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中国历年GDP增长数据统计(1949-2023)
- 格式:docx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4
建国以来我国历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一览GDP 是英文 Gross Domestic Product 的缩写,译为国内生产总值,指一国(或地区) 一年内在其境内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GDP 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GDP 反映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的总额。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季度 GDP 是以生产法为基础核算的结果。
从理论上说,按支出法、收入法与生产法计算的 GDP 在量上是相等的,但实际核算中常有误差,因而要加上一个统计误差项来进行调整,使其达到一致。
实际统计中,一般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支出法为基本方法,即以支出法所计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为标准。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一章第九条的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国民经济核算人员在进行 GDP 核算时对所使用的未经公开的专业统计数据和行政记录数据严格保密,在 GDP 核算数据发布前对当期 GDP 数据也严格保密。
季度 GDP 初步核算数一般于季后 15 天左右完成;季度GDP 初步核实数在年度 GDP 初步核实数发布后 45 天内完成;季度 GDP 最终核实数在年度 GDP 最终核实数发布后 45 天内完成。
对于主要统计指标的发布,国家统计局会在年初发布的《经济统计信息发布日程表》中说明发布日期,GDP 数据将按规定日程发布。
GNP 是英文 Gross National Product 的缩写,译为国民生产总值。
GNP 是一个国民概念,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因此,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不计入美国的 GDP 中,而计入日本的 GDP 中。
在 1991 年之前,美国均是采用 GNP 作为经济总产出的基本测量指标,后来因为大多数国家都采用 GDP,加之国外净收入数据不足,GDP 相对于 GNP 来说是衡量国内就业潜力的更好指标,易于测量,所以美国才改用GDP。
(1977—-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增长率:1977 10.7%1978 11.7%1979 7.6%1980 7.8%1981 5.2%1982 9.1%1983 10.9%1984 15.2% 1985 13.5%1986 8.8% 1987 11.6%1988 11.3%1989 4.1% 1990 3.8%1991 9.2%1992 14.2%1993 13.5%1994 12.6% 1995 10.5%1996 9.6%1997 8.8%1998 7.8%1999 7.1% 2000 8.0%2001 7.5%2002 8.3%2003 9.5% 2004 10.1% 2005 10.4%2006 11.6%2007 11.9%(注:1978-2007 的30年,平均GDP增长率约为9.7067%)(1949—1977年)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增长率:1949年466亿元1950 23.4% 1951 19% 1952 18.3% (73.8%比49年)第一个5年计划:1953 30.3% 1954 9.4% 1955 5.6%1956 16.5% 1957 6% (67.84%比52年)第二个5年计划:1958 32.2% 1959 19.5%1960 5.4% 1961 -31.0% 1962 -10.1%(3.4%比57年)(注:“大跃进”1958年至1960年,“三年困难时期”1959年至1961年)1963 9.5% 1964 17.6% 1965 20.4% (55.04%比62年)第三个5年计划:1966 17.3% 1967 -9.6%1968 -4.2% 1969 23.8% 1970 25.7% (58.08%比65) 第四个5年计划:1971 12.2% 1972 4.5% 1973 9.2% 1974 1.4% 1975 11.9% (45.28%比70年) 1976 1.7% 1977 10.7% 1978 11.7%(25.75%比75年) 结束到改革开放前夕(注:“文化大革命”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注:1950-1977 的28年,平均GDP增长率约为10.593%)人口普查相关:(1)、第一次人口普查,1953年1953年6月30日24时,全国人口总数为601,938,035人(含大陆港澳台人口),其中28个省、市、自治区为为58260万人(不含港澳台人口)(2)、第二次人口普查。
建国以来我国历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一览GDP 是英文 Gross Domestic Product 的缩写,译为国内生产总值,指一国(或地区) 一年内在其境内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GDP 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GDP 反映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的总额。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季度 GDP 是以生产法为基础核算的结果。
从理论上说,按支出法、收入法与生产法计算的 GDP 在量上是相等的,但实际核算中常有误差,因而要加上一个统计误差项来进行调整,使其达到一致。
实际统计中,一般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支出法为基本方法,即以支出法所计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为标准。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一章第九条的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国民经济核算人员在进行 GDP 核算时对所使用的未经公开的专业统计数据和行政记录数据严格保密,在 GDP 核算数据发布前对当期 GDP 数据也严格保密。
