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自白书·就义诗》
- 格式:ppt
- 大小:1.68 MB
- 文档页数:16
抗战英雄写的诗原文:《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一、衍生注释:“主义真”指的是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和真实。
夏明翰坚信自己所追求的共产主义事业是正确且伟大的。
二、赏析:这首诗语言质朴,却铿锵有力。
短短四句话,表达了夏明翰烈士为了共产主义理想,视死如归的英勇和坚定。
他毫不畏惧死亡,坚信自己的牺牲会激励更多的人投身革命,展现了革命者的大无畏精神。
三、作者介绍:夏明翰是无产阶级革命家,1928年3月20日,夏明翰在武汉汉口余记里被杀,牺牲时年仅28岁。
四、运用片段:在一次纪念抗战英雄的活动中,一位老人激动地说:“想想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那是多么坚定的信念啊!如今我们的生活好了,可不能忘了这些英雄的付出!”原文:《囚歌》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一、衍生注释:“活棺材”指的是囚禁革命者的牢房,也象征着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
二、赏析:这首诗情感激昂,气势豪迈。
诗人以坚定的口吻拒绝了敌人的诱惑,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和为革命献身的决心。
通过鲜明的对比,展现了革命者的高尚气节。
三、作者介绍:叶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新四军重要领导者之一。
四、运用片段:学校的演讲比赛上,一位同学慷慨激昂地朗诵着:“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台下的观众们无不为之动容,仿佛看到了叶挺将军那不屈的身影。
原文:《梅岭三章》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一、衍生注释:“阎罗”在诗中喻指反动势力。
“泉台”指阴间。
二、赏析:这组诗展现了陈毅元帅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坚定的革命信念和豪迈的胸怀。
《就义诗》原文及译文《就义诗》原文及译文《就义诗》是明代诗人杨继盛所写的一首五言诗。
诗人在诗中表示,自己报国之心不但至死不变,即使死后也不会改变。
全诗一气呵成,如吐肝胆,如露心胸,感人肺腑。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就义诗》原文及译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就义诗》原文及译文1原文:就义诗杨继盛〔明代〕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译文:自己虽死,浩然正气回归太空,但一颗耿耿丹心照耀千古。
这一生还未来得及报效国家,死后也要留下忠魂来弥补。
赏析:杨继盛,明代爱国将领,曾任南京户部主事,刑部员外郎。
杨继盛坚决主张抗击北方鞑靼的入侵,反对妥协误国。
先是上疏朝廷,弹劾大将军仇鸾误国,后又上疏弹劾奸相严嵩,造毒刑,被杀害,死时年仅四十岁。
杨继盛舍身取义的高尚精神和气节,感动了京城百姓,深得民心,在押解他去会审的途中,观看的百姓充满了街道,以致道路阻塞不能通行,人们不仅齐声叹息,而且为之流下了热泪。
他死了以后,他的朋友王世贞、王遴冒死备下棺材装殓了他,京城百姓流着泪交相传诵他的弹劾严嵩疏和就义诗。
杨继盛死后七年,严嵩罢官;后十年,严嵩削籍为民,抄没家产,严世藩伏诛;后十一年,明穆宗即位,为杨继盛平反,谥忠愍。
所以杨继盛又被称为“杨忠愍”。
这首诗便是他临刑前作,前二句说自己虽然死了,但浩气仍留天地之间,光耀千古,后两句感慨自己壮志未酬身先死,不禁万分遗憾,但死后若有忠魂在,一定还要补报国家,以偿夙愿。
整首诗寥寥二十字,一片忠贞报国之心,凛然可睹,千载以下读之,也省事为之感动。
诗人在诗中表示,自己报国之心不但至死不变,即使死后也不会改变。
诗的大意说:自己虽死,浩然正气回归太空,还存留在天地之间,一颗耿耿丹心,永远照耀着千秋万代。
这一辈子还没有来得及报效国家,死后也要留作忠魂来弥补。
这首诗是杨继盛临刑前所作,原诗没有题目,诗题是后人代拟的。
作者为揭发奸相严嵩被处死,诗中表现了忠心报国,至死不变的决心。
革命烈士诗二首——《囚歌》《我的自白书》[大全5篇]第一篇:革命烈士诗二首——《囚歌》《我的自白书》刘万军教学目标1.学习革命先烈坚贞不屈的革命灵魂,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和甘为共产主义献身的革命精神。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完成课后题目的要求。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投影片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革命烈士诗二首》是革命烈士叶挺将军和陈然同志在狱中写的。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们忠心耿耿,英勇顽强,坚定机智,最后为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他们在狱中面对死亡,慷慨悲歌,视死如归,写下了动人的诗篇。
这两首诗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革命气节,和誓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革命精神。
二、学习《囚歌》。
㈠揭题、解题:《囚歌》是叶挺同志1942年11月21日写的。
(出示《囚歌》)“囚”是什么意思?“囚歌”是什么意思?(囚,被囚禁的人。
囚歌,被囚禁在敌人监狱里的人写的诗歌。
)叶挺:广东惠阳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独立团团长。
