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系统应用注意事项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13 MB
- 文档页数:24
如何用好扶贫资金一、扶贫资金二、项目管理三、扶贫报帐管理一、扶贫资金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执行规定现在执行的资金管理办法主要有两个:分别是2011年11月7日国家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三部门联合发布的财农[2011]412号文《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和2016年5月18日省财政厅、扶贫办、发展改革委三个部门联合发布的财农[2016]716号文《安徽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
扶贫资金管理规定的见解结合财政部等三部门制定《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和审计工作实践,我们主要对《安徽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的一情况说说要注意的方面。
2015年6月习总书记在在贵州视查时提出“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此后“精准扶贫”成为热门词语。
省委、省政府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要求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
在资金使用过程中首先要做到扶持对象精准,《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对扶贫对象进行了明确界定;扶贫对象是指根据中央和省扶贫标准认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户,而扶贫资金只能用于这些对象。
只能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与贫困村,如果超出了这个范围就属于挤占挪用。
所以建档立卡工作很重要,去年全省扶贫审计过程中就发现了有些县存在贫困村轮流作庄、贫困户识别不精准的问题。
存在着拥有私家车辆、在县城拥有商品性住房、甚至有村干部和财政供养人员是建档贫困人口的问题。
这就要求在贫困人口识别时各部门要加以甄别,最好是要与房产、交警等部门进行相关信息比对。
对已脱贫贫困户是能继续亨受扶贫资金?省办公厅文件《关于财政支持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中明确“对已经脱贫农户,在一定时期内让其继续亨受相关政策,避免出现边脱贫边返贫现象,切实做到应进则进,应扶则扶”。
所以,扶贫资金使用在已经脱贫贫困户对象上也是附合规定的。
其次要关注财政扶贫资金使用范围。
财政扶贫资金使用可以用于十大方面。
(也就是脱贫攻坚十大工程)(一)产业脱贫。
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监测信息系统一、本系统分为五个部门四个行政级别的用户,四个行政级别为中央级、省级、地级和县级,在各行政级别上有扶贫办、发改委、民委和统计局。
财政部门与其他四个部门相联系。
二、在扶贫综合信息发布平台和扶贫综合查询分析平台上建立了扶贫项目管理体系、资金管理体系和效益评估体系。
三、总体业务数据流程如下:首先,中央财政部向省级财政拨付扶贫资金,省级财政资金到位后进行向地级财政的指标分配,接着地级财政向县级财政做指标分配。
此后县级的项目管理部门据此开始项目申报,例如:申报到省级的过程是逐级经过地级选报、省级审批、地级转批。
审批后,省级财政逐级向下进行资金的拨付,拨付到地级然后拨付到县级。
项目申报过程与资金的拨付过程都有特殊情况,比如说省管县的情况,在我们这个系统中可以解决省管县的问题。
同时项目审批之后开始执行,涉及到了项目的招标、中标及合同信息等的录入,执行后可以通过财政部门进行报账。
整个数据由县级向上级汇总便于上级管理监测。
四、数据流图分为资金数据流图和项目数据流图。
资金数据流为由上级到下级。
首先中央财政部向省级财政做指标分配和资金拨付,接着省级财政资金到位后进行本级安排以及指标分配,之后进行资金的拨付。
地级财政资金到位后同样进行本级安排和指标分配,之后进行资金拨付。
县级财政资金到位后进行本级安排,然后进行项目资金报账。
项目管理的流程为:由下级逐级到上级。
首先,县级项目管理单位申报项目,然后经过审批。
审批之后即可进行招标、中标、合同、启动,启动后可以录入进度、验收和绩效考评信息。
五、信息综合查询对应分为资金信息查询和项目信息查询。
在资金信息统计查询中,各级财政可以查看资金分配、拨付、安排及报账资金统计信息。
项目信息统计查询中上级可以查询到所管辖的下级的已审批项目情况,包括招标、中标、合同、启动、进度、验收及绩效考评信息。
具体介绍通过上网在浏览器中输入地址,(),这是内蒙古财政信息网,在右边业务系统中点击扶贫资金管理系统,进入后可以看到关于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监测信息系统的网站,这一块叫做菜单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