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太阳能资源评估及应用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32.00 KB
- 文档页数:9
海南光伏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一、项目背景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海南作为一个富阳光资源的地区,具备发展光伏发电的条件。
本次可行性分析报告将对海南光伏项目进行全面评估。
二、项目描述1.项目内容本项目计划在海南设立一座光伏发电站,利用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将阳光转化为电能,以供当地居民及工业用户使用。
2.项目规模本项目计划建设一个总装机容量为100兆瓦的光伏发电站,占地面积约为1000亩。
3.项目预算本项目预算为5亿元人民币,包括土地购置、设备采购、工程建设及其他费用。
三、市场分析1.行业发展趋势近年来,光伏发电行业发展迅猛,全球范围内的光伏装机容量逐年增加。
同时,国际社会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备受青睐。
2.地区市场需求海南地区是中国的一个热带岛屿,阳光充足,具备发展光伏发电的优势。
该地区对于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3.竞争对手分析目前,海南地区还没有大规模的光伏发电项目,但是有一些小型的光伏电站已经投入运营。
然而,由于光伏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相关政策的扶持,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的竞争对手。
四、技术可行性分析1.太阳能资源海南地区阳光充足,年均日照时间长,适合光伏发电。
2.光伏发电技术光伏发电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具备成熟的商业化模式,技术可行性高。
3.电力输送技术本项目计划与当地电网进行连接,电力输送技术已经成熟。
五、经济可行性分析1.投资回报率根据初步估算,该项目的投资回报率约为10%,属于可行范围。
2.政府扶持政策光伏发电属于国家支持的产业,可以享受政府相关的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
六、环境影响评价1.环境保护光伏发电属于清洁能源,不产生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小。
2.土地利用本项目需要一定面积的土地用于建设光伏电站,但与传统发电厂相比,土地利用效率更高。
七、风险分析1.国家政策风险国家政策的变化可能会对光伏发电项目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及时关注政策变化。
海南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资源成为该省优先发展的方向。
目前,海南的光伏制造业日趋完善,现有组件运输便利和成本下降为完善海南光伏产业链的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海南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正逢其时。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
我国的能源结构决定了电源结构以煤为主。
这种能源结构也带来了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经济效益差、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从我国目前能源生产及能源消费的实际状况出发,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我国应对能源挑战的重要战略抉择和目前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首要选择。
而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最为安全可靠的可再生能源,相对于其它能源具有无噪声、无污染排放、绝对清洁、应用方式多样化等方面的优势而为人们所重视。
海南发展太阳能既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体现,也是能源结构调整,努力构建环境友好型与经济节约型绿色生态国际旅游岛的必由之路。
发展条件得天独厚海南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这里年日照时间长、太阳总辐射量大,海南省年均光照时长可达1750~2650小时,光照率为50%~60%,太阳总辐照量5100MJ/m2~6300MJ/m2;海南大气层薄而清洁,透明度高,阳光穿透性强,整体绿化环境好,热带海洋气候带来的阵雨可经常清洗光伏电池板并为电池板降温,保证稳定的光伏发电效率,减低维护成本。
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成为太阳能光伏发电天然的“温床”。
绿色崛起的题中之意近几年来,海南经济高速发展,电力资源频频告急。
2011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1600.64万吨标煤(等价值),同比增长17.8%。
社会用电量呈现较快增长,2011年全省用电量185.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39%,现有的传统电力无法满足全省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且会对环境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省第六次党代会提出,海南要走以人为本、环境友好、集约高效、开放包容、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崛起之路。
这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与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完美对接,也是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向环境友好的必然之路。
