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班主题班会拒绝校园欺凌,构建和谐校园
- 格式:doc
- 大小:50.02 KB
- 文档页数:7
《杜绝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主题班会》今天我们班开了一个特别重要的班会,叫“杜绝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
老师给我们讲了什么是校园欺凌。
比如说,有的同学故意欺负别的同学,推搡、打骂,或者孤立别人,这些都是不对的。
老师还讲了一个故事,有个小朋友因为被同学欺负,都不敢来上学了,听着真让人心疼。
然后老师问我们,如果遇到校园欺凌该怎么办。
有的同学说要告诉老师,有的说要告诉家长。
我觉得我们不能欺负别人,也要勇敢地对欺负人的行为说“不”。
让我们一起努力,杜绝校园欺凌,让我们的校园充满爱和温暖。
《杜绝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主题班会》今天的班会可有意思啦,主题是“杜绝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
一开始,老师放了一段视频,里面有小朋友被欺负得哭了。
我们看了都很难过。
老师说,校园欺凌会让被欺负的同学心里受伤,不敢交朋友,不敢开心地玩。
我想到了自己,如果被别人欺负,一定会很害怕。
后来我们一起讨论,怎么才能不让校园欺凌发生。
大家都说要友好相处,互相帮助。
我决定,从今天起,要做一个善良的孩子,不让校园欺凌出现在我们的校园里。
《杜绝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主题班会》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开了一个很重要的班会哟。
这个班会是关于杜绝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的。
老师给我们看了一些图片,都是校园欺凌的场景,太可怕啦。
有个大哥哥分享了他的经历,他曾经被同学嘲笑,心里特别难受。
我们听了都很生气,怎么能这样对待同学呢。
老师告诉我们,遇到校园欺凌,不能害怕,要勇敢地说出来。
我们一起约定,要互相爱护,让我们的校园充满阳光。
“共拒校园欺凌,共建阳光校园”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明确校园欺凌的定义、表现形式及危害。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识别校园欺凌、自我保护及求助的能力。
3. 情感态度目标:增强学生的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倡导团结友爱,共同抵制校园欺凌,营造阳光和谐的校园环境。
二、教学准备1. 多媒体材料:校园欺凌案例视频、图片、PPT课件。
2. 互动环节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
3. 相关资源:校园反欺凌政策、心理援助热线等信息。
三、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5分钟)案例分享:播放一段简短的校园欺凌案例视频,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教师引导:简述校园欺凌的普遍性及其对学生身心健康的严重影响,引出本次班会的主题。
2. 校园欺凌知识普及(10分钟)定义阐述:明确校园欺凌的定义,包括言语、身体、网络等多种形式。
表现形式:列举常见的校园欺凌行为,如嘲笑、排挤、恐吓、威胁等。
危害分析:分析校园欺凌对受害者、旁观者及施暴者的影响。
3. 小组讨论(15分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问题,如“为什么有些人会成为施暴者?”、“面对校园欺凌,我们应该怎么做?”等。
汇报分享: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适时引导,鼓励学生表达真实想法。
4. 自我保护与求助技巧(15分钟)自我保护:教授学生识别潜在危险、保持冷静、拒绝欺凌等自我保护技巧。
求助途径:介绍遇到校园欺凌时的求助方式,如向老师、家长、同学求助,或拨打心理援助热线等。
5. 角色扮演与情景2“共拒校园欺凌,共建阳光校园”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明确校园欺凌的定义、类型及危害,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识别校园欺凌行为的能力,掌握应对和预防校园欺凌的方法。
3. 情感态度目标:增强学生的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形成反对校园欺凌、维护校园和谐的共识。
二、教学准备1. 多媒体材料:校园欺凌相关视频、图片、案例分析PPT。
严防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主题班会校园,那是我们学习和成长的乐园,应该充满着欢声笑语和朗朗书声呀。
可要是有校园欺凌这颗“老鼠屎”,那可就大煞风景啦!咱可得好好说说怎么严防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
