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特征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2.04 MB
- 文档页数:20
高中地理:河流的水系和水文特征分析
一、河流的水系特征
水系特征是指河流的干、支流组成的形状特征,主要有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向心状水系、梳状水系和羽状水系。
海河五条支流在天津汇合,独流入海,状如芭蕉扇的茎与柄组成的形状,故称其为扇形水系;长江支流众多,无规律地从两岸注入,与干流之间组成的形状似树木的主干与枝桠的形状,称为树枝状水系;四川盆地四周地势高,支流从四周向中心汇聚,形成的是向心状水系;淮河主要支流平行分布在淮河北岸,且几乎与干流垂直,状如木梳,称其为梳状水系;若平行分布的支流在干流两侧对称分布,状如羽毛,则为羽状水系。
扇形水系、向心状水系、梳状水系和羽状水系的河流,若雨季来临,支流同时涨水,干流短期内不能有效泄洪,则容易产生洪涝灾害。
二、河流的水文特征
水文特征所指的是与河水相关的性质特点,主要表现在水量的多。
河流(外流河、内流河、水系、河段)水文特征总体分析分析要素:水位、流量、含沙量、结冰期、水能蕴藏量、汛期等1、流量(米3/秒)--------反映水资源的多少(1)流量的大小总流量:河流主要补给形式;流域面积的大小分段流量:上游来水;附近支流汇入情况;其他因素(2)流量的变化河流主要补给形式、季节变化、日变化2、水位(米)变化流量的大小----决定于河流的补给类型。
分布在润湿地区、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分布在干旱地区、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变化决定;其他因素:人类活动3、汛期长短及出现的时间(气候)4、有无结冰期影响因素:气温无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有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凌汛形成的条件有结冰期;低纬流向高纬;结冰和融冰时期。
凌汛产生的危害—冰坝抬高水位,浮冰冲击河岸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
5、水能蕴藏量河流落差大(解释为什么),水量大(解释为什么)水量大小取决于流域内降水量(大气环流、地形、洋流、海陆位置等);水系特点;流域面积;6、含沙量(克/米3)(1)河流总体含沙量大小:下垫面、地形、土质状况、植被状况人类活动(2)某一河段:流速、人类活动(水利工程)7、航运价值:流量、地形、经济发展水平等分析中国各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1、东北地区河流水文特征(黑龙江、松花江、嫩江、乌苏里江)水量丰富(流经湿润半湿润区)汛期较短(有春汛-季节性结雪融水、夏汛-温带季风气候,大气降水)含沙量少(森林茂密、地势起伏小)结冰期长(纬度高,位于寒温带、中温带),松花江、乌苏里江、黑龙江有凌汛现象水位变化较小:河流补给多样航运价值:季节性航运(夏季)水能资源贫乏(地势落差小)2、秦岭—淮河以北-辽河、海河、黄河水量较小:流经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水位变化大:补给主要是7、8月的降水汛期较短,季节变较大:降水季节短含沙量大:河流上、中游植被少,且流经疏松土质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结冰期较短:冬季较短航运价值低:中、上游地势起伏大,下游地势平坦,但泥沙淤积严重,加之水量小水能资源:中上游落差大的地方水能资源相对丰富,形成梯级开发3、秦-淮以南地区河流水文特征水量丰富:流经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雨季长,流域面积广)水位变化小:降水的季节长汛期较长,季节变较小:降水多,且季节长含沙量小:植被保护较好结冰期无:冬季气温在0℃以上航运价值高: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中上游水能资源较为丰富(水量大、落差大)4、西南地区河流水文特征水量丰富:流经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水位变化小:降水的季节长汛期较长,季节变较小:降水多,且季节长含沙量小:植被保护较好结冰期无:冬季气温在0℃以上航运价值低:山高谷深,多峡谷水能资源丰富:落差大,多峡谷,水量丰富5、西北地区河流(多内流河)水文特征流量小: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冰川融水补给和山地降水补给)水位季节变化大: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受气温影响较大,多为季节性河流(冬季断流)或时令河汛期:短(夏汛)航运价值和水能价值都较低流程:不长(蒸发、下渗、灌溉用水多)例3:松花江是我国东北地区的重要河流,请描述该河流的水文特征。
考点八河流特征的描述与分析一、河流水文特征:1、水文特征的描述:径流量:径流量大或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小)汛期;汛期长或短,最好指出汛期时间;结冰期:有或无结冰期,或结冰期或长短含沙量;含沙量大或小凌讯;(有无)凌讯;(如果有才写,无则不写)流速;流速快或慢注意: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流量小,主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汛期多在夏季,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冬季断流。
