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好和无差异曲线
- 格式:ppt
- 大小:87.00 KB
- 文档页数:7
第八讲家庭的效用与无差异曲线目的和要求•目的:介绍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的消费者偏好,或者说研究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得到的效用和收益——无差异曲线。
•要求:(1)理解消费者偏好及其偏好函数(2)理解无差异曲线的含义(3)理解边际替代率,会计算边际替代率(4)理解典型的无差异曲线的特点(5)会根据条件画无差异曲线8.1 商品组合与消费者的效用•如果企业已经生产了一定数量的食品(X)和酒水(Y)两种商品,那么在直角坐标平面中的每一个点就代表X和Y的一种组合,每一种组合的商品都能个消费者带来一定的效用。
各个组合的效用有大有小,并非完全相同。
•一般而言,对于效用相同的组合,消费者同样的喜欢,而对于效用不同的商品组合,一个消费者当然喜欢效用高的组合。
商品效用X商品的量0.51 1.52 2.53 3.54 4.55Y商品的量0.50.250.50.751 1.25 1.5 1.752 2.25 2.5 10.51 1.52 2.53 3.54 4.55 1.50.75 1.5 2.253 3.75 4.5 5.256 6.757.5 2123456789102.5 1.25 2.53.755 6.257.58.751011.2512.53 1.53 4.567.5910.51213.515 3.5 1.75 3.5 5.2578.7510.512.251415.7517.5 424681012141618204.5 2.25 4.5 6.75911.2513.515.751820.2522.55 2.557.51012.51517.52022.525 5.5 2.75 5.58.251113.7516.519.252224.7527.5 6369121518212427306.5 3.25 6.59.751316.2519.522.752629.2532.57 3.5710.51417.52124.52831.5358.2无差异曲线与消费者偏好•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s )又称为等效用曲线,就是由那些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的各个商品组合构成的曲线。
无差异曲线在消费者选择中的作用无差异曲线是一种经济学概念,用来描述在给定的预算下,两种或更多种商品之间的替代关系。
它反映了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的偏好和权衡。
在消费者选择中,无差异曲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消费者的决策过程和市场的供需关系。
无差异曲线反映了消费者的偏好。
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偏好和需求来作出决定。
无差异曲线可以帮助消费者理清不同商品之间的替代关系,从而更好地满足自己的需求。
以电子产品为例,一位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可以通过无差异曲线来比较不同品牌、型号和价格的手机,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最佳选择。
无差异曲线影响了市场的供需关系。
消费者的选择行为直接影响着市场的供需平衡。
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增加时,对其他商品的需求可能会减少,这就对应着无差异曲线的变化。
当一种新型电子产品上市时,消费者可能会减少对旧型产品的需求,从而导致市场上旧型产品的供大于求,价格下降,而新型产品的供小于求,价格上升。
在我看来,无差异曲线是一个理性决策的工具,它帮助消费者更加理性地进行选择,同时也影响着市场的供需关系。
消费者可以通过对无差异曲线的理解,更好地掌握市场信息,做出更明智的消费决策。
生产者和经销商也可以通过对无差异曲线的分析,更好地把握市场趋势,调整生产和销售策略。
无差异曲线在消费者选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反映了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影响着市场的供需关系。
了解并运用无差异曲线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消费者行为和市场运行规律,进而做出理性的决策。
希望随着对无差异曲线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在生活和工作中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无差异曲线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在消费者理论和市场分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经济学家和市场分析师更好地理解消费者的行为和市场供需关系,从而提供更准确的预测和建议。
消费者也可以利用无差异曲线来做出更理性的消费决策,更好地满足自己的需求。
无差异曲线反映了消费者的偏好和权衡。
在生活中,我们面对各种不同的商品和服务,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做出选择。
第二节无差异曲线序数效用论分析工具:无差异曲线、预算线、消费者均衡关于偏好的假设:定义:偏好(consumer’s preference)是消费者的一种特别喜爱的心理,通过消费的商品组合排列显示,用无差异曲线表达。
