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设计性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3.80 MB
- 文档页数:4
包装设计校外实践报告
内容:
尊敬的老师:
您好!我是学院专业班的学生小明,现将我的包装设计校外实践报告呈上,请老师批阅。
本次包装设计实践是在设计公司进行的,为期两个月。
在这个实践过程中,我主要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
1. 参与了某品牌饮料整体包装设计方案的制定。
这个项目组织了多次头脑风暴会议,我们针对品牌定位和目标消费群体,提出了多个创意构想。
我提交的蓝海海洋包装概念,获得了设计师的肯定。
2. 独立完成了某食品礼盒的包装设计。
根据产品特点和节日氛围,我采用粉红色与金色的色调,设计出精美的礼盒外观。
同时考虑到实用性,设计了方便存储的内部结构。
3. 观摩了多个项目的打样及效果展示环节。
这让我对包装设计到印刷制作的全流程有了直观的了解。
也让我看到了设计细节对实物效果的影响。
通过这个实践,我对包装设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锻炼了从设计到制作的能力。
这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经历。
我会牢记老师的教导,不断改进自身的专业能力。
再次感谢老师给我这次锻炼的机会!
请老师给出宝贵的意见,指正我的不足,以帮助我继续进步。
衷心感谢老师!
学生:小明
20年月日。
运输包装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次实验主要旨在探究不同包装材料对运输过程中物品的保护效果,并分析包装设计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实际运输过程中的包装设计提供参考。
实验原理在运输过程中,物品常常面临碰撞、振动、压力和湿度等外部环境的影响。
合理的包装设计可以减少物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坏风险,保证物品的完整性,并提供一定的防护效果。
本实验选取常见的包装材料,如泡沫、木箱和纸箱等,通过模拟运输过程中的碰撞和振动,评估不同包装材料的保护效果。
实验会根据包装材料的吸能性、刚度和防护面积等指标进行分析,并探讨包装材料的选择对物品保护的影响。
实验步骤1. 准备不同材料的包装,包括泡沫、木箱和纸箱。
2. 选择相同规格的物品进行包装,确保包装的标准化。
3. 考虑碰撞和振动对物品的影响,设计合适的实验方案。
4. 模拟运输过程中的碰撞和振动,记录物品破损情况。
5. 重复实验多次,以求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6. 分析不同包装材料的保护效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比较。
实验结果和分析通过多次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包装材料在运输过程中的保护效果,并进行了分析。
经过对结果的统计和比较,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泡沫材料具有良好的吸能性,可以有效吸收外部冲击力,减缓物品的碰撞损坏。
但泡沫材料的刚度相对较低,可能无法抵抗较大的挤压力。
2. 木箱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能够较好地抵抗外部挤压和碰撞。
但木箱材料较重,增加了运输过程中的成本和负担。
3. 纸箱材料在运输过程中的保护效果相对较差,特别是在碰撞和振动较大的情况下容易导致物品破损。
但纸箱材料具有较低的成本和轻质特性。
综上所述,不同包装材料的选择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来决定。
泡沫和木箱材料适用于对物品保护要求较高的场合,而纸箱材料适用于对包装成本和重量有要求的场合。
实验结论本次实验通过模拟运输过程中的碰撞和振动,分析了不同包装材料的保护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包装材料的选择会对物品的保护起到关键作用。
包装实训课程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包装实训课程一、实验目的通过包装实训课程,加深对包装工艺和包装设计的理解,掌握基础的包装操作技巧和包装设计原则。
二、实验材料和设备1. 包装纸板2. 塑料薄膜3. 包装胶带4. 封箱器具5. 剪刀6. 刀具7. 标尺8. 打包工具三、实验步骤1. 检查实验材料和设备的完好性和可用性。
2. 学习包装纸板的基本折叠和裁剪技巧。
3. 制作简单的纸盒包装,包括盖盒和底盒的制作。
4. 使用塑料薄膜对物品进行包装,熟练掌握封口操作。
5. 学习使用包装胶带对包装进行加固或封口。
6. 学习使用封箱器具封箱并掌握封箱操作的技巧。
7. 通过实物案例和实际操作,学习包装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8. 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一个具有功能性和美观性的包装。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包装实训课程,我对包装的工艺和设计原则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包装操作的基本技巧和操作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我能够制作简单的纸盒包装,并熟练地运用塑料薄膜和包装胶带进行封口和加固。
