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B45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电通量法试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1
电通量法测试纤维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试验研究丛晓红;丛晓强;张玉栋;白启敬【摘要】氯离子渗透造成钢筋混凝土锈蚀,引起混凝土的结构破坏和耐久性不良.选取多种纤维作为研究对象,配合硅灰使用,采用电通量法来进行纤维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性能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纤维种类、矿物掺合料等因素均会提高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期刊名称】《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5)001【总页数】4页(P48-51)【关键词】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电通量;纤维;硅灰【作者】丛晓红;丛晓强;张玉栋;白启敬【作者单位】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赤峰锐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内蒙古赤峰024000;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5当今国内外土木工程界一致认为,钢筋锈蚀是引起混凝土结构破坏和耐久性问题的首要因素.引起钢筋锈蚀的主要原因有混凝土的碳化、氯离子引起的钢筋去钝化以及酸性介质引起的钢筋腐蚀.工程实践和现有文献指出,氯离子渗入混凝土是造成钢筋锈蚀的最重要原因.在大多地区,冬季在公路、桥梁上喷洒大量的除冰盐,对钢筋混凝土的锈蚀破坏很大.一些沿海地区由于其特殊的环境及其施工不当,问题尤为突出.氯离子进入混凝土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作为混凝土拌合物的组分掺入混凝土中,包括水泥中含的氯化物、某些工程使用的海砂中的氯化物、拌合水中氯化物、化学外加剂中的氯化物等;另一种是环境中的氯离子通过混凝土的宏观、微观缺陷侵入混凝土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l)扩散作用,氯离子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移动;(2)渗透作用,在水压力作用下,盐水向压力较低的方向移动;(3)毛细管作用,含有氯离子的溶液向混凝土内部移动;(4)电化学迁移,在存在电位差的前提下,氯离子向电位高的方向移动.大量的试验研究表明,上述四种氯离子侵入混凝土的方式中,扩散被认为是最主要的侵入方式.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迁移渗透可以采用很多方法来进行测试.按试验测定周期将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试验方法分为三种:慢速法、快速法和其他方法.本文中采用的是快速法中的电量法(库伦法),电通量法是1981年由Whiting提出的通过施加外电场来加速测量氯离子渗透性的方法,该方法分别于1983年和1991年被AASHTO T277和ASTM C1202标准采用,已成为当前国际上最有影响的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试验方法之一,其实质是测定饱水混凝土的电导率.电通量越小,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越好.本文尝试采用电通量法探索纤维种类、矿物掺合料等因素对纤维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规律.1.1 原材料碳纤维:长度19 mm,抗拉强度1000 MPa,弹性模量100 Gpa,断裂伸长率15%.玄武岩纤维:长度19 mm,抗拉强度2169 MPa,弹性模量129 Gpa,断裂伸长率1.68%.聚丙烯纤维:长度19 mm,抗拉强度560 MPa,弹性模量5600 Mpa,断裂伸长率22.3%.硅灰:活性指标≥90%,比表面积15000~27000 m2/kg,需水量比≥85%水泥: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粗骨料:碎石,连续粒级4.75~19 mm.细骨料:河砂,细度模数2.8.减水剂:萘系,掺量1%.水:本实验中的水分为两种水.一种是拌制混凝土用的水为普通自来水;第二种是电通量实验时做真空饱水用的纯净水.1.2 配合比设计考虑到混凝土强度等级对抗氯离子渗透能力的影响,并结合前期相关试验,本文中混凝土选择C40强度等级,矿物掺合料硅灰掺量为8%,各种纤维掺量均为1.0g/L.1.3 试件制备按规定方法拌制混凝土,将拌合物添加到电通量实验试件模具中,然后把模具放到振实台上振实、抹平、编号.考虑到我国混凝土试件的模具和操作方便,以及为了与RCM法能够通用模具,标准规范试件直径(99~101) mm,厚度为(48~52) mm的范围,与美国ASTMC1202的规定基本一致.本实验试件直径为100 mm,厚度为50 mm的混凝土试件.将制作好的试件放入到室温20±2 ℃的养护室中养护28 d.电通量实验需要配制浓度为0.3 mol/L的NaOH溶液和浓度为0.03 g/L的NaCl溶液.