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死亡情况
- 格式:docx
- 大小:23.54 KB
- 文档页数: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的损失1、苏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损失:(1)苏芬战争(1939年11月至1940年3月):苏军死亡4.9万,受伤15.9万人次。
(2)苏德战争(1941年6月至1945年5月):苏军死亡681.7万,被俘或失踪445.6万人,伤病1832万人次。
附:苏德战争双方历年损失数:1941年:德军损失85万人。
其中死亡30万人、被俘或失踪数千人。
苏军损失447万人。
其中死亡80万人、被俘或失踪234万人。
1942年:德军损失200万人。
其中死亡50万人,失踪或被俘约10万人。
苏军损失737万人。
其中死亡174万人、被俘或失踪152万人。
1943年:德军损失290万人。
其中死亡70万人,被俘或失踪约20万人。
苏军损失786万人。
其中死亡194万人、失踪或被俘37万人。
1944年:德军损失300万人。
其中死亡123万人,被俘或失踪约60万人。
苏军损失688万人。
其中死亡160万人、失踪或被俘17万人。
1945年:德军损失约300万人。
其中死亡50多万人,被俘或失踪约70多万人。
苏军损失301万人。
其中死亡73万人、失踪或被俘7万人。
合计:德军(含党卫队)在苏德战争中损失累计近1200万。
其中死亡320多万人、被俘160万人(不含1945年5月9日后投降或受降者的120多万德军)、伤病累计约700万人次。
最终死亡人数为380万(含死亡的俘虏)。
以上数据包括奥地利、苏台德、阿尔萨斯等地的德意志人,但不包括1945年后大量参战的人民冲锋队之类的民兵组织的损失。
苏军在苏德战争中的损失累计为2959.3万。
其中死亡681.7万人、被俘或失踪445.6万人、伤病累计1832万人次。
最终死亡人数为865.6万(含死亡的俘虏)。
抗日战争中国死亡人数有多少中国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抵抗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始终存在着两个战场,即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
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抗日战争中国死亡人数,希望你喜欢。
抗日战争中国死亡人数军队伤亡日本方面抗日战争期间,在华日军人数最多时有近200万,协助日军的中国“伪军”最多时超过100万(整个抗战期间“伪军”总人数约为210万)。
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死亡的人数约为44万人(日本厚生省1964年调查后统计)(不包括印缅战场上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和美英协同歼灭的约16万日军及苏军在东北消灭的日军。
);另一说日军损失48万3708人,而伤者更达193万4820人(中华民国国防部1946年统计)。
国军方面据中华民国国防部1946年统计,国民政府军作战伤亡322万7926人、病亡42万2479人,总计损失365万0465人;军令部统计自七七事变以来陆军阵亡131万9958人、负伤176万1135人、失踪13万0126人,空军阵亡4321人、负伤347人。
中共方面《中共抗日部队发展史略》记载:中共抗日部队人员损失共计58万4267人,其中伤29万0467人、亡16万0603人、被俘4万5989人、失踪8万7208人。
平民伤亡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平民则约有900万死于战火,另有800万平民死于其他因素,9500万人成为难民。
而据蒋梦麟的回忆录称有1400万壮丁被拉夫后死于饥饿疾病。
另有估计中国抗战直接人口损失可累计之估计数为2062万人,合可累计之战争直接伤残人口,军民伤亡最低限为3480万人;同时,还有估计认为,中国抗战直接伤亡人口合计可能在4100万上,合战时失踪被俘等项数字,战争直接给中国造成的死亡、伤残及失踪等项人口损失共计超过4500万人;而从人口损失的角度看,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损失总数应在5000万人以上。
抗战胜利后,抗战赔偿委员会作出的《中国责令日本赔偿损失之说贴》指出,沦陷区有26省1500余县市,面积600余万平方公里,人民受战争损害者至少在2亿人以上。
二战太平洋战役太平洋战役(英语:Pacific War,日语:太平洋戦争、大东亜戦争)是二战中以日本帝国为首的轴心国和以英美国为首的同盟国于1941年12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期间进行的战争,范围遍及太平洋、印度洋和东亚地区。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二战太平洋战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二战太平洋战役战争概述太平洋战争(1941年12月8日;1945年8月15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主要以太平洋和周围国家为战场。