此外,我也学会了使用封箱器具进行封箱,并掌握了封箱的正确操作方法。
在包装设计方面,通过学习包装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巧,我能够考虑到产品的功能性和美观性,并根据产品的特点进行包装设计。
在实验过程中,我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了一个具有功能性和美观性的包装。
五、实验总结通过包装实训课程,我对包装的工艺和设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基础的包装操作技巧和包装设计原则。
实验中,我通过多次的实际操作,提高了包装的操作能力和技巧。
同时,通过设计和制作一个具有功能性和美观性的包装,培养了我的创造力和审美观。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运用所学的包装知识和技巧,为产品提供合适的包装方案,在提升产品竞争力和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同时,我也将继续学习和探索包装领域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包装设计和操作水平。
总之,本次包装实训课程使我受益匪浅,既提升了我的实践能力,又提高了我的包装设计水平,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基础。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使学生掌握包装印刷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以及印刷材料的选择与应用,了解不同印刷方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提高学生对包装印刷技术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二、实验原理包装印刷是将文字、图案、色彩等信息通过印刷技术转移到包装材料上的过程。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印刷原理:利用油墨在纸张、塑料、金属等材料表面的吸附和干燥特性,将图文信息转移到材料上。
2. 印刷方式:根据印刷材料和工艺的不同,分为平版印刷、凸版印刷、凹版印刷、丝网印刷等多种方式。
3. 印刷材料:包括印刷纸张、塑料、金属、玻璃等,以及相应的油墨、印版等。
三、实验材料及设备1. 实验材料- 包装材料:纸张、塑料、金属等- 油墨:水性油墨、溶剂型油墨等- 印版:胶版、凸版、凹版、丝网版等- 印刷辅助材料:胶辊、刮刀、海绵等2. 实验设备- 印刷机:胶版印刷机、凸版印刷机、凹版印刷机、丝网印刷机等- 干燥设备:烘干机、热风枪等- 质量检测设备:色差仪、耐磨性测试仪等四、实验内容1. 平版印刷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平版印刷的基本工艺和操作方法。
(2)实验步骤:1. 准备印刷材料和设备;2. 设计印刷图案;3. 制作印版;4. 调整印刷机;5. 进行印刷;6. 检测印刷质量。
2. 凸版印刷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凸版印刷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2)实验步骤:1. 准备印刷材料和设备;2. 设计印刷图案;3. 制作印版;4. 调整印刷机;5. 进行印刷;6. 检测印刷质量。
3. 凹版印刷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凹版印刷的基本工艺和操作方法。
(2)实验步骤:1. 准备印刷材料和设备;2. 设计印刷图案;3. 制作印版;4. 调整印刷机;5. 进行印刷;6. 检测印刷质量。
4. 丝网印刷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丝网印刷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2)实验步骤:1. 准备印刷材料和设备;2. 设计印刷图案;3. 制作丝网版;4. 调整印刷机;5. 进行印刷;6. 检测印刷质量。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药品包装材料对药品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实验数据评估不同包装材料在保持药品质量、防止污染、便于携带等方面的性能。
通过对比分析,为药品包装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1. 药品:某品牌维生素C片(100片/盒)2. 包装材料:塑料薄膜、玻璃瓶、铝箔袋、纸盒3. 实验设备:电子天平、恒温恒湿箱、紫外分析仪、光照箱三、实验方法1. 将100片维生素C片随机分为5组,每组20片。
2. 将每组维生素C片分别用塑料薄膜、玻璃瓶、铝箔袋、纸盒进行包装。
3. 将包装好的维生素C片放置在恒温恒湿箱中,温度设定为25℃,湿度设定为60%,持续观察并记录药品的变化情况。
