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114.00 KB
- 文档页数:7
四川省成都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1-2单元。
5.难度系数:0.7。
6.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A 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抖擞(sǒu)应和(hé)一霎(shà)呼朋引伴(yǐn)B.着落(zhuó)粗犷(guǎng)分歧(qí)咄咄逼人(duō)C.澄清(chéng)徘徊(huí)莅临(lì)絮絮叨叨(xù)D.棱镜(líng)酝酿(niàng)心绪(xù)繁花嫩叶(nèn)2.下列语句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一年之际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B.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C.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决别。
D.你只会感到更高藐、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南国的冬天的那种清冷是柔和的,绝没有北国冬日那样咄咄逼人。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酝酿(niàng)应和(hè)着落(zhuó)贮蓄(chǔ)B. 棱镜(léng)粗犷(guǎng)静谧(mì)咄咄逼人(duō)C. 憔悴(qiáo)分歧(qǐ)倜傥(tì)人声鼎沸(dǐng)D. 确凿(zuó)荫蔽(yīn)徘徊(huái)恍然大悟(huǎng)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 朗润烘托喉咙呼朋引伴。
B. 键壮宽敞睫毛花枝招展。
C. 端庄静密端庄淅淅沥沥。
D. 莅临决别化妆各得其所。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校园艺术节画展上,大家纷纷在一幅梅花图前驻足,这幅妙手回春之作仿佛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C. 各级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人才梯队建设,真诚关心、爱护人才,增强人才凝聚力,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D. 心脏设备设计公司的专家3D打印出一种用于心脏手术的工具,这种工具能在术后帮助医生将组织自动缝合在一起,并能做到天衣无缝。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升学考试,使我认识到了学习语文要立足课本的重要性。
B. 舞台上的表演精彩纷呈,我饶有兴趣地袖手旁观着。
C. 教育部门多次再三强调,各个学校要坚决防止避免学生私自下河游泳。
D. 根治中小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5.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6.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 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C.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D. 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1-2单元。
5. 难度系数:0.70。
6.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知识综合。
(24分)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美景贮蓄着无穷的力量,能给人无尽的美的享受。
美景可以是朗润的春山、绿茵茵的小草;可以是温晴的济南的冬天,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暖和安适地睡着,让人看着便觉得有了着落;可以是热烈而又粗guǎng的夏雨,可以是使人静mì、使人怀想的秋雨。
文人墨客对美景的选择取决于内心,欣赏美景而心生感慨,于是写下至美篇章,经久传唱。
(1)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①贮蓄( ) ②着落( )(2)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③(粗guǎng)( ) ④(静mì)( )2.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拟修辞的是()(2分)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B.花儿羞答答地垂下头来。
C.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小明竖起耳朵听。
D.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3.小语同学对敬辞与谦辞特别感兴趣,学了《陈太丘与友期行》后,他模仿文中友人的口吻对陈太丘说了以下这段话。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模拟试卷(7)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日期:2024.10 姓名:班级:得分:一、积累运用(30分)1.(4分)给下列语段填上适合的汉字或拼音。
(1)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 hóu 咙。
(2)在南国,当冬雨在头顶上瓢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3)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 jué别的故多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4)“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苏东坡笔下的月景清丽绝伦,引人入胜。
2.(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江苏省第十九届运动会21日在扬州开幕,我校区50名同学有幸莅临现场观摩了演出。
