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血液灌流篇
- 格式:ppt
- 大小:2.65 MB
- 文档页数:39
血液灌流操作规程011年7月血液灌流简易操作流程1开机2连接管路检查灌流器、连接管路的包装完好性,有效日期等.血流方向按碳罐标示的箭头方向连接管路3灌流器的预冲按先糖后盐、先低浓度后高浓度肝素盐水的原那么将动脉管道与预冲液连通,开动血100ml/min预冲灌流器和管路在整个预冲过程中, 均应用手轻拍及转动灌流器,排出管路及灌流器中的空气.并使灌流器动脉端在下、静脉端在上垂直固定于支架上备用,位置上下相当于患者右心房水平.4上机把动脉管道连接到双腔静脉导管的动脉管〔红色端管〕或动脉穿刺针, 血流量调到50-100ml/min, 开动血泵, 排尽预冲液待血流接近静脉管道末端时,把静脉管道与双腔静脉导管的静脉管〔蓝色端管〕或与静脉穿刺针连接.灌流开始后,开动肝素泵,使用维持量肝素.开启加热,保持血液温度.假设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可慢慢调大血流量至180-200ml/min,持续120-150分钟后结束5观察灌流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神智,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心率的变化.6下机暂停机器运转,操作者戴无菌手套,暂时关闭中央静脉导管夹,旋下静-动脉端〔红色〕,连接0.9 %生理盐水500ml,启动机器,将中央静脉导管静- 动脉端用肝素盐水封管,见血液全部返回体内后,停止机器运转,将中央静脉导管静-动脉端用肝素盐水封管.7记录记录结束时间,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整理床单位,整理用物,按医疗垃圾分类处理,做好血滤机保养血液灌流操作规程一、静态肝素化1、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肝素注射液50-100mg2、轻拍灌流器后,翻开灌流器上端保护螺帽,将翻开的保护螺帽放置于无菌治疗巾内.3、将抽取的肝素注射液去除针头,直接注入灌流器内保存液中,取出治疗巾中的保护螺帽,覆盖拧紧.4、在灌流器标签上注明参加抗凝剂的药名、剂量、时间.将灌流器上、下180., 缓慢反转10次,约20秒,至液体完全浸润树脂.5.将灌流器放置于无菌治疗巾内,静置30分钟,待用.二、血液灌流器的预冲1、将动脉端管路与生理盐水相连接.2、启动血泵100ml/min ,将动脉端管路充满生理盐水.3、取出静态肝素化的灌流器;一端与动脉端管路连接,另一端与静脉端管路连接.血液灌流器预冲结束后与透析器连接.4、启动血泵200〜300ml/min ,轻拍灌流器,排净灌流器里气体,预冲生理盐水量2000m1,排出液排放至废液收集袋中.三、上机1、准备血管通路,抗凝剂遵医嘱量提前20-30分钟注入体内.2、把动脉管道连接到双腔静脉导管的动脉管〔红色端管〕或动脉穿刺针,血流量调到50-100m1/min.3、开动血泵, 排尽预冲液待血流接近静脉管道末端时,把静脉管道与双腔静脉导管的静脉管〔蓝色端管〕或与静脉穿刺针连接.4、假设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可慢慢调大血流量至180-200m1/min,持续120-150分钟后结束 .5、查看血液温度,保持血液温度勿过低.四、血液灌流结束操作1、暂停机器运转,操作者戴无菌手套,采用全程生理盐水回血方法,同?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21年版〕?中血液透析回血操作,回血完毕,将灌流器撤掉,再继续血液透析治疗.2、严禁采用空气回血,预防空气栓塞;撤灌流器时,预防液体滴洒.五、考前须知检查灌流器有无破损、漏液及有效期将翻开的保护帽,放置于无菌治疗巾内禁止用针头刺入灌流器注入肝素禁止用止血钳等金属敲击灌流器管路连接紧密,排尽灌流器气体灌流器固定牢固严密观察病人有无过敏观察有无凝血,转动灌流器颗粒固定选择透析间隔一天时间治疗肝素泵、动脉压、静脉压报警或血泵发出“吱吱〞摩擦音, 提示凝血风险,立即撤掉灌流器用生理盐水回血,禁止用空气回血。
2021年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是指对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所需的各项操作规程的统一规定和要求。
血液净化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各种肾脏疾病、血液病、代谢病等患者。
而且,血液净化操作规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不仅涉及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关系到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患者的安全性。
了解并严格执行2021年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对于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 介绍在2021年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中,明确了血液净化操作的各个环节,包括设备操作、术前准备、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以及术后处理等。
这些规定旨在规范血液净化治疗的全过程,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最高的医疗标准,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 设备操作首先需要关注的是设备操作环节。
2021年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中对于各种设备的操作均有明确要求,包括设备的准备、使用和清洁消毒。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血液净化设备的正常运转,以及避免因设备操作不当而对患者造成伤害。
3. 术前准备术前准备是血液净化治疗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2021年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规定了患者术前的检查和准备工作,包括血液透析器的选用、血管通路的保养和准备、抗凝剂的使用等。
这些规定着重强调了术前准备的重要性,只有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才能保证治疗的进行顺利。
4. 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血液净化治疗的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严格遵守一系列的操作规程。
