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防盗报警器设计开题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71.50 KB
- 文档页数:5
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红外线防盗系统设计学部:工学部学生姓名:李长宏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班级学号:2008614140117指导教师姓名:李岩指导教师职称:讲师2012年3月5日学生姓名李长宏专业班级电科0801班学号2008614140117指导教师李岩职称讲师所在学院现代科技学院论文名称红外线防盗系统设计选题依据:(1)研究背景LabVIEW是Laboratory Virtual Instrument Workbench(实验室虚拟仪器工程平台)的简称,是一种基于图形编程语言(G语言)的开发环境具有十分强大的数据库。
它使用“所见即所得”的可视化技术建立人机界面,使用图标表示功能模块,使用图标之间的连线表示各模块的数据传递。
同时,LabVIEW继承了高级编程语言的结构化和模块化编程的优点,支持模块化与层次化设计,这种结构的设计增强了程序的可读性。
LabVIEW是不熟悉文本语言编程的设计者在测控领域建立计算机系统——虚拟仪器,被誉为“科学家与工程师”的语言。
传统台式示波器是由仪器厂家设计并定义好功能的一个封闭结构,它有特定的输入/输出接口和仪器操作面板,具有波形显示、参数测量等功能。
当要实现更多的测量功能时,就要配置更多的仪器,这给用户的使用带来诸多不便,并且传统示波器的测量精度比较低,无法满足高精度的测量要求。
而且,传统示波器缺乏相应的计算机接口,配合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比较困难。
此外,传统示波器体积相对庞大,制造成本比较高,这就增加了测量系统的开发成本。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测量技术的发展,虚拟仪器技术得到飞快发展,虚拟示波器系统也就应运而生。
虚拟示波器系统由用户定义仪器功能,桌面整洁,操作条理,不但使测量人员从繁复的仪器堆中解放出来,而且具有测量精度高、测量速度快、系统组建时间短、可扩展性强、技术更新快和仪器智能化等优点。
此外,虚拟示波器系统开发成本低,结合网络技术可以实现远程数据自动测量、自动记录、自动数据处理。
电子课程设计开题报告学生姓名专业通信工程班级B10231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工作单位电子工程系课题来源教师给出课题性质电子课程设计课题名称红外线防盗报警器本设计的科学依据(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国内外研究概况,目前技术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等)器作为安防系统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但是市场上的报警器大部分都是用于一些大公司及财政机构。
价格高昂,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探测器也以其价格低廉、技术性能稳定等特点而受到欢迎。
目前中国厂商在技术上已经逐步赶上国外厂商,部分厂商更具有创新能力,推出具特色的产品,使得中国安防产品的水准大幅提高。
未来防盗报警器将进一步提升感应灵敏度和感应的智能化,以区分人和动物以及热源引起的报警。
设计内容和预期成果(具体设计内容和重点解决的技术问题、预期成果和提供的形式)采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作为设计核心,通过研究红外传感器的特性和输入输出电压进而通过电压处理实现开关报警电路的作用。
重点处理灵敏传感器传感微弱变化电压转换为稳定的驱动电压的问题。
预期实现一定距离的灵敏报警,发出蜂鸣和点亮发光二极管。
通过课程设计纸质报告电子报告以及幻灯片汇报形式提供本课程设计的成果。
拟采取设计方法和技术支持(设计方案、技术要求、实验方法和步骤、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等)报警电路主要是由热释电红外传感器RE200BP、LM324集成运算放大器、发光二极管、电阻电容构成。
传感器把采集到的人体红外线转换成电压信号,经过LM324的放大后的电压输入到电压比较器进行比较来控制报警电路工作。
实验采取逐步设计逐步测量的方法,一步步获得所需的设计参数。
可能遇到仿真与实际实验不同的情况,以实际测量实验数据为主,并据实际数据设计和修改设计方案。
实现本项目预期目标和已具备的条件(包括过去学习基础,现有主要仪器设备、设计环境等)通过已经学过的模拟电路的基础知识,有足够的条件设计出基本的放大比较电路,并通过适当的处理得到传感器的稳定驱动电压。