海南省太阳能建筑应用浅析张逊宝;吴庆辉;宁传科【摘要】主要通过分析海南省的太阳能资源,研究海南省太阳能建筑应用的现状,找出太阳能建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海南省太阳能建筑应用的改进措施和新的应用方向.【期刊名称】《太阳能》【年(卷),期】2012(000)007【总页数】3页(P57-59)【关键词】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建筑【作者】张逊宝;吴庆辉;宁传科【作者单位】雅克设计有限公司绿色建筑与节能中心;雅克设计有限公司绿色建筑与节能中心;雅克设计有限公司绿色建筑与节能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一引言海南省地处我国最南端,太阳能资源丰富,具有利用太阳能资源的天然条件。
海南省也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太阳能建筑应用,目前已达到一定规模,同时也取得很好的成绩。
本文对海南省近年来太阳能建筑应用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强化太阳能建筑应用的措施,寻找新的应用方向。
二海南省太阳能应用现状1 海南太阳能资源分布南海诸岛属Ⅰ类日照丰富区,水平面上太阳辐射量≥6700MJ/(m2·a),全年日照量3200~3300h;西部(儋州、昌江、东方、乐东)、南部(三亚、陵水、保亭)地区,属Ⅱ类日照丰富区,水平面上太阳辐射量5500~6500 MJ/(m2·a),全年日照量3000~3100h;北部(海口、文昌、澄迈、临高、定安)、东部(文昌、琼海、万宁)地区,属Ⅲ类日照较富区,水平面上太阳辐射量5000~5400 MJ/(m2·a),全年日照量2600~2900h。
海南省太阳能辐射分布及日照时数如图1和图2所示。
2 应用规模(1) 太阳能热水海南省现有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建筑面积500万m2。
海南省制定了《海南省太阳能建筑应用发展规划(2010-2015)》(以下简称《规划》),提出2010年将完成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600万m2,以后逐年增加,直至2015年实现4500万m2的总体目标。
(2) 太阳能制冷海南省太阳能资源丰富,但太阳能制冷空调项目较少,目前只有海南大学图书馆采用了太阳能制冷空调。
太阳能资源评估一、引言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评估太阳能资源的可利用性显得尤其重要。
本文将对太阳能资源评估的标准格式进行详细描述,包括评估目的、评估方法、数据分析和评估结果等方面。
二、评估目的太阳能资源评估的主要目的是确定特定地区的太阳能资源的可利用程度,为太阳能应用项目的规划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评估目的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评估特定地区的太阳能资源的光照强度和日照时数,以确定可利用的太阳能资源量。
2. 评估特定地区的气象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风速等,以确定太阳能设备的运行环境。
3. 评估特定地区的地形和建造物遮挡情况,以确定太阳能设备的布局和安装位置。
三、评估方法太阳能资源评估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数据采集:通过安装太阳能辐射计、气象站等设备,实时记录太阳能辐射强度、气象参数等数据。
2. 数值摹拟:利用气象数据和地形数据,借助数值摹拟方法,对太阳能资源进行摹拟和预测。
3. 实地观测:根据特定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实地观测和测量,获取太阳能资源的实际情况。
4. 统计分析: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太阳能资源的平均值、变化趋势等信息。
四、数据分析在太阳能资源评估过程中,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
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太阳辐射强度分析:通过对太阳辐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太阳辐射的年均值、季节变化等信息。
2. 日照时数分析:通过对日照时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日照时数的年均值、日变化规律等信息。
3. 温度和湿度分析:通过对温度和湿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温度和湿度的年均值、季节变化等信息。
4. 风速分析:通过对风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风速的年均值、风向分布等信息。
5. 地形和建造物遮挡分析:通过对地形和建造物遮挡情况进行分析,确定太阳能设备的布局和安装位置。
五、评估结果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太阳能资源评估的结果。
太阳能资源评估一、引言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具有重要意义。
太阳能资源评估是评估特定地区太阳能资源潜力和可利用程度的过程,为太阳能发电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针对某特定地区进行太阳能资源评估,包括太阳能资源的测量方法、数据分析和评估结果。
二、太阳能资源测量方法1. 太阳辐照度测量:通过安装太阳能辐照度测量仪器,记录太阳辐照度的变化情况。
常用的测量仪器有太阳能辐照度计和全天日照计。
2. 太阳能辐射测量:通过安装太阳能辐射测量仪器,记录太阳能辐射的强度和分布情况。
常用的测量仪器有太阳能辐射计和太阳能辐射传感器。
3. 太阳能温度测量:通过安装太阳能温度测量仪器,记录太阳能的温度变化情况。
常用的测量仪器有太阳能温度计和太阳能温度传感器。
三、太阳能资源数据分析1. 太阳辐照度数据分析:根据测量所得的太阳辐照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图表绘制,以了解太阳辐照度的季节变化、日变化和年际变化趋势。
2. 太阳能辐射数据分析:根据测量所得的太阳能辐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图表绘制,以了解太阳能辐射的强度和分布情况。
3. 太阳能温度数据分析:根据测量所得的太阳能温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图表绘制,以了解太阳能的温度变化情况。
四、太阳能资源评估结果1. 太阳辐照度评估结果:根据太阳辐照度数据分析,评估特定地区太阳辐照度的潜力和可利用程度。
例如,评估出该地区在夏季和冬季的太阳辐照度高峰期和低谷期,以及年平均太阳辐照度的变化趋势。
2. 太阳能辐射评估结果:根据太阳能辐射数据分析,评估特定地区太阳能辐射的强度和分布情况。