4. 在实验期间,定期使用紫外分析仪和光照箱检测药品的稳定性,包括颜色、形状、溶解度等指标。
5. 将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不同包装材料对药品稳定性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塑料薄膜包装组- 颜色:实验期间,药品颜色略有变化,但仍保持原有颜色。
- 形状:药品形状保持完好。
- 溶解度:药品溶解度略有下降。
- 结论:塑料薄膜包装对维生素C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稳定性较差。
2. 玻璃瓶包装组- 颜色:实验期间,药品颜色保持稳定。
- 形状:药品形状保持完好。
- 溶解度:药品溶解度保持稳定。
- 结论:玻璃瓶包装对维生素C片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稳定性较高。
3. 铝箔袋包装组- 颜色:实验期间,药品颜色保持稳定。
- 形状:药品形状保持完好。
- 溶解度:药品溶解度保持稳定。
- 结论:铝箔袋包装对维生素C片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稳定性较高。
4. 纸盒包装组- 颜色:实验期间,药品颜色略有变化。
- 形状:药品形状保持完好。
- 溶解度:药品溶解度略有下降。
- 结论:纸盒包装对维生素C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稳定性较差。
五、实验结论1. 玻璃瓶和铝箔袋包装对维生素C片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稳定性较高。
2. 塑料薄膜和纸盒包装对维生素C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稳定性较差。
烤肠包装实验报告1. 研究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烤肠包装材料对烤肠保湿程度、保温效果和口感的影响,以便为烤肠包装行业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2. 实验方法2.1 实验材料- 烤肠:本实验选用了10根长度相等、直径相似的烤肠作为样本。
- 包装材料:本实验比较了三种常见的烤肠包装材料,分别是不锈钢烤肠网、铝箔纸和食用塑料薄膜。
2.2 实验步骤1.制备烤肠:将10根烤肠均匀摆放在烤盘上。
2.分别使用不同的包装材料将烤肠包装:在不锈钢烤肠网上分别放置1根烤肠,用铝箔纸将另外3根烤肠包裹起来,并将剩下的6根烤肠用食用塑料薄膜进行包装。
3.进行烤制:将烤肠放入预热至180的烤箱中,烤制时间为15分钟。
4.测量结果:将烤制完成的烤肠取出,测量每根烤肠的长度变化、保湿程度、保温效果和口感。
3. 实验结果及讨论3.1 长度变化经过烤制后,烤肠的长度变化如下:包装材料长度变化(%)-不锈钢烤肠网-1.2铝箔纸-0.8食用塑料薄膜+0.5从上表可以看出,不锈钢烤肠网和铝箔纸包装的烤肠在烤制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而使用食用塑料薄膜包装的烤肠则会稍微拉长。
这可能是因为不锈钢烤肠网和铝箔纸具有一定的导热性,而食用塑料薄膜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导致在加热过程中不同包装材料对烤肠的长度变化产生不同的影响。
3.2 保湿程度测量不同包装材料下烤肠的保湿程度时,采用了质量损失率的指标进行评估。
结果如下:包装材料保湿程度(%)不锈钢烤肠网92铝箔纸96食用塑料薄膜98从上表可以看出,食用塑料薄膜包装的烤肠保湿程度最好,其次是铝箔纸包装的烤肠,而不锈钢烤肠网包装的烤肠保湿程度相对较低。
这可能是因为不锈钢烤肠网具有较好的通风性,会导致烤肠内部的水分流失较多。
3.3 保温效果测量不同包装材料下烤肠的保温效果时,将烤肠取出后立即测量其温度,并记录如下:包装材料烤肠温度()-不锈钢烤肠网68.2铝箔纸72.5食用塑料薄膜75.9从上表可以看出,食用塑料薄膜包装的烤肠具有最好的保温效果,其次是铝箔纸包装的烤肠,而不锈钢烤肠网包装的烤肠保温效果相对较差。
美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实验教学中心
实
验
报
告
实验数据
实验目的
本实验用特殊的造型、字体、标识、色彩、图形等元素来作为系列化统一的标准,在包装上形成一种形态相似的家族化特性,使各个产品的包装具有统一的辨认性,每一种产品的包装又各具表现本产品特点的个性,是一组设计风格统一的群体包装。
系列化包装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商品的识别能力;借助统一的视觉面貌,产生声势浩大的群体,与竞争对手争夺消费者的注意力,起到合唱一样的传达效果。
通过本实验案例的参与,使学生掌握现代系列包装设计的特点及要求,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作热情,同时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
实验数据。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不同包装材料的性能特点。
2. 评估不同包装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适用性。