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名称:红外报警器的设计学生姓名:学号:37系/专业:电子工程系/ 电气自动化班级:电气10103指导教师:2014年12月5日1. 本课题的背景及意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电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意识及自身安全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因而对安防措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生活中也可以看到红外报警器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家庭、银行、酒店、超市等各种场合,可以达到防入侵、防被盗、防破坏的目的,从而维护财产安全、公共安全。
尤其在现代化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犯罪更趋智能化,手段更隐蔽,加强安全防范技术,满足人们对保安系统日益提高的要求和期望,就显得更为重要。
这里所设计的红外报警器是: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是一种被动式的红外传感器,它本身并不向环境中发射检测用的红外线,只是被动的接受,因此这种热释电传感器能以非接触形式检测出人体辐射出的红外线,并将其转化为电压信号。
同时,它还能辨别出运动的生物与其他非生物,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热释电传感器既可应用于防盗报警装置,也可以用于自动控制、接近开关及遥测等领域2. 本课题的基本内容及关键问题该报警器能探测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当人进入报警器的监视区域内,即可发出报警声,适用于家庭、办公室、仓库、实验室等比较重要场合防盗报警。
本设计是利用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探测人体辐射出的红外线信号原理设计出来的人体红外线感应报警器。
该报警器主要由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及其检测电路,报警电路组成。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是报警器设计中的核心器件,它可把人体的红外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以供信号处理部分使用。
检测电路主要是把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延迟、比较,从而实现报警功能内容广泛,灵活应用。
3. 本课题调研情况综述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自己所处环境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家居安全方面,不得不时刻留意那些不速之客。
这里所设计的被动式红外报警器则采用了美国的传感元件——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红外线报警器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自己所处环境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家居安全方面,不得不时刻留意那些不速之客。
现在很多小区都安装了智能红外线报警系统,因而大大提高了小区的安全程度,有效保证了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由于红外线是不可见光,有很强的隐蔽性和保密性,因此在防盗、警戒等安保装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防止各种偷盗和暴力事件的发生和危害,确保大厦的安全,生命和财产不受损害,智能保安系统的设置是必要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犯罪手段对保安系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对钱、财物、人身安全的保护是一方面,而对储存在计算机里的大量的重要文件、数据,更需要保护。
在一个智能化大厦内,不仅对外部人员要防范,对内部人员也需要加强治理;对某些重要的地点、物品,以及重要的人物也需要非凡的保护。
因此,对现代化的大厦,需要设置多层次、立体化的保安系统。
防盗报警器的作用防盗报警系统就是用探测器对建筑物内外重点区域、重要地点布防,在探测到非法入侵者时,信号传输到报警控制器:声光报警,显示地址,有关值班人员接到报警后,根据情况采取措施,以控制事态的发展。
智能建筑的防盗报警系统,负责建筑内各个点、线、面和区域的侦测任务。
它一般由探测器、区域控制器和报警控制中心三部分组成。
二、研究意义在无人看守的家庭中安装红外线防盗报警器有很大的社会需求。
为此人们研制了许多报警系统,但市场上的报警器大部分都是用于大公司及财政机构,价格昂贵,普通人不易接受。
因而设计一款价格低廉,但又性能灵敏的红外线报警器是十分必要的。
三、红外线报警器相关概述现在时间上的红外线报警种类主要有基于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报警系统、红外线反射防盗报警系统、红外线对射防盗报警系统。