例如,评估出该地区的太阳能辐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以及不同地点的太阳能辐射差异。
3. 太阳能温度评估结果:根据太阳能温度数据分析,评估特定地区太阳能的温度变化情况。
例如,评估出该地区的太阳能温度日变化范围、季节变化趋势和年际变化趋势。
五、结论通过对特定地区太阳能资源的评估,可以得出该地区太阳能资源的潜力和可利用程度。
海口新能源海口市是海南省的省会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也是海南自由贸易区(海南自贸区)的核心区域。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发展的重视和海口市政府的支持,海口新能源产业正迅速崛起。
海口市新能源产业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多个领域,是一个多元化的产业体系。
其中,太阳能是海口新能源产业的核心领域之一。
海口市有着良好的太阳能资源,年日照时间长,阳光充足,适宜发展太阳能产业。
目前,海口市已建设了多个太阳能发电项目,推动了海口市新能源发展的进程。
海口市的太阳能发电项目主要集中在市区的建筑物屋顶上,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将阳光转化为电能。
这些太阳能发电项目能够为市区提供清洁、可再生的电力,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除了太阳能发电,海口市还大力推进风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等新能源领域的发展。
在风能领域,海口市已建设了多个风力发电项目,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促进了清洁能源的使用。
在生物质能和地热能领域,海口市正在积极探索和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资源和地下热能进行能源生产,为海口市的能源供应提供了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海口市政府为了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产业政策和激励措施,包括减免税收、补贴和贷款支持等。
这些政策和措施吸引了众多新能源企业进驻海口,促进了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
海口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不仅为海口市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动力,也为改善环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做出了贡献。
海口市将继续致力于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新能源技术的研发水平和应用能力,引导产业向高端、智能化方向发展,为海口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海口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成为推动海口市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海口市将继续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太阳能资源评估一、引言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评估太阳能资源的可利用性和潜力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旨在详细介绍太阳能资源评估的标准格式,包括评估方法、数据分析和结果展示。
二、评估方法1. 数据收集:收集所需的太阳能数据,包括太阳辐射量、太阳能辐照度、太阳能电池板效率等。
可以通过气象站、太阳能辐射测量仪和太阳能电池板测试设备等进行数据采集。
2. 数据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和专业软件,如MATLAB、Python等,计算太阳能资源的平均值、方差、标准差等统计指标。
3. 太阳能辐射计算:根据收集的数据和相关公式,计算太阳能辐射量和太阳能辐照度。
可以考虑地理位置、季节、天气等因素,进行精确的计算。
4. 太阳能电池板效率评估:根据太阳能电池板的特性和实际工作条件,评估太阳能电池板的效率。
可以通过实验室测试和模拟计算等方法进行评估。
5. 数据验证:对评估结果进行验证,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
可以通过现场观测和实际应用的效果来验证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数据分析1. 太阳能辐射量分析:根据评估结果,分析太阳能辐射量的分布和变化趋势。
可以绘制太阳能辐射量的空间分布图和时间序列图,以便更好地了解太阳能资源的分布规律。
2. 太阳能辐照度分析:根据评估结果,分析太阳能辐照度的分布和变化趋势。
可以绘制太阳能辐照度的等值线图和柱状图,以便更好地了解太阳能资源的利用潜力。
3. 太阳能电池板效率分析:根据评估结果,分析太阳能电池板的效率和性能。
可以绘制效率-功率曲线和效率-温度曲线,以便更好地了解太阳能电池板的工作特性。
四、结果展示1. 太阳能辐射量地图:根据评估结果,绘制太阳能辐射量的空间分布图。
可以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绘制太阳能辐射量的等值线图和热力图,以便更直观地展示太阳能资源的分布情况。
2. 太阳能辐照度图表:根据评估结果,绘制太阳能辐照度的时间序列图和柱状图。
一、资源概况海南位于低纬度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约为460.24-585.76千焦/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为1750-2650h。
中北部地区全年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能量大,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000h以上;东部地区属于热带海洋气候,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可达2100h以上;西部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日照时数可达2000h左右。
总体上看,海南省太阳能资源丰富。
海南三亚分布式:项目投产满1年后开始补助,在国家补助标准(0.42元/千瓦时)基础上补贴0.25元/千瓦时,以项目上一年度所发电量为基础计算补助金额。