这些规定包括对患者的观察、设备的监测、血流动力学的调节等。
2021年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对这些环节都有详细的规定,以确保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5. 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在血液净化操作规程中,个人防护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2021年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中规定了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佩戴的防护用具,以及在操作后的个人清洁和消毒工作。
这些规定是为了保障医护人员自身的安全,避免因治疗过程中的意外伤害。
6. 术后处理术后处理是血液净化治疗的最后一个环节。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为了保证血液净化疗法的安全和有效性,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应当严格遵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该规程是根据国家相关法规要求以及临床实践经验制定的,是保障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指导。
首先,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血液净化服务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相关操作程序。
这包括选择合格的血液净化设备、确保操作人员具有相关资质和经验、建立完善的感染控制和质控措施。
其次,医护人员在进行血液净化操作时应当严格遵守规程规定的操作步骤。
这包括正确连接和调试治疗设备、严格执行血液管路消毒和替换操作、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等。
另外,规程还要求医护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知识技能和操作经验,能够正确评估患者病情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规程还对不同类型的血液净化治疗(如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浆置换等)提出了具体的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
总之,《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是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保障。
只有严格执行规程要求,才能确保血液净化疗法的安全有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血液净化临床操作规程血液净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重症胰腺炎、脓毒症、药物或毒物中毒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
为确保血液净化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规程旨在详细阐述血液净化的临床操作标准,包括术前准备、设备使用、操作过程、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等方面。
一、术前准备与评估1.患者评估在血液净化治疗前,需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等基本信息,以及肝肾功能、电解质平衡、凝血功能等生化指标。
同时,需排除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传染病,评估患者风险等级,并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
2.设备与材料准备确保血液净化设备(如血液透析机、血液灌流机、血浆分离器等)性能良好,操作便捷。
透析器、滤器、管路等耗材应选用符合标准、无致热源的产品。
此外,还需准备抗凝剂、生理盐水、葡萄糖等必需药品,以及无菌敷料、消毒用品、止血带等辅助材料。
3.知情同意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血液净化治疗的目的、风险、术后注意事项等,并取得书面同意。
对于合并特殊感染(如乙肝、丙肝等)的患者,需特别说明感染控制措施,确保患者及家属充分理解并同意治疗方案。
二、血管通路的建立与管理血管通路是血液净化治疗的关键环节,常用的血管通路包括中心静脉临时导管置管术、中心静脉长期导管置管术、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及移植血管搭桥造瘘术等。
1.中心静脉临时导管置管术适应证:急性肾损伤、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需急诊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等。
操作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在超声引导下穿刺颈内静脉、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入双腔或三腔导管。
注意操作过程需严格无菌,避免感染。
监测与维护:置管后需定期检查导管功能,确保血流通畅,及时发现并处理导管相关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形成等。
2.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适应证:长期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
操作方法:在局部麻醉下,将患者前臂的动脉与邻近的静脉吻合,形成动静脉内瘘。
术后需定期随访,监测内瘘成熟情况。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流程一、准备设备1. 确认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包括透析机、血液滤过机、血液灌流机、血浆置换机等。
2. 检查设备电源、水源、气源等是否正常。
3. 准备所需的透析器、滤器、灌流器、血浆分离器等耗材。
二、建立血管通路1. 确认患者血管情况,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
2. 消毒穿刺部位,进行穿刺操作。
