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五年级上册《堆雪人》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6.04 KB
- 文档页数:3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设计-7 《堆雪人》人音版(五线谱)一. 教材分析《堆雪人》是人音版五年级上册的一首歌曲,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孩子们在雪地里堆雪人的快乐场景,歌曲旋律欢快,节奏轻快,富有童趣。
歌曲采用2/4拍,共16小节,结构简洁明了。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冬日的快乐,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较强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歌唱技巧,具备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
但在音准、节奏和合唱方面,部分学生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堆雪人》的旋律,学会演唱歌曲。
2.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感受歌曲的欢快、童趣。
3.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激发对音乐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音准:歌曲中有些音较高,学生不易掌握,需要教师耐心指导。
2.节奏:歌曲中的节奏变化较多,学生需要熟练掌握。
3.合唱:学生需要学会与他人合作,保持音准和节奏的统一。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榜样。
2.互动法:学生与教师互动,共同完成歌曲演唱。
3.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提高歌唱技巧。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练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音频、视频、五线谱等。
2.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用具:乐谱、歌词卡片等。
4.音响设备:音响、话筒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堆雪人》,引导学生跟着节奏拍手,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内容。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的五线谱,引导学生观察音符的高低、长短,讲解歌曲的节奏变化。
然后再次播放歌曲,让学生跟唱。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段落进行练习。
学生相互纠正音准和节奏,教师巡回指导。
音乐课《堆雪人》教案案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堆雪人》,感受歌曲的欢快节奏和冬季的乐趣。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表现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描绘的堆雪人的场景,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堆雪人》的歌词及旋律。
2. 歌曲中描绘的堆雪人的场景。
3. 歌曲的节奏和拍子。
三、教学重点:1. 歌曲《堆雪人》的歌词及旋律。
2. 歌曲的节奏和拍子。
四、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较高音的演唱。
2. 歌曲的节奏和拍子的准确表现。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2. 音乐播放设备,用于播放歌曲。
3. 雪花贴纸或其他装饰物,用于营造冬季氛围。
教案内容:1. 导入:a. 教师与学生互相问候,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b. 引导学生回顾冬季的相关知识,如雪、冰等。
c. 提问学生对堆雪人的了解和经历,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a. 教师播放歌曲《堆雪人》,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节奏和冬季的乐趣。
b. 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曲的节奏和拍子。
3. 歌词学习:a. 教师出示歌词,让学生朗读歌词,理解歌曲的内容。
b. 教师引导学生逐句学习歌词,注意歌词的节奏和音高。
4. 旋律学习:a. 教师出示旋律,让学生跟随教师哼唱旋律,掌握歌曲的音高。
b. 教师引导学生逐句学习旋律,注意旋律的节奏和音高。
5. 歌曲演唱:a. 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演唱歌曲,注意歌曲的节奏和拍子。
b. 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6. 歌曲表演:a.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歌曲表演,可以使用雪花贴纸或其他装饰物,营造冬季氛围。
b. 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
7. 总结与作业:a.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的节奏和拍子。
b.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堆雪人》,并尝试进行家庭表演。