其中红外线对射防盗报警系统采用了红外对射的方式进行布防,只要有人入侵,人体将红外线信号挡住,报警系统就会启动。
在实际上运用中,经常会将多束红外光装于一套系统中,形成长的一排,即常说的“红外栅栏”。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单片机红外热释电家庭防盗报警器的设计学院专业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二零一二年三月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红外线防盗报警器是当前使用比较普遍的报警器之一,它以其灵敏度高、价格实惠,受到了广大用户的欢迎。
但是使用每一种红外线传感器都有其不足之处,如抗干扰能力弱、误报漏报现象严重等,可靠性不够高。
目前市面上装备主要有压力触发式防盗报警器、开关电子防盗报警器和压力遮光触发式防盗报警器等各种报警器,但这几种比较常见的报警器都存在一些缺点[5,6]。
本课题基于单片机设计一种简易的红外报警器。
此热释红外报警器安装在禁区,根据检测人体自身的热量,检测到有人时,自动发出报警信息,并且能够自动或手动取消报警。
设计的系统采用了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它的制作简单、成本低,安装比较方便,而且防盗性能比较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安全可靠。
这种防盗器安装隐蔽,不易被盗贼发现。
同时它的信号经过单片机系统处理后方便和PC机通信,便于时时更新报警的设置[7,8]。
二、国内外的发展状况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F·W·赫胥尔从热的观点来研究各种色光时,发现了红外线。
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红外技术的研究,从此红外技术的发展应用不断走向成熟。
红外线的波长在0.76-100 um之间,按波长范围可分为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极远红外四类,它在电磁波连续频谱中的位置处于无线电波与可见光之间的区域。
红外技术最初的发展应用是红外光谱仪,随着红外探测材料技术的发展应用,红外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分子类型和结构判定、石油勘探与分析、地质矿物的籀定、质量检测、交通运输、安全报警、医疗保健等一系列领域。
其方法和原理目益成熟,各类红外器件层出不穷,仪器的精度也不断地提高。
虽然早在19世纪就有了红外探测器,而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红外探测器已用于军事目的,但只是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了PbS探测器以后,红外探测器技术才受到了人们广泛的重视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红外线防盗报警器课程设计报告(1)红外线防盗报警器课程设计报告一.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特别是在公共场所、商店、仓库等场所,恶意破坏、盗窃事件时有发生。
因此,开发一种高效可靠的防盗报警器具有重要意义。
二. 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通过设计红外线防盗报警器,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红外线传感器的原理,熟悉单片机的基本应用和API函数使用,并且能够制作一款功能可靠的红外线防盗报警器。
三. 设计原理红外线传感器是一种常见的接近传感器,通过接收红外线信号,判断物体是否靠近。
当有人接近时,红外线传感器会输出一个信号,触发单片机启动报警器,产生报警信号。
这样就实现了红外线防盗报警器的基本功能。
四. 硬件设计1. 红外线传感器:使用红外线接收头模块,将其VCC连接到单片机的VCC,GND连接到单片机的GND,输出引脚连接到单片机的P0口。
2. 报警器:使用蜂鸣器模块,将其正极连接到单片机的P1口,负极连接到单片机的GND。
五. 软件设计1. 采用Keil C51单片机开发平台编写程序。
通过单片机编程,实现红外线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和报警器的工作控制。
2. 主要操作流程:初始化系统、启动红外线传感器、采集红外线信号、判断物体距离、开启/关闭蜂鸣器。
六. 实验步骤1. 设计电路板,布置红外线传感器和蜂鸣器的位置。
2. 打通等重要连线,将硬件组装好。
3. 在Keil C51单片机开发平台编写代码。
4. 将编好的程序烧录进单片机中。
5. 接通电源,测试红外线防盗报警器的工作状态。
七. 实验结果本设计实现了红外线防盗报警器的基本功能。
当有人接近红外线传感器时,蜂鸣器会立即发出报警声,提醒周围的人。
经过多次测试,本防盗报警器的报警响应时间极快,能够及时发出报警声,可靠性较高。
