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烈士张太雷
- 格式:ppt
- 大小:1.60 MB
- 文档页数:22
中共最早的党员之一的张太雷,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做了大量工作。
他不仅推动了国共合作的形成,还以笔为枪撰文醒世,并敢于与蒋介石公开论战。
他耕耘不辍、战斗不息,他的事迹值得后世铭记。
“我现在觉悟:富贵是一种害人的东西。
”这句惊世骇俗的话,出自一位22岁青年的家书中。
此时的他,正要前往苏联,成为中共派往共产国际的使者。
信中他给妻子写道:“我们现在的离开是暂时的,是要想谋将来永远幸福,所以你不必以为是一件可忧的事。
”这位青年名叫张太雷,是中共最早的党员之一、中共派往共产国际的第一位使者、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先驱和青年运动的领导人,他曾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也是广州起义的组织者、领导者。
他与瞿秋白、恽代英并称为中共“常州三杰”。
张太雷1898年6月17日出生于江苏常州一个没落的封建世家。
少年时代,他就对底层人民富有同情心。
辛亥革命时,他带头剪掉了辫子,并阅读各种进步报刊。
1915年秋他考入北京大学法科预科,同年冬转入天津北洋大学法科法律系学习,半工半读。
五四运动期间,他是天津地区爱国运动的骨干分子。
1920年3月,他参加了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10月加入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我国最早的共产主义战士之一。
1921年,他成为中共派往共产国际的第一位使者,积极参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1922年5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他当选青年团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25年成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总书记。
张太雷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最早的推动者之一,他推动团结、宣传真理、鞭笞腐恶、关注青年、领导罢工……国共合作破裂后,危难关头,他被委以重任,参与领导发动广州起义,1927年12月12日,在指挥战斗时遭敌伏击牺牲,时年29岁。
张太雷原名张曾让,字泰来,还用过春木、椿年等名,他最后改名为太雷,就是表达要把自己化作巨雷以冲破旧社会的反动统治的抱负。
这是他作为一名党员的初心。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的张太雷,确如他的名字所示,像一声惊雷,震慑着腐恶、催动着光明。
今年是张太雷同志壮烈牺牲90周年,家乡人民深切缅怀他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的不朽功勋,大力弘扬“常州三杰”精神,矢志不渝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全面推进“两聚一高”新征程上,攻坚克难,顽强拼搏,创造无愧于先辈、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崭新业绩,共同谱写“强富美高”新常州的壮丽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饱含深情地列举了周恩来、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等江苏籍杰出共产党员的代表人物,并指示“要用好用活丰富的党史资源,使之成为激励人民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常州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拥有丰富的党史资源,涌现出了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等一批彪炳史册的革命先驱。
他们的崇高信仰、伟大精神、高尚人格和光辉事迹,化作常州这座城市的魂魄,凝结成激励一代又一代常州儿女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力量源泉。
张太雷同志是为信仰而死的中国共产党员的代表。
他壮丽短暂的一生,镌刻下常州的印记。
常州是张太雷同志的出生地,也是他青少年时期生活学习的地方,更是他远大理想树立和革命思想孕育的地方。
在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张太雷同志从小就立下改造社会的大志向。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正在常州府中学堂求学的张太雷就与同学瞿秋白一起,带头剪掉了象征封建主义和民族屈辱的长辫子。
张太雷还与瞿秋白等积极参加校内师生组织的进步活动,大量阅读反映新思想的报刊书籍,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民主革命的进步思想逐渐在他心里萌芽生长。
在那个新旧交替的变革时代,张太雷同志毅然弃旧迎新,投身革命,逐步成长为伟大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之一,中国青年运动的卓越领导人,广州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道路的先行者、革命真理的追求者、革命斗争的实践者,被列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常州人民为哺育了张太雷这样伟大的革命先驱而感到无尚光荣!张太雷同志离开我们90年了,常州人民对他的纪念、研究和学习从来没有停止过。