1927年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
抗战时任新四军军长。
1941年皖南事变时因负伤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
1946年3月4日,在中共中央的坚决要求下获得自由。
同年4月8日自重庆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
㈢录音范读。
㈣讲读《囚歌》。
1.讲读第1节。
①指名读第1节。
划出一组对比句。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这两句用什么和什么对比?(用“人”与“狗”、“门”与“洞”、“紧锁”与“敞开”作对比)“门”和“狗”各自比喻什么?“为人进出的门”和“为狗爬出的洞”分别是什么意思?(“为人进出的门”指革命者所走的道路;“为狗爬出的洞”指出卖革命,充当可耻叛徒的投降之路)②敌人对待革命者和叛徒各持什么态度?从诗句中哪两个词语中年看出来?(对待革命者是监禁迫害,对待叛徒是给予所谓的自由。
革命红色诗歌1. 《七律·长征》作者: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描绘了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展现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革命豪情。
2. 《沁园春·雪》作者: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首词以壮丽的北国雪景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同时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评价和对当代革命者的赞美。
3. 《囚歌》作者:叶挺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这首诗是叶挺将军在狱中写下的,表达了他对自由的渴望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展现了革命者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
4. 《我的自白书》作者:陈然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这首诗是革命烈士陈然在狱中写下的,表达了他对敌人的蔑视和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展现了革命者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
5.《就义诗》作者: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这首诗简短而有力,表达了夏明翰烈士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和为了革命事业不惜牺牲一切的决心。
拓展阅读《囚歌》、《就义诗》、《我的“自白”书》文本解读:这三首诗都是作者在身陷囹圄之时,面对着国民党的血腥迫害,坦然面对死亡,宁死也不愿背叛人民、背叛党的英雄写照,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面对敌人时的刚正不阿,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革命气节,和誓死为正义事业献身的革命精神。
这三首诗中的每一句话都富含深情,表达作者的豪迈气概和一腔爱国热情。
课前预习:1.运用诗歌的朗读技巧,熟练朗读诗歌。
2.了解作者及其相关背景。
3.初步感受作者精神境界。
相关课程标准:“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目标:1.认识作者及其相关背景。
2.运用诗歌的朗读技巧,熟练朗读诗歌。
3.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4、体会作者为信仰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评价任务:1、学生借助工具书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
2、结合诗句作品中作者为信仰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课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回顾革命英雄:本单元我们学习了罗莎卢森堡的《狱中书简》、伏契克的报告文学《绞刑架下的报告》、伏尼契的小说《牛虻就义》,从这些文章中,我们认识了革命者的为信仰视死如归的赤子之心,今天我们学习几位革命者的诗篇,来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检查预习——认识革命英雄:学生介绍:★学生1:叶挺(1896-1946),原名为询,字希夷,广东惠阳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
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
1924年赴苏联东方劳动大学与军事学校学习。
1925年回国。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独立团团长、二十四师师长、十一军军长。
1927年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
抗战时任新四军军长。
1941年皖南事变时被国民党非法逮捕,先后被囚于江西上饶,湖北恩施,广西桂林等地,最后移禁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
拓展阅读《囚歌》《就义诗》《我的“自白书”》学习目标:初级目标:1、熟读并背诵三首诗歌。
2、了解三位烈士的主要事迹与牺牲经过。
3、做相关摘抄。
中级目标:4、理解文中一些句子或词语的深意。
高级目标:5、感受革命者大义凛然、乐观坚强的英雄气概。
课前自测题:写出下列词语。
毒刑kǎo( )打宫diàn( ) kǎi( )歌填空。