季度 GDP 初步核算数一般于季后 15 天左右完成;季度GDP 初步核实数在年度 GDP 初步核实数发布后 45 天内完成;季度 GDP 最终核实数在年度 GDP 最终核实数发布后 45 天内完成。
对于主要统计指标的发布,国家统计局会在年初发布的《经济统计信息发布日程表》中说明发布日期,GDP 数据将按规定日程发布。
GNP 是英文 Gross National Product 的缩写,译为国民生产总值。
GNP 是一个国民概念,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因此,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不计入美国的 GDP 中,而计入日本的 GDP 中。
在 1991 年之前,美国均是采用 GNP 作为经济总产出的基本测量指标,后来因为大多数国家都采用 GDP,加之国外净收入数据不足,GDP 相对于 GNP 来说是衡量国内就业潜力的更好指标,易于测量,所以美国才改用GDP。
中国历年GDP总量及增长率 GDP(国内⽣产总值)是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的指标,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指标,GDP增长率的⼤⼩意味着经济增长的快慢和⼈民⽣活⽔平提⾼所需的时间长短。
下⾯是中国历年GDP总量及增长率的详细信息,让我们⼀起来看看吧! 中国历年GDP总量及增长率 1990年,GDP:18873亿元,增长率3.9% 1991年,GDP:22006亿元,增长率9.3% 1992年,GDP:27195亿元,增长率14.2% 1993年,GDP:35673亿元,增长率13.9% 1994年,GDP:48638亿元,增长率13.0% 1995年,GDP:61340亿元,增长率11.0% 1996年,GDP:71814亿元,增长率9.9% 1997年,GDP:79715亿元,增长率9.2% 1998年,GDP:85196亿元,增长率7.8% 1999年,GDP:90564亿元,增长率7.7% 2000年,GDP:100280亿元,增长率8.5%\ 2001年,GDP:110863亿元,增长率8.3% 2002年,GDP:121717亿元,增长率9.1% 2003年,GDP:137422亿元,增长率10.0% 2004年,GDP:161840亿元,增长率10.1% 2005年,GDP:187319亿元,增长率11.4% 2006年,GDP:219439亿元,增长率12.7% 2007年,GDP:270232亿元,增长率14.2% 2008年,GDP:319516亿元,增长率9.7% 2009年,GDP:349081亿元,增长率9.4% 2010年,GDP:413030亿元,增长率10.6% 2011年,GDP:489301亿元,增长率9.5% 2012年,GDP:540367亿元,增长率7.9% 2013年,GDP:595244亿元,增长率7.8% 2014年,GDP:643974亿元,增长率7.3% 2015年,GDP:689052亿元,增长率6.9% 2016年,GDP:743586 亿元,增长率6.7% 2017年,GDP:82.71万亿元 中国经济发展主要指标GDP⼤致经历⼏个阶段: 1956年突破1千亿元,1982年突破5千亿元; 1986年中国GDP过万亿元; 2001年过10万亿元; 2012年过50万亿元; 2014年,中国GDP总量过60万亿元; 2016年,中国GDP总量过70万亿元; 2017年,中国GDP总量过80万亿元。
★56年来(1949年~2005年)中国GDP总值、世界排名及外汇储备统计数据1949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X位:179.56亿美元(50年国家外汇储备:1.57亿美元)1952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X位:276亿美元[679亿元] (国家外汇储备:1.08亿美元)1962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X位:467亿美元[1149.3亿元] (国家外汇储备:0.81亿美元)1970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13位:916亿美元[2252.7亿元] (国家外汇储备:0.88亿美元)1978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15位:2683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1.67亿美元)1980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7位:3332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12.96亿美元)1990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10位:3638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110.93亿美元)1995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7位:6913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735.97亿美元)2000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6位:10801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1655.74亿美元)2001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6位:11592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2121.65亿美元)2002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6位:12371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2864.07亿美元)2003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7位:14099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4032.51亿美元)2004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7位:16495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6099.32亿美元)03美日德英法意中04美日德英法中05美日德英中06美国12.9550日本4.5905德国2。
