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 英语语法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9
从学生参与到体验式教学,探索英语语法教学的新思路。
众所周知,语法一直被认为是英语学习中最抽象、最难以理解的一部分。
学生对于“时态、语态、语气、句法等”这些概念十分陌生,甚至无从描述。
而老师往往采取的教学方式是讲解和实例分析,然而这种方式并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容易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对语法知识的记忆效果也较差。
因此,英语语法学习需要一种更加亲近和直观的教学方式。
学生参与式教学就是这样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它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权利和参与度,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思考和创造力。
从而,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语法知识,提高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例如,在语法课堂上,老师可以选择分配小组任务或课堂竞赛,让学生自主组队,互相协作,完成一个有关于时态的小作文或卡片游戏。
这样的体验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动运用语法知识,深入思考语法的本质和应用,逐步培养了学生语法运用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和学习兴趣。
除了学生的参与,体验式教学也是英语语法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种方式会设计一些丰富、有趣的语言体验,让学生在体验真实的语言应用情境中,自主学习掌握语法知识。
例如,在语法课堂上,老师可以设置一个“模拟英语秀”环节,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的语法知识融入到轻松愉快的小表演中,不仅让学生通过体验更好地学习语法,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当然,实施学生参与和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需要从制定教学计划、设计内容到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和引导等方面考虑到更多的因素。
例如,需要注意学生的语音习惯、正确的语法语境和及时的反馈等教学细节,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从学生参与到体验式教学无疑将成为英语语法教学的新思路和教学趋势。
学生参与式教学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语法知识,并培养了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而体验式教学更注重于让学生体验真实的英语语言应用环境,培养了学生更为深入的语法运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了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自信心。
体验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语法课堂中的实践研究作者:盛飞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中旬刊》 2018年第1期【摘要】语法是人类语言使用中约定俗成的使用规律,英语语法的学习是初中英语课程的重中之重。
传统的语法教学多为教师的单一讲授,学生只是进行死记硬背、呆板机械的操练。
这种忽视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教育方法已经违背了新形势下对于英语实际实践能力运用的目标,因此,对于初中英语语法的教学理论和实践上,都应该进行积极有效的创新。
本文深入探究了体验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语法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践方法,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自我学习,帮助他们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灵活运用语法技能,实现英语的交际功能。
【关键词】体验教学法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有研究显示:人们阅读到的信息能记住10%,听到的信息能记住20%,而经历过的事情能记住80%。
这个结论充分凸显出体验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实践出真知,人生最难忘的知识来源于体验,经过体验的知识才能灵活运用。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即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的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
”要求教师:“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本文中,笔者将结合初中英语语法课堂教学实践谈谈对体验教学法的几点思考。
一、初中英语语法课堂教学与体验教学法的结合点英语语法是针对英语语言进行研究后,总结归纳出来的一系列语言运用的规则。
语法是遣词造句的规则,语法的精髓在于掌握语言的运用。
体验教学法是一种交往互动的教学形式,强调师生间信息与情感的双边体验,体验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语法课堂教学中有着独特而明显的优势。
保加利亚暗示学家G.洛扎诺夫指出:“我们是被我们生活的环境教育的,也是为了它才接受教学和教育的。
”传统的语法教学多采用演示教学法,教师简单地呈现语法规则后,学生进行机械的习题操练。
这种教法只是冷冰的智力操作,使英语学习脱离了语言环境,失去了它的交际功能。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感受不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无法体会文化内涵,因此缺乏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也是必然的。
体验式教学模式在一节英语语法课上的运用作者:柳元春来源:《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16年第05期体验式语法教学有利于学生在各种体验式学习活动中掌握知识,生成智慧,从而完成知识的迁移和内化。
本文以体验式教学模式在一节英语语法课上的具体运用来诠释它的作用。
1. 案例背景“语法教学应将语言的形式与其意义和交际功能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运用中内化语言规则,能准确运用所学的语言项目,使每位高中学生具有基本的英语语言素养。
”设法激起学生对语法学习的兴趣一直是一线教师努力追求的。
“体验式教学模式”(大卫?库伯)以学生为本,通过“创设情境(情感体验),建构模型(过程体验),解释应用(生活体验)”促使学生自主探索、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极大地活跃了语法课堂,在给学生带来学习快乐的同时也有效而快速地完成了知识的迁移和内化,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
