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开发及管理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4
假期旅游管理技能考试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
1.旅游管理是指对旅游活动进行_______、组织、监督和协调的过程。
A. 策划
B. 购买
C. 销售
D. 订制
2.以下不属于旅游管理中重要的管理环节的是_______。
A. 客户服务
B. 营销推广
C. 旅游路线设计
D. 烹饪技能
3.旅游产品开发的关键在于_______。
A. 价格
B. 营销手段
C. 创意
D. 服务质量
4.以下哪一项不是旅游资源的分类方式?
A. 自然资源
B. 人文资源
C. 财政资源
D. 社会资源
5.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旅游管理中的重要职能?
A. 客户接待
B. 订票服务
C. 营销推广
D. 厨师技能
第二部分:简答题
6.请简要介绍旅游管理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7.旅游产品开发中需要考虑哪些因素?请列举并简要说明其影响。
8.解释旅游资源的分类及其在旅游管理中的作用。
9.旅游管理者在客户服务中应该关注哪些方面?为什么这些方面至关重要?
第三部分:论述题
10.请结合自身经验或所学,就旅游管理中的一项具体职能进行深入探讨,包括该职能的重要性、操作技巧以及应对挑战的方法。
以上为假期旅游管理技能考试试卷的所有题目,祝您考试顺利!。
旅游专业理论相关试题一、选择题1.旅游是指以下哪种行为?– A. 人们为了娱乐而离开家乡– B. 人们走出本地探访自然风景– C. 人们离开常住地游览或工作– D. 人们到外地度假休闲2.下列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旅游消费市场?– A. 中国– B. 美国– C. 德国– D. 英国3.以下哪个层次不是旅游资源的划分等级?–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4.旅游发展的战略性地位表现在哪个方面?– A. 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B. 对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 C. 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D. 对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5.下列哪个不属于旅游资源的分类?– A. 自然景观资源– B. 人文景观资源– C. 社会环境资源– D. 经济发展资源二、判断题1.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旅游业发展没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旅游是指人们走出常住地游览或工作。
()3.目前全球旅游业增长速度已经开始下降。
()4.旅游市场的规模主要由消费者需求决定。
()5.旅游发展过程中,社会环境资源的保护非常重要。
()三、问答题1.解释旅游资源的概念并列举其三个分类。
旅游资源是指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所需的、可以参观、观光或者利用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等客观存在的可供人们游览、交流、互动、欣赏和研究的一切资源的总称。
旅游资源分为以下三个分类:–自然景观资源:指地球上与人类无关或者主要由自然形成的景观,如山脉、河流、湖泊、森林、动植物等。
–人文景观资源:指人类创造的具有文化、历史、艺术或者其他社会意义的景观,如古建筑、文化遗址、博物馆等。
–社会环境资源:指旅游活动所依托的社会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如交通、通信、住宿、餐饮等。
2.旅游发展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有哪些?旅游发展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就业:旅游业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包括酒店、餐饮、交通、导游等多个领域。
–增加财政收入:旅游业能够带动更多的消费和税收,为国家提供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
广西城市职业学院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旅游管理专业 试卷A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形式:闭卷 (专业班级:17级 旅游管理)一、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道试题前的括号内对的打“√”,错的打“×”。
( )1.如果某一市场主体相对市场占有率等于1,则表明该市场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占有最大的份额。