2、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影响河流径流量的因素分析影响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小)①河水的补给: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冰雪融水多少的季节变化。
②水库、湖泊、植被、地下水的调节。
③河流支流的调节(水系的调节)影响河流含沙量的因素;①植被覆盖状况;②土壤的疏松程度;③流速大小;④降水强度;典型例题:(1)圣劳伦斯河是世界上水位最稳定的河流之一,比较分析①②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
(6分)(1)由于河段①高差大,所以河段①较河段②流速快;(2分)由于河段①纬度低,所以河段①较河段②封冻期短;(2分)由于河段②位于下游,且有支流汇入,所以河段①较河段②流量小。
(2分)(3)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
(6分)(3)利于干季时或干旱时对黄麻灌溉;(2分)水网密布,水量丰富、利于运输;(2分)便于浸湿黄麻。
(2分)读图,回答问题。
分别指出罗讷河上游(瑞士境内)、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参考答案】上游(瑞士境内):有春汛,夏季径流量大,冬季为枯水期。
北部支流(索恩河):全年径流量比较稳定,无明显枯水期。
地中海沿岸支流:夏季为枯水期,冬季为丰水期。
材料1:某区域地形、水系分布示意图材料2:不同地点测得的径流变化曲线图和E点以上流域的降水量变化曲线图简要说明G流量曲线较平稳的原因。
(6分)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均匀;不同的河段(或支流)形成汛期的季节不一样,在季节上的交错减低了河流中下游洪水的洪峰值。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图6)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
中国的河流水系特征中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拥有众多河流水系。
中国的河流水系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中国的河流水系十分庞大。
中国境内的河流纵横交错,呈现出“东部多、中部少、西部盆地中多、西南部少”的特点。
根据长度排名,黄河、长江、珠江和黑龙江是中国四大河流,其中黄河和长江两大河流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此外,还有众多的支流和支脉,如淮河、海河、松花江、辽河等,共同构成中国河流水系的完整框架。
其次,中国的河流水系丰富多样。
中国的河流水系分布在不同的地理区域和气候带,因此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
北方的黄河水系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全球第二长的黄河下游地区是中国的农业重要区域,黄河水系统能够为这里的农田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
长江水系则以其蜿蜒曲折的河道而闻名,长江上游地区的三峡是中国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此外,中国还有众多的淡水湖泊,如洞庭湖、鄱阳湖等,它们与河流水系相互交错,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水生态系统。
第三,中国的河流水系既是世界的财富,也是面临挑战的地方。
中国的河流水系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的生命线。
河流以其提供的水源、灌溉、运输等功能,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一些问题也伴随着河流水系的发展。
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气候变化等因素,对中国的河流水系造成了严重影响。
一些河流干流和支流的水位下降,甚至部分发生干涸的情况。
水污染导致河流生态系统破坏,水生生物数量减少,生态平衡被破坏,对人类的生活和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最后,中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和治理河流水系。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河流水系的保护和治理工作,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和工程。
