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急性毒性试验题库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23.89 KB
- 文档页数:13
1百草枯中毒给氧的原则是A、任何时候均应给氧。
,B、出现缺氧表现,动脉血氧分压<40 mmHg时,给予低流量吸氧。
C、始终不能给氧,D、应高流量给纯氧。
正确答案:B2(单选)哪些场所不产生CO?A、枯井、储菜窖、谷仓、地下坑道、密闭船仓B、火灾现场、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的场所C、内燃机工作又通风不良的场所D、高炉煤气泄露的场所正确答案:A3(单选)哪一项不是窒息性气体?A、甲烷、乙烷、乙烯B、CO、一氧化氮、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C、氰化氢、硫化氢D、氨气、氯气、光气正确答案:D4(单选)重度CO中毒时,下列哪项实验室检查变化是错误的A、PaO2 明显降低B、SaO2 明显下降。
C、HbCO 明显升高。
D、WBC 变化不大。
正确答案:A5(单选)在急性群体化学品中毒患者的分级管理中,重度中毒患者应当转往哪里?A、区域中毒救治基地。
B、二级以上医疗机构。
C、就近医疗机构。
D、社区医疗机构。
正确答案:A6(单选)现场按伤分类可以将患者分成三类,哪一类具有优先救治权?A、不管他们获得何种治疗,都有可能存活。
B、不管他们获得何种治疗,都有可能死亡。
C、给予即刻救治能够显著改善预后。
D、不管何种类型,按顺序救治。
正确答案:C7(单选)急性食物中毒事件中样本的选择与采集哪一条是错误的?A、可疑食品的剩余部分、半成品和原料。
B、患者的呕吐物及腹泻患者的大便。
C、对发热患者和可疑化学性食物中毒患者应注意采取血液和尿液。
D、无剩余可疑食物时就不必采集。
正确答案:D8(单选)化学物中毒的特点哪一条是不正确的?A、化学物中毒是一种全身损害性疾病。
B、不同的毒物中毒可有不同的靶器管。
C、凡是多系统、多器管损害就是中毒。
D、在同一环境中,同时或短时间内相继发生的类同综合症,要想到中毒的可能。
正确答案:C9(单选)以下哪项不是中毒性肝衰竭降低血氨的治疗方法A、口服乳果糖B、口服新霉素C、口服微生态制剂D、2%肥皂水灌肠E、食醋保留灌肠正确答案:D10(单选)下列哪项不会导致中毒性肝病的发生:A、四氯化碳中毒B、百草枯中毒C、毒蕈中毒D、抗结核药物E、硫化氢中毒正确答案:E11(单选)中毒性肝病依据临床特点,不包括下列哪种类型?A、多系统损害型B、隐匿型C、肝病型D、慢性中毒性肝病E、肾损害型正确答案:E12(单选)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的工作报告主要分为:A、首次报告、进程报告、结案报告B、事前报告、事中报告、事后报告C、总结报告D、事件处置报告及个案救治报告正确答案:A13(单选)中毒控制的内容不包括:A、生应急体系建设B、中毒控制网络C、人员物质保障D、实验室建设正确答案:D14(单选)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维生素K是抗凝血类灭鼠剂的拮抗剂。
实验动物学题库+答案1、一般药理研究,常选用的动物包括小鼠、大鼠、狗、猫和猴等。
A、正确B、错误答案:A2、清洁级大鼠需要控制的病毒指标是汉坦病毒、仙台病毒。
A、正确B、错误答案:A3、近交系动物具有明确的品系背景资料,包括品系名称、近交代数、遗传组成、主要生物学特性等。
A、正确B、错误答案:A4、近交品系动物中任何一个基因位点上纯合子的概率高达 99%,因而能繁殖出完全一致的纯合子,品系内个体相互交配不会出现形状分离。
A、正确B、错误答案:A5、实验动物医学就是研究实验动物的各种疾病包括传染性疾病、营养代谢性疾病、遗传性疾病以及恶劣环境所致疾病的科学。
A、正确B、错误答案:B6、大、小鼠感染流行性出血热多表现为隐性感染,一般无临床症状。
A、正确B、错误答案:A7、蟾蜍、青蛙和地鼠一样均属于冬眠动物。
A、正确B、错误答案:A8、羊、马、牛等都属于草食性反刍动物。
A、正确B、错误9、在制造和鉴定脊髓灰质炎疫苗时,猕猴是唯一的实验动物。
A、正确B、错误答案:A10、兔对化学刺激或电刺激不敏感,很少用于筛选镇咳药。
A、正确B、错误答案:A11、大鼠的致癌试验需 2~3 年,通常意味着是终生试验。
A、正确B、错误答案:A12、动物尸体是实验动物设施产生的主要废弃物之一。
动物房舍中必须设置容量充足的冷藏设备以暂时贮存尸体。
感染病原微生物或放射性物质的动物尸体,可以直接做掩埋处理或焚烧,感染性的动物尸体应该用装载生物危害物质的塑胶袋妥善包装,经蒸汽高温高压灭菌后,再以一般处理无害性动物尸体方法如置人冷冻库冷冻保存,尸体由冷冻库取出后需先解冻再予焚烧以避免燃烧不完全及浪费燃料。
A、正确B、错误答案:A13、鼠痘慢性病例,出现全身症状,使实验结果混乱,且污染环境。
A、正确B、错误答案:A14、弓形虫病主要是由刚第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世界范围内分布的人畜共患原虫病。
其主要特征是引起流产、死胎和胎儿畸形。
A、正确B、错误答案:A15、局部式空调系统:它不需要集中空调机房,而是将局部空调机组分散设置在需要进行空气调节的实验动物屏障设施内或紧靠近的房间、天花板、地下技术夹层内。
医学微生物学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9题,每题1分,共89分)1.蠕形住肠线虫的感染阶段为()A、微丝蚴B、杆状蚴C、感染期卵D、蛲虫幼虫E、丝状蚴正确答案:C2.下列哪种细菌在培养时能产生“汹涌发酵”现象()A、产黑色素类杆菌B、产气荚膜梭菌C、脆弱类杆菌D、肉毒梭菌E、破伤风梭菌正确答案:B3.预防乙脑的关键是()A、隔离患者B、使用抗病毒制剂C、防蚊灭蚊D、幼猪接种疫苗正确答案:C4.湿热灭菌法中效果最好的是()A、巴氏消毒法B、流通蒸汽灭菌法C、间歇灭菌法D、煮沸法E、高压蒸汽灭菌法正确答案:E5.控制和消灭鼠疫的关键措施是()A、对鼠疫病人早期诊断和治疗B、疫区的现场消毒和隔离C、疫区的流行病学监测D、灭鼠灭蚤E、疫区人群普遍接种活菌疫苗正确答案:D6.蠕虫感染常伴有哪种血细胞增多()()A、中性粒细胞B、嗜碱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E、红细胞正确答案:D7.疟疾在人群之间传播是通过()A、雄库蚊B、雌库蚊C、雄按蚊D、雌按蚊E、所有蚊种正确答案:D8.日本血吸虫在钉螺体内的发育过程为()A、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B、毛蚴、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C、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D、毛蚴、胞蚴、雷蚴、尾蚴E、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囊蚴正确答案:A9.最常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是()A、新型肠道病毒70型B、脊髓灰质炎病毒C、柯萨奇病毒D、埃可病毒正确答案:C10.以下哪种行为具有感染肝炎病毒的风险?()A、一名护士准备给感染了HBV的糖尿病人注射胰岛素,当她从瓶子中抽取胰岛素时被注射器扎了手B、保洁人员打扫卫生间时,其皮肤(没有伤口)接触到了粪便C、一名手部有伤口的外科医生,在给一名HCV感染的病人手术时,发现病人的血液进人到他的手套里面D、一名儿童与他的母亲共用了一个水杯,而他的母亲正感染HAVE、一名顾客吃了HBV携带者制作的三明治正确答案:C11.对病毒体最正确的叙述是()A、脱壳后仍有感染性的病毒核酸B、可独立存在于细胞外的病毒颗粒C、成熟的、完整的、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D、有刺突的包膜病毒颗粒E、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正确答案:C12.人感染日本血吸虫是由于皮肤接触()A、急性血吸虫病病人的粪便B、慢性血吸虫病病人的粪便C、晚期血吸虫病病人的粪便D、水中的日本血吸虫毛蚴E、水中的日本血吸虫尾蚴正确答案:E13.HlV感染的淋巴细胞主要为()A、CD4⁺T细胞B、浆细胞C、CD8+T细胞D、B细胞正确答案:A14.结膜吸吮线虫的病例以婴儿居多,主要()A、与苍蝇直接接触婴儿的机会较多有关B、与病犬猫较常直接接触有关C、与人们饮食卫生有关D、与饲养犬猫有关E、与苍蝇繁殖数盘有关正确答案:A15.初步将志贺菌从肠道致病菌中鉴别出来的生化反应方法是()A、菊糖发酵试验B、肥达试验C、尿素分解试验D、胆汁溶解试验E、克氏双糖管接种试验正确答案:E16.检测病原菌抗原的优点是()A、比分离培养细菌诊断细菌性感染更可靠B、即使在发病早期使用了抗生素,标本中的病原菌已被抑制或被杀死,也不影响病原菌抗原的检出C、此类方法更简便、迅速,多数只需几分钟的时间就可观察结果D、敏感性稍差,标本中需含有大量抗原才能被特异性抗体检出E、如果抗体效价低,即可否定感染正确答案:B17.吸虫生殖系统的哪个结构与卵壳形成有关()A、卵模B、前列腺C、劳氏管D、储精囊E、受精囊正确答案:A18.目前已知的生物毒素中毒性最强的是()A、猩红热毒素B、白喉外毒素C、破伤风痉挛毒素D、肉毒毒素E、霍乱肠毒素正确答案:D19.男性,10岁。
微生物检验技术中级《相关专业知识》(题库)模拟试卷二[单选题]1.WHO推荐检测狂犬疫苗免疫后中(江南博哥)和抗体水平的方法是A.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B.PCR方法C.ELISA方法D.空斑试验E.血凝抑制试验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WHO推荐以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RFFIT)代替小鼠中和试验,能使荧光灶抑制≥50%的血清最高稀释度(倍数),即为被检血清的中和抗体滴度。
共 1 条1[单选题]2.ABO血型物质在人体中可产生的抗体是A.抗B抗体和抗O抗体B.抗A抗体和抗O抗体C.抗A抗体和抗B抗体D.抗A抗体、抗B抗体和抗O抗体E.抗O抗体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人类ABO血型抗原包括A、B两种抗原,在人体可产生抗A抗体和抗B抗体。
[单选题]3.流感病毒根据核蛋白抗原性的不同可分为A.2型B.3型C.5型D.6型E.4型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根据流感病毒核蛋白抗原性的不同,流感病毒可分为甲、乙、丙3型。
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抗原性比较稳定。
甲型最易变异,已发生多次世界性的大流行。
[单选题]4.结核菌素引起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变态反应需结合A.分枝菌酸B.蜡质DC.磷脂D.索状因子E.液体石蜡、羊毛脂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结核分枝杆菌蜡质D为胞壁中的主要成分,是一种肽糖脂与分枝菌酸复合物,能引起迟发型变态反应,并具有佐剂作用。
[单选题]5.肺炎链球菌由光滑型(S)转变为粗糙型(R),是因为A.失去外膜蛋白B.失去荚膜C.产生溶血素D.失去脂多糖E.失去菌毛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肺炎球菌的致病力,主要是荚膜的抗吞噬作用。
有荚膜的光滑型(S)菌有毒力,失去荚膜的粗糙(R)型毒力减低或消失。
[单选题]6.皮疹呈向心性分布的疾病是A.流行性斑疹伤寒B.洛矶山斑点热C.立克次体痘D.猫抓病E.地方性斑疹伤寒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洛矶山斑点热由立氏立克次体引起,经由受感染的蜱叮咬而传播。
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头痛、肌肉疼痛、恶心及红疹等病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
