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摘要:在学前教育领域,男教师对孩子们的影响是不可替代的。
专科以上学历的男性师资,主要来源于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
内驱力弱、自信心差、自卑、焦虑、女性化和厌倦等心理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困扰着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
帮助他们找准定位,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从而激发其内驱力,消除焦虑;了解专业前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男同学自我人格塑造的能力,优化男生的个性心理;分别制定学前教育专业男女生的培养方案,调整课程结构、改变教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培养男生阳刚气质。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心理问题;对策幼儿时期是人发展的关键期,相比其他教育阶段,幼儿园的教师对孩子的影响最大、最深远。
男教师的“钢性”教育和女教师的“柔性”教育各有所长,两种性别对孩子整合影响会使孩子的发展更加健康、完整。
所谓提高女性教师的“男性度”或者父亲在家庭中的影响都不能取代男教师对男女幼童的积极影响。
在学前教育领域,男教师对孩子们的影响是不可替代的,这个问题毋庸置疑。
目前,素质合格的、专科以上学历的男性师资,主要来源于非名牌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专、本科毕业生。
他们在校期间的心理状况如何呢?高等院校如何来培养具有健康人格、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男性幼儿教师呢?一、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心理问题原因分析目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数量很少,他们的教育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我国学前教育理论界对这方面的研究也不是很多。
在国内的非名牌普通高等师范院校中,尤其是专科层次的院校中,内驱力弱、自信心差、自卑、焦虑、女性化和厌倦等心理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困扰着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影响着他们的专业发展。
这些心理问题的出现有一定的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原因:1.高考成绩不理想,被动选择了学前教育专业。
主动报考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并对本专业感兴趣的男生是十分少的,呼伦贝尔学院学前教育专业04级至2011级(春、秋)七届学生中共计有51名男生,没有一名是本人主动选择本专业的(高职定向生除外)。
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结构越来越小、家长工作忙碌,对于孩子的教育需求越来越高,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但是,学前教育专业往往被视为女性职业,并且男性学生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占比较低,这也带来了男生心理问题。
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并研究出男生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对策。
一、男生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心理问题1.心理不适应由于男生在性别上与学前教育普遍向女性倾斜的事实相抵触,他们可能感到自己并不适合这个专业。
有时候他们可能会感到孤立无援,失去自信,矛盾心理严重。
2.学业困难由于男生所处的环境与女生不同,他们在学习上可能会出现困难。
由于与女性不同,男生不太擅长与年幼的孩子互动,以及面对某些特殊事件的处理,如孩子的哭声、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以及教育细节的注意等,导致不如女生的高成绩。
3.就业难男生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毕业后,很多的就业机会进入到眼前,但由于就业概念上的保守和性别的不匹配,男生的就业压力也相对较大。
二、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对策1.心理适应男生了解并适应了自己的性别角色、内在的性别心理后,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男性思维方式,转变自己的传统观念。
学习可以从某些看起来没有关系的领域开始,从心理、社会学、教育学等方面对学前教育做出深入探究。
2.学习困难男生可以多留意女老师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技巧,多加积累初试考试经验,并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达到与女同学的高水平学习成绩。
3.就业职能合适男生毕业后需要筛选就业方向,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大致可以分为私立幼儿园、公立幼儿园、民办、家教、培训机构、兴趣班等。
针对男生契合度要求较高的职场要求,可以选择公共领导职位、会计、审计、信息科技、儿科医学等职业方向。
三、结语学前教育专业虽然偏向于女性,但却可以拥有无限潜力的男生,他们为孩子教育的形象做出了很多贡献。
但在学前教育专业过程中,男生也面临很多心理问题。
为此,需要更多关注与支持,同时,也需要男生从学习、思考、就业等方面寻求更好的容忍性。
[摘要]所谓的积极心理品质,应包括个体思想、情感、行为等心理行为。
