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竞争力分析评价的实证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国内大型钢铁企业规模与绩效的实证研究常寅仲李学良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摘要][关键词]本文在总结前人对规模和绩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定了三个规模指标和四个绩效指标作为钢铁企业规模和绩效的衡量标准,从钢铁行业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行业特点出发,提出了规模和绩效之间相关关系的四个假设,并收集整理了生产线材、螺纹钢的25家上市公司2004-2008年的年度报告数据,利用s p ss 13.0软件,对规模指标和绩效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和因子分析得出,我国生产线材、螺纹钢的上市钢铁企业规模和绩效之间并没有太大关系;规模越大的企业,其资产质量反而进一步下降;规模也没有降低企业的债务风险,规模给企业的最大好处仅仅是提高了企业占有现金能力。
钢铁企业规模绩效实证研究一、引言二、钢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一般构成三、钢铁企业绩效关键指标选取在中国国民经济中,钢铁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自1996年钢产量突破1亿吨以来,中国钢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
然而伴随钢铁产能的扩张,产业集中度却在不断下降,CR4和CR8分别由2000年的33和45下降到2006年的19和30。
与主要钢铁生产国日本和美国相比,中国钢铁业的集中度要低很多,差距明显。
集中度低的后果之一便是钢铁企业可能不能享受到规模经济的好处。
但是,得益于国内投资需求和钢材国际贸易需求的持续旺盛,国内钢铁企业的平均利润率维持在3%的水平,高于国际钢铁巨头1%的平均利润。
但是,在国际冲击和国内盲目发展的夹击下,中国的钢铁企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从外部条件看,2007年发端于美国次贷市场的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
美国、欧盟、日本等大型经济体相继出现经济发展速度降低、失业率上升等问题,保护主义抬头,加剧了国际贸易摩擦。
中国钢铁企业和澳大利亚、巴西等铁矿石出口国的铁矿石出口谈判又陷入不利境地,进口价格的上升直接压缩了钢铁企业的利润空间。
从国内发展看,很多地方政府在制定地方经济发展规划时,不顾地方实际和产业现状,都把钢铁产业作为本地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
南京晓庄学院2019届本科毕业论文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实证分析目录一、引言 (2)(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2)1、选题背景 (2)2、研究意义 (3)(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3)1、国内研究现状 (3)2、国外研究现状 (4)二、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 (5)(一)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概述 (5)(二)我国钢铁行业的市场特点 (7)1、节能减排 (7)2、出口贸易 (7)3、人才的流失 (7)三、我国钢铁行业盈利能力实证分析设计 (8)(一)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样本选取 (8)(二)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体系指标选取 (8)(三)指标选取原则 (8)1、全面性与重要性原则 (8)2、科学性与合理性原则 (8)3、可量化与动态性原则 (8)四、我国钢铁行业盈利能力实证分析 (11)(一)因子分析法 (11)(二)回归分析法 (18)(三)实证分析结果 (19)五、结论及建议 (20)(一)结论 (20)(二)建议 (20)六、参考文献 (21)七、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钢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我国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钢铁业的发展对于提升我国整体的工业产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则近几年来我国钢铁业发展势头不够强劲,部分企业出现盈利能力下降甚至亏损的现象。
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我国钢铁行业中典型的上市公司并对其进行盈利能力分析,通过回归分析和因子分析对这些盈利能力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可知对企业盈利能力影响最大的指标是研发能力和销售现金比率,期望该分析结果为我国钢铁企业盈利分析与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钢铁行业;盈利能力;因子分析Iron and steel indust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a's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of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nhance China's overall industrial output value.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momentum of China's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is not strong enough, and some enterprises have seen a decline in profitability or even loss.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is paper chooses typical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s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and carries out profitability analysis. Through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factor analysis, the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se profitability. Through the analysis,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most influential indicators of the profitability of enterprises are R&D capability and sales cash ratio.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analysis results will be useful for the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of Chinese iron and steel enterprises profitability.Keywords:Iron and steel industry;Profitability; factorial analysis一、引言(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选题背景改革开放后,素有工业粮食称号的钢铁行业在我国三大改造后逐渐建立了完整的体系,进而获得快速发展。