食品毒理学试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IOO题,每题1分,共100分)1、急性毒性是A、一次是指瞬间给予动物快速出现中毒效应B、机体(人或动物)一次大剂量或24小时多次接触外来化合物后所引起的中毒效应.甚至死亡效应C、机体一次大剂量接融化合物后引起快速而猛烈的中毒效应D、机体连续多次接触化合物所引起的中毒效应正确答案:B2、毒理学体外试验常选用A、大鼠和小鼠B、游离器官,细胞,细胞器C、鸟类D、果蝇正确答案:B3、最大无作用剂量(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是BA、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B、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C、人类终身摄入该化合物未能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D、一种化学物在环境中存在而不引起物体的损害的剂量正确答案:B4、1D50的概念是A、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B、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C、出现半数动物死亡的该试验组的剂量D、能引起一群动物50%死亡的剂量(统计值)正确答案:D5、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A、唾液B、汗液C、肠道D、肾脏正确答案:D6、染色体畸变有A、颠换B、互换C、转换D>置换正确答案:B7、染色体数目异常的表现不包括A、三倍体B、二倍体C、多倍体D、四倍体正确答案:B8、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的个别成员出现死亡的剂量A、绝对致死剂量(1D1oo)B、最小致死剂量(1DO1)C、最大耐受剂量(1Do)D、半数致死剂量(1D50)正确答案:B9、毒物是A、对大鼠经口1D50>500mg1kg体重的物质B、凡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C、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D、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对机体发生损害作用的物质正确答案:D10、致突变试验的质量控制应通过A、盲法观察B、设立阳性对照C、设立阴性对照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11、以DNA损伤为检测终点的致突变试验是A^微核试验B、染色体畸变试验C、Ames试验D、基因正向突变试验E、无正确答案:E12、诱导染色体畸变的主要靶分子为A、DNAB、纺睡丝C、中心粒D、微管蛋白正确答案:A13、影响致癌作用的因素有A、致癌物的相互作用B、维生素C、脂肪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14、确证的人类致癌物必须有A、经动物实验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并有一定线索B、充分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C、充分动物实验结果证明D、人类流行病学及动物致癌实验方面充分的证据正确答案:D15、急性经口染毒为了准确地将受试物染入消化道中,多采用A、吞咽胶囊B、灌胃C、饮水D、喂饲正确答案:B16、化学物质的哪些物理性质影响毒效应A、电离度B、熔点C、挥发度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17、致畸作用的毒理学特点是A、有致畸敏感期,计量反应关系曲线陡峭,物种差异明显B、有致畸敏感期,计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物种差异明显C、无致畸敏感期,计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物种差异明显D、无致畸敏感期,计量反应关系曲线陡峭,物种差异明显正确答案:A18、慢性毒性试验结束时,将部分实验动物继续留养「2个月,其目的不包括A、观察受试化学毒物有无迟发作用B、补充实验动物数目的不足C、对己显变化的指标进行跟踪观察D、观察受试化学毒物有无后作用正确答案:B19、胚胎毒性作用是A、功能缺陷,致畸作用B、致畸作用,致死作用C、生长迟缓,功能缺陷D、生长迟缓,致畸作用正确答案:C20、对于毒作用带描述,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慢性毒作用带值大,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B、急性毒作用带值大,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C、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慢性毒作用带D、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闭值的比值为急性毒作用带正确答案:B21、血脑及胎盘屏障受以下因素的影响A、动物种属B、年龄C、生理状态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22、体内消除自由基的酶系统平包括A、G-6-PD(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B、GSH-Px(谷肌甘肤过氧化物酶)C、GST(谷胧甘肤S一转移酶)正确答案:B23、最敏感的致死剂量指标是A、绝对致死剂量B、半数致死剂量C、最小致死剂量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B24、关于蓄积系数(K)的评价哪些是对的A、K<3为中毒蓄积B、K-1D50(1)∕1D50(n)C、KX为明显蓄积D、K>2为轻度蓄积正确答案:C25、下述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解毒作用是机体防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B、动物的种属、年龄、性别、营养状态及遗传特性,对生物转化的性质与强度均有重大影响C、经过体内的生物转化,所有化学毒物的毒性均降低D、前致癌物可通过生物转化后变成终致癌物正确答案:C26、动式染毒主要优点是A、装置备有新鲜空气补充B、受试化合物保持浓度不变C、保证染毒柜内和二氧化碳分压恒定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27、外源化学物的概念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28、下列哪种后果不是生殖细胞突变引起的A、显性遗传病B、隐性遗传病C、显性致死D、癌症正确答案:D29、影响化学毒物毒性大小和毒作用性质的决定因素是化学毒物的A、作用时间B、剂量C、吸收途径D、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正确答案:D30、突变的后果有A、显性致死,隐性致死,遗传性疾病B、肿瘤,显性致死,炎症C、隐性致死,变态反应,肿瘤D、显性致死,炎症,遗传性疾病正确答案:A31、代谢活化是指A、原形不致癌的物质经过生物转化变为致癌物B、一相反应可以增毒,二相反应可以减毒C、经结合反应后,水溶性增大,毒性也增大D、减毒或增毒必须经过四种反应正确答案:A32、以下哪种情况属于染色体整倍性畸变A^nB、2nC、3nDs上述AC都是正确答案:D33、关于倒位的描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上的基因有丢失B、染色体只发生一次断裂C、染色体两臂均断裂断片互换D、染色体旋转180度正确答案:D34、发生慢性中毒的基本条件是毒物的A、剂量B、蓄积作用C、选择作用D、作用时间正确答案:B35、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原则是A、按一定顺序进行Bs最短的时间C、最经济的办法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36、下述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在体内检出化学毒物时,机体才可能出现相应的机能改变并表现出中毒的病理征象B、化学物的蓄积作用,是慢性中毒的基础C、有效地排除体内毒物,防止或减少毒物的蓄积作用,是预防和减少慢性中毒的重要措施D、物质蓄积可能引起慢性中毒的急性发作正确答案:A37、慢性毒性试验主要目的是A、确定阈计量B、确定最大无作用计量C、进行该化合物的危险度评价D、以上AB正确正确答案:D38、改进寇氏法要求A、设5-7剂量组B、每个剂量组小鼠不可少于10只C、组距为几何级数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39、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第三阶段试验内容不包括A、遗传毒性试验B、致癌试验C、致畸试验D、短期喂养试验正确答案:D40、亚慢性毒性试验对动物的要求是A、成年动物B、大鼠IoOg左右,小鼠15g左右C、大、小鼠,狗,家兔均可用D、必须为啮齿类或非啮齿类动物正确答案:B41、经典的毒理学研究对象是A、细菌B、核素C、各种化学物质D N病毒正确答案:C42、急性毒作用带为A、急性阈剂量/半数致死剂量的比值B、急性阈剂量/漫性阈剂量的比值C、半数致死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D、慢性阈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正确答案:C43、下列哪些发生断裂与重接的染色体基因不丢失和增加A、倒位B、易位C、插入D、重复正确答案:A44、苯环上的一个氢被烷基取代其毒性发生改变A、苯对造血功能主要是抑制作用,而甲苯为麻醉作用B、苯主要从呼吸道,对呼吸系统有毒性作用,而甲苯没有C、苯中毒产生过量的儿茶酚胺刺激心肌细胞发生心室颤动,而甲苯没有D、苯为致癌物,甲苯为工业毒物正确答案:A45、完整的毒理学评价可划分四个阶段的实验研究,下述哪一项描述是错误的A、第四阶段是进行人群接试验研究B、第二阶段进行亚急性毒性试验和致突变试验C、第三阶段进行亚慢性毒性试验和代谢试验D、第一阶段进行急性毒性试验正确答案:A46、常见的烷化剂有A、N—亚硝基化合物B、硫芥C、烷基硫酸酉旨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47、突变发生在体细胞,结局主要是A、发生肿瘤B、抵抗力下降C、常见病增多D、发生畸形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48、危险度是A、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的定量估计B、外来化合物不损害机体的可能性C、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D、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的定性估计正确答案:A49、下列哪种类型不属于以DNA为靶的诱变A、烷化剂作用B、碱基类似物取代作用C、嵌入剂作用D、对DNA合成酶系的破坏作用正确答案:D50、下列哪组致癌物为非遗传毒性致癌物A、免疫抑制剂,无机致癌物,促癌剂B、促癌剂,前致癌物,细胞毒物C、激素,固态物质,无机致癌物D、免疫抑制剂,过氧化物酶体增生剂,促癌剂E、直接致癌物,过氧化物酶体增生剂,细胞毒物正确答案:D51、关于基因突变的碱基置换,下述哪一项描述是错误的A、DNA的噂换成另一嘿吟,称为转换B、DNA的漂吟换成另一嗯咙,称为颠换C、DNA的嗜咙换成另一嚓吟,称为转换D、DNA的啼陡换成另一啼吮,称为转换正确答案:C52、经呼吸道静式染毒主要优点是A、设备简单B、操作方便C、消耗受试物少Ds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53、亚慢性毒性试验主要目的是A、探讨阈剂量及最大无作用剂量B、探讨剂量反应关系C、预测有无潜在性危害D、为其它试验剂量设计提供数据正确答案:A54、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毒物作用于机体表现出独立作用,主要是由于A、化学毒物在对机体毒作用方面存在竞争作用B、化学毒物毒作用的靶器官相同C、化学毒物在化学结构上为同系物D、化学毒物各自作用的受体、靶不同,出现各自不同的毒效应正确答案:D55、下列哪些形式不属于基因突变A、倒位B、颠换C、移码突变D、大段损伤正确答案:A56、肾脏排泄主要的机理是A、肾小管主动转运B、肾小球滤过C、肾小球简单扩散D、肾小球主动转运正确答案:B57、关于食物利用率,下述哪一项描述是错误的A、其为一般性观察指标B、是指动物食入IOO克饲料所增长的体重克数C、体重增长减慢,则食物利用率