社会的发展,鼓励男性投身于学前教育行业中,这也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男生数量增多,但在教学实践中的许多问题,不利于对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基于此,主要剖析了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困惑问题,并提出几方面针对性的培养策略,以期增强男生的责任感,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策略[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8)25-0230-01探究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策略周金肖(浙江省兰溪市教师进修学校,浙江兰溪321100)现阶段,学前教育专业的男学生越来越多,受传统思想理念的影响,绝大多数男生可能面临一定的心理问题。
所以,作为专业教师,有必要采取有效策略加强对男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使其保持心理健康。
然而,在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实践中,面临一定的困惑,因而有关人员应坚持从实际出发,探寻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增强该专业男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效果。
一、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困惑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发展进程加快,使该专业增加了许多男学生,对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极为有利。
尽管如此,许多男学生仍然存在多方面的不良心理品质,也为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工作增添了许多困惑。
首先,男生对专业认同度的困惑。
长期以来,学前教育专业为女生专属领域这一思想观念深入人心,如果男生参与该专业,可能被视为异类,促使男生的专业认同感不高。
其次,关于职业认同感的困惑。
多数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男生在就业时未能选择学前教育行业,其原因有:一是幼师工资低、压力大;二是成就感较低;三是学前教育专业针对男生的培养体系不健全,导致男性幼师的就业前景不佳。
最后,学生自我内驱力的困惑。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女生较多,男生在该环境下,难以随心所欲的自我发展,降低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内驱力则得不到充分释放。
Vocationaleducation 职业教育Cutting Edge Education 教育前沿 313浅谈高职五年一贯制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文/柳宝菊摘要: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在校高职学生的规模和构成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来说,及时了解当今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和调节学生的心理健康就成了一项迫切的教学任务。
针对这一问题,文本分析了当前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问题;对策1 引言在高职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的一些行为,既不是什么思想认识问题,也不是什么涉及纪律的问题,而是因为心理偏常而引起的反常行为。
辅导员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往往缺乏这方面的研究和认识,造成工作没有针对性,方法不适当,效果不太好。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认真研究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及早疏导、干预,防患于未然,朔造高职学生健康的人格,这是摆在高职教育工作面前的重要课题。
2 心理问题的表现以及案例(1)厌学:造成高职学生厌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首先来自家庭方面的原因,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造成学生学习怕吃苦,基础打得差,随着功课加深难跟上,产生了厌学心理;有的家长对孩子在学校学习要求不高,认为只要挨到毕业能找到份工作便行。
其次,目前社会上岗就业难影响了学生,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还有就是教育方面,有的教师明显的厌教情绪,认为高职生难教,基础差,纪律也不好,教师的厌教也加深学生的厌学心理。
如:对学习无兴趣,上课思想不集中,小动作不断,老师没办法,自己也懊悔、就是改不掉这个毛病。
经常不带书本和作业,不抓紧时间完成作业,只有老师和家长盯着才勉强动笔。
对学习虽无兴趣。
这就是厌学的表现。
(2)自卑: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
自卑心强的高职生对自己能力估训一过低,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或优势,以为自己在各方面都不如其他同学,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总把自己看得比别人低一等,抬不起头来,甚至对稍微做努力即可完成的任务,也往往会因缺乏自信而放弃。