由日本和美国等同盟国家交战,战争爆发自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开始,日本空袭美国太平洋基地,美国对日宣战后,与日本交战多年的中国也跟着宣战,纳粹德国和意大利王国也对美宣战,欧亚两大战场合一。
直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太平洋战争参战国家多达37个,涉及人口超过15亿,交战双方动员兵力在6000万以上,历时三年零几个月,伤亡和损失难以统计。
参与太平洋战争的同盟国包括美国、中国、英国、英属印度帝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荷兰流亡政府、自由法国和苏联。
轴心国则主要是日本和其建立的傀儡政权,包括满洲国、汪精卫政权,以及泰国。
另外,日本在其殖民地(如韩国、台湾)征召了不少兵力,在中国也有很多亲日派参与战争。
这场战争除了日美两国大型海上战斗外,同时也导致位于欧洲轴心国集团的灭亡、日后的冷战局势、原子弹的使用、反殖民浪潮和日本与中国政治发展,对亚洲与太平洋周边国家未来发展影响甚巨。
二战太平洋战役战争背景太平洋战争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份,但与欧洲战场不同的是,它的起因源自更早的中国抗日战争和先前日本与欧美列强等国所累积的矛盾和冲突。
1937年,日本因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而投入大量物资和人力,国力虽持续消耗却无和谈之迹象,加上与欧美国家关系的恶化,使得日本在国际上日渐孤立,最终美国、英国和荷兰对日本实行经济制裁,断绝其战争物资的输入,前者提出恢复贸易的条件为从中国撤军。
日本在与欧美列强发动战争与撤兵间选择了前者,并计划夺取亚洲的欧美殖民地。
抗日战争损失及伤亡人数统计表光看中国的大家的确觉得中国在2战中受害严重其实战争是残酷的被地面战争波及到本土的几个国家损失都很惨重看看二站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伤亡大家可能就知道了另外的就是这个中国军队死亡的数字可能不太准其他资料显示的到中国军队伤亡的都是130万-180万之间不过当时很多是中国人民自发组建的人民抗日队伍(象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那样)很多后来也加入了我们的正规队伍难以清晰区分计算世界上各国认可的官方统计中:在第二战中,全球军民死亡人数超过5500万,受伤人数超过1.3亿,伤亡总数达1.9亿人。
其中,平民死亡人数约2730万人。
盟军军队中,苏联军队死亡人数890万,中国军队死亡148万,英国军队死亡人数38万,美军38万。
法西斯国家也受到重创:德国军队伤亡总数达1170万人,士兵死亡人数达600万;日本军队伤亡人数为216.1万人。
也就是说中国平民死亡数占了世界总认输的的1/4 而军队死亡数只是苏联的1/7,德国的1/9,日本的1/2。
以当时中国远远落后于这3个国家的军事科技(人家坦克飞机就几万辆中国抗战初期连机枪炮兵部队都没有)只损失这个数字我们就打败了有先进武器的日本的确是值得我们骄傲的其中人民抗日起到了很大作用也付出了很多代价(应该里面还算上了国民党抗日部队的伤亡了)要不说打的是日本是被我们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淹没的呢。
哎再看看世界上其他国家吧各大战场死伤数:苏德战场:苏联红军共死亡880万人。
德军以及7个仆从国军队共死亡572万人。
双方死亡比例1.54:1北非和西南欧战场:盟军共死亡90万人(美军25万,英军35万,法军20万,其他国家10万人),轴心国军队共死亡55万人(德军50万,意军5万),双方死亡比例1.7:1中国战场:中国军队共死亡148万人,日军死亡44万人,双方死亡比例约3.36:1太平洋战场:日军死亡138万人,美军死亡12万人,英军3万,双方死亡比例约9.2:1远东战场:日军死亡10万人,苏军死亡1万人,双方死亡比例10:总表:国名死亡受伤合计死伤苏联2680万3300万6000万中国1800万1700万3500万德国800万2000万2800万波兰650万100万750万日本290万400万690万南斯拉夫170万300万470万美国38万150万190万英国40万120万160万意大利20万50万70万法国30万20万50万二战伤亡概况苏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损失:(1)苏芬战争(1939年11月至1940年3月):苏军死亡4.9万,受伤15.9万人次。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以纳粹德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为首的法西斯军国主义国家为轴心国一方,以三巨头美国、英国、苏联为首的反法西斯国家同盟国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希望你喜欢。