肯定降低D、每日食量减少,食物利用率不一定改变正确答案:C58、关于拟紫外线断裂剂的描述错误的是A、诱发DNA双链断裂B、需经S期复制才看见染色体断裂C、依赖断裂剂D、射性断裂剂不同正确答案:A59、突变发生在体细胞,结局主要是A、遗传性疾病B、发生肿瘤C、常见病增多D、抵抗力下降正确答案:B60、目前普遍认为下述哪一毒作用没有阈值A、致畸作用B、致癌作用C、慢性毒作用D、亚慢性毒作用正确答案:B61、化学毒物与机体毒作用的剂量一反应(效应)关系最常见的曲线形式是A、非对称S状曲线B、直线型曲线C、对称S状曲线D、抛物线型曲线正确答案:A62、亚慢性毒性试验期限是A、环境毒理学3-6个月B、食品毒理学3-6个月C、工业毒理学1-3个月D、食品毒理学90天喂养E、以上都对正确答案:E63、人体必需的元素及化合物,主要是研究制订A、最低容许限量B、最低供给的限量C、最高容许浓度及最低供给的限量D、最高容许浓度正确答案:C64、外源化学物联合作用的类型有A、相加作用B、协同作用C、拮抗作用Ds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65、化学致癌过程有多个因素参与,下述哪一项除外A、细胞增殖B、细胞程序性死亡C、DNA修复D、代谢酶激活正确答案:D66、胎仔检测内容有A、外观检查B、骨骼检查C、称重Ds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67、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A、绝对致死剂量(1D1oO)B、最小致死剂量(1DO1)C、最大耐受剂量(1DO)D、半数致死剂量(1D50)正确答案:D68、染色体数目异常出现三体可记为A、2n-1B、2n-3C、2n+3D、2n+1正确答案:D69、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A、绝对致死剂量(1D1oo)B、最小致死剂量(1DO1)C、最大耐受剂量(1Do)D、半数致死剂量(1D50)正确答案:D70、几种动物静脉注射的注射量范围(MI)是A^大鼠0.2-0.5Bs大鼠10-2.OC、家免3.OTO.O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C、曲线开始陡峭, 中间陡峭,最后平缓71、S一曲线的特点是正确答案:B72、关于癌症病因,下述哪一项描述是错误的A、癌症是由多种病因诱变的B、机体发生癌症的内在原因有遗传因素C、人类癌症90%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主要是辐射致癌和病毒致癌D、人类癌症90%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主要是化学因素致癌正确答案:C73、体内毒物蓄积若要达到最大蓄积量,至少需要几个生物半减期A、2B、6C、4D、8正确答案:D74、碱基置换的后果是出现A、同义密码B、错义密码C、终止密码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D75、下述哪一过程不是致癌作用的三个阶段:A、突变B、进展C、促进D、引发正确答案:A76、慢性毒性试验设有四个计量组(高、中、低、最低)及对照组,哪个计量组为最大无作用计量A、低计量组出现了个别动物极轻微中毒症状,与对照组相比P>0.05B、中计量组出现了轻微中毒的症状,与对照相比P<0.05C、最低计量无任何中毒症状,与对照组相比P>0.05D、高计量组出现了明显的中毒症状,与对照组相比P<0.01正确答案:C77、对于同一种化学物,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哪项毒性指标数值最大DA、1D50B、1DOC、1DO1D、1D1OO正确答案:D78、可以作为致畸试验阳性对照物的是A、维生素E,敌枯双,五氯酚钠B、维生素D,敌枯双,五氯酚钠C、维生素A,敌枯双,五氯酚钠D、维生素B,敌枯双,五氯酚钠正确答案:D79、微核试验的遗传学终点为A、DNA完整性改变B、染色体完整性改变或染色体分离改变C、染色体交换或重排D、细胞分裂异常正确答案:B80、环状染色体是A、染色体长臂两端连接形成环状B、染色体短臂两端连接形成环状C、染色体两臂断裂重新形成环状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C81、有关染色体畸变的描述错误的是A、染色体结构异常B、染色体数目异常C、光镜下不可见的变化D、光镜下可见的变化正确答案:C82、协同致癌作用机理包括A、抑制DNA修复B、选择性增强DNA受损细胞的增殖C、活化作用酶系统活力发生改变D、上述AC正确E、上述AB正确正确答案:E83、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结果分析指标是A、肿瘤多发性,肿瘤潜伏期,肿瘤死亡率B、肿瘤发生率,肿瘤存活率,肿瘤死亡率C、肿瘤发生率,肿瘤多发性,肿瘤潜伏期D、肿瘤发生率,肿瘤多发性,肿瘤死亡率正确答案:C84、胚胎毒性作用一般公认的概念系指外源化学物引起A、新生动物存活率降低B、胎仔生长发育迟缓C、胎盘异常D、母体中毒正确答案:B85、物种差异影响化学物的毒性的例子是A、猴子体内可发生N-经化,N-2一乙itt氨基菊与硫酸结合变成致癌物B、猫体内可发生N-经化N-2一乙醐氨基菊与硫酸结合变成致癌物C、鼠体内可发生N-经化,N-2一乙献氨基菊与硫酸结合变成致癌物D、家免体内可发生N-经化,N-2一乙itt氨基菊与硫酸结合变成致癌物正确答案:C86、大鼠致畸试验中的给药时间是受精后A、8-16天B、9T6天C、9-17天D、7-16天E、8-17天正确答案:C87、导致染色体结构异常的原因是A、DNA交联B、DNA链的复制错误C、DNA链的断裂与异常重接D、DNA链的断裂与原位正确答案:C88、哪种试验组符合我国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A、AmeS试验,大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B、AnI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大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C、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大鼠辜丸细胞染色体试验D^SCE试验,微核试验,染色体试验正确答案:C89、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A、1DIOOB、1D50C、1DO1D、1DO正确答案:B90、关于微核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实质是DNAB、是丢失的染色体片段C、存在于细胞核中D、存在于细胞质中正确答案:C91、关于大段损伤的描述错误的是A、DNA链大段缺失B、跨越基因的损伤C、DNA断裂D、光镜下可见正确答案:D92、鸟噂吟N-7位烷化作用的后果有(都是)A、鸟噂吟脱落B、脱喋吟C、作用碱基缺失D、移码突变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93、化学毒物在消化道吸收的主要部位是A、小肠B、胃C、食管D、大肠正确答案:A94、在染色体畸变试验中,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不能观察到A、微小体B、微核C、染色体环D、断片正确答案:B95、对毒作用带描述错误的是A、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慢性毒作用带B、慢性毒作用带值大,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C、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急性毒作用带D、急性毒作用带值大,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正确答案:D96、一致癌物的最终确定应该依据A、构效分析,致突变试验,动物致癌试验B、致突变试验,动物致癌试验,流行病学调查C、恶性转化试验,动物致癌试验,流行病学调查D、流行病学调查,计量反应关系,动物致癌试验正确答案:D97、危险度评定的核心内容是A、定性评定B、剂量反应关系确定C、毒性评定D、危害性评定正确答案:B98、毒物引起全部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最低剂量是A、绝对致死剂量(1D1OO)B、最小致死剂量(1DoI)C、最大耐受剂量(1DO)D、半数致死剂量(1D50)正确答案:A99、化学毒物及其代谢产物的肠肝循环可影响化学毒物的A、毒作用发生快慢B、毒作用持续时间C、毒作用性质D、代谢解毒正确答案:B100、化学毒物经皮吸收必须具备下述哪项条件A、水溶性B、分子量小于100C、脂溶性D、水溶性和脂溶性正确答案:D。
毒理学基础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毒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药物的疗效B. 药物的副作用C. 外来物质对生物体的有害影响D. 生物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毒理学研究的范畴?A. 毒性测试B. 毒物代谢C. 药物的合成D. 毒物的风险评估答案:C3. 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的区别是什么?A. 急性毒性是一次性暴露,慢性毒性是长期暴露B. 急性毒性是长期暴露,慢性毒性是一次性暴露C. 两者都是长期暴露D. 两者都是一次性暴露答案:A4. 半数致死剂量(LD50)是指:A. 50%的动物在暴露后存活B. 50%的动物在暴露后死亡C. 50%的动物在暴露后出现中毒症状D. 50%的动物在暴露后恢复健康答案:B5. 毒理学中的“剂量-反应关系”是指:A. 毒物剂量与生物体反应之间的关系B. 毒物剂量与生物体死亡之间的关系C. 毒物剂量与生物体恢复健康之间的关系D. 毒物剂量与生物体适应性之间的关系答案:A二、填空题6. 毒理学中的“四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吸收、分布、代谢、排泄7. 毒理学中的“三R原则”是指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减少(Reduction)、替代(Replacement)、精炼(Refinement)8. 毒物的生物转化通常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________,第二阶段是________。
答案:Ⅰ相反应、Ⅱ相反应9. 毒理学中的“最大无作用剂量”是指________。
答案:在该剂量下,未观察到任何不良效应的剂量10. 毒理学中的“剂量-反应曲线”通常呈现为________型曲线。
答案:S型三、简答题11. 简述毒理学中“剂量-反应”关系的重要性。
答案:剂量-反应关系是毒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描述了毒物剂量与生物体反应之间的关系。
了解这一关系对于评估毒物的潜在风险、确定安全剂量以及制定相应的安全标准至关重要。
一、单项选择题、1.有关毒物单纯扩散正确的是AA.由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不消耗能量 B.由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消耗能量C. 由低浓度处向高浓度处,不消耗能量 D.由低浓度处向高浓度处,消耗能量2.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一般需要经过BA.一个阶段 B.两个阶段 C.三个阶段 D.四个阶段3.食品毒理学研究食品中化学物的毒性主要采用BA.体外试验 B.体内试验C.流行病学研究 D.人体观察4.影响化学物毒性的实验条件主要是DA.实验动物的物种、实验动物的品系以及实验动物的个体因素与毒性反应B.温度与湿度、昼夜节律以及动物的饲养条件C.实验动物的性别、年龄、生理状况和营养状况D.途径和溶剂、染毒次数以及动物的饲养条件5.外源化学物致敏作用研究的首选动物为AA.豚鼠 B.大鼠 C.家兔 D、小鼠6.亚慢性毒性试验染毒期限一般为BA。