八. 结束语本课程设计通过手工制作红外线防盗报警器,使学生明白了红外线传感器的原理,掌握了单片机的基本编程思想和API函数使用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防盗报警器设计开题报告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防盗报警器设计使用专业自动化开题教师熊文职称讲师2016年月日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16 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防盗报警器设计学生姓名邹文韬专业班级自动化03指导教师姓名熊文职称讲师一、课题背景及意义:在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人们对防盗措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家里安装安全报警装置是家庭安全保障发展的趋势,因此,方便使用的防盗报警系统已渐渐走近人们的生活。
红外线防盗报警设计就是制作出一种红外监控报警系统,出现了紧急情况的话能够马上让当事人知晓,并且能够自动呼叫报警。
红外线防盗报警技术是利用红外线来传送指令,它在家用电器、玩具、安全、保卫、军事技术、工业控制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等多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
人力防范往往受时间、地域、人员素质和精力等因素的影响,难免会出现漏洞和失误。
因此,安装先进的红外线防盗报警系统就成为了一种必要的措施,一旦发现有入侵者进入,红外线感应就会立即报警,就像是在重要区域的周界处增加了一双“电子眼”忠诚地守卫着要害目标。
因此,红外线防盗系统收到了人们的青睐。
由于红外监控报警系统一般都是设立在保护范围的最外围,因此,红外探头能够提前发现异常情况,可以提前发现可疑踪迹,提高了安全系数。
红外报警系统由于使用了电子装置作为保护手段,从而也提高了整体防护的安全性。
本次论文设计,可以对产品设计有初步的认识,同时也是将知识与实际结合的一次实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电子电器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恨大的提高。
同时人们的安防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因此现代化的安防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非法入侵和犯罪行为也越来越高端,传统的防范手段已经难以保证要害部门、重点单位的安全。
人力防范也是有它的局限性的,他们往往受时间、地域、人员素质和精力等因素的影响,由于人都有惰性,长期以来就会出现漏洞和问题。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专业: 应用电子姓名:学号:课题名称: 家居防盗报警器设计指导教师:论文起止日期: 2014.5.30-2014.10.7一、引言.家居防盗报警器的发展主要是基于传感器之上, 所以有必要先谈谈红外传感器的发展状况。
而传感器技术是21世纪人们在高新技术发展方面争夺的一个制高点, 各发达国家都将传感器技术视为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关键。
从20世纪80年代起, 日本就将传感器技术列为优先发展的高新科技之首, 美国等西方国家也将此技术列为国家科技和国防技术发展的重点。
从而基于传感器技术的防盗报警系统也得到了高速发展。
传统的防盗报警器都是检测到有盗情的时候只在本地发出警报声音, 内部没有控制器, 易被破坏失效, 安装, 扩展也不方便。
本文设计的家居防盗报警器利用单片机控制, 功能强大, 并且易于扩展成多用途的智能家居系统。
本家居防盗报警器主要由红外人体感应模块和单片机组成。
感应部分可以配以不同探头, 如门磁、烟雾、风雨探头、热释电探头、温度探头等, 可以实现防盗、防火、防水等多功能报警, 安装使用非常方便!无论是基于那种方式的防盗报警器, 它的工作原理都是将探测到的信号, 经电路放大, 并通过控制电路判断是否属于异常信号, 再决定是否发送报警信号给报警电路,从而达到防盗的效果。
二、项目概述家居防盗报警器主要是由人体感应模块、中央控制单元、数字显示单元、按键电路、报警电路和电源电路等部分组成。
系统的组成结构如下:1.主机有三个控制按键, 一个按键布防, 一个按键是遇到紧急情况紧急报警(或是测试键), 一个是撤防。
另一个为单片机的上电复位按键。
2.按下布防按键后, 30秒后进入监控状态(此时有人靠近不报警), 当有人靠近时, 热释红外感应到信号, 传回给单片机, 单片机马上进行报警。
按下撤防按键解除布防。
3、当遇到特殊紧急情况时, 可按下紧急报警键(测试键), 蜂鸣器进行报警。
(前提是在布放状态下!!!)4、布防时数码管显示“b”, 撤防时数码管显示“c”, 测试时或报警时数码管显示“-”三、实施方案首先是为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划分功能模块.第一部分是红外人体感应器;第二部分是主机(含显示器,处理器,报警器等);按键控制(对防盗器实行布防和撤防以及测试)。