电通量试验仪器外加智能真空饱水仪、混凝土电测仪和装有测试软件的电脑等.依次将做好28 d养护的试件从养护室里拿出来,把试件的上表面的水泥浆磨掉后,放在真空饱水仪中进行饱水24 h,如图1所示.试件抽气饱水后装入外加电压池,分别在溶液槽的阴阳极灌入按规定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然后分别连接到电源的正负极上,如图2.用电测仪测试,最后电脑自动记录数据生成结果.由图3可以清晰地看到:在硅灰的作用下,混凝土的电通量明显小于未加硅灰的混凝土,硅灰作为常用矿物掺合料中粒径较小的品种,其超细填充能力发挥了细化孔隙,增加密实度等作用,这些变化降低了氯离子的渗透速率.图4所示数据为加入四种纤维的混凝土电通量值与未掺纤维的基础试件的百分比,可以看出聚丙烯网状纤维、聚丙烯单丝纤维和碳纤维都有较小的比值,说明它们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其中碳纤维效果最明显,碳纤维良好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与其自身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有关系;而聚丙烯纤维作为常用的合成纤维,无论是单丝的还是网状的,均可降低电通量值;玄武岩纤维在试验中表现为增加了混凝土的电通量,这是其真实影响还是试验偏差呢,结合图5的试验数据可得出玄武岩纤维降低氯离子渗透的性能并不弱于聚丙烯单丝及网状纤维,造成玄武岩纤维结果异常的原因可能与纤维的结团,分散不均匀有关.图5所示数据为四种纤维与硅灰共同作用时的混凝土电通量值与空白基础试件的百分比,纤维与矿物掺合料共同作用下,其叠加效应明显,混凝土电通量下降明显;呈现出碳纤维>玄武岩纤维>聚丙烯单丝纤维>聚丙烯网状纤维的改善效果.(1)选择硅灰等矿物掺合料提高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效果明显.(2)纤维在分散性好、掺量适宜的情况下可降低混凝土电通量,提高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其效果与纤维的品种有关.(3)纤维配合硅灰使用时,取得较好的叠加效应,可使混凝土电通量降低60%~80%;纤维的抗氯离子渗透能力顺序为:碳纤维>玄武岩纤维>聚丙烯单丝纤维>聚丙烯网状纤维.【相关文献】[1]冷发光,周永祥.混凝土耐久性及其检测评价方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2]邓宗才.高性能合成纤维混凝土[M].科学出版社,2003[3]赵铁军.严酷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型设计[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9[4]沈荣熹,王璋水,等.新型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9[5]沈荣熹,崔琦,等.纤维增强水泥与纤维增强混凝土[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6]张明征.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与应用[M].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7]李艺,赵文.混杂纤维混凝土阻裂增韧及耐久性能[M].科学出版社,2012。
混凝土氯离子电通量测定仪量值溯源方法的研究的研究报告混凝土氯离子电通量测定仪量值溯源方法的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混凝土氯离子电通量测定仪量值溯源方法。
通过对于混凝土氯离子电通量测定仪的工作原理、测量误差来源及其补偿方法的探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混凝土氯离子电通量测定仪量值溯源方法的体系架构,包括标准校准程序、检查记录、量值不确定度的评估等环节。
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混凝土氯离子电通量测定仪,工作原理,测量误差,补偿方法,量值溯源方法1. 研究背景随着近年来混凝土结构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混凝土氯离子电通量测定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测定仪器本身的误差以及其他外在因素的影响,混凝土氯离子电通量测定结果可能产生一定的误差,给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估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混凝土氯离子电通量测定仪量值溯源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2. 混凝土氯离子电通量测定仪的工作原理混凝土氯离子电通量测定仪主要是利用了它测量过程中具有离子选择性的膜电极特性,分别从样品表面接触的水分中分离出氯离子,并将电极上的电势变化转换成氯离子浓度的表征。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不断补充标准氧化还原液,以保证电极的稳定工作。
3. 测量误差来源与补偿方法混凝土氯离子电通量测定仪的测量误差主要来源有以下几种:(1)温度的影响:温度的变化会导致测量仪器内部结构的物理特性产生变化,从而影响氯离子浓度的测量结果。
(2)标准溶液的配制误差:因为样品本身的质量差异或仪器本身的设计制造差异,标准溶液的配制误差会导致测量结果的出现偏差。