产业发展现状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一、引言产业发展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在评价其现状时需要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和进行实证研究。
一个科学的指标体系可以帮助我们全面而准确地评价产业发展的现状,并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实证研究则可以通过收集相关数据,运用统计模型等方法,对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具体的量化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
本文将在此基础上对产业发展现状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进行探讨。
二、产业发展现状评价的指标体系1.经济指标经济指标是评价产业发展现状的重要指标之一,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工业增加值、人均收入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规模的大小以及经济发展的水平。
2.就业指标就业指标是评价产业发展现状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包括就业人数、就业结构等。
根据不同产业对就业的贡献程度,可以评估不同产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对就业的影响。
3.创新指标创新是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评价产业发展现状需要考虑创新指标,包括专利数量、高新技术产业占比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科技领域的创新实力以及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
4.竞争力指标竞争力是评价产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包括出口额、市场份额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一个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以及产业结构的合理性。
5.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价产业发展现状还需要考虑可持续发展指标,包括资源利用率、环境污染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一个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三、产业发展现状评价的实证研究方法1.数据收集实证研究首先需要收集相关数据,包括经济数据、就业数据、创新数据等。
这些数据可以来自于统计局、科技部门、产业协会等,通过调研、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收集。
2.数据分析收集到数据后,需要对其进行分析。
可以使用统计分析方法,比如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等,得出数据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产业发展现状的影响。
3.结果解释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需要对结果进行解释。
解释可以包括定量分析,比如一些指标的具体数值,也可以包括定性分析,比如一些指标的发展趋势。
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竞争形式日趋复杂,各行各业的公司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必须具备强大的竞争力。
为了衡量企业的竞争力,人们提出了一系列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本文将探讨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实证研究。
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企业竞争力涉及许多方面的因素,比如经济、技术、管理、文化等。
因此,设计一个能够全面评价企业竞争力的模型需要涉及众多因素,并且这些因素需要能够量化,以便进行比较和分析。
基于这个需求,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应运而生。
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是一种将多个指标综合考虑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其核心思想是将多个指标加权求和,得到一个综合分数,以评价企业的竞争力。
这种模型具有简单清晰、易于操作、可量化的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竞争力评价中。
但是,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模型的指标选取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干扰;指标权重的设定可能存在不合理的情况;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难以确定等等。
因此,如何克服这些问题,构建更加科学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点。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为了解决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中存在的问题,学者们提出了许多新的评价模型。
其中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与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相比,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更加适合于处理不确定性信息,以及存在模糊概念的情况。
在该模型中,指标的权重和值都可以是模糊数,从而能够更好地反映实际情况。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优点是可以处理一些定性的指标,如企业文化、企业形象等,而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只能处理定量指标。