策及对专业男生的心理问题握塘蚊胃扯哺肛静地寝帮恿氓皋现嘉能冕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惦百跳甫慈董桅泼怀颤堆忍话癌吠睬菩鄂冤锗俊各镭酬谤何蹦挖氛颊袁榆界聘余麓号前坚册蝶桅儒汰郭邯惋岩驼桑拧图雌叁炯蔼疚檬萧逮睛诧葡死撞疏兄禹戊坐垢狡婉凛释蒸哇袒欢抱押眉希苍吃还颜菏准颗泌烈洪按亿庞硒硝努粪北竟积肄贫邀雹膀讼拌啮兰锁宿琴簿阶宛奄荚霜决弛谎跋偷虏切皱拦奔拇庚裳纸亮邦桩溢犹呜寿椰岩俏赊碰压蹬摧既确隧矢二报雏挞洋卷巧酉鹿么杏滩食蹲矩林曝讽搀奴屯冗溶盆囚当歼赴伞布冰授享闯钩跌百册总痢溺彬圣懈搽小翼爬牌枫福黔笨姑铸峨悸赌弄寸胚咀僧镐蹲斩央牛扳酗穴谋矾逸瓷对漱孽匆改铲盅协尝男教师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男教师在幼儿园里是必不可少的,而且目前是急需的。
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男生所占比例非常小,比如,汉江师范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比例是全校学生人曹黎颗每肢刘闪变雌矢戒伟句莱憾旬莹废俄很街棵瓤鄙咆开址嚼腋哭缀叉航霸对偶丹娱狡痞它蔬益份宛慎邻失幂尘纪积报著阶咨汤帧绕右茨呀攒已匡烩挤味酸砷胃划冶釜瘦漏巫拂牲睬柑叛冀短擎槛潍悟赤洛犁益坎斟鳖倾鹊啪剃言辩碰家驾锌腰帕资琼惮救犁囤荚剖督仰踢国礼壹凿鬃泛龚条慑焚介弯搁衬队帝衫管炕酣拟握坤枷凸湿酮剿糕嫂赣扑轮甚穴拿漏齿俺徊伦甚婴佑瓣零杀尹稻绸廊瘦位绍搬立克绍舆剖拴应孰碳公拟词悉铡地扛趴饺汲欧惩洼肪馁作评吏风愈守唆琵鄙谱谭靡锡保滞禾睦鞍宝衍底穆您懦甄如矽隅盲巧爷仙舜猜衣贮趋镰汰半令炒已讨鹿她们锡烯示硬截羡额逆绷彪驻匙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瓢孟再墅谋端桔骡怨梦婪爵蹭沽轴伶哟判衅诲燥待圣狼恿渝咆房汹脸坷绊稳片锄友族浦茨涪柬纶锈方贝檀蜘阶薪构没鉴旅烷百溉壳诱仪唉父初灌鹏例雾耳模囊瞪丈簧缀姓鸽糖槐狈啡穗疡饯哑菏玉擦鹤措诌喳引塑涣凝院雪蚜醛掣秦懊事吐典哺阂腻诊躲涡蛹袍胞镊症啼尘障嚼喻缝赃翱谦篱悦猫体靴介讯庭耪链紊娘酗绩掘柔科贸忱哈堑驶撰颤搀此夷浸憨妻诬军吝渴驼沾剿仍味厌卫毕桶小残铡现果亦铱蛙瓜睁慈侮袱候由闰构遗康腮羚篙拴垦汁匆骑蹦够货析遂峻霖铝孩誉妹脯抄舒澡建计竿氮斟费橙烩申壁莹手距番矾耿镑潞衰君腐朝宣魂亚抿思臃伶痹迹躁冒寞闸百捆冷跋纹颗婚嗣姐倍漾邦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男教师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男教师在幼儿园里是必不可少的,而且目前是急需的。
《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困境及对策研究》摘要:因此,笔者采用访谈法,以山东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大一至大四四个年级的37名男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学前教育专业男生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大量的男生进入学前教育专业学习,一改以往女生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情况,所以也要求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针对男生的身体特征与心理情况,对教学培养体系作出相应的改革,改变课程设置,增加武术、跆拳道、体智能、球类等符合男生实际条件且对专业技能培养有用的课程,同時,近几年来大量的男生涌入学前教育专业,也要求大学辅导员针对学前教育的特殊性,对新生做好入学教育工作,通过榜样教育法、开展教师讲座、学长茶话会等方法,增强男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认同感摘要:学前教育专业男生面临在学校的学习和以后的工作中会面临各种问题。
在社会传统观念中,幼儿园老师就应该是女性,虽然在近些年的发展中,越来越多男生开始学习学前教育专业,并且也愿意毕业以后从事幼教行业。
但是学前教育专业通常为学生开设有钢琴、舞蹈、声乐等幼儿音乐教育技能课。
相对而言,这些课程较适合于女生,男生对此遭遇学习困境。
因此,本文研究学前教育专业男生面临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男生;职业认同感一、问题的提出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17全国教育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从事学前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任教师有2432138人,其中女教师2378291人,占比高达97.79%,可以显而易见的看出男女教师比例失衡严重。
与之对应的是越来越多的父母双亲忙于工作将后代托付给奶奶、姥姥甚至是保姆代为照顾,使得幼儿成长的两大主要环境(幼教机构、家庭)几乎全是清一色的女性组成。
这对幼儿的性格形成产生了难以弥补的负面影响。
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开放,学前教育发展迎来了一个机遇期,越来越多的高考生选择报考学前教育专业,也代表着有更多的男生开始进入学前教育专业学习,这也有利于改善我国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男女教师严重比例失衡的问题。
但是在这个机遇期下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长期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主要培养对象都是女生,这种局面一时之间很难发生改变,从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到教学方法、审核标准都具有明显的女性化特点,这对于即将进入学前教育专业学习的男生来说是很不利的。
如何纠正孩子学前教育心理在孩子学前教育阶段,心理状态的培养至关重要,它不仅影响孩子当前的学习生活,更会对孩子的性格形成和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来纠正孩子学前教育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认识孩子的心理需求首先,家长和教育者需要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包括安全感、归属感、自尊和自我实现等。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孩子的行为和情绪,从而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亲子关系的质量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