( )2.当EP ﹥1时,我们说旅游需求是富于价格弹性的,此时旅游经营者往往采取提价的经营策略。
( )3.对于处于互联网关系的旅游产品而言,他们在旅游需求中是反比例变化的。
( )4.产生旅游供求季节矛盾的主要原因是:旅游供给设施的常年性、资源的季节性和旅游需求的季节性。
( )5.人民币升值,对国际旅游者来说,可以用过去更少的外币购买同样的旅游产品。
( )6.旅游消费效用是指旅游者在消费旅游产品食所得到的满足程度,是一种心理感受和主观评价。
( )7.旅游差价是旅游供给者规定的公开价格,公布于市;旅游优惠价由旅游供给者自定,不公布于众。
( )8.每年的5月17日,设立为“中国旅游日”,标志着我国旅游业迈入一个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的新时代。
( )9.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 )10.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表明,购买商品越多,边际效用越小,商品价格越低。
二级学院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 专业(班) 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评卷教师____________ ……………………………………………………………………装……订……线……内……不……准……答……题……………………………………………………………………二、单选题(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填写在题目前的括号内。
()1.对于需求价格弹性较大的产品,定价应选择。
《旅游目的地管理》期末考试试卷(B)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RICI模型(5分)(2)心理承载量(5分)(3)旅游目的地形象(5分)(4)TALC理论(5分)二、简答题(共50分)(1)简述旅游目的地危机的特点。
(15分)(2)简述旅游企业成长的内在动因。
(15分)(3)简述社区冲突的类型。
(20分)三、论述题(共30分)新时代,我国旅游目的地发展面临的社会情境变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30分)《旅游目的地管理》期末考试试卷(B)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RICI模型(5分)RICI模型认为中国的旅游目的地发展的核心推动力分别经历资源驱动阶段、制度驱动阶段、资本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
在资源驱动发展阶段,社区矛盾冲突主要集中在社区居民之间的资源与就业机会争夺;在制度变革驱动发展阶段,社区矛盾主要表现为社区与政府因制度变革导致的利益重新分配矛盾;在资本驱动发展阶段,社区与政府、企业出现新的矛盾;在创新驱动发展阶段,社区居民与新的价值观的冲突往往成为新的矛盾冲突。
(2)心理承载量(5分)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游客在进行旅游活动时无不良感受、心理情绪比较满意的前提下,景区能够容纳的最大游客数量。
(3)旅游目的地形象(5分)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是由旅游目的地的各种旅游产品(吸引物)和因素交织而成的在旅游者心目中的总体印象。
(4)TALC理论(5分)TALC理论将旅游目的地作为一个生命体,将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历史分为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稳固阶段、停滞阶段、衰退/保持/复兴阶段。
这一理论的特点是认为旅游目的地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并且驱使旅游目的地从一个阶段走向下一个阶段的动力都是不同的。
五、简答题(共50分)(2)简述旅游目的地危机的特点。
(15分)相较于一般危机而言,旅游目的地危机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①敏感性。
旅游业高度依赖于人口的流动和目的地安全状况,因此凡是可能对人员流动及人员安全产生影响的任何事件都可能形成旅游目的地危机,具有非常高的敏感性。
肀2008年4月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景区管理试卷芀(课程代码6153)袈题号莄薂二羂三蚇四蒄五羃六蒀分数莆复查人签名膂一、单项选择提(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葿1、黔东南以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风情为主体的人文旅游资源,其吸引向性主要是【】薃A、全国性B、国际海外性C、本地区向性D、少数民族向性薁2、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的决定因素是【】蚀A、作为决策者、管理者的人的科学化和现代化B、旅游资源的民族化、时代化C、区位交通的便利化D、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协调化膈3、国务院发布《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的时间是【】蚃A、1980 年B、1982 年C、1983 年D、1984 年羂4、按照属性分类,京剧表演、杂技表演、烹饪表演等属于【】动态型人文旅游资源系列羇5、旅游资源评价的基础是【】肇A、旅游资源调查B、旅游资源开发C、旅游线路设计D、旅游市场调查莃6、在旅游区划时,可以突出某种类型的旅游资源作为划分的主要依据。