开题报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红外报警器的设计一、课题研究意义及现状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较大程度的提高,入室抢劫案件时有发生,尤其是在现代化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犯罪更趋智能化,手段更隐蔽,所以采用以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安全防范技术的器材设备,并将其构成一个系统,将发挥最大的功能作用。
红外报警器是一种为防止或预防某事件发生所造成的后果,以声音、光、气压等形式来提醒或警示我们应当采取某种行动的电子产品。
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式报警器越来越多地被先进的电子报警器代替,经常应用于系统故障、安全防范、交通运输、医疗救护、应急救灾、感应检测等领域,与社会生产、生密不可分。
分为:智能家用防盗报警器门磁感应器(1)家庭盗贼侵入主要是门和窗,门盗的比例又大于窗盗。
在每个住户大门上安装有一个门磁感应器。
如有盗匪撬门,门磁感应器会即刻将此信息传输给家庭报警主机,主机报警,将此信息传输到控制中心,中心会立即显示报警地点、性质(门盗)。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研究主要目标是红外报警器的结构及其作用,通过软件与硬件结合的情况下完成关于红外报警器的实物,它是采用新的先进的红外线对射线感应模块制作而成的红外报警器,利用人眼看不到的红外光束来组成无线报警区域,所以具有极强的保密性和可靠性。
设计一个红外线防盗报警器。
红外线报警器主要通过红外探头获得报警信息,然后进行报警显示。
(1)选择主要器件(2)选择对单片机的选型(3)设计原理图(4)程序的编制(5)系统调试通过单片机来完成硬件和软件设计。
具体见框图。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及措施这次设计的红外报警器采用的是现在最流行也是最实用的联网智能红外防盗报警器系统。
采用的是无线数据传输方式。
本次设计的总体框图1所示。
本系统通过单片机实现总体控制。
主机电路由发射接收模块接收传感器发来的报警信号,通过解码器解码后得到报警传感器的地址和数据类型,只有主机和传感器地址相同时才能被主机接收,解码输出的数字代表传感器类型。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学生姓名:学号:学院、系: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专业:自动化设计题目:红外探测防盗报警系统设计指导教师:系主任:2011 年3月21日毕业设计开题报告1.结合毕业设计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如今社会日新月异,科技作为重要的力量正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尤其是人们对自己所处环境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家居安全方面。
在现代化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犯罪更趋智能化[1],手段更加隐蔽。
所以采用以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安全防范技术的器材设备,并将其构成一个系统,这将发挥最大的监控防护功能作用[2]。
由此衍生出了智能小区,小区中安装有大量的红外探测器为核心部件的报警装置[3]。
由于红外线是不可见光,有很强的隐蔽性和保密性,因此在防盗、警戒等安保装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此外,在电子防盗、人体探测等领域中,红外探测由于价格低廉、技术性能稳定,更是受到很多专业人士的欢迎[4]。
红外线防盗报警器是当前使用比较普遍的报警器之一,它以其灵敏度高、价格实惠,受到了广大用户的欢迎。
但是使用每一种红外传感器都有其不足之处,如抗干扰能力弱、误报漏报现象严重等,可靠性不够高。
目前市面上装备主要有压力触发式防盗报警器、开关电子防盗报警器和压力遮光触发式防盗报警器,但这几种比较常见的报警器都存在这一缺点[[5、6]。
2、红外探测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F.W赫胥尔从热的观点来研究各种色光时,发现了红外线。
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红外技术的研究,从此红外技术的发展应用不断走向成熟。
红外线的波长在0.76-100um之间,按波长可分为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极远红外四类,他在电磁波连续频谱中的位置处于无线电波与可见光之间的区域。