二、电价及补贴政策光伏电站:根据各地太阳能资源条件和建设成本,将全国分为三类标杆上网电价区,相应制定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
表1:全国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分布式光伏: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按照全电量补贴的政策,电价补贴标准为每千瓦时0.42元(含税,下同),通过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予以支付,由电网企业转付;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自用有余上网的电量,由电网企业按照当地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收购。
三、经济性评价海南属于太阳能资源丰富区域,年满发小时数可达1200h以上,按照电价区属于Ⅱ类资源区,对应的光伏标杆电价为0.88元/kWh。
(海南是三类还是二类电价区,待核实)1、光伏电站项目假设项目装机容量10MW,年利用小时数1200小时,依据以上条件测算,在没有省级和市级政府补贴的情况下,该项目只有在造价低于8400元的情况下才能够满足项目收益要求。
以8400元每千瓦造价计算,融资前税前收益率在8.08%之间,投资回收期在10.52年之间。
表2:光伏电站项目财务指标表2、分布式光伏项目分布式光伏项目可选择三种模式:如果选择“全额上网”方式,对应的光伏标杆电价为0.95元/kWh;如果选择“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国家给予0.42元/kWh的电价补贴,上海市依照消纳用户的情况分别给予0.25和0.4元/kWh的电价补贴,上网部分按照当地燃煤标杆电价收购;全部“自发自用”,则基础电价为售电价格,加上国家电价补贴之和。
海口市某建筑光伏建筑一体化能效测试【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海口市某建筑光伏建筑一体化能效测试的背景和意义。
具体实施方法包括安装光伏板、监测能源消耗等。
数据分析显示该能效测试可以显著提高建筑能源利用率。
影响因素包括建筑朝向、光照强度等。
未来发展方向是进一步提高光伏板效率。
案例分析展示了成功的应用案例。
成果总结为提高建筑能效、减少能源消耗。
建议包括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
展望是光伏建筑在未来的广泛应用。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了解海口市某建筑光伏建筑一体化能效测试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海口市、建筑、光伏、一体化、能效测试、背景、意义、实施方法、数据分析、影响因素、未来发展方向、案例分析、成果总结、建议、展望1. 引言1.1 海口市某建筑光伏建筑一体化能效测试的背景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可以将光伏发电系统整合到建筑中,不仅可以满足建筑自身的电力需求,还可以将多余的电力供给电网,从而实现能源的互补利用。
海口市某建筑光伏建筑一体化能效测试的背景主要包括:建筑能效测试需求的增加、政府对能源节约政策的支持和推动、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呼吁等因素。
海口市作为热带城市,能源消耗量大,环境问题突出,因此开展光伏建筑一体化能效测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技术的不断成熟,海口市某建筑光伏建筑一体化能效测试将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建筑节能减排做出重要贡献。
1.2 海口市某建筑光伏建筑一体化能效测试的意义光伏建筑一体化是一种将光伏发电系统与建筑集成在一起的先进技术,可以有效利用建筑物表面和墙面等空间,实现电力发电和建筑功能的双重利用。
而能效测试则是对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在能源利用效率、发电效率等方面进行评估和优化的重要手段。
海口市作为中国南方城市,日照充足,气候条件适宜,适合发展光伏能源。
开展海口市某建筑光伏建筑一体化能效测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光伏建筑一体化能效测试可以为提升海口市建筑能源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海南光伏资源情况海南是中国的热带岛屿,具有得天独厚的光照条件和充沛的太阳能资源。
光伏能源是一种利用太阳辐射能进行发电的清洁能源形式,而海南的光伏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海南光伏资源的情况,包括光照条件、光伏发电产能以及海南光伏发展的前景。
一、光照条件海南地处赤道附近,阳光直射辐照量较大。
根据气象数据显示,海南全年日照时数较长,全年平均日照时数达到了2200小时以上。
在冬季,海南的日照时数仍然可以达到2000小时以上,比大陆地区要长。
此外,海南的纬度较低,太阳的仰角较高,太阳辐射能量相对较大。
加上海南的云量较少,光照条件给予了光伏发电很好的资源基础。
二、光伏发电产能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海南光伏发电产能稳步增长。
2024年,海南省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了1.5万兆瓦,相比2024年增长了50%。
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了6000兆瓦,居全国首位。
而2024年,海南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占全省发电装机总量的比例也达到了10%,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政策支持海南省提出了光伏发展的目标和政策支持。
2024年,海南出台了《关于深化推进光伏发电应用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大光伏发电应用力度,推进光伏扶贫和光伏产业发展等。
该意见明确提出,海南省将在五年内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3000兆瓦以上,努力成为光伏发电领域的示范省份和典型地区。
四、光伏发展的前景海南光伏发展的前景广阔。
首先,海南具有充沛的光照资源,长时间的日照和高质量的太阳能资源为光伏发电提供了极大的发展潜力。
其次,海南的地理位置优势也为光伏发电发展提供了便利。