第二次世界大战分析中文名称: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部队:同盟国、轴心国战争结果:同盟国获胜时间: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地点:欧洲,东亚,东南亚,北非,太平洋,大西洋,地中海人物: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希特勒裕仁天第二次世界大战详情防御阶段1939年9月1日,德军集中强大的兵力,在大批飞机、坦克的配合下,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袭击。
波兰军队奋力抵抗,但波兰军队陈旧的武器装备和落后的战术,根本无法抵挡德国法西斯的“闪电战”。
波兰军队节节败退,波兰很快大片土地沦陷,英、法对德国宣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英、法对德国宣战后,没有对德国法西斯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致使波兰军队孤军奋战。
1939年9月,波兰覆亡。
苏联趁德军侵入波兰之际,开始向西扩展疆域,建立了所谓的“东方战线”。
1940年,德国发动“闪电”攻势。
(称“白色闪电”。
1940年4月9日攻占丹麦和挪威,5月10日攻占荷兰、比利时、卢森堡、随后进攻法国。
)1940年5月10日,德军决定采用“曼斯坦因计划”完成对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比利时等国的占领。
同时,德军绕过法军重兵设防的马其诺防线,侵入法国境内。
1940年5月,英法联军在法国进行敦刻尔克大撤退。
英法军队大部分撤入英国境内,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的力量。
1940年6月,德国对法国发动了总规模的进攻,意大利也趁火打劫,对法国宣战,6月22日,法国投降。
[20] 1940年7~10月,希特勒发出了关于入侵英国的命令(海狮计划)。
德军对英国发动猛烈的空袭和潜艇战。
企图迫使英国屈服。
丘吉尔首相领导英国军民奋起反抗,粉碎了希特勒的阴谋。
德国遭到了发动侵略战争以来的首次失败。
序幕(1918——1939)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
1919年01月18日巴黎和会。
1919年06月28日凡尔赛条约。
1920年01月16日国际联盟首次会议。
1922年10月27日墨索里尼任意大利总理。
1926年12月25日日本良人天皇去世;其儿子裕仁天皇继位。
1931年09月18日9.18事变爆发;日本入侵中国东北。
1932年05月15日日本温和派首相津吉被刺。
1933年01月30日希特勒担任德国总理。
1935年10月03日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1936年02月29日日本激进军人的反叛被制止;保守军人获得政权。
1936年07月17日西班牙爆发内战;意大利和德国派兵援助佛朗哥。
1936年10月25日签订罗马—柏林轴心国盟约。
1936年11月25日日本与德国签订反共产国际条约。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
1936年12月25日中国国民党和共产党同意一致抗日。
1937年01月19日日本终止限制日本海军规模的华盛顿会议条约。
1937年07月07日7.7卢沟桥事变爆发;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1937年12月12日日本轰炸长江中的美国炮舰。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
1938年03月12日德国入侵奥地利。
1938年10月01日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03月28日马德里被佛朗哥的军队占领。
1939年08月23日苏联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1939年——1939年09月01日德国入侵波兰。
1939年09月03日英法对德宣战;英国“阿瑟尼亚”班船被德国潜艇击沉,大西洋战役开始。
1939年09月17日苏联进军波兰。
1939年09月27日华沙向德国投降;英国勇敢号航空母舰被德国潜艇击沉,大西洋战役的首次大规模海战失利。
1939年10月14日德国U—47潜艇攻击在斯卡帕湾的安克雷奇舰队,击沉皇家奥克号战舰。
1939年11月30日苏联进军芬兰。
中国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和作用一、中国战场是东方反法西斯的主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苏联为主的欧洲各国承担了抗击德、意法西斯的重任,而中国则是抵抗日本法西斯的主要力量,中国战场是东方反法西斯的主战场。