这体现的区划原则是【】螀A、综合性整体性原则B、相似性原则C、主导因素原则D、完整性原则肀7、太平洋亚洲旅行协会的英文缩写是【】腿A、IHA B、ASTA C、PATA D、ETC螄&旅客来源越集中,客源地的地理集中指数越接近【】蒂A、0 B、50 C、100 D、-50蝿9、由于旅游供给长期不足而产生的饱和是【】腿A、非季节性饱和B、季节性饱和C、风景点饱和D、生态饱和膅10、一般来说,可能对设施带来破坏性很大后果的是【】罿A、短期的饱和和超载B、周期的饱和和超载C、偶发性的饱和和超载D、长期的饱和和超载薇11、旅游投资地的自然地理环境、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环境属于【】芇A、区位环境B、物质环境C、社会环境D、经济环境芁12、除了筹集资金和决策投资盈亏外,决定旅游区各部门能否协调发展的是【】蚁A、投资的结果B、投资的结构C、投资的方式D、投资的多少莆13、写一份记叙性材料,描述一个员工的所长、所短、过去的绩效和潜能等,然后提出予以改进和提高的意见。
旅游管理类专业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1分)1.人类旅行观念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条件是( C )A.农业的产生B.手工业的产生C.商业的产生D.畜牧业的产生2.古人云:“山水无绿不成景,风景无文没有情。
”可见,能够成为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化身的是(B)A.旅游者B.旅游资源C.旅游设施D.管理服务3.在某景区,游客可以穿军装、住窑洞,体验当年八路军的生活场景,这体现了旅游的(C)A.广泛性B.综合性C.参与性D.季节性4.会展旅游属于( C )A.观光旅游B.度假旅游C.专项旅游D.公务旅游5.中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是( A )A.张骞B. 班超C.玄奘D.旺大渊6.旅游资源的灵魂是( C )A.垄断性B.价值性C.吸引性D.可进入性7.2020年发生在中国的“新冠疫情”使旅游业受到重创,这说明了旅游业的( D )A.涉外性B.带动性C.涉外性D.敏感性8.按照功能划分,旅游饭店可分为( D )A.城市,机场,车站,乡村等饭店B.小型,中型,大型饭店C.独资,连锁,股份制等饭店D.商务型,度假型,会议型等饭店9.按旅游购物品的用途分类,湘绣属于( B )A.旅游纪念品B.旅游工艺品C.文化艺术性D.特色服装10.旅游市场的基本矛盾是( B )A.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矛盾B.旅游产品需求和供给的矛盾C.旅游活动各要素之间的矛盾D.旅游资源与旅游客源的矛盾11.( C )是我国入境旅游人次数最多的欧洲国家。
A.美国B.法国C.俄罗斯D.日本12.我国旅游业发展模式是( B )A.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B.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C.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国内旅游D.出境旅游—入境旅游—国内旅游13.( A )已经成为世界上人次数最多的国内旅游市场。
A.中国B.俄罗斯C.美国D.英国14.( D )的经营状况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A.旅游交通B.旅游饭店C.旅游景区D.旅游娱乐15.“中国旅游日”的时间是( B )A.3月24B.5月19C.6月5D.9月27二、多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2分)1.旅游的特点表现在( ABCE )A.广泛性B.综合性C.参与性D.强制性E.季节性2.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刺激因素有( ABDE )A.技术因素B.经济因素C.文化因素D.社会因素E.价值因素3.属于旅游服务设施的有( BCE )A.道路B.旅游购物商场C.旅游饭店D.供水供电系统E. 景点餐厅4.绿色饭店以( ACD )理念为核心A.安全B.舒适C.健康D.环保E.绿色5.根据市场营销学的原则划分,旅游市场的标准有( ACD )A.旅游市场的人口地理特征B.旅游企业的经营范围C.旅游市场质量D.旅游者的行为特征E.旅游业的特征6.瑞士的三大支柱产业是( ACE )A.机械B.石油C.化工D.金矿E.旅游业7.白金五星级的参评标准是( BCD )A.要有三年以上的五星级饭店资格B.位置处于城市中心商务区C.要处于繁华地带D.行政楼层提供24小时管家式服务E.普通客房面积不小于40平方米8.智慧旅游的三个要素包括( ABC )A.游客B.旅游企业智慧运营C.旅游行业管理部门的智慧监管D.智慧景区E.政府引导9.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ABDE)A.人们更加重视精神疲劳的消除B.人们将更多地要求发展着眼于调剂精神的积极的旅游C.人们将更多地要求单纯游山玩水的消遣观光D.人们将更多地要求多样化的旅游项目E. 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可以共同设计旅游产品,以满足个性化要求10.以下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是( ABCDE )A.语言B.宗教信仰C.民族风采D.生活习惯E.节庆活动三、填空题(共15分,每空1分)1.商务旅游和会议旅游的出现,说明扩大了旅游概念的包容性。
