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产业发展工作总结(1)
- 格式:docx
- 大小:17.24 KB
- 文档页数:3
辽宁蓝莓产业发展情况汇报近年来,辽宁省蓝莓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成为当地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蓝莓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量和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为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辽宁省蓝莓种植面积持续扩大。
据统计数据显示,近五年来,辽宁省蓝莓种植面积年均增长率超过20%,目前已达到XX万亩。
蓝莓种植的区域也从最初的局限在沈阳、大连等地逐渐扩展到全省范围,形成了以沈阳、大连、鞍山为主要产区的格局。
其次,蓝莓产量和品质不断提升。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辽宁省蓝莓的单产和总产量也在稳步增长。
同时,农民在种植和管理过程中更加注重科学种植、精细管理,蓝莓的口感和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深受市场和消费者的好评。
另外,蓝莓产业的加工和销售也得到了有效推动。
随着蓝莓产量的增加,辽宁省蓝莓加工企业也得到了发展,蓝莓干、蓝莓酱、蓝莓饮料等系列产品逐渐丰富,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同时,辽宁省蓝莓产品的销售渠道也在不断拓展,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还出口到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为辽宁省农产品出口做出了重要贡献。
最后,蓝莓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通过参与蓝莓种植、加工和销售,不少农民实现了增收,改善了生活水平。
同时,蓝莓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兴起,如农业旅游、农产品物流等,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的来看,辽宁省蓝莓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市场竞争激烈、产品质量安全等。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品牌建设,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蓝莓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辽宁省农业经济注入新的动力。
蓝莓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蓝莓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抗氧化剂等,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衰老等多种功效。
近年来,蓝莓产业快速发展,成为新兴的农业产业。
本文将对蓝莓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蓝莓产业现状1. 国内蓝莓种植面积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近年来,国内蓝莓产业蓬勃发展,种植面积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根据中国农业产业信息网的数据,2019年中国蓝莓总种植面积为17.9万公顷,同比增长23.1%。
其中,北方地区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省份是蓝莓主要种植区域,南方地区的贵州、云南、四川等省份也逐渐加大了蓝莓的种植力度。
2. 蓝莓产业链不断完善。
随着蓝莓产业的发展,相关产业链也不断完善。
从种植、收获、包装到加工、销售,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种植方面,国内蓝莓种植面积的增加,各地的蓝莓种植技术也在不断提高,从而提高了产量和品质。
加工方面,蓝莓产品的加工技术也在逐渐提高,蓝莓干、蓝莓酱等深加工产品开始逐渐出现在市场上。
销售方面,国内蓝莓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各大电商平台推出了丰富的蓝莓产品,方便了消费者的购买。
3. 国内蓝莓出口迅速增长。
近年来,国内蓝莓出口量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根据中国农业产业信息网的数据,2019年中国蓝莓出口量为2.6万吨,同比增长24.5%。
其中,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中国的蓝莓品质和产量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国内蓝莓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二、蓝莓产业发展趋势1. 农户规模化种植。
目前,我国蓝莓种植农户大多为小规模种植,缺乏整体规模效益。
未来,随着蓝莓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农户将会逐渐向规模化种植转变,形成大型蓝莓种植基地。