中国的抗日战场开辟最早。
世界法西斯侵略的第一把战火是日本点燃的。
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发动侵略我国东北的战争,打响了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第一炮,从而在远东形成第一个战争策源地。
这比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早两年多。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华局部战争不断扩大。
从“七七事变”全面侵华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它完全按照“田中奏折”所确定的侵略计划来实施,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而且对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
日本军国主义者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敌人,也是亚太地区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敌人。
因此,我们不能把“九一八事变”看作中日两国地区性的一般军事冲突,而应把它看作日本军国主义企图建立军事独裁法西斯专政,实现独占中国、建立大东亚帝国的“大陆政策”的第一步。
这是法西斯武装侵略中国的开始,也是中国人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 1937年,日本法西斯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抗日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最早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战场。
而欧洲战场直到1939年9月才开始对德国法西斯的抵抗,太平洋战争则迟至1941年12月才爆发。
中国战场的抗日战争,有效地遏制了日本侵略者的野心,推迟了二战的爆发时间。
中国的抗日战争持续时间最长。
“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
在这长达14年艰苦的岁月里,中国人民在极少外援的情况下,不但投有一刻停止与日本侵略者的斗争,而且逐步由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从分散抵抗到团结御敌,由防御、相持,到战略反攻,最终取得了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伟大胜利。
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经历了这长达14年的反法西斯斗争。
中国战场牵制日本法西斯军队最多。
中国是抵抗日本侵略者最广阔的战场,也是与日寇作最激烈的战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伤亡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伤亡统计[编辑]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跳转至:导航、搜索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直接死于战争及与战争相关原因(如因战争导致的灾害、饥馑、缺医少药、传染病蔓延、征兵、征募劳工、屠杀等)的人约为7000万(欧非战场约占三分之二,欧非战场死亡人员中的三分之一是死于纳粹集中营或是被纳粹集体屠杀、虐杀的,占二战中遭交战各方刻意屠杀、虐杀的平民及战俘总数的80%以上)。
在这7000万人中苏联占2660万(1941年-1945年,军人占35%,苏联方面因战争造成的伤病人数也是及其巨大的,仅在册军人的伤病累计数便高达1830多万人次),中国约占1800万人(1937年-1945年,其中军人约占15%,另外因战争造成的伤病者累计约1600万人次,因此伤亡累计约为3500万人。
河南省尤其惨重,仅仅两次灾难就导致400万人死亡,1938年的“花园口决堤事件”,死难的89万人中有32万在河南,1942年大旱引发的饥荒又导致300多万人死亡)。
7000万人按死因可分为三类:一是死亡的军人;二是死于屠杀虐杀的平民及战俘;三是死于战争相关原因的人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军人死亡人数合计约有1800多万(不含死亡的俘虏);死于交战各方刻意杀戮的平民和战俘大概也有1800多万(其中80%以上死于纳粹德国之手);而死于战争相关原因如因战争导致的灾害、饥馑、缺医少药、传染病蔓延、征兵、征募劳工等的人数则在1500-3000多万(这个主观性比较强,看所在国怎么划定相关原因的范围了,中华民国和苏联等国后来都大幅调增了各自的死亡人数,正因如此二战死亡人数便有了5000万到7000万的变化)。