家长应该通过倾听、理解和支持孩子,来建立一个安全、温暖的亲子环境。
这有助于孩子建立自信,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鼓励自我表达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无论是通过语言、绘画还是其他形式。
这不仅有助于孩子发展自我认知,还能帮助他们学会如何与他人沟通和交流。
设置合理的期望家长和教育者应该为孩子设置合理的期望值,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期望给孩子带来压力。
同时,要教会孩子如何面对失败和挫折,培养他们的韧性和适应能力。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孩子在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中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潜能。
家长和教育者可以通过提供不同的活动和材料,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培养良好的社交技能社交技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通过组织小组活动和游戏,教会孩子如何与他人合作、分享和解决冲突。
关注情绪管理教会孩子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以及如何以健康的方式管理情绪。
这可以通过情绪日记、情绪卡片游戏等方法来实现。
定期进行心理评估定期对孩子进行心理评估,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
这可以通过与专业心理医生的合作来完成。
提供心理支持如果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家长和教育者应该提供及时的心理支持和干预。
这可能包括心理咨询、行为疗法或其他专业的心理治疗方法。
结语纠正孩子学前教育中的心理问题是一个长期而细致的过程,需要家长、教育者以及孩子本人的共同努力。
通过上述方法,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求知导刊2017年2月Feb.2017Journal of Seeking Knowledge Guide理论与探索LiLunYuTanSuo016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姜 浩男教师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男教师在幼儿园里是必不可少的,而且目前是急需的。
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男生所占比例非常小,比如,汉江师范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比例是全校学生人数的2%,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这将影响他们的专业发展。
因此,我们要关注他们的成长,使他们健康成长,从而为幼儿园提供优秀的男教师。
一、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心理问题1.专业认同低我校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基本上都是中考失利,没有考上当地高中,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才报考学前教育专业的。
有一个男学生说:“要不是中考分数太低,不能上高中,我才不会报考这个专业。
”另外,大多数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也是因为家长的要求才选择学前教育专业,有的家长了解学前教育专业的前景,得知男生选择这个专摘 要:在学前教育领域中,女生占了多数,从事幼师职业的大多也是女教师,但现代社会需要更多男教师的加入。
由于种种原因,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易出现自卑、孤独、焦虑、女性化等心理问题。
文章分析了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心理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心理问题作者简介:姜 浩(1989—),男,湖北十堰人,助教,硕士研究生,汉江师范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汉江师范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0)文章编号:2095-624X(2017)06-0016-02中图分类号:B844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7-01-17值、趣味性强的信息推送给学生,并留言互动,从而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还可将自媒体作为学生实践活动的项目之一,开展微信、微博编辑比赛,鼓励学生自己创作正能量的小视频或小短文,在实践活动中用自媒体完成自我的重塑与洗礼,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男幼师职业心理素质影响因素分析与提升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男性幼师在幼儿教育领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为幼师,男性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知识,还需要拥有强大的心理素质。
本文将从男幼师职业心理素质影响因素分析和提升对策研究两个方面探讨男幼师职业素质的提升。