你想想,大家本来都开开心心地在校园里玩耍、学习,突然冒出个爱欺负人的家伙,这多闹心啊!就好像你正吃着美味的蛋糕,突然飞来一只苍蝇,多烦人呐!校园欺凌不就是这样嘛,好好的校园氛围被破坏了。
那怎么防止校园欺凌呢?这可得从每个人做起。
咱得学会尊重别人,别老是觉着自己了不起,就去欺负那些看起来弱小的同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不足,不能因为这个就看不起别人呀。
就好比那花花草草,各有各的美,谁也不比谁差呀!还有啊,要是看到有人被欺负了,咱可不能当旁观者,得站出来说句话呀!你想想,要是你被欺负了,是不是也希望有人能帮你一把呢?大家都团结起来,那些爱欺负人的家伙不就不敢嚣张了嘛。
老师和家长们也得重视起来呀!不能觉得这只是小孩子之间的打闹。
老师们要多留意同学们的情况,发现不对劲及时处理。
家长们也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告诉他们欺负人是不对的,要善良、友爱。
这就好比给小树苗浇水施肥,让它们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
咱再说说那些被欺负的同学,可不能一直忍气吞声啊!要勇敢地说出来,寻求帮助。
你不说,别人怎么知道你受委屈了呢?就像你生病了不看医生,病怎么能好呢?同学们,校园是我们的第二个家,我们都要爱护它呀!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对校园欺凌说“不”!让我们的校园充满阳光,充满温暖,充满爱!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在校园里快乐地学习和生活,这难道不好吗?难道我们不应该为此努力吗?我相信,只要我们大家齐心协力,我们一定能建成一个和谐美好的校园!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主题班会教案:防治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校园欺凌的定义、形式及危害,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
2. 引导学生认识校园欺凌的严重性,培养学生正确应对欺凌的能力。
3. 加强家校合作,共同构建防治校园欺凌的和谐校园环境。
教学对象:初中全体学生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1. 收集关于校园欺凌的新闻案例、视频资料。
2. 准备《正向引力—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专著的简要介绍。
3. 设计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校园欺凌的认知和态度。
4. 制作PPT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开场:同学们,最近社会上发生了一系列令人痛心的校园欺凌事件,这些事件不仅对被欺凌者造成了极大的心理伤害,也严重影响了校园的和谐氛围。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防治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的主题。
展示案例:通过PPT展示以下三个案例:1. 江西宜春市奉新县某中学学生被群殴事件。
2. 湖北随州市随县厉山三中14岁男孩遭校园暴力跳楼去世事件。
4月27日媒体信息,湖北随州市随县厉山三中14岁男孩遭校园暴力,在家中跳楼去世。
家属发声:孩子性格温和,成绩特别好,两年间多次被校内同学霸凌。
有次被打时,路人报警。
3. 广西南宁三中初中部五象校区学生被欺凌事件。
新华社,一段疑似学生欺凌的视频传播。
几名穿校服的女生对一名女生持续殴打,并强行脱下该女生的上衣。
广西南宁市公安局良庆分局通报,4月18日,一名初中女生在良庆大道某小区旁,被多人欺负殴打。
已依法对涉案的8人作出行政拘留等处罚。
据央视新闻,4月18日下午放学后,南宁三中初中部五象校区的两名学生以归还手机为由,带另一名学生至附近一公园,协同多名外校学生对该学生进行欺凌,并录制手机视频。
提问:看完这些案例,同学们有什么感想?你们认为校园欺凌会带来哪些危害?学生回答:(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对校园欺凌的看法和感受)二、校园欺凌的定义与形式定义: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以学生为参与主体的一种攻击性行为,它既包括直接欺凌也包括间接欺凌。
主题班会杜绝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主题班会:杜绝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班会主题:杜绝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1. 引言(100字摆布)恭敬的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的班会主题是“杜绝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