同时,种植技术的进步和科技的应用也将提高种植效率,降低种植成本。
2. 改良品种培育。
目前,国内蓝莓主要种植的是引进品种,品质和产量相对较低。
未来,首要的发展方向将是培育适合中国气候条件的蓝莓新品种,改善蓝莓的品质和产量,提高抗病虫害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蓝莓地生产管理员工作总结
作为蓝莓地生产管理员,我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需要对蓝莓地的生产管理工作做出全面的总结和反思。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对蓝莓地的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总结,以期能够更好地提高蓝莓地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首先,作为蓝莓地生产管理员,我深知蓝莓地的生长环境对其生长和产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我在过去的工作中,注重了对蓝莓地的土壤、水分、光照等生长环境的管理和调控。
通过科学合理的施肥、灌溉和遮荫措施,我成功地提高了蓝莓地的产量和品质。
其次,我在蓝莓地生产管理工作中,注重了对蓝莓植株的管理和保护。
我及时对蓝莓植株进行修剪和病虫害防治,有效地提高了蓝莓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我还采用了覆膜和支架等措施,有效地防止了蓝莓果实的腐烂和受损。
最后,我在蓝莓地生产管理工作中,注重了对蓝莓果实的采摘和包装工作。
我组织了专业的采摘团队,保证了蓝莓果实的及时采摘和包装。
同时,我还加强了对蓝莓果实的质量检验和包装标识工作,确保了蓝莓果实的品质和安全。
总的来说,作为蓝莓地生产管理员,我在过去的工作中,注重了对蓝莓地的生长环境、蓝莓植株和蓝莓果实的全面管理和保护。
通过这些工作的努力,我成功地提高了蓝莓地的产量和品质,为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改进,为蓝莓地的生产管理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全区蓝莓产业发展情况一、我区蓝莓产业发展现状(一)野生蓝莓资源情况1、野生资源分布情况据2010年大兴安岭主要经济植物资源调查报告显示:野生蓝莓总储量26199.8吨, 允收量14147.9吨。
由于受气候变暖、丰年、欠年等诸多因素影响,近几年年均采摘量只有6000吨左右。
2、野生蓝莓集约化经营情况本着适度、适量的原则,2011年全区对经专业部门现场核查确定的1205公顷野生蓝莓集约化经营试点地块,采取间密补疏、疏灌透光、高位平茬、改良土壤和施生物肥等措施,改善野生蓝莓生长环境,提高了公顷种群密度、产量和品质。
目前,实行集约化经营的野生蓝莓,平均每亩增产15%左右。
(二)人工蓝莓种植情况截至2011年末,全区共繁育“美登”种苗740万株,完成人工蓝莓种植7028亩。
(三)产品加工及销售情况我区现有蓝莓精深加工企业19家。
产品从原始的出售蓝莓原果及果汁,到现在已经开发出蓝莓冰酒、果酒、果干、果酱、果脯、饮料、罐头及花青素提取物、花青素泡腾片、软胶囊、口服液等十大类160多种产品。
在我区现有的蓝莓加工企业中,规模较大、比较有专业技术优势的为塔河超越野生浆果公司、阿木尔北极冰蓝莓酒庄、加区百盛蓝莓公司,新林依莓公司、松岭林格贝公司。
北极冰以高档酒产品为主;超越以中档酒、果干、果酱、口服液为主;百盛公司以饮料、果糕为主;新林依莓公司以女士酒、白兰地为主;松岭林格贝公司以花青素提取物为主,企业产品各具自身特色,达到统一布局的效果。
我区蓝莓产品不仅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大中城市,还远销美国、日本、韩国等世界各地,销售网点100多家。
并在百度、阿里巴巴、慧聪网等网络平台上进行产品推销,效果很好。
2011蓝莓加工业实现产值共计2.3亿元。
二、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产业发展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当前我区蓝莓企业普遍规模偏小,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二产业壮大缺少人才支撑。
由于我区蓝莓产业是新兴的接续产业,在新产品开发、经营管理、生产加工、市场营销等领域人才短缺,造成了产业发展中专业人才严重匮乏的不利局面,从而制约了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蓝莓工作总结
蓝莓是一种美味的水果,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
在蓝莓种植和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的管理和细致的工作。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团队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现在,让我们来总结一下我们的蓝莓工作。
首先,我们在蓝莓的种植和管理上付出了大量的努力。
我们选择了适合当地气
候和土壤的品种,进行了科学的种植和管理,确保了蓝莓植株的健康生长和丰产。
我们还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使蓝莓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其次,我们在蓝莓的采摘和包装上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我们组织了专业的采摘