类别:严格偏好(strong preference): >弱偏好(weak preference): ≥无差异(indifference): ∽完备性(completeness): 对任意两组商品的消费组合,消费者总能表达出自身的偏好。
传递性(transitivity): 若:A>B,B>C,则:A>C非饱和性: 对消费组合多的偏好高于消费组合少的。
无差异曲线的含义:在偏好既定条件下,能够使消费者得到同样满足程度的两种物品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点的轨迹。
或取得相同效用的两种商品的所有消费组合所形成的轨迹,亦称等效用曲线。
无差异曲线图:无差异曲线三大特征:①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代表不同的效用水平。
②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③无差异曲线是一条从左上向右下倾斜的凸向原点的曲线。
原因: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边际替代率:定义: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商品X 对商品Y 的替代率公式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维持消费者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无差异曲线的特殊情况:完全替代: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比率固定不变。
完全互补:两种商品按固定不变的比率同时使用。
边际替代率分别为零和无穷大。
第三节 预算线预算线的含义:又称消费可能性线或价格线。
在商品价格既定条件下,消费者花费其全部货币收入后所能购买的商品的集合。
预算线预算空间的几何表达: 预算方程式:PxX+PyY=Iby ax y x U +=),(yx by ax y x U ===2},min{),(预算线的变动:预算线的平行移动:在两种商品的比价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商品的价格变化或者由于消费者收入的变化,导致预算线向外或向内移动。
【知识点】无差异曲线(一)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消费者要选择他能够支付得起的最优的消费组合,也就是市场篮子,即消费者购买的不同商品或服务的A.完备性B.可传递性C.多比少好D.平均性E.无差异性【答案】ABC【解析】序数效用论对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有:完备性、可传递性、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多而不是少。
(二)无差异曲线---- 描述消费者的偏好1.无差异曲线的概念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在这条曲线上的所有各点的两种商品组合带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是完全相同的,消费者对这条曲线上各个点的偏好程度是无差异的。
某消费者的一条无差异曲线【例题8•2015单选】在消费者行为理论中,能够描述消费者偏好的曲线是()。
A.无差异曲线B.需求曲线C.预算约束线D.消费者均衡曲线【答案】A【解析】“描述消费者偏好的曲线——无差异曲线”在2014年、2012年、2011年也考过单选。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消费者对这条曲线上各个点的偏好程度是无差异的。
【例题9•2019单选】按照消费者行为理论,无差异曲线的形状是由()决定的。
A.消费者预期B.消费者偏好C.相关商品的价格D.消费者收入【答案】B【解析】无差异曲线用来描述消费者的偏好。
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无差异曲线的形状是由消费者偏好决定的。
2.无差异曲线的特征在同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可以绘制出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1)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
根据“多比少好”的假定,消费者对数量多的两种商品组合的偏好大于对数量少的两种商品组合的偏好,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代表的商品数量越大,消费者得到的满足程度水平越高。
无差异曲线图(由一组描绘某个消费者偏好关系的无差异曲线组成)【例题10•单选】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这是根据偏好的()假定来判定的。
CH3 偏好★(看)消费束具有完整性:包含一切合适的商品,即把不同情况、不同地区的同样的商品看作不同的商品。
假设消费者可以排列各种各样的消费可能性,消费者排列消费束的方法,显示了消费者偏好。
偏好概念,是建立在消费者行为的基础上。
一、消费者偏好1、严格偏好:> 。
(x1,x2)> (y1,y2),消费者肯定要(x1,x2),不要(y1,y2)。
无差异偏好:~。
(x1,x2)~ (y1,y2),消费者获得的满足程度一样。
弱偏好:≥。
(x1,x2)≥(y1,y2)=消费者认为X至少与Y一样好。
2、严格偏好、无差异偏好、弱偏好之间的关系:(1)若(x1,x2)≥(y1,y2),且(x1,x2)≤(y1,y2) →(x1,x2)~ (y1,y2)(2)若(x1,x2)≥(y1,y2),且不包括(x1,x2)~ (y1,y2) →(x1,x2)> (y1,y2)二、※偏好的假设1、完备性:任何两个消费束(商品组合)都是可以比较的。
2、反身性:任何消费束至少与本身同样好。
3、传递性:4、单调性:总是偏好数量多的商品组合。