B.尽管计算机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工作都可以事半功倍。
C.部分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作文产生了很大影响,一些学生常常不自觉地模仿,写一些内容空泛、文体模糊的“异文”,令人叹为观止。
D.早春天气乍暖还寒,早晨走在乡间小路上,春风吹来让人不寒而栗。
3.(2分)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项是()A.“三水讲堂”增加了与会者发言环节,每位发言者发言时间最多不超过30分钟左右。
B.为降低交通噪音对环境的影响,我国科研人员制定了总平面防噪音方案。
C.随着电脑文字录入技术的应用,使人们逐渐不喜欢用笔写字了。
D.报刊、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不再发生。
4.(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散步》描写了一家三代人散步时,出现矛盾,终归于和谐的平常小事。
这个故事,是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孝敬”“慈爱”观念的形象诠释。
B.《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怀念已故母亲的一篇散文,启发读者要坚强的面对生活。
C.《金色花》与《荷叶母亲》都是以表达对母亲的爱恋为主题的散文诗,前者借助金色花的形象来抒发母亲和孩子之间真挚的爱;后者以花映人,抒发女儿对慈母的眷眷依恋之情。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2024.04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A.秩序(zhì)选聘(pìn)鞠躬尽瘁(cuì)B.独裁(cái)迭起(dié)气冲斗牛(dǒu)C.殷红(yān)气魄(pò)深恶痛绝(wù)D.污秽(suì)呜咽(yè)鲜为人知(xiǎn)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锋芒必露迥乎不同妇儒皆知沥尽心血B.气势磅礴坚韧不拔马革裹尸苛捐杂税C.重峦叠嶂不可捉摸至死不懈群蚁排衙D.浩浩荡荡斑斓豁亮力挽狂澜3.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项是()A.河北柏乡汉牡丹园裁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
每至花期,园内的牡丹竞相绽放,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
B.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
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然而生。
C.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
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下起了冰雹,天气的变化真是扑朔迷离啊!D.今天的荧屏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是能够观照自我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题,解决问题并深入研究。
B.只要科学的训练与自身潜力的不断发掘,才能更好地诠释体育精神。
C.在阅读文学名著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
D.真正地亲近自然,融入自然,这样,我们的情感就会更加丰富,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
5.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
B.《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写的《乐府诗集》。
2024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语文测试卷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蔚蓝B. 遵敬C. 拮据D. 慷概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听了这个笑话,大家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B. 春天到了,公园里百花齐放,五光十色。
C. 他做事总是粗心大意,三心二意。
D. 这篇文章的内容很丰富,不蔓不枝。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增长了见识。
B. 我们应该养成每天读报,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
C. 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D.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加强管理。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学们。
”老师严肃地问。
B. 我去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
C.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话告诫我们要勤俭节约。
D. 图书馆里的书真多,有文学类、历史类、科技类、教育类等。
5-10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每空1分,共10分)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背影》的作者是__________,他是现代著名的__________、、。
《春》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文中描绘了春草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图画。