校园欺凌是一种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习成长的问题,我们班会通过提高同学们的意识、加强教育和互相匡助,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和谐、友爱的校园环境。
希翼大家认真听讲,积极参预,共同营造一个安全、温暖的学习氛围。
2. 欺凌的定义和形式(200字摆布)校园欺凌是指学生之间以恶意、故意伤害他人为目的的行为。
它可以表现为身体上的欺凌,如打骂、推搡;也可以是言语上的欺凌,如讥笑、辱骂;还有心理上的欺凌,如排斥、恶意传言等。
欺凌行为给受害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伤害,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3. 欺凌对受害者的影响(200字摆布)校园欺凌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为了严重影响。
受害者可能会浮现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身体上的欺凌可能导致受害者受伤,甚至引起更严重的后果。
受害者往往感到无助和孤立,他们需要我们的关注和支持。
4. 杜绝校园欺凌的重要性(200字摆布)杜绝校园欺凌对于学校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个没有欺凌的校园可以提供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校园欺凌不仅伤害受害者,也对施暴者和旁观者造成为了负面影响。
通过杜绝校园欺凌,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友爱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为社会培养更多有责任感、关爱他人的人材。
5. 杜绝校园欺凌的策略和方法(400字摆布)(1)加强教育:学校和家庭应加强对校园欺凌的教育,向学生普及相关知识,让他们了解欺凌的危害和后果。
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际关系观念,培养同学们的友爱和互助意识。
(2)建立支持系统:学校应建立一个有效的支持系统,为受害者提供心理咨询和匡助。
同时,也要对施暴者进行适当的教育和辅导,匡助他们认识错误,改正行为。
主题班会杜绝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主题班会:杜绝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班会主题:杜绝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一、引言校园欺凌是指在学校或校园内,一方以言语、行为或其他方式对另一方进行侮辱、威胁、伤害等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对受害者造成身心伤害,也会影响整个校园的和谐氛围。
因此,为了营造一个安全、友善的学习环境,我们必须共同努力,杜绝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
二、校园欺凌的定义和表现形式校园欺凌是指学生之间或学生与教师之间存在的一种不公平、不平等、不尊重他人权利的行为。
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 言语欺凌:以侮辱、嘲笑、恶意揶揄等方式对他人进行言语攻击。
2. 身体欺凌:以打、推、踢等方式对他人进行身体伤害。
3. 社交欺凌:排斥、孤立、传播谣言等方式对他人进行社交伤害。
4. 网络欺凌: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侮辱、威胁、恶意揭露他人隐私等行为。
三、校园欺凌的危害和影响校园欺凌对受害者造成的危害和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心理伤害:受害者可能会出现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导致自杀倾向。
2. 学习困难:受害者在受到欺凌后,可能会因为心情不好、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而影响学习成绩。
3. 人际关系问题:受害者可能会因为欺凌事件而失去信任他人的能力,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4. 社会问题:校园欺凌若得不到及时解决,可能会导致社会问题的进一步恶化,甚至引发更严重的社会矛盾。
四、共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性共建和谐校园是全体师生的共同责任和使命。
只有在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学生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教师才能更好地教学,家长才能放心地将孩子交给学校。
共建和谐校园不仅是一种道德要求,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和学校的使命。
五、杜绝校园欺凌的措施和方法1. 增强师生的法律意识:通过法律教育,让师生了解校园欺凌的法律后果,增强法律意识,避免违法行为。