比如中华民国现在所列的伤亡数为3500万,其中死亡占1800万,而在这死亡的1800万人中属于前两类死因的人数大概占20%,苏联前两类的死亡人数则要占到死亡总数的一半以上,中华民国死亡的1800万人中还包括了诸如1942年河南大旱引发饥荒而死亡的300多万人以及其他非沦陷区各种原因的非正常死亡,因为战争导致救援无力灾情扩大,把这些死亡列入也是合理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事件简述一、大战前的局部战争1、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中国的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并迅速占领中国的东三省,成立由关东军控制的伪满洲国。
2、1935年10月3日,意大利军团入侵独立的埃塞俄比亚,7个月之后,埃塞俄比亚被征服。
3、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一同支持西班牙佛朗哥政权发动叛乱,西班牙内战爆发,英法则严守中立政策,1939年西班牙共和政府被颠覆。
4、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签订之后苏联开始大规模援助中国,并派遣航空兵参与中国对日作战,苏联成为抗战初期中国的主要援助国。
1938年和1939年,苏日之间由于满洲国边境问题爆发张鼓峰事件和诺门坎事件,苏军全歼进犯日军。
为了避免两面作战,1941年,苏联在苏德关系非常紧张的时候和日本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该条约除了规定互不侵犯外,还互相承认了对方在外蒙古和满洲的现实利益,苏联中止了大部分对华的援助。
二、英法绥靖政策的失败英国和法国对德国一系列的侵略扩张行为采取了绥靖政策。
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西班牙内战时的英法则严守中立政策。
1938年9月,召开慕尼黑会议,强行将捷克的领土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英国法国把绥靖政策推向顶点,如此明目张胆的姑息被史学家讥讽为“慕尼黑阴谋”。
美国立场的改变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对德国和日本的扩张野心已经了如指掌,但是孤立主义和中立主义思想却弥漫著整个美国,美国人普遍对他国的战争不感兴趣。
所以罗斯福只能向反法西斯国家提供物资援助,但常常遭到严格执行中立政策的国会的阻挠。
直到1941年3月,美国国会才在西欧战事吃紧,全世界都有陷入战火危险的时候通过《租借法案》,这个法案授权总统向他认为防务至关重要的国家提供军火和战争物资,至此,美国已由中立国成为事实上的反法西斯国家。
同年8月,罗斯福和英国首相邱吉尔在军舰上举行会谈,并签署旨在摧毁纳粹政权的《大西洋宪章》。
二战伤亡人数统计_2200字1、苏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损失:(1)苏芬战争(1939年11月至1940年3月):苏军死亡4.9万,受伤15.9万人次。
(2)苏德战争(1941年6月至1945年5月):苏军死亡681.7万,被俘或失踪445.6万人,伤病1832万人次。
附:苏德战争双方历年损失数:1941年:德军损失85万人。
其中死亡30万人、被俘或失踪数千人。
苏军损失447万人。
其中死亡80万人、被俘或失踪234万人。
1942年:德军损失200万人。
其中死亡50万人,失踪或被俘约10万人。
苏军损失737万人。
其中死亡174万人、被俘或失踪152万人。
1943年:德军损失290万人。
其中死亡70万人,被俘或失踪约20万人。
苏军损失786万人。
其中死亡194万人、失踪或被俘37万人。
1944年:德军损失300万人。
其中死亡123万人,被俘或失踪约60万人。
苏军损失688万人。
其中死亡160万人、失踪或被俘17万人。
1945年:德军损失约300万人。
其中死亡50多万人,被俘或失踪约70多万人。
苏军损失301万人。
其中死亡73万人、失踪或被俘7万人。
合计:德军(含党卫队)在苏德战争中损失累计近1200万。
其中死亡320多万人、被俘160万人(不含1945年5月9日后投降或受降者的120多万德军)、伤病累计约700万人次。
最终死亡人数为380万(含死亡的俘虏)。
以上数据包括奥地利、苏台德、阿尔萨斯等地的德意志人,但不包括1945年后大量参战的人民冲锋队之类的民兵组织的损失。
苏军在苏德战争中的损失累计为2959.3万。
其中死亡681.7万人、被俘或失踪445.6万人、伤病累计1832万人次。
最终死亡人数为865.6万(含死亡的俘虏)。
以上数据包括内务部队及边防军等,也包括与德国的盟军作战所遭受的人员损失,但不包括尚未到所在部队报到的在途新兵,如包括新兵,则死亡人数约为737万人,最终死亡人(3)苏军参与的另外几场战争(如苏波1939.9数为915.3万人。