团队,确保了采摘的及时和高效。
在包装方面,我们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保证了蓝莓的新鲜和安全。
我们还加强了对蓝莓的质量控制和检测,确保了产品的合格率和市场竞争力。
最后,我们在蓝莓的销售和推广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们开发了多种销售
渠道,拓展了市场空间,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我们还积极参加各种展会和推广活动,加强了与客户和合作伙伴的沟通和合作,促进了产品的销售和推广。
总的来说,我们在过去的一年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和问题。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不断创新和进步,为蓝莓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携手合作,共同开创蓝莓产业的美好未来!。
蓝莓园工作总结
在蓝莓园工作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经历,我深感收获颇丰。
蓝莓园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每天清晨,当我踏入蓝莓园,被那一片片蓝莓树林所包围,心情都会变得愉悦起来。
在蓝莓园工作,我学会了很多耕种和管理蓝莓的技巧。
我学会了如何照顾蓝莓树,包括修剪、施肥、浇水等。
我还学会了如何防治病虫害,保护蓝莓的生长。
这些技能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水平,也让我对蓝莓园的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除了技术方面的提升,我在蓝莓园工作还学会了团队合作。
在蓝莓园,每个人
都各司其职,共同努力,为蓝莓的生长和收获而努力。
我们一起制定种植计划,一起照顾蓝莓树,一起收获成果。
团队合作不仅让工作变得更加高效,也让我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
在蓝莓园工作,我还学会了耐心和坚持。
蓝莓的生长周期比较长,需要长期的
照料和关怀。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耐心等待,学会了坚持不懈地付出努力。
这种精神不仅在工作中有所体现,也让我在生活中变得更加坚强和有耐心。
总的来说,蓝莓园工作给了我很多收获。
我不仅学会了专业技能,也学会了团
队合作和坚持不懈。
我相信这些收获将会成为我未来工作和生活中的宝贵财富。
希望未来能够继续在蓝莓园工作,为蓝莓的生长和收获继续努力。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蓝莓作为一种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旺盛的水果,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本年度,我单位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大力发展蓝莓产业,组织开展了蓝莓采摘活动。
现将本次采摘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背景1. 项目背景我国蓝莓产业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
为提高农民收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我单位于XX年引进蓝莓种植项目,经过几年的发展,蓝莓种植面积已达到XX亩,产量逐年上升。
2. 采摘活动背景为进一步推广蓝莓产业,提高产品知名度,我单位于XX年举办了首届蓝莓采摘节。
本次采摘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促进了蓝莓产品的销售。
三、工作目标1. 提高蓝莓产品的市场知名度,扩大销售渠道。
2. 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3.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
四、工作内容1. 采摘活动筹备(1)宣传推广:通过多种渠道宣传蓝莓采摘活动,包括电视、广播、网络、微信等,提高活动知名度。
(2)场地布置:对采摘场地进行美化、布置,营造良好的采摘氛围。
(3)人员安排:组织采摘工作人员,包括采摘员、安保人员、引导员等。
2. 采摘活动实施(1)采摘技术培训:对采摘人员进行蓝莓采摘技术培训,确保采摘过程中果实完好无损。
(2)采摘管理:制定采摘管理制度,规范采摘流程,确保采摘活动有序进行。
(3)采摘服务:为游客提供采摘指导、咨询服务,确保游客采摘体验。
3. 采摘活动总结(1)数据分析:对采摘活动期间游客数量、采摘量、销售额等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2)问题总结:总结采摘活动中的不足之处,为今后活动提供改进方向。
五、工作成效1. 市场知名度提高通过本次采摘活动,蓝莓产品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得到了显著提高,销售渠道得到了拓宽。
2. 收入增加本次采摘活动期间,农民收入较往年同期增长了XX%,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效益。