2. 加强班级管理:班主任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行为和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和解决校园欺凌问题。
第1篇一、班会背景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破坏了校园的和谐氛围。
为了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营造一个安全、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我们特此召开本次主题班会。
二、班会目的1. 让学生了解校园欺凌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道德观念;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自己的良好品质;4. 增强班级凝聚力,共同维护校园和谐。
三、班会流程1. 主持人介绍班会主题及目的;2. 学生代表分享校园欺凌的案例;3. 法律专家讲解相关法律法规;4.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杜绝校园欺凌;5. 学生宣誓杜绝校园欺凌;6. 总结发言,布置课后作业。
四、班会内容(一)主持人介绍班会主题及目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召开的主题班会是为了让大家认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共同维护我们的校园和谐。
希望通过本次班会,我们能够携手共建一个安全、和谐、文明的校园。
(二)学生代表分享校园欺凌的案例同学们,下面请一位同学分享他/她所了解的校园欺凌案例。
(三)法律专家讲解相关法律法规下面,让我们邀请一位法律专家为我们讲解一下关于校园欺凌的相关法律法规。
(四)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杜绝校园欺凌同学们,校园欺凌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杜绝校园欺凌呢?请大家积极发言。
1.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防范能力;2. 勇于揭露校园欺凌行为,及时向老师、家长反映;3. 学会关爱他人,关爱自己,尊重他人;4.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5. 加强家校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五)学生宣誓杜绝校园欺凌同学们,让我们举起右手,庄严宣誓:从我做起,杜绝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六)总结发言,布置课后作业同学们,本次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希望大家能够牢记今天的内容,从自身做起,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
课后,请每位同学写一篇关于杜绝校园欺凌的作文,字数不少于500字。
拒绝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校园欺凌的定义、形式和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尊重他人,拒绝参与或目睹校园欺凌行为。
3.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校园欺凌行为的识别与预防,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校园欺凌背后的心理动机,形成积极应对的策略。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校园欺凌的相关视频,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
案例一:2024年3月16日(周六)17时40分,接群众报警称湘南实验中学校门前发生打架事件。
公安机关迅速出警赶赴现场处置。
经查,在校大学生洪某旺(男,22岁)、马某超(男,22岁)等7人于3月16日下午来到湘南实验中学进行招生宣传,其间在校门外与该校学生张某(男,15岁)因言语琐事发生冲突。
之后洪某旺、马某超等人持细铁棍冲进学校对张某等人进行追打,导致张某受轻微伤。
目前,公安机关己将洪某旺、马某超等7名涉案人员全部抓获归案。
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案例二:邯郸一初中生遭3名同班同学杀害并掩埋:据多家媒体报道,受害人是一名男孩,就读于邯郸市肥乡区某中学。
3月10日下午,该男孩被同学约出去玩之后遇害,嫌疑人是三名学生,其中一人还是其同桌。
受害人疑似长期遭受校园霸凌。
案例三:3月16日18时10分,云南临沧市临翔区圈内乡斗阁村发生森林火情,经110人全力扑救,16日23时05分明火全部扑灭。
过火面积约5.33公顷,火灾扑救过程中3名地方扑火人员遇险身亡。
案例四:2023年10月30日,一段关于福建龙岩市侨育中学一名男生被逼吃粪便的视频引发关注。
视频显示,一名男生在厕所中用手指伸入排泄物后,被身旁的同学逼迫将手指放入嘴中,拍摄视频一方还提出“吃、全部吃进去”的要求。