大学旅游管理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旅游管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旅游经济B. 旅游市场C. 旅游活动D. 旅游政策答案:C. 旅游活动2. 旅游管理学中,SWOT分析主要用于什么?A. 旅游产品设计B. 旅游市场分析C. 旅游资源评估D. 旅游企业战略规划答案:D. 旅游企业战略规划3. 以下哪个不是旅游管理的基本原则?A. 可持续发展原则B. 客户至上原则C. 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D. 文化保护原则答案:C. 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4. 关于旅游产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旅游产品仅包括实物B. 旅游产品是无形的C. 旅游产品包括服务和体验D. 旅游产品只针对国内游客答案:C. 旅游产品包括服务和体验5. 旅游目的地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提高门票价格B. 增加旅游景点数量C.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D. 实施旅游市场垄断答案:C.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二、填空题1. 旅游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旅游活动的________、有序和__________发展。
答案:高效;可持续2. 在旅游市场细分中,根据旅游者的年龄、收入、旅游偏好等因素进行分类,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
答案:市场细分3. 旅游规划的基本步骤包括:调研分析、__________、实施方案和效果评估。
答案:规划制定4. 旅游资源的开发应遵循__________和__________相结合的原则。
答案:保护;开发5. 旅游危机管理的目的是尽量减少危机事件对旅游企业和目的地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影响。
答案:经济;形象三、简答题1. 简述旅游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答:旅游管理学是研究旅游活动管理规律和方法的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旅游市场分析、旅游产品开发、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旅游服务质量管理等。
该学科的意义在于通过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提高旅游活动的效率和质量,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同时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
一、名词解释1. A.以自然环境的特色为基础的自然景点;B.以人类活动为基础的文化景区;C.人造景区。
这种分类方法从理论上比较容易区别和分类,但在实践操作中却比较困难,因为很多旅游景区同时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遗迹。
2. 向导式解说服务:以具有能动性的专门人员向旅游者进行主动的、动态的信息传导为主要表达方式,向导式解说服务一般由景区的讲解员(也称景区导游员)完成。
3. 旅游项目:是具有足够吸引力的,旅游者可以身临其境参与的,经过系统管理和经营的,创造价值的资源集合体。
4. 景区旅游资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食物和因素。
5. 旅游景区治理模式:是指一套有关旅游景区的制度安排,用来支配相关主体,包括政府监督部门、景区投资者、景区管理人员、社区居民甚至后代的关系,并从该模式中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或其中的某方面的效益。
二、填空三、简答1. 简述游客投诉处理的步骤。
①给游客发泄的机会。
当游客不满时,他(她)一定是心烦意乱、甚至是失去理智的。
这是他只想做两件事:第一,想把自己的不满说出来;第二,希望他的问题得以解决。
心理学上有“心理净化”现象,也就是只有游客发泄完后,才会听别人说的话。
此时,投诉接待者要做到两点:一是保持沉默。
二是让游客意识到投诉接待员正在听他们说。