例如,实施河长制,强化对河流的保护和管理;加强水污染治理,推进水环境治理工程;推动水资源合理利用,加强水资源配置和保护;建设生态补水工程,保护和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对于保护中国河流水系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河流水系特征范文河流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水文要素之一,它们由地球上的降水形成,将雨水或融化的雪水带入海洋或湖泊。
河流的水系是一种复杂而有序的网络,由主要河流和其支流组成。
下面将探讨河流水系的特征。
1.分级结构:河流水系具有分级结构。
主河流是河流系统的主要血脉,它的支流从主要分水岭的两侧汇聚而来。
支流可以进一步分为次级支流和小型支流。
这种分级结构使得河流系统形成一个有序的网络。
2.分布范围:河流水系可以存在于任何地貌形态中,从平原到高山地区,从沙漠到温带森林。
河流水系的形成受到地球表面的地貌和气候条件的影响。
3.流域范围:每条河流都有其流域,即其母川面积。
流域是一片地球表面的区域,其中的降水将流入特定的河流。
流域的大小可以从几平方公里到数十万平方公里不等。
4.汇水规模:河流水系的规模可以根据其汇水规模来衡量,即河流水系所涵盖的土地面积。
河流的汇水规模越大,其水系就越庞大。
5.水量变化:河流水系的水量会随着时间和地域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在降雨量较大的季节,河流的水量可能会增加,而在干燥季节则会减少。
这种水量变化对河流水系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都有重要影响。
6.生物多样性:河流水系是许多物种的栖息地,并且支持着大量的生物多样性。
河流中的水源和氧气含量使得其成为鱼类,昆虫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理想生活环境。
7.冲刷和沉积作用:河流水系通过冲刷和沉积作用塑造地貌。
当河水流经地表时,会带走表层的土壤和岩石,形成山谷和峡谷。
而在河口或湖泊中,水流减缓,颗粒物质开始沉积,形成河床和泥沙洲。
8.土壤肥沃:河流水系通过为周围地区提供水源和泥沙,使土壤变得肥沃。
河流泛滥时,会以泥沙的形式将有机质输送到土壤中,从而提供植物成长所需的养分。
9.洪水风险:河流水系还具有洪水风险。
在降雨量较大或者雪水融化较快的时候,河流的水位可能会升高,从而导致洪水。
洪水可以对周围地区造成严重破坏,并对人类和动植物造成威胁。
总之,河流水系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自然系统之一、它们通过各种特征如水量变化、分布范围、水域面积等影响着地球上的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
河流常考知识点总结一、河流的定义河流是指一定的宽度和深度,有一定的形态和水流的流动的自然水流。
它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水资源,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地理要素。
河流的形成是由于地表产生了不同的起伏和高差,在雨水和融雪的作用下形成的。
二、河流的特点1.水量的大小:由河流的水源、流域面积、降水量和蒸发蒸腾等因素决定。
不同的河流之间水量大小相差很大,有些河流在雨季时水量可以达到冲洪季级别,有些河流在旱季时水量几乎为零。
2.地势的起伏:地势的起伏决定了河流的弯曲、流速和流向。
在山地和高地地势的起伏比较大,河流多呈波浪状,流速快。
在低地和平原地势较平坦,河流呈直线状,流速慢。
3.土壤和植被:土壤和植被是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可以调节水量、减少水土流失、净化水质,可以说是维持河流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
4.自然资源的丰富:河流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可以提供水源、灌溉、发电、航运等多种功能。
各种资源的利用对河流的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5.人类活动对河流的影响:由于人类的开发、利用及建设,河流受到了诸多影响,包括堤坝、引水渠、水库、船闸和河渠等建筑。
这些设施的建设不仅改变了河流的自然走向,还会对河流的水质、水量和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河流的分类根据河流的流向和位置分类,河流可以分为内陆河和外流河。
内陆河指的是流入湖泊或无河口地区的河流,外流河是流入海洋或有河口的河流。
根据河流的水源分类,河流可以分为冰川河、雨水河和地下河。
冰川河指的是以冰川融水为主要水源的河流,雨水河指的是以降雨为主要水源的河流,地下河指的是以地下水为主要水源的河流。
根据河流的流态分类,河流可以分为常流河和间歇河。
常流河一年四季都有水流,间歇河一年只有雨季有水流,其他季节是干枯状态。
四、河流的主要特征1.河流的源头:河流的源头是指河流的起点,通常是一条小溪或者湖泊。
源头的地区通常是高地,水资源丰富,植被茂盛。
2.流域:流域是指一条河流及其支流所覆盖的地理空间,是河流的自然地理单位。
中国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中国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1、内流区和外流区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主要流入太平洋、怒江、雅鲁藏布江等流入印度洋,惟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