案例五:江西永新县多名女初中生对另一位跪着的女孩连扇耳光,不时用脚踹其身体,殴打时间长达5分钟。
主题班会杜绝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主题班会:杜绝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一、引言校园欺凌是指在学校环境中,一个学生或者一群学生对另一个学生进行长期或者频繁的身体、语言或者心理上的伤害和威胁。
这种行为不仅对受害者造成伤害,也对整个校园氛围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营造一个和谐、友善的学习环境,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杜绝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
二、了解校园欺凌的影响1.对受害者的影响校园欺凌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可能导致受害者产生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甚至影响到学习成绩和学习动力。
2.对欺凌者的影响校园欺凌者在长期欺凌行为中,逐渐失去对他人的尊重和同理心,可能导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暴力倾向,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3.对整个校园的影响校园欺凌会破坏学校的和谐氛围,影响师生之间的信任和合作。
学生们在恶劣环境中学习,无法充分发挥潜力,也无法全面发展。
三、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干预措施1.加强教育宣传通过班会、主题演讲、校园广播等形式,向全体师生宣传校园欺凌的危害和后果,提高他们的意识和敏感度。
同时,教育学生要尊重他人,培养同理心和友善意识。
2.建立监测机制学校应建立校园欺凌的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报告欺凌事件。
可以通过班级、年级、学校层面的监测和统计,了解欺凌事件的发生情况和趋势,为制定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
3.加强师生互动教师应积极参预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及时发现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引导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4.建立支持机制学校可以成立心理咨询团队,为受欺凌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
同时,也要对欺凌者进行心理疏导,匡助他们改变不良行为。
5.加强监督和处罚学校要建立健全的处罚制度,对欺凌者进行严肃处理,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同时,对于重复犯罪的欺凌者,学校可采取更严厉的措施,包括停学、转学等。
四、共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性1.提高学习效果和谐的校园环境有助于学生集中精力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拒绝校园欺凌,构建和谐校园》详细教案15-7班一、教学理念“2014版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指出:品德学科课程应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
因此,品德教学就要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作为主要的教育资源,紧密结合儿童生活实际开展教育,引导学生投身到社会生活当中去感受、去领悟。
本节课的题材来源于前几天发生我校的一些真实案例,因此针对此现实基础,我在本次主题班会的设计上力求将新课程的理念融入本课的教学中。
在各环节中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采用真实反映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素材,引导学生讨论校园暴力的危害,再结合相关案例和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小组合作总结的方式得出应对校园暴力的措施和方法,整个过程都力求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并真正触动学生思想深处。
二、学情分析新时期的中学生生活在新媒体蓬勃发展、信息资源爆炸化的时代,一方面他们借助网络、电脑、手机等电子媒介丰富了自己的生活,甚至懂得了更多校园外的知识;但另一方面由于中学生甄选信息和辨别利弊的能力非常有限,因此在面对网络上的负面信息时容易盲目吸收和模仿。
本节课的题材正是来源于前几天发生在我校的一些真实案例:八年级学生蒋某、罗某、陆某、胡某因不满意七年级同学看自己,找借口勒索该同学200元钱;七年级学生周某与七年级学生陆某、八年级学生谭某、罗某、陆某在QQ上不文明聊天,产生口角,导致八年级三名学生伙同一名职教学生对周某实行暴力殴打。