2. 教学案例学生分析:教学对象为我县一中高中二年级物生班学生,其智力发展趋于成熟。
学生有较强的学习热情、表现欲望和合作精神,具有初步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成为课堂的主体,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
教学内容分析:本案例为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6 Unit 3 的语法项目—虚拟语气(if 非真实条件句)。
虚拟语气用来陈述一个不真实或想象情况,在汉语中没有与之相当的语法形式,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语言现象,是学生们认为比较难掌握的语法项目之一。
若通过创设情景、体验、讨论、合作、参与和探究等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虚拟语气(if 非真实条件句)的用法,则更能帮助学生主动思维、大胆实践。
教学准备:(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后完成下面的任务:记录或拍摄身边存在的不文明现象。
(2)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目标:◆知识和过程:学生通过形体、情绪、知识上的体验来感知、理解、领悟虚拟语气(if 非真实条件句)的用法,使学生能在实际生活中知道何时、怎样运用虚拟语气。
体验式教学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摘要:语法教学作为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开展从某方面而言,不仅是保障高质量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战略基础,与此同时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
鉴于此,本文主要立足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就“体验式教学”的有效性践行策略展开了深入探讨,以便于在夯实学生语法能力的同时促进他们的全面化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体验式教学;践行策略在英语语法教学中,基于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创设与实际生活相类似的情境和机会,通过带领学生参与、体会和感受等形式落实教学工作的“体验式教学”与其它教学模式相比,在保障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前提下,通过刺激学生感官体验来强化学生对语法课程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是现阶段实现高质量教学目标的重要渠道。
就目前来看,确保课程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开展不仅有助于夯实学生语法能力,与此同时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提高课程整体教学质量以及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性作用,是促进教育事业良性发展的重要战略基础,一、立足教材内容构建教学情境,通过角色扮演来提高学生语法学习效率作为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法”是中考英语的常考内容,但在以往应试化教学中,大部分教育工作者习惯性采取传统化教学模式,教学中过于关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度,却忽略了对学生语法能力的培养与强化,导致学生语法学习效率孱弱化的同时学生全面化发展也由此受到了一定影响。
就目前来看,为提升学生运用语法的能力,在将“体验式教学”践行于语法教学时,教育工作需从根本上提高对“备课”工作的重视度,即将含有目标语法知识点的内容通过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语篇,从而在保证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前提下通过感官刺激加强学生对语法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以此为高质量教学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条件。
比如在《Great inventions》课程教学时,在正式上课前教师需依据课程教材内容,在综合考虑学生实况以及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保证备课的充分性、有效性,之后教师结合自身以往教学经验,借助多媒体等辅助性教学工具设计“wheel,telephone,light bulb”等素材,以便于在后期课堂正式授课时能引导学生将自身代入到发明者角色中,由此通过活动参与和体验在加深对语法课程知识认知的同时,保障预期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篇•教学创新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很多学生认为语法是最难理解、最不好把握的一项。
其实,对于教师来说,如何让学生轻松愉悦地掌握语法也是一个不容易解决的问题,因为语法的教与学都是非常枯燥的。
以往大多数教师主要采用硬性灌输的方式,在没有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的情况下,进行大量的语法规则讲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语法学习产生厌烦的情绪,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对语法不感兴趣,上课时只是忙于记录教师讲解的知识,并没有进行语言性的操作和运用,而是利用课后时间理解和背诵,再通过做大量的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知识。
这种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的互动太少,课堂缺乏灵活性、趣味性,更缺乏创新性和实践性,教学方法陈旧,学生积极性差,在教学中没有以学生为主。
所以,体验式语法教学模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它解决了很多传统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能使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一、情景创设体验式语法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设置特定的生活情景,向学生传授语法知识,让他们在情景中理解并应用,以此达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目的。
为了让学生学好语法,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教师必须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收集各方面的资料,比如,影视资料、图片、扩展资料、问题的选择以及学生本节课需要完成的任务等。
情景内容的设计不仅要真实,对学生有意义,而且要设法结合学生的实际,创设交际情景,具有感染力和影响力,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在参与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印象,能够形成自己的体会和感悟,总结语法规律,并提出相关质疑,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并对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学习。