3. 为包装设计提供实验依据。
二、实验原理包装材料是指用于包装产品,保护产品在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不受损害的各种材料。
本实验通过对不同包装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生物性能进行测试,评估其适用性。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塑料薄膜、纸板、瓦楞纸、泡沫塑料等。
2. 实验设备:电子万能试验机、拉力试验机、光泽度仪、透气度仪、显微镜等。
四、实验方法1. 物理性能测试:包括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弯曲强度等。
2. 化学性能测试:包括耐酸、耐碱、耐溶剂等。
3. 生物性能测试:包括微生物耐久性、生物降解性等。
五、实验步骤1. 拉伸强度测试:将样品剪成规定尺寸,使用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拉伸试验,记录最大拉伸强度。
2. 撕裂强度测试:将样品剪成规定尺寸,使用拉力试验机进行撕裂试验,记录最大撕裂强度。
3. 弯曲强度测试:将样品剪成规定尺寸,使用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弯曲试验,记录最大弯曲强度。
4. 耐酸、耐碱、耐溶剂测试:将样品浸泡在不同浓度的酸、碱、溶剂中,观察样品的耐腐蚀性能。
5. 微生物耐久性测试:将样品放置在特定条件下,观察样品的微生物生长情况。
6. 生物降解性测试:将样品放置在特定条件下,观察样品的降解情况。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拉伸强度测试:塑料薄膜的拉伸强度最高,纸板的拉伸强度次之,瓦楞纸的拉伸强度最低。
2. 撕裂强度测试:塑料薄膜的撕裂强度最高,纸板的撕裂强度次之,瓦楞纸的撕裂强度最低。
3. 弯曲强度测试:塑料薄膜的弯曲强度最高,纸板的弯曲强度次之,瓦楞纸的弯曲强度最低。
4. 耐酸、耐碱、耐溶剂测试:塑料薄膜的耐腐蚀性能最好,纸板的耐腐蚀性能次之,瓦楞纸的耐腐蚀性能较差。
5. 微生物耐久性测试:塑料薄膜的微生物耐久性较好,纸板的微生物耐久性次之,瓦楞纸的微生物耐久性较差。
6. 生物降解性测试:塑料薄膜的生物降解性较差,纸板的生物降解性较好,瓦楞纸的生物降解性最好。
(实践报告)包装厂社会实践报告包装厂社会实践报告。
一、实践背景。
在当今社会,包装行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商品的外在保护,更是商品的宣传与营销。
因此,包装工艺的不断创新和提升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包装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决定进行一次包装厂的社会实践。
二、实践过程。
我们选择了当地一家规模较大的包装厂进行实践。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首先参观了包装厂的生产车间,了解了不同种类包装材料的加工流程和生产设备的运作原理。
我们还与包装设计师进行了交流,了解了包装设计的创意灵感来源和设计理念。
此外,我们还参与了包装生产线的操作,亲身体验了包装生产的每一个环节。
三、实践收获。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对包装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了解到,包装不仅仅是简单的包裹和保护,更是一门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包装设计需要考虑到产品的特性、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心理,而包装生产则需要高效的生产线和精湛的工艺技术。
我们还意识到了包装行业对环境的影响,包装材料的选择和回收利用对于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四、实践感想。
通过这次实践,我们不仅对包装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加深了对实践的重要性的认识。
实践是理论知识的延伸和应用,只有亲身参与其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我们还意识到包装行业的发展潜力巨大,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创新和发展。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实践,能够对我们的专业发展和未来职业规划有所帮助。
综上所述,这次包装厂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包装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也对我们的专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实践,我们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一定会得到更好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