24小时 B.1—3个月 C.1年 D.2年7.慢性毒性试验中,高、中、低各剂量组间的剂量组距一般相差不小于CA.4倍 B.3倍 C.2倍 D.1倍8.基因中DNA序列的改变.通常称为AA.基因突变 B.染色体畸变C.染色体的结构改变 D.染色体的数目改变9.细胞丢失或增加一条或几条染色体叫做BA.整倍体 B.非整倍体 C.断裂 D.断片10.有些化学物质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其原形或其化学水解产物就可以引起生物体的突变,该化学物称为DA.染色体畸变剂 B.间接诱变剂C. 基因突变剂 D.直接诱变剂11.化学致癌的多阶段学说认为,化学致癌一般包括CA。
致癌和促癌阶段 B.致癌、促长和进展阶段C.引发、促长和进展阶段 D.促癌、致癌和进展阶段12.哺乳动物致癌试验中,整个试验结束后,患瘤动物总数在有效动物总数中所占的百分率,称为DA.癌变发生率 B.癌变发生数C.肿瘤发生数 D。
肿瘤发生率13.从孕体的主要发育阶段来看,对外源化学物损伤极为敏感的胚胎时期是BA.着床期 B.器官形成期C.胎儿期 D.原肠期14.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的第三阶段试验中的最敏感指标所得的NOAEL,若小于或等于人的可能摄入量的100倍,则说明CA.该受试物可考虑允许使用于食品 B.该受试物毒性较弱C 该受试物毒性较强 D.该受试物应进行慢性毒性试验15.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特效解毒剂是AA,解磷定 B.石灰水 C.乙酰胺 D.美兰16.动物试验结果已证明,黄曲霉毒素主要诱发CA.皮肤癌 B.淋巴癌 C.肝癌 D.肺癌·17.在进行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价时,凡属毒理学资料比较完整,世界卫生组织已公布日允许摄人量或不需规定日允许摄人量者,要求进行CA.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B.急性毒性试验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C 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D.急性毒性试验18.慢性锌中毒的临床表现是CA. 便秘 B.神经性皮炎C.顽固性贫血 D.血红蛋白含量升高19.地方性氟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是DA.神经系统症状 B.心血管病变C.胃肠道症状 D.牙齿和骨骼的损害20.食品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BA.微生物 B 外来化学物质C.寄生虫或虫卵 D.环境污染物21.若想定性描述一种外源化学物对机体产生有害作用的可能性,宜选用AA.危害性 D.毒性 C.危险性 D.毒效应22.一般认为,外源化学物的致突变作用属于AA.迟发毒性作用 B.可逆毒性作用C.一般毒性作用 D.无阈毒性作用23.在生物体内可测量的生化、生理、行为、病理组织学或其他方面的变化,称为DA.接触生物学标志 D.反应生物学标志C.效应生物学标志 D.易感性生物学标志24.苦杏仁中毒属于AA.氰苷中毒 B.皂素中毒 C.真菌中毒 D.霉菌毒素中毒25. 20世纪50年代日本的著名水俣病是由工业废水污染水体引起的,主要含重金属( B )A.铜B.汞C.铅D.铁26.按照丙烯酰胺来源推断,下列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最高的是( D )A.大米B.面粉C.黄瓜D.薯片27.关于半数致死剂量叙述正确的是( A )A.半数致死剂量是一个统计学数值,能够全面反映外源化学物的毒性特征B.半数致死剂量只与毒物本身和实验动物有关C.半数致死剂量越大,表示毒物毒性越弱D.表示半数致死剂量时,必须注明染毒时间28.黄曲霉毒素中毒性最强的一类是( A )A.B1B.G1C.M2D.G229.就营养因素而言,在肿瘤发生过程中属于有效促长剂的是( ?A )A.碳水化合物合理脂类B.维生素AC.维生素CD.维生素B23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慢性毒性试验一般连续染毒为3个月B.亚慢性毒性试验应连续染毒3周C.急性毒性试验一般观察时间是2周D.急性毒性试验应选用初断乳的动物31.致畸指数是( ?C )A.母体LD50与胎仔最小摄入量之比B.母体LD50与胎仔最小致畸作用剂量之比C.母体LD50与胎仔最大致畸作用剂量之比D.母体LD50与致畸危害指数之比32.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食品是1993年投放美国市场的( B )A.大豆B.西红柿C.玉米D.马铃薯33.下列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是( A )A.维生素AB.维生素B1C.维生素B2D.维生素C34.危险度是( ?A )A.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能力B.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C.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的定性估计D.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的定量估计二、填空题1.毒理学中的剂量通常是指机体接触化学物质的量或给予机体化学物质的量,一般以mg/kg 表示。
毒理学理论知识考核试题一.单选题1、大多数化学致癌物在化学结构上最主要的特点是()[单选题]*A、亲核的活性代谢产物B、亲电子的活性代谢产物VC、自由基形式的代谢产物D、环氧化物E、含亲水集团的物质2、欲把毒理学剂量反应关系中常见的非对称S状曲线转换为直线,需要将()[单选题]A、纵坐标用对数表示,横坐标用反应频数表示B、纵坐标用概率单位表示,横坐标用对数表示VC、纵坐标用对数表示,横坐标用概率单位表示D、纵坐标用反应频数表示,横坐标用概率单位表示E、纵坐标用概率单位表示,横坐标用反应频数表示3、吸入性颗粒物所产生的生物活性强弱取决于其()[单选题]*A、溶解度B、挥发度C、解离度D、分散度VE、光学异构选题]*A.混入食物中的毒物B.肠道排泄的毒物C.随胆汁排出的毒物VD.肠道菌群E.生物转化的产物34、关于细胞色素P450酶系,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单选题]*A.单加氧酶B.最重要的氧化反应酶C.其中的黄素蛋白可以增加P450与底物的亲和力VD.其中细胞色素b5是电子转运体E.可以催化杂原子的氧化35、有些化学物质本身不致癌,但是它们与致癌物先后或者同时进入机体却成为助癌物或者促癌物,这是化学物质的:()[单选题]*A.相加作用B.独立作用C.协同作用D.加强作用VE.拮抗作用36、由于不同种属的动物对化学毒物的反应存在差别,所以在急性毒性试验时,最好选用两种动物是:()[单选题]*A.大鼠和小鼠B.大鼠和家兔C.大鼠和狗VD .狗和猴E .小鼠和豚鼠37、亚慢性毒性试验期限是:()[单选题]*A. 1个月B . 3个月VC . 3个月以上D. 14 天E .终生38、下列指标中,不属于量反应指标的是()[单选题]*A.体重增长量B.脏器系数C.酶活性单位D.死亡率VE.呼吸频率39、弱有机碱在消化道中易于吸收的部位是:()[单选题]* A胃B十二指肠C小肠。
D结肠E直肠40、通常情况下,水溶性、分子量小的外源化学物经生物膜转运的机理是:()[单选题]*A主动转运B滤过VC简单扩散D载体扩散E膜动转运41、关于外源化学物经呼吸道吸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单选题]*A.呼吸系统的任何部位都可以吸收,其中以气管和支气管为主B.血-气分配系数是指呼吸膜两侧分压达到动态平衡时,化合物在血中浓度和肺泡气中浓度的比值。
2023年《卫生毒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单选题1.经皮吸收的主要影响因素有A、化学物质分子的大小B、化学物质脂比水分配系数C、皮肤充血D、皮肤完整性和通透性E、以上均是参考答案:E解析:影响化学毒物经皮肤吸收的因素除化学毒物分子量大小、脂溶性外,还包括角质层的完整性及水化状态,外界温度等,此外,皮肤充血及局部炎症等都有利于化学毒物的吸收。
2.小动物接触易挥发液态化合物的急性毒性试验,最适宜采用的染毒方法是A、喂饲B、灌胃C、吞咽胶囊D、静式吸入E、皮肤敷贴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是基本知识题,考核急性毒性试验的染毒途径和方法。
在分析此题时应考虑:①该受试物的理化性质;②人体可能的接触途径。
然后再选择适当的染毒方法。
根据提干,受试物是易挥发液态化合物,因此人体最可能的接触途径为呼吸道。
实验动物染毒途径的选择应与人体接触途径相同。
因此在5个备选答案中,正确答案是D静式吸入。
3.下列反应中由细胞色素P450酶系催化的是A、单胺氧化B、黄口票吟氧化C、S-氧化D、醛脱氢E、醇脱氢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核化学物各种生物转化反应与代谢酶的关系。
单胺氧化酶催化单胺氧化,含黄毒单加氧酶催化黄口票吟氧化,细胞色素P450酶系催化S-氧化,醛脱氢酶催化醛脱氢,醇脱氢酶催化醇脱氢。
故选项C是正确的。
4.通过亲性腺作用损害生殖与发育过程的化学物是A、反应停B、维生素AC、5-羟色胺D、甲基汞E、氯化镉参考答案:E解析:本题为基本知识题,考核化学物造成生殖与发育过程损害的方式。
5个选项中,反应停和维生素A可作用于妊娠早期,损害胚体发育,具有胚胎毒性;5-羟色胺和甲基汞可分别造成胎盘血流量减少、胎盘转运功能障碍或影响胎盘滋养层对于必需氨基酸的摄取,具有胎盘毒性;只有氯化镉可造成小鼠卵巢出血与排卵抑制,具有性腺毒性。
故选项E为正确答案。
5.下列哪种后果不是生殖细胞突变引起的A、显性致死B、显性遗传病C、隐性致死D、隐性遗传病E、癌症参考答案:E解析:如果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无论其发生在任何阶段,都可能会对后代产生影响,其后果可分为致死性和非致死性两种。
卫生毒理学复习题库(选择题附答案)1第一章绪论【A 型题】1. 经典的毒理学研究对象是 DA.核素B.细菌C.病毒D.各种化学物质2. 卫生毒理学和毒理学的主要区别是CA.毒理学相当于总论.而卫生毒理学是个论B.卫生毒理学与毒理学研究的方法有所不同C.卫生毒理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围,毒理学属于边缘学科D.卫生毒理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小,毒理学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大3.外源化学物的概念 D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D.以上都是【B 型题】【名词解释】1.毒理学2.现代毒理学3.卫生毒理学4.管理毒理学【问答题】1.毒理学、现代毒理学及卫生毒理学的任务和目的2.卫生毒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几种3.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研究内容及相互关系4.如何理解毒理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5.毒理学主要分支有哪些【论述题】1. 试述毒理学发展趋势及有关进展。