六、教学过程:1. 课堂回顾: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复习歌曲《堆雪人》的歌词和旋律。
《堆雪人》教案教学内容:1.学习歌曲《堆雪人》2.用口风琴吹奏歌曲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一)学习歌曲,感受冬雪给大地带来了严寒的同时,体验雪景给我们带来的欢乐。
(二)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一)通过聆听、演唱及演奏等多种方式学习歌曲。
(二)利用口风琴辅助歌曲的音准。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一)认识歌曲中的下滑音,并在演唱中运用。
(二)能够准确且有表情地演唱《堆雪人》。
教学重点: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教学准备:范唱、伴奏音响课件钢琴口风琴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看图:图片上的同学们在做什么游戏?你玩过堆雪人吗?你堆雪人的时候是一种怎么样的心情?是呀,虽然堆雪人的时候总是北风呼啸,雪花飘飘,但是这些在充满童真的孩子眼里,那是北风在吹口哨,雪花在跳舞。
一首《堆雪人》把这样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在雪地里玩耍的情景刻画得栩栩如生,让我们一起用欢乐的心情朗读一下这首歌词。
二、学唱歌曲阶段目标:熟悉歌曲,解决歌曲难点。
(一)聆听歌曲《推雪人》进教室。
(二)歌曲A B乐段学习。
1.分别出示A B乐段旋律,学生视唱旋律。
2.口风琴辅助歌曲音准。
3.在旋律演唱及演奏过程中突破节奏难点处。
(三)聆听歌曲《堆雪人》(听辨情绪、演唱形式、节拍、速度等音乐要素)(四)复听(出示歌片,并为歌曲分乐段,关注乐句间的关系。
)(五)歌曲A乐段学习。
1.视唱歌曲A乐段旋律,并会演唱。
2.演唱歌词,纠正存在的问题。
3.轻声演唱歌曲。
4.视唱歌曲B乐段旋律,并会演唱。
5.演唱歌词,纠正存在的问题。
6.轻声演唱歌曲。
三、唱会歌曲阶段目标:能够准确地与他人合唱《堆雪人》。
(一)师生合作学习第一段歌词。
生读前面的歌词,师唱“啦啦啦啦”,感受歌曲表现的愉悦的心情。
(二)师弹琴配合,生在歌曲的旋律中朗读。
按节奏朗读前半句歌词,注意聆听老师唱的旋律。
(三)轻轻唱一唱前半句,聆听老师唱的后半句。
《堆雪人》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歌曲所表现的明朗和欢快的情绪,表达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乐观精神。
知识与技能:掌握前八分休止符的正确演唱过程与方法:情境教学法、教唱法、练习法二:教材分析歌曲是动画片《雪孩子》中的插曲歌曲为4/4拍,有六个乐句构成的两段体童声合唱歌曲。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感强、表现孩子们齐心协力堆雪人的欢乐情景,体现了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和充满朝气的精神面貌。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圆润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正确演唱歌曲中琶音上升歌词的音准、分析歌曲中第一第二乐句在节奏和旋律上的特点。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四: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激进导入1 师:今天老师带来个谜语,你们猜猜谜底是什么?一种花儿真奇怪,夏天不开冬天开,不长叶子不结果,漫天遍野一片白。
生答略2 真聪明!那你们知道雪花是什么样的吗?请学生回答(播放PPT展示雪花)3 说到漫天的雪花,你们记忆中看到过的最美的雪景是怎样的? 4 说一说我们是怎么堆雪人的吧?(三)聆听歌曲1 初听歌曲听听歌曲的情绪和情感以及节拍是怎样的?(欢快活泼)2复听歌曲听听歌曲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堆雪人的?(拿着铁锹滚着雪球唱着歌吹着口哨)(四)教唱歌曲1教师带学生复习书中出现的音乐记号(休止符、连音线、连音线)2教师教唱歌曲第一段并将歌曲中出现的“啦啦啦啦啦啦啦”进行对比反复演唱纠学生音准。
3 注意前8分休止处的正确演唱。
4 学生跟音乐将第一段完整演唱。
并分男女生演唱5 将歌曲分句进行歌曲接龙唱,纠正个别学生错误6思考课后问题歌曲中第一、二乐句在节奏和旋律上有何相同及不同?(节奏相同但旋律不同,第二乐音域句较高)7 学生自学第二段,试着完整演唱,教师纠错。
8 教师再带唱第二段9 学生跟音乐演唱第二段10 请学生完整演唱歌曲(五)拓展延伸1 试着为歌曲加上一些丰富歌曲表现形式的动作2 请同学上台表演(六)课后小结欢乐地时光总是这么短暂,今天我们在音乐的世界里领略了雪的魅力,让我们带着一双发现美得眼睛去感受美好的生活吧。
《堆雪人》教案设计第一篇:《堆雪人》教案设计《堆雪人》教案设计教学内容:1、唱:《堆雪人》2、听:《雪花飞舞》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习歌曲《堆雪人》,能用活泼欢快、有弹性的声音表现歌曲。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吟诵诗歌、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即兴歌舞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歌曲学唱,乐曲欣赏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及引发学生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1)欣赏四季景色教师邀请学生跟着老师去认识一下春夏秋冬四位朋友带着些许的神秘感观看课件,让学生边聆听音乐,边诵读儿歌了解春夏秋冬四位朋友带来的美景。
(设计意图: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获知器官。
我是想通过视觉渠道,尽可能多地为学生们提供文字,图形或图片等知识信息。