791中国2。
329007美139800日52900德32800中3010008美143300日48440中4222009美142587日50730.45中49092。
81实际上日本09年的经济是负增长的,但是因为日元大幅升值,结果中国才没有超过。
数据显示,2009年日本GDP为5.07万亿美元,而中国GDP为4.91万亿美元,日本仅仅超越中国0.16万亿美元。
中国历年国民总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情况大致可把60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分为五个时期:①1949-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国民经济顺利恢复和发展;②1957-1966 年:开始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国民经济曲折前进;③1966-1976 年:“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但仍取得进展;④1977-1992年: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民经济稳步、迅速而健康发展;⑤1993年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国民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即将跃居世界第二位。
1949-1952年,是三年经济恢复时期。
1949年比过去最好年份,工业总产值下降50%,农业总产值下降20%,原煤下降48%,原油下降62%,钢下降83%,电力下降28%,棉布下降32%,粮食下降24.5%,棉花下降48%。
1949年农业总产值为326亿元,1952 年达到461亿元,高于解放前最高年份的1936年(408亿元);1949年工业总产值为140亿元,1952年达到349亿元,超过了解放前最高年份的1936年(281亿元)。
1952年,中国工农业总产值为810亿元,比1949年增长77.5%,比解放前最高水平的1936年增长20%,在三年中年平均增长率为21.1%。
1952年现代工业在中国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仅为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35.5%。
1952年中国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产量,不仅远远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而且也落后于印度,如钢产量中国为2.37公斤,印度为4公斤(为1950年数字,下同),美国为538.3公斤;发电量中国为2.76度,印度为10.9度,美国为2949度。
因此,为了改变中国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极其薄弱的状况,第一个五年计划极重要的基本任务之一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与此相适应,在投资方面也突出了重工业。
计划规定,五年中用于基本建设的投资总额是427.4亿元,其中工业投资为248.5亿元,占58.2%,在工业投资中重工业又占88.8%。
中国历年国民总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情况大致可把60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分为五个时期:①1949-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国民经济顺利恢复和发展;②1957-1966 年:开始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国民经济曲折前进;③1966-1976 年:“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但仍取得进展;④1977-1992年: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民经济稳步、迅速而健康发展;⑤1993年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国民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即将跃居世界第二位。
1949-1952年,是三年经济恢复时期。
1949年比过去最好年份,工业总产值下降50%,农业总产值下降20%,原煤下降48%,原油下降62%,钢下降83%,电力下降28%,棉布下降32%,粮食下降24.5%,棉花下降48%。
1949年农业总产值为326亿元,1952 年达到461亿元,高于解放前最高年份的1936年(408亿元);1949年工业总产值为140亿元,1952年达到349亿元,超过了解放前最高年份的1936年(281亿元)。
1952年,中国工农业总产值为810亿元,比1949年增长77.5%,比解放前最高水平的1936年增长20%,在三年中年平均增长率为21.1%。
1952年现代工业在中国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仅为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35.5%。
1952年中国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产量,不仅远远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而且也落后于印度,如钢产量中国为2.37公斤,印度为4公斤(为1950年数字,下同),美国为538.3公斤;发电量中国为2.76度,印度为10.9度,美国为2949度。
因此,为了改变中国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极其薄弱的状况,第一个五年计划极重要的基本任务之一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与此相适应,在投资方面也突出了重工业。
计划规定,五年中用于基本建设的投资总额是427.4亿元,其中工业投资为248.5亿元,占58.2%,在工业投资中重工业又占88.8%。