②充分道歉并表示安慰和同情。
并不是只有景区出了差错时才可以道歉,只要游客在景区内有了不愉快的经历,投诉接待员都要真诚地向游客道歉。
一句道歉可能平息心中的不满甚至怒火,也表明了所在的景区对待游客的诚意。
③收集有关信息。
向投诉游客表示道歉或同情与采取解决办法不能混为一谈。
前者只是为解决问题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后者才是投诉游客真正关心的,由此就需要收集有关的信息。
基本两个方法是:一是倾听游客陈述后,用自己的话重复游客所遇到的问题。
确认无误后,进行必要的记录。
福建师范大学22春“旅游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旅游支持系统规划包括()。
A.环境承载力分析B.环境保护工程规划C.旅游接待设施规划D.交通与基础设施规划参考答案:ABCD2.节俭运营成本作为旅游经营者关注的设计要求,主要可以从哪几方面实现()。
A.降低人力消耗B.减少能耗C.防止商品损耗D.提高门票价格参考答案:ABC3.以下概念属于旅游地域系统的是()。
A.旅游资源B.风景区C.旅游容量D.旅游地参考答案:BD4.总体规划中人力资源规划包括的内容有()。
A.人力资源现状分析B.人力资源问题与潜力C.旅游专业人才选拔、招聘、培训与使用政策D.人力资源规划目标、实施及监控5.区域旅游规划,是指在全国、省、市、县等不同行政区域范围内编制旅游事业发展的()A.局部规划B.控制性详细规划C.初级规划D.总体规划参考答案:C6.旅游项目的分类有多种分类,常见的有主体分类法和环境分类法,以下属于后者的有()。
A.海域旅游项目B.山岳旅游项目C.历史遗迹旅游项目D.组团旅游项目参考答案:ABC7.旅游项目的经营者,要求项目的设计以创收为导向,从而达到其制定的经济目标,基于这种考虑,应注意的问题有()。
A.设计特别引人注目的旅游项目入门景B.建设高效的售票处C.旅游项目内部空间布局设计要合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创收功能D.可创收的设施、外观设计要对旅游者构成吸引力参考答案:ABCD8.遥感在旅游业中的作用有()。
A.有助于发现新的旅游资源B.能提高外也调查的效率C.有助于进行顾客评价D.服务有旅游资源的保护参考答案:ABD旅游发展规划成果包括()。
A.规划文本B.规划图表C.经济趋势预测D.附件参考答案:ABD10.近代野营活动起源于()。
A.美国B.英国C.中国D.德国参考答案:A11.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方式有()。
A.原生形态类B.浓缩提高类C.主题公园类D.历史文化名城类参考答案:ABCD12.根据旅游规划定位理论与原则,产生了许多空间定位方法,主要有()。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综合试题考试范围:旅游心理学和旅游概论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2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卷一(选择题,共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5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1.一个国家或地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是()A旅行社 B 旅游饭店 C 旅游景区 D 旅游交通2.旅游诞生的标志是()A商人的出现 B 经商旅行的出现 C 享乐旅行的出现 D 社会发展到高度文明阶段3.将风景名胜区划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是根据国务院2006年颁布的()第八条规定。
A 旅游社管理条例B 旅行业法C 风景名胜区条例D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4 .多数旅游者向往的观光旅游圣地是( )A 寺观庙堂B 自然保护区C 森林公园D 地质公园5.下列景区类型具有公益性的是()A风景区B 博物馆C 旅游度假区D 主题公园6.下列景区要求人工设施要减少到最小程度的是()A 游乐园B 博物馆C 自然保护区D 植物园7.下列不是区域性旅游的是( )A北京旅游部门组织的承德避暑山庄五日游 B 上海组织的苏州三日游C从广州到桂林西安的旅游线路 D 厦门组织的武夷山七日游8.下列旅游形式不是观光旅游的是()A 旧地重游B 探亲访友C 冬季到阳光海滩的地方避寒D寻根游9. 旅游的吸引力因素是()A 旅游资源B 旅游业C 旅游饭店D 旅行社10.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力的迅速提升和人民的日益富裕,对旅游的制约作用将从主导地位降为从属或次要地位的因素是()A.社会属性B.文化属性C.经济属性D.消费属性11.一个国家发展旅游业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是()A旅游景区 B 旅游饭店 C 旅游交通D旅行社12.当前全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旅游中间商是()A旅游批发商B 旅游零售商C 旅游经营商D 旅游生产商13. 2001年9.11恐怖事件,使美国的旅游业大受影响,这体现了旅游特点的_______A 综合性B 依赖性C 涉外性D敏感性14. 