创作观念。
在把梦境的主观世界变成客观而令人激动的形象方面,达利对超现实主义,对二十世纪的艺术作出了严肃而认真的贡献。
二艺术不是客观自然的摹仿,而是内在精神的形式表现,所有的形式和色彩都是表现生命的“内在需求”。
其实表现主观世界并不是达利的独创,当时的欧洲艺术家们在东方艺术、非洲艺术的启发下,在艺术上开始竞相表现主观感受,出现了立体主义、形而上主义、达达主义等一些现代艺术潮流。
这种趋势发展到后来,出现了波洛克、行为艺术之类的情况,这种艺术和涂鸦、精神病,甚至和生活本身之间的区别越来越模糊,如此照此发展下去,艺术很可能会陷入虚无的境地。
正是基于创造一个内在的主观世界,达利选择了一种有实证基础的心理学理论——弗洛伊德学说,来指导他对主观世界的反省。
即使对弗洛伊德的思想,达利也不是照单全收,而是有选择地运用了其中一些观念,包括潜意识、本我、自我和超我、偏执狂、梦的解析、幻觉、里比多(性驱力)、死亡本能等等,这些观念触动了人类内心隐秘的世界,因此也是艺术上最具突破价值的部分。
这些观念在后来大大激发了达利的创作灵感,在达利的画作中,充满着似是而非的极端主义细节刻画、潜意识流的幻觉境界,以及与性、死亡、梦境和变态心理有关的描绘主题。
他还几次以米勒的《晚钟》为题进行再创作,并把其中那位男子放在下腹部的手解释为正在压抑性冲动。
达利在创作过程中,极力追求对这类观念的体验:“我的审美爱好连同艺术趣味一起,全被抛在一边……只有本能、自然冲动与享受。
”[3](P68)从这段话,可见达利企图放弃既有概念,完全追求本能的愿望,下面的自述,可以说明他是如何达到目的的:“我接连几天坐在画架前面,凝视画面,象伏击者一样捕捉期待已久的幽灵,它是我想象所产生的。
有时,我仿佛看见我想引入画面的那些形象。
这时我就抓住最本质的东西,画呀,画呀,投入全身心去画。
有时我连坐几个小时一无所获,可是我依然准备冲锋,我的脑袋就会粉碎又一个想象的牺牲品,……有时我扑上去追赶猎物,直到筋疲力尽。
”[3](P134)对于梦境以及潜意识,达利似乎有一种近乎痴迷的执着和狂热,他与同他齐名的同时代艺术家毕加索和马斯蒂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偏执并且强调直觉性与梦幻的相互关联,极力展示人的梦境中所能组合的一切。
为此,他还研究自我催眠使自己达到所追求的梦境状态。
他还用这段描述来对比自我催眠的一些具体方法,如烛光法:将屋内其他光线挡住,点燃蜡烛,距离自己约两米,双眼凝视它,同时暗示自己:“我很安静,我很快就会进入催眠状态。
”很显然,自我催眠的具体方法和达利在创作中使用的方法颇为类似,都是用对某个目标集中注意力,以加强意想的方法来进行暗示。
在这种状况下,达利的行为产生的效果实际上类似于自我催眠。
催眠是精神分析学说解析梦和幻觉所使用的重要方法,弗洛伊德借此帮助患者将梦中形象的潜意识显现,平时它处在保护性意识(包括道德、思想、观念)压抑下,在清醒的情况下,可能完全不能被患者本人意识到,甚至在梦中,也往往以被修改过的形式表现出来。
当人陷入催眠状态,就有可能诱导潜意识脱离了束缚显现出来。
进入催眠的人有时可以感受到幻觉,例如一个朋友突然出现,或面前的某个物体突然消失。
除了依靠催眠师的帮助,有时也可自我催眠,就是由本人发挥自己潜意识的方法。
希望从催眠中获得新鲜意识经验的人是最容易受催眠暗示的人,达利正是如此,他追求潜意识的艺术形象的愿望,使他实际上进行了自我催眠。
事实上,自我催眠并不是什么罕见的创作方法,以前也有很多艺术家在无意中运用过,例如有些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对外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完全专注于作品中,其实也有类似催眠的效果。
达利和其他人不同的是,他是在精神分析观念指导下这么做的,他早期代表作品《血比蜜甜》就是达利对自身感情的压抑做了精神分析之后创作的。
为此他有意识诱导潜意识的浮现,因而出现类似催眠的状态,可以认为是对心理学具体方法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除此之外,他还运用其他的精神分析的具体方法如自由联想,这些对他的创作也有很大的影响。
三我们也知道精神分析在医疗上有很多作用,比如使心理疾病患者的病情缓解,治疗失眠等。
但达利使用这种理论的动机,与一般的医学目的有很大区别,他不是让精神正常,而是企图体验精神上隐秘的世界,感知潜意识的存在形式,为此刻意追求不正常反应,将其视为潜意识的表现形式,他说:“我对自己任何心理的非正常反应都感到异乎寻常的高兴,我甚至有意识的唤起他们。
每天我都往疯狂之火里扔进一抱枯枝,让他越烧越旺”。
[3](P142)这些创作中的心理体验,可以认为是模拟精神病态的一种形式。
按照弗洛伊德理论,精神病起因于本我和自我之间的冲突,本我的原始冲动不能从现实中的自我获得满足,使个体由自我退化到本我。
因此,达利模拟精神病态是试图释放被道德、禁忌压抑到潜意识中的本我,感受隐秘的原始欲望,希望由此打开通向主观世界的大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具体方法如果使用不当的话,就有可能使意识和潜意识的解离加剧,严重时甚至诱发精神分裂。
例如自我催眠,一些邪教组织成员会做出极端疯狂的行为,就是由于在长期的宗教暗示下,导致这些人的精神严重扭曲。
达利的理性,正表现在他极力体验非正常心理状态的同时,努力和真正的精神病态保持距离,在前一段下面,他继续写到:“可是当我发现这很危险,这疯狂积聚力量最后将会扭曲我的生活并且毒害我呼吸的空气时,我狠狠踢了这混蛋一脚,并且开始了十字军远征:我必须夺得我的生活空间,不到一年时间,我就改换了我自己过去的口号:’从非理性事物到非理性’,在我的盾牌上写明了另一个真正天主教的口号:’战胜非理性!’因为此时,我奉为神明的非理性已经被贬的一文不值。
”[2](P163)这清楚的表明,达利对精神世界的认识不再仅仅停留在被动状态。
此时,他作品中奇异、怪诞的艺术形象,和真正意义上的潜意识或无意识有了区别,所体验的非正常既是有意识的唤起,也是有意识控制,可以说是主观世界的理性内省。
在这个过程中所表现的疯狂,是理性的主动选择,这使达利用模拟精神病态方法进行艺术创作,受到清醒的控制,不至于陷入完全混乱的精神困境,即所谓“非理性的征服”。
由于有了这个认识,达利开始把他的想法,逐渐变成了具有个性特征的艺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