让这些静止的图形和文字通过多媒体多维的,多样的,多角度的,融声,光,电一体的教学手段,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各种认知器官的参与。
)(2)猜谜激趣导入在欣赏四季美景后以冬爷爷送给小朋友礼物——猜谜的形式激趣导入新课,说到:“小朋友,冬爷爷给大家带来了礼物,快打开看看是什么?一种花儿真奇怪,夏天不开冬天开,不长叶子不结果,漫天遍野一片白。
”进而让学生了解雪花是由云中的许多小水滴和小冰晶增长变大而成的,雪花形状及多,有三个、六个、十八个枝杈的,还有的像纽扣,像刺猬等关于雪花的知识。
(设计意图:猜谜语是孩子们最喜爱玩的游戏,这样的设计既紧扣了课题,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为下一个环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欣赏《雪花飞舞》认识了雪花后老师问到:“那雪花怎么飞舞的呢?”让我们闭上眼睛听一听《雪花飞舞》,接着学生谈感受,说说雪花怎么飞的。
老师再提议让我们听着音乐的变化用不同的动作演一演我们心中美好的雪花!给学生一段雪花飞舞时的曲子,让学生在曲中感受、联想,能听着音乐用肢体动作表现纷纷扬扬的雪景,要求学生边听音乐边用手中的雪花模仿出雪花漫天飞舞的景象。
演唱《堆雪人》-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指导思想本教案以《堆雪人》为例,通过情境模拟和音乐语言创作的方式,启发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和想象,培养学生对于节奏、旋律和歌词的理解能力,同时促进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提升,从而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能够享受到音乐的魅力和乐趣。
二、教学目标1.认识、理解《堆雪人》这首歌曲,明确歌曲的主题和基本意境。
2.能够正确、流畅地演唱《堆雪人》这首歌曲,体验歌曲的节奏特征和音乐语言的魅力。
3.通过对《堆雪人》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句子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意识。
4.通过对《堆雪人》的演唱和表现,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和舞台表现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本教案主要围绕《堆雪人》这首歌曲展开教学,包括以下内容:1. 歌曲欣赏通过播放《堆雪人》的音乐,在学生之间进行情境模拟和评论,让学生在情感和语言方面都能够进一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意义。
2. 歌曲演唱通过对《堆雪人》歌曲的演唱,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的语言和节奏,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稳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老师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歌曲演唱形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 歌曲表演在学生之间进行多种方式的表演形式,如合唱、对唱和齐唱等,以便让学生在表达和体验音乐的同时也能增加自信心和个人魅力。
同时,老师还可以对学生表演过程中的点滴状态进行观察,为学生的表演效果提供及时、有针对性的指导。
4. 对题目的磨练和分析通过对《堆雪人》歌词的解析和分析,让学生在理解音乐的同时也能够增强语文水平和文化素养。
5. 课外拓展通过向学生介绍和推荐各种类型的音乐,鼓励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
四、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真听歌,了解歌曲情境和主题;2.能够模仿音乐的节奏,唱一段歌曲。
教学步骤1.让学生聆听《堆雪人》这首歌曲,探讨歌曲情境和主题。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设计-7《堆雪人》人音版(五线谱)一. 教材分析《堆雪人》是人音版五年级上册的一首歌曲,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孩子们在雪地里堆雪人的场景,歌曲旋律欢快,节奏轻快,歌词朗朗上口,易于学生记忆。
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描述了孩子们在雪地里奔跑、嬉戏的场景,第二乐段则描绘了他们堆起雪人,给雪人戴帽子的情景。
整首歌曲充满了童趣,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能够识谱、唱歌,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游戏,善于模仿,对于生动有趣的音乐活动充满热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采用游戏、模仿等教学方法,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演唱歌曲《堆雪人》,并理解歌曲的内容。
2.学会用轻快的情绪演唱歌曲,表现出堆雪人的欢乐气氛。
3.能够听辨并模仿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
4.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高跳跃。
2.学会用正确的气息和咬字演唱歌曲。
3.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并用音乐表达出来。
五. 教学方法1.游戏教学法:通过模仿、游戏等环节,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