5、连续性:偏好,具有惯性,对于数量相近的商品,消费者的偏好很接近。
6、凸性:总是偏好多样化的商品组合。
三、※无差异曲线四、偏好的例子(K)1、完全替代品:如果,消费者愿意按固定的比率,用一种商品代替另一种商品,那么,这两种商品是完全替代品。
2、完全互补品:是始终以固定的比例一起消费的商品。
这些商品是相互“补充”的。
例子——鞋。
3、厌恶品厌恶品:消费者不喜欢的商品。
4、中性商品中性商品:消费者无论从哪方面讲都不在乎的商品。
5、餍足餍足:有最佳的消费束(1x ,2x ),越接近(1x ,2x )越好。
(1x ,2x )是餍足点或最佳点。
(1)当两种物品线的(2)当佳点”(3)当减少6、离散商品是否考虑商品的离散性取决于我们的应用。
在分析时,如果消费者选择一、两个的商品,离散性很重要;如果消费者选择30、40个的商品,则视为连续商品。
无差异曲线的基本特点
无差异曲线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或服务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效用表现出相等的状态,其基本特点包括:
1. 表示消费者的偏好:无差异曲线反映了消费者对不同产品或
服务的偏好程度,也就是在不同的选择中,消费者能够达到相同的满意度。
2. 以点代面:无差异曲线是以一系列点来表示消费者对产品或
服务的偏好程度,而不是通过绘制完整的图形来展示。
3. 随价格变化而变化:随着产品或服务价格的变化,无差异曲
线的形状也会发生变化。
当价格下降时,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会增加,无差异曲线则会向右移动。
4. 向下凸:无差异曲线呈现向下凸的形状,意味着消费者在消
费产品或服务时,存在着边际效用递减的情况。
5. 交叉点:当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或服务在同一条件下,
其无差异曲线相交时,表示消费者对这些产品或服务的偏好程度相等,此时消费者选择哪种产品或服务,将取决于其价格。
无差异曲线是市场营销中重要的工具,通过研究无差异曲线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消费者的偏好,制定出更加精准的市场营销策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市场竞争力。
- 1 -。
消费者偏好的无差异曲线分析摘要:对于消费者偏好有三种分类:严格偏好、无差异偏好、弱偏好三种分类,为了更好地研究无差异偏好,并且排除一些其他的外在条件因素,提出了四条关于偏好的公理性假设:完备性公理、传递性公理、反身性公理、非饱和性公理。
本文将对如何描述消费者偏好以及对于消费者偏好的描述性分析进行分析。
主要从无差异曲线来描述消费者在购买的过程当中是如何体现自己的偏好。
关键字:消费者偏好,无差异曲线一、消费者偏好与无差异曲线1、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偏好是指消费者对一种商品(或者商品组合)的喜好程度。
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愿对可供消费的商品或商品组合进行排序,这种排序反映了消费者个人的需要、兴趣和嗜好。
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对该商品的偏好程度正相关:如果其他因素不变,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越高,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就越多。
2、消费者偏好特点及其假设消费者偏好具有如下特点:差异性,即消费者对于不同的产品或产品组合具有不同的偏好;不确定性,即随着社会或文化环境的变化,消费者偏好不确定的;稳定性,即消费者偏好一旦形成,在短时期内并不发生改变;价值决定性,消费者消费心理或体验决定产品价值,如果消费者觉得该产品或产品组合效用高,那么他宁愿为此而多付较高价格。
消费者偏好建立在以下三个基本假设基础之上:偏好的完全性,即消费者总是可以对不同商品或商品组合给予偏好排列;偏好的可传导性,即消费者对商品A的偏好大于商品B,商品B的偏好大于商品C,那么消费者对A的偏好大于B;偏好的非饱和性,即消费者对于每种商品的消费都没有达到饱和点。
3、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在香港译为等优曲线,在台湾译为无异曲线,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一般为负值,这在经济学中表明在收入与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为了获得同样的满足程度,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就必须放弃减少另一种商品,两种商品在消费者偏好不变的条件下,不能同时减少或增多。
无差异曲线的三个基本特征引言无差异曲线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消费者在不同商品组合之间做出选择时所面临的权衡。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探讨无差异曲线的三个基本特征,包括理解无差异曲线的概念、无差异曲线的可替代性以及无差异曲线的降序趋势。
理解无差异曲线的概念无差异曲线的定义无差异曲线也被称为消费者偏好曲线,它是表示消费者在不同商品组合之间所达到的满意程度相同的曲线。
在无差异曲线下,消费者可以获得相同的满意度,因此无法确定消费者更喜欢哪一组商品。
无差异曲线的表示方法无差异曲线通常以图形的方式表示,横坐标表示一种商品的数量,纵坐标表示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每条无差异曲线都表示一定的满意程度,从而描述了在不同商品组合上的偏好。
无差异曲线的可替代性可替代性的定义可替代性指的是消费者在一定满意度水平上,可以用一种商品来替代另一种商品。