2.谈谈现代毒理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2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A 型题】1.毒物是 DA.对大鼠经口LD50>500mg/kg体重的物质B.凡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C.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D.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对机体发生损害作用的物质的概念是DA.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B.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C.出现半数动物死亡的该试验组的剂量D.能引起一群动物50%死亡的剂量(统计值)与毒性评价的关系是CA.LD50 值与毒性大小成正比B.LD50 值与急性阈计量成反比C.LD50 与毒性大小成反比D.LD50 值与染毒剂量成正比4.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BA.LD100B.LD50C.LD01D.LD05.对于毒作用带描述,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C A.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值的比值为急性毒作用带B.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慢性毒作用带C.急性毒作用带值大,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D.慢性毒作用带值大,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6.毒性的上限指标有BA.绝对致死量,最大耐受量,最大无作用计量,最小致死量B.绝对致死量,最大耐受量,半数致死量,最小致死量C.绝对致死量,最大无作用计量,阈计量,半数耐受计量D.绝对致死量,阈计量,最大耐受量,最小致死量7.最大无作用剂量(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是BA.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B.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C.人类终身摄入该化合物未能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D.一种化学物在环境中存在而不引起物体的损害的剂量8.最小有作用剂量(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水平)是DA.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出现了亚临床症状的最小剂量B.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造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损伤的最小剂量C.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引起免疫功能减低的最小剂量D.一种化合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使某项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的最低剂量9.最敏感的致死剂量指标是BA.绝对致死剂量B.半数致死剂量C.最小致死剂量D.以上都是10.毒物引起全部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最低剂量是A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11.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的个别成员出现死亡的剂量B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12.毒物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C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13.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D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14.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D 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15.对LD50 描述错误..的是 D A.指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B.是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C.是对不同毒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D.毒物的急性毒性与LD50 呈正比16.对阈剂量描述错误..的是DA.指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最低剂量B.与毒物一次接触所得的阈剂量为急性阈剂量C.长期反复多次接触毒物所得的阈剂量为慢性阈剂量D.毒物的急性阈剂量比慢性阈剂量要低17.对毒作用带描述错误..的是 CA.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急性毒作用带B.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慢性毒作用带C. 急性毒作用带值大,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D 慢性毒作用带值大,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18.急性毒作用带为 AA.半数致死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B.急性阈剂量/半数致死剂量的比值C.急性阈剂量/慢性阈剂量的比值D.慢性阈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19.慢性毒作用带为CA.半数致死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B.急性阈剂量/半数致死剂量的比值C.急性阈剂量/慢性阈剂量的比值D.慢性阈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20.对于同一种化学物,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哪项毒性指标数值最大 EA.LD50B.LD0C.LD01E.LD10021.对于同一种化学物,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哪项毒性指标数值最小 BA.LD50B.LD0C.LD01D.LD10022.对LD50 描述,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C A.指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B.又称致死中量C.毒物的急性毒性与LD50 呈正比D.是对不同毒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23.慢性毒作用带为CA.半数致死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B.急性阈剂量/半数致死剂量的比值C.急性阈剂量/慢性阈剂量的比值D.慢性阈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24.机体组织细胞对毒作用反应特点不包括:B A.具有特异的靶器官和靶部位B.病变性质相同C.病变性质各有不同D.病变程度存在剂量-效应关系25化学毒物与机体毒作用的剂量-反应(效应)关系最常见的曲线形式是DA.直线型曲线B.抛物线型曲线C.对称S状曲线D.非对称S状曲线曲线的特点是A A.曲线开始平缓,中间陡峭,最后又趋平缓B.曲线开始平缓,中间平缓,最后陡峭C.曲线开始陡峭,中间平缓,最后仍平缓D.曲线开始陡峭,中间陡峭,最后平缓【B 型题】27~30题A 效应B 反应C 剂量—效应(反应)关系D 有的个体不遵循剂量(效应)反应关系规律E剂量反应曲线27.用 CCl4 给大鼠经呼吸道感染后,测试大鼠血清中 GPT 升高,CCl4 所发生的GPT改变为 A染毒大鼠100只中有50只GPT升高,即效应发生率为50%,此为B29.随着CCl4 染毒剂量的增高GPT显著增高C30.某患者因上感而就医,进行青霉素过敏试验中致死 D【名词解释】1.毒物7.靶器官8.毒性9.阈剂量10.最大无作用剂量11.剂量-效应关系12.剂量-反应关系13.危险度14.危害性15.安全性【问答题】1.毒理学中主要的毒性参数有哪些2.一般认为哪些毒性作用有阈值,哪些毒性作用无阈值3.为什么把毒效应谱看成连续谱4.绘制一条典型的剂量-反应曲线。
成都医学院毒理学基础题库第一章绪论1、毒物是指(D)。
1、毒理学主要分为(D)三个研究领域。
A 对大鼠经口LD50>500mg/kg 体重的物质A 描述毒理学、管理毒理学、生态毒理学B 凡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B 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生态毒理学C 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C 生态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D 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引起机体发生损害D 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作用的物质2、用实验动物进行适当的毒性试验,以获得用于评2、关于毒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价人群和环境特定化学物暴露的危险度信息是(A)A 毒性的大小是相对的,取决于此种物质与机体接的工作范畴。
触的量。
A 描述毒理学B 机制毒理学 B 毒性较高的物质,只要相对较小的剂量,即可对C 管理毒理学D 生态毒理学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3、被誉为弗洛伊德学说的先驱、化学揭破学家、药 C 毒性是物质一种内在的不变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物化学创始人和现代化学疗法的教父的是(C)。
的物理性质A GrevinB Ramazzini D 我们不能改变毒性,但能改变物质的毒效应C ParacelsusD Fontana 3、一次用药后,(C)个药物消除半衰期时,可认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为该药物几乎被完全消除。
A 危险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危险度管理。
A 2B 4 C5 D8B 替代法又称“3R”法,即优化、评价和取代。
4、化学毒物对不同个体毒作用敏感性不同,其原因不包括(A)。
C通过整体动物实验,可以获得准确的阈剂量。
D 只进行啮齿类动物的终生致癌试验不能初步预 A 化学物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测出某些化学物的潜在危害性或致癌性。
B 代谢酶的遗传多肽性5、危险度评价的四个步骤是(A) C 机体修复能力差异A 危害性认证、剂量-反应关系评价、接触评定、 D 宿主其他因素危险度特征分析。
5、重复染毒引起毒作用的关键因素是(B)。