3.分组合作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演唱、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堆雪人》的音频、视频,以及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道具:雪花、帽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文字资料引导学生谈论关于雪天的趣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播放歌曲《堆雪人》,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
3.学唱歌曲(10分钟)教授歌曲的歌词、旋律,重点讲解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高跳跃。
4.模仿与游戏(5分钟)分组进行模仿游戏,让学生模仿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
第15课时《堆雪人》教案教材分析:《堆雪人》是人音版五年级第九册第八单元内容,本单元以“冬雪”为主题安排了三首聆听歌乐曲,两首表演歌曲,《堆雪人》是其中的第一首表演歌曲。
它是动画片《雪孩子》中的插曲广为流传。
歌曲为4/4拍,F大调,由六个乐句构成的两段体童声合唱歌曲。
歌曲旋律优美、轻快流畅,节奏感强富有特性,表现了孩子们齐心协力堆雪人的欢乐情景,体现了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和充满朝气的精神面貌。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流畅地唱好歌曲的基础上能够感受歌曲中所表现的轻松活泼和欢快自豪的情绪,能用富有感情的歌声来表达对冬天、对大自然的喜爱。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了解音乐的速度、节奏等要素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及学生的学习兴趣。
3、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什么是模进,及其在音乐中所起的作用。
试着用模进的创作手法进行简单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1、准确把握4/4拍的节拍规律的变化及用模进的手法按节奏进行简单创作。
2、能用活泼、轻快的声音唱好歌曲,注意乐曲中的弱起拍子和附点节奏。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感受模进1、复习F调音阶:师:小伙伴们,愉快的音乐课又开始了,一起开始美妙的音乐之旅吧!请同学们一边柯尔文手势一边随老师钢琴唱一唱F调音阶。
1=F 4/41 2 3 4ˇ|5 6 7ⅰˇ|ⅰ7 6 5ˇ|4 3 2 1||师: F大调的七个音符宝宝大家很熟悉了,加大点难度给小音符排排队,组成个旋律,我们互相打个招呼问候一下,行不行?生:行!出示旋律:1=F 4/4 师: 3 3 3 23|生:2 2 2 12|师: 5 5 5 45|生: 4 4 4 32|师生接龙演唱旋律,学生每一句都与老师回应互相问好。
二、唱响主旋律——分析模进1、寻找模进规律师:刚才我们问好的这四个小节旋律,大家观察在节奏和音符上有什么特点? 1=F 4/4 师: 3 3 3 23|生:2 2 2 12|师: 5 5 5 45|生: 4 4 4 32|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课程基本信息学科音乐年级五年级学期秋季课题《堆雪人》教科书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教材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中所表现的轻松活泼和欢快自豪的情绪,能用富有感情的歌声来表达对冬天、对大自然的喜爱。
2.能够准确演出歌曲中出现的典型节奏,用流畅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初步了解“旋律模进”.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有感情的表达歌曲并能够准确掌握歌曲中的典型节奏教学难点:认识并了解“旋律模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一、视频导入1.同学们,欢迎来到音乐课堂,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视频中小兔和兔妈妈在做什么游戏呢?(播放无声视频)1.生观看无声版《雪孩子》片段,观察主人公在做什么活动。
通过无声视频进行导入,猜一猜视频中的主人公在做什么游戏,让学生发挥X X X XX|0X XX X X|X X. X -|2.原来,小兔和妈妈在冰天雪地里堆雪人,他们在堆雪人时心情是如何的呢?刚才这个视频中缺少了点什么呢?细心的小朋友已经发现了,让我们加上音乐一起来感受一下他们堆雪人时的心情吧!2.生观看有声版《雪孩子片段》联想孩子们在堆雪人时心情是怎样的,从而为歌曲情绪做铺垫。
聆听1.初步聆听请你听一听,歌曲的第一段歌词,雪人是如何堆成的?师读:挥起小铁锹,滚着雪球跑;北风吹口哨,雪花把舞跳;树上小鸟喳喳叫;雪人雪人堆得高。
2.节奏练习一个可爱的雪人就堆好啦,雪人为我们带来了一条节奏,让我们一起来拍一拍。
3.再次聆听接下来,请你听一听,在歌曲中这条节奏一共出现了几次,每一次出现时旋律有何变化呢?4. 分析旋律1.生随音乐听出歌词内容。
2.生随音乐节奏朗读歌词。
3.生拍歌曲中出现的典型节奏。
4.生聆听音乐,感受音乐旋律线。
结合歌词、旋律线,利用聆听、感受、观察等教学方法,了解本节课“旋律模进”这一知识点,帮助学生感受音乐情绪、节奏、旋律等特点并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歌声来表达歌曲。
X X X XX|0X XX X X|X X. X -|。
《堆雪人》教案【授课年级】小学五年级【使用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授课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歌曲选自动画片《雪孩子》,歌曲以轻快流畅的旋律,富有特性的节奏,为我们展示了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的冬天,孩子们在银色的世界里堆雪人、滚雪球、嬉戏玩耍的动人画面,表现了少年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歌曲为F大调,两段体。
