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太阳能资源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7
1.太阳能资源分布情况 (2)1.1世界太阳能资源分布情况 (2)1.2中国太阳能资源分布情况 (4)2.国家太阳能资源评估 (6)2.1相关术语及定义 (6)2.1.1太阳能资源solar energy resources (6)2.1.2太阳总辐射global solar radiation (6)2.1.3倾斜面太阳总辐射total solar radiation (6)2.1.4峰值日照时数peak sunshine hours (6)2.1.5光伏阵列倾斜角photovoltaic array gradient angle (6)2.1.6日照时数sunshine duration (6)2.1.7直接辐射direct solar radiation (7)2.1.8散射辐射diffuse solar radiation (7)2.2太阳能资源的计算 (7)2.2.1日天文总辐射量 (7)2.2.2月太阳总辐射量 (7)2.2.3年太阳总辐射量 (8)2.3太阳能资源评估 (9)2.3.1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评估 (9)2.3.2太阳能资源稳定程度评估 (9)2.3.3气象部门评估方法的局限性及改进 (10)3. 太阳能资源评估设备及仪表 (10)3.1总辐射表 (10)3.2直接辐射表 (12)4.按某地区的太阳能资源评估(江苏省屋顶太阳能光伏系统) (13)4.1数据收集: (13)4.2地区太阳能资源潜力分析: (13)4.3太阳能应用潜力分析: (13)4.4太阳能资源评估 (14)4.4.1 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评估 (14)4.4.2 太阳能资源稳定程度评估 (14)4.5 太阳能资源利用价值评估 (14)4.6 屋顶太阳能资源潜力评估 (15)5.光伏系统中的太阳能资源评估 (15)5.1辐射数据要求 (15)5.1.1 注意事项 (15)5.1.2 收集数据类别 (16)5.2太阳能电站辐射观测数据 (16)5.3辐射数据处理 (16)5.3.1 数据验证 (16)5.3.2数据订正 (17)5.3.3数据处理 (17)5.4太阳能资源评估的参考判据 (18)5.4.1日峰值日照时数评估 (18)5.4.2其他气象因素的影响 (18)6.光伏系统太阳能资源评估实例——国电电力中卫光伏并网电站一期10MW工程 (18)6.1太阳能资源和气象条件 (18)6.1.1当地气象地理条件概述 (18)6.1.2 光伏电站所在地区太阳能资源分析 (19)6.1.3结论及建议 (23)6.2方阵安装倾角的选择 (23)6.3发电量测算 (24)附录A (26)有关参数的计算方法 (26)A.1 太阳赤纬的计算 (26)A.2 日地距离系数的计算 (26)A.3 可照时数的计算 (26)A.4 月日照百分率的计算 (27)附录B (27)有关参数的计算方法 (27)B.1 峰值日照小时数的计算 (27)B.2 倾斜面太阳能总辐射量的计算 (27)B.3 月太阳总辐射量经验公式系数a、b的计算方法 (28)1.太阳能资源分布情况1.1世界太阳能资源分布情况国际太阳能资源分布根据国际太阳能热利用区域分类,全世界太阳能辐射强度和日照时间最佳的区域包括北非、中东地区、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南欧、澳大利亚、南非、南美洲东、西海岸和中国西部地区等。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概述编辑:sunny 作者:马月北京木联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发表于:2014-04-09 来源:索比太阳能光伏网摘要:根据过去一些太阳能辐射资源分布的相关研究,基于中国气象局及其下属单位、NREL和NASA 的研究成果,本文将对对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情况进行描述。
Solarbe(索比)光伏太阳能网讯:摘要:根据过去一些太阳能辐射资源分布的相关研究,基于中国气象局及其下属单位、NREL和NASA的研究成果,本文将对对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情况进行描述。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环保的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发电成为目前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
我国太阳能发电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详细了解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情况能够有效的指导宏观决策,对我国太阳能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一些机构已从事太阳辐射观测、数值模拟工作多年,并取得了重要成果。
例如,中国气象局及其下属单位建立了多个太阳辐射观测站、气象站,组成了太阳能资源观测网,获取真实的观测资料,并结合气候统计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绘制我国太阳能资源气候分布图。
美国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研发了太阳辐射气候模式(Climatological Solar Radiation (CSR) Model),结合云盖、水汽和示踪气体信息,并考虑气溶胶数量,计算得到分辨率为40km×40km的月平均太阳辐射数据,该数据免费对外开放。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通过对卫星观测数据的反演,免费为用户提供分辨率为1°×1°的太阳辐射数据。
根据过去一些太阳能辐射资源分布的相关研究,基于中国气象局及其下属单位、NREL和NASA的研究成果,下面对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情况进行描述。