二、情景体验语法教学切勿操之过急,要根据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接受水平采取相应的办法。
如果学习者的学习成绩一般,学习英语的兴趣不高,一直以来对自己的学习没有自信,那么作为教师,就应当用鼓励的语言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让其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体验式语法教学,打造高效课堂作者:刘志容来源:《学习周报·教与学》2020年第07期摘要:语法学习是语言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直接影响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形成。
但是,新课程改革后,很多老师认为英语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开始淡化语法教学。
在语法讲授方面,仍然有很多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语法规则,然后让学生进行练习题的操练,最后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语法知识。
因此,目前很多学生没有掌握语法知识或者掌握得不够牢固,英语语法课的课堂效率较为低下。
鉴于此,本文尝试探讨把体验式教学法应用于英语语法的教学中,从而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法;语法;高效课堂英语在当今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对英语的关注必将对英语教学和英语教育者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这种环境下,大多数英语教育者怀着神圣的使命感,寻找合适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不遗余力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本文探讨的重点是,在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语法课堂的实效性,打造高效课堂。
一、教育改革的多项举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在,短短60年间,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也可以说,中国的教育事业经历了很多波折。
从改革开放到教育改革,再到新的课程改革,从“普六”(普及六年义务教育)到“普九”(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甚至是高中教育的普及,中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水平稳步提高。
改革开放前沿的大都市广州对教育改革提出了更紧迫的要求。
结果,广州在短短的十年内经历了倡导“素质教育”“生活导向”“逆向课堂”“小组合作”和“高效课堂”的教育改革。
所有这些改革都离不开一个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着重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
为了明确当前的教育改革要求,教育部门还发布了《2011英语课程标准》。
该文件明确指出:“学生应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实践,参与和合作,实现任务目标并注意成功。
在學习过程中要进行情绪和策略上的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并提高语言实际应用的能力。
2013-09方法交流探索体验式语法教学模式文/李小弟长期以来,大家似乎都是循着同一个模式在教语法:先给学生介绍相关的规则,再举一些例证,最后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强化训练,特别是针对“考点”做大量的习题。
这一模式,固然可以保证学生在考试中获得比较高的分数,但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并未得到真正的提高。
因此,我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是否可以将语法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体验中掌握和运用语法规则。
很多人认为我们是根据语法规则来学习语言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中国的第一部语法著作《马氏文通》出现在清朝末年,但中国语言在此之前已经有几千年的发展和使用历史。
这一事实告诉我们,语法规则和结构是对人们语言使用规律的总结和归纳,我们并非是根据语法规则来使用语言的。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先有语言使用,后有规则,而不是相反。
因此,那种认为语法教学就是规则学习的观点和做法,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
近年来,外语教学界也对外语教学中语法的作用进行了反思。
语法不再简单等同于规则或结构,而是指导我们达到有效交际的手段和途径。
有些语言学家(如Larsen-Freeman)甚至提出了语法并非一种知识,而是并列于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第五项能力,他把这种能力称之为语法能力(grammaring)。
同其他四种能力一样,这种能力也是在语言使用及训练的过程中得到提高的,而并非倚靠规则的记忆和背诵来学会的。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语法教学中非常注重将学生的语法学习与生活体验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去探索、感知语言的规律。
这样,语法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规则或知识,而是与他们生活紧密联系的语言体验。
以下是我的教学中撷取的一节教学案例:环节一:今天教学内容是本单元的语法“V-ing的用法”,我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请一个学生上讲台总结出“主语、宾语、表语、定语、伴随状语、补语”等6种情况,然后马上让学生6人小组合作,写出6个例句,一共8组,7组分别去7面小白板上写,其余一组直接去电脑上输入,还有一组在白板上写。
例谈初中英语语法体验式教学实践发布时间:2022-08-31T07:04:04.481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4月第8期作者:曹腊梅[导读] 根据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调查,许多教师处于认知与行为的矛盾之中。
曹腊梅江苏省常州市金坛第二初级中学江苏常州 213200摘要:根据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调查,许多教师处于认知与行为的矛盾之中。
不少教师设计语法教学活动时脱离语境,将语法知识作为孤立的知识点进行教学。
学生的语法学习仅仅局限于听讲和机械训练。
体验式语法教学重在给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或模拟的实际场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增强理解,收获新知。