由于在网络上的不文明行为导致惹祸上身,使自己成为受害者……这些事件是很常见的校园暴力事件,然而在这过程中我们失望于施暴学生的空虚和残忍,更伤心于受害者的无辜和胆怯。
因此,对中学生普及一定的校园暴力知识,并让他们习得一些简单易操作的应对措施就显得迫在眉睫了。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校园暴力的成因及危害,学会预防校园暴力,掌握应对暴力的方法及技巧。
2、能力目标:通过校园安全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通过课堂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安全道德观念,关注他人的安全,培养其非暴力情感及勇敢机智面对校园暴力的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认清校园暴力的实质,并掌握简单有效的应对方法。
难点:掌握正确应对校园暴力的方法技巧,培养学生非暴力情感及勇敢机智面对校园暴力的品质。
五、教学对象初二7班学生六、教学媒体多媒体七、教学过程让学生伴着《校园的早晨》的优美的旋律走进课堂,欣赏他们在校园内学习生活的照片,感受到校园生活的和谐安宁与美好,然而,频频出现的校园暴力却似一双黑色的大手,它撕碎了校园的和谐安宁,让多少孩子心灵蒙上阴影,又让多少孩子从此走上不归路!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拒绝校园欺凌,构建和谐校园”,直面暴力现象,寻求解决途径,让青春不再惊恐,让父母不再担忧!(一)什么是校园暴力?1、视频导入:你看到了什么?师:在进入今天的课题前,请大家先仔细看一段视频。
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播放视频:昆明官渡县某中学初中11名男生殴打本班1名女生。
)师:同学们请说说你们看到的内容,谁先来?生1:我看到有很多男同学殴打一个女同学;生2:我看到这个女生被打的很惨。
……师:大家观察的很仔细。
通过刚才的视频,我们看到了一种让人非常心痛的现象就是校园暴力。
校园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本是静美之所,然而近些年来却屡屡让我们看到这片净土也染上了血腥。
如果任由这种这种校园暴力发展下去,那无疑会给我们广大受教育的学子们造成一种不良的心理暗示: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这是相当危险的。
所以,我们要拒绝校园暴力。
因此,我今天的主题班会是:拒绝校园欺凌,构建和谐校园。
(大屏幕显示标题)2、思考并讨论:什么是校园暴力?师:刚才我们多次提到校园暴力,那么什么是校园暴力呢?请同学们思考并和你的小同伴讨论一下。
(学生思考并讨论)师:谁能说说?生1:校园暴力就是校园中的暴力行为;……师:那骂人算不算呢?(学生各抒己见……)师:其实大家说的都有些道理,到底什么才是校园暴力呢?我们一起看详细的定义。
(师出示大屏幕上的内容,并朗读出来)【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的学生之间、学生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或师生之间的具有欺凌、体罚、伤害等性质的侵害行为。
它包括行为暴力和语言暴力。
其中,行为暴力是指打架斗殴、敲诈勒索、抢劫财物等一系列对人身及精神上的侵害行为;语言暴力是指使用谩骂、诋毁、污蔑、嘲笑等侮辱性的语言,使他人精神和心理遭受侵犯的行为。
由于这两种暴力行为的施暴者和受害者多数是在校学生,因此通常被称为校园暴力。
】师:所以请同学们注意了,以后不能轻易骂人了,因为这也是一种暴力行为。
(二)为什么有校园暴力?1、现场调查:你见过或经历过校园暴力吗?师:同学们来到初中已经一年多了,在这么漫长的生活中,你是否亲眼目睹或亲身经历过校园暴力呢?请同学们好好回忆下。
师:哪位同学愿意说说你的经历?……师:校园暴力行为固然可恶,但我们静下心来理性地思考一下,为什么这些施暴者要如此残忍地伤害他人呢?他们是否内心之中也有无法言说的隐情?下面老师想请大家一起来看两个案例。
【案例一:2015年10月,花都金华中学的杜某某在篮球场正与杨某某聊天开玩笑,被正在打球的宋某听到,由于宋某和杜某一向有宿怨,便误以为杜某在讥笑他。
于是宋某便上前理论,后与杜某发生争执和打斗,期间杨某劝架但无效,最后杜某的眼睛被打肿,宋某的手臂也受到了皮外伤;】师:老师想请大家一起来帮忙分析这个案例。
案例中的宋某为什么会和杜某打起来呢,发生了什么事情?生1:宋某以为杜某在讥笑他;……师:那事实上我们能明显地看出杜某有做过伤害宋某的事情吗?生:没有师:也就是说,宋某如果在当时看到杜某在和朋友开玩笑时能够不误会对方,那后来的打斗也就不会发生了。
由此可见,杜某是错在了哪里?生:……(教师引导:看到一件事情不问清楚,自己情绪和火气上来了上前就打,是不会控制情绪的表现。
)师:这个案例中的打斗是由于当事人没有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主动沟通消除误会而引起的。
(屏幕出示“1、不会合理控制个人情绪和主动与他人沟通。
)师:下面再看第二个案例。
【案例二:杨岳是个非常要强的男生,家庭条件很优越,学习成绩也始终是班上的前几名。
但由于自己的个子在班上最矮,因此常被同班同学沈某等笑称“小不点儿”,为此他非常生气。