《渔家傲·秋思》中表达作者和征人们思念家乡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共40分)(一)文言文阅读(10分)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完成11-13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七年级上册月考试卷2024年语文一、积累与运用(3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确凿(záo)菜畦(qí)倜傥(tì tǎng)栅栏(zhà)B. 骊歌(lí)讪笑(shàn)炽痛(zhì)祈祷(qí)C. 哺育(pǔ)亘古(gèn)污秽(huì)默契(qì)D. 澎湃(bài)深邃(suì)彷徨(páng huáng)赫然(hè)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人声鼎沸荒草萋萋炯乎不同来势汹汹。
B. 九曲连环一泻万里亦复如是锋芒必露。
C. 当之无愧杂乱无章惹人注目鞠躬尽瘁。
D. 妇孺皆知锲而不舍潜心贯注一反即往。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说话总是滔滔不绝,油嘴滑舌,同学们都不太喜欢他。
B.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C. 环卫工人的劳动也许是具体而微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美容师”。
D. 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却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是物质生活过于丰富让我们无法选择,还是我们的味觉麻木了呢?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C. 他的家乡是江苏省南京市人。
D. 我断定他可能生病了。
(二)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三)综合性学习(5分)7. 某班开展了“少年正是读书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分)如果你来主持本次活动的启动仪式,你会怎样开场?请写一段开场白,不超过100字。
(3分)二、阅读理解(40分)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七年级语文试题卷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A.枕边(zhěn)撒谷(sǎ)怪哉(zāi)宿儒(xū)B.喉咙(hóu)鼎沸(fèn)蚂蚁(yì)淋漓(lí)C.哽咽(gěng)喧闹(xuān)稍微(shāo)郝叟(shǒu)D.膝头(xī)督学(dū)干脆(cuì)精髓(suǐ)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坦荡哽住九曲连环艰难险阻B.栅栏仰慕拔山涉水历尽沧桑C.肃静阻抑一泄千丈万丈狂澜D.懒惰挨啄淋漓尽致高忱无忧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A.“五一”那天大润发超市人来人往,挤得不可开交。
B.操场上人很多,却很整齐,可说是鳞次栉比了。
C.桂林山水甲天下,青青的山,绿绿的水,让人流连忘返。
D.各种各样的学习辅导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基础,获得了一定的经验。
B.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的到来。
C.这种非常奇缺的药品,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动用的。
D.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时间的力量,理应在大地上留下痕迹,岁月的巨轮,理应在车道间碾碎凹凸。
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________。
废墟是课本,_______;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
营造之初就想到今天的凋零,因此废墟是目的;更新的营造以废墟为基地,_________。
废墟是进化的长链。
①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③让我们把立体的事情读成平面⑤因此废墟是手段②没有今天就无所谓昨天和明天④让我们把平面的事情读成立体⑥因此营造是手段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⑥D.①④⑤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名族,《黄河颂》是其第二乐章。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学习评价七年级语文学科试卷本试卷共 6 页,20 题,总分 12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水笔将自己的姓名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卷上相应位置。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答案,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卷的整洁。
一、积累运用(共 18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A.憔悴(cuì)烂慢(màn)菜畦(qí)静谧(mì)B.莅临(lì)高邈(miǎo)吝啬(sè)粗犷(guǎng)C.贮蓄(chǔ)酝酿(yùn)着落(zhuó)窠巢(kē)D.琴弦(xuán)黄晕(yùn)澄清(dèng)决(jué)别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雪花好像小精灵般随风飘舞,望望窗外的美景,真是美不胜收。
B.计算机尽管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工作都可以事半功倍。
C.职业本没有高低贵贱,每个人养家糊口都不容易,就算有理也不必咄咄逼人。
D.小明表演的节目真逗,连一向严肃的张老师看了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保,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能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D.作家杨绛先生,在她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4.下面五个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小满”,顾名思义,有着“满而不足”“满而不盈”的含义。