同时,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也能够有效地解决指标之间相互作用的问题。
实证研究为了验证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的实用性,学者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
这些研究一般采用企业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等方法,以检验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钢铁企业竞争力分析评价的实证研究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作为支柱产业的钢铁行业带来重创。
企业欲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最有效、最关键的一点是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竞争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如何缔造竞争优势,评价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是企业所关心的首要问题。
企业的竞争力研究对促进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有助于企业有针对性、有侧重点的进行竞争力培育和提升工作,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标签:钢铁行业企业竞争力因子分析评价体系
0 引言
钢铁工业亦称黑色冶金工业。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工业部门,是发展国民经济与国防建设的物质基础。
冶金工业的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标志。
钢铁工业是庞大的重工业部门。
它的原料、燃料及辅助材料资源状况,影响着钢铁工业规模、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和布局方向。
钢铁工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与其相关的国防工业及建筑、机械、造船、汽车、家电等行业。
1 本文选取的指标体系
基于研究的需要,本文选取了如下的指标进行分析如表1:
因此,构建竞争力分析的因子分析的模型如下:
Y=W1X1+W2X2+W3X3+W4X4+W5X5+W6X6+W7X7+W8X8+W9X9+W10 X10+W11X11+W12X12+W13X13
1.1 变量描述
1.1.1 总资产贡献率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是企业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使评价和考核企业盈利能的核心指标。
1.1.2 净资产收益率是从所有者角度来考察企业盈利水平高低的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
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
1.1.3 资本保值增值率是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十大指标之一,资本保值增值率反映了企业资本的运营效益与安全状况。
该指标表示企业当年资本在企业自身的努力下的实际增减变动情况。
反映了投资者投入企业资本的保全性和增长性,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本保全状况越好,所有者权益增长越快,债权人的债务越有保障,企业发展后劲越强。
1.1.4 销售净利率是指企业实现净利润与销售收入的对比关系,用以衡量企业在一定时期的销售收入获取的能力。
它与净利润成正比关系,与销售收入成反比关系,企业在增加销售收入额的同时,必须相应地获得更多的净利润,才能使销售净利率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
通过分析销售净利率的升降变动,可以促使企业在扩大销售的同时,注意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盈利水平。
1.1.5 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负债水平及风险程度的重要标志。
一般认为,资产负债率的适宜水平是40%-60%。
1.1.6 速动比率的高低能直接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强弱,它是对流动比率的补充,并且比流动比率反映得更加直观可信。
速动比率一般应保持在100%以上。
1.1.7 一般来说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重越高,说明本企业的资金储备率越高,经营风险越小,偿债能力也越强。
如占总资产比重较低,则说明企业的资金链有一定风险,且偿债能力也越弱。
但货币资金也有其两重性。
如货币资金过多也说明企业资金利用率不高,势必影响其盈利能力。
一般认为货币资金占总资产的比重为15%—25%之间比较合理。
[1]
1.1.8 经济学家通常把钢产量或人均钢产量作为衡量各国经济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本文把年人均钢铁产量作为考核企业生产能力的指标。
[2]
1.1.9 劳动生产率是考核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
1.1.10 以总资产估算为企业的生产能力也是企业生产规模的反映,人均资产则以每名员工占有生产资源作为理想状态的生产能力来考察。
1.1.11 人力资源的各项指标由于数据收集有限,均采取人员比重的形式来说明人力资源情况。
2 实证分析
基于数据的可获取性和数据的真实性的原因,本文将采用钢铁制造企业中的上市公司的数据来进行实证分析。
具体以2009年中国钢铁企业上市企业为样本框架来进行样本的选取。
[3]
因此,企业竞争力Y=0.47X1+0.20X2+0.12X3+0.08X4+0.04X5+0.03X6+0.02X7+0.01X8+0.01X9+0.0 09X10+0.004X11+0.002X12+0.0006X13
由SPSS可得各項及综合得分如表6:
从盈利能力的排名来看,总资产规模小于鞍钢的企业排名比鞍钢靠前。
说明大型钢铁公司业绩下滑更为明显。
这其中有相当部分原因与2008年特殊的行业外部环境有关。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钢铁行业遭受重创。
内需不振、外需疲软,钢材市场价格大幅缩水。
相对而言,金融危机对规模较小经营灵活的钢铁上市公司影响较小。
说明盈利能力受金融危机冲击的大小主要是由公司总资产和自有资产两方面的盈利能力决定,即公司的资产规模、结构的不同会带来企业不同的抗风险能力。
3 结论
从实证结果看,宝钢、鞍钢等国内钢铁行业巨头仍然是我国钢铁行业的中坚力量,尽管财务绩效由于经济环境影响出现亏损,但他们的历史业绩和地理优势决定了它们的行业地位。
国家的产业政策的扶持,提倡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特大型企业等等有利因素,各钢厂在渐渐地在恢复中崛起。
参考文献:
[1]吴蕃蕤.企业诊断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7.
[2]丁栋虹.管理咨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
[3]]鞍钢史志编纂委员会.鞍钢年鉴2009[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