实验诊断学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不包括A、核变性B、空泡形成C、毒性颗粒D、大小不均E、卡波氏环正确答案:E2、结核病的检验项目包括A、分子生物学试验B、以上都是C、直接显微镜检查D、分离培养、鉴定与药敏试验E、免疫学试验正确答案:B3、心肌中主要存在的肌酸激酶同工酶是A、CK-MM3B、CK-MM2C、CK-BBD、CK-MM1E、CK-MB正确答案:E4、继发性纤溶时交联纤维蛋白被水解后可生成的特殊片段是A、A片段和B片段B、X片段,Y片段C、D-二聚体D、D片段和E片段E、X片段正确答案:C5、关于尿α1-MG↑临床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A、肾小球滤过功能降低B、近端肾小管功能受损C、远端肾小管功能受损D、严重肝实质病变E、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均受损正确答案:B6、在肝病恢复期,导致尿胆红素阴性,而血清直接胆红素仍很高的原因是A、β胆红素的存在B、肝肾综合症C、α胆红素的存在D、δ胆红素的存在E、γ胆红素的存在正确答案:D7、A patient`s urinalysis revealed a positive bilirubin and a decreased urobilinogen level. These results are associated with:A、biliary obstructionB、urinary tract infectionC、hemolytic diseaseD、hepatic disease正确答案:A8、下列选项中,属于正常精液检查结果的是A、55%精子具活力B、精子计数100×109/LC、pH6.8D、白细胞15/HPE、异形精子占30%正确答案:B9、下列关于类风湿因子的说法,最确切的是A、类风湿患者的关节液内不存在类风湿因子B、老年人血清中不应该有类风湿因子阳性C、类风湿因子是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特异性指标D、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因子可阳性,其它疾病也可阳性E、ANA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是特异性指标正确答案:D10、有关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自身抗体,哪一种说法对诊断最确切、最有意义A、抗Sm阳性率不高,最无诊断价值B、抗ENA抗体阳性无诊断价值C、ANA阳性率最高,最有诊断价值D、抗RNP对类风关最有诊断价值E、抗dsDNA最能说明与疾病的活动相关正确答案:E11、HDL能将下列那种物质转运到肝脏进行分解代谢A、游离脂肪酸B、甘油三酯C、乳糜微粒D、磷脂E、胆固醇正确答案:E12、ALT-黄疸分离现象见于A、原发性肝癌B、重症肝炎C、急性肝炎D、肝硬化E、慢性肝炎正确答案:B13、外源凝血系统最常用的筛选试验是A、出血时间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C、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D、凝血时间E、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正确答案:C14、异型淋巴细胞/反应性淋巴细胞增多可见于A、急性胰腺炎B、急性心肌梗死C、急性阑尾炎D、化脓性胆囊炎E、病毒性肝炎正确答案:E15、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方法是A、骨髓检查B、血常规C、有无肝脾淋巴结肿大D、网织红细胞计数E、贫血形态分类正确答案:A16、血沉增快可见于A、真性红细胞增多症B、血液浓缩C、心绞痛D、活动性结核E、良性肿瘤正确答案:D17、Epithelial cell casts are most indicative of:A、tubular necrosisB、pyelonephritisC、glomerulonephritisD、nephrotic syndrome正确答案:A18、酒精性肝损害时,增高最显著的酶是A、γ-谷氨酰转移酶B、脯氨酰羟化酶C、碱性磷酸酶D、单胺氧化酶E、转氨酶正确答案:A19、关于心肌酶在临床上的应用说法,不正确的是A、传统意义上的心肌酶谱包括CK及CK-MB,LD及其LD3,ASTB、心肌酶对心肌损伤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不如肌钙蛋白C、AST在AMI发作后动态变化与LDH相似,且无特异性,已不再用作心肌损伤标记物D、在不能做cTn检测时,可以应用CK-MB,或再加测总CKE、除CK-MB和CK外,其他心肌酶在诊断AMI时不应再使用正确答案:E20、下列哪项不符合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症A、纤溶酶原激活物质增多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增多C、血浆纤维蛋白原降低D、血小板计数正常E、周围血片有破碎红细胞正确答案:E21、临床判断消化道出血完全停止的最可靠实验指标结果是A、粪胆素试验阴性B、粪隐血试验阴性C、粪镜检无红细胞D、无柏油样黑便E、粪胆原试验阴性正确答案:B22、有机磷农药中毒可出现明显异常的是A、尿气味B、尿颜色C、尿渗量D、尿量E、尿比密正确答案:A23、对巨红细胞的描述,错误的是A、由于幼稚红细胞内DNA合成不足导致红细胞不能按时分裂B、胞体直径大于l5μmC、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D、胞核小而圆E、多为叶酸及维生素B"缺乏所致正确答案:D24、淋巴细胞增多主要见于A、化脓菌感染B、寄生虫感染C、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D、病毒性感染E、接触放射线正确答案:D25、以下关于vWF描述,正确的是A、其主要是在红细胞内合成B、与VIII因子在血浆中形成共价复合物C、对凝血有拮抗作用D、对VIII因子有明显的保护作用E、属于维生素K依赖因子正确答案:B26、下列关于CK-MB mass 说法,正确的是A、CK-MB mass 增高程度不能反映梗死的范围B、CK-MB mass 是测定CK-MB 蛋白浓度C、CK-MB mass 是CK-MB 的一种亚型D、CK-MB mass与CK-MB 在心肌损伤中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一致E、CK-MB mass 与CK-MB 是两种完全不相同的物质正确答案:B27、出血时间延长可出现于以下哪种疾病A、胃溃疡B、肺栓塞C、血管性血友病D、急性肝炎E、肠结核正确答案:C28、尿中有形成分(细胞,管型)防腐时,最合适的防腐剂是A、浓硫酸B、浓盐酸C、甲醛D、甲苯E、麝香草酚正确答案:C29、关于血红蛋白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隐血试验阳性B、离心后镜检红细胞不增多C、尿液常为酱油色D、可见于急性血管内溶血E、因为尿中红细胞破坏所致正确答案:E30、确诊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依据是A、脑脊液中的氯化物含量B、脑脊液中的细胞数C、脑脊液中的蛋白质含量D、脑脊液中的葡萄糖含量E、找到新型隐球菌正确答案:E31、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和监测指标是A、尿血红蛋白B、尿糖C、尿肌红蛋白D、尿微量清蛋白E、尿本周蛋白正确答案:D32、根据CD抗原群命名原则,B细胞的分化抗原为A、CD25B、CD8C、CD19D、CD57E、CD4正确答案:C33、血清LDH活性增高情况不包括:A、急性心肌梗死B、骨骼肌损伤C、不稳定性心绞痛D、溶血性贫血E、肝脏疾病正确答案:C34、新鲜尿液具有烂苹果味,提示A、慢性尿潴留B、晚期膀胱癌C、有机磷中毒D、酮症酸中毒E、苯丙酮尿症正确答案:D35、下列物质中,结核性积液时明显升高的是A、溶菌酶B、腺苷脱氨酶C、淀粉酶D、乳酸脱氢酶E、甲胎蛋白正确答案:D36、泡沫样脓性阴道分泌物多见于A、阿米巴性阴道炎B、老年性阴道炎C、滴虫性阴道炎D、念球菌性阴道炎E、细菌性阴道炎正确答案:C37、胆汁淤积的患者可能的肝功能检测结果A、PT 延长,TBIL ↑,DBIL ↑↑↑,IBIL ↑,ALT ↑↑,ALP↑↑B、PT 缩短,TBIL ↑↑↑,DBIL ↑↑↑,IBIL ↑,ALT ↑↑,ALP↑↑C、PT 延长,TBIL ↑↑,DBIL ↑↑,IBIL ↑,ALT ↑,ALP↑↑↑D、PT 正常,TBIL ↑↑,DBIL ↑↑↑,IBIL ↑,ALT ↑↑,ALP↑↑E、PT 缩短,TBIL ↑,DBIL ↑↑↑,IBIL ↑,ALT ↑↑,ALP↑↑正确答案:C38、关于浆膜腔积液,错误的是A、肝硬化时腹水多为漏出液B、渗出液多为细菌感染所致C、胆汁刺激发生腹水多为漏出液D、漏出液和渗出液的鉴别不是绝对的E、漏出液长期滞留于浆膜腔,可发生浓缩正确答案:C39、健康体检时,为了解肝脏是否有损伤,最敏感的指标是A、ALPB、HBsAgC、前清蛋白D、血清清蛋白E、ALT正确答案:E40、适于尿沉渣检查的标本为A、首次晨尿B、3小时尿C、24小时尿D、餐后2小时尿E、随机尿正确答案:A41、关于正常阴道分泌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含大量鳞状上皮细胞B、弱酸性C、含大量白细胞D、黄色水样E、无菌正确答案:A42、急性感染的恢复期可见A、异性淋巴细胞增多B、嗜碱性粒细胞增多C、淋巴细胞增多D、单核细胞增多E、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正确答案:C43、下列情况中,血心肌肌钙蛋白检测不适宜用于A、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B、微小心肌梗死的诊断C、再梗死的监测D、监测溶栓治疗效果E、不稳定性心绞痛病情监测正确答案:D44、线索细胞为黏附大量何种菌的阴道鳞状上皮细胞A、淋球菌B、真菌C、阴道加德纳菌D、阴道杆菌E、厌氧菌正确答案:C45、Which of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is associated with the greatest proteinuria?A、Acute pyelonephritisB、Nephrotic syndromeC、Acute glomerulonephritisD、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正确答案:B46、关于肝细胞性黄疸,说法错误的是A、尿胆红素阳性B、尿胆原增加C、UCB增加D、CB增加E、TB增加正确答案:B47、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h血糖应为A、3.9-6.4mmol/LB、<11.1mmol/LC、7.8-9.0 mmol/LD、13.0 mmol/LE、<7.8 mmol/L正确答案:E48、当血清中HBsAg、HBeAg阳性时,说明A、具有较强传染性B、病情比较稳定C、具有免疫力D、无传染性E、曾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正确答案:A49、流式细胞术的检测特点A、对流动状态下的单细胞悬液进行单参数测定B、以上都不对C、对静止状态下的单细胞悬液进行单参数测定D、对流动状态下的单细胞悬液进行多参数测定E、对流动状态下的生物颗粒进行单参数测定正确答案:D50、前列腺液呈脓性常见于A、前列腺结石B、前列腺结核C、前列腺癌D、前列腺炎E、结核杆菌正确答案:D51、下列关于C-反应蛋白的描述,错误的是A、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B、由肝细胞产生C、可用于判断感染的类型或程度D、细菌感染时变化不大,病毒感染时快速升高E、能与肺炎链球菌菌体C多糖起反应正确答案:D52、下列物质中,全部由肾小球滤过而肾小管不分泌也不吸收的是A、菊粉B、血清胱抑素CC、尿酸D、尿素E、肌酐正确答案:A53、对于抗-HAV IgM及抗-HAV IgG,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抗-HAV IgM的检查用于甲型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B、抗-HAV IgG几乎终生存在,表示曾感染HAVC、都是甲型肝炎的非特异性抗体D、抗-HAV IgG 出现较早E、抗HAV IgM出现较晚正确答案:B54、以下关于骨髓细胞学检查的适应症,不包括A、诊断黑热病等感染性疾病B、诊断造血系统疾病C、造血干细胞计数D、协助诊断类脂质沉积病E、诊断血友病正确答案:E55、下列指标中,卵巢癌时最可能增高的是A、CA19-9B、CA72-4C、CA24-2D、CA125E、CA15-3正确答案:D56、分析后的质量控制,不包括A、数据处理B、检验结果的临床评估C、报告单发送D、结果审核E、标本运送和贮存正确答案:E57、CSF细胞总数增加最明显的是A、化脓性脑膜炎B、病毒性脑膜炎C、急性脑膜白血病D、结核性脑膜炎E、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正确答案:A58、有关慢性前列腺炎,下列哪项描述错误A、前列腺液白细胞15个/HP,磷脂小体明显减少B、前列腺液红细胞0-5个/HPC、细菌性比非细菌性发病率高D、细菌性者,感染途径主要为经尿道逆行感染E、非细菌性者,致病原有隐球菌,芽生菌,滴虫,衣原体正确答案:C59、不引起白细胞数量增多的是A、急性溶血B、急性失血C、病毒性感染D、化脓性感染E、粒细胞白血病正确答案:C60、MCV ,MCH 和MCHC 