(3)氯离子的积累效应:长时间连续测量时,氯离子的积累效应也会导致测量值的偏差。
为了消除因此带来的误差,可以采取如下补偿方法:(1)温度补偿:在测量过程中,通过预先测定样品和标准液的温度特性,可以将测量结果进行温度补偿,使得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2)标准液定期更换: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应定期更换标准液,以保证标准液的配制精度及稳定。
混凝土氯离子渗透实验及其对结构耐久性的影响研究一、研究背景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遭受到氯离子的侵蚀,导致混凝土的物理性能下降,从而影响结构的耐久性。
因此,混凝土氯离子渗透实验成为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混凝土氯离子渗透实验的原理、方法、实验结果及其对结构耐久性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全面研究。
二、混凝土氯离子渗透实验原理混凝土氯离子渗透实验是通过分析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扩散规律,来评估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混凝土中的氯离子主要来源于环境中的氯化物,如海水、道路盐等。
当混凝土中的氯化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混凝土中的较强化学反应,导致混凝土的物理性能下降,最终影响结构的耐久性。
混凝土氯离子渗透实验主要通过测定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扩散系数来评估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扩散过程可以用菲克定律来描述:$$\frac{\partial C}{\partial t}=\frac{\partial}{\partialx}(D\frac{\partial C}{\partial x})$$其中,C为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浓度,t为时间,D为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扩散系数,x为混凝土中的距离。
通过对混凝土中氯离子浓度随时间和深度的变化进行测定,可以得到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扩散系数。
混凝土氯离子渗透实验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如克服法、浸泡法、电化学法等。
三、混凝土氯离子渗透实验方法1.克服法克服法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氯离子渗透实验方法,该方法使用水压力将氯离子强制驱逐出混凝土,并通过测量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浓度变化来评估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制备混凝土试样,并在试样中心部位钻一个直径为5mm的小孔。
(2)将试样放入克服法实验装置中,连接高压水源和真空泵。
(3)打开水源和真空泵,使试样内部形成一定的真空度。
(4)关闭水源,打开压缩空气,使试样中的水被强制驱逐出去。
(5)在试样中心的小孔处取样,测量氯离子的浓度。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试验电通量法一、电通量试验电通量试验是用通过混凝土试件的电通量来反映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试验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中高等强度混凝土的渗透性的评价;不适用于掺有亚硝酸盐和钢纤维等良导电材料的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试验。
混凝土钢筋锈蚀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原因,氯离子侵蚀是造成钢筋锈蚀的主要原因。
方法:慢速法(浸泡法与扩散槽法)、快速法(电通量法,RCM 电迁移法,NEL电阻(导)率法与扩散槽法及其它。
电通量法属于快速法)检测评定依据:GB/ T 50082- 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冀高延崇[2018]52号[1]《延崇高速公路河北段高性能混凝土实施细则》JGJ/T193-2009《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二、采用的试验装置、试剂和用具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通量试验装置应符合图7.2.2-1的要求,并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氯离子电通量测定仪》JG/T261的有关规定。
2、仪器设备和化学试剂应符合下列要求:1) 直流稳压电源的电压范围应为(0~80)V,电流范围应为(0~10) A。
并应能稳定输出60V直流电压,精度应为士0. 1V。
2) 耐热塑料或耐热有机玻璃试验槽(图7.2.2-2)的边长应150mm,总厚度不应小于51 mm。
试验槽中心的两个槽的直径应分别为89mm 和112mm。