中国gdp增速历年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的指标,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GDP增长率的大小意味着经济增长的快慢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所需的时间长短。
下面是中国历年GDP总量及增长率的详细信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中国历年GDP总量及增长率1990年,GDP:18873亿元,增长率3.9%1991年,GDP:22006亿元,增长率9.3%1992年,GDP:27195亿元,增长率14.2%1993年,GDP:35673亿元,增长率13.9%1994年,GDP:48638亿元,增长率13.0%1995年,GDP:61340亿元,增长率11.0%1996年,GDP:71814亿元,增长率9.9%1997年,GDP:79715亿元,增长率9.2%1998年,GDP:85196亿元,增长率7.8%1999年,GDP:90564亿元,增长率7.7%\2001年,GDP:110863亿元,增长率8.3%2002年,GDP:121717亿元,增长率9.1%2003年,GDP:137422亿元,增长率10.0% 2004年,GDP:161840亿元,增长率10.1% 2005年,GDP:187319亿元,增长率11.4% 2006年,GDP:219439亿元,增长率12.7% 2007年,GDP:270232亿元,增长率14.2% 2008年,GDP:319516亿元,增长率9.7%2009年,GDP:349081亿元,增长率9.4%2010年,GDP:413030亿元,增长率10.6% 2011年,GDP:489301亿元,增长率9.5%2012年,GDP:540367亿元,增长率7.9%2013年,GDP:595244亿元,增长率7.8%2014年,GDP:643974亿元,增长率7.3%2016年,GDP:743586 亿元,增长率6.7% 2017年,GDP:82.71万亿元2018年,GDP: 900309亿元中国经济发展主要指标GDP大致经历几个阶段:1956年突破1千亿元,1982年突破5千亿元; 1986年中国GDP过万亿元;2001年过10万亿元;2012年过50万亿元;2014年,中国GDP总量过60万亿元;2016年,中国GDP总量过70万亿元;2017年,中国GDP总量过80万亿元。
中国历年GDP增长数据统计(1949-2008)(1977—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1977 10.7%1978 11.7%1979 7.6%1980 7.8%1981 5.2%1982 9.1%1983 10.9%1984 15.2%1985 13.5%1986 8.8%1987 11.6%1988 11.3%1989 4.1%1990 3.8%1991 9.2%1992 14.2%1993 13.5%1994 12.6%1995 10.5%1996 9.6%1997 8.8%1998 7.8%1999 7.1%2000 8.0%2001 7.5%2002 8.3%2003 9.5%2004 10.1%2005 10.4%2006 11.6%2007 13%2008 9%新中国以来至(1950—1976)年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率:(此时中国官方没有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1948年没数据,所以不知道增长率)1949年466亿元1950 23.4%1951 19%1952 18.3 (73.8%比49年)1953 30.3%1954 9.4%1955 5.6%1956 16.5%1957 (67.84%比52年)第一个5年计划1958 32.2%1959 19.5%1960 5.4%1961 -31.0%1962 -10.1%(3.4%比57年)第二个5年计划大跃进、三年人祸-1959年至1961年1963 9.5%1964 17.6%1965 20.4% (55.04%比62年)1966 17.3%1967 -9.6%1968 -4.2%1969 23.8%1970 25.7% (58.08%比65年)第三个5年计划1971 12.2%1972 4.5%1973 9.2%1974 1.4%1975 11.9% (45.28%比70年)第四个5年计划1976 1.7%1977 10.7%1978 11.7%(25.75%比75年) 结束到改革开放前夕(1966年5月-1976年10月)1949年GDP基数为1.00;1957年为2.91;1978年为13.50;2007年为200.001978年GDP基数为1.00;2007年为15.00。
中国历年GDP增长数据统计(1949-2008)(1977—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1977 10.7%1978 11.7%1979 7.6%1980 7.8%1981 5.2%1982 9.1%1983 10.9%1984 15.2%1985 13.5%1986 8.8%1987 11.6%1988 11.3%1989 4.1%1990 3.8%1991 9.2%1992 14.2%1993 13.5%1994 12.6%1995 10.5%1996 9.6%1997 8.8%1998 7.8%1999 7.1%2000 8.0%2001 7.5%2002 8.3%2003 9.5%2004 10.1%2005 10.4%2006 11.6%2007 13%2008 9%新中国以来至(1950—1976)年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率:(此时中国官方没有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1948年没数据,所以不知道增长率)1949年466亿元1950 23.4%1951 19%1952 18.3 (73.8%比49年)1953 30.3%1954 9.4%1955 5.6%1956 16.5%1957 (67.84%比52年)第一个5年计划1958 32.2%1959 19.5%1960 5.4%1961 -31.0%1962 -10.1%(3.4%比57年)第二个5年计划大跃进、三年人祸-1959年至1961年1963 9.5%1964 17.6%1965 20.4% (55.04%比62年)1966 17.3%1967 -9.6%1968 -4.2%1969 23.8%1970 25.7% (58.08%比65年)第三个5年计划1971 12.2%1972 4.5%1973 9.2%1974 1.4%1975 11.9% (45.28%比70年)第四个5年计划1976 1.7%1977 10.7%1978 11.7%(25.75%比75年) 结束到改革开放前夕(1966年5月-1976年10月)1949年GDP基数为1.00;1957年为2.91;1978年为13.50;2007年为200.001978年GDP基数为1.00;2007年为15.00。