海南是一个独立的电网运营区域,具有较高的电价,利用光伏发电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成本并提高经济效益。
此外,海南还提出了光伏发展的目标和政策支持,为光伏发电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政策保障。
总结起来,海南作为中国的热带岛屿,具有丰富的光照条件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光伏发电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基础。
海口市太阳能资源评估及应用分析作者:张逊宝宁传科吴庆辉史芳虎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04期1海口气候特征海口市地处热带北缘,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四季不分明,夏无酷热,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高;干季、雨季明显,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多热带气旋;光、热、水资源丰富,风、旱、寒等气候灾害频繁。
海口雨量充足,全年降雨量1500~2500mm;年平均气温22.5~25.6℃,极端最高气温28.9℃,极端最低气温2.8℃;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
2海口市太阳能资源评估2.1数据来源和计算方法依据《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QX/T89-2008),对海口市太阳能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稳定程度进行评估。
2.1.1数据来源依据海口市的典型气象年逐时数据《中国建筑热环境分析专用气象数据集》及《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http://)相关资料,对海口市的太阳能资源进行评估。
2.1.2数据结果对典型数据进行分析,海口市全年平均太阳能辐射总量为4858MJ/m2,即1349kWh/m2,评价日照时数为1970h。
根据《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1980~2009年)的数据统计结果,得到海口市1980~2009年逐年月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如图3。
2.2资源评估2.2.1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评估以太阳总辐射的年总量为指标,对海口市的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进行评估。
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见表1。
海口市年太阳总辐射量为4858MJ/m2、即1349kWh/m2。
根据上表,海口市太阳能资源属我国的三类地区,资源储量丰富。
2.2.2太阳能资源稳定程度评估太阳能资源的稳定程度以一年中各月日照时数大于6小时的天数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为指标,计算方法如公式2-1,太阳能资源稳定等级如表2。
K=max(Day1,Day2,…DAY12)/min(Day1,Day2,…Day12)(2-1)其中,K-太阳能资源稳定程度指标,无量纲数;Day1,Day2,Day12-1至12月各月日照时数,单位为天(d);max()-求最大值的标准函数;min()-求最小值的标准函数。
太阳能资源评估一、引言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被广泛应用于发电、供热和照明等领域。
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评估太阳能资源的潜力和可利用性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太阳能资源评估的标准格式,包括背景介绍、评估方法、数据分析和结论等内容。
二、背景介绍太阳能资源评估是对某一地区太阳能资源的量化和分析,以确定该地区太阳能利用的可行性和潜力。
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定太阳能系统的设计和规模,并为太阳能发电项目的规划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三、评估方法1. 数据采集:采集目标地区的气象数据、地形地貌数据和太阳辐射数据等。
可以通过气象站、卫星遥感温和象模型等手段获取数据。
2.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校正和插值等。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辐射模型:使用辐射模型计算太阳辐射的分布和强度。
常用的辐射模型有半经验模型和物理模型等。
4. 能量平衡模型:建立能量平衡模型,分析太阳能的收入和损耗。
考虑到太阳能的吸收、反射和散射等因素。
5. 数据分析:对模型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可以绘制太阳辐射图、能量利用效率图等,以直观展示太阳能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
四、数据分析1. 太阳辐射分布:根据辐射模型计算得到的太阳辐射数据,绘制太阳辐射分布图。
该图展示了目标地区太阳辐射的强度和分布情况。
2. 太阳能潜力评估:根据能量平衡模型计算得到的能量收入和损耗数据,评估太阳能的潜力。
可以计算太阳能的年均收入、最大收入和最小收入等指标。
3. 太阳能利用效率评估:根据能量平衡模型计算得到的能量利用效率数据,评估太阳能的利用效率。
可以计算太阳能的年均利用效率、最大利用效率和最小利用效率等指标。
五、结论根据对太阳能资源的评估和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目标地区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适宜开展太阳能利用项目。
2. 太阳能的潜力较大,年均收入较高,可满足目标地区的能源需求。
3. 太阳能的利用效率较高,可以提供可靠的能源供应。
海南省太阳能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作者:郑海洋摘要: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困境,可再生能源已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
其中,太阳能的开发技术和开发规模。