3. 确认血管通路建立成功,保证透析机、滤过机、灌流机等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血液透析1. 根据患者病情和透析机型号,设置透析参数。
2. 启动透析机,将血液引入透析器。
3. 观察透析过程,记录透析时间、超滤量、透析液流量等参数。
4. 透析结束后,关闭透析机,将血液回输给患者。
四、血液滤过1. 根据患者病情和滤过机型号,设置滤过参数。
2. 启动滤过机,将血液引入滤器。
3. 观察滤过过程,记录滤过时间、超滤量、置换液流量等参数。
4. 滤过结束后,关闭滤过机,将血液回输给患者。
五、血液灌流1. 根据患者病情和灌流器型号,设置灌流参数。
2. 启动灌流机,将血液引入灌流器。
3. 观察灌流过程,记录灌流时间、吸附剂种类和用量等参数。
4. 灌流结束后,关闭灌流机,将血液回输给患者。
六、血浆置换1. 根据患者病情和血浆置换机型号,设置置换参数。
2. 启动血浆置换机,将血液引入血浆分离器。
3. 观察置换过程,记录置换时间、置换量、补充血浆种类和用量等参数。
4. 置换结束后,关闭血浆置换机,将血液回输给患者。
七、消毒隔离1. 每次操作前,对操作区域进行消毒处理。
2. 每次操作后,对使用过的耗材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
3.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确保操作过程中的无菌环境。
八、记录与报告1. 对每次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
2. 对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和记录。
3. 将操作记录和监测结果及时报告给医生或相关人员。
2021年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21年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1. 引言在医学领域,血液净化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技术,可以有效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维持体内环境的平衡。
为了规范血液净化过程中的操作,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各国医疗机构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操作规程。
本文将针对2021年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全面评估,并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深入探讨。
2. 2021年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概述(1)目的和范围:该标准操作规程的制定目的在于规范血液净化过程,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适用于各类血液净化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浆置换等。
(2)术语和定义:明确定义了血液净化相关的术语,如血液透析、滤器、透析液等,以便医护人员理解和使用。
(3)人员要求:规定了参与血液净化的医护人员的资质和培训要求,以确保其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4)设备和药品:规定了血液净化所需设备和药品的选用、管理和维护,以保证其质量和安全性。
(5)操作流程:详细描述了血液净化治疗的操作流程,包括患者准备、透析器连接、透析过程监测、并发症处理等。
3.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2021年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肯定:(1)深入细致:该标准操作规程不仅涵盖了血液透析,还包括了血浆置换、血液灌流等多种血液净化治疗方式,使得内容更加全面。
(2)安全可靠:通过规定人员要求、设备和药品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保证了整个治疗过程的安全和可靠性,从根源上防范了潜在的风险。
(3)操作流程清晰:标准操作规程详细描述了血液净化治疗的操作流程,为医护人员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操作失误。
4. 总结与回顾2021年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在对血液净化治疗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规范,旨在提高治疗的质量和安全性。
执行该标准操作规程需要医护人员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每一步操作都符合规定。
对相关医护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也显得极为重要。
希望这些规范能够得到有效执行,为患者的治疗带来更多的益处。
第1篇一、目的为确保血液透析机灌流操作的安全、有效,降低感染风险,提高血液透析质量,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血液透析机灌流操作。
三、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1)检查血液透析机及灌流装置是否完好,电源是否正常。
(2)核对患者信息,了解患者病情及透析参数。
(3)准备好所需灌流液、生理盐水、透析器、血管通路、消毒物品等。
2. 灌流操作(1)连接血管通路,将透析器与血液透析机连接。
(2)开启血液透析机,调整参数,如透析液流量、透析液温度等。
(3)打开灌流液袋,连接灌流管,确保连接紧密无泄漏。
(4)缓慢开启灌流液袋,观察透析液颜色、浑浊度等,确保灌流液质量。
(5)待灌流液进入透析器后,关闭灌流液袋,检查各连接部位无泄漏。
(6)启动血液透析机,观察灌流过程,确保灌流液正常流动。
3. 灌流结束(1)关闭血液透析机,停止灌流。
(2)拔除灌流液袋,妥善处理。
(3)检查透析器、血管通路、血液透析机等设备,确保无损坏。
(4)记录灌流参数、患者病情及注意事项。
四、注意事项1. 操作前,认真核对患者信息,确保操作正确。
2. 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如有异常,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医生。
3.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
4. 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持操作区域整洁,避免交叉感染。
5. 操作结束后,对设备进行清洁、消毒,确保下次使用。