一、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概述我国属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全国总面积2/3以上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年辐射量在5000MJ/m2以上。
据统计资料分析,中国陆地面积每年接收的太阳辐射总量为3.3×103~8.4×103MJ/m2,相当于2.4×104亿吨标准煤的储量。
按照新国家标准,规范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评价何梓年【摘要】@@ 一引言rn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质检总局于2010年8月18日联合发布了国家标准GB/T50604-2010<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评价标准>,该工程建设标准将于2011年6月1日起实施.【期刊名称】《太阳能》【年(卷),期】2011(000)009【总页数】4页(P6-9)【作者】何梓年【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一引言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质检总局于2010年8月18日联合发布了国家标准GB/T 50604-2010《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评价标准》,该工程建设标准将于2011年6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主编单位是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参编单位有: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国家太阳能热水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北京清华阳光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皇明太阳能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太阳雨太阳能有限公司、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有限公司、北京天普太阳能工业有限公司、昆明新元阳光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九阳实业公司、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北京北方赛尔太阳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能索阳(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桑福莱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扬州市赛恩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银川瑞明太阳能有限公司、广东五星太阳能有限公司、合肥美菱太阳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8家单位。
五年前,我国第一项在民用建筑中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工程建设国家标准GB 50364-2005《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发布实施,五年来对推动太阳能在建筑中应用、促进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推动在建筑中利用太阳能热水系统,规范对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评价,本标准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本标准。
本标准共分9章和8个附录,各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系统与建筑集成评价;5. 系统适用性能评价;6. 系统安全性能评价;7.系统耐久性能评价;8. 系统经济性能评价;9. 系统部件评价。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光伏并网电站太阳能资源评估规范篇一:光伏电站太阳能资源评估光伏电站太阳能资源评估1、太阳能资源数据特点根据《光伏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试行)的要求:项目现场太阳辐射观测站至少连续一年的逐分钟太阳能的总辐射、直接辐射、散射辐射、气温等的实测时间序列数据。
而《太阳能资源评估办法》(qx/t89-20xx)中的方法不能满足《光伏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试行)的要求。
目前基于数据订正的长序列数据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基于数据库数据、基于气象站历史观测资料、基于太阳能资源评估的数值模拟(即:qx/t89-20xx中方法);为了提高对光伏电站太阳能资源评估的准确性,太阳能资源评价根据现场一年的实测数据,结合附近有代表性的长期测站的观测资料。
将验证后的现场太阳能数据订正为一套反映光伏电站长期平均水平的代表性数据进行太阳能资源分析。
但由于受气象及地形影响,太阳能资源的随机性较大。
在一些光伏电站内,虽然数据观测年与长系列太阳能辐射统计值相同。
但各月变化仍存在较大差别,且有正负之分。
如果只是单一以实测数据年与长系列年太阳能辐射值差值作为订正太阳能数据的依据。
并不能反映实测数据年内各月相对于长系列年太阳能辐射值各月的变化趋势,这将在太阳能资源评估中产生一定的误差。
因缺少太阳能资源评估详细的技术规范,目前各设计咨询单位在进行光伏电站的太阳能资源评估时,其方法各异。
本文将对各设计咨询单位目前采用的主要方法进行探讨,以分析各类方法的差异。
2、太阳能资源数据预处理2.1、数据预处理数据预处理包括数据修正、归一化和低通滤波。
如前文论述,数据包含的各环境因子较多,各环境因子的数量级差别较大,因本文只对太阳能资源数据进行分析。
本文不再对各环境因子进行规一化处理。