②小满是一个蕴含了中国传统哲学智慧的节气。
③由此看来,小得圆满,才是人生好的境界。
2023-2024学年湖南省株洲市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30分)1.(3分)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黄晕(yūn)酝酿(niànɡ)发髻(jì)着落(zháo)B.水藻(zǎo)贮蓄(zhù)窠巢(kē)栖息(qī)C.应和(hé)莅临(wèi)吝啬(sè)高邈(miǎo)D.看护(kān)棱镜(líng)抖擞(sǒu)粗犷(kuàng)2.(3分)下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哄托陶冶束手无策呼朋引伴B.和谐响晴争先恐后咄咄逼人C.宽敞燎亮花枝招展抖擞精神D.娇媚朦胧繁花嫩叶翻来复去3.(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我们深刻地感到,一张报纸的生命力在于能否为读者奉上丰富、新颖、优质的精神食粮。
C.通过这次“个性作文”大赛,使他对写作的信心增强了。
D.在失意的季节里,我们要把人生的每一片枯暗都染成娇艳的花瓣。
4.(3分)将①②③④四句话调整语序后,与横线前的句子衔接恰当的一项是()一个人从呱呱落地,便开始储蓄亲情。
这一储蓄会伴随我们走过一生。
①无论离的多远,隔的多久,都可以随意支取和享用这张“存单”②如果不懂得或丢失了亲情的储蓄,无异于泯灭了本性和良心。
③我们所储蓄的,是一种血脉相连的情感,是一笔超越时空的财富。
④有了亲情这笔储蓄,我们即便在物质上很贫困,精神上却可以很富有。
A.③①④② B.③②①④ C.①②③④ D.④③①②5.(3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春》一文的作者是朱自清。
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等。
B.《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C.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2023-2024学年(上)月考试卷(十月份)七年级语文 2023.10(本试卷共22道题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1分)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含标点符号)抄写在方格中,要求书写正确、端正、整洁。
(2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抖擞.(sǒu) 着.落(zháo) 静谧.(mì)翻来复.去(fù)B.花苞.(bāo) 棱.镜(líng) 抉.别(jué) 花枝招.展(zhāo)C.沉寂.(jì) 宽敞.(chǎng) 应和.(hè) 呼朋引.伴(yǐn)D.卖弄.(nòu) 粗犷.(guǎng) 捶.打(chuí) 喜出忘.外(wàng)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并的道德操守和处世方法,家风中蕴藏着先人所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也包含着简单朴素的为人。
千百年来,家风在一个个家庭里承载、延续,奠定了整个民族文明的基础。
A.传播恪守规则B.传承保守规则C.传承恪守准则D.传播保守准则4.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在这个世界上,父母..的人,也是最不愿意给我们添麻烦的人,都说,做父母是有..是唯一尽心付出却不求回报有效期的,其实做儿女..,趁父母还健..又何尝不是?子欲养而亲尚待,绝对是上天给予最大恩惠。
趁父母还年轻在,多陪陪他们..吧,陪伴不是只在口头上说一说,而是要多拿出些实际行动去做,去实现。
A.“父母”“儿女”“他们”都是名词。
B.“其实做儿女又何尝不是”后的问号应改为句号。
C.“回报”的同义词是“回应”,“年轻”的反义词是“古老”。
D.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在“给予”后加上“我们的”。
2023-2024学年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七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 默写。
(1)乡愁,是萦绕在诗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是马致远借夕阳西下抒发游子之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是王湾借北雁远飞寄托思乡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上受降城闻笛》)是李益因笛声而引发的征人之愁。
(2)古人常以日月为意象表情达意。
曹操《观沧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夸张手法写日月,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李白《峨眉山月歌》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柔和月光,尽显夜色的清朗秀美。
2. 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问题。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li的一个。
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
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
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
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lǎn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节选自《朝花夕拾》)(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鼓lì ____ 教诲._____ 收藏.____ 偷lǎn ___(2)小伟同学收集了《朝花夕拾》中的三张插图(如下图),其中出自选段所属篇章的一张插图是_____(.填写字母)。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漫步(màn bù)荒谬(huāng miù)突兀(tū wù)B. 灵巧(líng qiǎo)畸形(jī xíng)倔强(jué jiàng)C. 瞬间(shùn jiān)奔腾(bēn téng)沉默(chén mò)D. 拥挤(yōng jǐ)纷飞(fēn fēi)瞬息(shùn xī)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学校决定每周增加一节阅读课。