3. 技术提升通过采摘活动,农民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得到了提高,为今后蓝莓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蓝莓地生产管理员工作总结
作为蓝莓地生产管理员,我深知自己肩负着重要的责任,需要全面管理蓝莓地的生产工作。
在这个岗位上,我不仅需要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还需要确保蓝莓地的生产能够高效、稳定地进行,以满足市场需求。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我在这个岗位上的工作体会和心得。
首先,作为蓝莓地生产管理员,我需要密切关注蓝莓地的种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我要时刻了解蓝莓地的生长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蓝莓地的生产稳定进行。
同时,我还需要与种植团队紧密合作,制定种植计划,确保蓝莓地的生产能够按时完成。
其次,作为蓝莓地生产管理员,我需要管理蓝莓地的人力资源。
我要确保蓝莓地的工作人员都能够得到合理的安排和培训,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我还要关注员工的工作情况,及时解决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蓝莓地的生产能够顺利进行。
此外,作为蓝莓地生产管理员,我需要与市场部门紧密合作,了解市场需求和动态,制定生产计划,确保蓝莓地的生产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我还要与销售团队合作,确保蓝莓地的产品能够及时、有效地销售出去。
总的来说,作为蓝莓地生产管理员,我需要全面管理蓝莓地的生产工作,确保生产能够高效、稳定地进行,以满足市场需求。
在这个岗位上,我需要密切关注蓝莓地的生长情况,管理蓝莓地的人力资源,与市场部门和销售团队紧密合作。
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团队的合作,我相信蓝莓地的生产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蓝莓园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有幸在蓝莓园工作,这是一段充满挑战和收获的时光。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蓝莓园工作的经历和总结。
首先,蓝莓园工作给我带来了丰富的农业知识和经验。
在蓝莓园里,我学会了如何种植、管理和收获蓝莓。
我了解了蓝莓的生长周期、适宜的环境和土壤要求,以及如何防治病虫害。
这些知识对我未来的农业工作将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其次,蓝莓园工作也锻炼了我的耐心和细心。
蓝莓是一种对环境要求非常严格的植物,需要精心的管理和照料。
在蓝莓园里,我学会了耐心地等待蓝莓的成熟,细心地照料每一棵蓝莓树,确保它们能够茁壮成长。
这种耐心和细心的品质也将对我的未来工作有所帮助。
最后,蓝莓园工作也让我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和收获。
每当看到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看到蓝莓树上挂满硕果累累的蓝莓,我都感到非常满足和快乐。
这种劳动的快乐和收获也让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信心和期待。
总的来说,蓝莓园工作是一段充满挑战和收获的时光。
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农业知识和经验,也锻炼了耐心和细心,更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和收获。
我相信这段宝贵的经历将对我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感谢蓝莓园给予我的一切,我将永远珍惜这段美好的时光。
蓝莓园工作总结
在蓝莓园工作的这段时间里,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蓝莓园的魅力和挑战。
作为一名园丁,我不仅要照顾蓝莓植株的生长,还要处理各种园艺问题,确保蓝莓的品质和产量。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我在蓝莓园工作的经验和收获。
首先,我要感谢蓝莓园提供给我的工作机会。
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蓝莓种植和管理的知识,也结识了很多热爱园艺的同事。
我们一起努力,共同面对蓝莓园中的各种挑战,取得了很多成绩。
其次,我要说说我在蓝莓园工作的收获。
在这段时间里,我不仅学会了如何正确地修剪蓝莓植株,还学会了如何预防和处理蓝莓病虫害。
我还学会了如何调节蓝莓园的灌溉系统,确保蓝莓植株得到充足的水分。
这些技能不仅提升了我的园艺水平,也让我更加热爱我的工作。
最后,我要总结一下我在蓝莓园工作的经验。
在这里,我学会了团队合作和沟通,学会了如何处理各种园艺问题,也学会了如何保持耐心和毅力。
这些经验将对我的未来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我在蓝莓园工作的这段时间里,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蓝莓种植和管理的知识,还收获了很多关于园艺和团队合作的经验。
我相信这些经验将对我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也会将这些经验运用到我的未来工作中。