由于受传感器故障、ad采集转换模块故障、总线通信误码和电磁干扰等影响,测量数据在某些采样点波动很大,远远超出物理量的实际最大可能变化范围,须对其修正(修正方法见下文)。
建筑物太阳能利用施工规范随着环境保护和可再生能源的迫切需求,太阳能的利用在建筑行业变得越来越普遍。
为了确保太阳能系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建筑物太阳能利用需要遵循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筑物太阳能利用的施工规范。
一、太阳能系统设计规范太阳能系统的设计是确保系统有效运行的关键。
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用途,需考虑以下要点:1. 安装位置选择:太阳能板应安装在建筑物的阳面,并尽量避免遮挡物对太阳能的侵袭。
2. 资源评估:要根据建筑物所在地的日照资源评估太阳能的可利用性。
3. 安全性考虑:太阳能系统的设计需符合防雷、防火等相关安全规范,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4. 外观一致性:太阳能板的安装应与建筑物外观风格相协调,不破坏建筑物整体美观。
二、太阳能设备选用规范为确保太阳能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设备选用需符合以下规范:1. 太阳能板:选择具有高效转换率和耐久性的太阳能板,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 电池组件和逆变器:选用符合国际、国家电工标准的电池组件和逆变器,确保电能转换效率和稳定性。
3. 电缆和连接器:使用耐高温、耐紫外线和耐候性的电缆和连接器。
4. 控制器和监测设备:选用功能齐全的控制器和监测设备,能够实时监测系统运行情况。
5. 安全装置:安装过流保护器、断路器等安全装置,确保系统安全。
三、太阳能系统施工规范建筑物太阳能利用的施工需满足以下规范:1. 建筑物结构适应性:太阳能系统的安装应符合建筑物结构的要求,与建筑密封性相协调。
2. 安全操作:施工人员需戴好安全帽、防滑鞋等个人防护装备,并使用合适的工具进行安装。
3. 电气安装规范:电缆敷设及电气接线应符合国家电气安全规范,保证电路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防水要求:系统安装需考虑防水措施,避免雨水渗入建筑物内部。
5. 施工质量控制:太阳能系统的施工需要进行合格的质量检测,并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工作效率。
四、系统运行与维护规范为保持太阳能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需遵循以下规范:1.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太阳能板、电缆、电池组件和逆变器等设备的工作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风能太阳能国有”法律分析2篇第一篇:风能国有的合法性分析近年来,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的意识到,清洁能源的应用日益广泛。
在清洁能源中,风能和太阳能因其可再生、资源丰富等诸多优势而备受瞩目。
而对于国家来说,对风能太阳能的国有化成为一种探讨的话题。
本文将对风能太阳能国有化的合法性进行分析。
首先,从法律层面来看,国家对风能太阳能资源进行国有化是合法的。
根据我国宪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国家保护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研究开发、合理利用、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循环能源。
这一宪法规定为国家国有化风能太阳能资源提供了依据。
风能太阳能资源属于自然资源,国家对其进行国有化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符合宪法的要求。
其次,从能源法律法规层面来看,国家对风能太阳能国有化也是合法的。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国家倡导清洁能源,鼓励和支持研究、开发和应用可再生能源。
而风能太阳能恰好属于可再生能源的一种,国家对其进行国有化既可以更好地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也可以更好地控制和管理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因此,从能源法律法规的角度来看,风能太阳能国有化是符合法律要求的。
再次,从经济合理性的角度来看,风能太阳能的国有化也是正当的。
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能够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的产生对环境的影响,还能够促进能源结构的调整,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对风能太阳能资源进行国有化,可以更好地协调各相关利益方的利益关系,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从而增加国家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综上所述,从法律、能源法律法规和经济合理性的角度来看,风能太阳能国有化具有合法性。
国家对风能太阳能资源进行国有化,不仅符合宪法和法律法规的要求,还能够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篇:风能太阳能国有化的问题与挑战虽然风能太阳能国有化在法律上是合法的,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