红外技术最初的发展应用是红外光谱仪,随着红外探测材料技术的发展应用,红外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分子类型和结构判定、石油勘探与分析、质量检测、交通运输、安全报警、医疗保健等一系列领域。
《电子技术综合设计》设计报告设计题目:红外线防盗报警器组长姓名:宋树森学号: 04131405 专业与班级:信电学院信息13-4班姓名:伍勇学号: 04131409 专业与班级:信电学院信息13-4班时间: 2015 ~ 2016 学年第(1)学期指导教师:袁小平成绩:日期: 2016-1-2红外防盗报警器成员:伍勇宋树森专业班级:信息13-4班一、设计要求(1)该设计包括硬件和软件设计两个部分。
模块划分为数据采集、键盘控制、报警等模块子函数。
(2)本红外线防盗报警系统由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报警器、单片机控制电路、LED 控制电路及相关的控制管理软件组成。
用户终端完成信息采集、处理、数据传送、功能设定、本地报警等功能。
终端由中央处理器、输入模块、输出模块、通信模块、功能设定模块等部分组成。
(3)系统可实现功能。
当人员外出时,可把报警系统设置在外出布防状态,探测器工作起来,当有人闯入时,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将探测到动作,设置在监测点上的红外探头将人体辐射的红外光谱变换成电信号,经放大电路、比较电路送至门限开关,打开门限阀门送出TTL 电平至AT89C51单片机,经单片机处理运算后驱动执行报警电路使警号发声。
二、方案设计2.1 总体设计思路方案一:利用模拟电子电路构成被动红外线报警器。
系统主要有红外线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电压比较器,开机延时,音响报警延时和12V电源组成。
被动红外线感应报警器的红外感应源采用热释电原件,这种元件在接收到人体红外线辐射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失去电荷平衡,向外释放电荷,后续电路经检测处理后就能产生报警信号。
方案二:利用模拟构成主动红外线入侵报警器。
主要由发射机和接收机组成,发射机是由电源,发光源和化学系统组成。
接收机是由光学系统,光感传感器,放大器,信号处理器等组成。
主动红外线报警器是当有人侵入该警戒时,红外线束被遮挡,接收机收到的红外线信号发生变化,提取这一变化,经放大和适当处理,控制器发出的报警信号。
便携红外防盗器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研究背景和研究的意义:伴随社会建设进程的加快,多种经济并存的局面下,如何保证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已经成为了每个人关注的焦点问题。
防盗器的发展也就应运而生。
从应用上进行分类,防盗器可以分为:汽车防盗器,家居防盗器和便携防盗器。
从形态上进行分类,防盗器可以分为:有线和无线。
由传感器的类型进行分类,防盗器的分类就更多。
但是,哪种防盗器的防盗效果最好呢?暂时还没有定论,不过在我看来,多种防盗器混合应用才能达到最佳的防盗效果。
其中以被动式热释红外防盗器的使用最为方便。
在电子防盗、人体探测器领域中,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的应用非常广泛,因其价格低廉、技术性能稳定而受到广大用户和专业人士的欢迎。
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探头的工作原理及特性:人体都有恒定的体温,一般在37度,所以会发出特定波长10UM左右的红外线,被动式红外探头就是靠探测人体发射的10UM左右的红外线而进行工作的。
人体发射的10UM左右的红外线通过菲泥尔滤光片增强后聚集到红外感应源上。
红外感应源通常采用热释电元件,这种元件在接收到人体红外辐射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失去电荷平衡,向外释放电荷,后续电路经检测处理后就能产生报警信号。
1)这种探头是以探测人体辐射为目标的。
所以热释电元件对波长为10UM左右的红外辐射必须非常敏感。
2)为了仅仅对人体的红外辐射敏感,在它的辐射照面通常覆盖有特殊的菲泥尔滤光片,使环境的干扰受到明显的控制作用。
3)被动红外探头,其传感器包含两个互相串联或并联的热释电元。
而且制成的两个电极化方向正好相反,环境背景辐射对两个热释元件几乎具有相同的作用,使其产生释电效应相互抵消,于是探测器无信号输出。
4)一旦人侵入探测区域内,人体红外辐射通过部分镜面聚焦,并被热释电元接收,但是两片热释电元接收到的热量不同,热释电也不同,不能抵消,经信号处理而报警。
5)菲涅尔滤光片根据性能要求不同,具有不同的焦距(感应距离),从而产生不同的监控视场,视场越多,控制越严密。
开题报告2015届无线红外探测器设计学生姓名学号院系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指导教师填写日期2015年3月10日开题报告的内容一、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进展情况随着人们生活与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财产安全意识的加强,人们对家居、仓库等场所的防盗报警需求日益增加。