B. 这个故事让我深受感动,使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
C.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班级的骄傲。
D. 我们要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3. 下列词语中,与“春暖花开”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阳光明媚B. 风和日丽C. 雨过天晴D. 金色阳光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月亮像一个银盘挂在天空中。
B.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C. 他的声音像一阵风一样飘过。
D. 小明的成绩像一朵花一样绽放。
5. 下列成语中,与“三顾茅庐”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五湖四海B. 千里迢迢C. 翻天覆地D. 风起云涌6.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D.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7. 下列名言中,与“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B.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C.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D. 知识就像海洋,无边无际。
8. 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的一项是:A. 招摇(zhāo yáo)比翼(bǐ yì)落魄(luò pò)B. 沉着(chén zhuó)装扮(zhuāng bǎn)勤奋(qín fèn)C. 倔强(jué jiàng)纷飞(fēn fēi)沉默(chén mò)D. 拥挤(yōng jǐ)灵巧(líng qiǎo)挑剔(tiāo tī)9.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他把这件事做得井井有条,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下学期月考七年级语文试题总分:100分时间:100分钟一、基础知识与积累。
(共9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和开船时候一样踊跃.(yuè):三四人径奔船尾:拔了篙.(hāo):点退几丈:回转船头:驾起橹.(lǔ):骂着老旦:又向那松柏林前进了。
B、忽而张目嗔.(chēn)视:表现出叱咤..(chì chà)风云的盛怒。
C、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jī bàn):容不得闭塞.(sè)。
是挣.(zhèng)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D、大家蹲下去:用木炭在水门汀.(tīng)上参参差差地描出许多竹叶来。
“这一丛很像我家堂前的立轴.(zhú)呢!”2、下列句子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彩色:点染出她们的清扬的眉宇和炫丽的服装。
B、它震憾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
C、这时船走得更快:不多时:在台上显出人物来:红红绿绿的动:近台的河里一望乌黑的是看戏的人家的船蓬。
D、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帖的梳妆: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一向以讲“民主”“人权”自居的美国:不久前竟然发生了警察殴打我国女商人赵燕的事件:简直耸人听闻....了!B、有段时间:沪深股市的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又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C、矮桩水稻的成熟期参差不齐....:不适合用机器统一收割。
D、我们全体中国人正合力用自己的血:自己的肉:自己的生命:写作惊心动魄....的光芒万丈的伟大诗篇。
二、课内文言阅读。
(共9分)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七年级上册月考试卷2024年语文一、积累与运用(25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确凿(záo)菜畦(qí)倜傥(tì tǎng)栅栏(zhà)B. 秕谷(bǐ)脑髓(suí)蝉蜕(tuì)攒成(cuán)C. 盔甲(kuī)锡箔(bó)桑椹(shèn)斑蝥(máo)D. 觅食(mì)宿儒(sù)狗窦(dòu)鉴赏(jiàn)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人迹罕至人声鼎沸来势汹汹荒草凄凄。
B. 九曲连环万丈狂澜亦复如是锋芒必露。
C. 当之无愧可歌可泣鞠躬尽瘁妇孺皆知。
D. 家喻户晓锲而不舍一返既往义愤填膺。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他自小家庭破裂,早早辍学,浪迹四方,以偷窃为生,练就了一手扒窃的本事,成了当之无愧的“神偷手”。
(此处“当之无愧”使用错误,含贬义语境)B. 听到这个消息,他怒不可遏,立即冲了出去。
C. 这座古建筑保存得相当完好,简直是巧夺天工。
D. 他平时学习刻苦认真,这次期中考试取得好成绩是不言而喻的。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循循善诱的教导,时时出现在我眼前。
C. 我们要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D. 为了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一定要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