UD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P GB 55XXX– 202X太阳能发电工程项目规范Project Code for Solar Power Engineering(征求意见稿)202X– XX –XX 发布 202X – XX –XX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太阳能发电工程项目规范Project Code for Solar Power EngineeringGB 55XXX -202X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2X年X X月X X日前言为适应国际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通行规则,2016年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陆续印发《深化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意见》等文件,提出政府制定强制性标准、社会团体制定自愿采用性标准的长远目标,明确了逐步用全文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取代现行标准中分散的强制性条文的改革任务,逐步形成由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中的技术性规定与全文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构成的技术法规体系。
关于规范种类。
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体系覆盖工程建设领域各类建设工程项目,分为工程项目类规范(简称项目规范)和通用技术类规范(简称通用规范)两种类型。
项目规范以工程建设项目整体为对象,以项目的规模、布局、功能、性能和关键技术措施等五大要素为主要内容。
通用规范以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功能性能要求的各专业通用技术为对象,以勘察、设计、施工、维修、养护等通用技术要求为主要内容。
在全文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体系中,项目规范为主干,通用规范是对各类项目共性的、通用的专业性关键技术措施的规定。
关于五大要素指标。
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中各项要素是保障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体系化和效率提升的基本规定,是支撑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
项目的规模要求主要规定了建设工程项目应具备完整的生产或服务能力,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项目的布局要求主要规定了产业布局、建设工程项目选址、总体设计、总平面布置以及与规模相协调的统筹性技术要求,应考虑供给能力合理分布,提高相关设施建设的整体水平。
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的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干净新能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受到广泛的青睐。
这使得太阳能光伏发电事业在国内市场得到了迅猛发展。
其太阳能的工作原理之一就是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
其次是太阳能热电站则是利用汇聚太阳光的工作原理,把水烧至沸腾变为水蒸气,然后用来发电。
太阳能资源作为宝贵的可再生新能源,已经成为太阳能研究太阳能选址的重要依据,从实际应用出发以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为基础,简单的阐述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
标签: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太阳能具有储存量大、分布广泛两大特点,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
目前主要有光发电和热发电两种太阳能发电模式,简称称光伏(PV)发电。
光伏(PV)发电是一种新兴起来的发电技术,工作原理是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
光伏发电作为新兴支柱产业具有能独立发电、规模大小随意、建设时间短、维护起来简单的突出特点,从进入市场以后就得到了迅猛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光伏组件成本的逐步降低,光伏发电解决了世界各化石燃料资源不足等问题,同时改善了环境变差的影响,由于大规模光伏发电已被列为21世纪的重要替代能源,成为新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1、太阳能光伏发电简介太阳能资源顾名思义就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方式把光电、光热和光化学等转化为人类所能利用的太阳能。
到达地面的太阳直接辐射与天空散射辐射量之和称为太阳能总辐射量,太阳能资源一般以总辐射量来表示。
1.1太阳能技术开发量太阳能技术可开发量是指在不考虑经济和其他条件下,现有技术条件下已经开发和可能开发的太阳能资源总和。
1.2太阳能资源经济可开发量太阳能资源经济可开发量是指在开发成本应可与其他能源相竞争的条件下,太阳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中,目前可预见时期内以及已经开发的当地经济允许的基础下能够开发的部分太阳能。
1.3表述太阳能资源最常用的辐照度(E)表述太阳能资源最常用的辐照度(E)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辐射能,单位为W/m ,主要表示接受辐射能的强度;另一个是曝辐射量(H),即在给定时间内辐照度的总积分量,单位为MJ/m ,表示接受辐射的能量。
新能源国标定义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新能源是指能源的一种形式,相对于传统的化石燃料来说,主要指天然资源的一种利用方式,其中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
新能源具有无限可再生的特点,不会产生有害的尾气排放,对环境友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新能源的应用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为了规范和促进新能源的发展和应用,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的国家标准。