两个槽的深度应分别为41mm和6. 4mm。
在试验槽的一边应开有直径为10m m的注液孔。
3) 紫铜垫板宽度应为(12士2)mm,厚度应为(0.50士0.05)mm。
铜网孔径应为0. 95mm(64孔/cm2)或者20目。
4) 标准电阻精度应为士0.1%;直流数字电流表量程应为(0-20) A,精度应为士0.1%。
5) 真空泵和真空表应符合本标准第7.1.2条的要求。
6) 真空容器的内径不应小于250mm,并应能至少容纳3个试件。
7) 阴极溶液应用化学纯试剂配制的质量浓度为3.0%的NaCl溶液。
混凝土氯离子自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的测试,来了解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氯离子侵蚀能力,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二、原理与方法混凝土中的氯离子浓度是评估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本实验采用电化学方法进行氯离子的测试,利用氯离子穿透电流通过混凝土的量来判断氯离子浓度的多少。
实验所需材料与设备:混凝土样品,电解池,钢筋,电源,电流计,电解电池,搅拌器,称量器等。
实验步骤:1.准备混凝土样品:将混凝土样品切割成小块,大小适中,尽量避免破坏原有的结构。
2.准备电解池:将电解池清洗干净,并使用柠檬酸溶液擦拭电解池内壁,以保证电解池的洁净度。
3.浸泡混凝土样品:将混凝土样品浸泡在饱和Ca(OH)2溶液中,浸泡时间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确定,以保证混凝土中的氯离子达到平衡状态。
4.电化学测试:将钢筋作为阳极,混凝土作为阴极,分别连接到电源和电流计上。
设定一定的电流密度,记录在一定时间内的电流值。
5.测试结果分析:根据记录的电流值,通过化学计算方法得到混凝土中的氯离子浓度。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数据统计,得到了不同混凝土样品中的氯离子浓度,进而得到了不同混凝土的耐久性情况。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配比的混凝土样品对氯离子的抵抗能力存在差异。
通常情况下,添加矿物掺合材料、减少水胶比以及正确使用外加剂等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氯离子侵蚀能力。
2.混凝土中若氯离子浓度过高,容易引起钢筋锈蚀、混凝土龟裂等问题,降低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3.对于具体的工程项目,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氯离子浓度测试,以评估混凝土的耐久性,并根据实验结果做出相应的工程设计与改进。
四、实验结论本次实验通过电化学方法测试了不同混凝土样品中的氯离子浓度,得出了混凝土的耐久性评估,并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配比的混凝土具有不同的抗氯离子侵蚀能力。
2.混凝土中若氯离子浓度过高,可能导致混凝土的钢筋锈蚀和龟裂问题。
水泥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研究摘要:本文通过不同水胶比,不加掺和料、掺粉煤灰、硅灰、纤维以及不同粗骨料等,对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水胶比越大,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差;掺加粉煤灰、硅灰、纤维能提高混凝土抗渗性;相同的级配下,花岗岩粗骨料混凝土比石灰岩粗骨料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要好。
关键词: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试验研究1 前言由于水泥混凝土具有生产能耗低、适用性强、使用方便等优点,已成为现代建设工程中无法替代的主要建筑材料。
外界的各种因素的影响构成混凝土的原材料中可能潜在着有害因素,而混凝土本身脆性大,抗拉强度低,抗冲击性能差,特别容易开裂,直接影响其抗渗、抗冻、抗化学介质侵蚀、抗钢筋锈蚀等性能,造成混凝土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同时,混凝土的使用条件和环境因素可能对混凝土构成威胁。
因此要求水泥混凝土不仅要有良好的强度性能,还应有优异的耐久性能和适宜的工作性能,以满足目前和未来的混凝土工程的施工需要。
氯离子侵入混凝土内部后,将导致混凝土开裂,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扩散是氯离子借混凝土中毛细孔孔壁吸附水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的迁移。
因为氯离子可以同时通过扩散、渗透和吸附等不同机理侵入混凝土内部,并在传输过程中可能有部分氯离子与胶凝材料及其水化产物相结合,所以通过对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的研究,能够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本文通过在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硅灰、纤维,使用花岗岩粗骨料等试验,研究不同掺料对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