均正常,可能是A、铁粒幼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尿毒症D、再生碍碍性贫血E、地中海性贫血正确答案:D61、脓血便常见于A、阿米巴痢疾B、以上都对C、溃疡性结肠炎D、细菌性痢疾E、直肠癌正确答案:B62、下列关于阴道环境的描述,错误的是A、阴道分泌物呈酸性使女性的阴道具有自净作用B、乳酸杆菌为常见菌群C、阴道内以阴道杆菌菌种为主D、阴道杆菌通过酵解糖原,使阴道保持低pH值E、阴道内的大肠杆菌将糖原转化为乳酸正确答案:E63、急性肝炎的临床生化检验项目不包括A、ALTB、蛋白质C、血清胆红素D、凝血酶原时间E、尿胆色素正确答案:B64、中性粒细胞核象是指细胞核A、是否处于分裂状态B、位置C、分叶情况D、与胞质比例E、染色致密程度正确答案:C65、有关梅毒血清学试验的论述哪项是正确的A、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检测的是非特异性抗体B、RPR阳性即可确诊C、RPR阳性肯定是梅毒螺旋体感染D、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RPR检测的是特异性抗体E、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 检测的是特异性抗体正确答案:E66、下列选项中,属于正常精液检查结果的是A、pH 6.8B、30%精子具活力C、精子计数100×109/LD、白细胞15/HPE、异形精子占80%正确答案:C67、关于粪胆红素检查,错误的是:A、胆红素还原为粪胆原、氧化为粪胆素B、肠蠕动加快,粪胆红素呈强阳性C、粪胆原、粪胆素增加,有助于溶血性黄疸的诊断D、粪胆素减少有助于胆道梗阻的诊断E、乳幼儿因肝脏细胞缺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粪胆红素阳性正确答案:E68、漏出液中的葡萄糖含量A、以上都不是B、比血糖低C、与血糖近似D、等于血糖浓度E、比血糖高正确答案:C69、李凡他实验用于检测A、胸水中粘蛋白B、胸水中清蛋白C、胸水中球蛋白D、脑脊液中氯化物E、脑脊液中葡萄糖正确答案:A70、在阴道分泌物中通过光学显微镜检查不能发现的病原体是A、单纯疱疹病毒B、阴道加德纳菌C、阴道毛滴虫D、阴道纤毛菌E、阴道杆菌正确答案:A71、下列情况中,不会导致低蛋白血症的是A、大面积烧伤B、妊娠C、肾病综合症D、严重霍乱E、严重肝病正确答案:D72、PT可用于筛查A、共同途径异常B、血小板功能异常C、内源性凝血途径异常D、血管壁异常E、外源性凝血途径异常正确答案:E73、尿液标本从留取到检查的时间最多不能超过A、0.5小时B、3小时C、2小时D、2.5小时E、l.5小时正确答案:C74、骨髓中细胞从原始到成熟,胞体均由大变小,唯一例外的是:A、浆细胞系B、巨核细胞系C、单核细胞系D、红细胞系E、淋巴细胞系正确答案:B75、按WHO方法对精子活动力的分级中活动力最强的是A、a级B、c级C、b级D、d级E、e级正确答案:A76、下列疾病中,不会出现APTT时间延长的是A、乙型血友病B、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C、血管性假血友病D、DIC早期E、维生素K缺乏正确答案:D77、可作为观察糖尿病长期控制是否良好的指标是A、OGTTB、胰岛素C、C-肽D、糖化血红蛋白E、FPG正确答案:D78、脑脊液蛋白定性实验(Pandy test)检测的蛋白质为A、球蛋白B、血红蛋白C、粘蛋白D、白蛋白E、纤维蛋白原正确答案:A79、影响血红蛋白合成障碍的贫血是A、地中海性贫血B、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C、巨幼红细胞性贫血D、尿毒症E、再生碍碍性贫血正确答案:A80、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特点,不包括A、氯化物含量正常B、蛋白质明显减少C、外观透明或微浑D、不出现凝固现象E、葡萄糖含量正常正确答案:B81、某病人近10多年HBsAg持续阳性,ALT时高时低。
药理学选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题库2024年云南中医药大学1.多粘菌素的抗菌机制是影响细菌细胞膜通透性。
()答案:对2.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结构中均含有β内酰胺环。
()答案:错3.DPP-4抑制剂抑制体内 DPP-4酶活性,可减少内源性 GLP-1水平()答案:错4.GLP-1受体激动剂控制血糖具有葡萄糖依赖性,所以低血糖发生率低。
()答案:对5.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靶位是细菌核糖体30S 亚基。
()答案:错6.常用中药的毒性具有如下特点:()答案:隐匿性###偶发性7.中药的安全性评价:()答案:攸关中医药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医疗和科技的问题###关系到人们用药安全###是社会和经济的问题8.噻唑烷二酮类的不良反应有()答案:水钠潴留###体重增加###骨质疏松###以及心力衰竭9.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包括()答案:减少小肠内葡萄糖吸收###抑制肝脏糖异生###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10.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有()答案:抑制免疫过程的许多环节###抑制体温中枢对致热原的反应###抑制各种炎症反应11.糖皮质激素的免疫抑制作用包括()答案: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促进淋巴细胞移行到人体组织内,使血淋巴细胞数目减少###小剂量抑制体液免疫,大剂量抑制细胞免疫12.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途径包括()。
答案:细菌产生水解酶使药物失活###代谢拮抗物形成增多###细菌内主动外排系统增强###菌体靶位结构改变13.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机制()。
答案:抑制细菌拓扑异构酶Ⅳ,从而抑制DNA复制###抑制细菌DNA回旋酶,从而抑制DNA复制14.骨质疏松症最基本的治疗有()答案:钙###维生素 D15.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有()答案:阿必鲁泰###度拉糖肽###利拉鲁肽16.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制包括()。
答案:抑制病毒生物合成###抑制病毒包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抑制病毒成熟、释放###抑制病毒脱衣壳###抑制病毒吸附17.急性毒性试验一般可测定的几个反应剂量包括:()答案:致死量###最大耐受量###最大给药量###最大无毒性反应剂量18.非甾体抗炎药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答案:胃肠道反应###凝血障碍延长###过敏反应###瑞夷综合征###水杨酸反应19.吗啡中毒最主要的特征是()答案:瞳孔缩小20.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包括()。
兽医公共卫生学-题库1、细菌菌相答案:食品被污染后,共存于食品中的细菌种类及其相对数量的构成。
2、绿色食品答案:将出自良好的的自然生态环境,并能给人们带来安全、营养和旺盛生命活力的食品称为“绿色食品”。
3、大肠菌群答案:一群在37℃、24h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4、内源性污染答案:指动物性食品在动物体内形成时受到的污染,又称“第一次污染”。
5、ADI答案:每日允许摄入量,指人或动物每日摄入某种化学物质,对健康无任何已知不良效应的剂量。
6、宰前检疫答案:是指官方兽医对待宰畜禽的相关证明、标识进行查验,对其活体健康状况进行检查并处理的行为。
7、食品防护答案:指确保食品生产和供应过程的安全,防止食品因不当逐利、恶性竞争、社会矛盾和恐怖主义等影响而受到生物、化学、物理等方面因素的故意污染和蓄意破坏。
8、人道屠宰答案:减少或降低生猪压力、恐惧和痛苦的宰前处置和屠宰方式。
9、菌落总数答案: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所得每g(mL)检样中形成微生物的菌落总数。
10、NOAEL答案:未观察到的有害作用剂量,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一种物质不引起机体(人或实验动物)形态、功能、生长、发育或寿命可检测到的有害改变的最高剂量或浓度。
11、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一共包括几个阶段?答案: 1) 准备阶段2)第一阶段:急性毒性试验3)第二阶段:遗传毒性试验,致畸试验,28d经口毒性试验4)第三阶段:亚慢性毒性试验,90d经口毒性试验、生殖发育毒性试验、毒物动力学试验5)第四阶段: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癌试验。
12、牛奶在保存的过程中菌相是如何变化的?答案: 1) 混合菌相期:自体杀菌作用消失,各种细菌均生长繁殖,约12h。
2) 乳链球菌期:乳链球菌为优势菌,分解乳糖产生乳酸,pH降至4.5,抑制其他细菌生长。
3) 乳酸杆菌期:更耐酸的乳酸杆菌代替链球菌,产生大量乳酸,pH 降至3.0~3.5,其他菌均受到抑制,乳中出现凝块,有乳清析出。
《食品毒理学》题库一、填空1.毒物在体内的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四个方面。
2.毒物吸收途径有消化道吸收、呼吸道吸收和皮肤吸收三种。
3.毒物在体内分布主要有血液分布、肝脏分布、脂肪组织贮存和骨骼中沉寂四种形式。
4.毒物主要通过经肾排泄、经胆汁排泄和经乳汁排泄三种渠道排泄。
5.毒物动力学指毒物在体内随时间浓度变化,主要模型为房屋模型,包括一室模型、二室模型和多室模型三种具体模型。
6.多环结构毒物的毒性和致癌性主要由具有丰富电子云的K区决定。
7.一般动物毒性实验包括急性、亚慢性和慢性三种。
8.我国食品毒理学对毒物分级一般采用国际六级分级标准,以显示食品安全重要性。
9.致癌物可分为遗传毒性致癌物、无机致癌物和非遗传毒性致癌物三大类。
10.在急性毒性实验中,如果LD50小于人的可能摄入量10倍时,说明该化学物质毒性较强,应考虑放弃将其加入食品。
11.慢性毒性实验中,当NOEL大于人的可能摄入量300倍时,说明该化学物质毒性较小,可进行安全性评价。
12.食品毒物的危险度评估一般采用社会可接受的危险度,而要避免一味追求零危险度和过度安全所带来的高成本13.食品中天然存在的有毒蛋白质主要有蛋白酶抑制剂、淀粉酶抑制剂、凝血素和过敏原四种。
14.马铃薯发芽变青部位主要毒素为龙葵碱,其毒性机制为抑制胆碱酯酶,使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不能被降解而大量积累,导致过于兴奋抽搐等。
15.苦果仁中毒素主要为苦杏仁苷,毒性机制为其水解产物氢氰酸可抑制细胞传递链,一直对氧的利用。
16.粗制棉籽油的主要毒物为游离棉酚。
17.河豚毒素碱性条件易于降解,可小心进行去毒处理。
18.烤面包时,可由美拉德反应产生一些致癌物。
19.合成食品着色剂由于安全嫌疑,我国允许使用的只有8 种。
20.天然色素中,加铵盐法法生产的焦糖色由于可能有致癌物,不得用于酱油加色。
21.各类兽药一般在体内肝脏部位残存较高。
22.食物中抗生素残留对人体主要危害有损害组织器官、病原菌产生耐药性、肠道内菌群失调、诱发过敏反应和潜在三致作用等五个方面。
副高卫生职称《卫生毒理》(题库)预测试卷一[单选题]1.女性青少年月经初潮,铁丢失增加,易引起(江南博哥)(江南博哥)青春期缺铁性贫血,铁的AI为mg/dA.10~15B.15~18C.18~25D.30E.35参考答案:B[单选题]2.霉菌的产毒和繁殖的最适温度为A.20~24℃B.25~30℃C.30~35℃D.35~40℃E.40~45℃参考答案:B[单选题]3.AFB1在体内致癌的代谢活化方式A.脱甲基B.环氧化C.羟化D.还原E.脱羧基参考答案:B[单选题]4.高温巴氏消毒效果好,但不能杀灭A.繁殖型微生物B.大肠杆菌C.芽孢型微生物D.沙门菌E.酵母菌参考答案:C[单选题]5.为了防止食品变质,最常用的方法是A.通风B.低温贮存C.改变食品的pH值D.降低食品的含水量E.食品紫外线照射参考答案:B[单选题]6.肉毒中毒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为A.剧烈呕吐B.黄绿色水样便C.发绀D.神经系统损伤症状E.腹痛参考答案:D[单选题]7.食品腐败变质的鉴定一般采用四个方面的指标包括感官、物理、化学和A.货架时间B.加工方式C.微生物D.食品性质E.病理参考答案:C[单选题]8.氢氰酸是一种A.神经毒B.细胞原浆毒C.内毒素D.外毒素E.肠毒素参考答案:B[单选题]9.鉴定鱼肉类鲜度最常用的化学指标为A.羰基价B.K值BND.过氧化物值E.酸价参考答案:B[单选题]10.有机磷农药具有A.肾脏毒性B.神经毒性C.内分泌毒性D.血液毒性E.肝脏毒性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有机磷农药进入人体后,主要对体内胆碱酯酶活性产生抑制作用,导致乙酰胆碱为传导介质的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状态而出现中毒症状。