已具有一定的条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太阳能作为一种新的清洁能源,已得到了世界范围内认可和使用。
本文就我国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以及太阳能发展的现状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对我国未来太阳能的发展提供了几点建议。
关键字:太阳能;发展;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全球能源消耗的年增长率约为2%,近35 年来世界能源消费量已经翻了一番。
常规能源的储量正随着人类文明的高度发展而迅速枯竭,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这些都提醒人们必须开发新能源来代替常规能源。
太阳能以其清洁、储量巨大、成本低、无地域限制和能源质量高等众多优点成为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首选能源。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开发太阳能资源,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1太阳能开发和利用现状人类利用太阳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发展一直很缓慢。
直到1954 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块太阳电池,人类开始了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新纪元。
特别是70 年代爆发的世界性的石油危机有力的促进了太阳能开发利用。
太阳能可以转换为热能、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等,太阳能~热能转换最为常用并且技术也最为成熟。
目前太阳能的利用形式主要有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房等光热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利用和光化学转换三种形式。
光热利用具有低成本,方便,利用效率较高等优点,但不利于能量的传输,一般只能就地使用。
光化学转换在自然界中以光合作用的形式普遍存在,但目前人类还不能很好地利用。
太阳能光伏发电利用以电能作为最终表现形式,具有传输方便的特点,在通用性、可存储性等方面具有前两者无法替代的优势。
且由于太阳能电池的原料—硅的储量十分丰富、太阳电池转换效率的不断提高、生产成本的不断下降,使太阳能的光伏发电利用成为近些年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研究领域。
2世界各国光伏计划世界各国对太阳能的开发利用给予了极大关注,通过政策激励、产业扶持、资金支持等措施,积极推动太阳能产业发展。
论文题目: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必须实现能源发展方式的转型,即,能源供应要从简单的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转向保障需求与环境效益并重。
近年来愈演愈烈的矿物能源争夺更是使得新能源的发展显得破在眉睫,各种利用新能源的产业也将得到快速的发展。
《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加海南省太阳能资源利用状况调查摘 要:能源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
海南省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经济和生态环境平衡发展的生态省,能源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本文回顾了太阳能开发利用的历史,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分析了海南省开发太阳能的必要性。
着重分析了海南省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结合海南省实际提出了太阳能开发利用的若干适宜途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太阳能资源 开发利用 海南Abstract:Energy is a important guarantee which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district and improv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How to exer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l strategy and how to develop the economy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order that them balanced in Hainan , The energy is the noticeable important problem. The paper recall the history of solar in the world .From the point of economic analyses it illustrate the necessary about solar exploiting. It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reality of solar exploiting in Hainan and the severe problem. Offering the science gist for developing new energy and regenerating energy, developing recycle economy are to build the economizing type and friendly environment of society in Hainan.Key Words: solar energy resources exploiture and utilization hainan1 前言1. 1 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的意义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