五、质量监控1. 定期检查血液透析机、灌流装置等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2. 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规范意识。
3. 对灌流液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符合要求。
4. 定期对操作过程进行评估,持续改进操作规程。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血液透析室负责解释。
如遇特殊情况,需经上级部门批准后进行调整。
第2篇一、目的为确保血液透析机灌流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防止交叉感染和设备故障,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血液透析中心、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血液透析机灌流操作。
三、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1)检查血液透析机电源是否正常,各部件是否完好。
血液净化操作规程目录目的方法第一条肝素生理盐水的几种方法2㎎/1 ml肝素生理盐水配置方法4㎎肝素生理盐水配置方法第二条首次常规血液透析(HD)操作程序血透机操作按血透机操作手册进行首次开始程序治疗结束程序第三条首次常规血液透析患者肝素使用方法1、急性肾功能衰竭、药物中毒2、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第四条复用透析器,动、静脉导管进行血液透析(HD)血透机操作程序按操作手册进行复用开始程序复用结束程序第五条无菌技术操作要求1、治疗开始前准备2、对患者亲属要求3、治疗结束下机时第六条透析液检测规定1、配置浓度透析液要求2、新配置的浓缩液试用检测要求3、对每次应用、送检者的要求第七条血液灌流操作程序1、首次使用的动、静脉导管操作方法2、重复使用的动、静脉导管操作方法血液净化操作规程【目的】血液净化操作是一项重要的体外血液循环操作技术、需要非常严格地按无菌技术要求及相关的专业技术进行操作。
由于透析器、动静脉导管等要进行重复使用,所用的消毒剂(次氯酸钠等)在每次治疗前,必须彻底清洗干净。
次氯酸钠如果没有被清洗干净,只要有残余的次氯酸钠进入病员体内,即可在15~120分钟左右发生畏寒、寒战、发热、高烧、昏迷等一系列严重地临床后果,对患者造成不应有的伤害。
肝素化方法是血液净化治疗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内容。
肝素使用过量,可能回引起出血;肝素使用欠量,可导致透析器、动静脉管路、静脉壶可能发生凝血,使体外血液循环障碍至无法进行,有时不得不更换透析器、动静脉管路等,是患者丢失本来就不充足为了提高血液净化治疗操作水平,避免因次氯酸钠没清洗干净而发生上述不良反应和减少或避免因肝素不足或过量引起不应有的损失等,特确定此操作规程,作为操作标准执行。
【方法】第一条肝素注射液的几种配置方法【2㎎/1 ml肝素生理盐水配置方法】1、取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2、肝素钠12500uX2支(每支相当于100㎎),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即成;3、用50ml注射器先抽取肝素钠100㎎(1支)再抽去生理盐水50ml即成;【4㎎肝素生理盐水配置方法】1、先准备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2、在500ml生理盐水中加入肝素20ml即成;第二条首次常规血液透析(HD)操作程序透析机操作按血透机操作手册进行首次常规血液透析使用的是事先已消毒好的透析器,动静脉导管,内瘘穿刺针等。
血液灌流标准操作规程完整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血液净化技术——血液灌流最新标准血液灌流上海专家共识:血液灌流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1年版)血液灌流护理专家共识:组合式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专科护理操作专家共识(最新版)血液灌流技术研究进展:血液净化技术——血液灌流最新研究进展血液灌流标准操作视频:组合式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操作视频血液灌流不同应用场景:血液净化技术——各个型号灌流器临床应用血液灌流标准操作规程的深入探讨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 HP)是一种先进的血液净化技术,通过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利用灌流器中的吸附剂(如活性炭、树脂等)吸附血液中的代谢产物、毒性物质及药物,达到清除这些有害物质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新型灌流器的研发和技术进步,血液灌流在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重症感染、严重肝衰竭、终末期肾脏疾病(尿毒症)及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结合全网文献、指南及专家共识,对血液灌流的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深入探讨。
一、血液灌流的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血液灌流能有效清除血液中的毒物或药物,减少其对机体的损害。
终末期肾脏疾病(尿毒症):特别适用于合并顽固性瘙痒、难治性高血压、高β2微球蛋白血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周围神经病变等患者。
重症肝炎:如暴发性肝衰竭导致的肝性脑病、高胆红素血症。
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脓毒症等重症感染。
银屑病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他疾病:如海洛因等药物成瘾、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重症急性胰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等。
禁忌症:对体外血路或灌流器等材料过敏者。
严重出血倾向、血小板低于70×10^9/L、休克或严重心功能不全者需慎用。
二、物品与设备准备物品准备:血液灌流器、管路、穿刺针、无菌治疗巾、生理盐水、碘伏和棉签等消毒物品、止血带、一次性使用手套等。
设备准备:血液灌流机、单纯血泵机、血液透析机、血液透析滤过机或CRRT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