传统的报警器存在一定局限性,例如只能在本地发出报警声,无法通知主人或小区保安以及甄别盗情区域,作用有限;探测器采用有线方式传输信号或供电,安装不便。
为此,采用无线射频和电话网络通信技术,实现了一种具有多路探测器、以无线方式连接、能甄别盗情区域、可自动拨打预设电话报警且使用方便的防盗报警系统。
为了满足远程防盗报警的需要,运用了一种基于电话网络的多路无线防盗报警系统,并完成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该系统由多路探测器和主机构成,探测器采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探测入侵者,并以无线方式发送报警位置编码给主机。
主机接收解码探测器信号,并通过电话网络自动拨打报警电话。
主机提供人机接口,可设置报警电话号码和录制报警语音,并提供撤防和布防控制。
系统由多个探测器和主机构成。
如图1所示。
探测器由热释电红外探测模块和带编码无线发射模块组成。
探测器通过热释电红外探测模块探测入侵者,在探测到入侵者后通过无线模块发送位置编码给主机。
主机包括单片机控制器、无线接收模块、语音模块、电话模块、LCD显示屏和按键,可安装于固定位置。
主机通过无线接收模块接收探测器发出的位置编码信号以甄别盗情区域。
在收到盗情后,主机通过电话网络拨打预设电话,电话接通后播放预先录制的报警语音信息如住户地址、盗情区域等,完成报警。
用户通过主机的人机接口,可预设报警电话号码和录制报警语音,并可进行撤防和布防控制。
图1.系统总体结构图图2.主流程图防盗报警程序流程,防盗报警程序流程如图3所示。
程序首先向无线接收模块查询探测器位置编码数据,数据为零表示没有发生盗情,否则表示某个探测器探测到盗情。
如有盗情,记录盗情位置编码、设置盗情发生标志,然后控制PH8810执行摘机操作。
单片机关于红外报警系统的选题报告一、发展与现状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自己所处环境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家居安全方面,不得不时刻留意那些不速之客。
现在很多小区都安装了智能报警系统,因而大大提高了小区的安全程度,有效保证了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由于红外线是不可见光,有很强的隐蔽性和保密性,因此在防盗、警戒等安保装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汽车、摩托车报警器,仓库大门,以及家庭保安系统中,几乎无一例外地使用了报警器电路。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报警器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传统的报警器通常采用触摸式、开关报警器等。
这类报警器具有性能稳定、实用性强等特点,但是也具有应用范围窄等缺点。
而且安全性能也不是很好。
光电报警就很好的改善了这点。
如今,光电报警器已经广泛应用到工农业生产、自动化仪表、医疗电子设备等领域本实验的设计借助于模拟电路和数字逻辑电路,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使设计变得简单、方便、灵活性强。
电路简单容易实现,工作稳定,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此外,在电子防盗、人体探测等领域中,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探测器也以其价格低廉、技术性能稳定等特点而受到广大用户和专业人士的欢迎.热红外简介:主要是由一种高热电系数的材料,如锆钛酸铅系陶瓷、钽酸锂、硫酸三甘钛等制成尺寸为2*1mm的探测元件。
在每个探测器内装入一个或两个探测元件,并将两个探测元件以反极性串联,以抑制由于自身温度升高而产生的干扰。
由探测元件将探测并接收到的红外辐射转变成微弱的电压信号,经装在探头内的场效应管放大后向外输出。
为了提高探测器的探测灵敏度以增大探测距离,一般在探测器的前方装设一个菲涅尔透镜,该透镜用透明塑料制成,将透镜的上、下两部分各分成若干等份,制成一种具有特殊光学系统的透镜,它和放大电路相配合,可将信号放大70分贝以上,这样就可以测出10~20米范围内人的行动。
菲涅尔透镜利用透镜的特殊光学原理,在探测器前方产生一个交替变化的“盲区”和“高灵敏区”,以提高它的探测接收灵敏度。
安就理工犬爭ANHUI CNB ERSITYOI SCIENCF A TKCHNOL(X;Y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院(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通信工程12-1班学生姓名:于童指导教师:范群芳老师2016年2月29日、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拟采用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可附页)研究内容:1红外防盗报警器的基本原理2、红外防盗报警器的发展难题3、红外防盗报警器的适用范围4、系统可实现功能5、介绍了主要几种主流红外防盗报警器6、对于系统稳定性的研究7、红外防盗报警器的未来发展前景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部分为绪论。