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塔里木河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与200MM等降水量线接近。
2、外流河水文特征差异及原因地区河流流量水位含沙量有无结冰期东北黑龙江、松花江水量丰富(流经湿润半湿润区)汛期较短(有春汛、夏汛)少(森林茂密)长(纬度高,位于寒温带、中温带)秦岭—淮河以北辽河、海河、黄河水量较小(流经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汛期短(雨季短)大(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短(位于暖温带)秦岭—淮河以南长江、珠江水量丰富(降水量大,流经湿润地区)汛期长(雨季长)小(流域内植被好)无(亚热带,冬季均温0°C以上)3、内流河水文特征③塔里木河:7~9月为汛期。
塔里木河、黑河的生态环境问题:下游河段来水量锐减,河道干涸段流,土地撂荒甚至严重沙化,生态环境恶化。
其原因是上游地区不断开垦土地,农业用水急增,加之温室效应,蒸发加强,导致下游河流水量减少甚至干涸。
4、我国主要的外流河水文特征比较长江:径流量大,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均较大,汛期较长(6---9月)以夏汛为主,无冰期。
分段分析:从源头到宜昌为上游:水流急,水能丰富;水量逐渐增大(沿途接纳支流),含沙量较小,河道较窄。
从宜昌到胡口为中游:流量大增,水流趋缓,含沙量增大,河道弯曲。
从胡口到入海口为下游:江阔水深黄河:分段分析:源口到河口镇为上游:水流急,水能丰富,水量逐渐增大,沿途有湟水、洮河等支流汇入,但流经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又有所减少,含沙量较小,在宁夏段有凌汛现象。
(初冬和早春)河口镇到旧孟津为中游:含沙量大(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支流众多,水量较大,但季节变化很大,水位会暴涨暴落)旧孟津到入海口为下游:地上河,无支流汇入,流域变窄,流速缓慢,在山东境内有凌汛现象。
河流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1.河流大小和长度:河流的大小可以通过其宽度和深度来衡量,一般是宽阔的河流比狭窄的河流水量更大。
河流的长度是河流沿线各段河道的总和,是河流综合评价重要的指标。
2.河流形状:河流的形状可以分为直线型、弯曲型和分支型等。
河流的弯曲程度和分支程度与其水系的复杂程度和发育程度相关。
3.分布规律:河流的分布规律是指河流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和地理位置。
通常河流的分布会受到地形、地质和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水文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文循环:河流是地球上水文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现为流域降水和河流径流之间的关系。
流域的降水量会影响河流水量和水位的变化。
2.水量变化:河流的水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流经河道的水流量,有时也称为流速。
河流的水量变化受到降水量、蒸发量、融雪、地下水补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水位变化:河流水位是指河流水面的高度,也是河流水位变化最直观的反应。
河流的水位变化可以受到降雨、融雪、洪水和人为调控等因素的影响。
4.水质特征:河流的水质指河水所含有的化学物质和溶解物质的性质和浓度。
水质受到流域的自然环境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农业、工业、城市排放等。
河流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反映了河流系统的动态变化和对外界环境的响应。
它们是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评估和保护的基础。
例如,分析河流的形状和分布规律可以了解河流的发育程度和地理环境特征,对修复河流的生态功能和水资源管理有重要意义。
同时,水文特征的研究可以预测洪水和干旱等自然灾害,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河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河流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是研究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内容,能够揭示河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为河流环境的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不断深入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河流系统变化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