5. 默写填空。
(10分)6. 名著阅读。
(3分)二、阅读理解(45分)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含答案)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酝酿.(niàng)黄晕.(yùn)抖擞.(sǒu)咄.咄逼人(duō)B. 棱.镜(líng)静谧.(mì)莅.临(lì)人迹罕.至(hǎn)C. 贮.蓄(zhù)憔悴.(cuì)确凿.(zuó)花团锦簇.(cù)D. 蝉蜕.(tuì)絮.叨(xù)搓捻.(niǎn)恍.然大悟(huǎ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 朗润喉咙淅沥翻来复去B. 澄清干涩决别人声鼎沸C. 奥秘企盼纯粹喜出望外D. 徘徊和蔼分岐各得其所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 他在课堂上经常心不在焉,左顾右盼....,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B. 他的演讲慷慨激昂....,声情并茂,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C. 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浅尝辄止....,不够深入。
D. 他总是自吹自擂....,觉得自己比别人优秀,缺乏谦虚的态度。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B.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C. 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提高了,这主要是因为他注重阅读和积累的结果。
D. 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满城成为我们的城市特色。
5.默写填空。
(8分)(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2)__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3)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4)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七年级语文试卷班级座号姓名成绩一、基础(25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3)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既暗示时令是暮春,又借景比喻二人潦倒处境的诗句是: ,。
(4)默写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我假装随便liū da(),走在和他平行的山路上。
(让·乔诺《植树的牧羊人》)(2)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jué bié()。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3)这是荒园,rén jì hǎn zhì(),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4)从此以后,以这种bù qiú shèn jiě()的方式,我学会了拼写“别针”、“杯子”以及“坐”、“站”、“行”这些词。
(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 专家指出,日常体验式活动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
B. 而今,窗往往被可怕的防盗网封死,躲在厚厚的帘布后面,已形同虚设....了。
C. 他妄自菲薄....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很自负的人。
D.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百姓梦寐以求的。
但我们在高兴之余,心中仍有一种“望梅止渴....”的感觉。
4. 对下列病句的修改,错误..的一项是( ) (4分)A.由于懒于学习,使他养成了不思进取的恶习。
(去掉“由于”或去掉“使”)B. 沙沙的浪声和银光闪闪的海面构成一幅多么好看的画面。
(去掉“沙沙的浪声和”) C.今天,我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钓鱼台等风景点。
(去掉“的地方”) D.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触动了小邱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把“的心”删去)5. 请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和修辞手法,从“大树”、“鲜花”、“果实”中再选择两个作为“生命”的喻体展开叙写,与前一组句子构成意思相近的排比句。
(4分)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
二、阅读(45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分)(1)止.有剩骨()(2)而两狼之并驱.如故()(3)盖.以诱敌()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8. 下列是对本文的寓意的说明,请选出正确..的一项()(4分)A.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B.不要被像狼一样的人的假象所迷惑,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
C.胜利是斗争换来的,没有斗争,就没有胜利。
D.勇敢,坚决,果断,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0分)颜回好学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①死。
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②怒,不贰③过。
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④未闻好学者也。
”【注释】①蚤:通“早”。
②迁:转移。
③贰:重复、再次。