第一部分为四乐句,旋律采用模进的手法和富有推动力的节奏,配以“北风吹口哨”、“雪花把舞跳”,把孩子们在雪地里玩耍的场景刻画的栩栩如生。
第二部分是一个具有乐段性质的独立乐句,旋律、节奏与前段形成鲜明对比,抒发了孩子们自豪、欢乐的心情。
句末再现了有特性的节奏型,是歌曲前后呼应,既有对比,又有统一。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在合唱演唱时,低声部学生容易跟高声部跑,应加强合唱声部的训练,过程中以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律动及图形谱吸引学生,提高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目标】1、能用轻快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堆雪人》,表现出自信、活泼、朝气的精神面貌,表达对大自然,对冬天的喜爱。
2、通过视唱和创作练习,认识音乐创作手法——“模进”。
3、歌曲中“x x x xx|0x xx x x|xx.x-|”节奏的准确掌握。
【教学重难点】1、能用轻快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堆雪人》第一声部。
2、歌曲中“x x x xx|0x xx x x|xx.x-|”节奏的准确掌握。
【教学用具】钢琴、卡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随伴奏音乐《堆雪人》进行律动二、课前导入1、视频导入:播放动画片《雪孩子》片段师:同学们,仔细看,视频中在干什么?2、师:如果让我们为这段视频配上一段音乐,你觉得下面哪种情绪的音乐更适合?3、揭示课题、初步聆听三、新授(一)聆听歌曲师:让我们跟着雪孩子走进快乐的冬天,一起来《堆雪人》。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堆雪人5人音版堆雪人1教学目标1.学唱合唱歌曲《堆雪人》,使学生感受歌曲所表现的轻快流畅,明朗欢乐的情绪。
2.初步研究用模进方法创作旋律。
3.在新颖的教学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研究的兴趣。
2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抽象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但形象思维仍起着重要作用。
在这一阶段他们的社会认知能力,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都得到加强。
大部分学生能够视唱曲谱,并能随着琴声填唱歌词,因此重点要放在如何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及逐步培养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歌曲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之间的对比。
学生对新歌能进行创造性的综合表演。
教学难点:1.低声部曲调与第一乐句,第二乐句之间的异同点。
2.歌唱中要突出旋律轻松活泼、欢快自豪的情绪以及声部间的和谐。
4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砚们,你们心中的冬季是怎样的?生回答。
(可自由发挥)师:让我们看看祖国各地的冬季(多媒体:冬景)为什么各地冬景不一样?生根据准备资料回答。
师:我们家乡的冬天又是怎样的?(多媒体:家乡冬景)你们喜欢家乡冬季的哪一种画图?生回答,师引导师:下雪的日子里我们可以做些什么?生:溜冰,打雪仗,堆雪人…… (展示画面)师导入:小雪人胖乎乎的多可爱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在音乐声中享用堆雪人的乐趣吧。
(展示课题)(设计意图):学生情感的触发,往往与一定情境有关。
创设浓厚的情境氛围。
能让学生迅速融入课堂,并自然地导入新课教学。
活动2【教学】二.创作律动,解决难点。
聆听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展示难点)师:请同学们看看划线乐句的节奏有什么特点?生讨论,总结,回答。
︵2.请同砚们用鼓掌,捻指,跺脚等动作创作律动表现节奏型。
学生创作,教师用钢琴引导。
(设计意图):低声部的曲调练是本课难点之一,通过节奏型的练能帮助同学们找出第一,二乐句与低声部乐段之间的导同点,而律动的创作则是为了更好的巩固研究效果。
《堆雪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了解什么是模进,及其在音乐中所起的作用。
试着用模进的创作手法进行简单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了解音乐的速度、节奏等要素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及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流畅地唱好歌曲的基础上能够感受歌曲中所表现的轻松活泼和欢快自豪的情绪,能用富有感情的歌声来表达对冬天、对大自然的喜爱。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大约有20%--25%左右的学生对乐谱知识的学习仍不是很感兴趣,但通过口风琴的演奏学习,激发了学生对乐谱的学习兴趣,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
在合唱演唱时,低声部学生容易跟高声部跑,应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培养。
在教学中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根据他们各自的兴趣特长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激发、培养、发展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准确把握4/4拍的节拍规律的变化及用模进的手法按节奏进行简单创作。