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死亡情况4.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死亡情况(不含被俘及伤病):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总计为185万人:(1)对美英等国作战死亡129万人(包括飞虎队在中国战场打死的日军)。
主要分布于菲律宾(52万)、缅甸(18万,包括中国远征军打死的1万多日军)、冲绳(10万)等等。
(2)在xx战场死亡44万多人(1937年7月-1945年10月,伤、亡、俘累计则为133万。
另外1931年9月-1937年7月间损失累计为17万,其中死亡2.6万)。
(3)苏日战争死亡8.3万人(1945年8月9日-1945年8月21日)等等。
1、xx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损失:(1)xx(1939年11月至1940年3月):xx死亡4.9万,受伤15.9万人次。
(2)xx战争(1941年6月至1945年5月):xx死亡681.7万,被俘或失踪445.6万人,伤病1832万人次。
附:xx战争双方历年损失数:1941年:德军损失85万人。
其中死亡30万人、被俘或失踪数千人。
苏军损失447万人。
其中死亡80万人、被俘或失踪234万人。
1942年:德军损失200万人。
其中死亡50万人,失踪或被俘约10万人。
苏军损失737万人。
其中死亡174万人、被俘或失踪152万人。
1943年:德军损失290万人。
其中死亡70万人,被俘或失踪约20万人。
苏军损失786万人。
其中死亡194万人、失踪或被俘37万人。
1944年:德军损失300万人。
其中死亡123万人,被俘或失踪约60万人。
苏军损失688万人。
其中死亡160万人、失踪或被俘17万人。
1945年:德军损失约300万人。
其中死亡50多万人,被俘或失踪约70多万人。
苏军损失301万人。
其中死亡73万人、失踪或被俘7万人。
合计:德军(含党卫队)在苏德战争中损失累计近1200万。
其中死亡320多万人、被俘160万人(不含1945年5月9日后投降或受降者的120多万德军)、伤病累计约700万人次。
最终死亡人数为380万(含死亡的俘虏)。
以上数据包括奥地利、苏台德、阿尔萨斯等地的德意志人,但不包括1945年后大量参战的人民冲锋队之类的民兵组织的损失。
xx在xx战争中的损失累计为2959.3万。
其中死亡681.7万人、被俘或失踪445.6万人、伤病累计1832万人次。
最终死亡人数为865.6万(含死亡的俘虏)。
以上数据包括内务部队及边防军等,也包括与德国的盟军作战所遭受的人员损失,但不包括尚未到所在部队报到的在途新兵,如包括新兵,则死亡人数约为737万人,最终死亡人数为915.3万人。
(3)xx参与的另外几场战争(如xx1939.9-1939.10、苏日1945.8)死伤人数均远远低于苏芬战争和苏德战争,苏波战争:xx死亡人数仅737人,苏日战争:xx损失累计3.64万人,其中死亡1.2万人。
2.xx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死亡情况(不含被俘及伤病):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总计为485万人(包括死亡的俘虏):对苏作战死亡380万人(含俘虏),其他主要分布于:xx15万、xx34万、xx1.6万、南斯拉夫5万等等。
3.中国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死伤情况(1937年-1945年,不含俘降人员):(1)国民党军队死伤363.3万。
其中阵亡132万、病亡等42.2万,受伤累计189万人次。
(2)共产党军队伤亡人数有50多万和70多万两种说法4.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死亡情况(不含被俘及伤病):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总计为185万人:(1)对美英等国作战死亡129万人(包括飞虎队在中国战场打死的日军)。
主要分布于菲律宾(52万)、缅甸(18万,包括中国远征军打死的1万多日军)、冲绳(10万)等等。
(2)在xx战场死亡44万多人(1937年7月-1945年10月,伤、亡、俘累计则为133万。
另外1931年9月-1937年7月间损失累计为17万,其中死亡2.6万)。
(3)苏日战争死亡8.3万人(1945年8月9日-1945年8月21日)等等。
5.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伤亡情况(不含俘虏):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伤亡人员总计为101.3万。
其中死亡40.5万人(阵亡占29.1万人)、受伤累计60.8万人次。
美军伤亡人员约70%分布于欧非战场,其中仅西欧战场(1944年6月-1945年5月)便有13.5万人阵亡、45.1万人(次)受伤。