2018年李老师去日本旅游,在日本的食宿,景区安排及其他游乐安排都有日本旅行社负责,那么负责接待我们的旅行社应该是()A 第一类社B第二类社 C 第三类社D第四类社15.我国旅行社迅速发展的时期()A.20世纪80年代B20世纪70年代 C 20世纪90年代D20世纪60年代16.我国的旅游教育起始于()A1979 B .1978 C 1977 D198017.下列不是旅游业发展带动影响较大的产业的是()A外贸 B 民航C 建筑业 D 工业18.旅游业的生命线是()A吸引性 B 依懒性 C 客源 D 安全19.将旅游景区划分为A 、AA、AAA、AAAA、AAAAA、五级,是根据()A 旅游社管理条例B 旅行业法C 风景名胜区条例D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20.假日旅游特点不包括()A趋向常态化 B 具有地域性特征 C 旅游者总量骤升 D 旅游趋向个性化21.我国旅游业走的是一条非常规旅游发展模式既()A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 B 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入境旅游C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D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国内旅游22.下列不属于世界旅游活动方式新趋势的是()A文化化B大众化 C 个性化 D 多样化23我国的万里长城、秦陵兵马俑、敦煌壁画是珍贵的旅游资源,因而具有()A、吸引性B、变化性C、季节性D、垄断性24.在世界各地的旅游观光城市和游览区中建立的大量旅游饭店类型属于()A、商业型B、度假疗养型C、观光型D、小型饭店25实习生小陈为提供自己的观察力,经常向领班小吴请教,和他一起观察并对比观察结果,这/种观察力训练的方法是()A比较异同 B 学习经验 C 观察入微 D 全面了解26.在游览三峡风光时,导游员用生动的形象讲解了神女峰,一个栩栩如生的神女形象呈现在旅游者眼前,这体现了知觉的()A 选择性B 理解性C 整体性D 变化性27. 烹饪大赛上,评委们品尝每一道菜前需要喝水漱口,这是为了避免上一道菜的味道影响下一道菜,这体现了()A 适应作用B 相互作用C选择作用 D 生活实践作用28. 古语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明人有不同的()A 个性心理倾向性B 认识过程C 情感过程D 心理特征29. 导游员发现唐先生对名人字画、碑文很感兴趣,判断他是书画爱好者,这体现了思维具有()特点。
试卷说明(四类题型,满分一百分)一、单项选择题(6x3’=18分);共六题,每题三分,共十八分二、填空题(22x1’=22分);共二十二个空,每空一分,共二十二分三、判断题(15x2’=30分);共十五题,每题两分,共三十分四、简答题、论述题(共30分)第四章第三节: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对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内容叙述错误的是()☆☆BA. 培训人才,完善旅游服务B. 旅游资源由现实向潜在的转化C. 提高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可进入性D. 建设和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二.填空题1.所谓的旅游资源开发,是指通过适当的方式把旅游资源改造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环境,并使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经济过程。
☆☆2.有效的开发利用是旅游资源价值得以实现的必要途径。
☆☆3.旅游专业人才是旅游开发的人力资源保障。
☆4.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包括: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文化保护。
☆☆三.判断题1.旅游资源开发的最终目的是将旅游资源所在地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空间。
☆☆(√)2.旅游资源同其他资源一样,必须经过开发才能发挥其功能。
☆☆(√)3.解决进出交通的便利、快捷、舒适,是旅游开发的首要基础工作。
☆☆(×)4.旅游资源在被开发之前都因缺乏现代旅游活动所必须的基本条件而难以开展大规模的旅游接待活动,因此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是不必要的。
☆(×)5.旅游开发要求在建设和完善保障旅游消费者所需要的旅游配套设施的基础之上,建设和完善当地居民生活所需的基础设施。
☆☆☆(×)6.旅游服务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会起到增强或减弱旅游资源吸引力的作用。
☆☆(√)7.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资源保护是一对矛盾体。