这种教学方式主张通过“体验”走向“高效”。
本文以译林版牛津英语7AU7 Grammar 为例就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法教学中的设计原则与措施这两个方面深入分析,探索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实践活动。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法体验式教学;设计原则;措施体验式教学是指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亲身体验进行知识与技能学习的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印象,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提高语法教学的课堂效率。
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于英语语法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提升初中英语语法课堂教学效果。
本文以7AU7 Grammar为例进行探讨。
一、初中英语语法体验式教学的设计原则(一)体验语法课堂新模式,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我国传统英语语法课堂教学一般是采用教师讲述式的“灌输式”教学模式。
而在体验式语法教学课堂中,学生被放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位置。
教师设计符合学生发展水平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法课堂活动中,让学生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学习语法、掌握语法、巩固语法。
牛津英语7A U7 Grammar语法内容为“there be...”句型。
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以教室为背景,先以There is a blackboard in front of the classroom.为例,让他们模仿这个例句用教室里的实物进行造句,越多越好,并进行小组之间的竞争。
体验式教学模式激活中职英语语法教学以《英语语法革命》语法项目---情态动词为例中职学生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学困生”,对英语学习有着较强的恐惧感,同时随着语法教学的淡化,使得他们更加没有语法概念。
进入职校后尽管很多学生想学好英语,中职英语教师也在努力想让学生有系统的语法知识,以便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理解能力和学习效率。
但大多数学生只会机械记忆单词,语法规则,语法与语用及实际交流脱节,学生感觉英语语法复杂琐碎、枯燥乏味,在学习和运用上束手无策。
中职英语教师们坚持通过语法教学将必要的语法知识传授给学生,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却未能赋予语法教学应有的新生命。
他们运用的语法教学手段依然是带有浓厚传统气息的“老师先讲,学生后记再模仿练习”程式。
忽略语法教学的多样性、层次性、交际性、目的性和思维性等特点。
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缺少有效的指导,语法教学效率低。
体验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让学生亲身去感知、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从而使学生成为情知合一、实践创新的“完整的人”的教学模式。
八十年代,美国语言学家大卫·库伯提出了体验式学习理论,他提出有效的学习应从体验开始,进而发表看法,然后进行反思,再总结形成理论,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在这个过程中,他强调共享与应用,他认为这种强调"做中学"的体验式学习,能够将学习者掌握的知识、潜能真正发挥出来,使语言学习的过程转变成一种创造运用语言的体验过程,成为一种栩栩如生的互动体验,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学习模式。
一、案例设计:以《英语语法革命》Unit6 的语法项目---情态动词为例(can and could; may and might; will and would; shall and should; must and can’t)。
情态动词一直是学生们认为比较难掌握的语法项目之一。
单纯的讲解和选择练习作用不大,通过设置情景、布置任务、实践等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情态动词在生活中的运用,能帮助学生顺利地解决难题,正确使用情态动词。
课前准备:在上一课时结束时,让学生在课后完成以下任务:1、4~6人一组,收集或拍摄身边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的照片。
2、4~6人一组,观察市民在公共场所的行为举止,并可拍摄或记录一些典型的不文明行为。
二、教学目标:知识和过程:学生通过情景体验、换位体验、实践体验等一系列活动理解并掌握情态动词的部分用法,使学生能在实际生活中合理运用情态动词。
能力和方法:运用体验式教学法帮助提高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情感和态度:提醒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养成文明的公共礼仪习惯。
三、教学过程:Step I Lead-in情景体验1:事先安排一名学生晚些时候进教室。
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T:Hello, is everybody here?S:…isn’t here.T: Can you guess why he\she isn’t here?学生猜测各种可能的情况,教师提示可用到的情态动词.摘录学生的部分答案如下:He\She may go to the toilet.He\She must go to teachers’ office, because I ……He\She might have something important to do now. He\She is never late for class.教师打开教室门让某学生进来,揭晓答案:—The teacher asked me to come later.(学生笑声一片)本环节活动创设了一种轻松、民主、自由的环境,温馨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愉快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以最快、最自然的状态融入课堂。
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了良好环境。
Step II presentation and activities呈现本堂课主题—--情态动词。
学生看到《英语语法革命》Unit6部分。
(一)表示能力(ability)许可(permission)请求(request)的情态动词can\could\may\might\would换位体验1:(1)学生两人一组就自己能做到与不能做到的事情进行问答。
例:—What can you do?—I can…. What about you?—I can…—Can you…—No, I can’t.情景体验2:(2)学生4~6人一组,分别介绍自己童年时能做的事情。
例:S1: I could dress myself when I was 4 years old.S2: I could wash clothes at the age of 7.S3: ……叫一两组学生就情景(1)进行简单对话,选出一两组小组长汇报(2)讨论后的情况。
