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家长会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21.06 MB
- 文档页数:39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家长会》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使用教材《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指导手册》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幼儿园大班学生应掌握的基本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基本技能,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过渡到小学阶段。
二、教学目标1. 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
2. 培养家长在孩子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能力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家长理解并掌握幼小衔接的具体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家长关注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教材《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指导手册》。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分享一个成功幼小衔接的案例,让家长感受到幼小衔接对孩子学习的重要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教材中的实例为例,详细讲解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培养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基本技能。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家长互相交流,分享自己在孩子教育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幼小衔接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
5. 互动环节(15分钟):家长提问,教师解答,共同探讨幼小衔接过程中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2. 幼小衔接的具体内容3. 家长在幼小衔接过程中的作用4. 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家长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制定一个针对自己孩子的幼小衔接计划。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家长根据孩子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计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家长应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不足,找出改进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家长阅读更多关于幼小衔接的书籍和资料,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同时,教师可提供相关资源,方便家长学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2. 教学过程3. 作业设计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1)理解并掌握幼小衔接的具体方法(2)关注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家长应关注孩子在生活中的点滴表现,通过实际操作和情境创设,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思考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大班幼小衔接家长会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大班幼小衔接家长会。
家长会的主要内容包括: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差异、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家长在幼小衔接过程中的角色等。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差异,认识到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2. 教授家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心理准备等方面。
3. 明确家长在幼小衔接过程中的角色,建立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差异、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家长在幼小衔接过程中的角色。
难点: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心理准备等方面的具体实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投影仪、笔记本电脑学具:家长会资料、笔、本五、教学过程2. 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详细讲解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差异,让家长了解两种教育体系的不同。
3. 强调:教师强调幼小衔接的重要性,让家长认识到这个过程对孩子成长的关键作用。
4. 分享:教师分享成功案例,让家长了解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5. 互动:教师组织家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在幼小衔接过程中的经验和困惑。
6. 指导:教师针对家长在幼小衔接过程中的困惑,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8. 答疑:教师回答家长的提问,解决家长的困惑。
六、板书设计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差异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家长在幼小衔接过程中的角色七、作业设计2. 请家长思考如何调整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心理准备等方面,以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到小学生活。
3. 请家长列出自己在幼小衔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班主任进行沟通,寻求解决方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家长会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家长是否满意,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同时,教师要积极拓展延伸,关注家长在幼小衔接过程中的实际操作,提供持续的支持与指导。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大班幼小衔接家长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