难点:二声部的合唱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游戏导入师:音乐课上音乐多,音乐课上你和我,音乐课上游戏、欢乐多又多。
猜谜:叫花不是花,夏天不见它。
寒风吹来时,飘落千万家。
生:雪花师:通过“雪花”你想到了什么?生:冬天、下雪、雪人······师:”下雪了“你想做什么呢?生:打雪仗、堆雪人、滑雪······师:同学们想到的游戏真多,那我们游戏前先完成个任务,学唱一首好听的歌曲《堆雪人》活动2【讲授】新授师:听歌曲,把你听到、想到、感受到的分享给大家。
(播放歌曲)师介绍:这首歌曲是影””雪孩子“里的主题曲《堆雪人》师:这首歌曲不仅动听,而且令我们很开心,那就让我们伸出手为它伴奏吧!(课件)师:通过看曲谱告诉老师这首歌曲相同节奏的乐句是哪几句?生:第一、二、四句师:他的节奏是怎样的?(课件)师:谁能试着拍一下节奏?师: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打的(师示范)生:有握拳、捻指的动作师:休止符、附点作用可不小,如果时值掌握不好,这首歌就不会很好听了!请同学们练习一下!生汇报师:同学们分析的很认真,节奏打的也很整齐,老师也想用歌声来表达对冬天的喜爱,请同学们为老师伴奏并结合乐谱看看前三句的节奏和旋律走向如何?音符怎样?(师弹琴范唱)生听后结合课件回答师:这种创作手法叫模进(课件)讲解模进播放范唱再次感受模进的手法学唱歌曲1、读词A师:请同学们自己朗读歌词,注意平翘舌B师:练习按节奏朗读歌词C师弹琴生随琴按节奏读词2、填词A师弹琴生小声哼唱B师弹琴分句教唱C接龙演唱,师唱”啦“生唱前半句D师弹琴生完整演唱活动3【活动】歌曲处理师:歌曲分了几部分?生:AB两部分师:你是怎么分的?生:情绪(活泼、抒情)速度(快慢)师:同学们分析的很准确,歌曲中的雪人是什么样的?生答师:那你心目中的雪人长的什么样呢?生自由回答师:你们说的真好!老师也堆出了一个大脑袋、大肚子的雪人,谁能帮它添上五官?(小黑板)师:它是一个开心快乐的雪人,那我们就带着愉快的心情,用最美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吧!(放伴奏)活动4【活动】小结小结:美丽神奇的雪花赋予人类美好事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保护环境!冬天的故事还有很多,下节课继续我们的音乐之旅。
《堆雪人》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音乐》教科书,人民音乐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第七课
教学主题:《冬雪》
课时:共2课时,第1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计者: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堆雪人》这一课时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理念为导向,根据小学生音乐课程标准及教材要求。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注重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兴趣爱好为动力,重视音乐实践,鼓励全体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和音乐创造,师生共同参与音乐活动。
2.教材分析:
《堆雪人》这是一首欢快活泼、富有童趣的儿童歌曲歌曲为四三拍,自然大调,结构为二段体。
去掉活泼欢快,歌词生动形象,非常贴近儿童的实际生活,“圆脑袋,大肚皮,白胖的脸,笑嘻嘻”易于学生理解,有益于学生演唱。
流畅的旋律刻画了孩子们在银色的世界里嬉戏玩耍的生动画面,体现了孩子们在堆雪人时的快乐心情,展现了他们不畏严寒、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3.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特点、生活范围和认知进一步提高,体验感受与探索音乐的能力增强。
但由于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自控能力、注意力集中程度不同,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也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
因此,我将以活泼的教学方式和音乐独特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同时,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基础和拓展教学,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
我所教的班级中,学生比较喜欢音乐,学生的基础较强,有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上课发言比较积极,学习主动性比较强,对于学习音乐的兴趣较浓。
我选用了钢琴伴奏、课件等吸引学生注意力,运用听唱法、自主学习、合作、示范表演等方式让这节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1、体验歌曲所表现的明朗和欢乐的情绪,表达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乐观精神。
2、学会用气息支持的方法,圆润、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学习二声部的合唱,使音乐表现更为和谐丰满;在新颖的教学环境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掌握三拍子的节拍韵律。
评价任务:
1、学生能准确完整,并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并体会歌曲的情感。
2、掌握歌曲中三拍子、附点音符的正确演唱方法。
附:板书设计
《堆雪人》
情绪轻快、活泼地速度中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