广州起义中的张太雷作者:来源:《世纪桥·纪实版》2012年第02期对于张太雷牺牲的这段史实,广州起义时在军委工作的一位领导同志曾甚为惋惜地回忆说:“太雷同志虽然是我们党内有威望的领导者,是一位好同志,但他是书生出身,缺乏军事常识,缺乏领导武装斗争的经验。
就以他在十二日中午出席西瓜园工农兵代表大会之后遇难这件事来说,对警卫工作没有注意,结果却给敌人的冷枪打死了。
”殚精竭虑谋起义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等先后叛变革命,使整个中国社会随之陷入极度的腥风血雨中。
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并没有使英勇的共产党人屈服,他们揩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相继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继续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
而两次起义过后,中共中央也更加明确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开始酝酿举行广州起义。
也就是从此刻起,张太雷的人生历程与广州起义这一流芳万古的历史事件牢牢地拴在了一起。
张太雷原名椿年,后因立志化作“巨雷”,冲散阴霾,改造社会,遂取“泰来”的谐音,改名为太雷,寓意为惊醒世人、击碎旧世界的巨雷。
由于父亲早逝,幼年张太雷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甚为清苦。
1915年,张太雷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法科,后因家境每况愈下,无奈转入天津北洋大学法政科。
1919年陈独秀等人领导的五四运动爆发后,深怀忧国忧民之心的张太雷随即加入其中,成为天津地区爱国运动的骨干,与周恩来等人结下战斗友谊,并作为天津学联的代表赴北京结识了李大钊等人。
翌年春天,共产国际代表魏金斯基等来华与李大钊、陈独秀商议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事宜,张太雷又担任翻译,随后还参加了北京的共产主义小组,继而又担任天津社会主义青年团小组书记。
1927年“八七”会议后,年仅29岁的张太雷被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成为党的一位高级领导人。
9日,以瞿秋白为首的临时中央政治局召开第一次会议,张太雷主动提出愿意去广东重新打开革命局面,中共中央遂任命其为中共广东省委书记。
中共创立时期共产党人的初心解读——张太雷篇□王相坤张太雷论“初心”张太雷(1898—1927),江苏武进人。
1920年10月参加北京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始人之一,最早被派往共产国际和青年共产国际的使者,广州起义的主要领导人。
把苦难深重的中国引向幸福美好的共产主义由于受到同样的革命的团结和对共产主义的即将来临的光明前途的信念的鼓舞,我们青年团已把认真仔细地学习共产主义的任务委托给他们,为了准备在最近的将来所必需的工人干部,不仅为它自己,也为了上述的书记处。
它希望与我们的同志哥和老师肩并肩、手挽手,把苦难深重的中国引向幸福美好的共产主义。
——张太雷《中国代表团在青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21年7月)共产党的任务是为这种自发性运动输入革命斗争因素日本帝国主义者在中国,特别是在其掠夺性势力范围地区和在其收买的中国佩带金肩章的将军(督军)活动的地区实行的令人无法忍受的民族压迫,正在为开展广泛的民族运动创造一切条件。
共产党的任务是为这种自发性运动输入革命斗争因素,以便把民族范围的自发性运动同中国民众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融合在一起,并使之从属于中国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运动。
——张太雷《致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的书面报告》(1921年6月10日)确信资本主义必定崩坏,无产阶级革命必定成功今天又是马克思的诞生纪念日,我们纪念他,非因他是大学问家,虽然他在社会学上的贡献,像达尔文在生物学上的贡献一样;但是我们纪念他,第一,他是革命的实行家,第一国际的创造家;第二,他和别个社会改革家不同,因为他指出革命的方法,他说要达到共产主义的社会,必须经过无产阶级专政。
他还有一种可使我们纪念的,使无产阶级确信资本主义必定崩坏,无产阶级革命必定成功。
这种确信,在无产阶级革命中最为重要。
——张太雷《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大会开幕词》(1922年5月5日)专家解读:中国青年运动的开拓者需要有领导群众实际势力的先锋军革命是需要有革命的组织;他是需要有领导群众实际势力的先锋军。
“青春巨雷”张太雷作者:吴志菲来源:《中华儿女》2008年第05期他是共青团的重要创建人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重要创始人。
在短短的29年人生历程里,他拥有着中共历史上太多的“第一”。
翻开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宏浩历史的开章篇,赫然居于前列的名字就有张太雷。