新能源国标定义了新能源的范围、分类、技术指标等内容,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以下是关于新能源国标定义的详细介绍:一、新能源国标的范围新能源国标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几大类别。
太阳能指的是利用太阳光来产生电力或热能的能源。
风能是指利用风力运动转动风轮来产生电力的能源。
水能是指利用水流或水压来产生电力的能源。
生物能是指利用植物和动物等有机物来产生能源的能源。
二、新能源国标的分类根据不同的特点和应用领域,新能源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别。
太阳能可以分为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利用两大类别;风能可以分为大型风电和小型风力发电;水能可以分为水轮发电和潮汐能利用等。
各种新能源分类的标准都有专门的国家标准进行规范。
三、新能源国标的技术指标新能源国标还包括了各种新能源的技术指标,用来评估和检测新能源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光伏发电的技术指标包括光电转换效率、组件寿命等;风力发电的技术指标包括风速等级、发电效率等。
这些技术指标的制定对于新能源产品的质量控制和市场监管非常重要。
四、新能源国标的应用新能源国标不仅在新能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环节起着重要的作用,还在新能源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中发挥着指导和规范的作用。
在光伏发电项目的设计和施工阶段,施工单位需要参照相关的国家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在风力发电项目的运维阶段,运营单位需要严格遵守新能源国标的运行要求。
第二篇示例:新能源国标定义是指在新能源领域中对于产品、技术、服务等进行统一标准规范的文件。
国家标准《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本标准题目为《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项目编号20150587-T-416。
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中心联合编写。
本标准由全国气候与气候变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风能太阳能气候资源分技术委员会(SAC/TC540/SC2)归口。
2、编制目的
我国的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大规模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对于我国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质量、应对气候变化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太阳能开发利用开速发展,科学地评估太阳能资源是国家制定太阳能发展规划的基础,也是太阳能工程建设的基本前提。
随着太阳能资源数据的应用越来越深入,数据的来源和处理方法也越来越多元化,太阳能资源评估中,除涉及的气象部门实测的和基于日照百分率计算的太阳辐射数据之外,还有大量的太阳能电站现场短期实测数据,以及根据卫星反演或数值模拟等方法得到的长序列格点化数据,这些数据也可用于太阳能资源评估。
在国内外太阳能资源评估相关的文献和实践中,上述数据的处理和使用方法并未形成规范
性文件,不利于对我国的太阳能资源形成客观、准确的认识。
为适应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需要,规范我国太阳能资源评估工作,特制订本标准。
太阳能开发方式多种多样,每种方式利用的太阳辐射能量有差异,例如按照一定角度放置的平板式光伏组件利用的是倾斜面上接收到的总辐射,而光热发电则利用的是法向直接辐射,而不同辐射数据的来源、计算和处理方法均存在较大差异,很难在一项标准中给出符合所有利用方式的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
因此,本标准以水平面总辐射为主要指标,对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能资源进行评价,这样也使得不同地区的太阳能资源具有可比性。
下一步,我们还将在此基础上,逐步制定针对光伏发电、光热发电以及其他利用方式的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相关标准。
3、主要工作过程
(1)2015年8月中国气象局下发了气象标准研制通知《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关于下达2015年~2016年气象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气法函[2015]36号)》,成立编写小组,明确了目标任务。
(2)2015年9月正式立项,项目编号为20150587-T-416,项目名称为《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
(3)2016年7月,形成工作组讨论稿。
(4)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充分研究现场短期实测数据、卫星反演及数值模拟等方法得到的长序列格点化数据在太阳能资源
评估中的应用。
(5)2017年12月,完成征求意见稿。
4、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申彦波、王香云、常蕊。
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协作单位为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中心。
申彦波:标准起草的牵头人,主要负责整个标准的框架结构设计,协调编制小组工作,起草标准稿和编制说明。
王香云: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调查研究。