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公布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从此,海南的旅游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海南的旅游发展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要想保护海南旅游业的长远发展,就必须保护好海南的环境。
因此,在海南大力普及推广太阳能技术,是非常有意义的。
太阳能的使用,可以减少电、煤、天然气等能源的消耗,从而减少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起到节能和绿色环保的双层作用。
海南阳光充足,为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一、海南太阳能的利用情况海南太阳能利用率提速快但仍处于滞后的情况。
据有关资料显示,海南年均日照天数230天,太阳辐照量5400焦照,在全国各省份中,仅次于新疆、西藏、甘肃、青海等省区。
海南享有“阳光岛”的美誉,全年日照时间长,辐射能量大,年平均日照时数2100小时以上,太阳辐射量可达到12万卡左右。
其中,三亚市全年日照时间可达到2500个小时,发展太阳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然而,海南太阳能及其产品利用率却比较低。
截止到2010年,海南太阳能平均利用率已达到5%,相比2004年以前的0.1 %,提高了整整50倍。
可是,与我国太阳能利用率高的地区比起来,海南仍有不少差距。
例如,在我国的江苏、浙江等东部沿海地区,太阳能的利用率可达到50%~60%。
除了平均利用率低以外,太阳能利用在海南的分布还很不平衡。
海口、三亚等地,比例稍微高一些,其次就是陵水、琼海和文昌等东线沿海旅游城市;利用率低的是海南中西部一些市县,如琼中、白沙、昌江等地。
二、太阳能优势随着地球资源的日益贫乏,基础能源的投资成本日益攀高,各种安全和污染隐患无处不在。
到2030年,世界电力生产将主要依靠太阳能。
太阳能作为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将无处不在,同时,太阳能作为一种安全、环保的新能源,越来越会受到重视。
以太阳能路灯和太阳能热水器为例,笔者谈一谈太阳能的优势所在。
就太阳能路灯而言,它具有的优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节能,利用自然光源,无需消耗电能,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环保,符合绿色环保要求,无污染、无辐射;产品使用寿命长,安装成本低,维修方便;安全,由于产品不使用交流电,而且采用蓄电池吸收太阳能,通过低压直流电转化为光能,是最安全的电源;科技含量高,设置的自控、时控开关装置可根据一天24小时内的天空亮度和人们在各种环境中需要的亮度,自动调节。
海口市太阳能资源评估及应用分析
摘要:根据海口市的气象数据,依据《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QX/T 89-2008)对海口市的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稳定度进行评价,进而分析海口适合采用的太阳能应用技术。
1980~2009年期间,海口市太阳能总辐射平均值为4858MJ/(m2·a),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70小时。
经过评估,海口市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属于三类地区,资源丰富区,稳定程度属于不稳定。
关键词:太阳能资源评估
1 海口气候特征
海口市地处热带北缘,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四季不分明,夏无酷热,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高;干季、雨季明显,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多热带气旋;光、热、水资源丰富,风、旱、寒等气候灾害频繁。
海口雨量充足,全年降雨量1500~2500mm;年平均气温22.5~25.6℃,极端最高气温28.9℃,极端最低气温2.8℃;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
2 海口市太阳能资源评估
2.1 数据来源和计算方法
依据《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QX/T 89-2008),对海口市太阳能资
源的丰富程度和稳定程度进行评估。
2.1.1 数据来源
依据海口市的典型气象年逐时数据《中国建筑热环境分析专用气象数据集》及《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相关资料,对海口市的太阳能资源进行评估。
2.1.2 数据结果
对典型数据进行分析,海口市全年平均太阳能辐射总量为4858MJ/m2,即1349kWh/m2,评价日照时数为1970h。
根据《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1980~2009年)的数据统计结果,得到海口市1980~2009年逐年月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如图3。
2.2 资源评估
2.2.1 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评估
以太阳总辐射的年总量为指标,对海口市的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进行评估。
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见表1。
海口市年太阳总辐射量为4858MJ/m2、即1349kWh/m2。
根据上表,海口市太阳能资源属我国的三类地区,资源储量丰富。
2.2.2 太阳能资源稳定程度评估
太阳能资源的稳定程度以一年中各月日照时数大于6小时的天
数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为指标,计算方法如公式2-1,太阳能资源稳定等级如表2。
太阳能的稳定程度反映当地太阳能资源全年变幅的大小,比值越小说明太阳能资源全年变化越稳定,越利于太阳能资源的利用。
全年各月日照时数大于等于6小时的天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如图4所示。
海口市历年各月日照时数大于6小时天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在5左右,其中1984年的最小值为0天,太阳能极不稳定,1983年和2008年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大于20,最小天数只有1天。
根据表2进行判定,从1980~2009年各年的稳定性如图5,稳定性程度比例如图6所示。