☆(√)四. 简答题1.请简述旅游资源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2×2’=4分)☆☆答:a.自然因素的破坏(突发性:地震、火山、海啸等;缓慢性:风化、煤尘、酸雨等)b.人为因素的破坏(开发中的“破坏性建设”;游客到来产生的影响:不文明行为、二氧化碳、汽车尾气等)第五章:旅游业的概念与特点;旅行社的分类及其作用;旅游饭店的分类及其在二战后的发展趋势;旅游交通的作用及其特点;旅游产品的概念、构成及其特点。
烟台职业学院2021级烟职2022上学期试卷课程名称:旅游规划与开发(高起专)1.(单选题)客票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会影响运输合同的存在或效力()。
(本题2.0分)A.客票遗失B.客票不符合规定C.旅客未能出示客票D.客票上的姓名与旅客本人完全不符2.(单选题)城市性质不是由( )决定的。
(本题2.0分)A.基本职能B.中心地职能C.特殊职能D.主要职能3.(单选题)我国文物级别划分的依据是()。
(本题2.0分)A.文物的观赏、历史、文化价值B.文物的历史、艺术、文化价值C.文物的文化、科学、艺术价值D.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4.(单选题)我国《文物保护法规定》非经()特别许可,任何外国人或者外国团体,不得在中国境内进行考古调查和挖掘。
(本题2.0分)A.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B.国家旅游行政管理部门C.国家建设管理部门D.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报国务院5.(单选题)根据《导游人员管理实施办法》规定导游人员必须参加所在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举办的年审培训,每年累计参加培训不得少于()天。
(本题2.0分)A.56B.64C.80D.906.(单选题)结合自然地形条件,合理规划城市各项用地和布置各项工程建设,可以( ),便于城市管理。
(本题2.0分)A.节约土地,节约水源B.节约土地,减少土石方工程C.节约水源,减少土石方工程D.充分改善城市的环境7.(单选题)订立合同的当事人一方向另一方发出的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是()(本题2.0分)A.要约B.完全同意提议C.承诺D.要约邀请8.(单选题)日本某旅行社拟在长春市设立常驻机构,根据《旅行社管理条例》,该机构的设立必须经()审批。
(本题2.0分)A.长春市人民政府B.吉林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C.国务院D.国家旅游局9.(单选题)我国的护照分为()。
(本题2.0分)A.普通护照、旅游护照和公务护照三类B.普通护照、外交护照和公务护照三类C.旅游护照、外交护照和公务护照三类D.普通护照、外交护照和旅游护照三类10.(单选题)依照《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的规定,被吊销导游证的人员( )。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2010 -2011 学年度第 1 学期期末考试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试卷 A 卷标准答案一、名词解释题: (每题 5 分,共 4 题,共 20 分)1. 旅游地存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以对客源市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吸引物为基础,形成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综合协调发展的旅游目的地。
2. 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审美和愉悦的需要而在一定的地区上被生产或被开发出来供销售的物品或劳务总和。
3. 区域旅游在旅游资源分布相对一致的空间内,以旅游中心地为依托,依据自然、地理、历史等条件和一定经济、社会条件,根据旅游者的需要,经过人工的开发和建设,形成有特色的旅游空间区域。
4. 旅游规划在对旅游系统要素发展现状调查评价的基础上,针对旅游系统的属性、特色和发展规律,并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趋势,以综合协调旅游系统的总体布局、系统内部要素功能结构以及旅游系统与外部系统发展为目的的战略策划和具体实施。
二、简答题: (每题 8 分,共 5 题,共 40 分)1. 度假旅游产品的类型1) 城郊型( 2 分)2) 高山雪原型( 1 分)3) 海滨海岛型( 2 分)4) 温泉疗养型( 1 分)5) 内陆湖泊山水型( 1 分)6) 山川田园型( 1 分)2. 旅游地形象定位方法1) 领先定位( 2 分)2) 比附定位( 2 分)3) 逆向定位( 2 分)4) 空隙定位( 1 分)5) 重新定位( 1 分)3.旅游资源的“三三六评价法”“三大价值”:历史文化、艺术欣赏、科学研究。
( 2 分)“三大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 2 分)六“大条件” :旅游资源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旅游资源的类型和地域组合条件、旅游资源容量、旅游资源客源市场条件、旅游开发投资条件、施工难易条件。