常蕊:太阳能资源代表年数据确定方法研究。
二、编制原则和确定国家标准主要内容
1、编制原则
本标准的编制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
太阳能开发利用项目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太阳能资源评估结果的准确度,因此太阳能资源评估的准确度成为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首要要求。
无论是国家宏观规划还是对投入产出的决策把握都必须依赖于对太阳能资源的把握,因此,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的科学性对于太阳能发电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前瞻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太阳能资源利用技术也都不断地在完善和提高,因此,本标准在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中必须考虑到未来可能的
发展需求。
(3)适用性
本标准太阳能资源评估数据分为短期实测数据和长序列数据,并分别给出了基于短期实测数据和长序列数据的太阳能资源评估的基本思路,提供了国内外可参考的经典方法,以确保标准的适用性。
(4)可操作性
本标准除给出每种方法的基本思路和参考方法外,还明确了每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在什么样的数据条件下可以采取哪种合理的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确定本国家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
(1)太阳能资源数据
本标准参照《太阳能资源测量总辐射》(GB/T 31156-2014)、《地面气象辐射观测资料质量控制》(QX/T 117-2010),从气候学界限值、内部一致性、变化范围等3个方面对太阳能资源各要素的数据合理性进行检验。
在短期实测数据处理中,本标准参考了《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GBT 18710-2002)中关于有效数据完整率统计和数据插补、订正方法等。
太阳能资源代表年数据确定方法参考了常蕊、申彦波等的研究论文《太阳能资源典型年挑选方法的适用性对比研究》,该项研究以中国现有辐射观测资料为基础,综合利用近30年(1985-2014年)的风速、气温、湿度和露点温度等资料,通过综合气象条件相似分析
技术,构建了太阳能资源评估典型年挑选的Sandia方法,即 TMY法。
以我国9个代表观测站为例,重点对比分析了TMY法、气候平均法和频率最大法在典型年挑选方面的适用特点,结果发现:(1)TMY法和气候平均法挑选的典型年水平面年总辐射曝辐量接近,而频率最大法的挑选结果则偏离较大;(2)TMY法和气候平均法挑选的典型月辐射曝辐量之间的差值存在较明显的波动,且这种波动与天气复杂程度有关;(3)TMY法对典型大气环境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但在应用中需要大量气象观测数据的支撑;(4)气候平均法仅需要引入太阳辐射曝辐量的观测值,便于快速有效地应用,但所选典型年缺少气候代表性。
在太阳能资源数据分析与评价中,以国家标准《太阳能资源等级总辐射》(GB/T 31155-2014)为依据,要求基本的太阳能资源评价结论包括但不限于:1)评估目标的水平面总辐射年辐照量及丰富等级;2)评估目标的太阳能资源主要时间变化特征及水平面总辐射稳定度等级;3)评估目标的太阳能资源成分及直射比等级。
三、主要预期的经济效果
明确太阳能资源评估的基本方法,以及不同数据条件下的评估原理并给出评估方法和适用范围,在太阳能发电领域可以提高工程项目设计、建设以及效益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以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本标准为自主研制标准,未采用国际标准。
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编制国家标准《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过程主要参照了以下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 GB/T 31156-2014 《太阳能资源测量总辐射》
------ GB/T 19565-2004 《总辐射表》
------ GB/T 31163-2014 《太阳能资源术语》
------ GB/T 34325-2017 《太阳能资源数据准确性评判方法》------ GB/T 31155-2014 《太阳能资源等级总辐射》
------ QX/T 55-200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1部分:辐射观测》
------QX/T 20-2016 《直接辐射表》
------ QX/T 117-2010 《地面气象辐射观测资料质量控制》与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没有矛盾。
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无
七、标准作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
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
八、贯彻国家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等内容)
本标准主要是为了说明太阳能资源评估基本方法,以及不同数据条件下的评估原理并给出评估方法和适用范围。
在具体贯彻执行上,
建议在政府新能源管理部门和资源评价部门中广为宣传,在管理层面和具体工作层面上共同推进,其中以管理部门的认可最为关键。
本标准的贯彻不需要过渡办法。
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建议废止气象行业标准QX/T 89-2008 《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
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