由图5和可以看出,海口市从1980~2009年历年太阳能资源不稳定所占的比例为60%,比较稳定占40%,因此海口市的太阳能资源属于不稳定,对于全年使用太阳能热水的系统需配置辅助热源。
2.3 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海口市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属于三类地区,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稳定程度属于不稳定。
3 应用方向分析
3.1 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
海南省出台的《关于推广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技术的通知》(琼建设[2006]243号)要求:从2007年1月1日起,凡新建、改建的十二层以下住宅建筑(含别墅)和宾馆酒店,应推广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技术;《关于印发加快太阳能热水系统推广应用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琼发改交能[2008]28号)要求2011年起,满足以上条件的十二层以上的建筑必须最大化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
近年来我省在开发利用太阳能和推广太阳能产品方面取得一些进展,现有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建筑面积500万m2。
但总体上看,太阳能利用率比较低,太阳能热水器保有量,仅占全国保有量的0.026%,太阳能热水器住宅普及率不到1%。
海南省制定了《海南省太阳能建筑应用发展规划(2010~2015)》
(以下简称《规划》,提出2010年将完成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600万m2,以后逐年增加,直至2015年实现4500万m2的总体目标。
大中专院校(包括职高)和中小学和医院新建的院校宿舍和医院病房必须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
在《规划》实施年限内,适合进行太阳能热水系统改造的大专院校的学生宿舍全部进行改造,部分适合改造的住宿制的初高中及小学进行太阳能热水系统改造。
重点完成省级大学、三甲医院住院部等太阳能集中生活热水系统的示范建设。
因此,针对海南省太阳能资源丰富,不稳定来讲,太阳能热水建筑应用是最为广泛和有效的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方式,在设计之中解决好太阳能保证率,合理设计辅助热源是海口市太阳能热水建筑应用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3.2 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
海南省太阳能光伏发电建筑应用很少,有一些用于道路照明。
因此海南省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薄弱。
《海南省太阳能建筑应用发展规划(2010~2015)》提出海南省太阳能光伏发电主要用于太阳能照明系统和太阳能集中发电系统。
总体来说,太阳能光伏利用系统造价偏高,目前大规模发展的投资基本上依靠政府,其推广要依据地方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
因此,我省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基本途径也应是由政府投资为主,在条件适合的地方,如荒岛、高速公路等处,由政府出资兴建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基
地,带动太阳能光伏发电在海南的推广应用。
海口市应该根据财政部、科技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关于加强金太阳示范工程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管理的通知》(财建[2010]662号)要求,紧紧抓住太阳能光伏建筑应用的政策激励机遇,在海口试点示范太阳能光伏发电建筑应用。
3.3 太阳能制冷空调
海南省太阳能资源丰富,但是太阳能制冷空调项目较少,目前只有海南大学图书馆采用了太阳能制冷空调,总建筑面积2.02万m2,总集热器面积1040.8m2,太阳能制冷保证率为27.98%,全年太阳能制冷COP为0.18。
海南省的资源条件和气候条件适宜于发展和推广应用太阳能空调系统,解决办公建筑、商业建筑等空调冷源,采用吸收式制冷机组为建筑供冷,冬季可以为建筑提供生活热水。
《海南省太阳能建筑应用发展规划(2010~2015)》提出,海南太阳能空调发展的重点在于城镇公共建筑,特别是写字楼、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
由于太阳能制冷空调系统造价比较高,主要选择在海口、三亚和可再生能源示范市县文昌市和陵水黎族自治县进行太阳能供热空调系统示范。
因此,太阳能制冷空调是海口市办公建筑、商场等无生活热水需
求的建筑主要应用方向。
3.4 太阳能除湿空调
海口市属于夏热冬冷地区,夏季炎热,室外空气湿度较高,因此可以利用海口丰富的太阳能资源,采用太阳能除湿空调,太阳能产生的热水作为除湿空调的热源,实现对室外新风的除湿,同时可以达到温湿度独立控制,实现节能和室内热舒适的控制。
太阳能除湿空调实现了温湿度独立控制,可以节省新风机组的除湿能耗,在节能效益和室内空气品质方面具有优点,是未来空调发展的方向之一,也是海口市太阳能建筑应用的主要方向之一。
4 结语
综上所述,得出如下结论:
(1)海口市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属于三类地区,即太阳能资源丰富。
(2)海口市太阳能资源稳定程度属于不稳定,因此设计时需太阳能保证率及辅助热源。
(3)海口市太阳能建筑应用的未来方向以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为基础,积极引导试点示范太阳能制冷空调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及
太阳能除湿空调系统。
参考文献
[1]中国气象局.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QX/T 89-2008)[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
[2] 中国气象局气象信息中心气象资料室,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中国建筑热环境分析专用气象数据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