根据不同学生所擅长的事情提出以下类似问题,要求学生接着话题,继续对话。
Could you please tell\show me how to…?May\Might I ask…?Would you like to…?一两组演示对话后,教师总结:T: You may\can discuss … after class.You may\can exchange… later.这一组话题难度不大,学生都有话可说,尤其是回忆起童年的事情更是为课堂增添了几分快乐。
(二)表示可能性(possibility)推测(guessing)的情态动词could\may\might\should\must\can’t实践体验1:学生呈现课前布置的任务:4~6人一组,收集或拍摄身边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的照片。
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各自收集或拍摄的照片,并讨论照片所反映的交通安全隐患。
例如:S1: Cross the road while the traffic light is red.S2: Overtake other cars too fast on the road.S3: The drivers don’t slow down to avoid the walkers on the zebra crossing.……小组观察照片,并使用情态动词讨论某些交通隐患可能导致的交通事故。
如:S1: What may\might\can\could happen if you cross the road when the traffic light is red?S2: I may\might\could be hit by cars.S3: What may\might\can\could happen when the drivers overtake other cars in a dangerous manner?S4: They may\might\could lose control of my car.……情景体验3:教师呈现一张交通事故图,与学生一起讨论该事故发生的原因。
如:T: What may cause the traffic accident?S1: It must be rush hour. The road is so crowded.S2: The tyres may\might burst suddenly.S3: Some drivers may\must be too tired and sleepy when they are driving.S4: Some drivers can’t drive carefully. They may\might\could do something else when driving.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板书这一组情态动词,并适当插入讲解。
学生在讨论中意识到了遵守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表达时的情绪比较激动。
(三)表示禁止(forbid)建议(advice)习惯(custom)的情态动词must\should\will\would实践体验2:学生呈现课前布置的任务:4~6人一组,观察市民在公共场所的行为举止,并可拍摄或记录一些典型的不文明行为。
全班将照片按场所进行分类,每个小组选择一组照片进行讨论,了解人们在该公共场所的不文明行为。
如:S1: What mustn’t we do in the park?S2: We m ustn’t throw rubbish on the ground.S3: We mustn’t spit or smoke in the park.S4: We mustn’t walk on the grass or climb the trees.……师生使用情态动词一起讨论文明市民应具备的素质,提出建议,养成良好的习惯。
如:T: What must we do in public places, such as in the waiting room, in the dining-room and in the library?S: We must…\ We should…\ We would…摘录一位学生的回答:We must keep quiet in the reading room, in a hospital and at the cinema. We should turn down the radio or TV at home so that we will not disturb others.问题通过讨论,就会更加明晰。
让学生组成小组,就某一现象发表见解,做出评判。
学生也在相互的谈话中意识应该到养成良好的公共礼仪习惯。
在这一教学环节,教师将教材中所出现的情态动词按照用法进行分类,设置三组活动,内容均是学生把亲身经历、体验过的事情,理所当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沉浸其中,对需要掌握的语法知识进行探究、分析、运用。
Step III Consolidation换位体验2:学生先独立完成下面的练习,与此同时,教师可指导某一学生如何进行这类练习的讲解,之后让该同学上讲台讲解并校对下面的巩固练习。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proper modal verbs to complete the story.Miss Fang___1__ (not) read for very long without getting a headache. Her mother told her that she ___2____ go to the Health Service and see a doctor. “You __3___ see a doctor as soon as possible,” she said. “You ____4___ n eed glasses.”When Miss Fang had free time, she went to the Health Service. The appointment clerk said that the doctor ____5__ see her at 3:30. “The doctor ____6__ see you at 3:30 this afternoon,” she said.Miss Fang replied that she ___7___ not be able to be there at 3:30 because she had a class then. “The doctor ___8___ take you about ten to four,” the appointment clerk suggested. “___9___ I put you down for ten to four, or __10____ you rather come tomorrow?”Miss Fang thought she ___11___ (not) waste any more time. The teacher ___12___ be happy if she asked for permission to leave the class a little early, as he was always so kind to everyone. And she replied, “I think I ___13____ make it at ten to four.”Miss Fang went to the class. She asked her teac her, “___14___ I leave at 3:45 today? I __15____ have an eye examination.” As expected, the teacher said, “Yes, of course you ___16___.”此部分练习不仅可以巩固以上所学情态动词,也可补充前面未能详细解释的某些用法,如第3题的should、第7题的would、第9题的shall、第12题的should等,更为全面的归纳了本节课的相关语法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