④亡:通“无”,没有。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发尽白尽:全部,全都B.门人益亲益:好处C.弟子孰为好学孰:谁 D .不贰过过:过错,错误10.用“/”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
(2分)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11.颜回早逝,孔子哭得极度悲伤;从文中看,这从根本上说是因为颜回身上有哪些可贵品质?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4分)三、课内现代文阅读:(一)阅读朱自清的《春》,完成12-14题。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⑤“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⑥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⑦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⑧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⑨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⑩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12.下面选项中,对选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向是()(4分)A、选文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热爱之情和热爱生活、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B、第①自然段点题并总领全文,连用两个“盼望着”表现了作者渴望春天到来的急迫心情。
C、③至⑥自然段生动细致地描绘了四幅春景图,先后依次是:春草图、春风图、春花图和春雨图。
D、第④自然段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描写春花,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13.下面是对选文中具体语句的赏析,其中错误的一项是()(4分)A. 第②自然段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总体勾勒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初春景象。
B.“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春雨细密的特点。
C. 最后三个自然段兼用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读来朗朗上口,形象生动,情感洋溢。
D. 第④自然段“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属于侧面描写,有力地衬托出“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种硕果累累的景象。
14.第⑤自然段是从哪些感官角度来描写春风的?分别表现了春风什么样的特点?(4分)四、课外现代文阅读椿树——蒋立中⑴我的老家坐落在一个小山冲里,三面环山,门前有一口池塘。
山上树木苍翠,林间飞鸟和鸣;池塘里碧波荡漾,有莲有鹅有鱼虾,可以听“曲项向天歌”,可以看“鱼戏莲叶间”;池塘边并排种有三棵椿树,枝繁叶茂,粗壮挺拔。
这里是个环境清爽宜人的地方。
⑵这三棵椿树是父亲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种的。
已经有四十多年了,和我的年龄差不多。
父亲喜欢种树,房前屋后都种满了树,有两棵银杏,有五棵桃树,有四棵桂花树,还有一些不知名的树种,池塘四周种有垂柳。
老家的土房子就掩映在这些花树之中,四季都有好景致。
其中这三棵椿树长得最高大,粗约一米,高约二十米,像三把冲天撑开的大伞。
每年立春刚过,那些枝桠上就悄悄地冒出新苗,长出新叶,慢慢地浓荫如盖....了。
树比人好。
树虽然到了秋冬就枝枯叶落,可春夏一到,它又能泛青长芽,返老还童。
如今父亲种的树依然活着,可他自己却永远离开了我。
⑶椿树属落叶乔木。
说来奇怪,椿树的树叶能发散不同的气味,有的发散臭味,有的发散香气,所以又分为香椿和臭椿。
古代农市上把香椿称为椿,把臭椿称为樗。
父亲种的三棵是香椿。
春天的时候,只要从它们旁边经过,自然就有一股芳香扑鼻而来了。
⑷我常想,树木无欲无求,怎么也有香臭之分?只有人才分香臭呢:某某臭名远扬,是个臭男人;某某很吃香,是个香饽饽。
鲁迅先生甚至认为,连人的汗都有香臭之别,“弱不禁风的小姐出的是香汗,蠢笨如牛的工人出的是臭汗。
”⑸椿树苗可以做菜。
香椿叶厚芽嫩,营养丰富,被誉为“树上蔬菜”。
母亲在世时,喜欢炒椿树苗吃。
母亲身体不好,不能爬树,摘椿树苗自然是我的乐事。
年少的我机灵得很,像个瘦猴子,“嗖嗖嗖”爬到树上,一会儿功夫就摘下一竹篮。
母亲站在树下张望,一边夸我,一边叫我小心。
⑹母亲炒的椿树苗色香味俱全,色是绿色,香是清香,味道好极了。
我一餐能吃大半碗。
⑺记得小时候,只要是我喜欢吃的东西,母亲都会想方设法做给我吃。
椿树苗啦、毛香粑啦、山芋粉啦,这些曾经的美味佳肴我吃得不少。
⑻常常是这样的情景:我在那里狼吞虎咽,母亲在旁边看着我笑。
好吃的东西母亲从不先动筷子,至多是等我吃饱了她才尝点剩余的。
邻居的孩子也常来摘我家的椿树苗,母亲见了没半点不高兴。
现在母亲也走了,我也很少再吃椿树苗了,可每逢春夏回家,我总还是忍不住要做一碗新鲜的椿树苗尝尝,虽然没有母亲烧的好吃,但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⑼椿树是很有喻意的,古代以萱代指母亲,以椿代指父亲,所谓“椿萱并茂”意即父母双全。
那是人生的大幸事。
⑽椿树也有许多应用价值:椿树质地坚韧,防虫防腐,是制作家俱的首选材料;椿树通直高挺,美丽壮观,移栽到城市里,是一种很好的观赏树和行道树;据说椿树还有一些药用疗效,药名为樗树子、樗荚、臭椿子、凤眼子。
⑾最近几年,许多人老想打我家这些树的主意,五次三番地找到我,说要出高价买我家的椿树、银杏树、桂花树,可不管他们出多少钱,我也不心动,总是毫不犹豫地回答:不卖。
⑿树在,父母就在。
15. 文章以“椿树”为线索布局谋篇。
请在下面横线处填写恰当的短语以展示文章的行文思路。
(4分)三棵椿树的来历→→采摘椿树苗做菜→椿树的喻意→椿树的应用价值→16. 选文第⑴段描写老家清爽宜人的环境有何用意?(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每年立春刚过,那些枝桠上就悄悄地冒出新苗,长出新叶,慢慢地浓荫如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