2 试验材料(1)水泥:广东某公司生产的P.0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2)粗骨料:花岗岩粗骨料,针片状颗粒总含量3.5%,含泥量为1.2%,泥块含量为0。
石灰岩粗骨料,表观密度为2692kg/m3,针片状颗粒总含量4.4%,含泥量为1.5%,泥块含量为0。
(3)细骨料:河砂,细度模数2.74,含泥量1.5%,泥块含量为0。
(4)外加剂:采用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减水率不小于30%,固含量不小于20%。
混凝土中氯离子渗透试验及其应用一、前言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其内部结构复杂,由水泥、砂、石等多种成分组成。
在使用过程中,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强度非常重要,而氯离子渗透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了解混凝土中氯离子渗透的试验方法和应用是非常必要的。
二、混凝土中氯离子渗透试验方法1. 试验原理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渗透是通过孔隙介质进行的,其渗透规律可以用菲兹罗伊方程表达。
该方程可以表示为:J = D * C * (1 - C/C0)其中J为氯离子通量,D为扩散系数,C为混凝土内氯离子浓度,C0为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
2. 试验步骤(1)混凝土试件的制备:混凝土试件的尺寸一般为10cm * 10cm * 5cm,制备时应按照标准要求进行。
(2)试件表面处理:将混凝土试件的表面打磨平整,然后用硬质聚氨酯树脂涂层,以保持试件表面的湿度不变。
(3)试验装置的组装:将试件放在氯离子浸泡槽中,试件表面朝下,然后在槽底放置滤纸,再将氯离子溶液倒入槽中。
(4)试验的进行:试验期间应定期测量混凝土内氯离子浓度,并记录相应的数据。
(5)试验结果的分析:根据试验结果计算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扩散系数和通量,并进行分析和评估。
三、混凝土中氯离子渗透试验的应用1. 混凝土强度的评估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渗透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下降,因此可以通过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渗透试验来评估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混凝土的防水性能评估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渗透会导致混凝土的防水性能下降,因此可以通过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渗透试验来评估混凝土的防水性能。
3. 混凝土的维护和保养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渗透会导致混凝土的腐蚀和损坏,因此可以通过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渗透试验来评估混凝土的维护和保养情况。
4. 混凝土的改性研究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渗透可以通过改变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添加剂等方式进行改良,因此可以通过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渗透试验来研究混凝土的改性效果。
四、结论混凝土中氯离子渗透试验可以对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防水性能进行评估,对混凝土的维护和保养提供参考。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方法研究摘要:引气剂是常用的混凝土外加剂之一,许多文献表明掺加引气剂不仅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而且还能够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增加混凝土的使用寿命,特别是在易侵蚀、冻融的环境中。
本文对掺加引气剂混凝土的氯离子抗渗性指标和混凝土抗冻性指标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掺加引气剂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关键词:引气剂;耐久性;渗透性;抗冻性前言混凝土引气剂是最古老的外加剂之一,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就已应用于混凝土抗冻工程中。
引气剂在国外已较为普遍的应用于混凝土中,尤其是日本,大部分的混凝土应用引气剂。
目前,在我国的混凝土工程中,引气剂的使用并不普遍,只有水工和港工混凝土明确要求在混凝土中掺加引气剂,还有是对抗冻性有要求的北方,在混凝土中也要求使用引气剂来提高抗冻性。