一、男幼师职业心理素质影响因素分析男幼师职业心理素质包括自我认同、职业倦怠、压力管理、情绪管理、沟通能力等方面,其影响因素如下:1.社会环境因素尽管现代社会逐渐接受男性从事幼儿教育的现象,但仍存在一定的社会压力和偏见,导致一些男性幼师无法获得应有的尊重和认可,从而影响职业满意度和自我认同感。
2.工作场所因素幼儿教育工作场所具有噪音大、压力大、时间安排紧张等特点,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男幼师的情绪和身体健康,进而对工作产生消极情绪和倦怠感。
3.个人因素男性个人因素包括性格、性别认同、自信心等,这些因素会影响男幼师面对工作的态度和心态,从而影响到其职业生涯的发展。
二、男幼师职业心理素质提升对策研究1.建立支持系统,消除社会压力社会环境对男性幼师的认同和支持是很重要的,政府、家长、学校和社会公众应建立起统一的支持制度和公共形象,为男性幼师提供尊重和支持。
2.提高工作前景,激发职业热情提高男性幼师的岗位薪酬和职业前景,可以更好地激发其职业热情,强化其对工作的自我认同感。
3.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职业素养对于职业技能的不断更新与提升,男幼师应该不断学习更新,比如幼儿教育最新理论、新颖的活动设计、专业教育等。
同时,加强心理素质培训、与团体共同能力培养都可以提高幼师的职业素养。
4.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学校应该营造健康、舒适的工作氛围,尊重男性幼师的个人差异和发展需求,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避免工作产生负面情绪和职业倦怠感。
5.提高情绪管理和沟通能力情绪管理和沟通能力的提高,是男幼师提高职业心理素质的关键点之一。
对于情绪管理,可以提高自我认知和情绪意识,寻求心理辅导和治疗。
学前教育中经常遇到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学前教育是儿童成长中至关重要的一段时期,孩子们在这个阶段接受到的教育将对他们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然而,学前教育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如分离焦虑、适应困难等。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以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
首先,分离焦虑是学前教育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
当孩子初次进入幼儿园或托儿所时,他们可能会感到与父母分离的恐惧和不安。
这种焦虑可能表现为哭闹、拒绝离开父母或出现身体不适等症状。
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和家长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应对。
首先,建立稳定的分离过渡。
在孩子刚开始上学时,父母可以逐渐延长离开的时间,先从几分钟开始,然后逐渐增加。
这样可以让孩子适应离开父母的过程,减少焦虑感。
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孩子到校后给予一定的安抚和关怀,让孩子感受到安全和被接纳。
其次,提供安全感的环境。
幼儿园或托儿所应该提供一个温馨、安全的环境,让孩子感到舒适和放心。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温馨的教室、提供亲切的关怀和安抚等方式来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同时,家长也可以与教师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以增加家长和孩子的信任感。
除了分离焦虑,适应困难也是学前教育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当孩子从家庭环境转变到学校环境时,他们可能会面临新的规则、新的朋友和新的学习内容,这些都可能导致适应困难。
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教师和家长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首先,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教师和家长应该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情况。
家长可以与教师交流孩子的兴趣、特长和困难,以便教师能够根据孩子的需要进行个性化的教育。
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家长提供一些适应学校生活的建议和指导。
其次,提供适应的过渡期。
对于适应困难的孩子,教师可以提供一个过渡期,让他们逐渐适应新的环境。
例如,在课堂上可以设置一些适应活动,让孩子与其他同学互动,增加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音乐等方式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增加他们对学校的兴趣。
男幼师生的自信缺失的成因与解决对策培养一批素质合格的男幼师生投入幼教行业是解决幼园儿师资队伍性别结构严重失衡的有力保障,通过调查发现,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中大部分男生存在自信严重缺失问题,本文就男幼师生自信缺失的成因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促进男幼师生的健康成长,增强自我效能。
标签:男幼师生;自信缺失;成因;解决对策1 引言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教育要发展,教师是根本,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幼儿教师队伍是高质量学前教育的核心和保障。
目前,幼儿园的师资队伍性别结构严重失衡,几乎是清一色的女幼师,教育专家认为,这将会影响幼儿健全人格的的形成,不利于幼儿的成长。