终于有一天,他召集了自己几个在外班要好的同学吴某、周某和蔡某,在沈某放学回家时将其拦住并进行殴打,并扬言“以后再说见一次打一次!”】师:这个的暴力事件又是怎样引起的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生1:杨岳因为被别人笑称为“小不点儿”,他觉得很不舒服;师:如果是你被同学这样取笑,你会怎么想呢?(教师引导:哪位同学能够提供一个好方法,在碰到杨岳这种事情可以劝说自己不再那么烦恼的?)(教师引导:老师记得上个学期我们上过一节班会课“换个思维看风景”,里面提到了一种调整自己情绪的方法叫什么?……对,现在我们用“重新框视”的方式来看待这个事情。
你可以这样想,小不点又怎样,这说明我是班上的唯一)师:由此看来,杨岳的心态还不够乐观,也不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
而事实上,这也是很多人发生这类暴力事件的原因。
(屏幕出示“2、在发生时不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
)师:现在再回到这个案例,案例中杨岳的朋友吴某、周某和蔡某本身和这件事情没有关系,后来却应杨岳的要求参与了斗殴。
所以这也是暴力事件中的另一个原因,即:没有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盲目地帮同学出气,成为暴力行为中的帮凶。
(屏幕出示“3、没有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盲目地参与校园暴力,成为暴力行为中的帮凶。
)师:现在我们来总结下校园暴力发生的几点原因。
(屏幕出示:1、2、3)其实除了以上几点原因外,还有几点原因也是诱使施暴者主动进行暴力行为的原因。
【屏幕出示:4、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无知;5、盲目学习电影电视中的暴力镜头,崇拜暴力文化,没有正确的价值观。
】(三)如何避免、应对校园暴力?师:所以,要想让自己不成为施暴者,同学们只需要将以上五点反过来做就行了。
即【1、学会合理控制个人情绪,并主动与他人沟通;2、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懂得谦让;3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不盲目参与校园暴力,成为暴力行为中的帮凶;4、增强法律意识,做学法、懂法、守法之人,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5、不崇拜暴力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师:所以同学们,以后自己忍不住想骂人和打架的时候就用以上五种方法来约束自己吧,你只要理智地想想,一旦你给他人带来了伤害,首先将受到学校老师严肃的批评教育;如果情节严重将人打伤的,不但要叫来家长,更要承担治疗甚至赔偿费用,而你自己呢?甚至可能会被学校记过无法继续完成学业,你的行为不会得到身边亲人和朋友的认可。
你看,打一场架后要面临这么多的麻烦,何必还要打呢?算了吧,退一步海阔天空。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讨论的是作为施暴者的角度怎样避免暴力行为,那很多同学会说,我从不主动打人但别人就是要打我,那这种情况又怎么办呢?请同学们想想,如果你被别人给打了会怎么办?(学生思考……)师:哪位同学说说你的意见?生1:我会报告老师;生2:……师:报告老师是很多同学会采取也是非常有效的方式,但这里我想请大家思考,我们应该怎样避免被他人施暴呢?老师也列举了几种情况供大家分析。
请看!【屏幕出示:小君是一名初一的男生,平时学习较积极,但奇怪的是,很多同学都和他吵过架,甚至有个别调皮的男生殴打过他。
后来在班主任的调查下,同学们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同学甲:他平时老喜欢表现,好像自己成绩好,得到老师表扬就很了不起一样的。
有问题问他他爱理不理,有时还嘲笑别人。
师:小君作为被打者,有没有做得不对的地方?生1:他看不起别人,嘲笑同学。
……师:对,小君他出口伤人。
这样容易他人不满,易遭到暴力。
为避免被施暴,我们应该:尊重他人,不要出口伤人或戏弄同学。
【屏幕出示:七年级学生周某与七年级学生陆某、八年级学生谭某、罗某、陆某在QQ上不文明聊天,产生口角,导致八年级三名学生伙同一名职教学生对周某实行暴力殴打。
师:周某作为被打者,有没有做得不对的地方?生:随意骂人。
……师:所以我们要举止文明,不要出口脏话,随意骂人。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学生是校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但同时也是防止校园暴力的主要力量。
对学生来说,让“暴力”远离校园,应该从自身做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从而铲除校园暴力滋生的土壤。
每个同学都要树立正气,这样才会形成学校的正气,这就要求我们同学要按中小学生守则要求自己,养成举止文明、自尊自爱、尊重他人、团结互助的好品德和好习惯。
我们应该努力做到十要十不要:①要举止文明,不要口出脏话,随意骂人。
②要自尊自爱,不要自以为是,盛气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