简要介绍红外防盗报警器在红外防盗中的重要意义及发展简史第二部分开始为正文。
分析红外防盗报警器的组成以及系统原理。
描述总体设计思路,分部分进行研究。
第三部分介绍了几种主流的红外防盗报警器设计方案第四部分防盗报警系统仿真第五部分设计总结三、主要参考文献(近五年出版的、英文文献不少于两篇)[1]沈廷根•热释电红外新器件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J].世界电子元器件,2001(10) : 43 —46.[2]刘舒祺,施国梁. 基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报警系统[J].国外电子元器件,2005 ⑶:18 —20.[3]黄长艺,严普强.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56 —58.[4]袁希光. 传感技术手册 [M B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12 —15.[5] 何希才.传感器及其应用电路 [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6 - 7. [6]张庆双. 经典实用电路大全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2 — 26.[7] 秦曾煌. 电工学(电子技术)[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23 — 125.[8] SCHOPFFRUPPELWWURFELP.Voltageesponsivity of pyroelectric detectors on a heat — sink substrate[9] Motorola INC..MC68HC11 Referenee Manual , 1991五、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名:六、所在系意见日期: 年 月 日 负责人签名(签章): 日期: 年 月 日 四、进度安排2016年2月29日至3月13日(二周)2016年3月14日至3月27日(二周)2016年3月28日至4月10日(二周)2016年4月11日至4月17日(一周)2016年4月18日至5月1日(二周)2016年5月2日至5月22日(三周)2016年5月23日至6月5日(二周):选择课题、分析课题。
课程设计报告题目:红外线探测防盗器院(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摘要:本设计主要由红外线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电压比较器,延时电路和报警电路组成。
当红外探测器检测到前方人体辐射的红外信号后,探测器将输出微弱的电信号,然后经过放大,比较,延时,发出报警声音。
关键词:红外线;放大;报警一、系统设计方案一:红外线探测防盗器即将检测到的红外信号转化成电信号,然后转化成声音信号发出报警声。
因而可以用简单的放大电路就可实现此功能,采用红外线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和报警电路组成。
即只要红外探测器检测到红外信号就发出报警声,否则不发出报警声。
该方案具有立即响应的功能,设计简单,易于实现。
但该报警器离开了红外信号源就无法发出声音,因而起不到真正的报警作用。
方案二:此方案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增加了报警延时电路,即当报警器检测到红外信号后发出报警声并让报警声持续约一分钟。
该方案有红外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电压比较器,延时电路和报警电路组成。
并增加了开机延时电路,它的设置主要是防止使用者开机后立即报警,好让使用者有足够的时间离开监视现场,同时可防止停电后又来电时产生误报。
该方案功能更加完善,能起到真正的报警作用,不选用此方案。
该方案的原理框图如下:二、各单元电路的设计1、信号放大模块:在此单元电路中,当红外线探测传感器J1探测到前方人体辐射出的红外线信号时,由IC1的②脚输出微弱的电信号,经三极管等组成第一级放大电路放大,再通过C2输入到运算放大器U1中进行高增益、低噪声放大,此时由运放的①脚输出的信号已足够强,能够对信号进行放大。
2、电压比较模块:在本单元电路中,U1B作为电压比较器,它的第⑤脚由R10、VD1提供基准电压,当U1B①脚输出的信号电压到达U1B的⑥脚时,两个输入端的电压进行比较,查看U1B的⑦脚是高电平还是低电平。
3、报警延时模块:当红外探测器检测到红外信号后,经过放大,比较Vin将为低电平,LM393的2脚也变为低电平,1脚输出为高电平,三极管导通,蜂鸣器发出声音开始报警,同时R14和C6开始充电,当2脚的电平超过3脚的电平时,比较器1脚输出为低电平,蜂鸣器停止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