[单选题]11.测量教室CO2含量一般应选每年的A.春、秋B.春C.秋D.夏E.冬参考答案:E[单选题]12.《公共场所管理条例》列出的公共场所除了A.茶座B.美容店C.购物超市D.办公室E.公园参考答案:D[单选题]13.理发店对一些头癣等皮肤传染病顾客采用下列哪个方法为正确A.拒绝服务B.让顾客自带理发用具,方可服务C.用公用理发工具给顾客服务D.用理发店专门提供的皮肤传染病顾客理发工具服务E.建议去其他理发店参考答案:D[单选题]14.游泳场所卫生标准中规定下列哪种疾病的病区严禁设计和开辟天然游泳场所A.地方性氟病B.血吸虫病C.疟疾D.黄热病E.感冒参考答案:B[单选题]15.国家对公共场所进行卫生监督管理时实施A.定期监测B.卫生许可证C.卫生审查D.定期监督E.日常监督参考答案:B[单选题]16.浴池业卫生应将工具用品的消毒放在第一位,在消毒方法或药剂选择上为主的是A.消灭细菌B.消灭病毒C.消灭真菌D.以上均是E.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浴池业卫生消毒应以消灭真菌为主。
急性毒性试验(一)发光细菌法分类号:B4-1主要内容水质急性毒性的测定发光细菌法(GB/T15441-1995)一、填空题1.根据《水质急性毒性的测定发光细菌法》(GB/T 15441—1995),若须排除pH影响,应先将水样和氯化钠溶液的pH进行调整,具体为:含铜水样的pH调整为,含其他金属水样的pH调整为5.4,含有机化合物水样的pH调整为。
答案:4.5 7.02.《水质急性毒性的测定发光细菌法》(GB/T15441-1995)适用于、和实验室条件下可溶性化学物质的水质的急性毒性监测。
答案:工业废水纳污水体3.发光菌急性毒性试验中,样品的急性毒性水平可用相对发光度、或等来表示。
答案:参比毒物氯化汞浓度受测样品的EC50值4.淡水型的发光菌急性毒性试验中,样品的急性毒性水平则用相对发光度、和等来表示。
答案:参比毒物苯酚浓度受测样品的EC50值5.用青海弧菌Q67进行发光菌急性毒性测定时,环境温度在℃之间均可进行,但在测试过程中要求温度波动在±℃内。
答案:18~30 1二、判断题1.根据《水质急性毒性的测定发光细菌法》(GB/T 15441-1995),用发光菌测定样品的毒性非常简便,冻干粉经复苏后即可用于进行样品的测定。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冻干粉经复苏后,需经质量检验后方可用于进行样品的测定。
2.根据《水质急性毒性的测定发光细菌法》(GB/T15441-1995),若须测定包括pH影响在内的急性毒性,不应调节水样pH。
( )答案:正确3.在进行发光菌急性毒性试验中,对含有固体悬浮物的样品须离心或过滤去除,以免干扰测定。
( )答案:正确4.根据《水质急性毒性的测定发光细菌法》(GB/T 15441-1995),氯化汞母液可在2~5℃冰箱里保存6个月,而氯化汞工作液在2~5℃冰箱里只能保存24h。
( )答案:正确5.根据《水质急性毒性的测定发光细菌法》(GB/T 15441-1995),在测定有色样品时,先要进行颜色干扰的校正,计算出因颜色引起的发光量校正值。
( )答案:正确6.进行淡水型发光菌急性毒性试验时,苯酚溶液的保存和氯化汞溶液相同。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苯酚溶液的保存和氯化汞溶液不同,苯酚母液可在2~5℃冰箱里保存2d,工作液只能现做现配。
7.EC50值越小,表示受试物的毒性也越小。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EC50值越小,表示受试物的毒性越大。
8.进行淡水型发光菌急性毒性试验时,当水样原液的相对强度在50%以上时,可用发光抑制率(%)、EC50值和参比毒物苯酚浓度来表示样品的毒性大小。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此时可用发光抑制率(%)和参比毒物苯酚浓度来表示样品的毒性大小,而不能用EC50值来表示样品的毒性大小。
9.进行淡水型发光菌急性毒性试验时,影响发光强度大小除样品的毒性外,还和温度、样品与发光菌的作用时间有关。
( )答案:正确10.进行淡水型发光菌急性毒性试验时,冻干粉复苏液在复苏数分钟后,在暗室中肉眼应见绿色荧光,否则就不能使用。
( )答案:正确11. 淡水发光菌冻干粉需用0.8%的氯化钠复苏,样品和参比毒物的配制需使用3g/100ml 的氯化钠溶液。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样品和参比毒物的配制需使用10%的乳糖溶液,样品在测试前应加入乳糖使其浓度达10%。
三、选择题1.进行淡水型发光菌急性毒性试验时,毒性测定最迟应在采样后6h内进行,否则应在2~522下保存样品,但不得超过 h。
( )A. 12 B.24 C.36 D.48答案:A2.根据《水质急性毒性的测定发光细菌法》(GB/T 15441-1995),发光菌冻干粉在2~5℃冰箱内可有效保存个月而不致失活。
( )A.2 B.4 C. 6 D. 8答案:C3.根据《水质急性毒性的测定发光细菌法》(GB/T 15441-1995),同一批样品在测定过程中要求温度波动不超过±℃。
( )A. 1 B.3 C.5 D.7答案:A4.根据《水质急性毒性的测定发光细菌法》(GB/T 15441-1995)的要求,在制作氯化汞标准曲线时,当氯化汞标准溶液为0.10mg/L时,发光菌的相对发光度为50%,其误差不超过±%。
( )A. 5 B. 10 C. 15 D.20答案:B5.制作淡水型发光菌急性毒性试验的苯酚标准曲线时,其回归方程应符合统计学检验要求(P<0.90),并且EC50值应在 mg/L之间。
( )A.50~150 B. 10~100 C. 150~250 D. 100~200答案:D6.青海弧菌Q67冻干粉剂,封存于安碚瓶中,在-18℃以下可有效保存个月而不致失活。
( )A.2 B.4 C.6 D.8答案:C四、问答题1.简述根据《水质急性毒性的测定发光细菌法》(GB/T 15441-1995)进行发光菌急性毒性试验时,如何设置样品试验浓度组。
答案:(1)探测试验:先按对数系列将样品液稀释成5个浓度:100%、10%、1%、0.1%、0.01%,探测相对发光度落在哪一个浓度范围内。
(2)正式试验:在所落在的浓度范围内再增配6~9个浓度,增配的浓度应倍比稀释,也可通过查对数表,按等对数间距原则自行确定。
2.根据《水质急性毒性的测定发光细菌法》(GB/T 15441-1995)的要求,简述如何对发光菌冻干粉复苏后进行质量检验。
答案:冻干粉复苏2min后即可发光,稀释成工作液后每毫升菌液不低于1.6万个细胞(5m1测试管)或2万个细胞(2m1测试管)(均为稀释平板法测定)。
在毒性测试仪上测出的初始发光量应在600~1900mV之间,低于600mV允许将倍率调至“×2”挡,高于1900mV允许将倍率调至“×O.5”挡。
仍达不到标准需更换冻干粉。
3.发光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EC50的含义是什么?如果某一样品发光急性毒性试验得出EC50为2.36mg/L,,试解释该结果。
答案:(1)EC50也叫半数有效浓度。
在发光菌急性毒性试验中是指能引起50%发光抑制反应的有效浓度或剂量。
(2)EC50为2.36mg/L表示该样品引起50%发光抑制的浓度为2.36mg/L。
4.用青海弧菌Q67进行发光菌急性毒性测定时,简述如何对测试结果进行质量控制。
答案:(1)样品两次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应≤15%,重复测定时应采取第一次测定时使用的发光菌液,即两次测定应采用相同的菌液。
(2)苯酚标准曲线按一元一次线性回归方程进行计算,其抑关率(I)与苯酚浓度(C)之间应符合I=a+bC,回归方程应符合统计学检验要求(P <0.90),并且EC50值应在100~200mg/L之间。
5.用青海弧菌Q67进行发光菌急性毒性测定时,简述如何对样品进行预处理。
答案:(1)水样的预处理:若样品含有不溶性悬浮物,必须静置后取上清液。
有色样品必须稀释至基本无色或使颜色尽量减淡才可用于测试。
测试前加入乳糖使其浓度达10%。
(2)化学品的预处理:化学品需配制成水溶液,测试前加入乳糖使其浓度达10%。
(3)固体废物或污泥样品的预处理:按固体废物:水=1∶5的比例,加入三角烧瓶中,在摇床上振摇8~10h,静止10~14h,取上清液,按水样方法进行。
污泥应尽可能去除水分再称重,否则需先测定其含水率,然后扣除水分后按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进行。
参考文献[1] 水质急性毒性的测定发光细菌法(GB/T15441-1995).[2]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4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二)鱼类法分类号:B4-2主要内容水质物质对淡水鱼(斑马鱼)急性毒性测定方法(GB/T13267-1991)一、填空题1.鱼类急性毒性试验中,供试鱼用于试验之前必须在实验室至少暂养 d。
答案:122.鱼类急性毒性试验中,试验用水pH值应在之间。
答案:6.0~8.53.鱼类急性毒性试验中,静态和半静态试验系统最大承载量为 g鱼/L。
答案:1.04.鱼类急性毒性试验中,正式试验开始和结束时,都要测定试验液的pH值、和。
答案:溶解氧温度5.在鱼类急性毒性测定时,可根据被测物质的性质采用式、式或式试验。
答案:静水换水流水6.鱼类急性毒性试验中,试验用水硬度应为 mg/L左右。
答案:2507.鱼类急性毒性测定时,试验期间水温应恒定在±℃。
答案:23 1二、判断题1.鱼类急性毒性试验可用斑马鱼(Brachydaniorerio)作为试验用鱼。
( )答案:正确2.根据《水质物质对淡水鱼(斑马鱼)急性毒性测定方法》 (GB/T 13267-1991),鱼类急性毒性试验的试验用鱼在驯养期间应每天三次投食。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在驯养期间应每周三次或每天投食。
3.鱼类急性毒性试验预试验期间,应每日记录一次试验容器内死鱼的数量。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应每日至少两次记录试验容器内死鱼的数量。
4.鱼类急性毒性测定时,为保证试验质量,在试验结束时对照组的死亡率不得超过10%。
( )答案:正确5.鱼类急性毒性测定时,试验用鱼应该在连续曝气的水中至少驯养两周。
( )答案:正确6.鱼类急性毒性测定时,配制试验物质储备液所用试剂至少为分析纯。
( )答案:正确7.根据《水质物质对淡水鱼(斑马鱼)急性毒性测定方法》 (GB/T 13267-1991),静水试验限于研究那些化学性质不稳定的物质。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静水试验限于研究那些化学性质稳定的物质。
8.鱼类急性毒性测定时,使用重铬酸钾为参考毒物。
( )答案:正确9.鱼类急性毒性测定时,结果可用直线内插法估算LC50。
( )答案:正确三、选择题1.鱼类急性毒性试验预试验持续时间为 h。
( )A.12~24 B.24~48 C.48~96答案:C2.鱼类急性毒性试验的光照条件为每天 h。
( )A.0~4 B.4~8 C.8~12 D. 12~16答案:D3.在进行鱼类急性毒性试验时,对试验缸中溶解氧的要求是。
( ) A.不低于空气饱和值的40% B.不低于空气饱和值的60%C.不低于空气饱和值的80%答案:B4.在进行鱼类急性毒性测定时,可进行浓度为 mg/L的极限试验。
( )A. 1 B. 10 C. 100 D.1 000答案:C5.鱼类急性毒性试验开始时,从驯养鱼中随机取出鱼并迅速放入各试验容器中,同一试验的所有试验用鱼应在 min内分组完毕。
( )A. 15 B. 30 C. 45 D. 60答案:B6.鱼类急性毒性测定时,试验鱼在驯养期间死亡率不得超过%。
( )A. 5 B. 10 C. 15 D.20答案:B7.鱼类急性毒性测定时,试验液中的溶解氧应不少于 mg/L。
( )A.4 B. 6 C. 8答案:A8.鱼类急性毒性测定时,换水式试验需 h更新一次试验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