在混凝土中加入引气剂不仅有利于增加混凝土的抗冻性,对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本文利用ASTM C1202标准试验方法对掺引气剂的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进行了研究,同时利用快冻法试验方法对引气剂改善混凝土抗冻性进行了研究。
并对引气剂改善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冻性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1 试验原材料水泥:浙江三狮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狮牌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宁波某发电厂生产的Ⅰ级粉煤灰。
细骨料:河砂,细度模数MX = 2.83,属中砂,级配Ⅱ区。
粗骨料: 5~25mm的碎石。
减水剂:浙江五龙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高效减水剂。
引气剂:上海枫杨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SJ - 2水溶性混凝土引气剂。
2 试验方法2. 1 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按ASTM C1202 - 97 进行,试验龄期为28d。
ASTM C1202 - 97 是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ASTM选定的标准试验方法,试验的具体方法:50mm厚, 100mm直径的水饱和混凝土试件,两端水槽所用溶液分别为3. 0%NaCl和0. 3N NaOH,在60V的外加电场下,持续通电6小时后测定通过混凝土试件的总电量,用通过混凝土的电量高低来判断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能力。
混凝土氯离子电通量测定仪量值溯源方法的研究报告混凝土氯离子电通量测定仪量值溯源方法的研究报告一、简介混凝土氯离子电通量是评价混凝土抗氯盐侵蚀性能的关键参数之一,其测量方法中电通量测定法已经成为了一种基本的测试方法。
但是,由于传感器的性能以及测量对象的复杂性等因素,导致测量数据的误差较大。
为此,针对电通量测定仪的量值溯源问题,本研究在建立实验室与控制条件相同,利用标准氯离子溶液进行了实验,提出了量值溯源方法。
二、方法1.准备工作①土制备:按照混凝土常用的配比进行混凝土样品的制备。
样品中的氯离子含量为0.3% m/m。
②电通量测定仪:测试中采用霍华兹混凝土氯离子电通量测定仪进行测量。
③标准氯离子盐:实验采用国际通用的氯化钠作为标准氯离子盐进行测量。
2.实验过程①测量时间:实验选取在断面深度为0~10mm范围内进行电通量测定。
②标准盐溶液的制备:以浓度为5mol/L的氯化钠溶液进行稀释,配制出0.4mol/L、0.2mol/L、0.1mol/L、0.05mol/L、0.025mol/L、0.01mol/L六种不同浓度的标准盐溶液。
③测量方法:按照混凝土氯离子电通量测定仪的使用说明进行仪器的调试和测量。
将浓度不同的标准盐溶液涂在混凝土表面,在待定时间后使用仪器进行测量。
3.数据处理电通量测定仪得到的测量值为C,所求的数据为复现性标准偏差SR:其中s为标准盐溶液的离子浓度,K为校正因子,该值为仪器的一个内部参数,仪器生产商提供。
三、结果经过多次实验测量,本研究得出了各个浓度下的复现性标准偏差值,如表1所示:表1 各个浓度下的复现性标准偏差| 标准盐浓度(mol/L) | 0.4 | 0.2 | 0.1 | 0.05 | 0.025 | 0.01 ||----------------------|-----|-----|-----|------|-------|------|| 复现性标准偏差(SR) | 2.3 | 3.1 | 3.7 | 4.1 | 4.4 | 4.7 |四、结论通过实验,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混凝土氯离子电通量测定仪量值溯源方法,该方法能够在实验室与控制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对于电通量测定仪的测量误差进行定量评估,有效降低了测量误差,提高了测量准确度。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电通量法试验报告表B45
工程名称商砼委托编号
委托单位试验编号
施工单位委托日期
工程部位混凝土结构试验日期
抗压强度等级制作日期
试验依据标准GB/T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
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龄期
试件标准尺寸
mm
Φ100×50 养护条件标养水泥品种等级代表数量
见证单位取样人
评定依据标准
JGJ/T193—2009
《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
见证人
配合比(质量比;水胶比:)
水泥砂石粉煤灰泵送剂水水泥用量kg/m3
电通量Q S( C )
试件编号试块实际尺寸
通过总电量Qx
换算成直径为95mm
的试件的电通量Q S
电通量测定代表值
Q S(C)
1 Φ100×50
2 Φ100×50
3 Φ100×50
检测评定结论
经试验,依据JGJ/T193—2009标准,该配合比预拌混凝土28d电通量为657库伦,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等级为Q-Ⅳ,氯离子渗透性很低。
主检:审核:批准:
报告日期:2014年01月01日检测单位(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