6.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直接死于战争及与战争相关原因(如因战争导致的灾害、饥馑、缺医少药、传染病蔓延、征兵、征募劳工、屠杀等)的人约为7000万(欧非战场约占三分之二,欧非战场死亡人员中的三分之一是死于纳粹集中营或是被纳粹行刑队集体屠杀的,占二战中遭刻意屠杀的平民及战俘总数的80%以上),其中苏联死亡2660万人(1941年-1945年,军人占35%,苏联方面因战争造成的伤病人数也是及其巨大的,仅在册军人的伤病累计数便高达1830多万人次),中国死亡约1850万人(1937年-1945年,其中军人约占15%,另外因战争造成的伤病者累计约1600万人次,因此伤亡累计约为3500万人)。
但第二次世界大战还不是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战争,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战争是13世纪的蒙古扩张战争,13世纪的蒙古战争可称得上是真正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其战场覆及欧亚两洲,面积达2500万平方公里,造成上亿人死亡,仅仅在中国,人口便从战前的11000多万降至战后的5000万人(人口减少与死亡还不是同一个概念,因为它已抵消了出生的人口,因此实际非正常死亡人数要比人口减少数大得多),其中中原地区从768万户降至87万户,南方则从1267万户降至900万户,而当时世界人口不过4亿左右。
这场战争所波及地域之广,造成生命财产损失之惨重,不但第一次世界大战难望其项背,就连第二次世界大战也相形见绌,摄影机、照相机等机器的发明见证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烈,而700年前蒙古战争的血腥和野蛮却只能从白纸黑字中去品味了。
但不管如何,战争永远是平民百姓的噩梦,愿世界再无大战。
-----------------各大战场死伤数:xx战场:苏联红军共死亡880万人。
德军以及7个仆从国军队共死亡572万人。
双方死亡比例1.54:1xx和xxxx战场:盟军共死亡90万人(美军25万,英军35万,法军20万,其他国家10万人),轴心国军队共死亡55万人(德军50万,意军5万),双方死亡比例1.7:1xx战场:中国军队共死亡148万人,日军死亡44万人,双方死亡比例约3.36:1xx战场:日军死亡138万人,美军死亡12万人,英军3万,双方死亡比例约9.2:1xx战场:日军死亡10万人,苏军死亡1万人,双方死亡比例10:1--------------------总表:国名死亡受伤合计死伤xx2680万3300万6000万xx1800万1700万3500万xx800万2000万2800万xx650万100万750万xx290万400万690万南斯拉夫170万300万470万xx38万150万190万xx40万120万160万xx20万50万70万xx30万20万50万本人整理的资料:http:9.html回答者:wmj007 -护军统领十三级12-16 20:30第二次世界大战共有5 700多万人死亡。
其中:前xx:死亡2 060万人,是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
xx:死亡600万人,是受纳粹摧残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仅奥斯威辛等三个集中营被杀害的就有290万犹太人。
xx:死亡730万人,其中有士兵370万人。
xx:死亡81万人;xx:死亡38万人;xx:死亡33万人,xx:死亡21万人;此外,欧洲各国被希特勒分子杀害的犹太人和其他人种有500万~600万人;在xx战场,xx:死亡1 200万人;xx:死亡180万人。
两次世界大战有关数据参战国数目:61持续时间:2 194天(6年)参战国总人数:17亿人(占世界人口80%)参考资料:http:.html?si=2回答者:xhl168866 -试用期一级12-16 20:36http:去这里找找看回答者:9 -助理二级12-21 19:45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浩劫。
英法意等国伤亡人数比上次大战少,但其他国家多的惊人。
中国战后初步统计伤亡2100万,其中死亡1000万,波兰死亡了500多万,其中绝大多数是平民,然而,苏联承受了最大的生命损失,在民族心理上留下了永远难以抹去的阴影。
战后初步统计的数字,二战人类共付出了2000万苏联人,1000万中国人,500万德国人,230万日本人,40万美国人,26万英国人,16万意大利人的生命。
1995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一些国家公布了新的伤亡情况(死亡人数)如下xx2700万(伤亡累计6000万)xx1800万(伤亡累计3500万)德国680万(军人470万,其中在苏德战场死亡350万)日本234万(军人185万,其中在中国战场死亡45万,在太平洋战场死亡129万,另有8.3万被苏联红军击毙)xx及其他xx国家45万xx40万(全部是军人)波兰630万(基本上都是平民,其中300万是犹太人)南斯拉夫,170万xx81万(36万平民)xx16万xx37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