在无差异曲线中,消费者可以在不改变满意度的前提下改变商品组合。
可替代性的影响可替代性的存在对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和市场需求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两种商品是可替代的,消费者可以根据价格或其他因素做出替代选择,从而影响市场上的商品需求。
可替代性的体现可替代性在无差异曲线中可以通过无差异曲线的形状来进行体现。
如果无差异曲线呈现为陡峭的曲线,说明两种商品的替代性较低;反之,如果无差异曲线呈现为平缓的曲线,说明两种商品的替代性较高。
无差异曲线的降序趋势降序趋势的定义无差异曲线的降序趋势指的是随着消费者消费某种商品的数量增加,他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减少。
这意味着消费者对于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
降序趋势的原因降序趋势的存在可以通过边际效用递减的原理进行解释。
边际效用递减指的是随着消费某种商品的数量增加,每额外消费一单位商品所带来的满意度递减。
因此,消费者在追求最大化满意度的过程中,倾向于在更多的商品上进行消费。
降序趋势的表示降序趋势在无差异曲线中可以通过曲线的形态来表示。
无差异曲线呈现出往左下方倾斜的形状,从而表明消费某种商品的数量增加时,消费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减少。
消费者偏好的无差异曲线分析偏好的非饱和性。
该假定指如果两个商品组合的区别仅在于商品数量的不同,那么,消费者总是偏好于数量较多的那个商品组合。
这就是说消费者对每一种商品的消费都没有达到饱和点,或者说对于任何一种商品,消费者总是认为数量多比数量少好。
无差异曲线分析无差异曲线是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曲线。
或者好不同的产品,或者不同的消费者对同一产品表现出不同的偏好,即同样的产品对于不同的消费者来说其价值可能完全不一样。
偏好的不确定性。
消费者偏好会随着说,它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水平或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曲线。
假定两种商品X和Y X商,品和Y商品有很多种组合,但每种商品组合的效用都是一样的,和Y×的各种商品组合构成无差异表,如表1所示。
在表1中只列举了A、B、C、D、E五对消费者偏好的影响,指出广告必须以改变消费者偏好作为主要目的,这样才有利于扩大消费市场。
关键诵:消费者偏好无差异曲线f告文化、社会等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即具有不确定性。
由于产品替代品的增多,产品生命周期缩短。
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使得消费者对某种产品很难保持固定的偏好。
偏好的相对稳定性。
它是指偏好一旦形成,一定时期内不会改变,在或者是很难改变。
偏好的相对稳定性和偏好的不确定性并不矛盾,偏好的不确定性是长种商品组合,在这五种商品组合中X商品和Y商品的数量都不一样,但是每一种商品组合的效用都是相同的。
根据无差异表,对应平面坐标,可以抽象出无差异曲线(见图1所示) 1中,无差异曲线U上任何,图一消费者行为有两种理论: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的大小像物体的轻重长短~样,是可以用基数(,2 3 1。
…… )来衡量并加总求和的,消点的效用都是相同的,只是不同的商品费者可以说出从消费某种产品中得到的满足是多少效用单位(华,2 0 刘0 9 o基数效用论分析的重心是边际效用,为随着认时期来看的,考察的主体是所有消费者,从长期来讲,消费者偏好会随着文化、社会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但考察一部分消费者,从短期来看,当消费者所处的环境没有发生变化时,其偏好是很难发生改变的。
拟线性偏好的无差异曲线
在经济学中,消费者的偏好表达出他们对某种物品的偏好程度,这可以通过消费者的行为来衡量。
拟线性偏好的无差异曲线是一种用来描述消费者对某种物品偏好程度的曲线。
这种曲线表明,消费者会以固定的比例从物品中获取满足感,而无论物品的数量有多少,消费者的满足感也不会有任何变化。
拟线性偏好的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抛物线,其中曲线的顶点代表消费者的最大满足感,而曲线的两边分别由消费者的满足感的最小值和最大值组成。
拟线性偏好的无差异曲线表明,消费者会以相等的比例从物品中获取满足感,即使物品的数量有所变化,消费者的满足感也不会发生变化。
拟线性偏好的无差异曲线可以用来理解消费者的行为。
曲线的顶点代表消费者的最大满足感,这也是消费者最愿意购买的物品。
因此,如果物品的数量小于顶点,那么消费者将感到不满意,他们会把更多的钱支出来买更多的物品。
然而,如果物品的数量大于顶点,那么消费者将感到比较满意,他们会把更少的钱支出来买更多的物品。
拟线性偏好的无差异曲线也可以用来研究物品的价格分配。
曲线的顶点代表消费者的最大满足感,因此,如果物品的价格低于顶点,那么消费者将感到更满意,他们会把更多的钱支出来购买更多的物品。
反之,如果物品的价格超过顶点,那么消费者将感到不满意,他们会把更少的钱支出来购买更少的物品。
拟线性偏好的无差异曲线是一种描述消费者对某种物品偏好程度的重要工具。
这种曲线可以用来理解消费者的行为,也可以用来研究物品的价格分配。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消费者的决定,并帮助我们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从而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