重温这位革命先驱的传奇人生,给人心灵“巨雷”般的震撼。
站在“五四”运动第一线1921年5月4日,朝鲜共产党代表大会开幕式在伊尔库茨克举行。
一位戴眼镜、梳分头的中国小伙子用流畅的英语,在大会上致祝词。
他的第一句话,便非常清楚地点明了他的身份:“我很荣幸以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名义在大会上发言。
”祝词说:“我们大家知道,日本帝国主义是我们的共同敌人,击破日本帝国主义是我们的共同任务。
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在共产国际的领导下,建立起同日本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这位代表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发表热情洋溢祝辞的便是张太雷。
1915年9月,张太雷进入北京大学预科学习。
他本想谋取一个职业,用薪水来支付学费和生活开支,完成学业,后来考虑到北京大学的学制太长,自己的经济条件难以维持,遂于同年冬转入天津北洋大学特别班学习。
1916年暑假,他转入该校法科法律系学习。
由于家里无法供给他费用,张太雷只得自谋生路。
他的英语水平出类拔萃,因此入校不久即受聘于一位美国教授在天津主办的《明星报》,担任英文翻译。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给沉闷的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中最早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李大钊,连续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等重要文章。
张太雷读了这些文章后深受启发,他认识到中国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受帝国主义的侵略,解除人民大众的困苦,只有走十月革命的道路。
1919年2月,张太雷在天津发起组织进步团体“社会改造社”,旨在改造黑暗的旧中国,建设一个民主自由、科学文化发达的新中国。
“五四”运动爆发后,张太雷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场反帝爱国运动中去。
6月1日,张太雷和3位同学赴塘沽两等小学讲演,接着又乘船过海分别到东大沽、西大沽演讲。
青年团最早的国际使者——张太雷叶孟魁中国共青团网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1919年爆发了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20年,中国各地共产主义者开始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
党要领导革命必须依靠和培养青年,青年要发挥历史作用必须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在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领导下,作为建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建团工作也开始了。
处于创建阶段的中国共产党和青年团,需要与列宁创立的共产国际及其领导下的青年共产国际的直接联系,以获得指导与援助。
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张太雷,由于在党团创建工作中表现出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出色的政治才能,因而成为中国共产党和青年团派往共产国际和青年共产国际的使者。
他在共产国际的活动是多方面的,这里着重就其在青年共产国际的活动作一简要述评,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与青年共产国际的关系方面探讨张太雷在中国近代青年运动史上的贡献。
出席青年共产国际代表大会最早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代表青年共产国际,亦称少共国际,是根据列宁的倡议,1919年11月在柏林成立的青年国际组织,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
它的任务是对各国共产主义青年运动实行集中领导,在没有共产主义青年组织的地方建立组织,开展广泛的青年群众运动,特别是反帝斗争。
它对中国青年运动产生过重大影响。
1921年初,青年共产国际东方部书记谷林(Green)来华,与中国团组织联系选派代表参加青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
与此同时,张太雷奉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之命,赴苏俄伊尔库茨克,参加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中国科的筹建工作,并任中国科书记。
主持远东书记处工作的是舒米亚茨基。
该处成员有青年共产国际驻远东全权代表达林,张太雷在此开始与他共事,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张太雷在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的活动和工作是多方面的,建立中国青年运动与国际共产主义青年运动的联系,吸取苏俄团的工作经验,争取青年共产国际对中国青年运动的关心与支持,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