感谢蓝莓园给予我的一切,我会继续努力,为蓝莓园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怀宁县蓝莓产业发展工作情况汇报
怀宁县处于安徽西南部,背依大别山,面朝长三角地区,交通便利,蓝莓消费潜力巨大。
自然条件低山丘陵资源丰富适合蓝莓种植,生态环境良好,具备生产高品质蓝莓生态条件。
1998年省农科院在县园艺场进行了示范种植并取得成功,2004年开始,对怀宁山场土壤和自然环境进行考察论证,并于当年成园试种。
于2011年始蓝莓商品销售。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安徽蓝莓第一园”等蓝莓基地的发展,显示本地气候、土壤适合蓝莓的生长,提高周边消费者对蓝莓的认知,培养了蓝莓生产管理人员,显著地经济效益示范带动了一批农户。
目前,蓝莓种植面积增至2.3万亩,培育了45家蓝莓产业化企业,2家深加工企业,初步形成了以良种繁育、规模种植、游客采摘、预冷保鲜、食品加工等较为完整的的蓝莓产业。
一、远景规划
近年怀宁县把蓝莓产业作为重点产业进行规划布局扶持推广。
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产地优美、生产精细、管理智能、品质高端、产业融合”的要求,优化怀宁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利用特色农业资源,发展农业特色产业。
以保护和持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基础,因地制宜发展蓝莓产业。
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物质装备和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产业生产及管理人员素质和组织化程度,扩大蓝莓产业规模,提高蓝莓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延伸产业链,发展以蓝莓为主题的休闲观光服务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形成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区域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实现环境友好、产业发展、农民增收。
打造“独秀故里、蓝
莓之乡”。
争取经过5-10年努力,将怀宁县建设成为长江流域蓝莓产区的蓝莓产业中心,立足长江流域,引领全国的蓝莓产业发展。
建设成为长江流域蓝莓科技研发基地、蓝莓新品种展示与繁育基地、蓝莓现代化规模化种植生产示范基地、区域蓝莓产品交易中心、蓝莓贮藏冷链物流基地、蓝莓精深加工企业集聚区和蓝莓产业化服务基地。
二、生产过程质量管控
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要求,选择适宜品种,开展标准生产。
并对生产、加工、销售部门员工进行培训,落实生产者主体责任。
农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按照标准检查监督。
建立以怀宁县农产品检测中心为核心,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快检室为骨干,各蓝莓生产经营主体质量安全检测室为支撑的蓝莓产品质量检测网络。
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产品质量管理宣传,对基层蓝莓产品质量检测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指导,从检测能力和技术手段上,提高蓝莓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的水平和公认性,为蓝莓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推进建立蓝莓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实现农产品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究,保障公众蓝莓消费安全。
2017年怀宁县在安徽美林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开展了蓝莓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
三、品牌创建。
“怀宁蓝莓”地理标志、农产品地理标志及保护产品进入正式申报程序。
五家企业获得“三品”认证,“冰霜”、“独秀山”、“福贝特”、“独秀谷”、“盛丰”等品牌在上海、深圳、合肥等大中城市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017年在黄墩镇举办的蓝莓节庆活动,很好地在国内外推介了我县的蓝莓产业,形成怀宁蓝莓的良好的国内外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利于吸引高水平的投智投资和
企业拓展一线城市蓝莓市场。
5月26日中国青年报在头版头条发表了“小蓝莓在脱贫攻坚热土中扎根”长篇报道,肯定了怀宁蓝莓产业发展及在扶贫攻坚中的作用。
四、经济社会效益
2017年全县年产值超5000万元蓝莓企业预计达到两家,至2017年,美林公司已销售蓝莓鲜果及产品6200万元,新增蓝莓基地3800亩,带动贫困户516户,其中怀宁446户。
独秀山蓝莓公司已销售蓝莓产品2300万元,手持订单2100万元,新增蓝莓基地3100亩,带动贫困户330户。
一家科技研发型龙头企业安庆蓝莓公司依托省农科院培育的优良蓝莓种苗销往合肥、池州、黄山、铜陵等地市,共达200万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