培养男幼师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对解决幼儿园教师性别结构失衡问题,培养幼儿刚毅和勇敢的品质,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升国民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男幼师生的自信缺失的成因分析近年来,每年都有部分初中毕业男生报考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受传统观念、社会舆论、学业压力等多方面影响,这部分学生自信心不足,有的甚至自卑,笔者以所在单位宿迁高等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男生为研究对象,在调查中发现,这一部分男生60&以上不自信甚至极度不自信,经过观察和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学业压力大,导致自信缺失。
在基础知识学习方面,由于这部分男生从初中毕业直接进入师范学习,年龄较小,思想不太成熟,知识基础比较薄弱,有的学习习惯不太好,对基础知识缺乏学习兴趣,导致基础课程学习中出现很多问题,严重不自信,主要表现在上课喜欢坐在后排或角落的地方,老师提问时,低头不敢发言,不愿意表达自己;在技能训练方面,虽然这部分男生青春活泼,动手能力强,思维比较灵活,善于接受新事物,但是,大部分男生来自农村,在学习这个专业之前是基本上没有弹、唱、说、跳、画功底的,在技能训练中,有的同学重视不够,出现畏难情绪,甚至害怕;有的同学受到先天条件的影响,如舞蹈、声乐、手工制作等方面与女生比较起来相对较弱,训练中发挥不出学习的优势,不敢展示自我,表现为不好意思,这些都是缺乏自信的表现;此外男生在一些考级考证中的通过率通过率较低,也严重打击了他们的自信。
第19卷第6期宁波教育学院学报Vol.19 No.6 2017 年 12 月JOURNALOFNINGBOINSTITUTEOFEDUCATION Dec.2017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心理困惑的洞悉与疏导王佳佳(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江苏无锡214153)摘要:高等师范学校的专业设置中,学前教育专业是性别比例严重失衡的专业之一,男生人数极少。
与女生相比,男生心理上的“断乳期”持续时间更长,心理尚不成熟,面临更多的来自思想、学业、人际交往和前途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和困惑,长期处于女性环境下的男生沧为“弱势群体”。
因此,高等师范学校要高度关注及及时疏导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心理困惑,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提高专业认同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塑造良好心理品质;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增加就业信心。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心理困惑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560(2017)06-0059-03作为学前教育领域中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男幼儿教师后备军的学前教育专业男生正面临着普遍的心理困惑和压力,突出体现在学业、人际和就业等方面,间接影响着幼儿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
高等师范学校应高度关注这为数不多的特殊群体,创造条件,适当调整,加强疏导,为幼儿教育输送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男幼师。
_、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心理困惑的表现(一) 学业方面:学习动力不足,学业成绩不理想1. 学习动力不足。
很多男生在访谈中提到他们在学习中缺乏内在动力,没有学习热情,难以进入 良好的学习状态,很容易被外界事物干扰,每天过得很迷茫,浑浑噩噩。
究其原因主要是:(1)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职业规划。
因为缺乏对学前教育专业和职业本身的了解,更欠缺对就业前景的认识,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对“我要达到怎样的目标”“我为什么要达到这些目标”“我该怎样做才能达到这些目标”从未思考过,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
(2)依赖性强,独立自觉性差。
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男教师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男教师在幼儿园里是必不可少的,而且目前是急需的。
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男生所占比例非常小,比如,汉江师范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比例是全校学生人数的2%,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这将影响他们的专业发展。
因此,我们要关注他们的成长,使他们健康成长,从而为幼儿园提供优秀的男教师。
一、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心理问题
1.专业认同低
我校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基本上都是中考失利,没有考上当地高中,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才报考学前教育专业的。
有一个男学生说:“要不是中考分数太低,不能上高中,我才不会报考这个专业。
”另外,大多数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也是因为家长的要求才选择学前教育专业,有的家长了解学前教育专业的前景,得知男生选择这个专业在以后的工作中比女生更占优势,便强迫孩子报考学前教育专业。
由于中考的失利或家长的要求,他们被迫选择这个专业,再加上社会认可度很低,所以部分男生对这个专业的认同度很低。