(4 分)4. 旅游规划的意义1) 提高旅游资源吸引力的必要手段( 2 分)2) 形成良好旅游目的地的有效途径( 2 分)3) 促进旅游业三大效益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 2 分)4) 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措施( 2 分)5. 旅游景观空间的结构1) 景观斑块( 2 分)2) 景观廊道( 2 分)3) 景观基质( 2 分)4) 景观缘 ( 2 分)三、论述题: (共 2 题,共 25 分)1. 论旅游者市场需求外部因素分析的内容(本题 10 分)1) 旅游产品供给状况( 2 分)2) 旅游产品的价格( 2 分)3) 旅游产品的销售渠道和促销( 2 分)4) 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政治环境( 2 分)5) 旅游者所存的社会文化条件( 2 分)考生必须把个点展开进行论述,否则个点职能得 1 分。
兰州理工中专·兰州商学院联办大专旅游管理专业
第一学期《旅游资源开发及管理》课程试卷(A)班级:201 级姓名:
一、单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不属于旅游资源共性特征的是______。
()
A.区域性和特色性
B.观赏性和体验性
C.单一性和耐损性
D.引力性和定向性
2.国家标准分类体系主要依据旅游资源的性状(客观存在的状况、形态、特性、特征)将
旅游资源分为8个主类,31个亚类,_____个基本类型。
()
3.下列属于内营力作用的主要表现有______。
()
A.风化作用
B.变质作用
C.沉积作用
D.成岩作用
4.下列不属于自然类旅游资源特点的是______。
()
A.历史时代性
B.地带分异性
C.自然演变性
D.生态脆弱性
5.按照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体系,以下属于地文景观的是______。
()
A.草原与草地
B.河口与海面
C.冰雪地
D.岛礁
6.下列属于我国三大国粹的是______。
()
A.武术
B.国画
C.围棋
D.书法
7.下列不属于旅游资源综合性多因子定量评价法的是______。
()
A.价值工程法
B.层次分析法
C.模糊数学评价法
D.方差分析法8.下列不属于我国古代园林造园的“三境”层次的是______。
()
A.生境
B.美境
C.画境
D.意境
9.旅游客源市场可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市场,其中一级市场又被称为_______。
()
A.潜在市场
B.机会市场
C.核心市场
D.边缘市场
10.旅游活动类型可划分为三个层次,下列属于提高层次的是_______。
()
A.
游乐购物游 B.休闲度假游
C.浏览观光游
D.宗教朝拜游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空
2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研究性分类方法的两分法是指把旅游资源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人文旅游资源。
2.北京卢沟桥、潮州韩江广济桥、________________、赵县的赵州桥并称我国四大古桥。
3.特吉旺设计的二个评价指标指数是:舒适指数和
________________。
4.旅游资源调查主要分为前期准备、实地调查和________________三个主要步骤。
5.我国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是:开发特色性原则,市场导向性原则,_________________,
和发展综合性原则。
6.旅游经营管理3P模式是指岗位管理、________________、薪酬管理。
7.按发展阶段划分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可分为资源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形象导向型和
________________。
8.人文类旅游资源的特点包括:社会演变性、历史时代性、________________、发展持续性。
9.价值低,区位好,经济条件好的旅游资源一般选择的开发模式是________________。
10.在舒适指数表中,“-1”表示_____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题(共5小题,每题5分,满分25分)
1.旅游资源
2.旅游市场
3.可行性分析
4.旅游资源开发
5.形象导向型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四、简答题(共5小题,每题6分,满分30分)1.简述旅游资源分类的意义。
2.简述旅游资源评价原则。
3.简述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指标体系。
4.简述按资源类型划分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5.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和实现途径。
五、论述题(共1小题,每题15分,满分15分)
1. 结合实例,论述卢云亭的“三三六”评价体系在旅游资源评价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