《囚歌》作者是。
《就义诗》作者是。
《我的“自白书”》作者是。
其中,曾任抗日同盟军军长的是,《我的“自白书”》作者曾任地下刊物特支书记。
课堂在线:朗读诗歌比赛。
检查预习。
小组合作探究,完成预习检测题:为下面的诗歌片段划分节奏,有感情的按照节奏朗读。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2、查阅字典,理解什么叫自白,想一想,题目中的“自白”为什么加引号?3、三首诗歌都体现了革命者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请找出诗歌中集中体现出这种精神的语句来。
说说这些句子是怎样体现出这种精神的。
小组交流。
教师总结。
完成课堂学习效果检测题:如何理解“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请模仿下面“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的方式,也为其中一位烈士写一段颁奖词来歌颂他的革命精神。
例:无臂钢琴师刘伟——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
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
小岗村的选派干部沈浩——你是一粒种子,深深地埋进这片多情的土地;你是一面旗帜,高高地飘扬在这希望的田野。
你把人民捧在心里,人民就把你举过头顶!站起来,你是一尊雕塑,倒下去,你是一座丰碑!英雄试飞员李剑英——烟笼大地,声震蓝天。
星陨大地,魂归长天,他有22年飞行生涯,可命运只给他16秒!他是一名军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倾斜。
拓展阅读《囚歌》《就义诗》《我的“自白”书》教案新部编本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拓展阅读《囚歌》《就义诗》《我的“自白”书》学习目的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朗读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革命党人的革命立场和崇高的献身精神。
学习重点1、了解诗歌写作背景,朗读、背诵诗歌。
2、体会革命党人的革命精神和献身精神。
学法指导1、利用工具书解决诗歌中的字词。
2、背诵诗歌。
文体常识《囚歌》《我的“自白”书》是新体诗。
它的格律形式、押韵都比较自由,没有字数、行数的限制。
“自白”加引号表示不是敌人想要的那种自白书,而是诗人对个人心志的表白。
《就义诗》是一首五言绝句,属于旧体诗。
绝句,旧诗体裁之一,一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
走近作者叶挺(1896—1946)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杰出的军事家。
抗日战争是任新四军军长,皖南事变中被扣押,经中共中央国民党当局严正交涉,1946年3月出狱,4月8日由重庆去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而遇难。
吉鸿昌(1895—1946),早年参加西北军,以英勇善战升为旅、师长。
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天津继续从事抗日活动,同年11月9日被国民党复兴社特务刺伤抓住捕,24日在北平陆军监狱英勇就义。
陈然(1923—1949),曾任《挺进报》特支书记,并负责《挺进报》的秘密印刷工作,1948年4月被捕,后在监狱中坚持斗争,写下了不朽的《我的自白书》诗篇。
文本对话读一读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小组内相互检查,看哪个小组背诵的最快。
八年级(下)语文学案《囚歌》《就义诗》《我的“自白”书》主备人:段文武审阅:张慧玲周志强时间:班级:姓名:教师寄语: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方志敏教学目标:1. 通过分析“狗洞”“铁镣”“烈火”等意象,理解反动派的丑恶嘴脸和革命者的精神品质。
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在朗读中感悟诗歌含义。
学习重、难点:通过分析“狗洞”“活棺材”“铁镣”“烈火”“带血的刺刀”等意象,理解反动派的丑恶嘴脸和革命者的精神品质。
学习过程:课前热身(自主预习):1.了解作者:(读课下注释,看有关资料)叶挺吉鸿昌陈然2.字词:囚()歌铁镣()敞()开敝()人乞()求拷()打凯()歌埋葬()3.朗读、背诵、默写三首诗词,并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激情导入:同学们,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我国东北三省被日军占领;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人开始全面侵华,中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华民族面临着灭亡的危险。
大敌当前,外侮在即,中国共产党积极抗日,但蒋介石却公然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屠杀抗日爱国志士。
今天,我们来学习三首红色经典诗歌《囚歌》《就义诗》《我的“自白”书》,一起感受革命志士在狱中的高贵精神和气节。
合作探究:一.学习《囚歌》1.老师范读诗歌,学生思考问题:(1)诗歌中写了哪两类人?为何写这两种人?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两句中的“自由”含义一样吗?(3)本首诗用了比喻的修辞。
其中的“地下的烈火”“活棺材”各比喻什么?2.自读思考,分组研讨:敌人用什么手段来对待革命者,从中可以看出反动派什么样的丑恶嘴脸?革命者又是以怎样的方式应对敌人的,这反映了革命者怎样的精神品质?请结合诗中词语回答。
3.展示交流。
说明:在分析意象的基础上读出反动派的丑恶嘴脸和革命者的精神风貌。
4.齐读、背诵、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