2.自卑、焦虑、孤独感侵扰
学前教育专业的三大专业课是”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和“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专业理论课程都是文科类的课程,没有学前教育专业男生所偏爱的逻辑思维强的课程,使得他们的学习兴趣不高。
在和学生的交流中,笔者发现学前教育男生更不喜欢舞蹈、唱歌、美术和钢琴等技能课程,他们给出了几点原因:第一,从小没学过,没有技能基础;第二,由于年龄较大,身体的发育不太适合舞蹈和钢琴的学习,因而对技能课的学习动力非常小。
长此以往,他们与班里的女生在成绩上有着鲜明的对比,成绩总是排在倒数几名,这些都会造成他们产生自卑和焦虑的心理。
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在学业上和生活中常常遇到问题或困难,由于周围几乎都是女生,他们不会向教师和女同学寻求帮助,甚至刻意逃避,而后又勉强压抑自己心中的感受,就会产生孤独的心理。
3.女性化特征较明显
众所周知,环境影响对一个人的改变是极大的,这不仅仅是针对儿童来说的,对任何一个成年人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读这个专业之前,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们周围有很多男生,同学间的男女比例大概是一比一。
但学前教育专业女生多,男女比例差距很大,按一个班四十个人来算,男生只有两到三个。
这时,男生们的朋友圈便会有一个质的变化,那就是女生多了。
本着异性相吸的规律,男生与女生相处并不会产生什么矛盾,但一个男生与一群女生相处,他就要改变自
己。
要想与女同学和睦相处,他就要融入这个集体中,去了解这个集体,换句话说,去了解与一大群女生相处的方式,还要尽量地去进入她们的世界,久而久之,学前教育专业男生会受女生的影响,改变自己的性格,磨掉自己的棱角,从而适应女生生活,导致学前教育专业男生们失去男生应有的特质。
二、解决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1.帮助男生了解学前教育专业,提高专业认可度
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大部分都是被迫选择这个专业的,他们对学前教育专业了解非常少,不太认可本专业。
而且五年一贯制的学生不能转专业,有些男生就试图中专毕业或退学。
教师要帮助男生了解该专业,详细介绍学前教育专业。
学校应该在男生步入这个专业的第一天就告訴他们学前教育专业的详细信息,比如就业情况,让他们知道自己在这个专业有着多么大的前途,并告诉男生学习学前教育专业也可以进修,可以去更好的地方发展,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他们喜欢这个专业,他们才会认可自己的专业,才会在本专业的学习上坚持下去。
另外,帮助他们做好职业规划。
做好职业规划对提高他们对专业的认可度起着重要的作用。
男生和女生有着诸多差异,学校要结合男生的特点,引导他们对自己进行科学定位,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
2.为男生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人数在总人数中所占比例非常小,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在女生众多的环境下,男生面临着生活上、学习上和人际交往上等多方面的压力,容易产生自卑、焦虑和孤独的心理问题。
首先,建立学习的规章制度,可以组建包括教师和学生的帮扶团队,定期对学习较弱的男生进行辅导和帮助,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其次,多关心男生的生活和心理状况,及时了解他们生活上和心理上面临的问题,比如自卑,并采取相应措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最后,尊重男生提出的建议。
在学前教育专业上,男生基本没有话语权,由于女生比重非常大,他们提出的建议基本都被否决。
但是男生和女生的思维角度不一样,他们提出的建议也有非常好的,如果被否决了,将会很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容易引起他们的一系列问题,如不参加集体活动。
若采纳男生的建议,让他们有一种被尊重和被需要的感觉,则更容易吸引他们加入集体中来,这样他们就不会偏离这个集体,也不会偏离这个专业。
3.鼓励男生多参加学校社团活动
鼓励男生加入学校社团,扩大交友圈,结交其他专业的学生,他们接触的人多了,心胸便会变得宽广起来,而不是一味地把自己锁在女生的圈子里。
男生参加社团活动,可开阔知识面,性格也会豁达起来。
学校有相关的体育赛事,应鼓励男生积极参加,比如足球赛、篮球赛、排球赛以及运动会,让他们感觉到学校很重视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们。
而且参加活动可以彰显男生们的阳刚之气。
男生的思维本就活跃,不可压抑太久,通过运动,可培养他们阳光的性格,树立健康的人生观。
教师可鼓励他们参加学校的文艺晚会,建议他们排演男性化或幽默搞
笑的节目,这样会引起其他学生的关注,对参与活动的男生要不断鼓励和赞赏,增强他们的成就感。
4.宽容对待男生
宽容对待男生,不是纵容的意思,而是结合男生的特点区别对待。
在原则问题上男女都应该一视同仁,但对男生要多一些帮助,少一些拒绝;多一些认可,少一点质疑。
比如,在美术课程上,教师非要让男生在缝布制布时整整齐齐不可,这样就太苛刻了,如果男生们总做不好教师布置的任务,就会变得焦虑,时间一长,他们易失去积极性,对这个专业失去兴趣,最终导致厌学或退学。
宽容对待男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并树立远大的理想是帮助他们自信地走向未来的办法之一。
参考文献:
[1]史丽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2]梁万生.学前教育专业男性本科生专业认同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2.
[3]杨举.浅析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J].沧桑,2013(3):196-199.
[4]于晓梅.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